登陆注册
2755200000007

第7章 这重要那重要,搞定一把手才最重要(3)

如今机关干部们佩服某个领导,工作能力强、业绩突出倒在其次,关键是看他会不会运作“关系”,善不善于走上层路线。既然包云河是寡妇偷野汉子——上面有了人,而且这个人又这么硬邦,大家便认定他必然前途无量,也许局长当不了多久就会再次挪窝。原先机关有些人对包云河这个新局长还不大适应,觉得他瘦瘦高高的,缺乏局长应有的威风和气度,又一天到晚爱绷着个脸,缺乏一个大领导应有的亲和力,现在却一下子适应过来了,这才发现他的瘦高个儿给人的感觉其实是玉树临风,自有一种儒雅之气,又觉得他的不苟言笑给人的感觉其实是不怒自威,当局长就应该这么端着架子呢。这样一来,包云河的威信、声望便迅速飙升,全局上下似乎都对他心悦诚服,愿意紧密团结在他的周围了。也没见包云河怎么抓机关作风、形象建设,机关作风和形象却大为好转,局里的各项工作都正常地运转起来。

就连常务副局长李东达,在那次午餐缺席后,再也没见他有什么异常举动,每次主持会议仍然热情洋溢,对包云河安排的工作也落实得不错。可李东达越是没有不正常的情况,田晓堂却越是觉得他不正常。田晓堂始终想不明白:现年47岁,已做了10年副局长的李东达,面对仕途上的重大挫折和失算,竟然如此沉得住气,究竟是因为他把功名看得很淡了呢,还是因为他受了唐生虎的震慑和影响?或者,是另有领导给他交了底?

3、看谁不顺眼就怀疑谁

从大会议室后墙上掉下来的那个大黑钟并没有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一直还被好事者惦记着。先是在局机关成了热门话题,热度持久不减,然后就散布到社会上,被传得沸沸扬扬。就连周雨莹都听人说了,回家后还向田晓堂求证和打听详情。这也印证了那句“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老话。后来,“掉钟事件”竟越说越玄乎,越传越离谱。

一种说法是说黑钟掉下来是郝局长显了灵,他在阴间动了怒,把黑钟狠狠摔下来,以此发泄对包云河的不满。应该说,把黑钟与郝局长联系在一起,是有些道理的。郝局长在当局长的第二年,见机关干部们时间观念不强,特别是开会拖拖拉拉,经常有人迟到早退,便决定在大会议室里挂一个大钟,以提醒大家强化时间观念,提高效率意识,把局里的各项工作做好,努力开创新局面。郝局长对此事高度重视,亲自跑到钟表店里选定了那个硕大的黑色电子钟。自从黑钟挂上后,开会迟到者还真的越来越少,各项工作纪律也被遵守得较好。郝局长“以钟肃纪”、“以钟管人”的创举,一时传为美谈,还上了《云赭日报》的名专栏“新闻故事汇”。可以说,黑钟是郝局长的一种象征,代表了郝局长执政的时代。但说去世了的郝局长在阴间怒摔大黑钟,就未免聊斋气、戏说味太重了,只能算是玩笑话。

另一种说法是说“掉钟事件”其实是包云河所为。包云河早就看不惯这个大得吓人、不伦不类的黑钟,看不惯这个郝时代的产物,便指使人做了手脚,让黑钟意外掉落下来,这样既消除了“眼中钉”,又免得授人以柄。这种说法乍一想似乎合乎情理,但细想还是站不住脚。黑钟固然与郝局长渊源很深,但黑钟毕竟是个没有意识的器物,而且郝局长已经辞世,包云河没有必要再与黑钟过不去。即使包云河真的对黑钟看不顺眼,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找个由头将它摘取下来,根本用不着害怕别人嚼舌头。

还有第三种说法,说“掉钟事件”是对包云河心存不满的人一手炮制的,目的是为了在包云河正式就任局长的第一天制造事端,故意出他的洋相,看他的笑话,闹得他心里不痛快。田晓堂刚开始对这种说法还有点将信将疑,他甚至猜测过,这个居心不良、制造事端的家伙会是谁呢?是李东达吗?他总是没来由地怀疑人家李东达,可事实上他任何证据也没有。后来田晓堂仔细一想,又觉得这第三种说法也不足信。因为借“掉钟”来实施打击报复,也未免太小儿科了,如果真要暗中进行打击报复,完全可以采取其他更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嘛。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关于“掉钟事件”的这些说法渐渐也传到了包云河耳里。包云河对前两种说法倒不是太在意,对第三种说法却起了疑心。

这一天,市政府办来了一个通知,市政府明天上午召开整顿机关财务纪律工作会,要求各部门分管副职参加。田晓堂看了通知,却不知道应该通知谁去参加这个会。新的局领导班子一直没有明确分工,机关财务工作还不知由谁来分管。就是按照原来老班子的分工,也不知道派谁去合适。过去局里的大财务工作是李东达分管的,而局机关工作包括机关财务又是局工会主席分管的,这个工会主席在前不久已因年龄原因改任了非领导职务。如果通知李东达去,可他原来又不管机关工作。再说,新的分工还不明确,就是要李东达去参会,他肯定也是一百个不愿意。田晓堂犯了难,便决定去请示一下包云河,由他定夺。

不想包云河只看了一眼会议通知,就不假思索地拿起笔批道:请晓堂同志参会。田晓堂见包云河签下这么个意见,暗暗有些吃惊。他真想问一下包云河,为何要安排自己去参加这个会,可又想问这种问题是愚蠢的,就忍住没问。包云河从办公桌后站起身来,田晓堂以为他这是在用肢体语言暗示自己可以走了,就拿起那份通知准备离开。可站起身来的包云河却用手指了指旁边的沙发,说:“到那边去坐会儿吧。”

田晓堂心里咯噔了一下。包云河留住他,肯定不是为了和他扯闲。包云河会和他谈些什么呢?莫非,是就新班子分工问题先跟他吹吹风,透透底?包云河曾对他说过,今后压在他肩上的担子可能要重一些,那么在分工上会如何体现这个“担子重”呢?包云河刚才安排他参加机关财务工作的会议,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今后可能分管机关,甚至分管大财务工作?

田晓堂心里涨满了期待,可包云河在沙发上坐定后,一开口却又是那句口头禅:“怎么样?”然后就望着田晓堂,似乎在等他说话。田晓堂便有点失望,他原以为包云河会开门见山地和他说到对班子分工的考虑,甚至还装模作样地征求一下他的“意见”。但包云河此时以“怎么样”开头,就说明包云河还是想先听他说点什么。

说点什么呢?目前已明确由他主抓的工作就是戊兆的“洁净工程”,这些天他的主要精力也是用在这上面。田晓堂想包云河的意思可能是要他汇报一下“洁净工程”的进展情况,便说道:“最近半个月,我和钟林他们一直扑在戊兆。考虑到今后要分期推进,实施若干年,为了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协调性,尽可能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我们这次扩大了调查、测量的范围,目前已跑完了5个村……至于今年第一期工程怎么实施,我们的初步想法是,选择沿公路的2—3个村,以村为单位全面整治改造……”

田晓堂还没说完,包云河就打断他道:“目前最紧要的,是让工程尽快动工建设,让大家看到我们这个新班子雷厉风行、务实高效的作风。你现在要抓紧把第一期工程的规划方案拿出来,至于涉及今后几年的总体规划,可以留待以后慢慢来做嘛。”

田晓堂并不认同包云河的这种说法,刚想开口辩解几句,包云河却又说话了:“今年第一期工程怎么搞,我上次和华县长已统一了一个意见,那就是先搞试点,围绕公路边的那排民房开展环境整治,建成一条长长的净化美化风景带,尽快提升‘洁净工程’的社会关注度,为今后争取上级更多的后续资金创造条件。”

田晓堂不由愣了一下。包云河上次去戊兆时竟和华世达统一了这么个意见,他怎么一点也不晓得?还没等他把这个问题想明白,包云河接着又说:“还有,我们一定要坚持高标准设计施工,不说50年不过时,起码也要管个20年吧。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解放思想,看长远些,绝不能鼠目寸光,小家子气。”

田晓堂听包云河的口气,已经暗含不满了。看来包云河对他在戊兆的工作情况是相当清楚的,不然他说出的话就不会有这么强的针对性。他感到心里不大舒服,对包云河的观点、意见还真不敢苟同,想要据理力争,却又觉得今天劝说包云河并不是合适的时机。因为,按他的思路做的规划方案还没有形成,他还拿不出足够的说服包云河的依据和理由。再说,他今天还一直挂念着班子分工的事情,也不想老是纠缠在“洁净工程”上,怕惹得包云河不高兴了,再也不肯给他吹风透底。所以他就什么也没说,只是谦恭地点着头,一副很受启发的样子。

可接下来,包云河还是没有提及班子分工,而把话题扯到了“掉钟事件”上。包云河目光炯炯地望着他说:“我听说,眼下外面传得很厉害,说那个大黑钟掉下来,是有人在背后搞名堂,故意出我的洋相。这事你是怎么看的?”

田晓堂没想到包云河会和自己谈到这个传言。他想,包云河只怕是在考验他,试探他,看他站在什么立场上吧。田晓堂一下子犯了难。

田晓堂猜测,包云河对“掉钟事件”只怕是真的怀疑上了。人一旦坐到了一定的位子上,神经就变得格外过敏,总喜欢做出些“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举动来。可他该怎么回答包云河呢?如果他说“掉钟事件”还真是个意外,是个巧合,并非人为因素造成的,包云河肯定会不高兴。可要他违心地迎合包云河,睁眼说瞎话,想当然地说可能是某某在钟上做了手脚,他又说不出口。想来想去,田晓堂只得艰难地、模棱两可地说:“您怀疑有人捣鬼,也不是没道理,但我觉得多半还是个意外。如果真是有人捣鬼的话,这鬼捣得一点也不高明。”

包云河显然不满意他的回答,脸色变得愈发肃穆,用教训的口气说:“你到底年轻啊,还是有些天真。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别看有的人当面对你眉开眼笑,说不定他就是一只皮笑肉不笑的笑面虎。别看有的人和你见面时又拥抱又拍脊背,说不定他就是在选择背后捅你一刀的准确部位呢。”

田晓堂听出味来了,包云河不仅确信“掉钟事件”是有人捣了鬼,而且已锁定了捣鬼的人,准备向这个人开刀了。那么,被锁定的这个人是谁呢?李东达吗?除了李东达,还会有谁!即使不出“掉钟事件”,包云河也会怀疑李东达干了什么别的勾当!恐怕从当上局长那天起,包云河就已把李东达当作潜在的对手,当作危险的因素,时刻提防着,随时准备与他针锋相对了。就是没有李东达,包云河也会另找出个王东达、张东达来。有对手,有斗争,日子才会有滋有味,其乐无穷。而没有对手的生活,该是多么无聊乏味,多么寂寞难耐啊!

这天田晓堂在包云河那里待的时间不算短,可直到离开,包云河都没有半句谈及班子分工。

4、揭开意外当上副局长之迷

一个周末的晚上,田晓堂和刘向来终于在一家茶楼见了面。

一碰面,田晓堂就闻到了刘向来身上散发出的醺人酒气,便笑道:“你真是革命小酒天天醉呀。晚上又喝了几杯?”

刘向来说:“我的酒量你又不是不晓得,酒杯一端,不是三杯满,就是一瓶半。”

田晓堂挖苦道:“好啊,我请你吃晚饭你说来不了,一转身却和别人喝得昏天黑地,你是怕我买不起好酒吗?”

刘向来呷了一口铁观音,说:“局长请客还怕买不起酒,真是天大的笑话!我早就想狠狠敲你一顿了,只是今晚我早已约了国土局的几个人。没想到国土那几个家伙还真能喝,一杯二两五的白酒竟一口就干了。为了陪好他们,我也就喝多了一点。”

田晓堂脱口而出道:“一口能干二两五,这人一定是国土。”

刘向来有点吃惊,说:“嘿,田大局长出口成章啊!”

田晓堂解释说:“哪里,我手机上正好有个讲喝酒的段子,这是其中的一句,没想到和你讲的竟这么吻合!”

刘向来很是好奇,说:“是吗,快让我瞧瞧!”

田晓堂打开手机,翻出那则段子,递给刘向来看。只见手机上写着:

喝酒像喝汤,此人在工商!喝酒像喝水,此人在建委!人均一瓶都不剩,这帮兄弟是财政!喝酒不用劝,工作在法院!举杯一口干,此人必定是公安!一口能干二两五,这人一定是国土!喝掉八两都不醉,这人他妈是国税!白酒啤酒加红酒,肯定是个一把手!喝酒啥子都不怕,此君一定在人大!成天喝酒不叫苦,哥们高就在政府!一夜喝酒都不歇,老哥任职在政协!……

刘向来看罢哈哈大笑,连声说:“有趣,有趣!”

田晓堂问:“老兄这两天在忙些什么呢?”

刘向来说:“借用一个段子来回答你吧。”说着把自己的手机递给田晓堂,只见手机上写着:

上午找个朋友说一说

中午找个小酒喝一喝

下午找个麻将搓一搓

晚上找个小姐摸一摸

田晓堂边看边笑了起来,说:“真能如此悠闲自在,只怕是神仙过的日子了!”

刘向来说:“开个玩笑,我哪有这么潇洒哟!说起段子,我前不久读到一则,倒是让我大受启发。”

田晓堂很惊讶,说:“大家看段子都是说真逗,真搞笑,不想段子到了你这儿,竟还能受到什么启发!我倒是要看看稀奇。”

刘向来便翻出他所说的段子,递给田晓堂看。只见手机上写着:

成功男人的标志:

3岁,不尿裤子;5岁,能自己吃饭;18岁,能自己开车;20岁,有性生活;30岁,挣钱;40岁,挣钱;50岁,挣钱;60岁,有性生活;70岁,能自己开车;80岁,能自己吃饭;90岁,不尿裤子。

田晓堂仔细看了几遍,评点道:“段子本是俗物,可这个段子倒还有点大俗大雅的味道。它试图用一种戏谑的方式来概括人的一生,强调财富和健康才是衡量一个男人成功的关键指标。它似乎也想告诉我们,人生是一种轮回,你的去处也就是来处,一个人走向衰老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回归的过程啊!”

刘向来笑道:“你说得有些深奥了!我感受最深的只是中间三句,30岁到50岁都得挣钱。这三句话那么直白、干脆,让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想段子这样写,只怕是大有深意的。尽管人们都说钱是万恶之源,钱也不是万能的,但生活中没有钱却万万不能。就连当年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弃官,回归田园,如果没有那几间茅屋和几垅田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日子又该寄存在哪里呢!所以,手中无钱寸步难行,手中无钱形同病人,财富是一个男人成功最重要的标志。30岁至50岁,正是人生的盛年,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挣钱,为自己的一生积累财富,让自己不差钱。如果年轻力壮时攒不下钱,那么这一辈子也就差不多完蛋了。”

田晓堂哂笑道:“这就是你受到的启发?这可一点也不新鲜呀!那些被挖出来的贪官们哪个不是这么想的,他们后来倒是真不差钱了,却因此也就完蛋啰。”

同类推荐
  • 上海爱情故事

    上海爱情故事

    1980年代,这是一个美好而多变的年代,充满了变革的气息,也留存着旧日的伤痕。《上海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个年代里。在《蓝屋》这部以著名的“绿屋”为原型的故事里,顾传辉和同一个工厂的姑娘白虹,因为诗歌相知相识,感情日益深厚……《女儿经》里沈家老母为三个大龄女儿的婚事而烦恼。她的三个女儿,各个靓丽,一个成熟老练,一个多思内敛,一个单纯活波,性格迥异……《丁香别墅》里,一个是身处陋巷的高翔,一个是出身于高级别墅的教授之女,他们跨越阶层的差别,情投意合,然而时事弄人,擦肩而过……
  • 禽海石

    禽海石

    作者主旨言情,批评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给青年男女造成爱情悲剧的罪过。小说作者把悲剧的原因归结到封建婚姻制度的束缚,以切肤之痛控诉其罪恶。这在当时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 捕龙记

    捕龙记

    短篇小说集《捕龙记》共包括23篇短篇小说。它们从孩童的视角写少年的成长体验及对成人世界的观察和感受。小说以轻微的笔触描画细节,文本轻盈灵动,充满了戏剧性、趣味性、夸饰、调侃、反讽等喜剧性元素,散发着浓郁的狂欢气息。而文字的背后隐藏的是惴惴不安、忧虑和伤感,甚至是一种恐慌。隐藏的是人性的善良,生命对于自身的珍重和爱惜。集子里的作品均已经在国内文学杂志上公开发表过,部分作品被选刊转载并入选年度选本。
  • 回到固城

    回到固城

    固城至今仍是一个人、神、自然矛盾交织又和谐共存的世界。赵殷尚写作《回到固城/中国新锐作家当代文学典藏》是建立在乡村宗教文化之上的;其次源于土地上的繁花果实以及养育村民生存的粮食作物;我的记忆是每一个固城人的记忆,而且都是从村庄的神性开始的。因此,我对《回到固城》存有幻想,那些柳絮飞花、田间小路的尽头都去了哪里?动物、植物、土地、庄稼是否都有自己的道路与历史?逝去的老人是否还活在我们中间?我们家的大柳树底下,是否真的还有一个固城村?那个固城村里是否还有另一个我?但是,童年的梦已经告诉我,不管时光怎样飞转流逝,时代如何变化莫测,固城村始终坐落在大柳树的根须上。
  • 八公的故事

    八公的故事

    这是一个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的小说。1932年10月4日,刊登在《朝日新闻》上的一则题为《可爱的老犬等待不归之人》的新闻报道,轰动了日本列岛。20世纪30年代,大学教授上野先生收养了一只小秋田犬,取名“八公”。之后的每天,八公早上将教授送到车站,傍晚等待教授一起回家。
热门推荐
  • 战帝系列(十二)

    战帝系列(十二)

    但见姒伊白衫白裙,飘然如蟾宫仙子,容光明艳,修长曼妙,袅袅婷婷,胜雪玉肤在摇光阁华灯映衬下,似可透视而过。在她的身上,竟同时糅合了清纯与成熟、温顺与桀骜、冰清玉洁与媚艳入骨……
  • 离殇风间琉璃

    离殇风间琉璃

    神秘、未知的未来,青春、热血的现在,弱小、无知的过去。我们如同风间的琉璃,易聚,易散,也易碎
  • 欲笺心事

    欲笺心事

    清代小说。四卷二十六回。见于《绣像英雄泪,国事悲合刻》。署“鸡林冷血生著”。其真实姓名不详,曾编《小说时报》之陈景韩,常以“冷血”为笔名,二者是否有关,录以待考。存上海书局石印线装袖珍本。行文屡称“我大清”,自序又说:“庚戌仲秋,日韩合并”“遂援韩国灭亡之原因及结果成一书,以鼓民自强为宗旨,凡三越月而是书遂成”。知约作于1910年末至1911年初。
  • 玄武魔神

    玄武魔神

    天生的废柴,亦或是天定的救世主?武道淬体,玄气炼神,纵横于纷乱大陆,逍遥于乱世人间,夺神器,吞神丹,炼化神魔之体,威名远播万界!欢迎加入《玄武魔神》书友群,群号码:493620923
  •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全集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全集

    中国有句名言:地低成海,人低成王。一个人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不管名有多照、位有多高、钱有多丰,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也应该保持做人的低调。这不仅是一种境界、一种风范,更是一种思想、一种哲学。而做事我们应奉行高调原则,高调做事,指的是做事的高标准、高目标、高要求、高姿态和高志向。有了高标准才能高屋建瓴,有了高目标才能高瞻远瞩,有了高要求才能高歌猛进,有了高姿态才能高义薄云,有了高志向才能高视阔步。本书以独到的人生视角、辩证的思维方式深刻地阐述了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社会意义,从而为人们更好地傲人做事、成就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哲学启示和思想指导。
  • 断粮

    断粮

    他只为她袖手天下!而我,在深夜中独自为他挥笔!
  • 以婚为谋:痞子总裁呆萌妻

    以婚为谋:痞子总裁呆萌妻

    流年不利,俗称倒霉。在经历了背叛,分手,受伤,车祸一无所有之后,温可熏深刻的领悟了这个词的含义。未婚夫邀她参加婚礼,好闺蜜请她担任伴娘。而她需要找一个男人……或者摇一个男人,于是她摇出了北海景。“不好意思,我要的是男人,不是男孩。”温可熏低声道。“阿姨,我成年了。”他道将她拉进怀里。豪门阔少PK呆萌弃妻、高冷痞气总裁恋上智商欠费宅女,花样百出,搞笑虐心。
  • 坠天使灰姑娘的爱恋

    坠天使灰姑娘的爱恋

    她本是豪门千金,却因一张亲子鉴定不在进入富家,她也没接受富家的一切福利,自己自力更生!她本是平民百姓,靠打工为生,可心计太强,在富家姑姑的陪同下回归富家!当日的公主如今已经成了灰红娘;灰姑娘也变为了公主。她们真的会进入对方的世界?像童话里一样找到自己的幸福?
  •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英国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以压倒多数的优势入主唐宁街10号,打破了保守党“五连冠”的美梦。成为180多年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成为领导英国跨世纪的首相。
  • 职业规范与素质小全书(MBook随身读)

    职业规范与素质小全书(MBook随身读)

    一家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员工的职业行为和职业素质的规范程度,都 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成本、运营效率,甚至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蔡 亚兰,刘红强编著的《职业规范与素质小全书》分上下两篇介绍了员工应该 掌握的行为规范和需培养的职业素质,帮助员工提高工作能力、提升职业 水准,助力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无论是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在工作中感到困惑与迷茫又渴望获得快 速提升的企业员工,抑或是企业管理人士,都能从《职业规范与素质小全 书》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