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3600000330

第330章 王队 辽东疑团

管邴二人在辽东住了十余年,虽然并非公孙度幕僚,却被奉为上宾。

管邴二人不仅学问大,而且洁身自好,品行绝对是时代楷模。

尤其是管宁,更堪称“中国好邻居”。

管宁自己种了几块地,邻居的牛跑到地里啃食菜苗,管宁见状,栓好了牛,亲自割草打水饲喂,牛主人羞愧万分。

到辽东避难的人逐渐多了,管宁嫌藏龙阁附近吵闹,影响读书,便在城外清静的山脚洞窝处搭建了简陋的住所,以便清修苦读。管宁的住处没有水井,需要到远处村落水井打水,因人多桶少,来打水的人常常为先来后到而争吵,管宁便买来多具水桶,供大家使用,村里人由此变得谦让有礼。

管宁的品行才学无可挑剔,只是不想做官。公孙度甚觉惋惜,便请管宁开馆讲学。

不料,管老师的“辅导班”一开课,便座无虚席,没过几天,听课听得上瘾的学生们干脆把家搬了过来,以便随时向管宁请教。

没过多久,原本僻静的山脚,竟然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村镇。“旬日成市”的典故,有此而来。

公孙度多次邀请管邴二人进幕府为官,都被两人婉言回绝。

两人不肯为公孙度效力,但却成为辽东的形象代言人,公孙度以两人为招牌,招贤纳士。一时间,听闻管邴两人名头的才俊之士,纷纷涌到辽东,其中很多人成为公孙度的属下。

两人不愿做官,公孙度便修建了学馆,供两人讲学。辽东百姓以听管邴讲授礼仪为荣、为乐。

公孙度发现,随着百姓的文明程度的逐渐提高,辽东社会秩序日益变得和谐有序。公孙度大喜过望,干脆命令文武官员甚至家丁奴仆都要到管邴两位老师的“辅导班”里“进修”。

管邴二人也因此拥有了更多的粉丝和学生。

两人只给学生解读经典、讲授礼仪,坚决不涉及军事和政治,但他们能够从前来讨教的学生那里,了解天下大势和辽东方方面面的信息。

而公孙度的近侍家奴,更是带来了很多传言、秘闻,以及各种阳谋、诡计。

说起公孙霸,两人首先就提及公孙度剿灭夫余国之事。

夫余国人口很少,但是却占据着辽东以北的广阔区域,公孙度觊觎已久。但夫余始终臣服于大汉,且与历代辽东当权者交好,公孙度便难以找到借口发难。

管邴二人说,最后,公孙度之所以下决心铲灭夫余,便是缘于公孙霸的一句话。

管邴听来讨教的公孙度的近侍讲,公孙度召集心腹研讨治理辽东的方略,言语间流露出对夫余国的觊觎之心,公孙霸当即表示应该出兵吞并夫余国。

公孙度无奈地表示没有出兵的理由,公孙霸轻笑一声道:父帅所想既是理由。

王队听到这里,不禁感叹一声:“真是他的性格啊,想得到的,就要不择手段得到,这个还真是个‘莫须有’的理由。”

管邴二人恨恨道:“然也,此贼全无半点圣贤之道,仁者之心。”

王队忧郁地摇摇头,心道:他若是有圣贤仁义之心,那就不是他了。

“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手段,升济将军竟然将辽东大权托付与他!”

五木逐渐恢复了常态,低着头轻声问道:“难道那嫁祸给我的主意也是他出的?”

管宁摇摇头,表示不知情。

邴原道:“据邴某所知,此事非彼所为。”

“哦?请邴老师仔细说说。”五木急于了解所有和自己有关的事情。

邴原表示,自己也是道听途说,公孙度偏爱二儿子公孙恭,一直有心将公孙恭培养为自己的接班人。但公孙恭在高句丽受伤,而且伤在下体,直接影响到传宗接代,在尊崇祖先的年代,不能生育后代,亡故的祖先便无人祭祀,便成了孤魂野鬼,因此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公孙恭的病情不能治愈,自然无法接掌辽东大位。

而同时,公孙康却在剿灭夫余之战中出了风头,因此动了争夺世子之位的念头。而当他听说公孙度委派五木采购为公孙恭治病的药材时,便心生歹念,用有毒的药材调换了五木采购的药材,使得公孙恭服用之后,不仅没有疗效,还险些丧命。(参见0052章《再生意外》)

“这么说,我还是被那个傻……公孙康算计了?”五木险些骂出脏话来,五木宁愿被公孙度甚至公孙霸算计,也不愿折在公孙康手里,因为在五木眼里,公孙康就是一个草包、一个傻X。(闹心评论:其实,五木大可不必介意在管邴二人面前说脏话,一来,两人原本就把五木当做“粗人”,不说脏话的“粗人”自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粗人;二来,就算五木骂出了口,闹心也坚信管邴二人根本听不懂)

“邓公子莫动气,”邴原劝道,“此事虽非那个公孙贼子所为,但后来之事,却与其有关。”

“哦?”王队和五木都认真起来。

管宁摇摇头道:“如此龌龊伎俩,难道升济将军不能识破吗?升济将军这是怎么了?”公孙度待管邴二人极厚,因此,说到公孙度的是非之处,管宁颇多感慨。

邴原苦笑一下,道:“知子莫若父,只是升济将军受贼子蛊惑。”

邴原讲,公孙度早已察觉公孙康有夺嫡想法,只是隐忍未发。待得公孙恭中毒,公孙度意识到必是公孙康所为。立即招来公孙康询问,公孙康矢口否认。

公孙度自然不信,却不料公孙霸出面为公孙康作证,彻底洗白了公孙康,反倒将嫌疑引到五木身上。

有了公孙霸作证,公孙度将信将疑。

不知公孙霸又说了什么,竟然使公孙度相信公孙恭在高句丽受伤一事,是五木与高句丽人合谋而为。

公孙度因此彻底迁怒五木,派人前往捉拿。

“我?我勾结高句丽?我勾结高句丽对我有什么好处?特么的把屎盆子扣我脑袋上,对他有什么好处?公孙度你特么的,我好歹我还救过你的命,他们特么的这么诬陷我,你就看不出来?”五木终于忍不住了,脏话连串喷出。(闹心在此打赌:这几句脏话,管邴二人一准能听懂)

管邴二人不仅自己从不说这样的脏话,在他们的感染下,周围的人都很少说脏话。如今五木唾沫四溅,脏话连串,管邴二人面面相觑,场面甚是尴尬。

王队对管邴二人歉意地笑笑,示意五木是气愤过度,请二人别介意。

五木骂了几句,注意到管邴二人的表情,也觉得自己有些跌份,喷出几口粗气,不再言语。

王队拍拍五木的胳膊,道:“五木,你觉得公孙度这么做,只是因为被蒙蔽吗?”

“啊……王哥,你的意思是,公孙度明知不是我干的,却不替我伸冤?”

王队苦笑一下:“兄弟啊,你经历太少啊。公孙度灭了夫余,下一个目标自然就是高句丽。灭夫余可以用莫须有的理由,但高句丽比夫余强大得多,他需要找到充足的理由,才能聚拢辽东人心,才能实现他一统辽东以及东北的野心。”

“啊?”五木于普通的人情往来上,情商极高,但这个问题牵扯的是政治问题,五木的眼光和王队相比,就差了很多了。

“兄弟啊,你淡定些吧。”王队劝道,“人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陷害你,但陷害你却能达成人家的目的——声讨高句丽。”

王队的话,把矛盾直接引到公孙度身上,管邴二人对公孙度印象不错,但也不得不说王队的分析有道理。

听了王队的话,五木嘴唇动了动,没有骂出声来。

管邴二人显然并不希望抹黑公孙度。

管宁继续把话题引到公孙霸身上。

“王先生所言貌似有理,但管某觉得,那公孙霸贼子不仅奸诈,简直就是……”管宁费了好大劲,也没憋出五木脱口就能说出的脏话,只得再次选择自己习惯的用词,“公孙霸贼子恶行令人发指,其用心之深,绝不限于辽东、河北,其行径之毒,必祸国殃民,我、我泱泱华夏,恐有灭顶之灾啊……”言罢,管宁竟滴下泪来。

“啊?”王队大惊,“他都做了什么?”

管宁情动,已不能发声,邴原回答道:“幼安先生和我听闻辽东暗幕,便觉辽东已非我等闲居之地,心生南返之意。而公孙霸贼子对我二人也倍加提防。升济大人手下,常来学馆的内侍,也不知何故,不再来往,因此,很多细节,我二人不得而知。”

王队有些失望。

邴原却继续道:“然,其恶行却有目共睹。”

这时,管宁也调整好了情绪,恨恨道:“也不知那贼子用了何等手段,竟逐渐将辽东大权托付给他。”

“啊?”王队更加吃惊,“不对啊,我在这里也偶尔看到邸报,辽东太守不还是公孙度吗?”

“唉……”管宁连连摇头,“名义如此,实则不然。升济将军对军政之事已不闻不问,一切全凭那贼子处置,甚至连两位公孙公子也唯其命是从。”

“啊?”管邴二人说出的消息一个比一个令王队惊讶,王队虽有心里准备,早就推测孙公霸穿越过来,一定是有重大图谋,但还是没想到他竟然能掌控辽东。“他、他用了什么手段啊?”王队明知管邴二人也不知情,还是问了一句。

邴原摇摇头。

“辽东军队都是归他指挥?”王队又问道。

邴原点点头。

“那辽东人口不多啊,怎么就能突然强大到这个地步?竟然先背弃袁本初,又胆敢向曹孟德叫板?”王队实在无法理解。

邴原无奈地摇摇头,叹口气道:“唉,实情邴某也不知晓,其对辽东掌控,绝非残暴二字可以形容,邴某只知道,凡轻微触犯军律者,立斩;凡百姓接近军营者,立斩!”

王队军人出身,又经过战火洗礼,深知军队纪律的重要。但,像这样,轻微违反条例就杀头的纪律,还是令王队震惊。而且,军纪为何要牵连百姓?接近军营者就杀?

王队突然叫道:“他的军营里一定有不可告人的阴谋!”

“是极是极,”管宁连连点头,“某欲离开辽东,曾去向升济将军辞行,见过那贼子训练的队伍……”说道这里,一向淡定从容的管宁两颊松懈的面皮抖跳了几下,“奇怪、奇怪……可怕、可怕……”管宁很恐惧的样子,不敢往下说了。

王队连连追问,管宁终于又开口,他告诉王队,辽东的军队很是怪异,平时窝在军营里,看那些士兵的样子,都好似萎靡不振,根本不像传说中的辽东兵那样彪悍。

可当管宁和邴原逃离幽州时,听周边和辽东兵交战过的人讲,那些个辽东兵到了战场上,各个凶猛异常。

管宁的手微微抖着,嘴里念叨着:“绝非如狼似虎、绝非如狼似虎……”

王队被管宁的话弄得乱了,这话是说辽东兵勇猛啊,还是颓废啊?

一旁的邴原鼓足勇气,说出了一个词:“如鬼似魅……”

“啊?”王队和五木都大惊。

一会说萎靡,一会说鬼魅,到底是啥样啊?

王队盯着五木,突然,王队想起一样东西。

“毒品?”王队叫道。

“吸毒?”五木也同时脱口而出。

王队刚要确定自己的判断,却又疑惑了,不能啊,即便是服用了毒品,也不至于战斗力暴增,也不至于“如鬼似魅”,把管邴二人吓成这样啊?

……

夜,很深了。

王队辗转反侧,他想不通,弄不懂。

但,他确认了一件事:公孙霸一定就是孙公霸,他的图谋只有一个——天下。

同时,王队也下定了决心,一定要阻止他!

同类推荐
  • 无限穿越者

    无限穿越者

    孤儿一枚,生活坎坷。一次偶遇,让他的生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身负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该何去何在乎。大喊一声;“我是代表中国来拯救世界的超人类。”
  • 回到三国君临天下

    回到三国君临天下

    一个在上海努力奋斗的小青年在一次意外回到了动荡的东汉末年,之后,主角带着几个名将小弟,开始了他王图霸业,改变天下的梦想,成就君临天下。。。。
  • 三国之望子成龙

    三国之望子成龙

    一个重度穿越综合症患者侥幸穿越到东汉末,孜然一身的情况下他为了活命成为了佃农,无意中露出了值得拉拢的本钱,成功与徐州一个世家联姻,从此慢慢走上了帝王之路。都说望子成龙,父母不给儿子大好基础搞好教育,再聪明的儿子都能被搞废了。身为张铭贴身编辑的南华老仙就对他说:你可是责任重大,就别指望能够提前退休了。尽情演出吧!张铭反驳:凭什么我要给你们当猴子一样欣赏?!南华笑道:让你来到这个时代,让你人生重新来过的我们,也就等于是你的父母,父母望子成龙,有错吗?有错吗?好像没错吧?某个被忽悠的人点了点头。
  • 权臣斗:中国古代权臣秘谋追记

    权臣斗:中国古代权臣秘谋追记

    权臣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势力,在数千年的文明长河中书写了绚丽多彩的篇章。权臣相斗一直无休止,有的是自发挑起争端,有的却是昏君搅局。所谓为臣难,为权臣难,为他人及皇帝不猜忌的权臣更是难上加难。
  • 如果这是宋史7

    如果这是宋史7

    帝国骤然从顶峰跌落至万劫不复的谷底,最屈辱的时刻来到了。在这段历史中,充满着方方面面的极致。最奢靡的帝国,最荒唐的宰相,最庞大的官商,最憋屈的战事,最无耻的官员,以及最伟大的将军!
热门推荐
  • 限时逼婚:萌妻宝贝来袭

    限时逼婚:萌妻宝贝来袭

    五年前,她喝醉装疯,强拉扯着他,就是不放;彼时他们连彼此的脸都没看清;五年后,她逗比抽风,不知不觉把他拉入了坑;此时他们已经有了个比他们还聪明的儿子;谭晨光是个折磨人的单亲妈妈,可以上刀山下火海,却爬不出谈景述的温柔陷阱;谈景述是个老实腹黑的年轻中医,可以治疗疑难杂症,却偏偏中了谭晨光的毒,戒不掉也解不了~谭墨默:其实这就是个老爹找回老娘,然后顺便发现还有个拖油瓶的故事……
  • 一霎风雨:曾经爱过你

    一霎风雨:曾经爱过你

    一霎风雨:曾经爱过你内容简介:有时小余弄不清只有十岁的小白的小脑袋里究竟在想些什么,小白惊人的早熟,那么多年之后,情况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
  • 校花的恋爱生涯

    校花的恋爱生涯

    她第一次知道自己也必须“女大当嫁”时,差点被吓死:妈妈咪呀您思想开放一点会死吗?才高中就开始物色我的男友啊!鸾夕学生会里七个男生,她会选谁?谁又会选她?(欢迎看佳佳其它的文哦!)
  •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

    在多年的教子实践中,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很多家长教育方式和方法不正确,以分数为导向,只把孩子当做学习机器,过多干预孩子的积极性和兴趣,结果却适得其反。通过借鉴书中高考状元们的学习方法,优秀父母的教子方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最争气。
  • 行尸走肉之徒具形骸

    行尸走肉之徒具形骸

    比人类战争更恐怖的是什么?丧尸?不,是扭曲的人性。顺从于我,得到生存,忤逆于我,得到死亡。---新星军元首韩光
  • 蒲生恋

    蒲生恋

    在风起云涌的九州大陆,她背负着家仇,在杀生路上步步成魔;他放下国恨,虽救人无数,却不会普渡众生。是什么,洗去了她眸中的血色,将她脚下的血花朵朵变白;是什么,开启了远古的蒲石,将这份爱意刻在洋洋深海的冥石之中。月老将红线圈在他们身上,即使人生漫漫,道路坎坷,他们也将不离不弃。
  • 重生之联姻

    重生之联姻

    联姻,从来都没有纯粹的爱情,中间夹杂着权力、欲望、甚至是恨意。这就是你娶、我嫁的世界。
  • 王妃,跟我回家好不好

    王妃,跟我回家好不好

    穿越到靖王妃身上了,还不受宠,没事,本想安安静静过完一生,可是这个王爷突然表白,受不了,她逃了,女扮男装,进入墨阁,还拜了个师,可为什么这个师傅是他
  • 重生之嫡亲贵女

    重生之嫡亲贵女

    她是文武双全的嫡亲大公主,惊才绝艳不输男儿,重生后,她身为同名同姓的侍郎府嫡长女,被姨娘设计气死。于是她在一群吵闹谩骂指责中重生而来,她,誓要改变现状!幼小的弟弟,危机四伏的大宅,姨娘狠辣,庶妹阴线,有个爹爹偏心眼,且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三百六十五夜诡事

    三百六十五夜诡事

    本书将不定期更新鬼故事,每个故事都是一个童年回忆,当然只是作者小时候因为不懂事所经历的怪力乱神添油加醋写一番,还有长辈们在夏夜乘凉时所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