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00100000011

第11章 立威望

费县众人还不知道,宋融的生死已经系在他们身上;也不知道,朝廷的十万大军即将到来。他们在争吵,谁都有想法和意见,谁都说不服别人。就连是否召集各乡军汉这样简单的事情,都没有定论。

杨英想要靠近些,军汉们举起横刀,用刀鞘挡住去路。这些军汉还是先前跟随她冲入费县的,现在竟然如此对她,她不禁瞪起了眼睛。军汉们笑嘻嘻的,觉得她很有趣,丝毫都不畏惧。

杨英在门外不停地走来走去,时不时看下房门,侧耳倾听传出来的声音,然后露出讥讽的笑容。

房门打开,一大群人乱糟糟地涌出来。杨英看到王元感,靠过去,拉住他的手臂,低声说:“此间唯有你略有才能。”

王元感听这话,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恼怒?心想:有才能就是有才能,什么叫略有才能?

杨英说:“待会你帮我证实,我是老师的女人,我提拔你当行军司马,如何?”

王元感“哈”的一声,仿佛听到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用古怪的眼神打量她。过了片刻,他忍不住开始思索这样做是否可行?

王元感乖巧伶俐,很得宋融喜欢,时常跟随在他身边。但他才能不足,没有多大的威望,也没能得到很好的职位。他想到:如果……如果真的成功,就能得到行军司马的职位。即使失败,只是坏了杨英的名声,对我没什么大碍。说不定,还不算坏了杨英的名声,反而算是便宜了她。

王元感点点头,说:“我只能帮你敲点边鼓,不会帮你硬顶的。”

杨英用力一拍他的肩膀,仿佛已经成功了。王元感肩膀剧痛,忍不住暗骂:这个粗鲁的女子,老师才不会喜欢你。

众人上马,带着二十名骑军,出城去,要到各处村寨里说服乡老和军汉们,随同造反。

来到白沙寨,只见数十名官差正牵着牛羊马匹,搬着布匹粮食。其中,大部分并非真正的官差,而是临时找来的地痞流氓。普通百姓家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粮食散落在泥地上,被来往的脚板踩到泥土里。有人在一旁伸手去捧起那些泥土,放到自家的箩筐里。时不时,那双手会被粗鲁的脚板踩上一、两下,引来官差们的哄笑声。百姓们不在意,只知道,一颗粮食都能救活人命。

听到远处传来的马蹄声,官差们疑惑地往那处张望。数十匹马疾驰而来,带起一片烟尘。一杆旗帜高高飘扬,上面绣着一个大大的“宋”字。

马匹来得好快,官差们还来不及弄明白发生什么事情,马匹已经到了跟前。马匹往两边一分,拉开一些距离。骑士们抽出横刀,轻轻地来回横扫,做着准备。

军汉们看到如此阵势,登时明白过来,纷纷拉着亲人朋友、左邻右舍往家里跑,要去拿刀剑、衣甲、弓弩,反了!

那些骑士们的阵势,显然是冲杀的势头。那杆“宋”字大旗有无穷的魔力,让军汉们找到以往没有的尊严。尝试过纵横无敌,打败三十万反贼,他们就不甘心再做缩头乌龟。那种滋味如此甘美,仿佛渗透到骨头里,又仿佛本是从骨头缝往外冒的。

那些地痞流氓见势头不对,已经全趴在地上。官差们仗着往日里作威作福的胆气,还在强行支撑。马匹毫不犹豫地撞上去,将前面几个人撞得高高飞起。横刀挥舞,人头打着转往后飞,鲜血如喷泉一般冲上半空,然后洒落。

地痞流氓们趴在地上一动不敢动,连声叫喊:“娘呀!”

不过片刻,二十多名官差已经全部被杀,马匹如风一般掠过,在二十步外停住,排列成整齐的队形,丝毫不乱。他们身后,无头的尸体打着转,缓缓倒下。

到了此时,骑军们已经不再争吵、辩论、犹豫。他们静静站立,犹如石像。

军汉们从家里出来,安抚亲人,告别朋友,来到阵势之后,站得笔直。越来越多的军汉到来,列成阵势。马匹摇晃脑袋,扬起前蹄,没有发出丝毫声响。这些耕田用的劣马竟然犹如战马一般。

乡老们毕竟谨慎,聚在一起,上前拦在马头前,想要说话。王元感将手里的“宋”字大旗挥舞起来,从他们面前掠过,然后“笃”的一声,插在地上。

百姓们发出一阵巨大的欢呼声,乡老们互相看了看,叹口气,走开了。

杨英策马上前,抢过旗帜,王元感有些恼怒。她将旗帜高高举起,回头看了王元感一眼,示意就是现在。王元感立即大声叫喊:“她是宋大人的女人,杨英!”

杨英掏出一封信,说:“临去之际,宋大人留一封信给我,命我统领费县军,为了我们自己而战!”

有乡老上前,接过信,打开来看,果然是宋融的笔迹。他的笔迹饱满圆润,少边角刀锋,十分特别。

乡老大声念:“一切为了你们自己!”

杨英大声重复:“宋大人说了,一切……为了你们……自己!”

百姓们、军汉们跟着大喊:“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自己!”

学生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是好。

杨英举起旗帜,叫喊:“费县军……听我号令!击鼓,起烟,举兵,造反!”

军汉们大喊:“击鼓,起烟,举兵,造反!”

军汉们敲起小鼓,点起黑烟。黑烟笔直冲上天际。

不多时,附近陆续升起黑烟,也是笔直笔直的。

渐渐地,从四面八方,传来鼓声。马匹疾驰,蹄声催促,军汉们来到“宋”字大旗下,默默地列在阵势之后。很快,就聚集起三千多骑军。

杨英往后面看了看,戴上鬼怪面具,高高举着旗帜,踢下马腹,马匹长嘶一声,扬起前蹄,然后重重落下,往前疾奔而去。一列又一列的骑军催动马匹,跟随上去。蹄声轰隆隆作响,仿佛打雷一般,充斥耳中。

杨英领着大军,转个方向,往沂州城去。

沂州城早就城门紧闭。

王徽侥幸从费县逃脱,回到沂州城,立即下令关闭城门。学生们花费许多时间争吵,让王徽有了更多的时间做准备。

三千大军来到沂州城下,军容整齐,气势极盛。杨英拍马上前,高声说:“沂州城官兵听了,刺史王徽图谋叛乱,我奉宋融大人的命令,抓拿王徽。无关人等协助抓拿的,有赏。”

城头官兵们听了这话,不禁拿眼睛去看王徽,神情古怪。

王徽大怒,有些惊慌,说:“放箭,射她,放箭!”

官兵们放箭射去,箭支落地,在杨英马前十几步处。

过一会,有百姓驾着牛车,拉着云梯,来到大军之后。军汉们下马,拿着盾牌,手持云梯,腰间用绳索相连。校尉、队正们站中间,指挥着前后的军汉。

鼓声越来越响,旗帜连连摇动,军汉们缓步往前走去。官兵们纷纷放箭,箭支落在军汉们前面不远处,他们不为所动。到了箭支落地的地方,军汉们纷纷举起盾牌,遮挡在头顶上。他们发出一声呐喊,加快脚步,往前冲去。

有的军汉将木板架在护城河上,有的军汉抬着云梯冲过护城河,架在城头上。上面落下箭支、石块、沸水、热汤、滚油、滚木。

军汉们从云梯往上爬,有人被砸得失足跌落,被绳索挂住,在半空来回晃荡。绳索被割断,他发出一声叫喊,跌落地面。有人被沸水、滚油烫伤,发出惨叫。有人爬上城头,被长矛刺倒;有人被刀剑砍伤,倒在城头上。

军汉们丝毫都没有犹豫和停顿,用鲜血、尸体铺就了通往城头的道路。那些倒在他们身旁的,或许是邻居家的孩子,或许是好友,甚至是兄弟。他们都知道,必须有牺牲,才会有胜利。他们的牺牲,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那些粮仓里的粮食,田地里的牛羊马匹,家里的妻儿。他们相信、深信、毫不怀疑,这是值得的。

不需要用仇恨来充实,不需要用将领的生命去鼓舞,不需要有归家的渴望,临死的挣扎,同僚的义气,视死如归的气概。不需要用言辞打动,用财物诱惑,用感情激发。通通都不需要,一切为了自己。

军汉们冲上城头,官兵们瞬间就崩溃,被军汉们追逐着,大片大片地投降。他们丝毫都不担心会被任意杀戮,那杆“宋”字大旗代表一切美好的东西。

战斗看似惨烈,但极其短促,伤亡并不是很大。杨英是最后一个入城的,两旁的军汉们挥舞着手里的刀剑,高声欢呼。这些军汉们的要求很简单,只要打胜仗,大伙就能活下来。不管是谁,带领他们打了胜仗,他们就拥护“他”,即使“他”戴着一个古怪的面具。

杨英骑在马上,举起手臂,挥舞着。手臂上,有一个红色的“宋”字。有眼尖的军汉看到那个“宋”字,叫喊得更加起劲。

来到州府,进了大堂,杨英就见到王徽等一众官员跪在地上,排成一行。学生们等候在另一旁,纷纷议论。看到杨英,他们都停下议论,不知道应当说些什么才好。人人都知道攻城很难,直到此时,他们还觉得犹如在梦中,怎么偌大的沂州城不到半日就陷落了呢?

杨英摆头,示意军汉们将王徽等官员带出去,走到正当中的椅子上坐下,双腿张开,双手叉腰。她扫视众人,说:“王元感,任行军司马。”

王元感立即站出来,大声说:“遵命。”

有人质疑:“你凭什么发号施令?”

杨英说:“就凭我胜了。”

另一人说:“你接下来要怎么做?”

“到兖州城去,联络两路反贼,抗击朝廷大军。”

“朝廷有十万大军,而且还会源源不绝,你如何应付?”

“我们的优势是什么?谁知道?”

她扫视众人,没有人回答。杨英说:“我们的优势,是人人知兵。”

她将门外的一个军汉叫进来,问:“如果,敌我混战,找不到队正,你怎么办?”

军汉摸不着头脑,反问:“将军让我们怎么办?”

“我让你们往敌人最多最强地方冲,冲击敌人的主帅。”

军汉笑着说:“将军让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冲击敌人主帅,使其动摇,乱其军心,以少胜多。”

杨英指着军汉,笑了,说:“你们瞧,随便问一个人,都是差不多的答案。现在,你们去问一个官兵,看他怎么回答。”

王元感大声说:“不必问,我知道,往光亮的地方跑,往人多的地方跑,往安全的地方跑,往熟悉的地方跑。”

杨英伸出两根手指,说:“第二个优势,我们有粮,而官兵没粮。方圆千里之内,都荒无人烟。各地州县今年没有收成,还要靠朝廷赈济,没有多余的粮食供应朝廷大军。朝廷必须从洛阳附近运粮到此。粮食不能随便存放,必须放在某个坚固而守备严密、交通便利的地方。我们断了他们的粮道,十万大军就会溃散。”

有人问,语气没有刚才那么傲慢:“你怎么断他们粮道?”

杨英扫视众人一眼,欲言又止,似乎在考虑这些人值不值得信任。人人都挺起胸膛,希望表现得更好一些。随即,他们发现自己的异常,登时有些尴尬。

杨英说:“野战打败官兵,然后绕过去,骚扰官兵的粮道。”

有人问:“官兵可以用船只运粮。”

杨英说:“还记得宋大人……建立的那支运粮船队吗?大河上下,船工渔夫都已经逃荒,多半从了贼人。朝廷要运粮,或走陆路,或走水路。我们偷袭,先烧他们的船只。然后接应北方的反贼过河,与他们一起抵挡朝廷大军。我们有粮食没人,他们有人没粮食。”

有人说:“就算如此,可我们现在买不到衣甲、刀剑、弓弩、器械,甚至买不到铁石、木柴。”

杨英说:“买不到,就去各地州县抢。抢不到,就自己挖。还是没有,就从官兵身上夺。黄密已经灭了郭敬的大军,得了至少三千多副盔甲。既然他都能做到,那么我们也能做到。”

有人问:“还有吗?”

杨英伸出第三根手指,说:“第三个优势,我们熟悉地形,能忍耐极其艰难的日子,而朝廷的大军都是娇生惯养的,不可能比得过我们。”

有人嘀咕:“能吃苦,算什么优势?”

杨英伸出第四根手指,说:“第四个优势,就是有我。”

众人都笑,说:“你好厚的脸皮。”

杨英站起来,仰着头说:“我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百战百胜。”

等众人纷纷离开,王元感留下来,说:“攻下沂州城没什么用,只要我们离开,那些豪门世家就会重新占据此城,将我们拒之门外。”

杨英说:“我需要胜利,才能掌控住大军。”

王元感想到那些死去的军汉,不知该有什么情绪,只是点点头。

杨英手按刀柄,走出门外。一大群人被军汉们押进来,正是此地豪门世家的主要人物。这些人与官员们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只有控制住他们,才能控制住整个沂州城。他们的家丁都能组成数千人的大军,不可小看。

杨英走到他们面前,默不作声。有人惊慌起来,毕竟杨英戴着鬼怪面具,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善人。幸好,宋融练过的军队,纪律极其严明,不曾骚扰过这些世家,大多数人还算镇定。

那些曾经杀戮和**的反贼,被宋融用古怪的法子一个个都找出来,罪大恶极的就杀了,罪行轻微的就罚做苦力。费县军汉就算有心,也没那个胆子。他们知道,一旦做了坏事,绝对逃不掉的,必然会被揪出来。

有人上前,说:“将军,我们愿意献出粮食布匹劳军。”

杨英冷笑一声,说:“不必,你们收拾一下,赶紧离开此处,到别的地方去,暂时避开兵祸吧。”

众人都感到很意外。有人大着胆子问:“我们的田地、宅院怎么办?”

“留着,等日后你们回来,就还给你们。”

旁边有人不满意,说:“应当分给百姓才对,宋大人就是这么做的。”

杨英瞥他一眼,说:“宋大人?他连乞丐的财物都不会抢夺,怎么会抢夺这些人的财物呢?我可从来没听说过,宋大人会抢夺旁人的财物。”

那人被问得哑口无言。宋融给百姓们分了田地,但并不是从豪门世家里夺来的。

见杨英好说话,很多人就想留下来。杨英当然是不允许的,派出军汉,督促这些人收拾离开,不但要将家人带走,也要将家丁、奴仆带走。这样一来,她只靠一些百姓,就能守住沂州城。指望各地州县的官兵们像费县军那样攻城,是不可能的。

然后,杨英派人审讯那些官员,少数贪污罪行严重的,一律罚没家产,充作军资。大多数罪行较轻的,通通放了,并不追究。

等豪门世家、官员离开后,杨英立即挥军往南,攻取附近的州县。从南到东,然后由东往北,几乎将附近的州县横扫一遍。每攻必下,每战必胜。

各地的州县甚至有开城门迎接的。费县军既不掠夺财物,也不杀伤人命,从官员、豪门世家到平民百姓,都不会对他们反感,抵挡并不坚决。如果像反贼那样,每攻下一城,都要掠夺财物,杀伤人命,各地的州县当然要拼死抵挡了。

为了抵挡反贼,豪门世家愿意出钱粮和人,但与费县军对抗,就得不偿失。还不如,等朝廷将此地收复后,再回来就是,何必用自家的钱粮和人命去给朝廷卖力?

杨英在各地州县竖起大旗,招募灾民耕种荒地,然后从中招募士兵,守备各地城池。这些士兵拉出去打野战是不行的,但守备城池还算勉强可行。杨英将这些事务丢给宋融的学生们,他们仿佛一下子就找到了依靠,开始信服杨英。

杨英大肆封官,从刺史到各地县令等各级官员,都让宋融的学生做了。对杨英的质疑越来越少,直到完全消失,赞誉越来越多。

同类推荐
  •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前世驸马爷

    前世驸马爷

    今生穷学生,前世富驸马。公主蛮可爱,驸马也逗比。此书适合众男众女观摩,男的看了有撩妹的动力,女的看了有制服男的的霸气。
  • 水煮宋王朝

    水煮宋王朝

    一个人想成功,就得有成功的条件,比如背景,比如才华。李京来到这大宋朝,外忧内患纷纷扰扰,各种改革纷至沓来,李京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忆江南所著的《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内容涵盖从史前,秦汉、两宋,一直到元明清的中国历史。《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用平白的语言讲述那些不为大众所知的历史,教你看清历史的真相,让历史退去正史的华美霓裳而裸奔!
  • 龙黄

    龙黄

    雄心吞噬天地,傲气逐鹿中原。麾下群雄齐聚,后宫粉黛三千。人类社会由黑暗蛮荒时代而来,发展到这个狼烟烽火的三国时代,有过许多的英雄传奇,美人故事......虽然吕布、貂蝉已经在逝去的岁月中消散,虽然关羽的千里单骑在历史的车道上消失了声息,美丽的大乔、小乔也仅仅留下了许多让人羡慕的才色容颜,可是,现代的人们并不更多了解他们。
热门推荐
  • 傲行天地

    傲行天地

    背包客洛尘穿越异界,本就是有着一颗不甘寂寞的心,这个世界怎么能拘束与他。“我命由我不由天,天若亡我,我便破了这个天!”看洛尘的妖孽人生,如何御熟女,控萝莉,斗权贵,逍遥驰骋天地,成就霸气传奇。
  • 悲情难咏(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悲情难咏(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人生价值跳舞的时候我便跳舞,睡觉的时候我就睡觉。即便我一人在幽美的花园中散步,倘若我的思绪一时转到与散步无关的事物上去,我也会很快将思绪收回,令其想想花园,寻味独处的愉悦,思量一下我自己。天性促使我们为保证自身需要而进行活动,这种活动也就给我们带来愉快。慈母般的天性是顾及这一点的。它推动我们去满足理性与欲望的需要。打破它的规矩就违背情理了。
  • 永恒天门

    永恒天门

    王澜色鬼一个只想三妻四妾,可上天非要他永生。一阵狼嚎声打破夜的宁静。瑶儿看着躺在身边双眸紧闭,翘着腿口中唱着完全听不懂,权当是歌的王澜。明明少爷才十岁,但瑶儿看着少爷那张稚嫩得脸都会想起当初少爷救下自己时的模样。那时候瑶儿便知道她已经爱上了一个小自己小五岁的小男孩。
  • 夜异百鬼行

    夜异百鬼行

    男主收妖,在收妖途中听了许多故事,帮助它们完成心愿,拯救女主.和女主一起揭开阴谋.
  • 过海云烟花倾城

    过海云烟花倾城

    曾经的往事,也许是个天大的错误。她为了他可以不惜一切。可他伤她,是因为爱她。她身份神秘,是女娲当年特指的仙境管理者。在人间,他与她同门师兄妹,可她傻傻地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她为曾经犯下的错自关禁闭3年,出来那天一切都变了,她的好姐妹才是“幕后黑手”。她舍弃了一切,随着蒂仙来到天庭,掌管了仙境。终,他她的结局会如何,是天注定的爱,还是就此别过。
  •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是明代著名白话历史演义小说,以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为主线,描写了西周末年到秦统一六国五百多年间的璀璨历史,其场面之宏大,跨度之久,事件之复杂,人物之多,描绘之深刻,后世史书只能望其项背。一个个以时间为顺序串联的列国故事,把上起治国、强军、富民之道,下至为人、做事、相处之策兼包并蓄,成为后世评判是非成败的标准和榜样,至今依然影响深远。
  • 我和XXF的故事

    我和XXF的故事

    冥冥中,似有注定。四年后,两个人在一起。我们的开始培训班教室桌面翻书的瞬间偷看了你考卷冥冥中,命中注定。又一个四年后,两个人重逢在一起。分开了四年何时才能见一面散淡的墨香泛黄了你信件一篇未完剧情,多少人能够待续,爱情的世界充满聚和离。李凯江,吴胜美,一对欢喜冤家,一辈子的牵连的故事
  • 我的青春你慢走

    我的青春你慢走

    青春是本太仓促的书。是啊,童年时幻想长大,长大时幻想童年…死循环吗?对于不变的规律,贝梦壳会怎么做?
  • 虚拟侵略

    虚拟侵略

    在所有大人的眼里,玩游戏是不务正业,可在杜星星眼里,玩游戏是在拯救世界。为了这个信念,杜星星十五岁离家,再也没有回去过。到今天,已经整整八年。当游戏里的国境被人侵略,现实中的边境,能守住吗?PS:非传统网游文,不喜勿喷
  • 情若初见时

    情若初见时

    第一次见面,安琪对言辰霆完全就没有印象,而言辰霆却对她一见钟情,但却是相逼的见面。第二次见面,安琪依旧对言辰霆没有印象,而言辰霆却一心一意的守护在安琪身边,但他们却相爱了。第三次见面,安琪照样对言辰霆没有印象,而言辰霆去将安琪当成是朋友一般的对待,明明就是夫妻,就像是重新认识彼此一般。情若初见时,言辰霆就赶着步伐对这个叫安琪的女子穷追不舍,根本就不会有这么多次的相逼。情若初见时,言辰霆将这一段最美好的爱,不仅仅守护在心底,更加拥有,就不会有彼此的伤心伤情。情若初见时,你若是给与一个淡淡的微笑,幸福就常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