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92400000001

第1章 谁家子弟谁家院

第一节谁家子弟谁家院

“走了水啦,走了水啦!”

“快去救火,快去救火!”

巡夜的更夫行至赵家附近,远远望见赵家一片红光,不禁高声大喊。

“咚---咚---咚咚------”

锣声响起,狗吠鸡鸣。

此时是公元927年3月21日夜里,HN洛阳夹马营,极不宁静。

大人呼喊声,小儿啼哭声,此起彼伏,几乎惊动了整个夹马营。

附近家家户户跟着喧闹起来,男人们纷纷穿衣起床,连忙出门,竞相往赵家赶去。众人提桶拿盆,都是要赶去救火。

看那赵家一片通红,火灾定然不小?

与此同时,不远处的皇宫中,后唐明宗正在焚香祭祀。他祷告说:“我生为胡人,为众人所推,登上帝位,继承唐业,今祈求上天,早生圣人,为民做主,拨乱反正,统一中原。如此,虽死无憾。”

众人赶到赵家,也不拍门等候,竟是齐力推开大门,争先恐后涌入,便有人高声问道:“是哪里着火?”

一家有难,八方支援,遑论左邻右舍?何况这灾难又是大火,蔓延之下,殃及池鱼,没准灾难就会牵连到自己,因此四下里的人们自是急得紧,甚至有人来不及穿鞋,赤脚而来。

这里正是留典禁军赵弘殷府邸。

两名男仆急忙跑来阻止,内中一人怒道:”你们作甚乱闯?“

众人顾不上前来阻止的仆人,仍自往里挤,你推我攘,乱作一团。

两名男仆张臂阻拦,齐口大叫“不要乱闯,不要乱闯”,只因“寡不敌众”,眼见拦不住众人,正急的冷汗直冒。

却在这时,赵家院子里响起了婴孩的啼哭声。

这一声啼哭,将众人的喧闹压了下去,人人怔在当地。

静了一阵,又有人问:“到底是哪里起了火?”跟着有人说:“你等身处大难却不自知,大火烧得天都红了。”

先前动怒那位男仆说:“胡说八道!什么哪里着火?明明是我家夫人刚刚诞下贵子。”

原来二仆并不知晓赵家上空显现的异象。

众人闻言,尽皆面面相觑。

僵了一阵,众人才相信真是赵家生孩子,终于有人开始道贺,说些恭喜贵府“天赐石麟”、“德门生辉”之类的客套话。

另外那个男仆倒也有些见识,回了句:“待我家公子爷届满百日,恭请诸位光临寒舍,酌一杯清酒。”

客套之后,众人纷纷离去,不免窃窃议论,有人说从没听说过生孩子弄得红光映天;也有人说赵家生下的这个孩子必不寻常,以致天生异象。

《宋史》记载:太祖,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赤光绕室。

这“赤光”竟致使人们误以为起了火灾。

时光如梭,百日转眼即过。

这一天,赵家摆上喜宴,邀请左邻右舍。在这个孩子的百岁宴席上,他的父亲向众人宣布,为他起名赵匡胤。

如果这个孩子不寻常,那么这个赵家寻不寻常呢?

这个孩子的父亲的曾祖父叫赵朓,也就是他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是唐朝的官员,历任永清、文安、幽都三县县令。

他的爷爷叫赵敬,《宋史》记载此人乃是后唐时期的官员,历任营州、蓟州、涿州三州刺史。

他的父亲是赵弘殷,年轻时骁勇善战,擅长骑射,这一点,对于身处乱世,可谓杰出技能,历任后周、后唐、后汉官员,十分显贵。后唐庄宗时期,他的父亲留在洛阳掌管禁军。

同是开国皇帝,比之于明太祖朱元璋,赵匡胤的出身就显得“高大上”了,可谓“官N代”。

赵匡胤原本有一个哥哥,叫赵光济,可惜早早地去世了。他的父母更视他为珍宝,诸般呵护。

在这样一个显赫的家庭里,赵匡胤无忧无虑,渐渐长大。

彼时,中国正处于“五代十国”时期,整个华夏大地动荡无主,混乱不堪,民生疾苦。

当然,这些对于出生未久的赵匡胤来说,尚且毫无瓜葛。他还不知道人世间正在等待他的出生,这等待已显得有些漫长;他也不知道人世间在等待他的成长,这等待显得那么急切。

赵匡胤当然不可能去给地主家放牛,当然更不可能“加入丐帮”,尽管他长大后来也去过寺庙。他也当然可以读书。

都说“治世修文,乱世习武”,或许更多的是受父亲的影响,赵匡胤十分迷恋骑射,从小表现出惊人的天赋。

有一天,赵弘殷牵回来一匹马,才进院中,赵匡胤急忙迎了上去。

赵弘殷见爱子看着骏马,流露出惊喜的目光,便问:“敢试么?”

赵匡胤二话不说,翻身上马。

赵弘殷大急,忙说:“未装鞍辔,怎生骑得?”

赵匡胤抓住马鬃,轻轻叫了一声“驾”,那马打了一个响鼻,冲出门外。

这下可急坏了赵弘殷,忙不迭追出门外,大叫“快停下,快停下!”

如何停得下来?那马早已不听赵匡胤使唤,兀自狂奔。

赵匡胤只得死死抓住马鬃,吓得满头大汗。他原本只想骑着马在院子里溜达溜达,岂知这畜生烈性未驯,竟然夺门而出。

坐骑越奔越快,跑到街上,将赵匡胤摔将下来。

“砰”的一声脆响,赵匡胤的额头重重地撞在一家屋门的门楣上,摔落在地。周遭见到的人纷纷围拢,只见他趴在地上一动不动,都以为他的头颅已摔碎,命已呜呼。

正有人要上前扶起赵匡胤看个究竟,不料赵匡胤缓缓爬起身来,拍了拍屁股,又向那马追去。

那马像是故意跟赵匡胤作对,将他摔下之后,跑了几步,便即一声长嘶,当街停下,似乎有意等他。

赵匡胤轻轻抚摸一下马颈,自言自语说:“好!”

他再次翻身上马。还未等他发令,那马翻蹄又奔。围观众人咂舌不已。

赵匡胤骑着马在街上疾驰,一路下来,那马再没能将他摔下。他兜转马头,骑马回家。

街边上,人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有人说:“他便是那赵家的孩子!”

是的,他便是赵匡胤。

第二节儿皇不惜割云燕

赵匡胤成长到十岁的时候,李从珂杀死后唐闵帝,自立为皇帝,改元“清泰”。

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拥兵自重,李从珂对他极不放心,时刻想着解除石敬瑭的兵权。对于皇帝的心思,石敬瑭也是心知肚明,同样时刻想着应对之方。

石敬瑭知道自己深受皇上猜忌,处境危险已极,经过充分准备,在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四月,他向李从珂呈上奏章,说自己身体羸弱,请求解除兵权,调到别处任职。

李从珂看了奏章,不禁喜出望外,这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事,自己还没动手,你石敬瑭倒是“识时务”,竟然主动请奏了。他立即批准了石敬瑭的奏折,调石敬瑭任天平节度使。

石敬瑭本是试探李从珂,这结果既在他意料之中,也在他意料之外。意料之中的是,皇上要解除自己的兵权,那是早晚的事;意料之外的是,皇上居然答应得如此“爽快”。

李从珂是爽了,石敬瑭却不爽了。

石敬瑭召集麾下文武商议对策。麾下大将刘知远说:“皇上不念将军多年来为保后唐江山出生入死,反而猜忌防范,对这等昏庸之君,岂能尽忠?”

石敬瑭听了刘知远的话,默默不言。又听掌书记桑维翰说道:“就算以咱们的兵力不足跟朝廷抗衡,咱们也不能任人宰割。唯今之计,只有请契丹人帮忙。”

石敬瑭当然比任何人都明白刘知远和桑维翰的言下之意,这也正中其怀。终于,石敬瑭决定起兵造反。

他命桑维翰起草“奏章”,向当时的契丹国主耶律德光求援。“奏章”中,石敬瑭认耶律德光为父亲,自称“儿臣”,并许诺,只要契丹出兵帮助他当上中原皇帝,就将卢龙一道以及雁门关以北的州地全部割让给契丹。

“奏章”拟定之后,刘知远说:“将军,向契丹称臣已是迫不得已,视其为父,就大可不必了。咱们只要多用金帛贿赂耶律德光,尔乃蛮夷,见钱眼开,必定会派兵援助,割让土地一事,万万不可。否则,契丹人日后势必成为大患,将军也将落下骂名。”

石敬瑭道:“眼下时局危机,稍有差池,咱们都得死无葬身之地,哪里还能顾及那么多?”当即命桑维翰携带“奏章”出使契丹,请求耶律德光派兵。

如果就以皇帝要解出自己兵权为由进行造反,这事儿说不过去。石敬瑭便想出了一个法子。他上表指责李从珂仅仅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养子,不配当皇帝,要求李从珂将皇位让给许王李从益,因为李从益是李嗣源的四子。

李从珂暴跳如雷,将石敬瑭的表书撕得粉碎,急忙任建雄节度使张敬达为太原四面招讨使,领兵三万围攻太原城。

契丹那边收到石敬瑭的“乞助信”,早就有南下之心的耶律德光喜不自胜,当即答应了石敬瑭的请求,派契丹铁骑出雁门关,前来援助。

张敬达的后唐军队哪里是契丹铁骑的对手,很快就被打得大败。

这一年十一月,耶律德光册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石敬瑭便在柳林(今SX太原东南)即位建国,号“后晋”,改元“天福”,开始做“儿皇帝”。

“儿皇帝”石敬瑭很守“信用”,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并承诺每年给契丹30万匹布帛作为岁贡。

看过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的人都知道,契丹得了“燕云十六州”,动不动便会到中原边境“打草谷”,其害不需赘叙。

石敬瑭在契丹军队的帮助下,很快攻入洛阳,灭亡了后唐,后晋成了中原之主,赵弘殷归降后晋。

第二年,石敬瑭迁都到汴梁,汴梁升格为东京开封府。赵匡胤随父亲赵弘殷举家迁往开封,住在“寿昌坊”,也就是如今的“双龙巷”。

就在这一年,李昪在金陵称帝,建立起“南唐”。赵匡胤当然不知道,南唐将来会是他人生中的一大挑战。

石敬瑭当初没听信刘知远的话,九年之后,他的“父皇”将会血洗他的都城,将会令他的百姓苦不堪言,将会灭亡他的国家。如今才十一岁的赵匡胤将来也会亲眼目睹契丹人的暴行。当然,这是后事。

石敬瑭初掌天下,各地藩镇多不服从,战祸处处,国库空虚,还得给契丹人上贡,民生疾苦,各地叛乱不止。

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石敬瑭一来要面对藩镇势力的反叛,二来要尽心“侍奉”好辽国,当真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压力山大”的石敬瑭终于忧郁成疾,在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他挂了,只活到五十一岁。

石敬瑭,你于乱世之中逐麓中原,入主华夏,也算英雄一位。倘若你能让天下百姓免于战祸,安宁度日,更是好汉一名。天下并非生来便是刘家李姓,只要你励精图治,姓“石”也并非不可。

石敬瑭,你为自保而起兵反唐,这也无可厚非,但你甘愿给契丹人当儿子,完全丧失个人人格不说,一并丧失了汉人族格,你是罪人,是真正的叛贼。

石敬瑭,恭喜你,你终究当上了皇帝,以儿子的身份。你不顾华夏后患,割地称子,即令是以皇帝身份死去,你也不配驾崩二字,只能配上“挂”字。

石敬瑭,你挂了倒也挂了罢了。你可知道,从今往后,华夏中原的黎民百姓,将长么地陷入苦难?

同类推荐
  • 洛城龙笛

    洛城龙笛

    每一卷,都可以独立的阅读。人间的炼狱浩劫,人与神的第一次斗争,穿越到过去的超能力世纪还是在曹操墓内的惊险斗争,人类的历史上有太多的疑问,死亡的双翼,在清朝展开,其实在康熙年间,天神就注定了要结束这个封建帝制的国家。但是其中发生的太多事,都没有被记载。
  • 迷失在宋末

    迷失在宋末

    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学生穿越至北宋末年,经历了匪患与战乱,没有一技之长,却梦想着改变世界。帮助落难时的岳飞就是奠定成功的基础;与金兀术称兄道弟,乘机劫他的犯人,泡他的妹妹;你就是成吉思汗,老子先杀了你……搞垮秦桧,扳倒赵构,踏平大金,威慑草原。赵构:你放过我吧。秦桧:江南归你,江北归我,如何?岳飞、吴玠、张显:你是我兄弟。金兀术:我叫你哥,你把我妹。铁木真:汉人中有如此人才,永世不踏足宋境。
  • 大同博物馆藏品选萃

    大同博物馆藏品选萃

    本书通过介绍大同市博物馆藏得北魏文物、辽金元文物、明清民国文物,为世人展示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大同市。
  • 代宋者

    代宋者

    这是一个寻常的故事,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大事。北宋末年,天子失德,六贼当道,内忧外患,看柴氏后人如何在这英雄辈出的年代完成复国大业!这也是一个不寻常的故事,讲述一个普通人,受环境的影响,在命运的推动下,慢慢成长,变得成熟,一步步改变历史走向。这是时势造英雄,更是英雄铸就时势!(有人认为宋朝是华夏文明最巅峰的时代,同时也是最憋屈的年代。书会尽量符合宋末的时代背景,希望能带领大家走近宋末,去感受那个时代)
  • 震古寰宇

    震古寰宇

    七国大乱,战火频仍;在这人口指数明显下滑的年代,“帝仙”晏楚如何抱得美人归,不对,是抱得美人们归……本书已完结,新书《制圉(yv)》11月27日更新
热门推荐
  • 上古仙灵

    上古仙灵

    天地山川,无非灵气所聚;万事万物,皆为灵气所钟......聚灵门叛徒之子,得由聚灵门上古神器之残片,以炼器入聚灵修仙之道,一路困苦艰难,却不改初心,全程慈悲为怀,却遭遇坎坷,看一介小人物,如何浮沉修仙界,求取长生道......
  • 刀剑之兵器谱

    刀剑之兵器谱

    此文以传统武侠的情怀讲述着不同于现实社会下的江湖。承载着千年武侠梦的传统延续
  • 帝战山河

    帝战山河

    开天辟地时盘古遗留的一滴精血,百万年后修行路上的一位少年。手持开天斧,本可纵横天地,悲催的是开天斧于远古受创,只能做一把最硬的斧子用。跨出天地再见明月,却发现盘古竟是人人辱骂的叛徒,而奴役大家的人却是万人敬仰的救世主。盘古说“天地本不全,人心亦有缺”耳边回响
  • 时空boss娘

    时空boss娘

    她是大乘期高手,是伊始大陆时空管理者;他是SSS级精神力强者,是联邦的新任上将;原本他们各自生活在各自的时空中,终身不会有交集,却未曾想,命运的安排使她来到他的时空,于是,两人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凤小西的目标是早日飞升,升职加薪。所以一直是个兢兢业业小员工,为了巴结上司前去帮忙,谁曾想却被坑。虽说也是变相升职了,不过这种方式我不想要啊喂!算了,还是努力工作吧!没准儿那天就回去了呢!
  • 古剑奇谭之续写

    古剑奇谭之续写

    《古剑奇谭》续写。古剑四女主晴雪,襄铃,芙蕖,红玉寻得起死回生之法,轻松复活当初变成焦冥的琴川百姓。和真正的欧阳少恭,一起历经艰险,寻找太子长琴破碎的灵魂碎片,复活百里屠苏。四人并帮助襄铃找到生父生母······注:真正的欧阳少恭:是早已被太子长琴害死的欧阳少恭。新人没写好还请多多包涵。
  • 网游神器12

    网游神器12

    刀尖跳舞、极限操作,网游界的巅峰,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 至尊京帝

    至尊京帝

    一个年仅十一的小孩,本该幸福的生活,但家庭的巨变却让他不得不在一个崭新的大陆开始新的生活,在他身上究竟会发生什么事呢?
  • 枯骨化灵

    枯骨化灵

    由于各种巧合,赵骥集合了五行之力,也就是人性的相生相克,纵横在各种实力之间,通过自身努力一朝成名。生死存亡知命数,柳暗花明路百转。命里注定桃花结,幽谭深处洞庭开。欲踏金鲤跃龙门,一朝不甚惊风浪。磨皮挫骨蛟化龙,枯骨化灵万物生。
  • 恶魔律师

    恶魔律师

    我的灵魂就是律法,我的双手承载着人世间的天平!你的一切愿望,我都能帮你完成,但是,我却要你的灵魂为代价!你的一切愿望!一切梦想!只要将灵魂贡献与我!我都能帮你达成!这就是我,恶魔律师!
  • Philebus

    Phileb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