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1300000016

第16章 内森:主宰伦敦金融城(5)

他的手腕和头脑让他树敌不少。讽刺者经常拿他肥胖的身体,不修边幅的外表,带有犹太味道的口音,还有笨拙的举止作为目标。实际上,内森简直天生就是讽刺画的主角,不过他可以完全做到对嘲笑和讥讽漠然置之。他一心走自己的路,从来不顾别人对自己的冷嘲热讽。毫无疑问,他也应该为很多针对他的讽刺和嘲笑负上责任。在他的言行举止中,他好像也在刻意展现他对文明人士的谦恭和礼仪的不屑一顾。对内森而言,这些不过是多余之物和虚伪的惺惺作态。他为自己的直爽和坦率的交谈风格而自豪,不过这些品质有时也显得太粗暴和笨拙,在一个百万富翁做出这些举动时,就让人更加难以忍受。内森和家族的大多数人一样,天性自由不受拘束,这也使得他有时过于富有激情,语言也和他的社会地位不符。一位聪明的匿名作家这样描述内森的神态:

“在他的容貌间有一种僵硬和紧张的气质,让你猜想是否有人在背后掐他,而他好像害怕或是羞于说出口。通常情况下,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不过这次你会觉得是虚假的窗口,或者窗口的背后没有心灵。从他的眼睛里没有透出一丝光芒,在发出命令时眼睛里同样也没有任何火花闪动。整个人看起来像是一个没有思想的躯壳,你会想到为什么他在这里而里面空无一物。然后,他又出现了另一个轮廓。随后他那浅灰色固执的眼睛里有一道奇异的光芒一闪而过,像是利剑出鞘,一击即回。这样的神态,只能偶然一见,一瞬即过,尽管你不明白来由,但是感觉得到其中必有深意。那双利剑般的眼睛收回鞘内后,那个人又恢复了冷酷的状态。在那个早晨有很多来访者,他们都受到了千篇一律的迎接和送别,最后,那个人也消失了,只留下你在纳闷造物者怎么能创造出具有这样本领的生物。”内森最吸引人时是他倚在著名的“罗斯柴尔德之柱”上,耸着肩膀,手深深地插在口袋里,静静地沉思。

“这位先生的名字,他豪华的住宅,他的慈善行为和他的生意都已经名扬天下,尽人皆知。血统高贵的王公贵族和他同席而坐,神职人员和凡夫俗子在他面前屈膝行礼,那些大声反对金钱的人,都拜倒在这位财神脚下。华丽的餐具,精美的家具,这样的豪华排场让很多诺曼(Norman)贵族都不得不羡慕。尽管没有精致的品味。而且具有百万富翁中首屈一指的粗鲁举止,世界上品味最为高贵苛刻的人还是聚集在内森周围,以成为他的座上宾客为荣。无论是来自民主国家的使节,还是****俄国皇帝的臣下,都曾受过他的热情款待。然而这个让无数人臣服拜倒、极尽威荣的金融君主,也会在希伯来人(Hebrew)的传统面前低头。内森怒火中烧失去判断力时会用一种独特的语调发泄怒气他在不得不捐钱给慈善事业时,会有这样的妙论:“看这儿,签张支票,我就可以把自己变成笨蛋。”饶是如此,他照样坐享牧师的称赞,贫民的奉承,与政要平起平坐,比王公贵族更加声名显赫。关于他的那些文字都充满了铜臭气,内森面对一张拒付支票的咆哮也被那些记者描写成了深谋远虑的经济天才的展现。这样描写内森似乎有些对这位精明的商人不太尊重,不过在英国金钱有太多的崇拜者,所以这一点真实的声音不会对内森的声誉造成什么影响。在把所有的脑力都用在积累财富之余,内森偶尔也会灵光一现,展示一下自己的幽默感。他有一次对蒙特莫瑞西公爵(Duc de Montmorenci)说:“我和你的地位一样,你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基督教男爵,而我正是最优秀的犹太男爵。”

这让我们又联想到了另一则轶事。一位德国王子经过引见后终于得见大金融家一面,他走进内森的房间后,发现面前堆着大份文件的内森正在忙着。听到王子自报家门后,内森点头示意他就座,自己仍然埋首工作。王子怎会想到自己贵为王族,竟然会受到这样的冷遇。在几分钟后,他开口:“先生,你可曾听过我是谁?我正是……”正待报出自己的尊荣头衔。没想到内森头也不抬就打断:“哦,你也请坐吧。”也有很多关于他那有缺陷的英语发音的笑话。有一次他在曼森别墅(Mansion House)用晚餐,对一位客人选择羊肉而非鹿肉的喜好评价道:“我明白了,你喜欢羊,所以喜欢羊肉;其他人喜欢鹿,所以喜欢鹿肉!You like mutton because it is sheep(cheap);Others like venison because it is deer(dear)!”

财富可以提供很多奢侈的享受,但是不能保证它的拥有者心情快乐平静。内森就被他的巨大财富紧紧抓住,陷入在焦虑中,一刻也不得放松。他树敌很多,他的投机和狡猾毁掉了很多人的生意,所以内森一直充满了被暗杀的恐惧。他收到过几百封恐吓信,其中有一封是发自欧洲大陆某秘密法庭之手,信中宣称因为内森给他们反对的政府提供贷款支持,现在被判处死刑,不日将执行。这封信让内森寝食难安。他受恐惧侵扰如此之深,以至于很多年来他一直要一支上膛的手枪相伴才能入眠。托马斯·布克斯顿先生(Sir T.Fowell Buxton)在目睹内森别墅的豪华和奢侈之后对他说:“你在这样的宫殿里生活一定非常快乐。”“快乐!我快乐!”内森恨恨地回答道,“当你即将去吃饭时,一封写着‘如果你不给我五百镑,我一枪打爆你脑袋’的信被送到你手上。我真是太快乐了。”

有一次两个高大、胡须浓密、目光锐利的黑人进入内森的房间。金融家向他们微微欠身,他们也还了礼,不过不发一言。这两个人神情紧张,而且口袋里好像藏着什么东西。内森立刻怀疑面前这两个人是暗杀者,正在准备取他的性命。内森毫不拖泥带水地拿起一根木棍全力挥向其中一个人,并且大声呼叫。最后事情出乎内森意料,那两个陌生人是两个带着介绍信前来拜访的银行家,他们太过紧张以至于找不到口袋里的信了,内森觉得无地自容,他喃喃自语道:“我真是不幸的人,受这种恐怖的折磨,全是拜我的那些财富所赐。”

内森所享受的一点快乐并不是来自他巨大的财富,而是他在追求财富中所体验到的激动和刺激。他尽情享受他在商战中的诡计多端,只手遮天带来的快感。一位很了解内森的人说:“这才是内森性格的关键。他的兴趣都在于如何做赚钱,赚大钱的生意上,不过他重视的是赚钱的过程,因为他不在乎金钱本身或者金钱可以买到的东西。他对于每个英国人有钱之后就会追求的东西——各方面生活的舒适——毫不感兴趣。他的野心在于如何比别人更快更有效地达到目标。当最后目标达成,这件事就对他失去了吸引力,这时永不疲倦的他就会把精力投入到下一个目标上去。”内森自己也证实过别人对他的这种看法,有一次一个客人向他提出了问题时:“我希望你的孩子们不要太过热衷财富和经商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事情。你不希望如此吗?”内森坦率地回答:“我当然希望这样。我希望他们把思想、品德、心灵和身体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这才是通往快乐的道路。要想获得财富,需要勇敢和谨慎,当你获得这些品质,你还需要十倍于获取它们所费的才智才能保持住它们。”在生意以外,内森很少感受到快乐。而他的豪宅里则满是艺术作品和华丽的家具,内森并不是一个爱好艺术的收藏家,不过对于一个家财万贯的人来说,这些东西都是身份的必需。当著名的小提琴手和作曲家萨博尔(Spohr)带着内森法兰克福兄弟的介绍信前来拜访时,却被内森告知“我一点也不懂音乐”。内森拍着自己的钱包,让钱币叮当作响,“这就是我的音乐。不过你可以和我一起吃晚饭。”萨博尔后来说:“不过,那封给内森的信倒也不是完全没用,我的义演音乐会演出时他来捐了不少钱。”有时内森也会行一两次善,不过还是他自己的话比较能说明他做这种事的奇怪心理:“有时为了取乐,我会给乞丐一个基尼。他会认为我弄错了,怕我发现之后向他讨回,所以跑得飞快。我建议你给乞丐一个基尼看看。真是太好玩了。”

老阿姆谢尔教导他的儿子们要时刻保持团结,这个遗训被他们牢牢遵守,他们之间还互相通婚来加强家族之间的联系。巴黎分部的主管,詹姆斯男爵就和他的一位侄女结了婚。内森的长子,列昂内尔,在1836年和他的一位表妹结了婚,这位表妹是阿姆斯洛的女儿。内森赶去法兰克福出席婚礼。那段时间他的身体不好,饱受痈痛的折磨。在婚礼那天,他病得很重,不过他固执地坚持那只是一时的疼痛,很快就会好。然而他的病况加重得很快,他的私人医生从伦敦匆匆赶来,不过为时已晚,最终这位金融家昏迷两天之后,终于屈服在病魔面前。内森死于1836年7月28日。他特殊的鸽子把他去世的消息带回英国,不过这只鸽子在布莱顿(Brighton)被人用枪射下。鸽子的腿上绑着一张字条“他死了”,他的遗体从法兰克福运回英国下葬。极其奢侈的陪葬品包围着内森,他被安葬在他最后休息的地方,装饰布置得极尽浮华,和葬礼的肃穆似乎不甚合拍。舆论评价他的那口棺材“形状和这个国家的其他棺材就大不相同,精雕细琢,每边都装有银制的把手,看起来更像是死者的私人房间而不是容器。”几乎一英里长的马车队前来送葬。在这些前来追悼死者的人中,有奥地利、俄国、普鲁士、那不勒斯和葡萄牙各国公使,还有梅耶爵士(Lord Mayor),各地郡长,市议员以及各种社会名流。

内森死后,人们有很多对于他留下财富数量的猜测和好奇,不过他们都没有如愿以偿,这仍然是一个秘密。给遗嘱执行人的指令清晰简洁。遗嘱执行人们也恪守职责,从来没有越权窥探分外之事。他的财富数量没有明确的数字。内森的生意由他的四个儿子和他们海外的叔父共同掌管。他给每个女儿留下了10万英镑,但是如果她们和家族之外的人结婚,这笔钱就不予发放。留给雇员、合作者以及慈善事业的数目十分醒目——一分也没有。

同类推荐
  • 谁是互联网下一任帮主:亚马逊CEO贝索斯传

    谁是互联网下一任帮主:亚马逊CEO贝索斯传

    本书是亚马逊CEO贝索斯的一本传记。IT界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贝索斯就是这个奇迹,无论是英雄造时事,还是时事造英雄,贝索斯就是这个英雄,而如今这个IT时代便是时事。无论是比尔·盖茨、马克·扎尔伯格还是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这位贝索斯,每位都英雄出少年,凭着一个想法、一个主意创造一个帝国。除去英雄和时事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两点,一是创造力,二是对技术的执着力。曾经有一个教授说过:在知识领域,最关键的是创新速率和探研深度。他们的成功就是这个道理。
  • 李大钊传

    李大钊传

    生活是现实的。芸芸众生之中,很少有人不为自己的衣食饱暖奔波。现实是实在的。即使是关心国事民瘼的知识分子,也无不同国家各级部门的领导干部,以及普通的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一样,立足于现实,为解决国家的、社会的和自己的现实问题,去从事各自的工作。然而,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一个温饱需求得到满足的,愿意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人应当了解历史。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现实。
  • 新世纪主持人成功书系:星路视点

    新世纪主持人成功书系:星路视点

    主持人在报道时的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在采访时的言谈得体,不卑不亢;在串联词中的连珠妙语,风趣幽默,这些外在的表现主要来自他的内才——聪颖、智慧和广博的知识。节目主持人的工作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只有掌握了广博的知识,才能具有驾驭节目的信心和能力,也才能在遇到各种意外紧急情况时仍然应对自若、从容镇定。节目主持人既是“杂家”,又要对自己主持的专业知识有更多的研究,成为这一节目知识的专家。本书详细介绍了成功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和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生平事迹。
  • 金融巨头:摩根成长日记

    金融巨头:摩根成长日记

    摩根以过人的智慧,准确的判断力,使财富迅速积累,他从小就具备超强财商,很懂得市场和运营。摩根家族代代沿袭摩根的创业思维,使摩根财团不断壮大。
  • 宋教仁自述(全集)

    宋教仁自述(全集)

    宋教仁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领袖。他在发扬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领导推翻帝制的武装斗争、草拟资本主义宪政纲领、以议会方式反对袁世凯专制等方面的业绩,是常为世人道及的,他在25岁之龄即为中国领土的完整做出过杰出贡献。《宋教仁自述(套装上下册)》以宋教仁短暂的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为主线,结合宋教仁的自述,条分缕析地探讨宋教仁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图文并茂,相互映衬,广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看到—个立体而生动的宋教仁形象。
热门推荐
  • 用沃伦·巴菲特的脑子赚钱

    用沃伦·巴菲特的脑子赚钱

    还在为选什么股票烦恼?不知道何时买进卖出?不知道投资哪里?“通向金融天堂的捷径”帮你用沃伦·巴菲特的脑子来赚钱!沃伦·巴菲特如何投资?作为一家拥有 2800 亿美元总资产的公司的主席,沃伦·巴菲特的投资决定自然与其他绝大多数投资者有些小小的不同。
  • 飙风大帝

    飙风大帝

    一个独狼的故事。独狼之中王。独一无二的狼。NBA,独狼来啦………………
  • 不朽冰神

    不朽冰神

    无疆大陆,武者依靠修炼属性战气以强大自身。武者刘辰天赋异禀,修炼寒冰战气,却屡尝败绩。面对挑战,他失败过,面对诱惑,他沉沦过,面对危险,他退缩过。但只有经历这一切,才能成为真正的武者。破碎大陆,神秘苍穹,刘辰屹立在大陆之巅,直指上天,他要挣脱天地的束缚,他要战遍这整片苍穹!
  • 夜是暗流的伤

    夜是暗流的伤

    强势夺权却遭对手暗算,痛失清白,与对手同归于尽,谁知竟重生穿越。全新的身份,勾心斗角的家族,神秘的紫凌峰门派,纠缠不清的魔神,桃花满天的修仙之路。傲视众生,天下尽负我,我又何以不负天下?她说“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不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惟愿君知我死葬何处”他说“天下臣服又如何,我心只为你跳动”
  • 微小的光

    微小的光

    太阳掩住的微光,黑夜给她一些温暖。忘记问候一声晚安,世界又一次光明,而微光又一次消失。
  • 倾世神偷:妖妃太嚣张

    倾世神偷:妖妃太嚣张

    顷妖是21世纪令各国政要、富商巨贾、豪门贵族闻风而避,恨的咬牙切齿的绝世神偷,这世上只要她想要,就没有拿不到的东西。然而一朝穿越为白府废材大小姐,被最仰慕之人阴谋陷害,眼睛被毒瞎,双手尽毁,不仅落到任人欺凌的地步,而且代嫁当朝以暴虐、残酷、冷血闻名的七王爷,命陨新婚之夜。且看她如何倾尽天下,步步杀机,欠我命的还命,欠我债的还债,欠我人的嘛。。本妃神偷之名绝不浪得虚名!偷走你心又如何?
  • 七大家族之大学时期

    七大家族之大学时期

    她,一个平淡的女孩。在责任与担负中生长,不畏浮云遮望眼,只因她身上的……
  • 墨画丹青

    墨画丹青

    一幅数百年前留下的武林秘籍,一条不知从何而来的流言,一位踏上复仇之路的少年,且看他又将谱写怎样的传奇故事。
  • 截天途

    截天途

    大道永恒,万载追求。二度穿越的奇葩行走于天地,战斗,修行,积累,历万劫,只为寻找一个答案。
  • 爱的单诉

    爱的单诉

    生无所依,死无所恋;苦等一生,空等一世;束发清装,待君归来;见君往昔,人生,若只如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