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1200000017

第17章 宗教哲学(1)

斯蒂格勒

1982年获经济学奖,时年71岁。1911年1月17日生于美国华盛顿州的小镇雷登(Renton),1991年去世,享年80岁。国籍:美国。教育:1931年获华盛顿大学工商管理学学士学位;1932年获西北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193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双亲:父,约瑟夫·斯蒂格勒(JosephStigler),低级职员;母,伊丽莎白(Elizabeth Hungler Stigler)。配偶:玛格丽特(Margaret Mack),1936年12月26日结婚。后裔:三个儿子,长子斯蒂芬(Stephen),次子大卫(David),幼子约瑟夫(Joseph)。经历:1936~1938年在依阿华州立大学任助理教授;1938~1946年在明尼苏达大学任职,并在此期间由助理教授晋升为教授;1946~1947年任布朗大学教授;1947~195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授;1957~1958年在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工作;1958年以后一直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授,1977年后兼任该校国家经济研究中心负责人。1947~1991年还兼任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高级研究员;1964年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

主要著作:《生产和分配理论》(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Theories),New York:Macmillan,1941。《价格理论》(the theory of Price), Macmillan,1942。《关于经济问题的五次演讲》(Five Lectures on Economic Problems),New York:Longmans Green,1949。《经济学史论文集》(Essays in the History ofEconomics),Chicago U.Press,1965。《信息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J.Political Economy,69(June1961)。《劳动力市场信息》(“Informationin the Labor Market”),J.Political Econ-omy,70(Oct.1962)。《寡头垄断理论》(“A Theory of Oligopoly”),J.PoliticalEconomy,72(Feb.1964)。《产业组织》(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y),RichardD.lrwin,1968。《公民与国家》(TheCitizcn and the State:Essays on Regula-tion),Chicago U.Press,1975。《知识分子和市场》(The bltellectual and theMarketplace),Harvard U.Press,1984。《屋顶或天花板》(Roofs or Ceiling),1964(with M.Friedman)(此书有潘振民的中译本《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上海三联书店,1989)。《斯蒂格勒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8。

参考文献:《为什么他们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479~496。《现代传记年鉴》,1983,372~375。《世界重要经济学家辞典》,602。Science,218(Nov.12,1982),655~657。《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传》,第四卷,1100~1105。《我的成功道路》,93~110。R.Schmalensee:《斯蒂格勒对经济学的贡献》(“On GeorgeStigler"s Contributions to Economics”),Swed.J.Econ.,85(1985)。

评述:斯蒂格勒“因为研究产业结构、消费者行为、市场信息作用以及政府管制性政策等方面的贡献”获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斯蒂格勒是芝加哥学派在微观经济学方面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是宏观经济学方面的代表人物),是产业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信息经济理论的探讨。他认为信息是联系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环节的纽带,正是由于了解信息的成本太大才造成了价格差异,使同一种商品存在着不同的价格。斯蒂格勒的观点更新了微观经济学的市场理论关于一种商品只存在一种价格的假定。他的另一贡献是对社会管制政策的精锐批评,他力图论证“看不见的手”在当代仍可获得良好的效果,而政府管制则常常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他主张“最好的政府是管得最少的政府”;实行自由市场制度;反对垄断和国家干预。M.弗里德曼赞誉斯蒂格勒是“以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法律与政治问题的开山祖师”。他致力于研究经济与法律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并提出反托拉斯、立法理论等政策性大问题。

阿莱

1988年获经济学奖,时年77岁。1911年5月13日生于法国巴黎。国籍:法国。教育:1931年毕业于法国工艺学院;1936年又毕业于法国高级矿业学院;1949年获巴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双亲:父,莫利士(Maurice AL-lais);母,露易丝(Louise Caubet Al-lais)。配偶:杰奎琳(JacquelineBouteloup);1960年结婚。后裔:一个女儿,克莉丝廷(Chrstine)。经历:1944年起在巴黎国家高级矿业学院任经济学教授,并任该校经济研究所所长。在此期间,还兼任过巴黎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和日内瓦国际高级研究所经济学教授,以及法国全国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法国经济和社会研究室主任、巴黎国家高级矿业学院院长等职。其他获奖介绍:1933年获Laplace奖;1954年获伦理学和政治科学院的迪潘奖;1958年获霍普金斯大学美国运筹学会奖;1959年获J.迪唐斯奖;1959年获法国宇航学会加尔贝尔奖;1968年获阿尔努大奖;1970年获鼓励工业国有化协会金质奖章;1978年获法国全国科研中心金质奖章。

主要著作:《个体经济学说研究》(A la Recherche d’une discipline économ-ique),2vols.Imprimerie Nat.,1943。《经济与利息》(Economie et intérét),2vols.Imprimerie Nal.1947。《欧洲的联合——通向富裕的道路》(L’Europe unie,routede la prospérilé),Calmann-Levy,1959。《一般经济均衡理论与最大效率——当前的绝境与新的远景》(“Les theories del"équilibre économique général et de éffic-acité marximale-impasscs récentes etnouvelles perspectives”),Revue d"Econo-mie Politique,3(1971)。《健忘与兴趣》(“Forgetfulness and Interest”),J.Money,Credit and Banking, ptl,4 (Feb.1972)。《关于资本税和货币改革》(L’Import Sur leCapital el La reforme monélaire), EdnsHermann,1977。《预期效用假设与阿莱悖论:当代关于不确定性情况下合理决策的讨论,以及阿莱的答辩》(Expected UtilityHypothesis and the Allais’Paradox: Con-temporary Discussions on Rational Decisionsunder Uncertainty with Allais’Rejoinder),Beidel,1979(with O.Hagen)。

参考文献:“经济分析领域里的巨匠”,《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学术传记全书》,363~375。《世界重要经济学家辞典》,13~14。潘英丽:“一般经济均衡和最大效率理论”,《科学》,41卷2期,145~147。

评述:阿莱“因为在市场理沦和最大效率理论方面”对经济学所作出的贡献获198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阿莱是第一个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法国学者。他提出了多市场经济模型,重新系统地阐述了一般经济均衡理论和最大效益理论。阿莱认为,从瓦尔拉到德布鲁的一般均衡楔型均假定一个所有物品都集中在一起进行交换的市场,而且市场价格对所有市场参加者都是共同的、给定的,然后通过唯一的一轮交易作一次性移动,经济从不均衡状态过渡到均衡状态,这些假定都是不现实的,他称之为“一市场经济模型”。针对这些缺陷,他提出“多市场经济模型”,它假定导向均衡的交换以不同的价格连续发生,并且在任何给定时点上,不同经营者使用的价格不必是同一的,在“可分配剩余”的驱动下,每一次交易都趋近均衡。阿莱的“多市场模型”较之于“一市场模型”更接近现实,更一般化,即蕴涵了存在竞争和不存在竞争的所有可能的市场形态,而且能如同描述西方国家经济那样,描述东方国家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而且其描述是动态的。由于阿莱把私人分散地、自由地寻求和实现剩余看作是实现最大效率状态的基本途径,因此在政策主张上极力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政府于预。他的学说对法国在80年代中期从国家控制转向市场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诺贝尔奖遴选委员会主席、瑞典经济学家林德伯克(A.Lindbeck)曾指出:“阿莱不仅是新法国经济学派之父,而且也是经济分析领域中的一位巨匠。”哈维尔莫

1989年获经济学奖,时年78岁。1911年2月13日生于挪威的奥斯陆。国籍:挪威。教育:1933年毕业于奥斯陆大学;1941年获哈佛大学博土学位。经历:1933年后,为挪威政府贸易委员会服务;1939年应洛克菲勒基金会的邀请,到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1947年由美国返回挪威,1948年至今,一直在奥斯陆大学工作,任该校经济学教授,同时进行经济计量学研究。其他获奖介绍:1979年获弗里乔夫,南生高级研究奖。

主要著作:《经济计量学的概率方法》。《经济进化理论研究》(A Study inthe Theory of Economic Euolution),Chicago:U.of Chicago Press,1960。《投资理论研究》(A Study in the Theory ofInvestment),Chicago: U.Of ChicagoPress,1960。《联立方程组的统计含义》(“The Statistical Implications Of a Systemof Simultaneous Equations”),Economet-rica,11(Jan.194),1~12。《测度边际消费倾向的方法》。《商品需求的统计分析:同时估算结构关系式的例子》。《评弗里奇的回归分析及其在经济计量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观代经济计量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学术传记全书》,376~383。何宝玉:“198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维尔莫”,《经济学动态》,1989年第12期,44~47。方申:“把统计学引入经济预测的创举”,《科学》,42卷2期,156。

评述:哈维尔莫“因为对经济计量学的方法所作的奠基性贡献”获198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继弗里希(R.Frisch)之后第二位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挪威学者。哈维尔莫对经济汁量学的最重要贡献是在经济计量学中引入了概率方法。他特别重视经济分析中常被忽略的随机因素。在1941年的博士论文中,他首次把统计学引入经济预测,得出从随机抽样的调查中推演经济理论的方法,以及如何利用统计数字来验证经济理论并进行经济预测的方法。哈维尔莫把随机模型看作是计量经济学的基础,这对经济计量学的建立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使经济学理论更符合科学性。根据他的理论,经济学家也可以像自然科学家在实验室观察结果那样,利用一些基本原则来验证某种经济理沦或经济政策。哈维尔莫还把经济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和步骤归结为建立模型、估计参数、验证和预测。他的上述成就,使他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计量学理论的主要代表,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称誉哈维尔莫为“现代经济计量学之父”。

奥斯丁

英国哲学家。1911年3月26日生于兰开斯特。曾就学于斯鲁斯伯里学校,1933年在牛津大学,为全英学院研究员;1939~1945年在英国情报部服役,任副上校,1951年,获战争奖章;1945年,获大英帝国勋章及荣誉退休军人称号,1941年与让,库兹结婚,有4个孩子,1935~1939年,任牛津麦格尔登学院哲学研究员和讲师,1949~1950年,任牛津大学初级学监,1952~1960年,任牛津大学怀特道德哲学教授、基督圣体节研究员和大学出版社代表。1955年,在麻省坎布里奇哈拂大学主持威廉·詹姆斯讲席,1958年秋,任伯克利加州大学客座教授,1958年,为英国学会会员。1960年2月10日逝世。

著述

Ⅰ.哲学

《哲学论文》 (PhilosophicalPapers)J.O.厄默生和G.L.瓦诺克编,伦敦,**************1962年版。

《感觉与感觉对象》(Sense andSensibilia: Reconstructed fromthe Mauu Notes by G.L.Warnock)伦敦,**************1962年版。

《论怎样言有所为》(How to dothings With Words:The WilliamJames Lectures Delivered at Har-vard University)J.O.厄默生编,伦敦,**************1962年版。

《亚里土多德<;伦理学>;中的“亚加松”和“优代蒙尼”》(‘Agathen’and‘Eudaimonia’ in the‘Ethic’s of Ar-istotle)载(Aristotlc:Acole ctimof Critica′ Essays)J.M.E 莫拉克西克编,纽约,双日出版社1967年版。

Ⅱ.其他

《算术的基础》(The Foundations of Anithmetic:A logico-Ma-thematical Enquiry into the Con-tept of Number (翻译)G.弗雷格原著,牛津,布莱克威尔出版社1950年版。

研究著作:

同类推荐
  • 三国笑个性列传

    三国笑个性列传

    张飞他一吼声震天,关二哥耿直不拐弯,刘备的魅力曹操的权谋、助人为乐是夏侯渊。哇哈哈啊呜拉拉,助人为乐是夏侯渊!诸葛亮有把鹅毛扇,周瑜传说是文武双全,千古的传奇今天要新解,三国笑呀个性列传。哇哈哈啊呜拉拉,三国笑呀个性列传!
  • 和平鸽也流泪

    和平鸽也流泪

    一九三一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大中华东北三省,姜翰林的父亲参军,一九三三年热河事变日军大举入侵热河,三月长城抗战爆发,姜翰林的父亲在一次任务中牺牲,噩耗传回来,姜翰林如遭雷劈,根据父亲信中的内容,姜翰林前往南京进入军校,辗转留学德国慕尼黑军校特种兵专业,回国后组建国内第一支野战队,与日军的柳生特战队展开一场持久的特种作战。
  • 大秦重器

    大秦重器

    他是魔鬼,是敌国帝王心中的梦魇,统率秦国强大兵团狂飙战国,他的兵团使敌酋心惊胆战,闻之色变,化成他们心里挥之不去的阴影。他是战神,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从不言败,与强者碰撞,与智者角力,横扫千军无人能敌,创造了战史上的辉煌,把秦国推向前所未有的强大。他也是秦人心中的太阳,使兵家学派大放异彩,把战术运用的淋漓尽致,少年得意,中年薄发,暮年凄凉,毕其一生,只为告诉敌国:强秦有我,秦永不败。
  • 我当皇帝那些年

    我当皇帝那些年

    打工仔叶天穿越了,醒来后发觉自已竟然是一国之君。当皇帝的感觉就是爽,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推倒母仪天下的皇后,摘掉童子鸡的帽子,然后再酒池肉林,大开无遮大会。爱江山,更爱美人,天下美女尽收后宫,这是他最伟大的理想。
  • 司马王朝

    司马王朝

    三国讲完了,接下来就交给司马家,看他们如何在短暂统一之后,构造第二个两半王朝。
热门推荐
  • 冰山王子与高冷女王折翼

    冰山王子与高冷女王折翼

    夏汐是一个多高傲的女王欧阳寒宇是一个多冰冷的王子可就在一念之间两者挫败因为爱情曾经爱的死去活来的结果却是无情放下三姐妹玩转复仇世界三王子被迷的死去活来他们要挨到多久才能浪漫结局呢
  • 遇见你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

    遇见你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

    对于莫琛来说,遇见楚安然是他最大的幸福!他看似冷心冷情,然而一旦动了心,便再也放不下了!只是她一直躲着他是怎么回事?“楚安然,就算你逃到天涯海角我也会把你给找出来,我这辈子赖定你了!”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大剑魔女们的大天使

    大剑魔女们的大天使

    這是有關一個無能天使被派到大劍的世界的奇怪故事,不過內容倒是還蠻親近非原著讀者的,喜歡冒險故事的朋友不如點進來看看。至於看過原著漫畫"大劍"的朋友們,我當然也十分歡迎,請你們一定點進來看看。不過請不要噴得太過大力......我為了寫出更有原創性的劇情,基本上小說的內容只有時間線大致與原作相同,但是篇幅大多在寫原作沒描述的部分,而人物的出場上原作的當紅角色戲份也不多就是了。關於故事背景,可能有人會有疑問,害怕新增的一些元素會擾亂大劍精彩的戰鬥,但我可以保證沒有魔法滿天飛的狀況,主角是廢材一個。大劍x大菠蘿?不,各位看官別搞錯了,大菠蘿的部分只是做為背景設定而已,不會擾亂大劍的劇情的。
  • 胖豆豆追爱记

    胖豆豆追爱记

    又一次冲突,小豆终于炒了老板,职场失意,情场也不得意,是谁规定我就必须要与这种人相亲?为什么要在这个环境下遇到暗恋的人?我的人生就只能这样了么?
  • 总裁:漫漫追妻路,千万别放手

    总裁:漫漫追妻路,千万别放手

    因为觉得他太过于漂亮,甚至他长得十分妖孽,所以只有九岁的她跟上了正被人追杀的夜殇,她替他挡了一枪,此后他注定欠她顾潇筱,多年以后再次相遇,她上了他的车,而他也凭借着她脖子上的项链认出了她,可她似乎却不再认识他了,可是这丝毫不改变当年他许下的承诺:“有生之年若再遇你,我必将护你一世周全,只因为你是我今生的第一缕阳光。”而顾潇筱知道他是自己小时候救下的妖孽哥哥时对他说了一句话:你是我的一见钟情既也是我的一眼万年。她从未忘记这件事情,可是她却把这件事放在心底深处,不让他人看到仅此而已
  • 青衫游

    青衫游

    四大部洲,人与妖混居的世界猴王故地,一个英雄不死的传说相知、相识,几段友情仇恨、厮杀,到头空长笑一声,飘然出海,漫游诸国幡然醒悟,原是大梦,且逍遥
  • 至强回归路

    至强回归路

    乍一看比犀利哥还犀利,好像刚从碳堆里爬出来的一样窝囊,走过的地方人们没有一个不捂着鼻子让开,一个个避而远之将他视为怪物。他是一个神秘的长官,收到一个任务而到了非洲,经过古老的仪式死去,但重生在了外星名叫五星大陆的古代,从此走上练功之路。
  • 邪帝狂宠:无良嚣张大小姐

    邪帝狂宠:无良嚣张大小姐

    任务失败,一朝穿越。但是,穿越也就罢了,但为什么穿到一个废柴身上,小说中穿越穿到格格、公主身上。不公啊!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来到这,那就好好闯一番,顺带再去找找紫凝、紫凤、紫鸢那三个小妮子。但是,这个男人怎么回事!——“喂,起开!你个色狼!!!”“女人,闭嘴!”“唔唔......
  • 东北乡村鬼事

    东北乡村鬼事

    6岁时,夜晚偶然惊醒,竟看到一道黑影。紧接着天将猛雷,爷爷受伤,变得疯疯癫癫,伤口处竟然渗出细碎的鱼鳞片。几天后,村民在水库打捞上一具尸体,而那具尸体竟然与还未死去的爷爷长得一模一样。尸体停放在祠堂,竟然引起来尸液漏堂事件。一系列怪异的事情不断发生……
  • 梦剑烟云录

    梦剑烟云录

    一段尘世与幻世的恩怨情仇,亦是一段艰难的寻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