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8200000024

第24章 几个群体的符号(1957—1961)(9)

贾进财成立互助组,组员都是青壮年,因此被称为“好汉组”,剩下老弱病残。陈永贵毅然脱离了“好汉组”,把老汉和娃娃们聚在一块办了“老少组”。他说:“要当好汉,就要当新社会的好汉,不做那丢下别人不管的好汉。这个亏我愿意吃!……咱祖祖辈辈没有一亩地,也没有一间房屋,祖祖辈辈都是讨饭吃。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分到房,分到地,地是十大几亩,房是地主的房,亏不了!”他的义气行为很快被上纲上线到集体意识。凭借此事,陈永贵脱颖而出,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以后的日子里,陈永贵时刻没有放弃他的“大公无私”的形象,始终全心全意在细节上诠释出一个“为国为民”的农民大叔:把便宜的马车送给邻村,自己出高价另买一辆新的;卖谷草,不能接受两角一斤的价格,一定要3分钱一斤才卖;让父老乡亲把大米白面交给政府,留下玉米窝头自己食用……年老得癌症,死后也留下一大堆药片——都是半片,他将医生的药片服一半留一半,留给国家。这些不可思议的行为,为陈永贵增添了不少政治光彩。

陈永贵执著坚持农民的身份以及“为国为民”的特立独行,在某些人看来是矫情甚至是沽名钓誉。他有着对立的两面:一方面,他“唯上”,极力迎合当权者的好恶;另一方面,他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希望让农民这个弱势群体最终得到社会的尊重与认可。然而,当两者碰撞在一起时,所激起的火花最终却变得荒诞不经。

马克思说过,农民“由于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任何的共同关系,形成任何的全国性的联系,形成任何一种政治组织……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侵犯,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①。

陈永贵是农民,但他是一个有权力欲的农民。所以,当曾经的农民都以为陈永贵能够代表他们的利益时,陈永贵反而把他们推向错误的轨道。

农业学大寨

支持人民公社的村支书不只陈永贵一人,但支持人民公社并把集体优势凸显出来的只有他一个,这符合******的政治理想。如果村支书忠心耿耿,而人民公社灰头土脸,再信誓旦旦也上不了台面。陈永贵的大寨则光鲜亮丽,因此他有更广的仕途可走。

1952年底,参加丰产劳模会,陈永贵知道中国最拔尖的农民在做什么——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他紧随脚步,筹办了“新胜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一年,他超额完成了粮食统购任务。4.2万斤的任务他完成了4.5万斤。青黄不接的时候,单干组和互助组里有些人揭不开锅,陈永贵就号召农业社里的社员们借粮,社员们不肯,他带人挨家翻箱倒柜地搜。

1953年,陈永贵又开始了他的大手笔——平山造田。莎荫和范银怀在长篇通讯《大寨之路》中如此绘声绘色地描述陈永贵的“壮举”:

如今地主被打倒了,又办了农业社,60户人家合成一家,人们说:“难道咱们这么大的集体,就治不了大寨这点山?”有人问:“山大沟深,满村不过50来个劳力,哪年哪月才能建设好?”陈永贵说:“山再大,沟再深,治了一山少一山,治了一沟少一沟。3年不行5年,5年不行10年。”一次又一次,争论又争论,党员的思想统一了,干部的思想统一了,社员的思想统一了。于是,改造大寨“风水”的第一场战斗在1953年冬天开始了。

1953年冬,陈永贵带领50个劳动力在一条700米长的山沟里干了18天,沿沟底垒了7道石坝,造地6亩。不过,他这种“深沟筑坝,拦洪淤泥”的方法,是在洪水的必经之路设置障碍。没有科学的疏导洪水的方式,造田必将被洪水毁于一旦。陈永贵的部分人工造田先后两次被洪水冲毁。陈永贵百折不挠,以石灰灌浆,最终保住了田地。

5年后,陈永贵共带人造田70余亩。单从经济上算,此次造田得不偿失,其产生的政治效应却是空前绝后。陈永贵平山造田,发挥了愚公移山的精神;同时,他改造山河不是寄希望于“子子孙孙无穷尽”,而是证明集体的力量。当时,治理农村“先政治统一,再经济发达”,要统一成千上万个农民思想,使他们步调一致,光有共产主义的口号还欠火候,他们需要具体的崇拜形式——集体。只有让农民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集体的势不可挡,他们才会对集体产生淳朴的崇拜。陈永贵的造田行为,符合了政治的需要。

1955年12月25日,应上级号召,陈永贵成立“新胜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浮夸风猛吹,人人放“卫星”。《昔阳农村经济史记》记载,陈永贵放了几个“中不溜”的“卫星”:①

大寨新胜农业社主任陈永贵,第二生产队队长贾成富和副队长贾进财,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以大胆想、大胆干的精神,在神土角、干圪梁上亲自种植了2亩谷子试验田,经过县、组监收监打,每亩平均实产14124斤……它打破了部分人生产到顶的思想,树立了谷子高产丰产的大红旗。

与其他恶吹浮夸风的人相比,陈永贵显然老实得多。或许,他认为这是对党和国家的欺骗;或许,他预见到了其中的浮躁,泡沫终将破裂;或两者兼有。究竟如何,我们已无从考证。

1958年8月21日,敏锐的陈永贵从报纸上得知河南新乡专区办人民公社的消息后,带领7个村成立了人民公社。两个月后,陈永贵在大寨办了3个公共食堂,一度实行部分供给制——吃饭不花钱,吃粮不定量。县妇联的总结语是:“办食堂一年来,总共吃白面饺子八顿;蒸馍四顿;油果一顿;烙饼一顿;拉面一顿;大米干饭四顿;生活吃得好,粮食用得少。”

1958年,大寨人均年收入只有67元,离共产主义的理想状态还差得很远,但过惯了苦日子的农民还觉得生活已经很不错了,有诗为证:

全村吃饭到食堂,花样多种味美香。

七天生活一改善,过节过年宰猪羊。

家家铺盖叠成堆,每人平均五身衣。

春夏秋冬各一身,还有一套省穿衣。

群众文盲已扫完,全党全民闹红专。

晚上音乐伴演唱,演唱歌声震山川。

不过,1958年正是“卫星”满天飞的时代,恐怕这打油诗里也掺了不少水分。

陈永贵充其量只是一个小山沟里的极品小芝麻官,像他那样的劳模更是成千上万。那个年代能瞻仰******一面或者与其握握手,已是莫大的荣耀。陈永贵却能参加******的小型宴会,与后者比肩而坐。这是因为陈永贵的很多行为表现与******的想法不谋而合。

合作化之后,******最痛恨的就是基层干部的腐化,以权谋私,不参加劳动还要记工分。陈永贵是“干部带头参加劳动”的典型。一份题为《一个模范的党支部书记》的材料,这样描写陈永贵的日常生活:“永贵同志一贯劳动积极肯干,他每天总是12点以后休息,早上4点起床,白天劳动总在12个钟头以上,每天三顿饭就是他处理一切问题的工作时间。……他总抢着干别人不乐意干的活。天热了挖厕所,带上党员,挖了个遍。”

经过多年宣传,昔阳成了全国干部学习的标杆,陈永贵的名字渐渐从下到上渗透,最终上了******的案头。

天灾

到1961年,饥荒的真相难以掩盖。“自留地”的出现,缓和了农村的灾情。在中央领导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纵容下,农民部分自留地的收入远远大于公社收入。

中南海,一部分人开始怀疑人民公社——到底是不是乌托邦,以集体劳动代替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是不是一定就是通往共产主义天堂的桥梁?

这次,主张保护自耕农利益的刘少奇得到了更多的支持,人民公社受到空前挑战,要保住人民公社,就急需一个证明人民公社好的案例出现。这一年的洪水是天灾,却阴差阳错地让******和陈永贵——两个政治地位悬殊的人,最终有了交会的机会。

8月2日,陈永贵正在县城里参加人代会,暴雨铺天盖地而来。第二天,雨还没停,陈永贵看到一份赞扬自己的《人民日报》通讯,称其“心里只有劳动、革命。30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之类的小天小地思想,从来没有占据过他的脑子。阶级观点,一时一刻也没有模糊过。”陈永贵在全国已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政治角色,其政治形象已在全国形成示范效应。不过,舆论的推波助澜只是铺垫,陈永贵还需要新的政治机遇。

暴雨下了7天7夜,小山村多年辛苦攒下的财富全被洗劫一空。回到大寨,陈永贵的第一件事竟然是给乡亲们道喜。人们欲哭无泪,陈永贵反问:“人在还不是大喜?”同级干部中,像他这般语出惊人者,实在少之又少。然而,“人民生命高于一切”,这是一个与社会主题多么契合的论调!

大灾面前,除了自救,大多数村干部的第一反应是把灾情呈报上级,请求支援,以获得赈灾款或物资。可陈永贵一反常规,提出了“三不要”与“三不少”,宣布大寨人自力更生,自己解决灾情。“三不要”,即国家的救济粮不要,救济款不要,救济物资不要;“三不少”,即社员口粮不少,劳动日分值不少,卖给国家的粮食不少。事后,媒体报道一边倒地都称,“是年底,‘三不少’的口号完全兑现”。事实的真相却是:灾难后的大寨人因为缺穿少粮,过得异常艰辛。

好典型硬生生被一场暴雨给淹出来了,陈永贵借此名声远播。头上裹着白毛巾的他终于走上人民大会堂的讲台。

面对台下万余名或有才或有权的观众,没有底稿的陈永贵镇定自若,侃侃而谈,让不少习惯了在大小场合照本宣科的官员觉得汗颜。连******和******,都对这个山沟里走出的农民刮目相看。不久,在中国如何突破国际封锁文章的最后,******提到了陈永贵,“……只要有利,向魔鬼借钱也愿意。我们不走那条路。魔鬼不给我们贷款,贷款我们也不要。我们要靠大寨的陈永贵”。

1964年12月21日,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22日,******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概括了大寨精神,大寨模式最终登上政治舞台。26日,******邀请陈永贵参加了自己的小型宴会。他与大寨如日中天。

权力过山车

陈永贵的命运跌宕,竟然与数位政治家的沉浮联系在一起。他崛起并搭上辉煌的顺风车时,有很多人正在黯淡消失,比如国家副主席刘少奇。一位懂得这个国家政治国情的农民,就这样被历史、政见所左右,与中国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相遇。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惨不忍睹的饥荒已经给了以人民公社为代表的“大同制度”一记重重的耳光。麦克法夸尔在《**********的起源》一书中评论“******”时指出:“中国领导人的希望是争取达到一个经济上的突破,以使中国走上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和他的支持者对自然和经济客观规律的轻率态度以及他们急躁冒险的行为导致了灾难。”①

同类推荐
  •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

    本书全方位论述了航空航天产业市场营销的理论与实践,采用实际案例编写而成,分析对象涉及飞机制造商、直升机生产商、航空公司、机场、零部件生产商、航空服务提供商、国防与军工企业、卫星制造商、运载火箭制造商等。本书介绍了市场营销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如电子营销、点对点营销、客户导向营销和项目营销等。
  • 经理人必备销售与市场知识

    经理人必备销售与市场知识

    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项成就都是经理人员的成就,每一项失败也都是经理人员的失败。中外企业的无数案例都证明了一个结论:经理人员的学习能力、知识视野、理想、献身精神和人格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成功。本系列丛书将为广大经理人搭建出走向成功的知识阶梯。
  •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本书正是对“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号召的响应,是“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要求的具体化和细化。书中针对现状,对各个级别、各类组织的领导者如何在日常管理中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提供中肯精当的建议;对如何将“不让老实人吃亏”常规化、制度化,设计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如何预防和杜绝“投机钻营者得利”,献计献策。
  • 从管人到安人

    从管人到安人

    如果认为管理就是管人,那就大错特错了,中国式管理绝非管人,而是以“安人”为最终目标。“管人”者经常动用各种管理法宝,以便管好部属,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他们不管用什么方法,部属总有一套应对的办法,所以管人行不通。“理人”者通常对部属礼敬有加,期望实现劳资和谐,但却收效甚微。因为他们过分礼敬,部属反而怀疑其心怀不轨,所以仅仅“理人”也不行。对待中国员工,管他,他偏不服;理他,他又将信将疑:最好的办法,只能是“安他”。
  • 现代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框架讲稿

    现代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框架讲稿

    本书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等16个要素构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框架;以影响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因素和控制要素两个维度确定财务控制模式;财务系统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作用的方式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暖妻成瘾之腹黑狂妃

    暖妻成瘾之腹黑狂妃

    初见,她从天而降,狼狈的落在他的脚下,还顺手拽下了他的衬裤,看到了他性感的小裤裤。“女人,你找死?”他脸色黢黑,神情阴郁的就要滴下水来。冰冷的语气如同寒冬的天气里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不找。”女人嫣然浅笑,容颜绝美。丝毫没有被吓到。他眯起的眼睛中透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冷意。他浑身的戾气让她相信,也许下一秒,他就会拍死她!(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迷糊才女的古风穿越

    迷糊才女的古风穿越

    现如今任谁都穿了,姐姐不穿似乎太不厚道了吧?但是...只不过在上课小憩一下也会穿?好吧,我穿我穿我穿穿穿。可是,我的神啊,能不能让姐有点面子地穿?下次我不要被撂在屋顶上挂着啦~~~好歹人家在现代是个有头有脸的才女诶。什么什么,刚来不久就让我赶上诗赋盛宴?武林大会?这可是个结交美男的好机会啊!!美男,姐来了!谁要这个沉默是金的木头啊!就算我救了他,他也用不着以身相许呀!他不是姐的那盘菜...但是为什么当我以为遇到真爱后,我看这木头男越来越顺眼了呢?--------------------------------------------------本文纯属虚构~冷笑话居多~额外附赠侦探情节~喜爱者请收下,谢谢~某罹飘过小罹新文新坑《首席医师的咖啡女仆》:http://novel.hongxiu.com/a/262408/
  • 彩虹上的约定

    彩虹上的约定

    他,安辰御,王子变妻奴。为找自己的未婚妻,追寻到凡间。她,千依,虽为天神,却坠入凡间,成为学生,被沐炎改了容貌,删除记忆。可躲得过初一,却躲不过十五,这个秘密却被千依不经意间听到,她伤心,她悲愤。沐炎没想到,这只是一场戏······--------“小安子,来,给你姑奶奶亲一个呗~”“亲了有什么奖励?”“额···我想想···”“不用想,很简单,为报答我,以身相许吧!”“靠!你别乱来!”“我就要乱来!”
  • 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统大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梵人所语

    梵人所语

    他是二十世纪的旧军阀,曾经只信奉武力,她只是现今普通的大学生,只希望没心没肺地吐槽、安稳地生活,找个好工作、遇到个良人....可惜,上天向来没有好生之德。原本早已应该入土的他,现在却穿着白大褂,喝着所谓的虫茶,笑眯眯地成为她的合租伙伴——这不是穿越,这是一个尽量灵异清凉的故事...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 法象至尊

    法象至尊

    太古元荒,群山万壑间,兽临天下,万妖林立;有神创下封魔山三千六百座,引起妖神大战,最终神灵殒落,人族主宰,妖者封。数万年后,人族内战,太古大陆分崩离析,形成亿万小世界,三千大世界,人族旁落,各方传承文明变化,曾经的存在变成了传说!华夏纪年21世纪末,一代杀手之王‘剑王’,重生在文明犹存的星瀚大陆,以无上大毅力,大决心,开启了一个逆天崛起的强者之路。
  • 夺元

    夺元

    元韵风流,江山多娇,谁能与我煮酒论英雄!乱世烽火,勇者无惧,演绎英雄传奇。美女多姿,谁来与之共舞。穿越元末,是否注定好运到头,死于乱世?或是否极泰来,建立无双功业!心怀天下,回望烟波,江山掩笑颜。纵一生,为山河黛眉轻点慢描,当曲终人散,逢风流殓灭,虽只留名,何足惜哉!!《夺元》群已经建立,群号:28996280
  • 灵魂契约宗

    灵魂契约宗

    传说中,世间亘古流传着一个神秘的宗门。此宗人数极少,却不老不死,不毁不灭。他们与世人签下契约,满足一切愿望,而相应的代价,便是献上自己的灵魂!“我要成为明星!”天后程紫萱曾道。“只要与吾签订契约,你便可走向舞台中央,身着华服,荣耀无限!”“我要打造一个商业帝国!有着无尽财富!”福布斯富豪周源曾道。“只要与吾签订契约,你的财富即便是买下一个国度,也绰绰有余。”“我要坐拥无尽美人。”“只要与吾签订契约,你便可......"灵魂契约宗中华区负责人从他那沉寂的宫殿中走出,开启了一个造星的时代!
  • 花前有感,兼呈崔相

    花前有感,兼呈崔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