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5500000010

第10章 愿望的力量

力量的源泉

愿望的力量是个人力量很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本文中所讲的力量是一切事物的一切力量来源,这些总的“力量”在流经每个人时便形成了个人的力量。

你并没有创造任何一种个人的力量,虽然你可以改变这个力量,可以让这个力量更适应你的需要,可以不断发展并指引其发展的方向。“力量”——所有力量的源泉一直存在着,并且将永远存在着。你个人的力量是从伟大的一切的“力量”的源泉中衍生出来的。你挖掘出自己的天然渠道,和力量源泉相通。你通过给“力量”的源泉提供适当的身体和精神的手段,以此来更有效地表达出、显示出自身的力量。

一位年长的作家曾经说过:

“那些仅仅想让人们思考的演说家们很少有成功的,——因为人们想要获得一种感悟。”

如果有能让他们深有感触或是能引得他们哈哈大笑的演讲,他们则会毫不吝啬地花钱去听,而若只是能引起他们思考的演说或教诲,他们连花六便士都不愿意。原因非常简单明了:心的感悟大于脑的苦思冥想,灵魂的感受大于逻辑思维。所以心灵的感悟注定每次都能赢得人心。”卡迪那纽曼(CardinalNewman)曾说:

“能触动人心的通常不是理性,而是通过想象,通过直接的印象,通过形象的描述。别人影响着我们,声音让我们心灵交融,行动让我们激情燃烧。”

你只需回想一下那些演说家、政客、政治家、演员和传教士们对公众产生了巨大影响的那些例子就能明白。他们满载激情地鼓动着公众们去爱、去恨,让他们去偏袒一方或是对一方抱有成见,激起公众的愿望、野心、渴望、欲望、期待和对某种东西的强烈需要。这样他们便能发挥感情、爱与欲望对人们思想、观点、信仰和信念的潜在影响。

一位现代作家说:“生活中的一大部分便是激发人们的感情和欲望以让他们行动起来。”还有人说:“成功的人是这样的人——他能够劝说人们,告诉他们自己有其需要的东西或是他们需要他所有的东西。”成功的销售员、广告商,或是其他想要卖东西给别人的那些人全都施展了“欲望”的魔力,以此来试图吸引别人对自己项目的注意力。他们利用人们意识中的“想要某样东西”或是“想做某件事情”的欲望。他们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成见、或者他们的希望、恐惧、欲望和憎恶。

“动机”的力量

人们去做某件事情或是做出某种行动往往是出于他们感性的一面——“动机”的力量,特别是以爱和欲望的形式出现。这是驱使或影响人们去做事情的唯一理由。如果这样的“动机”的力量不存在了的话,就不会有人行动去做事了,做出某种行为或行动的原因或理由也就随之不存在了。我们做出某种行为或行动完全是因为我们“喜欢”或者我们“想要这样”。如果缺少了感情的因素,那么也就没有了志愿决心。没有了欲望我们也就不会做出选择,不会做出决定,不会采取行动。如果没有想要某样东西或去做某件事情的欲望的话,就不会有去做某事的“决心”,也不会有“真的行动”。欲望是行动的“动机的力量”。若将动机的力量置之不顾,那么就不可能有,也不会有任何行动、活动或是决心志愿。没有欲望的动机的力量,自愿的行动也将停止,且是完全停滞不前。一位老作家的话一直流传到现在,虽然他并不为现在的作家所知,在以下这段较为惊人的话语中他阐明了一个意义深远的真理。

“不管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好还是坏,都是由欲望所引发的。我们慷慨解囊的时候是在我们看见别人受苦受难时想要释放内心的压力,或是受同情心的驱使,想要表达自己的怜悯之情,抑或是想要在这个世界上得到尊重,或是想在来世能够去天堂。一个人好是因为他想要做个好人——因为能做一个好人他很满足。而有人不好正是因为他想要做坏人的角色——因为能做一个坏人他很满足。一个人履行他的职责是因为他想这样做,因为如果他能完成好自己的职责,他能在感情上得到比忽视职责而去满足别的欲望更大的满足感。而一个人放纵自己的欲望,不履行职责是因为他从不履行职责中获得了更大的满足感,他去做了在情感上对自己更有价值的别的事情,有可能和自己的职责正好相反。

“信仰宗教的人之所以在行动中带有很强宗教色彩就是因为他的宗教性的欲望胜过了非宗教性的欲望——他在宗教行为中获得了比追求尘世欲望更强的满足感。有道德的人之所以道德行为高尚是因为他对道德的欲望要强于不道德的欲望——他做一个道德的人比做一个不道德的人能获得更强的情感上的满足感。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由某种形式的欲望所激发的,或强或弱。”

人不可能没有欲望而去以任何方式去做出任何行动。欲望是所有行动后所隐藏的动机的力量——这是生活的自然法则。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从原子到分子,从分子到昆虫,从昆虫到人,从人到自然,还有可能从自然到上帝。从最高到最低和从最低到最高,所做出的一切行为和事情,所展示的行为和实施的行动都是受欲望的力量支配。欲望是活跃着的力量,是活的动力,是一切自然过程、活动和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动机的力量。

欲望的适用原则

关于欲望有一个普遍适用的原则,欲望很重要,你应该注意并铭记于心。这个原则如下:“一个人的愿望、野心、目标、行为、行动和努力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能量、意愿、决心、持之以恒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多半是根据他有多强的欲望‘获得那样东西’或‘做那件事情’来决定的。”

这个原则太有道理了,以致有人在研究了欲望的影响力后得出了精辟的结论:

“你可以拥有你想要的东西,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只要你的欲望足够强烈。”“你的欲望足够强烈”也就是说你愿意“付出代价”——以牺牲其他较弱的欲望和想干的事情为代价;以放弃不重要的东西从而把欲望集中在一个重要的想法或事物上为代价,还需要为了达到和完成目标所需要的意志力。

既然我们已经习惯于把这一切都看作是着了魔的后果,而且一个“很强的愿望”表现出来其实是因为欲望,即一种冲动,比如在意志的行为中所想要表现出来的欲望。

一个人如果心中对某样东西充满了激烈的、强烈的、热情似火的需求和渴望,他便会利用自己意志中潜在的能量和他的聪明才智——在动机的力量和欲望的刺激驱使下,有可能会有超常的行为和能量以完成既定的目标。欲望曾被比喻成火,它能让你的意志冒烟。

相比较而言,很少有人知道应该如何拥有足够强烈和持久的欲望。他们仅仅有一个“小小愿望”和一个不是很强烈的“希望”就知足了。他们没有经历过那种持久地欲望,而这是成功公式里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不知道如何感受和表达那种迫切的愿望,强烈的欲求,难以遏制的渴求和不断的要求,激烈的欲望,这和快要淹死的人对空气,和沉船迷失的人对一口水,和饥荒中的人对面包和肉,和凶暴充满野性的动物对交配,和母亲对孩子健康和幸福的那种不断的、不可遏的、热烈的、胜过一切的渴求很像。如果能知道真相的话,那些获得了成功的人对成功的渴求通常就是这样的强烈的。

我们不一定要做欲望的奴隶,我们可以通过意志控制那些并不强烈的、不利的欲望,通过“我就是我”的这种意志力量或是控制自我的能力。这样,我们可以把不强烈的欲望变得强烈,把消极的变为积极的,把有害的变成有益的。

我们也许可以成为欲望的主人,而不是被欲望所奴役。但是在我们也许能这样做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想要这么做,去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甚至可以上升到意志的高度——站在那个“我就是我”的高度上,也许真的可以说:“我愿意表达我的意志”,“我希望表达我的欲望”;不过即使是在那样的高度,我们也得先有想这样做的欲望。

即使是在这样完全的个人主义的高度,欲望还是基础性的和主要的动机的力量:这是因为欲望处于事物的中心——是我们的心——是生活的中心。我们甚至仅仅是为了满足我们的灵魂,为了获得最大的“自我满足感”——去满足和表达我们心中那些最大的、最持久的、最不可遏的、最强烈的欲望,而尝试去做,去完成自己的意志。

同类推荐
  • 尼采的智慧

    尼采的智慧

    本书囊括了尼采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和主张,包含有很多惊世警言,如“人是应该超越的东西”、“上帝死了”等。读其书而知其人,明其义而囿其辞。我们深信本书对于帮助读者了解尼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7日熟络:跟上司打交道(七日职场炼金术丛书)

    7日熟络:跟上司打交道(七日职场炼金术丛书)

    “如何管理上司”,这样一个话题肯定会让许多职业人士挑起眉毛来,毕竟,一般来说不是上司管理员工吗?怎么会发展到让员工来管理老板呢?可是,本书各处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是,上司与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双向的,想要有所作为的员工必须要“管理好”上司,正如上司必须管理好自己一样。员工不一定非得是上司发号施令的被动接受者,也不一定非得迎合上司的期望。反过来,他们与上司应该是一种合作伙伴的关系,在这种合作的过程当中,双方都要实现对自己有益的目标!
  • 责任重于一切

    责任重于一切

    本书针对企业对其员工职业精神与价值观念建设和实践的需求,深刻地剖析了在企业中“责任高于一切”的行为准则。
  • 冷读术:瞬间赢得他人信任的沟通技巧

    冷读术:瞬间赢得他人信任的沟通技巧

    无论是身在职场,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陌生人,把对方变成朋友,还是继续陌生,甚至成为敌人,关键就在于你是否能看透对方、赢得对方信任。冷读术是一种通过瞬间读心,抓住对方的心里所想,说中对方的心思,从而与对方达成心理共鸣的人际沟通技术。善用冷读术,一方面可以用它对付生活中的各种骗局,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另一方面也可以运用这种观察、引导、暗示的沟通技巧,提升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让我们轻易打开他人心扉,瞬间获得他人信任。
  • 20几岁要懂得的99条人生经验

    20几岁要懂得的99条人生经验

    是否想要获得茅塞顿开的感觉呢?时常觉得自己不比人差。到头来却往往落于人后、屈居下风?时常感慨生不逢时。恨不能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时常嗟叹仕途多舛,不解为何不能一路顺风?不要着急,本书为你揭示了生活、工作、交往中的99条经验。
热门推荐
  • 独宠神医妻

    独宠神医妻

    她,神医之女。继承家父衣钵,悬壶济世,却唯独救不了自己,救不了他。他,背负杀父之仇却浑然不知。偷心之贼,风流倜傥。处处留情,处处留心。利用尽了天下可利用之人,却独独不该偷了那个人的心。他,还不起。她从小学富五车,四海游学,却顶着男儿之身的幌子,连姓名也化去。他是从小被宠坏的小门主,看她风流倜傥,玉树临风,便一时气急与她较劲,明争暗斗只为让她承认一句“小门主,薛某服了。”
  • 权倾天下

    权倾天下

    后主刘禅被迫迁到魏都洛阳,一日权臣司马昭请他赴宴,极尽戏耍,由此引出“乐不思蜀”典故。回到后宫之后,因伤心哭倒于地,头痛欲裂,精神恍惚,差点被人夺舍。后经努力,基本守住一丝清明,与对方,来自现代的府兵,被枪决的吴仁义(无仁义)展开殊死搏斗。数载之后,两个魂魄既斗争又联合,各取所长,终于搞出了一些奇异光怪,歪打正着之下,收拾了权臣司马氏,恢复了大汉王朝的辉煌。
  • 家养吸血鬼

    家养吸血鬼

    林洛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没有意外的话一生就是毕业,工作,结婚,生孩子。。。。。没有意外的话。。。意外的话。。。意外。。。“我去你的狗血意外,还老子和平安宁的校园生活!!!”
  • 水浒传(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水浒传(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水浒全传》的内容集中地、多方面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的一次农民革命的产生、发展和失败的过程。其中逼上梁山和反抗官军这部分写得最精彩,揭示了阶级压迫是农民起义的原因,形象地展示了这条真理。从受招安到征方腊,写农民起义由动摇、蜕变到失败的过程。虽然作者有他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是,作者写出了宋江等覆灭的悲剧,还是符合历史的真实的。该书还写了高俅这一封建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在他身上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丑恶和腐朽的本质。另外,书中又写了另一类剥削者,其中如西门庆、郑屠、毛太公、祝朝奉父子等,他们是地主恶霸,有钱有势,结交官府,骑在人民头上,作恶多端。他们压迫、欺凌广大的人民,激起了人民普遍的反抗。
  • 我们不是道士

    我们不是道士

    我叫白丁。老了,没用了。那些老兄弟们,死了,都死了。。。活了好些年,捉过鬼,探过墓,杀过人,救过妖。。。从民国活到了解放,同时代的那一撮人埋的埋没的没,连魂都拘不来喽。我还活着,可没有了那撮人,这酒都喝不出往年味道喽。写点什么吧,有人记住就记住了,有人信了就信了。告诉你们,真的想告诉你们,我们这些人存在过。
  • 毒医凤凰

    毒医凤凰

    某男不经意的一眨眼,瞬间,女生鼻血洒一地。某男换个女装再次眨眼男生口水掉一地。有人问:你究竟是女的还是男的?某男回答;男的,也是女的。那你是人妖吗?可以说是吧。瞬间,一群人不淡定了。妖精,变态啊。那你是男主还是女主?笨。(夜,他当然是女大大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猎人狂潮

    猎人狂潮

    万年前,他为了爱人,耗尽全部的力量终于换来——爱人千年之后复活,精疲力竭的他陷入沉睡,封印于一座冰山之中。千年后,他的爱人复活了,然而他却还在沉睡之中,没能醒来与她相会,她在生命消逝后再次进入轮回当中。万年后,他被人从冰山中唤醒,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也失去了部分记忆,只隐约记得自己名字中有个“千”字。这座冰山不仅封印了他万年的时间,同时还封印了两人共同的记忆。极为戏剧化的是,解除封印的那人竟然就是他的爱人,然而两人却如同陌生人般,不再认识对方,他的爱人为他起了个全新的名字“鬼蝶”。机缘巧合下他认识了泰山和雪美琪,并和两人组成小队,展开一次次的奇妙旅程。实力下跌的他,能否再次登上世界的顶峰?他能否与她再续万年前的爱情?他能将两个小菜鸟带到什么样的高度?他将遇到怎样的惊险?敬请观看《猎人狂潮》!
  • 万里蹑玄光

    万里蹑玄光

    本短篇集收录……个人所作以新星社为背景的短篇故事们?唔,虽然一直在写,但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更新→_→可能一年半载不更也可能突然一天更几万,随缘,嗯都是随缘。所以如果有哪位官人不小心踩进来……来新星社找我啊我帮您擦鞋?新星社在创世论坛-杂谈-写作版,您瞅准了。
  • 迷中笑

    迷中笑

    迷中笑、笑中迷,在笑声中抽丝剥茧、在捧腹中拨开层层迷雾...敌中友、友中敌,仇恨中敌友难辨,友情中善恶难分...或明或暗、或奸或诈,隐匿中暗藏杀机,私欲下诡谲凶残...是人性?是天数?武林风,刀枪棍棒险象生。情义绵,爱恨情仇千里缘。一把千年古剑,牵出武林恩仇怨。一座万珍古墓,映出尘世善恶丑。书生、伙计、见习师爷,歪打正着,一人身兼三职。睿智中风趣幽默,却怪象频出;不羁间深陷险境,却勇往直前。匡扶正义,于危难而不顾;恶斗强敌,于险境而不惧。20年前惊天血案,说不尽世间情仇,道不尽利欲熏心。啼笑皆非众生相,喜怒哀乐浮世图。是棋子?是棋手?大幕开启...
  • 人际交往8堂课

    人际交往8堂课

    每个人都有鲜明的性格特征、独特的处事方式,在社会人际交往中就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处事风格。为了适应人际发展,提高个人的沟通能力,我们需要主动塑造自己的形象,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 本书详解了人际交往中常遇到的困惑,在帮你轻松掌握人际关系窍门的同时,培养你驾驭人际关系的能力,其中讲述的种种方法,能够更好地帮你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助你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