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3600000052

第52章 王队 南山遇高人

(此章高人,绝非《作品相关》的“网吧高人”,各位不可胡乱猜测,还是往下看吧。)

王队想得简单了。

原本设想带着王黑儿、乳娘和老家人上岸,在长安附近,寻一僻静处,将三人安顿下,自己去长安找王允,待王允方便时,过来看看自己的孙儿,王允便可安心了,自己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但离长安还有十余里时,王队便感觉不对劲。

长安城外,到处是人。

洛阳的一百多万民众背井离乡,被驱赶到长安,长安哪能安置得下啊。

这一百多万人,可不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军队,即便是原来的富商巨贾,被董卓的西凉军洗劫以后,也变成了彻头彻尾的难民。

百万难民散布在长安四周,有亲人失散的、有打劫财物的、有偷盗人口的……

必须远离这难民营一般的长安。

王队思考再三,想到一个好去处,几个人立刻动身,自长安一路南行。

两天后,一座幽静青山耸在眼前——终南山,后人常说的“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中的“南山”便是终南山的简称。

王队曾遍游国内名山,终南山给他的印象最为深刻,虽无黄山之名,也无五岳之势,地处中国腹地,既被称作“九州之险”,又有“天下第一福地”的美名。中原虽战乱不断,但战火始终不曾殃及终南山,乃数千年来高人清修隐居之所在,时至二十一世纪,仍有数千人避世于此。王队觉得,终南山离长安虽远,但道路顺畅,往来便利,将王黑儿安顿在此,再好不过了。

终南山山路险峻,但山谷众多,爬了一段山路,一处开阔的谷地便呈现在眼前:林木葱茏,花团锦簇,泉清水澈,鸟语蝉鸣。

谷中有前人遗留的石屋,石屋傍山而建,后面便是小小的山洞,简而不陋,清扫下浮尘,确是避世安居的所在。

王队和老家人商量,今天暂且凑合住下,明日下山置办些生活用品。

一阵幽幽的琴声传来。

王队循着琴声向山坡上走去,树木掩映着两间茅草小屋,一清瘦男子坐在大石上抚琴而歌:“……聊逍遥兮遨嬉,缵仲尼兮周流;傥云睹兮我悦,遂舍车兮即浮……”

那男子见王队缓缓而来,便收声凝望。

王队走得近些,看清了清瘦男子的容貌,不禁微微一惊,深施一礼,口称:“大师。”

此人便是王队初到洛阳之时,于洛水之滨所遇的“梁高士”。

这梁高士也已认出王队,微微一笑,还了一礼。

“在下王队,敢问大师尊号。”

“哈哈,名字不过是个代号,山野之人,要那许多负累作甚?唤我‘梁大’就是了。”

王队原本还担心这隐者满口经纶文章,难以沟通,想不到这“粱高士”言语竟是如此简单浅显,内心便又添了几分好感:“哈哈,梁兄果然是高人啊,如果梁兄开口‘之乎’、闭口‘者也’,王某恐怕难以和梁兄聊天了啊。”

“哈哈哈”两人放声大笑。

“王兄弟因何来到这荒山野岭啊,不会是要学我梁某一样避世隐居吧?”

“我可学不了梁兄您啊,我摆脱不了人世间的纠结啊。不瞒梁兄,我是受人之托,照料一位小公子,暂避战乱。找到此处,不想遇到梁兄,实乃我之幸也。”

“哈哈,王兄弟,你怕我开口‘之乎’、闭口‘者也’,你反倒‘之乎者也’了。”

王队朗声笑道:“哈哈,我班门弄斧了。”

梁大收住笑容,认真地说道:“王兄弟一脸英雄之气,将小公子托付与王兄弟,真是找对人了。如此一来,咱们可算是邻居了,如有什么需要,尽管直说,我这里没有锦衣玉食,但粗菜淡饭、柴米油盐还是有的。”

“太好了,我们刚刚上山,正缺这类东西。”

梁大唤来他的妻子,便是当日划船的黑丑妇人,王队赶紧见礼。

那妇人相貌虽不堪,但言谈举止,气度也如梁大般非凡,定是大户人家识文断字的女子,却没有普通大家闺秀的娇蛮。

王队不禁对夫妻二人更加敬佩。

石屋外有前人留下的小块可耕作的土地,清除了荒草,去梁大那里讨了些菜苗种上。

王队下山几次,采办了粮食和一些必须品,这隐居的生活就算是“开张了”。

山上物产非常丰富,太乙池水清鱼肥,南五台果树漫山,只是还不到采摘的季节,如果有兴致,还可以抓捕些山间野味。

站在石屋前,王队四下望望,甚是满意。

这段日子,梁大也经常来小石屋,帮王队他们除草种菜,修缮屋子。

两人聊得投缘,互相敬佩。

上山很久了,要早些去长安回禀王允,以免老人家着急。山上有梁大夫妇这样的邻居,王队心里踏实了很多。

王队和梁大打了招呼,说自己要下山去长安,梁大叫王队不必牵挂,这里一切有他照料。

……

清晨,王队嘱咐了老家人,拜别了梁大,向山外走去。

前面一处大石台突于山外,登上此处,云雾刚刚散去,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

遥望着三秦拱卫长安,想着即将崩塌的大汉王朝,王队无限感慨,叹了口气,朗声吟诵了几句白居易的诗:前夕宿三堂,今且游申湖;残春三百里,送我归东都。

“好一个‘送我归东都’。”身后有人赞道。

回头看,石台下面走来了三个人,三人都是文人打扮。

一人三十多岁年纪,另两人不过二十出头。

“先生好文采。”年龄稍长之人拱手道。

“惭愧,此乃是白先生的诗,我借来感慨一番罢了。”

“哦?敢问是哪位白先生?”

王队沉吟了一下,暗笑:嘿嘿,我说了白居易你们也不能识得,便道:“只是在下的友人。”

三人中最年轻者淡淡一笑道:“文虽好,可叹只有忧国之心,却无救国之情啊,不如改为‘扫残春三百里,我归东都’。”

王队微微一笑,没做评论,他不懂汉乐府,只是觉得把人家的五言诗改成这样,未免不伦不类,不过这青年改过后,的确改变了意境。

“好,改的好,‘我归东都’,何必要尔相送!”另外两人赞道,“奉孝果然气度非常。”

“奉孝?”王队一惊,这个名字他太熟悉了,抱拳拱手道:“在下王队,敢问尊姓。”

“鄙姓郭,郭嘉。”青年冷傲地自我介绍。

“啊!幸会幸会!原来是郭奉孝先生。”王队十分恭敬地深深施礼。

看到王队这般客气,三人颇感意外,郭嘉更是惊讶,赶紧还礼。

再与另外两人见礼,王队更是惊喜,此二人便是荀攸、荀彧叔侄。

荀彧道:“适才王先生诗文中,似是对那董卓颇为不满啊?”

王队知道此三人日后都是曹操的幕僚,自然不必忌讳:“那董卓,乃国贼,王某定要除之。”

荀攸等大喜。

原来,荀攸原本在朝为官,董卓迁都长安,引朝野内外不满,朝中有大臣密谋行刺董卓,但事情败露,荀攸也受了牵连。荀彧和郭嘉多方打点,方救得荀攸出狱,三人便来终南山游玩散心。

王队对董卓不满,与三人意气相投。

三人在前面游玩,后面有仆人带了酒菜,荀攸邀王队饮酒畅谈,王队自然不会拒绝,四人便在山上开怀畅饮起来。

荀攸问道:“王先生欲对抗董卓,敢问可有所安排?”

王队知三人日后都是曹操阵营的大谋士,也不隐瞒,便把自己在船中所分析的“道天地将法”五事讲明,请三人帮忙分析,其中,略去了与王允有关内容,只说与朝内重臣已有交通。

荀彧道:“王先生分析甚是有理,那董贼违世道失天时地利,只是凭借兵多将广,兼之挟持天子、掌控朝廷,以阴谋诡计横行天下。这‘将法’二事的确难办,还是请奉孝谋划一番吧。”

郭嘉微微一笑:“依我之见,却没什么难办,王先生只不过陷入一个误区而已。‘君子行大道’不错,但所谓行大事者不拘小节,对付董卓,王先生不必谦谦君子也。”

“愿听奉孝高见。”

郭嘉继续道:“董贼性豪爽且谨慎多疑,此乃其立足之本,亦是其丧命之源。其部虽众,然多入主洛阳之后收编何进、何苗、丁建阳及黄巾余部,人虽多心却散,关中险峻,易守难攻,宜先诱其内乱,里应外合,方能成功。”

王队拱手道:“奉孝先生可否详为筹划?”

郭嘉一笑:“某观王先生亦豪爽之人,敢问先生最怕何事?”

“这个……”王队沉吟片刻,“王某最怕的便是亲朋背叛。”

“然也!那董卓必更加害怕属下背叛,王先生只需‘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调动朝内关系,略施阴谋诡计,离间董卓及其属下,事必可成。”

“只是,王某听闻,那董卓极其擅长拉拢属下,否则那些羌人首领及后收编将领也不会对其死心塌地,这该当如何啊?”

“那些部属之所以死心塌地,是因董卓把他们当作兄弟,何谓兄弟?”

“兄弟,不为钱,不为利,但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王队接口道出自己对兄弟的理解。

“对!董卓创业之初,便是如此。”郭嘉话锋一转,“而如今,董卓位高权重,已不再是与部属们称兄道弟的董卓,而是董相国了。”

王队明白了:“哦!位置变了,心思自然会便,我们要将其推得更高,高到万人敬仰之位,使之孤立!”

荀彧笑道:“然也!不过重要的是,我们还要适当加些阴谋诡计,以推波助澜,令其阵营分崩离析。”

王队站起,整顿衣襟,对郭嘉等人深施一礼:“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几位先生天降奇奇才,王某纵是再读二十、三十年书,也不若听几位先生一番教诲啊。”

“哈哈哈”荀攸朗声笑道,“吾等之阴谋诡计乃是歪道,王先生心系江山社稷、汉室安危,方是光明大道。”

“惭愧!”

“哈哈哈。”

“不知几位先生意欲何往,可否愿赴长安祝王某一臂之力?”

荀攸道:“此番奉孝与文若为了搭救我,已引起那董贼怀疑,无法再回长安助王先生成就大事,我等此次来此终南山,便是欲借道青泥隘口,出武关潜返中原。”

“哦,几位打算投奔何处啊?”

“袁绍袁本初曾多次相邀,此番便想助本初一臂之力。”

王队听完,微笑了一下道:“王某有一事,不知是否当讲。”

“请。”

“袁本初虽出身名门,却胸无大志,洛阳盟军讨逆一战,可见一斑。”

始终面带冷傲的郭嘉听了王队的话,好似很感兴趣,拱手问王队:“那依王先生之见,天下何人堪称英雄?”

“曹操曹孟德,虽官低位微,又新败于荥阳,然心系江山社稷,败而不馁,真英雄也。”王队挑着大指,由衷赞道。

郭嘉微微点头。

同类推荐
  • 锦衣帝国

    锦衣帝国

    现代青年方中旭,生穿来到大明初年,李代桃僵成为不学无术,好色烂赌,名声顶风臭着八十里的浪荡子方琬。方中旭憧憬着穿越后的逍遥生活,哪知道老天爷给他开了一个玩笑,顶替的浪荡子方琬的大伯父,竟然是史书上被灭了十族的方孝孺,这个大坑让方中旭险些昏迷不醒。两世为人的方中旭,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如何从一个别人眼中的浪荡登徒子,华丽转身?从一个锦衣卫的跑腿探子,一步步奋斗攀登,成为弄臣权臣,介入皇权斗争,削藩擒王,搅动大明天下,继而定鼎篡明。在美人如蝶逐光影,英雄权谋百万兵的大明帝国之春,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打造属于他的历史。一切尽在此书中,请君留步细端详。
  • 大唐之国士无双

    大唐之国士无双

    自太宗以来,大唐盛极一时,后有武氏,治宏贞观,再有玄宗开开元,如此鼎盛之王朝,却在短短几代之内名存实亡?纵观历史,历朝历代仿佛都有一个无形的推手在推动着王朝的更迭,包不同,到他已经是第九代了,父母在他三岁那年便已远走,如今他却要卷入历史的车轮中。
  • 匡政之路

    匡政之路

    璇玑倒逆七政乱,江山漫卷蚩尤旗。十二神将劫天子,二十八宿斗紫皇。一首箴言诗,引动天下风云,是谁在背后搅动天下大势,谁是布局者,谁又是棋子?风云过后,又剩下了什么。。。
  • 间明

    间明

    "我们有位前辈,巧舌如簧,一力促成六国合纵。""我们有位前辈,制造木马,夜入坚城特洛伊。""我们有位前辈,"身在曹营心在汉",八公山上大秀草木皆兵。""我们还有位前辈,间术无双,以至所有秦姓后辈无法正常出境。"
  •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热门推荐
  • 神奇宝贝之龙焰

    神奇宝贝之龙焰

    这是以龙焰穿越到神奇宝贝的世界,开始冒险的一本书。
  • 魔少美男

    魔少美男

    一段关于美男的往事,一个关乎三界命运的战役。硝烟四起,暗流涌动,当魔界“糕富帅”变成人间“diao丝”,他是否能拿起“切糕刀”完美逆袭?陌生世界,祸福相依。前有魔界追兵,后有人间诡计。《魔少美男》带你穿越时空,感受别样的风趣幽默、生死对决、爱恨情仇、情倾天下!****************************************************************弱弱的问一句:还有票票吗?有的话请把我砸晕吧~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信心与鼓舞,没有你们,我不会是作者。
  • 贞观幽明谭

    贞观幽明谭

    故事以唐代贞观末年的长安为背景,描写了一个自幼背负诅咒的少年巫师明崇俨在追寻自己身世之秘的过程中,卷入了太子、虬髯客、南昭郡王等争夺王位的阴谋。与此同时,日本、新罗、百济等周边国家的奇才异能之士也怀着各自的目的纷纷登场。作品中人物众多,架构也铺陈得极开,但是内容精彩紧凑,各条线索交织依存,扑朔迷离,对读者有极大的吸引力。
  • 元帅逍遥

    元帅逍遥

    她是由妻贬为妾的深宅夫人,也是名扬天下的少侠无霜,更是国将倾灭,救民于水火之中的讨伐大元帅,当这一切合而为一时,且看她如何纵横天下!
  • 金瞳的死神

    金瞳的死神

    “来了之后,看了辣么多小说,发现我好像是个先例。”林洛天说道。穿越就穿越吧,不给风水宝地,还从异界到了地球。重生就重生吧,丫的还给了劳资一副女人的容貌。可关键是死神为毛是王明亮辣个二货?算了不管了,反正最后还是我的。
  • 封神秘录

    封神秘录

    何谓封神?是使凡人肉身成圣,晋位天神;还是将神封印了起来?封神!封神!究竟是千万年来的神话?还是千万年来的笑话?一册封神榜,仙路续篇章。青天、苍天、皇天,哪个才是天?散仙、真仙、金仙,哪个才是仙?一个名叫妲己的女人,一段闻所未闻的传说,为何会带着江寒,看破了这天地间最大的秘密……
  • 都市之无敌食神

    都市之无敌食神

    农村穷小子意外获得食神传承,成为世上唯一真神。五星级大酒店厨师?不行,不行。老子一碗冬瓜汤就直接让他跪了。厨王争霸?老子随便打包一个剩菜,就直接获奖了。“作为新一代食神,我最终的目的不是烹饪出绝世的佳肴。而是,守护世界的和平!”陈天赋对着各大媒体如此说道。
  • 潇风

    潇风

    偌大苍穹,安知你我,以我之血,荐我轩辕
  • 墨武邪神

    墨武邪神

    一位少年穿越后所造就的传奇,在那塑造属于自己的英雄梦。“林邪在此,谁敢不服!”
  • 剑指修途

    剑指修途

    对顾惜湛而言,漫漫修途中,有一柄剑,就足够了。剑修当一往无前,不惧福祸,不畏生死,不恐求仙之难。天下珍宝无数,我只需一剑足以。世人寻万法以避祸,我唯信一剑破之!本文剧情流,强者为尊,有男主,不能接受者请勿点击。ps求收藏~求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