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1300000004

第4章 梅耶:罗斯柴尔德之父(1)

法兰克福的犹太人聚居区是罗斯柴尔德这个著名金融公司创始人的诞生地。歌德(Goethe),也把法兰克福认作是其出生地,他在作品中对这座威严的城市做了生动的描述,并称其为“城中之城,堡中之堡”。在他的作品中,他对犹太人聚居区也饶有兴趣地做了大量描述,那是一座被包围在防御土墙之中的城区,厚重的大门和高墙将其同城市的其他地方完全隔离开来。这是一个很少有基督徒光顾的地区。这片聚居区的房屋紧紧地拥挤成一团,到处挤满了人,他们就住在这肮脏凄惨的环境中,空气中充斥着刺鼻、恶劣的臭味,强烈的臭味能熏走所有的人,除了那些常年居住在这里嗅觉器官已经变得相当迟钝的,或者是那些已经习惯了这种肮脏污秽的环境的犹太人。歌德在书中也曾详细描述过他是如何经常透过那厚重的大门来窥视里面的人,又是如何偷眼观望那些在那条狭窄的街道上过往的奇怪的行人然后他又继续描写道,看到那些景象自己是感到多么的恐惧,尤其是想到当下流传的关于残暴的犹太人的说法时,这种恐惧感就更加的深切。在当时,有一种普遍流行的说法,说在犹太人的教堂里他们拿活人当作牺牲品来祭祀。犹太人经常遭到指控说绑架了基督徒儿童,而这些被绑架的儿童从来没有活着回来过。犹等格赛(Judengasse)胡同就从这个遭到世人唾弃和驱逐的人的家门前穿过,这是一条狭窄、肮脏的小巷,胡同的两侧排列着破破烂烂的房屋,路上挤满了相貌丑陋、穿着邋遢的犹太人,他们互相争吵打骂、讨价还价,声音是那么的刺耳、语气是那么的尖酸刻薄,以至于过路人都不敢从他们中间走过。最后,歌德还是走进了这个厚重的门,同犹太人有了近距离的接触。他们低三下四狡猾的神态、卑躬屈膝乞求的嘴脸,还有他们恶劣的生存环境,同到处充斥着的瘟疫般的臭味混合在一起,这些污秽的场景加起来实在让他感到恶心至极。于是他决定再也不到犹太人居住的地方去了。许多年后,歌德还是最终改变了他的看法,在近距离的接触后,他也真正地发现,犹太人中间有好多具有敏捷的反应能力的人和值得尊重的处事原则,无论何时他都能受到称心的热情招待。“在所到之处,我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和热情的招待,而且他们还邀请我能够再来做客。”歌德还亲眼目睹了犹太人许多的庆典仪式,参观了他们的学校,他还承认自己非常乐意同那些长着黑眼睛、说话语调轻快的犹太女子一起在周末时去菲斯彻菲尔德(Fischerfelder)大街逛一逛。

一个作家在最近的一期《论谈杂志》(Journal des Debats)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对犹等格赛胡同及曾经住在这个胡同里的人做了详细、精彩的描述,以下是摘自这篇文章中的部分内容:

“这些房屋没有留下可以立刻寻找到的痕迹,”他写道,“就是在这些房屋里德国作家伯尔(Borne)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创始人梅耶·阿姆斯洛·罗斯柴尔德,看到了生命里的第一束曙光,迎来了生命里的第一天。自1872年起,这里只残留下了一排房屋,因为在这两座房屋倒塌以后这条胡同的一侧就被拆除了,这两座房屋倒塌之时有三十一条人命被埋在了废墟之中。看到今天犹等格赛胡同的样子,人们很容易就对这里房屋的狭小感到吃惊。这座有着三层楼的建筑物正对着大街,建筑物的正面整个都镶有狭小的窗户。有个山墙正对着这座楼,离房屋也就三四步的距离。门开向一个黑暗的通道,在这个黑暗通道的一边是一个常年被虫子啃噬过的木制楼梯,当人踏上时楼梯的台阶就好像不堪重负似的弯曲。楼内的房间都非常的窄小、房顶也很低。就在这种地方居住着几户家境最贫寒、收拾得最邋遢的人家,有犹太人也有基督信徒。一楼的房间用来开着商店,店主们穿的破旧不堪,有做鞋的,也有小炉匠。德国当时最有钱的一些商人可能会把这些简陋肮脏的住所当作他们祖先曾经住过的家,现如今这些地方住着我们上面提到过的那些可怜、悲惨的犹太人。犹等格赛胡同一点也不漂亮,也没有什么奇特之处,而那些曾对《贝蒂克》(Baedeker)这本书中描述的场景产生极大兴趣的人更不会觉得这里有任何的古怪,更不用说那些已经见识过意大利犹太人聚居区的人了。其实,比犹等格赛胡同更能引起人们好奇心的是它旁边的一个酒馆,这里是犹太乞丐们晚上会面的地方。一个叫列维(Levy)的人经营着这家酒馆,酒馆由一间长长的房间组成,房间的墙壁被粉刷成了黄色。在这间屋子里人们很少喝酒,顾客们更多的时候是在这里吃饭、打牌。在一个圆桌的周围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没有民族观念、四海为家的人,其中有一些仍然穿着长袍、蓄着长长的鬈发的从波兰来的犹太人,也有人是从巴黎和柏林来。这些人聚集在这个桌子的周围低声交谈着,因为夜幕降临时会有作家和侦探相伴来到此地。有几个女人在编织东西,其中的某一个可能就是这个作家此生见到的世上最美丽的女人,她长着明亮的大眼睛、白皙的皮肤、乌黑的长发被卷成一个发髻,由红色的羊毛手帕包裹在脑后。

“但是,尽管犹等格赛胡同不怎么好看,随着它的消失,历史上最有趣的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遗迹也就消失了。这些破旧的房屋能唤起人们心中对那个时代的遥远回忆。建造这些房屋的土地,当然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房屋和他拥有的土地也不例外,都是属于法兰克福市的。被限制在犹太人聚居区的犹太人并不是这块土地的主人,他们只是这座自由之城的国会好心收留的房客。犹等格赛胡同的历史是从15世纪中期以前就开始的,这座犹太人聚居区的高墙在1796年被克莱伯(Kleber)的军队摧毁。在中世纪时期的前半部分,犹太人的生活处境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一些。他们是皇家议院的农奴,作为回报他们定期向国王献贡,国王会给他们以保护,与其说国王是保护他们不受别人的利用,更不如说国王是想保护自己向他们征税的权利。对于以色列人是在何时开始在法兰克福定居并没有确切的证据,但是他们的存在首先得到官方的正式承认是在1240年。第一次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是发生在1241年,当时有180人丧命黄泉。随后,他们被给予了一百年的相对和平时期。同时,他们同基督信徒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张与不可调和,他们的财富、生活方式,还有他们所信仰的宗教激发了下层阶级人民的迷信思想、狂热主义和贪婪之心。

“犹太人遭受的最严重的迫害时期始于1349年,刚好是黑死病爆发的那一年。法兰克福周边的一个村庄遭受到一伙宗教狂热分子的搜查和掠夺,这伙宗教狂热分子四处造谣,宣扬说犹太人应该被处死,因为是他们往水井里撒了毒药。当地的居民没有理会这伙人的胡言乱语,于是这些宗教狂热分子就放火烧了几户人家的房子后,到大街上到处宣扬污蔑犹太人说:‘是犹太人放火烧了你们的房子!’这伙人的阴谋诡计最终得逞了,随后开始了针对犹太人的全面大屠杀。就在同一年,国王查理四世把在他保护之内的犹太人以八万英镑的价格抵押给了法兰克福市。这笔抵押款一直也没有得到支付,这批犹太人就在议会的直接管辖之内了。这使得犹太人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因为先前国王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处理事务,可以自己选择法官。他们虽然保留了自己的一些自治权,但是在一段时间里,他们同普通公民的唯一区别是他们没有政治权利。他们过着没有稳定性的生活,生命财产随时都受到威胁。就这样在1389年时,温泽尔国王(Emperor Wenzel)强硬地一笔勾销了本应当支付给犹太人的欠款,再后来在一次大暴乱中,许多记有欠犹太人钱的账本都被大火烧毁了。也就在那时的法兰克福犹太人聚居的街上,不再是单单居住着犹太人,因为还有许多心地善良的基督信徒家庭也住在了这里。波尔高亲王(Burgomaster)的府邸在1364年到1375年间就是在这里。他们的教堂、公共澡堂,还有他们用来跳舞的集会大厅都还在这条街上,大部分的犹太人就住在这附近。但是,因为这里靠近基督教堂,他们的基督徒敌人就宣称说,犹太人的呐喊声和亵渎神名的行为打扰了天主教(Catholic)信徒们。公众对犹太人的抵触心理由此也越来越强,在1425年他们被剥夺了自称为有头有脸的市民的权利,违者将被处以死刑。最残酷的打击尚未到来。弗雷德里克三世(Frederick Ⅲ)遵从基督教牧师的建议,命令犹太人搬出有基督教大礼堂的社区。尽管犹太人自己主动提出在通往基督教堂的道路两旁筑起高墙,他们的请求还是被无情地拒绝了。议会就在这个城市古老城墙的外侧给犹太人选出一个地方,用无辜的犹太人自己的钱为他们建造了房屋。犹太人聚居区的门非常坚固,大门里侧是用牢固的钢铁做成的,每逢星期日和圣徒纪念日,或者是国王出访这座城市的日子,大门都被强制要求紧闭起来。犹太人被强迫禁止在公共场所露面,也不准在任何的教堂前走过。如果因为生意的需要他们不得不去市政大厅的话,他们也被严厉禁止从正门进入,只能从后侧的小门进出。男人们被强制穿上缝有皇冠大小黄色补丁的衣服,女人们必须在她们围着的面纱上缝上蓝色的布条。在路上行走时,他们还必须为其他的公民腾出空间来让路,而且他们不准碰触市场上的任何物品。在一天的特定时间段以前他们也不能买鱼,也绝对不能雇用信奉基督教的人做家中的佣人。议会同意分发给他们特殊、显眼的帽子,前提是他们还必须交两千五百先令的罚金,但是他们能戴的帽子的颜色也被严格规定了,必须是黑色或灰色,绝对不能戴其他颜色的。他们也不允许借钱给未成年人和妇女,不准卖新衣服,也不准借给他人潮湿的或沾有血迹的衣服。

“这些严格细小的规则连同许多其他性质相同的规定,每年都要在犹太教教堂里宣读。总之,犹太人必须为他们能在法兰克福生存的权利付出最昂贵的代价;犹太人之间的婚姻也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因为他们房屋的数量非常有限,这么多对不同的夫妻们要轮流住进这些房屋。形迹可疑的犹太人也绝对不允许进入法兰克福。这个城市也曾提供给了他们相对的安全感,因为在1498年的时候,奴姆城堡(Nuremberg)的犹太人社区曾到这里来避难。在高墙的保护下,犹太人在1525年发生的叛乱中幸免于难,免遭劫掠。但是1614年爆发的民主革命把他们驱赶出了这座城市,而且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都没有能够重返这座城市。当他们可以重返这座城市的命令下来时,同时也被告知他们是受到国家保护的,皇家的军队武装在他们居住的街道大门前耀武扬威地进行演习。1711年时这条街被彻底烧毁了,但是可怜的犹太人太害怕被大肆掠夺,他们没有打开大门求生,许多人在里面被活活烧死。犹等格赛胡同重建于1717年,重建后的胡同比以前宽敞了许多。重建工作正在进行之时,犹太人被允许临时住宿在城里,那些伤势严重的最可怜的人被安排住在一个空荡荡的医院里。在18世纪时,犹等格赛胡同还经受了两场大火的洗礼,其中1796年克莱伯军队大炮的弹壳点燃了一百五十户人家的房子。家境最富有的以赛亚人趁此机会定居在了城市中心,从此他们再也没有受到骚扰。那座坚固的大门也于1808年被拆毁,许多针对犹太人的限制性规定也从此被取消了。1811年,普利梅特王子(Prince Primate)特许犹太人享有其他居民早就拥有的同等的公民权和政治权利,但是不幸的犹太人在1815年再次失去了这些权利。直到1853年和1864年间他们才重新拥有了这些权利。1811年时,在犹等格赛胡同上有159户人家,共住有2214人,当时全世界也不过才有14000个犹太人,犹等格赛胡同的犹太人数占到了其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一。”

当时就在这里,犹等格赛胡同大街152号,后来闻名于世的红色盾牌家族(House of Red Shield)就座落在此处,也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罗斯柴尔德是他们后来改成的姓氏。阿姆斯洛·摩西·罗斯柴尔德就居住在这里,靠经营古玩珍品和金币生意为生。在他做生意的时候,他习惯于到全国各地旅行,沿街叫卖兜售自己的商品,并张大眼睛四处寻找珍品古玩,因此,当时还流行着一个关于这个家族的逸闻趣事,讲述的是这个家族的存亡曾经悬于一线的故事。现在我们再次重述这个趣事,希望大家能明白我们对此没有多加任何的渲染,唯一的目的就是想让大家对这个故事能有一个更完整、准确的了解。许多关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故事纯粹就是一个谜,因为人们丰富的想象力给这个家族的传奇故事加上了耀眼的光环,人们在讲述一个臭名昭著的人的故事时也是如此,因此,同这家著名的家族公司里不同成员有关的故事也就不再会绝对的真实了。这个有着很多疑问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一天,罗斯柴尔德正沿着一条乡间小道赶路。不一会,一个生意比他做得好的同行的流动小贩超过了他,这个流动小贩是用一头驴来驮他的货物的。两个同行在一阵交谈过后,那个小贩就邀请罗斯柴尔德把货物也放到驴背上,好让自己轻松一点,罗斯柴尔德也欣然答应了。很快,他们走到了一个狭窄深邃的山谷边,上面只有一块木板搭成的窄小的桥。罗斯柴尔德就非常有先见之明地把货物从驴背上取了下来,放到自己的肩上扛着,同时还说道:“在这样危险的地方总会出一些事故的,这个包裹里可是装着我全部的家当啊!我还是自己扛着比较安全。”他的同路人就笑话他这么胆小怕事,但是随后发生的事证明罗斯柴尔德的担心是明智的。在主人赶着这头驴快要走到桥的中间时,只见木板一下子从中间断裂开了,人和驴都猛地摔下了深渊。但是,罗斯柴尔德却奇迹般地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财产也一点都没有损失。

同类推荐
  • 花木兰精神

    花木兰精神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也会有一千个花木兰。花木兰精神在不同的时代里,在不同的语境中,在不同人的心目中,都会得到不同的解读。但是,高贵的品质总会有恒定的价值,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并不会阻止优秀的女性在花木兰身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那种精神。花木兰,也许就是她们心中的另一个自己。《花木兰精神》的作者是曹荣。
  • 京剧大师梅兰芳

    京剧大师梅兰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张海新编著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为丛书之一,介绍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戏剧人生。 《京剧大师梅兰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3)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1)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集明清改朝换代诸矛盾于一身,反复无常:先由明入清,助清夺天下,功高震主;后反清自立,威震华夏。他不断改写历史,最终自取灭亡。《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吴三桂降清》是吴三桂丰富多彩的人生翔实记录,是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说到底,就是一部人生教科书,它给人的警示和启迪,不知要用过多少口头说教!
热门推荐
  • 你终将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你终将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80、90后,一群热爱追求自由的年轻人,对爱也曾充满向往。我们的青春激情四射,他们的爱也曾轰轰烈烈,只是现已成熟的我们,只道“爱曾经来过”。此时才明白,爱和责任之间原来是有距离的,人变得成熟老练了,也就不再那么轻举妄动了。即使心还在漂泊,人生也会因此变得枯燥而平淡……
  • 悠然剑神

    悠然剑神

    江湖,何为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即使退隐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山林,不为名利,只图一世清宁,过属于自己清净的日子,哪也只是妄想。一个本不该属于江湖的荒林,在有人踏入的那一刻,就打破了原本属于它的寂静。从此,它便成了江湖。
  • 不朽冥尊

    不朽冥尊

    他;一身傲骨!心怀天下苍生。它;天忌邪物!一心称霸天下。一万年后!他的轮回转世却在阴差阳错之下偶得它之传承!囚天塔内;在正道与力量之间他该如何抉择!生死台上;那份不属于他的力量又是否该去动用!他!该何去何从?世间已无正道,又何来善恶之分!唯有杀戮带来的鲜血,才能洗净我那一身的罪孽!!!!!
  • 这里曾经是汉朝4

    这里曾经是汉朝4

    《这里曾经是汉朝》第四部从霍光重权在握,选拔汉朝新天子刘贺写起,到汉朝王氏及傅氏两大外戚争宠夺利为止。霍光扳倒上官桀等人后,集大权于一身,物色刘贺为汉朝皇帝。然而,刘贺登基以后,因为政治思想欠成熟,胡作非为,霍光迫不得已,将之废掉。没想到,苦命孩子刘病已却因此迎来了人生的春天,被迎入宫登基,君临天下。可是,刘病已在霍光病逝以后,非但没有感激霍氏的提携之恩,反而高悬利剑,一下子将霍氏家族的生死存亡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 星夜奇谈

    星夜奇谈

    纪明偶得一本《阴阳真解》,从此看到了世界那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荒村古宅中,出没着索人性命的凶魂厉鬼;繁华都市里,隐藏着似人非人不老不死的妖邪;山林田野间,遍布着诡异莫测有去无回的凶邪之地……阴邪、恐怖、未知,死亡笼罩着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真正认识这个世界后,你会发现,拨开云雾看到的并不是青天,通晓阴阳,你得到的只有恐惧!
  • 功夫神医在都市

    功夫神医在都市

    王潇会功夫,懂医术,打架泡妞,都是爱好,他在都市里,凭借一身本领,混的风生水起,偏财运和桃花运,两手抓,都挺硬。
  • 踏天穹

    踏天穹

    龙脊大陆,千年前万族林立,各族之间争斗不断,由于实力的过于夸张,导致了天劫降临,几乎毁灭了所有种族。人族实力偏差但数量众多,种族中垫底的存在,因为数量缘故在龙脊大陆占据主导地位,但也拉低了大陆的等级。然而,天劫后的数百年后,龙脊大陆发生了件惊天动地的怪事。人类以这件事情为契机,有些觉醒了仙古血脉,因此感悟血脉之传承。并且发现百年前的已不复存在的各种族的血脉也可以传承。随着人类的逐渐强势,他们又发现了龙脊大陆的另一个惊天秘密。
  • 石屏词

    石屏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很萌很凶猛:千夫临门

    很萌很凶猛:千夫临门

    东国端木王朝和南国大殇王朝,两国军队连夜偷袭北国赫连王朝,一夜之间,赫连王朝灭亡,她作为一名亡国公主。一路逃亡,美男宠妾雅歌陪伴着她,至死不渝!公主府邸那些丈夫们,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阴差阳错,颠沛流离,流落到南国边境,遇上了上官琉璃,失忆的亡国公主是否能感受得到他的爱!复仇之路,遇上亲生弟弟,是弟弟洛长君把她推向罪恶的深渊。。。。。
  • 日常的斗罗大陆

    日常的斗罗大陆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上,你可知道,曾存在着一个不鲜为人知的少年到达了生命的彼岸,到达了那一望无际的天际,越过了那,啊,层层高山,啊,巍峨高山,啊,雄壮的高山。当然,这是一本正经的日常的斗罗大陆。嗯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