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92400000090

第90章 九五之尊也可怜

眼见神宗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吴王赵颢、魏王赵頵也没闲着。两人时常进宫探视神宗的病情。显而易见的是,二人都不是真心记挂哥哥的身体,而是想知道神宗到底什么时候死,都想在哥哥死之前“打一仗”。

对两人来说,这一仗太关键了。胜利了就能成为九五之尊,掌管天下,是以这一仗必须全力以赴,竭尽所能。

吴王赵颢探视完神宗,还去向高太后请安。请安当然也不是出自真心,而是想从高太后那里听到点风声。这风声最好对自己有利。现今眼下,高太后举足轻重,是十分关键的人物,他想在高太后面前好好表现。令赵颢不满意的是,高太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话。

神宗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已到了弥留之际,吴王赵颢请求留在神宗身边侍疾。

赵佣年幼,他还不知道眼下对自己正是关键得不能再关键的时候了。父皇病重,他不知道该做什么,整日只是抄写佛经,为父皇祈福,希望神灵保佑父皇战胜病魔,身体康复。

高太后虽是深处后宫,对朝中局势却了如指掌。他深知两位亲王居心叵测。为防万一,高太后命人关闭宫门,禁止赵颢、赵頵出入神宗寝宫,实际上是要他们断了念头。

高太后还做了二手准备,暗中敕令宦官梁惟简,让他的妻子秘密赶制了一件十岁孩童穿的皇袍,以备不时之需。

公元1085年三月,大臣们前来觐见高太后。

高太后对群臣说道:“皇子赵佣性格稳重,聪明伶俐,自他父皇病后便一直手抄佛经,为他父皇祈福,颇是孝顺。”不待大臣们说话,她接着说道:“老身这个孙子能干着呢,不但能背诵七卷《论语》,字也写得很漂亮!”当即命人将赵佣所抄佛经传给大臣们看。

大臣们齐声称贺。

高太后心想时机已到,便即命人抱出赵佣,宣读神宗诏书,立赵佣为皇太子,改名赵煦。

公元1085年三月戊戌,神宗驾崩,九岁的赵煦即位,是为宋哲宗。

赵煦才九岁,怎能处理政事?按照惯例,高太后出来垂帘听政。

朝堂上,赵煦的御座与高太后的座位相向而对。

大臣们都以为赵煦年幼,一切军政大事都取决于高太后。大臣们向来只向高太后奏事。于是,朝堂上的场面就出现了这样的场景:文武百官面朝高太后,出列奏事的奏事,站着听的听,坐在百官身后的赵煦无所事事,百无聊奈。

群臣向高太后奏完事,也不转身向赵煦禀奏,就等着高太后定夺。

这一次,有大臣向高太后启奏,说道:“辽国使者已经到了京城,如何借鉴,请太后定夺。”

高太后道:“依诸位大人看来,该如何接见?”

宰相王珪回道:“按照礼仪,当由皇上亲自接见。”

有人立即站出来反对:“话是不错,可是皇上毕竟年幼,倘若…倘若皇上言语行止不当,不免有损国体。”

这话一出,百官不禁议论纷纷。

高太后道:“皇上自有聪慧,就请蔡大人提前指点皇上一二。”

退朝之后,蔡确留了下来,走到赵煦身边,说道:“陛下,契丹人的容貌比起咱们中原人士大有不同,看上去有些凶神恶煞,还请陛下早些知晓。”

赵煦不说话。

蔡确又道:“还有就是契丹人的服饰也有些奇怪,中原难见,请陛下不要惊奇。”

赵煦还是不说话。

蔡确反反复复将契丹人的容貌服饰描述了十来遍,赵煦忽地肃容问道:“辽国使者是人不是?”

蔡确闻言一惊,忙道:“启奏陛下,辽国使者当然是人!”

赵煦道:“既然是人,怕他作甚?”

蔡确闻言一怔。他全然没有想到赵煦会说出这样的话,同时也放下了心。

赵煦不孚众望,出色地完成了接见任务。尽管他是皇帝,但也不过是一个九岁的孩子,能做到这点,的确不易。

高太后在生活上对赵煦的管教十分严格。为了避免赵煦耽于女色,她派了二十名年长的宫嫔照顾赵煦的起居。不但如此,她还时常让赵煦在自己榻前的阁楼中就寝。

赵煦心中不服,却又不敢违逆,只得听从。

公元1089年十二月,民间传言,宫中正在寻找乳母。大臣刘安世听闻后,大感吃惊。赵煦不过一十三岁,后宫居然就要找乳母,莫非皇帝年纪轻轻就沉溺女色?刘安世立即上奏,告诫赵煦,说道:“陛下乃九五之尊,务请自重!”另外一名大臣范祖禹直接向高太守上书,批评赵煦不思进取。

高太后也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只好解释说:“神宗遗留下一位小公主,需要乳母照顾。”

赵煦回到寝宫,却发现身边的宫女们个个红肿着脸,脸色惨白。问宫女,宫女又不敢明说,他只得暗中追查,一查之下,才知道是高太后将宫女们唤去,暗中逼问。

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但极大地激起了赵煦的逆反心理。

时光如梭,转眼过去四年,赵煦到了十七岁。

在过去的时光里,赵煦尽管坐在龙椅上,却没有发言权,国家的一切军政大事都是高太后和几位大臣处理。起初,他也没怎么放在心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年岁渐长,见闻增多,开始有了治理国家的愿望。

按说,高太后应该撤帘还政了,但她似乎还没有这个打算,依旧把持着朝政。大臣们的表现一如既往,都是有事先奏高太后,也不劝她撤帘,这让赵煦在内心深处生气了怨恨。

背着皇上之名,却无皇上之实,赵煦当然不满。

尽管高太后和大臣没有顾及赵煦的感受,但他们并不放松对赵煦的教育。高太后任吕公著、范纯仁、苏轼和范祖禹等人担任赵煦的侍读大臣,想通过教育使赵煦成为一个恪守祖宗法度、通晓经义的皇帝。人人都想让赵煦仰慕宋仁宗,因为在他们心中,仁宗是个守成有道的皇帝,他所治理的天下国泰民安,是值得效仿的。他们不愿意赵煦以锐意进取的宋神宗为榜样,那样只会给朝廷带来混乱。

然而,即便赵煦不是皇帝,他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会任凭摆布?他有自己的打算,他要走的路,是自己想走的路,而不是别人安排好的路。

同类推荐
  • 狸仙逗牛

    狸仙逗牛

    我的老婆是贴仙子,夫人是狸女王;我儿子是圣婴大王,女儿是盘丝女仙;我兄弟是蛟龙魔头,姐妹是白骨妖首。……你问我是谁?神了,我只要轻轻一跺脚。诸神齐聚,万妖来拜。……
  • 子长县军事志(公元前627年—公元2005年)

    子长县军事志(公元前627年—公元2005年)

    本书分军事环境军事组织兵事战役中央红军在瓦窑堡的军事活动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兵役民从武装等11章。
  • 大唐东都狼

    大唐东都狼

    “武技霸体,乾坤已定,大唐盛世就要来了......吾为天策上将,一杆长枪,定守大唐万世安康!
  • 唐韵

    唐韵

    一名颇有才情的小医生,穿越来到大唐贞观年间...试看一名穿越人,如何利用前世所学,在大唐初年展露自己才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也影响着历史的进程...长孙皇后、长乐公主、李恪等诸多的人因他的到来而命运改变...******千年之间,世事变迁,繁华都已落尽,如梦无痕;一缕唐音,一曲唐韵,述写梦中大唐,悠悠盛世!------还有盛世中的数段儿女情事!(新建一QQ群:116771243,有兴趣的书友可以进群聊聊!)
  • 明末昏君

    明末昏君

    原本在即位十七年后才死去的崇祯皇帝,突然间在崇祯十四年就死去,由太子朱慈琅即位,刚好一个现代的倒霉蛋穿越到朱慈琅的身上,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大明能否在他手中中兴起来呢?或者从此明室败亡下去呢?主角要说的话:打造出一名罕世昏君。让你进入一个梦幻的昏君旅程,唱响昏君万岁之曲。求推荐票。收藏票
热门推荐
  • 梁漱溟传

    梁漱溟传

    本书介绍了梁漱溟一生所想、所写、所为的许许多多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
  • 沉空录

    沉空录

    因为心存正义,有人选择了修仙。因为心存邪念,有人选择了炼魔。但是妖与灵人呢???宿命的枷锁,早已让他们丧失了抉择的余地!!!一个桀骜不羁的少年,一段虚华荆棘的成长,末日的沉空录上,且看他如何改变?续写?
  • 宇智波鼬在花都

    宇智波鼬在花都

    上天为了补偿宇智波鼬,让鼬穿越到现代。完成之前没有完成的心事
  • 异圣魂灵

    异圣魂灵

    穿越至异世,为寻回家的路,不惜一切。猫为本体魂灵,龙为第二魂,看怎样变身,是否是龙猫?书友①群已建立请进330672091!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一纸契婚:总裁宠妻无度

    一纸契婚:总裁宠妻无度

    一纸协议,为父抵债,她成了他的地下情人。在她最无力承受之时,他却绝情离去。她以为,她是他的唯一,却不曾想她只是一枚弃掉的棋子,伤心欲绝之下,她选择离去,可是终究逃不过他的手心。她雨馨,真的是祸害么?而于萧默钧来说,她真的只是一个生育工具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觉醒宇宙

    觉醒宇宙

    古往今来的地球人,都以修仙成神式的思维来幻想我们的远古世纪,然而在2514年宇宙人类联盟来临地球后,我们地球人才真正的了解到原来在未知的宇宙中并没有所谓的神仙,只有强大的觉醒者,地球人也因此而觉醒,
  • 影帝养成之体验人生

    影帝养成之体验人生

    吃饭都能捞着系统,而且不是穿越各个界面是要将自己养成影帝。哥知道自己长得帅,你不用解释。啥,影帝养成主要是去体验别人的人生来拍戏,万一演的是个病娇,自己不会要人格分裂了吧。系统君;理论上不会这么倒霉的。唐若离;那实际上呢.
  • 我为夏桀

    我为夏桀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揭开层层迷纱,我们会看到很多不同于史书的话题。谁真?谁假?臭名昭著的桀,也许并非传说中那般荒淫无度,也许并非史官书写的残暴凶恶?换了胜利者,历史就得改写!
  •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