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0100000017

第17章 革命先驱与英烈(2)

抗日战争时期,黄德魁历任新四军鄂豫纵队第一大队政委、第十团政委、第五师十五旅四十四团政委、团长,鄂豫边区豫中指挥部指挥长,豫中军分区参谋长。参加汉阳侏儒山、随县圣场、京山向家冲、潜江熊口、京山曹武街等战役和战斗。解放战争时期黄得魁历任中原军区第二纵队十四旅参谋长、鄂豫军区第五军分区第六支队长、野战纵队第七支队支队长、晋冀鲁豫军区第三十五旅副旅长兼一百零四团团长、****襄西工委书记、襄西支队支队长兼政委、江汉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著名的中原突围战,桐柏、应山、羊吉山、谷城石花街、通许、荆门乐关乡、荆门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黄德魁继续努力为建设新中国工作。历任湖北宜昌军分区司令员兼鄂西剿匪指挥部指挥长、中南军区公安部队第十一师师长、中南建筑工程兵第七师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步兵预备学校校长、河南省冶金工业厅副厅长、湖北省民政厅副厅长、湖北省副省长。

1955年黄德魁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王生华

王生华,生于1911年,和政县陈家集乡贾百户村人。民国二十五年(1936)6月在鄂豫陕苏区参加红四方面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后回乡务农。1949年9月重新参加工作,历任和政县公安局治安股长、永靖县公安局代理局长、临夏畜产品公司储运股长等职,后离休。

鲁瑞林

鲁瑞林(1911—1999),临夏县民主乡鲁家沟村人。少时家贫,放羊砍柴,读书不多。民国十六年(1927)国民军孙连仲部驻临夏,鲁瑞林投军。民国二十年(1931)11月随部参加宁都起义,加人工农红军,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起义不久,所在部队连长和部分班、排长密谋杀害指导员,煽动士兵哗变,他得知情况后立即向指导员报告,使哗变未遂。在第四、五次反“围剿”中作战勇敢,在苏维埃《红星报》上给予登报表扬。因战功显著,升任红五军团某部营长、民运科长,军供给部政治委员等职。长征途中参加四渡赤水、攻占遵义、抢渡乌江等战役,经历九死一生,到达陕北。第二次国共合作部队改编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科长、太行军区五分区副司令员、政委、三分区司令员、二分区司令员、太行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抗日战争开始不久,任太行五分区副司令员的鲁瑞林受刘伯承、******委托,赴河南省武安县国民党冀察游击第二师范子侠部,争取该部起义,改编为八路军。在任太行三、二军分区司令员期间,参加旧关、七亘村、神头岭、响堂铺、安阳、白晋、磁县、武安、涉县、林县、百团大战等战役。安阳战役中他和政委王一伦率部在曲沟、水冶间设伏阻击日伪增援部队,一天内打退日军5次反扑,保障了战役胜利完成。

解放战争时期,鲁瑞林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十三纵队副司令员、第十八兵团六十一军副军长、六十二军政治委员。参加山西上党、临汾、晋中、太原等战役。进军西北战场后,参加咸阳、扶眉阻击战和西安保卫战。1949年8月鲁瑞林奉命率六十二军沿甘谷、武山、临洮向临夏进军,所部一八五师在和政松鸣岩与国民党败逃军队接触,当即歼、俘敌人700余。8月22日临夏解放,25日晨在东校场庆祝临夏解放大会上,王震将军任命鲁瑞林为临夏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和临夏督察专员公署专员。鲁瑞林即从六十二军抽调大批干部,组成工作队,分赴宁定(今广河)、和政、康乐、永靖、夏河县,开展工作,宣传党的政策,清匪反霸,维持治安,筹备粮草,并争取夏河保安司令、国民党************黄正清起义。

1949年底,鲁瑞林奉命率部进军大西南,行程万里,指挥部队歼灭国民党军队6.8万余人,剿灭土匪8万余人,巩固了凉山地区的新生政权。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军政治委员、西康军区副政治委员兼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军区公安部队司令员兼凉山工作委员会指挥部党委书记、西南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云南省军区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云南********处书记、****贵州省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顾问等职,****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9年7月14日9点12分在广州病逝,享年88岁。

侯世奎

侯世奎(1911—1976),临夏县红台乡侯家沟人。出生农家,世居偏僻贫困的红水沟,再加河州(今临夏)兵燹不断,光绪二十一年(1895)其祖父为避战乱,逃难定西、皋兰等地。民国五年(1916)在兰州阿干镇落脚,父子二人下井背煤度日,后地方安定,返回老家务农。侯世奎从9岁起即给人放羊挡牛,一家劳作,不得温饱。民国十八年(1929)侯世奎祖、父、母均死于战乱饥荒,仅存兄妹二人,相依为命。但生活无着,不得不将小妹送人抚养,侯世奎流浪度日。国民军孙连仲部驻临夏,招募新兵,侯世奎无家可归,报名投军。民国十九年(1930)蒋、冯、阎中原大战,侯世奎随军东下,冯军败北,孙连仲部改编为第二十六路军,调往江西“剿共”。民国二十年(1931)11月,二十六路军在江西宁都起义,加入红军,侯世奎参加红军后任红五军团十三军三十八师某团重机枪排排长。民国二十一年(1932)侯世奎受组织派遣人红军学校学习,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二十二年(1933)6月又到红军大学指挥科第三期学习,学习期间到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江西瑞金参观学习,曾聆听毛主席、朱总司令的报告。经过学习,进步很快,升任连长、营长。在中央苏区先后参加著名的赣州、水口、金溪等战役及第四、五次反“围剿”斗争,为保卫中央苏区浴血奋战,作战勇敢,出色完成任务,他担任排长、连长的部队获得“模范排”、“青年模范连”称号。

民国二十三年(1934)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开始长征。侯世奎所在的三十四师,担任红一方面军后卫警戒、收容等任务。11月突破湘江封锁线时,突遭国民党重兵阻击,因与前面部队相距很远,失去联系,全师官兵与敌血战,拼死搏斗,仍遭失利,大部分指战员壮烈牺牲,侯世奎负伤被俘,押送衡阳关押,后转押昆明监狱受刑,三年受尽酷刑,神经受损,但他坚贞不屈,始终没有吐露一句红军的秘密,经受住了严峻考验。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团结抗日,一致对外”的呼声日高,国民党当局迫于压力,不得不释放了一批******。侯世奎获释后立即从昆明北上寻找八路军,1938年3月到达西安,找到八路军办事处,转赴延安。

侯世奎到延安后,一面在抗大学习,一面接受组织审查,经审查在被捕关押期间保守党的机密,坚贞不屈,便派他赴山东敌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第七团二营营长。他坚决贯彻中央方针,开展游击战,在甲子山、天宝山战役中,勇猛顽强,重创日寇,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得到上级表彰。在艰苦的战争中,侯世奎坚持学文化,坚持每天识5个生字,被上级机关授予“学习文化模范营长”称号。1943年夏任山东纵队教导二旅六团副团长。1944年春调任山东滨海军区莒中独立团团长,1945年初升任滨海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侯世奎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辽南纵队第五旅旅长、纵队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师副师长、师长、辽东军区参谋长等职,参加了东北解放战争及本溪、海城、梅河口战役和著名的辽沈、平津战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侯世奎调任甘肃省军区第一任参谋长,参与指挥了甘肃解放初期剿匪反霸斗争,为稳定甘肃局势,维护社会治安,进行土改做了大量工作。1952年调任西北军区干部文化学校校长,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1年任甘肃省军区副司令员,1966年离职休养。1976年1月24日,侯世奎在兰州病逝,骨灰盒被安放在兰州桦林山革命公墓。

唐万成

唐万成(1912-1984),东乡县唐汪乡人。自幼家贫,16岁入国民军孙连仲部当兵,民国二十年(1931)11月参加宁都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第四、五次反“围剿”后,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到陕北后,任八路军前方总部警卫连连长、营长等职,战争间隙,读书写字,得以脱盲。解放战争中,任太行四分区四十三团团长、二野九纵队二十七旅副旅长、十五军四十五师副师长。参加上党、平汉、豫北、淮海、两广战役,并进军西南。唐万成作战勇猛,以敢打硬仗闻名,1947年9月南征途中,时任九纵队二十七旅副旅长的唐万成率七十九团1日至5日连克白杨、鸣皋、西赵堡、田湖、嵩县,五日五捷,歼敌2万余人。千里挺进大别山,他率部渡黄河、跨黄泛区,所向披靡;渡长江,解放江南,马不停蹄。连克江西乐平、上饶,跨越武夷山,奔袭吉水,攻小湖,行程1500多里,连战连捷,得纵队表彰。1951年3月,四十五师奉命赴朝,参加抗美援朝,先后参加五次战役、朴达峰战役、五圣山防御战,唐万成身为副师长,每战必临前沿,按照上级意图,亲自组织指挥每一次战役,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唐万成任炮兵指挥,深入炮点,合理部署,确保了战役的胜利。

唐万成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身经百战,战功卓著。从朝鲜凯旋回国后,唐万成任青岛守备十九师师长,山东菏泽军分区司令员。1955年授大校衔,1982年享受副军职待遇。

杨清峰

杨清峰,生于1913年,东乡县百和乡人。少时家贫,母又病逝,携弟妹乞讨度日。弟走失,妹饿死,杨清峰入国民军孙连仲部当兵,派给军医背药箱、做助手。民国二十年(1931)11月随部在江西宁都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分配在红十四军四十师卫生队,在第四、五次反“围剿”中英勇抢救伤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调红一军团护士训练班任队长兼教员。民国二十四年(1935)1月遵义会议后,红军进行轻装整编,杨清峰主动要求到连队,任副指导员。长征中多次参加战斗,历经危难到达陕北。民国二十五年(1936)6月参加西征,奔赴抗日前线。民国三十二年(1943)在东华池参加大生产运动,开荒种地,自给自足,被评为陕甘宁边区劳动模范,参加边区劳模代表会,受到******、朱德、******等中央首长接见。解放战争中杨清峰转战西北,1948年任陇东分区后勤部部长,解放后历任甘肃省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哈尔滨第5医管局副局长、黑龙江军区卫生部部长等职,1955年转业,任兰州生物研究所党委书记,1977年因双目失明离休。

赵世新

赵世新,生于1914年5月,原名根富,字觉民,康乐县八松乡新庄村人。自幼家境贫寒,民国十七年(1928)临夏兵燹,一家13口只剩5口,赵世新给人打工。后大嫂改嫁,五弟给人当养子,母亲去世,他孤苦伶仃生活无着,去投奔国民军,在二十五师七十五旅一连当勤务兵。民国十八年(1929)随部队从临洮到河南,1930年春蒋、冯、阎中原大战后,所部改编为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在原部队当号兵。民国二十年(1931)随部赴江西宁都,11月参加起义加入红军,参加了著名的赣州、黄狮渡、浒湾战役和第四、五次反“围剿”,在战斗中负伤,伤愈后调红军补充师。民国二十二年(1933)8月1日加人中国共青团,10月转为****党员,1934年10月在红三军团炮兵营当司号员,并参加长征,参加“三进遵义,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夺取天险腊子口等数百次战斗,历经艰险、九死一生到达陕北。

民国二十五年(1936)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后,赵世新在红五军团司令部司号连任排长。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国共合作,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编入一一五师教导营的随军学校,结业后分配到六八七团通讯连任排长,11月升任连长,不久又调到团武工队任副队长。积极开展“筹集抗日经费,动员青年积极参军,了解地方情况,侦察敌情,摧毁日、伪政权组织的‘维持会’等”,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民国二十七年(1938)秋回通讯连任连长,参加晋西南同蒲路袭击战,取得碾头集、山西金店等战斗胜利,重创日伪军。民国二十九年(1940)3月在转移到正太路高平县东南途中过敌人封锁线时,被敌人发觉受包围,恶战中指导员、教导队长等牺牲,部队伤亡过半。同年10月,赵世新调冀鲁豫军区四团二营任营长。率部转战鲁西南,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民国三十三年(1944)6月调任七纵队十八团一营任营长,收复定陶,攻打济宁,赵世新身先士卒,济宁战役结束后,调任十九旅五十五团副团长。

1946年奉命发动龙(龙骨集)张(张丰集)战役,因团长不在,赵世新和团参谋长精心组织,一举歼灭国民党十一师。后又参加山东东昌府、郓城等战役。1947年5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赵世新调二十旅五十八团任副团长,该旅开展阻击战,掩护刘邓大军。1948年11月,赵世新随部队从驻马店到确山,参加淮海大战,战役胜利结束后赵世新调二野五兵团司令部任指挥科长。1949年参加渡江战役,年底赵世新随第五兵团直属队到黔西剿匪,担任织金县第八区区委书记兼政委,经一年剿匪,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1951年贵州成立汽车二十三团,赵世新任团长,1952年汽车团撤消,转业到四川省建筑局,不久调西南建管总局任工程处主任,1956年8月调四川省建设厅工作,建设厅改为工程局、建筑总公司,均任供应处处长,1982年离休。马永祥

同类推荐
  • 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

    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

    她说自己的生命如同内部爬满虱子的华丽袍子,她也曾为了一个男人低到尘埃里去,开出花来。 她是被定格在民国的女子,在人们的印象里,她永远处在那个响着百乐门舞厅的靡靡之音,流过倒映白渡桥与夕阳影子的黄浦江的旧上海,穿着艳丽的旗袍,抬起下颚,用冷静而疏离的目光看向人群。 她是繁华外一缕青灰的月色,她是物欲与情感撞击之后的残骸,她是堪称传奇的民国女作家,她是独一无二的——张爱玲。 这本《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关于在清华读书和在北大工作的回忆性文章精选集,还包括季老在清华读书期间的《清华园日记》选编和初入北大执教期间的《北大红楼日记》选编。写作….时间跨越七十余年。 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季羡林忆清华”;第二辑:“季羡林清华园日记选”;第三辑:“季羡林评北大”;第四辑:“季羡林北大红楼日记选”。
  • 黄兴自述(全集)

    黄兴自述(全集)

    黄兴是实干家,许多重要的革命活动由黄兴所发动并亲自参与。他出生入死多回,最终积劳成疾而中年逝世,是推翻清朝的统治、开创民国的元勋。《黄兴自述(套装上下册)》以黄兴一生的重大事件为主线,结合黄兴的自述,条分缕析地探讨黄兴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图文并茂,相互映衬,广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看到一个立体而生动的黄兴形象。
  •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一片诗心,绘成画境,一片画境,酿出禅意。他 那稳藏在墨色里的人生,氤氲着一个传奇而动人的秘 密。他就是——王维。朱丹红编著的《王维(倚仗临 风听暮蝉)(精)》为“大唐才子诗传”系列丛书中的 一本,《王维(倚仗临风听暮蝉)(精)》讲述了大唐才 子王维“才人老去例逃禅”的一生。
  • 蒋介石评说古今人物

    蒋介石评说古今人物

    本书从评说人物这一层面,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蒋介石的个性特征、人际交往、思想观点及政治谋略等多个方面,是从新的角度对蒋介石进行研究的有益尝试。与其他同类著作相比,本书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在人物的选取上,该书所涉猎古今中外 170多位历史人物中,既有在历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巨擘、将令、文人,如孔子、孙中山、毛泽东、罗斯福等,也有鲜为人知的“小人物”,如蒋介石的亲属,这就让读者眼中的蒋介石更加丰满,更具立体化。其次,本书对人物进行了合理的分类,给读者以脉络清晰的感觉。三是评说原文分别取之于蒋介石的论著、书信、谈话、命令和楹联等,对人物的评价,既有总结性的,也有随意性的,严谨而不失自然活泼。
热门推荐
  • 魔夏

    魔夏

    超级特工孙破风穿越回充满神话色彩的大禹治水时期,成为一名普通的武士。在这个巨龙遍地走,圣人多如狗的年代,怎样活下去成了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历史的长河里,他见证了夏朝的建立,巫教的崛起,亚特兰蒂斯文明的发展。人世无常,历史无情,只有那些曾经经历的人,才能体会。大悲大喜,无能为力,只有带点神经质的人,才可以妄加揣测。
  • 半世沧桑

    半世沧桑

    虽然已登峰,可是社会的阴险,兄弟的背叛!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社会!是一步一让?还是迎面而上?社会的现实,利益当头!他,如何抉择???
  • 中华实用对联精选

    中华实用对联精选

    对联是一种源远流长、雅俗共赏的应用文体,在古代,每当年终岁首及节日喜庆之时,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庶民百姓,均撰对联除旧迎新。人们将所有的情怀、哀思和祈盼都浓缩在对联中,它可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根据现代家庭及各行各业的需要,从实用的角度精选了一万三千余副对联,并按照节日、婚嫁、生育、贺寿、丧葬、宅第、行业、风景名胜、修养励志等方面进行分类,条理清晰,查阅十分方便,适合广大城乡读者阅读和使用。
  • elona永夜之下

    elona永夜之下

    当末日因为焦糖而来临时我并不惊讶,内裤是最好用的投掷武器我并不惊讶,当我看见飞奔的蛞蝓的时候我并不惊讶,当狮子一样的核弹就在我身边爆炸的时候我并不惊讶,当我看见饥不择食吃下装备的人的时候我并不惊讶,我看见有人喝下一瓶药水而变成不可名状的时候我并不惊讶,当我从吊起鲤鱼王的小水池里钓上一只座头鲸的时候我并不惊讶,此刻我正在一个泰坦的手里,没错,我正在被一个泰坦求爱,还是同性....我并不惊讶....我早已无所畏惧
  • 我是你梦中的东京少年

    我是你梦中的东京少年

    楔子风沙飞扬的黄河岸,乌鸦惨叫声声,古老的黄河湾,晚秋的风呼啸着,芦苇荡没有一丝绿色,一个孤坟堆满了百合花、一个瘸子跪在孤坟旁,苍白的脸庞,没有凄惨嚎哭,含泪说:“静雅,你曾经说过今生如果我们不能在一起,你会在彼岸等我”瘸子是我的朋友,故事要从头说起,云静雅是北京一个高校的学生,我们的主人公姓曹名字“永康”是一个比静雅大11岁的瘸子,他的爱心打动了她,曲折的经历,残酷的现实爱与恨的交织,仁义道德的、、、、、、
  • 恶魔恩宠:小鬼,你闯进我的心了

    恶魔恩宠:小鬼,你闯进我的心了

    班里转来了一个女生,她沐薇的到来引起了班上的某位校草的不满,两人一看谁就不满。可却被两家世交的陈家和沐家联姻,当时两人都被迫捆在一起,后来彼此了解就改变了原来的态度,最后成了一对真正的恋人。虐人的作品,亲们开入坑吧。
  • 碎灭天地

    碎灭天地

    天地大劫到来,人、鬼、妖三界无可幸免。元易,天绝孤脉者,天生不适合修真。但却自强不息,历尽千难万险,打破修真禁忌,自成一道。
  • 历史大搏杀

    历史大搏杀

    这是一本诠释中国帝王集团政权博弈的大作。作者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审视中国两千年的帝制发展,揭示了隐潜在历史表象之下的潜规则,即围绕着帝王,外戚、太监、士人官僚集团以及其他势力为了争权或合纵或连横,乃至兵戎相见的残酷血腥。作者这样说过:“研究中国帝王史,上要看政权操控者即不同的统治集团,下要看基层组织,同时更要看到历史大势的变迁,这才是研究历史的初衷,这样才能有所收获。”读过《历史大搏杀》,你会惊奇地说:“原来故事中还有故事!历史可以见证未来!”黑格尔认为,中国文明是静止的,停滞的,是没有历史的。
  • 天道之末

    天道之末

    前世命运终结,轮回未尽,造化新生!新生的他,真灵为始,意识独立,魂魄自蕴!这一世,他不沾一界因果,不享一界气运,三魂不清,七魄不明……一切都需要他自我悟道,化外超脱……
  • 玉颜局

    玉颜局

    她数次穿越古代,寻找因果、寻求爱情、解析轮回、却始终不得其所,她历经情爱,看遍世事,本以为这一次也会像以前一样平安度过,却没想到遇到了他,爱与他都是意外,当她撞上了这个意外,人生朝着另一个未知的方向发展,她会走到何妨?他与她会有结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