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0100000005

第5章 历史人物(1)

念贤

念贤,南北朝人,字蓄卢,袍罕(今临夏)人。念贤少时长得魁梧英俊,有相士说长大定能富贵,念贤笑着说:“生死富贵,命也,何处相乎。”人私塾读书,博闻强记,聪颖过人,熟读经史。在家事孝,远近闻名。南北朝西魏大统三年(537),都督河州(今临夏),任刺史、大将军,军政一身,治理有方,吏民悦服。

范育

范育,北宋朝人,字选之,河州(今临夏)人,北宋初举进士,官至枢密都承旨,元祐初(1086)出任熙州(今临洮、岷县地区)知州,时西夏进攻,将帅计划放弃质、孤二地,退守兰州,范育力争,说:“熙河以兰州为要塞,此两堡者,兰州之蔽也,弃之兰州则危,兰州危,则熙河有腰背之忧矣。”又请求在李诺、平汝、遮川修城,说:“此为赵充国(汉将)屯田古榆塞之地也”。未被采纳。不久,范育奉旨任户部侍郎,.后因病去世。至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南宋朝廷采用范育反对弃地及进筑城堡防守之策,宋高宗追赠范育为“文阁学士”。

朱隆朱芾

朱隆(生卒年不详),元朝末年至明朝初年河州(今临夏)南乡(今和政县三十里铺)人。幼习武,有膂力,壮年投军,每战必先,敌闻朱隆至,即望风而逃。因军功累升,元末任江(苏)、淮(安)提督学道。

在元末农民起义打击下,元朝统治崩溃,朱隆顺时归明,受命率军渡江。时江南百姓因受元朝歧视(称江南人为“南人”),十分贫穷,朱隆渡江后,横扫元军,所向披靡,克江南诸州郡。行军作战中严饬军士,如有侵扰民户者斩无赦。所过之处不侵民,无骚扰,不妄杀,百姓感其德,所到处举案焚香跪迎道左,江南迅速平定。未及休兵,明太祖朱元璋命朱隆两次出征北方,作战中身先士卒,亲冒弓矢,士卒用命,每战必克,累有殊勋。朱隆居功不傲,明太祖朱元璋亲颁特旨,褒扬其功。明洪武七年以功升弘农卫世袭指挥,封明威将军(正四品),在任时整武备,清盗寇,地方遂靖。后又调任河州卫(今临夏)指挥,到任稳定周边部族,地方渐定。后因年老,朱隆上疏请求归家养老,上准其请,念其功,由其子朱芾接父职。

朱芾,隆之子,元末明初人。少时随父于军旅中读书习武,勇略过人,后父年迈归家养老,依律袭职,任洮州卫(今临洮)指挥。朱芾因受父训,熟悉军旅,指挥得法,上下悦服。受命赴守岷州(今岷县),征抚叠州等处吐蕃境地,叠州山高林密,气候阴湿寒冷,军士不服水土,人心思归,朱芾鼓励部下:“蕃境不抚,边疆不守,功不可前弃”,命兵士奋勇直前。效诸葛孔明七擒七纵孟获之法,攻心为上,使叠州等地蕃民诚服,朱芾因征抚得法受朝廷嘉许,升任指挥同知。永乐元年(1403)调宁夏,在任十一年,地方安宁。又调往征乌思等处,朱芾沿用征抚叠州之法,招谕乌思、朵甘等部,蕃民悦服。朱芾请准朝廷设乌思、朵甘卫,边关稳定,百姓免遭战乱,得以休养生息。朱芾因功升都指挥使,正二品,俸禄732石,后因病卒于任所,朝廷赐祭褒扬。

何锁南

何锁南,又名何锁南普,元末明初人。明时住河州右丞里(今临夏东乡),清代迁居河州(今临夏市),自幼好习弓马,勇略过人,年长,渐服众,成为河州吐蕃头人。元末任荣禄大夫、陕西等处平章政事,吐蕃等处宣慰使,都元帅(武职从二品)等职。明洪武二年(1369),明太祖朱元璋命陕西行省员外郎许允德赴河州(今临夏)诏谕吐蕃各族,吐蕃首领持观望态度。翌年六月,朱元璋命卫国公邓愈率大兵到河州(今临夏),锁南率十九藏族部落倾心降明。年底,锁南赴京向朱元璋进贡方物马匹,太祖“嘉其诚,赐袭衣”,赐姓何。洪武四年废县置河州卫(今临夏),授何锁南为河州卫指挥同知,准予世袭,其弟江家奴授河州卫指挥佥事,授次子何铭锦衣卫指挥佥事,颁赐篆龙金简诰命。洪武五年(1372)上命中书省慰劳西域指挥同知何锁南。朱元璋亲颁特诣嘉慰日:“君子守信,以义存仁,所以仁者盛,义者兴,此理道之行者也。今熙河指挥何锁南自归附以来,信义甚坚,前岁命往乌思宣布朕命,远涉万里,不惮远劳苦,至乌思,所言朕命如敕,今年以家小来京,今加礼待使,足养其亲,下程米30石,麦如之。”何锁南降明后听命朝廷,出使朵甘、乌思,宣朝廷恩义,使朵甘、乌思归附,置乌思、朵甘二卫。安抚各族,维护边关稳定,安定地方秩序,边民得以休养生息,居边几年,烽火不惊,边人怀之。何锁南死后,次子何铭,字德新,承袭指挥同知职,永乐元年(1403),钦授升陕西都指挥同知,永乐四年(1406)受命前往乌思置设驿站,疏通道路,内地往藏道路始通。永乐九年(1411)受命率部征金城(今兰州)战殁。其子、孙袭其职。铭之孙何勋,字朝用,袭河州卫(今临夏)指挥同知,正德九年(1514)奉命征西宁,嘉靖五年(1526)征洮州,九年(1530)驻守甘州,强虏进犯,与百户孙福共同御敌阵亡。何锁南及子孙事略在《河州志》明嘉靖本、清康熙本均有记载。其子孙世代承袭土司,共20多代,年约俸禄粮60石,银66两,直辖“吃户土民”48户,自元末至民国二十一年土司制度废止,历时560多年。

长 略

长略,明末河州木叶里(今积石山县徐扈家乡长家坟村)人。明万历八年(1580)以世袭指挥同知任贵德所分守游击。当时“套夷丙兔侵掠,边事孔亟”,长略“抚蕃恤众”,与士兵共甘苦,英勇抗击,使贵德百姓免受侵掠。’万历十七年(1589),火落赤大肆掳掠,盘踞暖泉,长略“创筑民堡,修固三寨,设险浚池,赈济贫乏,强夷咫尺无只镞射入”。人们佩服其胆识和策略,“内外倚以为重”。

蒋斌

蒋斌(1379—1456),字文德,永靖县莲花蒋杨村人。蒋斌出生军职世家,祖蒋善,元末归顺明朝,征战南北,因功从燕山右护卫百户,升府军卫指挥使,因年老卸职回乡。父蒋义先,随父征战,殁于阵。蒋斌年少,朝廷追念其父祖功绩,给予厚禄优养。蒋斌才智过人,经常自我激励说:“吾先世以武功显,先人为国捐躯,未经受禄。我年少孤单,不省所怙,惟祖父母是依,蒋氏不绝如线也,幸赖朝廷与祖宗恩德及我,敢不自树,以图报称。”故自童年就刻意学问,.精研韬略。永乐十四年(1416),永乐皇帝命蒋斌袭祖职,在原卫任职,统领五军右哨兵旅,日夜操练。正统七年(1442),诸总兵推荐,升任都指挥佥事,典令禁军,守卫京城,扈从皇帝,忠心王室,‘皇帝钦赐诰命,授昭勇将军,寄存禄于金吾右卫(河州卫),追赠三代祖考(曾祖、祖父、父)为蒋斌同任官爵,追赠高祖妣魏、曾祖妣郝、祖妣盛、先妣李氏(高曾祖母、曾祖母、祖母、母亲)都为淑人。正统八年(1443),朝廷为收罗天下英雄,在京城设武举,主考兵政管理守卫边防之策,兼考骑射,中六箭者为上第,蒋斌一考高捷,升任同知都指挥,成为皇帝股肱之将,每日随侍左右。不久,河州(今临夏)守镇缺员,河州地处拒吐蕃、镇羌人的重要战略位置,故称“河湟雄镇”,历任指挥均为公侯都督等爵位很高的人担任,因蒋斌才优望重,皇帝非常器重,故委以此重任。蒋斌到任,根据缓急,以序实行,督农耕,广屯田,以资衣食;兴学校,尚礼义,以敦教化。经数十年治理,兵民足食,羌戎帖然,教化兴行,风俗淳厚,强虏不敢近境,边境安靖。景泰六年(1455)秋八月,蒋斌忽患病,医药治疗无效,二十五日,对儿子蒋玉、蒋珍说:“忠孝为臣子大节,吾自居官以来,虽兢惕守职,罔敢妄为,然生平之志,未能尽摅,今计疾将不起,尔其敬承,移孝为忠,以足吾志,吾死无所憾。”言毕而逝,寿仅54岁,朝廷闻报,遣官谕祭,第二年,长子蒋玉奉命袭任河州卫指挥使。五年后,蒋玉择地北塬魏家坡跟,葬其父。明正统己未(1439)科进士、兵部尚书王竑亲撰墓志铭,赞其“佳城悠久藏厥真,铭书功行垂后人”。

王 竑

王竑(1413—1488),字公度,号戆庵,晚年归乡后号休庵,祖籍湖北江夏,其祖父王俊卿戍边驻兵河州,遂携眷落籍河州(今临夏市南龙乡桥头村)。父王佐,字良辅,号纳齐,博学能诗,解缙谪居河州后常与交往,治家以程朱礼学为本。王竑自幼在父亲的熏陶下,勤奋好学,明宣德九年(1434)补生员,正统三年(1438)中礼经魁(举人第一名),次年赴京会试,名列第五,赐二甲进士,观政户部,因连遭家丧,正统十一年(1446)后授户科给事中,以刚直不阿,在朝正色敢言著称。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瓦刺也先部进攻北京,瓦刺军和明军大战于土木堡,明军大败,英宗被俘,郕王监国。朝臣认为土木之败是宦官王振所致,六部官员上疏弹劾王振及其党羽,朝廷未予理睬。百官跪在午门痛哭,请求速速处置王振一党,以谢国人。这时王振私党、锦衣卫指挥马顺,厉声斥责,群臣即退。王竑见状,怒不可遏,揪住马顺头发,痛斥其罪,咬啮其面,群臣怒打,马顺当场毙命。成5王见群情难平,走避人宫,王竑又率众索要奸党,郕王令太监金英问群臣还有何要求,众臣要求惩办王振死党,郕王迫于公愤,只好将宦官毛贵、王长随二人从宫门门缝中推出,又被众臣打死,王竑名震朝野。

瓦刺军挟持英宗再次逼近京师,人心惶惶,主和派准备弃城而逃,王竑据理而争,并力谏郕王即位(是为代宗),改国号景泰元年,安定人心,以利抗敌。代宗任命王兹为佥都御史,督兵守城,此时瓦刺军已攻到京城外围高梁桥,威逼朝廷出城议和,王竑临危不惧,派人四处求援,援军到后亲率城内守军出击,里迎外合,一举把瓦刺军赶出居庸关外。王竑受命镇守居庸关,整修边关,精兵振武,对外修好,瓦刺军见无机可乘,将英宗遣送回京。景泰二年(1451)朝廷授任王竑总督通州至徐州漕运,兼淮(淮安)、扬(扬州)、庐(安徽)三府巡抚,兼理两淮盐课。时值江北徐淮各地连遭水灾,死者无数,山东、河南等地灾民流离失所,王竑上书“罢无益之功,严无功之赏,责诸臣痛自修省,省刑薄敛,散财以收民心,爱民以植邦本”。未及奏批,即发仓粮赈济灾民,近者施粥,远者散粮,病者施药,死者棺葬,前后救活灾民无数。王竑上书自劾专擅之罪,朝廷嘉其功,晋升王竑为左副都御史,并派人送去赈银,命他自行发放,王竑以官价购麦种四千石,发给灾民适时下种,百姓称“生我者父母,活我者巡抚”。为王竑立生祠祀之。

王竑常上条陈,犯颜直谏,他劝皇上“应以近君子退小人为先”,“公赏罚,宽赋役,节财用,戒聚敛,却贡献,罢工役,斯图治有其实矣”。又陈述致治保本二十条,所言多指斥权贵。景泰七年(1456)代宗病危,权贵朝臣又拥英宗复位,朝中权贵乘机谗言,英宗下旨降王竑为浙江参政,后又削官为民,送江夏管制。半年后英宗偶阅王竑奏折,通篇忠言良策,略有感悟,遂恩准王竑回籍。王竑历经朝廷风波回到河州,感慨万千,赋诗“十年不见凤凰山,今喜承恩得暂还”,以表心情。

天顺五年(1461)兵事又起,朝廷无人可用,急召王竑赴京参赞军务,事平后授副都御史,仍督漕运,至徐淮到任时老幼迎拜,欢声动野。天顺八年(1464.)宪宗继位,升王竑为兵部尚书。到任要求边防守将各陈战守方略,简练京兵,劝屯垦,复武学,革除积弊。上疏请求“复京营军士旧额,革除将帅私役积弊,裁汰冗员,巩固边防”。并弹劾给事中张宁有事不报。他深感朝廷积习难除,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吾可以行矣。”遂五上奏章,称病辞官归乡,宪宗准其回乡养病。

王竑辞官居家23年,宪宗多次下诏令其出仕,均被王竑婉辞,他在家教课子弟,吟诗唱和,一生诗作收入《戆庵集》、《休庵集》。孝宗弘治元年(1488)王竑病故于河州家中,临终嘱其子孙“我无功德,死后勿乞恩泽”。孝宗皇帝派进士蒋颙专程到河州谕祭营葬,赐太子少保,谥庄毅。正德时立祠受祀,嘉靖二十年(1541)翰林院大学士邱浚奉旨撰祀,赞日:“世之伟人,国之重臣。”明河州进士马应龙誉为“千古人豪,百世衡鉴”。嘉靖三十九年(1560)奉诏编墓役一人,免除茔地银粮税。“尚书墓”在临夏城北,树石人华表,占地十多亩,历代受人祭拜,“****”中被毁。1997年临夏州、市政府决定在城北崔家坡跟原址重建王竑墓,以瞻仰前贤,激励后人。

朱绅朱家仕

朱绅,字大用,别号逃竿老人,河州(今临夏市)人。幼聪敏,好学勤思,为人大度,曾拜“庄毅公”王竑为师,中明代宗景泰五年(1454)进士,授江西道监察御史,督理云南、山西、直隶(今河北),所到之处有政声,洞察舆情,皇上愉悦。即用御笔题写“御史朱绅,老成忠厚”。天顺七年(1463),朱绅升任浙江按察司副使,巡督海道,守卫海防。到任筑海堤,整兵备,修炮台,外寇不敢正视。兴学校,立义仓赈贫济困,重名节道义,廉明正直,百姓爱戴,声名远播海内外。又升任贵州布政使,在任期间政声显著,后以年老辞官归乡,病卒家中,享年71岁。朱绅治家勤俭,教子有方,代有才人,历久不衰。

朱家仕,字翼明,号昆海,朱绅五世孙,明天启元年(1621)中举人,崇祯元年(1628)登进士、殿试二甲。初任户部主事,升兵部车驾司、职方司员外郎,转武选司员外郎,政绩卓然,升山西朔州道转大同兵备道加布政司参议。适逢李自成义军进攻大同,朱公与中丞卫景缓、总兵姜镶歃血盟誓,协力守城。后姜镶开城迎降,朱家仕力斩劝降来使四人,更换朝服,怀抱敕印,投井而死。一生著述颇丰,著有《商订录》、《净业合编》、《祗承录》、《范士讲铎》、《破尘草》、《朔风咏》、《北岳诗记》、《守城议集》、《积善款语》等,大多毁于战火,所存无多。

吴祯

吴祯(生卒年不详),字从善,河州(今临夏市)人。幼志向远大,八岁入私塾,即擅长诗词,年稍长,以荫宜补千户侯,笃志学成致仕。明宪宗成化十年(1474),以《诗经》中亚魁,授四川梓童教谕,山东禹城教谕,他博通“四书”、“五经”,生员敬重。朝廷以其学识德行选聘河南考官,主考期间严公持正,所考选拔者尽为人才俊杰。升直隶(今河北)山海卫教授,因思念双亲,辞官归乡,时人有“一生忠孝”之赞誉。回乡后30多年闭门授学,当时河州学子名士多出其门。著述有《亦乐稿》、河州《郡志稿》二册,稿成病卒。

马应龙

马应龙(1474—1527),字公济,号学峰,回族,河州八坊人。自幼聪颖敏捷,喜读书,手不释卷,其母贤明,支持应龙不辍学业,谙熟“四书”、 “左氏春秋”,后人州学。明弘治十四年(1501)乡试中亚元,正德六年(1511)登进士,殿试二甲,授户部主事,后升员外郎。时值河南发生战事,马应龙受命参与督饷,公正无私。事平后,朝廷赐银十两,纻丝一表里,升山东按察副使,到任整饬兵备,中江之捷,声名愈振。遂至汉州任督粮道,在任广积粮米,不扰地方。又调山东司署员外郎,次年升任郎中,奉命督署辽东粮储收支,有政声,继又治兵渤海,后因病上疏请归,上准其请,归故里养病。

同类推荐
  • 猛将陶勇(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猛将陶勇(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陶勇(1913—1967),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早年参加革命,从普通战士,迅速成长为一个智勇双全的战将。曾任红军团长、新四军团长、苏皖支队司令、解放军华野四纵队司令,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海军副司令、东海舰队司令,是中国人民海军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67年,莫名而死,成为至今尚未知晓谜底的“文革奇案”。
  •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由秦晴编著,洛克菲勒家族的庞大财富家喻户晓,在美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家族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繁盛六代,依然独“富”天下,不但涉足商界,留下了众多令人津津乐道的商业故事,在政界也颇具影响力,同时还热衷于慈善事业,名声远扬。《洛克菲勒家族传奇》讲述了洛克菲勒家族前四代人的事业与生活,告诉读者一个普通人是如何成为石油大王的,一个家族又是如何代代相传、经久不衰的。
  • 邓宝珊传

    邓宝珊传

    本书对爱国民主人士邓宝珊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讲述了他所参与的一些地区性的历史事件,如新疆伊犁起义、陕西护法运动等。
  • 青春恋曲的红色交响:寒春和我们的故事

    青春恋曲的红色交响:寒春和我们的故事

    本书是一部描写当代青年与一位世纪老人寒春进行思想对话的文学作品,以写实的手法描写了一位女大学生同四位男校友在奶牛场参加社会实践的11天经历,在此期间,与传奇人物寒春进行交流,让当代年轻人感受到老人为理想、信仰奋斗的一生。
  • 张居正十讲

    张居正十讲

    有些人是天生的政权热爱者,他们迷恋政权,甚至可以为之奉献自己的生命。张居正便是这样的人。他深知,要实现报国安民的宏愿,手中没有权力是不行的,甚至有权力而没有重权也是不行的!张居正上台的时候,他面临着怎样的政治局面?这个古老的国家又面临着哪些亟须医治的弊病?张居正一直以来使希望整治弊政,实现富国强兵的宏愿。现在他有了这个条件,又会怎样利用?他能够灰飞烟灭一个改革弊政的能臣吗? 只要说起位高权重的官员,大家心里都会产生对他们是否清廉的怀疑,正如西方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权力意味着腐败,绝对的权力则意味着绝对的腐败。
热门推荐
  • 霸道王子很有爱

    霸道王子很有爱

    慕晨枫:“你敢骂我?”“我真不想骂你,甚至连跟你说话都让我觉得恶心,像你这种只会仗着家里有钱有势,就到处横向霸道欺负人的富二代,只会先让人瞧不起,不要以为自己在所有人心中都是天,你在我眼里充其量只不过就是个路人甲,跟你这种人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城市;上同一所学校;坐在同一个教室对我来说都是人生的悲哀,每次只要想起跟你仰望着同一片天空,我就瞬间感觉连空气都变得污浊,还有...”“你说够了没有?”幕晨枫突然愤怒的打断我的话......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被我骂的一无是处的男生,会是我今生最爱的男人......
  • 流年不经楠花

    流年不经楠花

    他本该白衣飘飘温文尔雅,生于乱世,却染了风尘仆仆。她本是小家碧玉天真烂漫,商场斗争,终浊了清澈双眼。菁华已竭,相似浸骨,后来我再看见你,你风华依旧,笑的暧昧。“我要活下去,所以请你替我去死吧。”你一定不记得了,很多年以前你差点为了我死掉。你一定不知道的,很多年以后我竟然迷失在你的笑中。别对我那么好了,你终于不像以前一样对我好了。
  • 脏了青春葬了人生

    脏了青春葬了人生

    从16岁遇到所谓的初恋的时候,她知道,她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尝试了不能尝试的,做了不该做的,痛了,爱了,醒了,懂了,可是,女人终究是女人,特别是她这样的女人,同样的伤痛,伤了无数次,懂了无数次,最终还是好了伤疤忘了痛。这是个人生设下的漩涡么?不,不是,这是你自己设下的漩涡。
  • 痰门

    痰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灯谜百花大观园

    灯谜百花大观园

    本书积作者数十年学习、研究灯谜之心得,精心编撰而成。全书涵盖灯谜猜制要领、猜谜诀窍、制谜技巧、谜话拾缀、谜事随笔、竞猜谜选、灯谜集锦7大类,内容丰富多彩,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统一。
  • 我若为仙

    我若为仙

    我有大定力,当抵狐媚惑!我有大智慧,当断世间乱!我有大勇气,当斩万千魔!我有大悟性,当成永生仙!我若为仙,定诛邪魔保平安;我若为仙,定叫公平临人间;我若为仙,定让乾坤换新颜;我若为仙,定把仙道重筑建!若生为鲲鹏,则海不能容;若生为凤凰,则烈焰新生。混乱大世界出生的易剑南,真心求道,勇猛精进,但凭手中玉如意,荡尽险难终得道!
  • 七宴

    七宴

    一幅诠释世间平和的岩中壁画,埋藏着千峰顿开的战争哲学一曲月皎波澄的柔弦妙律,踌躇着锥心蚀骨的千世不堪当世界失去痛觉,他能做的唯有保持清醒。当黑白不再分明,他能做的唯有摒弃洒脱。无论你信或不幸!无论你幸或不信!
  • 蓬莱传说之夜墟境

    蓬莱传说之夜墟境

    凝结了万千妖魔怨念幻化成的绝色容颜,下界为妖的上古神兽青龙,还有一群预摆脱命运掌控的凡人,邂逅三界,纠缠千年,幽森的孤岛,又有着怎样的命运······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蓬莱仙境。
  • 专情王爷:异世毒妃

    专情王爷:异世毒妃

    重生奇遇,就是因为上天注定我要遇到你,并且爱上你。
  • 曾经叛逆过的我们

    曾经叛逆过的我们

    曾经我们的青春,曾经我们的叛逆,你还记得多少?曾经我们因为一些事而改邪归正的时光你还记得多少?曾经我们因叛逆做过多少后悔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