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0800000011

第11章 十二月十二日至二十七日(2)

白天吉台西南行。十二里,长乐社,亦名刘三地。北去狼山百余里,南去黄河二十余里。午尖于此。是社无社长,乃仁记洋行代理。所谓仁记洋行者,乃该行经理李某,在此购地五十余顷,托人在此收租(丰年每顷可收四十二两),土人遂以洋行相称耳。附近土地,每顷年纳五原县粮二两余,纳垦务局水租银一两二钱。然渠道废塌,垦务局不问也。午尖毕,复西偏南行。九里,孟玉油房[即内蒙古临河市东北八一乡的盂玉油房村]。八里,胡口地,有居民数家。有董家店,东家乃北京人,曾毕业于高等小学校,向来贸易于西宁、包头之间。现因河冻,水道营业停止,乃在陆地开店,以宿行人。余在西槐木曾见一社长,知书识字,亲见其临汉碑,颇工整。在此又见一毕业生,亦塞外异数也。十四里,何家栅子,地属保丰社。晚,住油房。

今日沿途多平原,土地肥腴,惟间有沙窝。自敖尔淘气至天吉台间,须过小沙梁一道,然可设法趋避。

十二月二十日 睛,风大华氏五度 中国堂地高三四○五呎

早发何家栅子,晚宿营中国堂[当在今内蒙古临河市西南黄羊木头镇西南20里],计行九十里。早六时起床,七时一刻发,西南行。三里,道左有喇嘛庙,土人称张吉庙[在内蒙古临河市临河东北20里的章嘉庙,属八一乡],喇嘛百余人,建筑颇宏丽。二十二里,天吉元[当在今内蒙古临河市驻地临河]。五里,强吉油坊,即喂养地,居民三十余家,住陆军一连。二十五里,西丰社官梁,又名五大股,午尖,居民三十余家。午尖后复行。数十武,过大渠,即缠金渠也,为河套最大之渠。长二百余里,南至黄河,北至狼山下,灌地当在五千顷以上。近年以匪乱频起,重以官差繁苛,种者不过二千顷。该渠系光绪二十九年由五原厅监督开浚,宽七丈,深八尺,可通舟楫。自宁夏运来木料,及由此间运粮出口,通行无阻,亦巨工也。二里,蓝锁渠,亦八大渠之一。十八里,黄杨木头[今内蒙古临河市西南的黄羊木头镇],居民百余家,颇有成聚之概。有天主教堂,信徒千余人。设小学一所,学生三十余。二十里,中国堂,居民七十余家,亦有天主教堂,与黄洋木头教堂同归比国黄神父管理,教徒千余人。前清光绪二十余年时,附设小学一所,学生二十余人。今聘山西府谷人担任教授。闻黄洋木头有田地七十余顷,中国堂有田地三十余顷,均从蒙古人之手永久租来。每顷只费租金九两,而转租于教徒,则收二十五两,教徒以外,不得租也。

今日道路平坦,经大渠一,小渠三。自五原至此,沿途均属蒙古之杭盖旗[“杭盖旗”应为“杭锦旗”]。汉人向之租地,年纳租金,每亩钱一二吊不等。亩数多寡,以渠水灌到为标准,无水,不以田论也。沿途见护送余等之军队,粮草食物,均向社长支取,而不给值。询之居民,谓所有军队及保卫团均如此。不过社长仍摊派之于民间耳,惟摊派之数往往超过使用之数,盖防短收也。然柔弱之社长,亦常因公亏累,而黠者则乘机剥削。此种痛苦,通国所无,而为西北所独有,是亦关心西北者所当留意者也!

十二月二十一日 睛早华氏零度。晚华氏零下四度广庆泰地高三二○八呎

早发中国堂,晚宿广庆泰[在内蒙古磴口县巴彦高勒镇东北约10里],计行五十里。早五时起,寒气刺肤。八时半发,南偏西行。十五里,乌拉河,为绥远特别区属之杭盖旗[“杭盖旗”应为“杭锦旗”]蒙古,与甘肃、宁夏属之阿拉善蒙古交界处。河长仅百余里,西北源于笔架山,东南入于黄河。五里,道左有喇嘛庙,俗称上武庙。十里布囊的尔[今内蒙磴口县东北的补隆淖乡],居民三十余家。均于光绪三四年间由山西之府谷、河曲一带迁来,以是年该省大荒也。余见沿途居民,大抵如是。荒年虽不幸,反可促进移民之发达,不过所余者,尽系劫后孑遗耳。此种顺听自然办法,与他国以人力定移民之政策,其相去真不可以道里计矣。

此间有天主教堂一所,前清光绪二十九年建,教徒六十余户。有田地三十余顷,租放之例,同于中国堂。神父,英国籍,著中国衣履,俨然一本地土人也。村中妇女,均系天足,与以前所见纤纤不能举步者大异,闻系天主教感化之故。自包头以西,沿途到处见基督教势力,彼既以神道麻醉吾国人脑筋,固无论矣。尚有最显露帝国主义者之工具之面目,而为吾人所不可忽者,计有数端:沿途所有膏腴土地,尽由彼从蒙人手中以贱价租来,而以重价转租于教徒,教外之人,不得染指,此乃土地权之丧失,一也。彼既拥有广大土地,收获丰富,沿途粮价,无形中遂由彼操纵,此乃经济权之丧失,二也。教徒与非教徒纠葛,均由彼处理无论矣,即非教徒彼此间发生冲突,彼亦往往任意干涉,滥施刑罚,地方官不知过问,且亦不敢过问,此乃司法权之丧失,三也。沿途蒙、汉人民子弟,我不能教,彼乃代我教之,发聋启聩,戒除恶习(如放足、戒烟之类),功固足多,然自受神道麻醉以后,知有宗教,不知有国,知有神父、牧师,不知尚有长官国法,如此之民,有不如无,此乃教育权之丧失,四也。其他种种横行非法之事,更仆难数。凡行西北者,莫不知河套一带有秘密之王国,具有无上之权威。夫沿海租界,其势虽凶而害显,去之尚易,此则毒入骨髓,治之诚难。通国之人,幸注意焉!

在教堂午尖后,复行。五原护送之骑兵遣归,驻扎磴口之甘肃回军来迎。十五里,东堂[在内蒙古磴口县巴彦高勒镇东北16里],居民二十余家,有小学一所。五里,广庆泰,亦旧日之商店名也。今日道路平坦,惟间有轻沙滞轮。因大车马疲,不能前进,遂住于此。

广庆泰系甘草商,与磴口某号合股,每年在阿拉善属笔架山一带,采甘草二十万斤。该山长二百余里,均产甘草,每年向阿拉善亲王纳租银三千两。由清明至夏至,采掘一次,更由立秋至大雪,采掘一次。工人先由商号发给面、油等物,于交草时扣除其值。草粗者每斤价六分,细者四分。运至河口,粗者值一钱,细者六分。由河口运至包头,然后再运至津、沪,大部分为英美烟草公司订购制烟。闻宁夏、镇番[今甘肃民勤县的旧称]、达拉旗、杭盖旗[应作“杭锦旗”]、乌托尔旗、后套,以及笔架山等处,每年共产四百万斤左右。其中以杭盖[应作“杭锦”]及宁夏所产为最多,乌托尔、笔架山次之,后套为最少。甘草自山中采来后,装成捆,每捆重二百一二十斤,以木船由黄河运至河口。凡自宁夏下运者,经磴口、河口、包头三处,均有税。若在此间起运,只在包头上税一道。

十二月二十二日 晴 华氏零下四度 常家地高二五六○呎

早发广庆泰,晚宿常家[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木仁苏木乡与磴口县交界处],计行八十里。早八时发,西南行。五里,道右有土堡。十五里,过沈家河(土人称河,实则渠道也)。十里,三生公[今内蒙古磴口县南粮台乡驻地三盛公村],有堡,入东北门,出西南门。堡内有大教堂,即俗称三道河洋堂是也。此乃附近一带教堂之总会,故建筑特别宏丽。有荷兰、比利时教士各一人,教徒五百余人,田地二十余顷。附设小学校一所,学生八十余人。十里,粮台[今内蒙古磴口县巴彦高勒镇西南22里的南粮台],居民三十余家,亦有教堂,属三道河管理,神父比国人,教徒百余人。田地十余顷,系向蒙人永租,每顷交银十一两。转租教民,每顷收十三两,其价所以贱于各处者,以渠系教民自开也。黄河距东南仅三里,闻前进均循黄河西岸行矣。自五原来,山势均由西南渐趋东北,距大路约二百余里,即贺兰山脉也。至此又见前面一山,横列于河东南岸之杭盖旗[应作“杭锦旗”]地,土人称为抓子山,图志作格尔格登山。

下午打尖后,南偏西循黄河西岸行。三里,黄山屈里,有民房一家。十里,金氏庙,有羊厂两家,土人折木编屋,涂泥为壁,牧畜于此。十里,套子,有小店,附近田地十余顷。日套者,以其为河水所涨之地也。四里,二十里柳子,蒙古人三四家。从此过流沙,土人称日沙窝。东起于河岸,西则不知尽于何处,轻浮如尘,经风则飞,四顾茫茫,宛似大海。车行之难,如溯逆流。不幸狂风飞扬,则人畜往往被其掩埋,或辗转成为迷路之鬼。所幸沙尚不深,且中间植有电杆,可资辨认,较之新疆白龙堆沙[在新疆罗布泊至甘肃玉门关间]差胜一筹。余旅行至此,觉去年行天山南路景况,犹依稀在眼也。闻河边旧有土路,为水冲塌,故改道于此,水亦无情矣哉。

三里,沙尽。五里,柯氏店,小店一,今非柯氏有矣。是时天已深黑,欲入店,则逼窄不能容足,乃冒险前进。导者觅路不得,徘徊歧途,心意彷徨,饥寒交逼,同人大为气沮,尤以车夫为甚,以马疲也。乃相与下车,燃烧野草,以引兴趣。火龙遍野,煞是大观。闻行此道者,尝借此以御寒,不足异也。五里,到常家,叩门入,众皆庆慰。然亦仅羊厂数间,住大小十余口。极力腾挪两间,仍不能容吾等。不得已工人席地卧,车夫则在屋外烧红柳枝取暖,挨至天明,可怜哉!

十二月二十三日 晴早常家华氏零下四度,晚磴口华氏十度磴口地高三七○○呎

早发常家,晚宿磴口[又名旧磴口,即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木仁苏木乡驻地],计行六十里。早八里发,十里,过沙窝。五里,傅家湾。二十里,乌拉木图,入沙窝。十五里,至磴口。是日循黄河岸,尽行沙窝,惟以底有沙土,故较昨日易行。

磴口为宁夏要口,在昔即为汉、蒙贸易之点。同治之乱,房屋焚毁净尽,乱后渐次招聚,居民约百六十余家。回教徒居其二,悉由平罗县迁来,有清真寺一处。汉人居其一,皆山西之沁州、府谷、河曲等处来商于此者。市街有商店二十余家,皆事蒙古贸易,内有栈房四家,专为运转东西货物者。全市贸易额约二十万,米、面、油、茶砖(每箱装三十九块,故名为“三九茶”)、酒、洋布、粗布为大宗。春冬以骆驼载货至牧地,秋令易皮毛以归,乃将皮毛转售于天津,岁以为常。

同类推荐
  • 故乡他乡:上海青年支边往事

    故乡他乡:上海青年支边往事

    他们,是一群有着共同经历的人;看上去已经不年轻了,脸上印着沧桑,有的生出白发,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支边青年”。那么,他们究竟是新疆的上海人,还是上海的新疆人?究竟是支边青年,还是知识青年?究竟是应当扎根边疆,还是应当落叶归根?这一连串的话题,将会成为历史的过去,却依然是留到今天的记忆。
  • 花间呢喃

    花间呢喃

    本书主要介绍了花季时期的高三的孩子们,从各个角度来剖析这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记忆。总共分五章:平凡人生、往事悠悠、理性思考、有话要说、声音再响。
  • 睡月

    睡月

    《睡月(一本写给未来的诗)》汇聚诗人全部心血,作者以汪洋恣肆、绚丽无匹的想象力,岳中炼玉、渊薮识珠的洞察力,营造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灵感世界。诗中的主角除人以外,还有神祇、星辰、河流、鸟兽、花木。
  • 路上的风景

    路上的风景

    本书作者执拗地炼字、炼句、炼意,已有了自己的风格,语言如急雨洗过的白杨,意象如朗月照彻的清潭。
  • 剑扫风烟:腾冲抗战纪实

    剑扫风烟:腾冲抗战纪实

    本书是以塑造人物的类型群像见长的,其中腾冲籍的国老李根源、老县长张问德、绅士杨筱山、医学博士张德辉、女学生徐秀红、傈僳族英雄余子然和余子厚兄弟、游击司令梁正中以及后来加入腾冲籍的外籍战士张仁勇、仁二林……这一系列的人物是腾冲人民的优秀代表,也最为生动、感人。他们虽然是有名有姓的个体,但在作者的心中,他们都是“腾冲人”,即腾冲人的英雄群像的一个组成部分。
热门推荐
  • 辞去青山又相思

    辞去青山又相思

    我曾答应过你,总有一日会带你走遍天下。我这人向来是最重承诺的,既然答应了便要做到。他坐在她的墓旁,仰头一口喝净了壶里的清酒。阿渔,我还在等你赴约。
  • 青梅竹马:我的呆萌青梅

    青梅竹马:我的呆萌青梅

    “梦雪,我今生今世只爱你,嫁给我,好吗。”此时的梦雪泪流满面,甚是开心,“愿意,我愿意。”说完便把头埋在了辰熙的怀里,“梦雪,别离开我了,好吗?”“不会的,再也不会离开你了!”
  • 学院都市之绝对吞噬

    学院都市之绝对吞噬

    本人是学生,所以文笔不太好,不喜勿喷,而且,偶是用手机码字的,所以,一天只有一更。
  • 好好相爱

    好好相爱

    赵晓平遇到任雪,是一场救赎。而这场救赎却演变成赵晓平的灾难。张明睿遇到赵晓平,是一场爱恋。而这场爱恋却最终也变成赵晓平的灾难。一个聪明,狠绝的女子,十几年是非难断的恩怨纠缠。灰姑娘与恶毒姐妹轮番上演,谁是天使,谁是魔鬼?守候十几年的暗恋,却又为何拱手相让?爱或不爱,只有时间知道。记不记得早已不再重要。
  • 你可知,我爱你

    你可知,我爱你

    机场安检口,病情得到些许好转的我以朋友式的拥抱,抱着即将离开的司徒远。“哭什么啊!丑死了,又不是生离死别。”司徒远笑着用指腹帮我拭去眼角的泪水,轻笑:“看你身后!”……“沈尧……”扭头,我怔在原地,呆呆的仰头看他,有点想不通他怎么会在这儿,迷茫之际,突然被沈尧死死的拥进怀里。“傻丫头,我不准你走。”我没想走啊!只是来送司徒远的……话没说出口,就看到司徒远大步流星离去的身影。
  • 虚舟省禅师语录

    虚舟省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碗狐狸肉

    一碗狐狸肉

    我很缺爱,但更缺钱。守财奴,狗腿子,死不要脸!女人怎么都这德行?!狐狸总经理VS死要钱=若如不从,扣奖金!继”强娶豪夺“之后”威逼利诱“成功上位最权威追爱秘诀!“高薪女友”的准则:有钱能使我推磨,价高者得!BOSS太猛烈,娇羞牌也能变身万能粗犷女。
  • 逐录

    逐录

    魂力,乃天下力量之源泉。帝境,乃世间无上之神通。大千世界,星天万宇,乾坤明灭,万道争锋。修炼人须谨记:实力之下,万古如烟土!!登绝顶,踏苍穹,悠悠征途,皆在至尊逐录。新书刚发,希望各位兄弟姐妹,多多支持!!!
  • 盗妃惊凰

    盗妃惊凰

    北燕鲁国公大寿上惊现“鬼盗黑蝴蝶”,大内高手层层围捕,盗贼仓惶躲入就近的御王府,一眼瞥见当窗素手绣红妆的美人,一时手痒摸了一把,自此麻烦不断。如果早知道这美人是男的,打死她也不会摸他!这真是天降妖孽贼惦记!(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夙凰阙

    夙凰阙

    一段恩怨纠缠的情,谁的爱恨执迷不悟?一个不该出现的人,乱了谁眼入了谁心?一场羡煞世人的嫁,火红嫁衣是谁的愿?一曲真假难辨的戏,谁一入戏不能自拔?一场假意真言的局,终抵不过明枪暗箭?重楼旧阙,举步维艰,利刃深渊,谁以身试险。风云乍起,迷雾四野,愈演愈烈,谁记得赴约。一张散落残篇,终被大雪覆灭。有人越走越远,落幕由谁来演。ps.赢烬不讲史实只讲故事不喜政事只关风月,带你们走进人心爱恨对错是非黑白的百般纠缠与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