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4000000006

第6章 生意不怕小(1)

直击要害的“头三斧”

尽管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定位独辟蹊径,找到了市场空白点,但是小银行要想顺利开展业务并非易事。当时,外商银行林立,资本非常雄厚,因此极为傲慢,根本不把小银行放在眼里,更不屑与其开展业务往来,甚至陈光甫想与外商银行的买办见上一面,都很困难。而同一时期的国内银行,要么经济实力雄厚,要么政治背景深远,即便遭遇风险,也能进退自如,游刃有余。相比之下,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包括陈光甫在内的股东中,几乎没有极有名望的官僚和豪绅大户,也没有大财团支持,抗击打能力弱,业务开展困难重重。

那么,陈光甫是如何带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从寂寂无名迈向成功的呢?

这一年,陈光甫刚满35岁。虽然比较年轻,但他行事却十分沉稳,既然将创办私人银行作为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那么他就会尽可能地去筹划,以确保成功。在向朋友讲出只需几万元即可开办银行的想法时,他已经做出了一份经过多次推敲论证的详细计划书,对银行开业后的经营方针和业务拓展,有了一整套的规划。“服务社会”是他给银行定的经营宗旨,而“辅助工商”是他实现这个宗旨的具体途径。储蓄是银行的存身立命之根本,陈光甫特别强调储蓄的重要性,不但在吸引储户方面奇招迭出,还非常重视准备金的储备。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准备金率一直高居银行界之首,这也成为他日后带领银行渡过一个个危机的重要保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虽然这家银行的创业者们才学兼备,见识超出普通人,但他们还得踏踏实实地从零开始,特别是陈光甫,他的责任更重。在他的规划下,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实行的是地道的西式委托代理制度,以实现银行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由作为职业经理人的总经理全权负责日常经营事宜,摒弃中国传统金融机构责权、不清楚的弊端,更有利于提高银行的竞争能力。陈光甫集创始人、股东和经理人三种身份为一体,不仅要把控全局,很多时候更是要打拼在第一线。在他的计划中,首先是大力揽储,培训新员工,然后是对各大银行不太重视的对物信用和押款押汇等业务展开争夺,再对汇兑和辅助工商农实业进行布局,一步步壮大自身的实力,直至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私人银行。

正是基于此构想,“跑街”拉业务和培训新员工成为陈光甫当了总经理之后要做的头两件大事。由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这家“庙”比较小,显然无法吸引到优秀的银行职员,只能从熟人中相请,他的好友杨敦甫、杨介眉在邮政局工作过,对金融业务也比较熟悉,被他请来做帮手,同时从他以前工作过的江苏银行延揽了几个知根知底的下属。在银行开门营业前,他又招聘了几个潜质不错的员工,并对他们进行了相应的培训,以临时应急,同时其他几个董事也都各显神通,帮起忙来。

这几个董事周围的亲朋好友成为他们首要的揽储对象,经过一连串的情感攻势和商业“利诱”后,他们揽到了一些储蓄存款。但银行不能仅靠做熟人的生意维持生存,好在银行周围居住的市民中,有的听说了“一元开户”这个服务后,前来看个新鲜进行尝试,恰好不久后出现了100元开100个账户的事情,使得人们对这家其貌不扬、装饰朴实简洁、服务又超好的银行好感大增,纷纷前来存款。

将银行装饰得极朴素其实是陈光甫刻意为之。“小小银行”的目标客户是普通老百姓,外商在华的分行大都装饰得美轮美奂,让老百姓望而却步,于是他定下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装修基调:力求朴素,避免奢华。为了增加银行的亲民性,他还特意嘱托员工不开银行的大门,只打开小小的旁门,普通的门面让普通客户没有距离感,就增加了进来看一看的可能性。配合独创的“一元开户”,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开业之初迅速吸引了一批客户。这种领先同行的经营理念,连今天很多的国有银行都跟不上呢。

银行新开张算是有个开门红后,陈光甫想出了种种成本低廉的妙招以宣传本银行的服务,如前来存款时赠送带有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标志和广告语的钱夹、手提袋等,所有赠品都印制精美,十分受欢迎,虽然成本略高,却有效地扩大了银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他们还在上海的各大街小巷人流密集处张贴揽储的宣传海报,效果也不错。待开业初期业务理顺之后,陈光甫还想出了一个更“土”却效果奇佳的宣传方式,那就是雇请几辆大车,在车上支起银行的大幅广告画,对大车稍加修饰后,由员工带队前往上海郊区、农村等地深入到农民家门口宣传揽储。此方法一出现,即在上海引起了轰动,能将银行的金融业务用如此“低级”的方式对农民宣传,堪称前无古人之举,彻底颠覆了银行等现代金融机构“高高在上”的形象,也为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招徕了一大批农民客户。虽然这些人所存的钱不多,但是一旦其信任了某家银行,就不会轻易改换“门庭”,而且他们的存款周期也较长。

为了吸引市民存款,陈光甫还实行“活期储蓄”、“整存整取”、“整存零取”等储蓄方式,引领银行业一时之风潮,并一直沿用至今,成为银行业最基本的服务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陈光甫还首创了“红白礼金券”式的储蓄服务项目。俗语云:“人生有两件大事,一喜一丧。”中国人向来讲究礼数,尤其是在这两件大事面前,更是如此。中国地大物博,但即使有时间和地域的差异,这一喜一丧的礼金仍然是人们的共识,可谓是必不可少。礼金的多少跟随礼人与主人的关系相关,关系越好,礼金自然就越多。可是关系不好又不想让别人一眼看穿,该怎么办呢?主人收到的礼金太多,又不想一次性拿那么多钱到银行去存款,该怎么办呢?

陈光甫可谓是心细眼尖,他首先发现了这其中的商机。经过调查、研究,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首先推出了一款名为“红白礼金券”的新产品,开启了合法赚取一喜一丧之钱财的先河。

“红白礼金券”分为红券和白券。红券用于结婚、生子、乔迁、寿宴等喜事的场合,券面颜色以中国红为主,配以金黄色的字体。白券专门用于丧仪事宜,券面颜色以白色为主,配以浅绿色的字体。无论是红券还是白券,都印刷精美,可以折叠,票面的数额以20元为底线,以10元为梯度,以便人们选用。

这样,遇到红白事想要随礼的人,就可以拿着钱到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各地的分行去换取红白礼券,换取时遵循等额交换的原则,不收取工本费用。

这就很好地解决了上面提到的两个问题。对于随礼人来说,拿着礼券去随礼的方式,既不会让别人发现自己随礼的数额(由于可以折叠的原因),又显得很时尚;对于收到礼券的人来说,不仅不必为身边存放大量现金担忧,可以享受礼金在银行存款的利息优惠,还可以随时随地支取;对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来说,虽然花费了工本费,又是等额交换,但用收到的大量礼金进行放款业务带来的收益却是远远超过其成本的。

这件一举三得的好事,很快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青睐,引领了礼券的流行趋势,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也因此再次美名远扬。

除此之外,为了扩大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影响力,陈光甫还创新推出了学校储蓄,吸纳学生和老师为储户,并代替学校收取学生的学费、生活费等各种费用。今日学生考上大学,收到录取通知书时,里面大多夹带一张附赠银行卡的形式就源于此。

学校储蓄资金少,且做起来较为繁杂,很多大银行不屑于开展此业务,但是陈光甫看重的并不是这些短期利益,在他看来,“今日办储蓄之学校,无异于为我行的播音台也”。学生是社会的未来,是潜在的客户和口碑宣传者,若能赢得他们的良好印象,对银行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在银行开业的前两年,陈光甫是非常辛劳的,他白天处理日常事务、跑街拉客户、调查放贷的客户,晚上还要回到银行给新员工们上课,亲自教授他们银行业的各种知识,指导他们练习技能。在培训中,他还特别注重对员工事业心的培养,力除享福发财的思想,他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吾今要宣传我的意思,即:当此乱世无饭吃的人太多,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做事的人先要打破发财、穿好的、吃好的的思想,纵使每月仅拿10元之薪资,日日受妻孥的怨骂,亲戚的讥笑,仍不改我志,一心研究为行中想法子谋利益。行中生意上了轨道,大家虽不能发财,然一生温饱却有余矣。况且省吃俭用当有小康之机会。我想用此主义与行人中同人结一个团体,不知吾弟意见以为如何?

麻醉二字吾觉得为描写国人最切贴之名词。试申说之如下:从小读书上学(入学校包涵在内),想做官、做生意,想发财,如不能成,则投机至发财或破产,而及上功名富贵到手后,就想做仙家。此麻醉性的理想,于事实上不能做到,然麻醉之力过大,社会上一般人仍是沉沉昏昏,向此一条路上走。

以上乃从广义而论,若就狭义而言,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之人今日无一个人心满意足。反而观外国人在外国人之机关上,若三井洋行之职员,或欧美大银行之职员,多半心满意足。此无他,乃所持之人生观念不同耳。”【上海档案馆.陈光甫日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同时,他还一再强调服务精神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常常对下属说:“我们的客户都是中下阶层的人,应契合他们的心理需求,银行装饰应以简朴大方为主,而员工应热情对待每一位来客,无论他们存款数额大小,都应给予同样的服务,绝不可因人而异,对贫穷者有所歧视。”陈光甫不但在接待礼仪方面有严格的要求,对业务大厅的柜台等设施也从方便客户的角度考虑设置,这在其他银行是不多见的。

在陈光甫等人的努力下,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存款总额增长速度十分惊人:从1915年开业起到年底时,已经有存款57万多元;到1916年年底时,增加了近3倍,达到了144万元;到1918年年底时,又翻了一番,达到327万元;待到1926年年底,即开业10年6个月时,存款总额达到了3244万元;到1936年时,这个数额飙升到了2亿元。20年间足足增长了2000倍,位居全国同行前茅。而这些成就,皆起源于他“从最小的生意做起”这种精神。

注重服务,忍辱负重

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内部,每个员工都熟知陈光甫提出的“人争近利,我图远功;人嫌细微,我宁繁琐”这个经营理念,并在他的带领下坚持实践,使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同业中更具竞争实力。例如,在为外资企业服务,开展汇兑押款等业务时,他们正是凭借这种“不怕繁琐”的敬业精神,打出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在以上海为首的南方地区,云集着许多洋行等外资企业,它们的业务量非常大,资金流动率也很高,对相关的金融服务的要求也较为挑剔,因此这一领域的业务向来被外资银行占据,很多中资银行、钱庄则很难进入其中。陈光甫也是看到了这个领域中庞大的商机,沃顿商学院出身的他对自己的服务水准还是很有信心的,但他的银行资本实力太小,与汇丰、花旗等银行巨头正面抗争显然不具可行性。于是,他打算从这个市场中不为人注意的方面入手,利用自己在国外的人脉,和这些外资企业有了初步的接触,并选择德士古石油公司作为突破点。

这个德士古公司成立于1901年,是美国的老牌石油公司之一,后改为人们更为熟悉的得克萨斯公司,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拥有120多家分支机构的全球性石油巨头。这家公司的运作管理向来严谨规范,在进入中国市场后,其内部管理依旧十分西化,例如它的日常采购、薪水发放等都是采用支票的形式,较为简洁方便,但是支票的数量很多,而且公司内部的财务制度要求很苛刻,需要合作银行在每个月的月底将支票集中返回,以供它查账核对。支票是银行的原始凭证,岂能随意借出?而且是每个月都要把新的支票借出一次,实在有违银行业的“规矩”。因此,很多外国银行都拒绝德士古的这个要求,甚至干脆不接受它的支票。对此,陈光甫仔细衡量后,还是大胆地承接了这项业务。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主动上门要求提供金融服务,德士古公司非常高兴,他们已经为这个事情苦恼许久了,这次有银行愿意接受他们的财务制度要求,是件好事。经过了解,他们知道这家银行成立不久,实力比较弱些,能否提供高效周到的金融服务,德士古的领导层心里也没底,但据美国的朋友介绍,这家银行的创办人陈光甫是位正直、敬业的银行专家,往日业绩也很辉煌。于是,德士古觉得先和陈光甫的银行尝试合作薪水发放、日常开支的支票业务,如果确实能符合自己的要求,再将更多的业务交给他们去做。

虽然陈光甫有心理准备,但真正开始和德士古合作后,才发现其支票的业务量不是一般的大,很多零碎的小额支出也使用支票,月底汇总核查对账时,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职员们都快忙疯了,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其工作量增加近一倍。他们不仅要统计自己的业务,还要将德士古的支票都分类封好,送到他们公司,和其财务人员一起逐笔核对。每到这个对账时间,他们往往白天黑夜连轴转才能完成任务,银行职员们叫苦不迭,纷纷向陈光甫抱怨:德士古的业务没有多大的利润,但实在是太繁琐了,难怪那些大银行不做他的生意,要不咱们也别做了吧。

每次对账,陈光甫都亲临一线和职员们一起工作,和德士古沟通联络,忙得马不停蹄,也感到很累,但他还是拒绝了下属的建议,并耐心地向他们解释以鼓舞士气。几个月后,德士古方面邀请陈光甫面谈,表示对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服务质量非常满意,其敬业精神令人十分感动,决定将公司在中国的大半金融业务都交给他们去做。这个消息令陈光甫非常高兴,得到最难伺候客户的高度评价,他和下属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经手此事的职员也发现,连德士古的服务都能做好,对其他企业服务起来更是得心应手。更为利好的是,陈光甫“啃”下了德士古的消息在业内传开后,其他外资公司对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态度也大为改观,有了合作的意向。趁此良机,陈光甫带领下属们逐一拜访上海的外资公司,收获颇丰。至此,他逐渐打开了原为外资银行垄断的、利润很高的外企金融服务市场。

同类推荐
  • 美人范冰冰

    美人范冰冰

    范冰冰可能是中国娱乐圈最非议的人物。 有人说她不美,有人说她整容,有人说她胖,可无论怎么样大众还不是看得不亦乐乎?有人说她是烂片之王,有人说她只顾着捞钱,可无论如何也没妨碍她一路身价高涨。有人说她蛇蝎心肠,踩人上位;有人说她野心太大,眼高手低;有人说她靠绯闻上位,恬不知耻……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永乐大帝朱棣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永乐大帝朱棣

    永乐大帝朱棣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在明朝诸帝中,其丰功伟绩恐怕无人能与之匹敌: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借镇边扫北之机,在为国立功的同时,私蓄日后能为自己夺取皇位拼死效力的文臣武将。征漠北、平安南、通西洋、修大典、建北京,缔造了一个“永乐盛世”。人必有是非功过,他凶杀成性、冷酷无情,成为历史上颇有争议的皇帝。本书以精练的语言为读者朋友逐层揭开了永乐大帝神秘传奇的一生。
  • 光武大帝刘秀(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光武大帝刘秀(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中国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长沙王刘发的直系后代,父亲曾任南顿令。公元25~57年在位。刘秀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称其才兼文武,豁达又大度。他擅长用兵,善于以少胜多,出奇制胜。
  • 狂人末日

    狂人末日

    本书再现了七大铁血狂人的隐秘人生,记录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丑陋的几段疯狂岁月。全书内容包括:希特勒——让二十亿人卷入战争漩涡的维也纳流浪汉,墨索里尼——从铁匠家庭中走出来的“专制狂魔”,东条英机——被远东军事法庭处以绞刑的军国主义狂徒等。
  •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为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晚年亲自指定的口述传记作者王国平,对南怀瑾去世前一百天生活的真实记录。一代宗师南怀瑾在生命最后关头的隐秘细节,在书中如画卷般逐次展现于世人眼前。南怀瑾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总结,以及临终前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最后思考,尤其值得关心中国文化命运的人们深思和记取。
热门推荐
  • 豪门少奶奶

    豪门少奶奶

    婚礼上,她一手策划的“分礼”让夫家颜面扫地,从此在Y市名声大噪。一夜酒醉,他许她婚姻,她许他孩子,各取所需。本是一场你情我愿的交易,却抵不住爱情悄然来袭。两情缱绻时,她才知,他娶她是交易中的交易,她嫁他是套中有套。扔下一纸契约终止书,她带着孩子远走他乡。这一场爱情,于她,已无路可走;于他,却刚刚开始……
  • 最牛杂役

    最牛杂役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且看自地球穿越而来附身小小杂役的杨烈,凭借一双肉拳,如何在这以武为尊的纷乱异界倾覆天地!谁说千金小姐只能配王公贵族风流才子?要知道,近水楼台从来都是杂役的专利!陪小姐解解闷,陪小姐逛逛街,陪小姐聊聊天,陪小姐洗洗澡,陪小姐睡睡觉……杨烈大手一挥:这些都可以有!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冒险追踪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冒险追踪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天下三国

    天下三国

    本书由著名作家李国文话说三国157题,据史实,讲故事,说权谋,道忠奸,探寻世界分合之道,分析博弈消长之谜,梳理人生成败之路,内容丰富,文字精炼。
  • 凤阙天下:邪妃宠上天

    凤阙天下:邪妃宠上天

    结拜姐妹用尽心思置她于死地,亲生姐姐为保自身弃她于不顾,恩爱夫君听信谗言贬她于冷宫。好不容易逃出生天,却又卷进大家族的黑暗斗争中,无端端遭人绑架……这些也便罢了。可眼前这个男人是怎么回事?她识朋友,他使坏,她做生意,他捣乱,她搬离了他的府,他还要死皮赖脸跟过来。搂了她的人,压了她的唇,还霸道地宣称她是他一个人的!喂喂,再耍无赖,我报告官府了!
  • 繁花落尽心逝十年

    繁花落尽心逝十年

    那一季的繁花开得灿烂,在清风中静静地摇曳着,散落了一地的哀伤。那时候的他们并不懂得什么是爱,只是她深深地落进了他的心里,他深深地跌入了她的心中。日月流逝间,她对爱情从怀疑变得不相信。于是,在她的心里,落下了一个十年,关于生死,关于自己。
  • 学霸笔记之人心难测

    学霸笔记之人心难测

    2124年,H市发生了一起离奇死亡事件,目击者称,当时行驶在马路上的两辆出租车非常奇怪,好像是预谋好的相向而撞。导致一死两伤,经媒体和警方多方面查证,死者名叫蓝羽墨,冬尼高中特优毕业生,三年来一直保持全校第一的傲人成绩,年仅17岁。正当警方全力调查死者死因时,死者的母亲在死者的房间里找到了一本日记,痛哭流涕。而对于警方来言,幕后凶手浮出水面......
  • 豪门二嫁:邪魅BOSS宠妻无度

    豪门二嫁:邪魅BOSS宠妻无度

    同一家医院里她被送进抢救室终是失去了孩子,他却陪着他的旧爱在保胎。他说:“陈眠,等她生下孩子,我送她离开,不会让她再出现在你面前。”陈眠笑说:“不,袁东晋,我要的是,你们都不要出现在我面前!”十年爱慕,三年婚姻,陈眠用了十三年去爱一个人,却不想石头终究开不出花,爱火始终暖不了沧海。陈眠这辈子做的最出格的事情,就是一不小心把温绍庭这面瘫给睡服。“男欢女爱乃人之本性,温先生,我不介意。”他面无表情,淡淡说道:“可……我很介意!”“那你想怎样?给你睡回来?”“这个主意不错”他煞有其事地颔首,“但是我这个人不爱耍流氓。我未娶,你离异,为了睡你合法化,我们结婚。”“温先生,我恐婚。”“乖,有病,得治!”
  • 最强教师

    最强教师

    他原本是黑势力的大哥,只因为厌倦江湖上的纷争,便金盆洗手,退出了黑势力。他步入校园,与美女教师谈情说爱,与美女警花摩擦火花,与美女杀手暧昧非凡。他虽然是一个教师,但却是拥有黑势力的教师,拥有着超术异能的最强教师!!!请各位客官坐看拥有黑势力背景的教师如何成为最强,如何处理感情纠纷。我是仙缘天歌,只为写一本好书,请多多关注《最强教师》!!!
  • 微暖时光遇见你

    微暖时光遇见你

    所幸微暖时光遇见你,所幸我在在最微暖的时光里遇见那个对的你,这应该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运。南思城与韩梦溪是一对很相恋的爱人,但是也要面对着每一次的考验,分离与伤害,误会与悲伤,时间会让他们的爱情经受得住考验吗?另有关于他们的家人及好友的爱情故事,简单或者复杂,好的结局与不好的结局也不过是在你眼里的作品。小生初出茅庐,若有文笔不当之处,还望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