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2400000012

第12章 认认真真读几本书(1)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读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和思维的发展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读书来完成的。书从内到外震撼我们的心灵,读书是为了让自己到达一个目前尚不能达到的彼岸世界。通过读书我们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就凸显出来了。可见,认真读书的作用非同一般。

请思考一下:

我们有没有认认真真地读过一本书的经历?在知识的海洋中,就是要汲取营养,书中的智慧是我们青少年成长必备的营养素。当我们拿到一本好书之后,要认真地阅读,仔细地揣摩作者的思想,才能更好地吸收书中精华的思想,使之成为自己成长所需的养分。如果为了贪图阅读的数量囫囵吞枣般对待一本值得仔细品味的好书,即是对作者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敷衍。要想真正从读书中受益,就要先学会选择好书,其次,学会读书的方法。选择一本好书认认真真地读,这样才能使一本书充分发挥它的功用。

认真读书才能有所收获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知识的泉源。一个人无论是想提高自己的智慧,还是想了解某一方面的知识或理论的基础,都需要通过认真读书来获得。

读书是人们通向成功之路的必然通道,在这条道路中总有一些有魔力的按钮,按下去就可以放出我们内在的力量,那是我们拥有的巨大资源。这些资源一经开发,就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帮助我们获得真正的成功。

伟人******认为,青年时代正是“修学储能”的时期,要认真读书,力求“积文成学”。读万卷书方能行万里路,每一个立志将来成为一名有用人才的青少年都要认真读书。

一位英雄少年非常喜欢读书,他最喜欢的礼物是书,他最好的朋友也是书。读书给他插上了理想的翅膀,提高了思想的境界陶冶了情操。认真、仔细地读书,使他增长了知识和智慧,开阔了眼界。在书的帮助下,他不断成长、进步。他是我们现代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半个多世纪以前,在云南的某个乡村茅舍里,西南联大的金岳霖教授和他的几个研究生静静地围坐一圈,每人各拿着休谟的一本英文原版的《人性论》,他们轮流诵读,然后大家逐句分析讨论甚至是辩驳,老师则在闭目静听,时而进行点拨。他们的脸上丝毫没有深陷战争的恐惧和不安,完全沉浸在了书的世界。

金岳霖教授对他的学生说:“一个人活一辈子,可能会读很多的书,也可能读不了几本书,可以对这本书感兴趣,也可以对那本书感兴趣,但无论如何,你这一辈子,总得认认真真地、一字一句地读两三本书。”

在这个繁忙的社会里,能空闲下来认真读几页书仿佛是件很奢侈的事情。对于我们广大的青少年朋友来说,日常课业的繁重,使得我们对于读书有种恐惧。空闲时间,我们大部分人会选择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视来消磨时间。但是,青少年朋友如果真的想做一件既能体会到乐趣,又能增长知识的事情的话,只有通过认真地读书来达到这一目的。

青少年朋友,如果我们曾经认真读过一本书,就会有这样的体会:认真读书,可以获得沁人心智的读书之乐,而不只是一时浅薄的俗趣;认真地阅读,能逐渐超越过去的自我,那种感觉就像是在自己面前重新打开了一扇天窗,发现原来陌生而高不可攀的事物渐渐明朗起来,这就是提高。

因为无论是重要的思想或是知识和理论基础,都存在于一本本好书里面。作者经过一个个认真反复地思考、想象和写作的过程,又经过了一个将成熟的思想变为文字的神奇转换,一本凝聚着作者人生经验、心灵感受或者是高超思想的作品面世了。作为青少年,唯有认真阅读,才能有所领悟,有所收获,才会吸收书中精髓的部分。同样,也只有经过一个认真的心智活动过程,我们的智能才能有所提高,才能获得持久的进步。

面对一杯好茶,一饮而尽的作法不仅不能体会茶的清香,还会增添品茶人的失望。同样,当我们面对一本好书的时候,囫囵吞枣地阅读不仅体会不到书中的寓意,也辜负了作者的苦心,更可以看成是浪费时间的一种表现。

青少年朋友,如果我们没有认真读书的习惯,那就从现在开始吧!请开动自己的脑筋,认真地思考一下,选出一本基本的、重要的书,把这本书认认真真、一字一句、从头到尾地,读上多遍。此外,不仅仅从读书的次数上,从语言到情节,从论据到论点,从思想到文采,从思维方式到行文风格上,力求彻底了解作者的思想。如果真能这样做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书读得越认真仔细,分析得越透彻,就越能接近作者的整个精神世界,才会有深刻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这是因为,作者与自己之间,无论是思想和观点,思维方式和行文风格,都是有很多差别的。

读书的过程也是一个了解别人的过程,只有不断地跟作者进行思想地交流,想方设法地去理解作品,才能真正有所收获。这也是提高自己欣赏水平和智力水准的重要过程。

众所周知,做任何一件事,最为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习惯,好习惯一旦养成,将受用终生。关于读书,首要的价值当然是培养一个好的读书习惯。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当我们终于能够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完整地读完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们就可以精读一些重要作品了。有了这个认真读书的好习惯,我们的读书生活就开出了一个新的境界。

但是,对于我们青少年而言,认真地读一本书的价值不止读书这么简单。要知道,当自己终于完完整整、善始善终地做成了一件事,而且这件事看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情况下,会我们就为自己的毅力埋下了自信的种子,同时,在做事的方法上也积累了经验。

青少年朋友,我们有了毅力和信心,再加上不断改进的方法和日益丰富的经验,请问,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呢?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论在何种环境下,不管目标多么遥远,只要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有明确的方向与目标,并能持之以恒、坚定地走下去,胜利的“果实”就一定会向我们频频招手。

读书是为了更好地思考

在现代社会,读书的人不少,但会读书的人不多。大部分人读书只是局限在无目的地消遣的层次上,而不是为了运用书中的知识。有一种鼓励大家读书的说法叫做“开卷有益”,但事实上,若是选择没有思考的“开卷”,未必就会有理想的读书效果。不假思索的读书方式可以用来消遣,但是,读书真正的功用还是在于读书时认真地思考。

纵观我们所读的书、所学的知识,只有有效地运用到生活和实践中去的部分,才会发挥其效用。孟子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原本是为思考而读书,书是启发我们进行思考的媒介。否则,读书的功用也只是局限于消磨时间上罢了。

古代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某伯乐善于相千里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将来能继承父业,倾其所有教授他,让他熟读马经。有一天,为了检验儿子学习成果,伯乐决定叫他去寻找千里马。一年后,儿子回来了,并带回了一只蛤膜。正当伯乐百思不得其解时,他高兴地对伯乐说:“父亲,我好不容易才找到这只‘隆额突目、脊骨曲缩,能叫善跳’的家伙,这肯定是一匹难得的千里马!”伯乐见状顿时泄了气,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这句话被很多人看做是读书的座右铭,读书的功用在这句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没有自己思考的加入,读书可能还真是一桩害人的事。

在历史上,有很多这样只会读书、遇事奉行教条而导致失败的例子。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纸上谈兵”的故事就是这种食古不化的代表。赵括熟读兵书,在战场上死搬兵书教条,结果长平一战大败,40万赵国大军全部被秦国名将白起坑杀,使赵国元气大伤,从此衰落。

由此可见,博览群书虽然难得,但是如果不开动脑筋思考,就如同人吃饭一样,只贪图腹欲,就不会品出其中的滋味。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朱熹说:“读书之法无他,唯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青少年朋友,认真思考,是读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如古人所说:“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为了数量不加思考的读书方式是不可取的。

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就是一个爱思考的人,他在十几岁读书时有问题不明白,想了几十年,在思路上遇到种种障碍,仍然要顺着思路前进,在几十年后终于得到了解答,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喜欢在思考中读书,在读书中思考,当面对在读书中遇到的问题,就会穷追不舍,咬住不放,哪怕时间一去就是几十年。巴金这样总结自己读书爱思考的习惯:“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越过种种的障碍,顺着自己的思路前进,很自然地得到了应有的结论。”

我们要学习巴金先生这种爱思考的读书方式,才能在读书中得到更丰厚的回报。《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也是在强调思考对于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只有有思,才会所得,缺少思考那就一无所获了。

另外,经常做笔记,也是促进思考、促进消化的有效方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很多学者、伟人也都有边读书边做笔记的习惯。******的老师徐特立提倡“不动笔墨不看书”。要看书,就必须要认真思考和消化,并且要动笔做读书笔记。

******就有写课堂笔记和读书心得的读书方法和习惯。以他读过的《伦理学原理》一书为例,仅十多万字的书,就有眉批和提纲,密密麻麻多达12000字。书中比较精辟重要的内容,更是用浓圈密点地标注出来。从中可以看出,******读书的认真刻苦和独立思考精神。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第一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一卷)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成语故事是汉语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其精练、形象,极富表现力,有着历史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丰厚积淀。每个历史成语的形成都有一段真实的历史史实,它反映了政治、军事、文化、民间风尚、道德及理想。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历史成语故事去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高超的智慧和历久弥新的语言文字。
  • 魔术中的科学(走进魔术世界)

    魔术中的科学(走进魔术世界)

    《走进魔术世界:魔术中的科学》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按照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等顺序编排的科学中的小魔术,对每套魔术的原理和表演方法都做了详细解释。第二部分是一些科学中的小游戏,如千奇百怪的书写,它不是一般的正、草、隶、篆,而是魔术师们所用的书写表演,它用化学及各种办法来进行书写。
  • 灰熊王

    灰熊王

    一部描写北美荒原动物的小说。小说根据作者真实经历创作。故事中,灰熊托尔是加拿大北部山谷中的王者,后来它遇到并接纳了一只失去母亲的小熊,一大一小两只熊相依为命。猎人兰登和布鲁斯来到山谷,小熊被猎人活捉。在追杀与逃避中,托尔与猎人兰登相遇了,咆哮着恐吓兰登,但最终却饶恕了这个看起来苍白弱小的人类。兰登幸存下来后顿悟生命,放弃了猎杀,将小熊放生。这种态度转变在《灰熊王》的前言中得到了最好的表达:“最激动人心的,不是猎杀,而是放生。”“自然是我的信仰,我的愿望,我的志向;我想达到的最大目的,是让读者随我一起走进大自然的腹地。”
  • 文化难题(走进科学)

    文化难题(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迷雾笼罩的科学(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迷雾笼罩的科学(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迷雾笼罩的科学》去粗取精,择取人们关注的科学未解之谜汇编而成,从宇宙、大自然、生物医学、数理化等多个方面诠释了科学领域的种种神秘现象,引导读者进入精彩玄妙的未知世界,使读者更加立体、更加真实地感受奇妙的科学世界。客观地说,经过多方面资料的填充和精心编撰,《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迷雾笼罩的科学》是一部以满足读者对科学世界的求知与探索为宗旨的,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性读物。
热门推荐
  • 血月圣阴

    血月圣阴

    神的存在,是否正确,或许神是文明的错误方向,究竟何为神,也许神曾经引导了世人的生存与繁衍,但人类是否需要神?不老不死是许多人的追求,但永恒的活着,这是否也是一种悲哀,神和人不能相恋,那是否是因为神拥有永生不死的生命,而只能看着自己所爱的人一一死去,到底是不能爱,还是不敢爱。对于神的信仰,是否是神对于人的一种报复,囚禁了人的思想。也许,在神的心中,希望的只是做一个人。
  • 少林剑侠传

    少林剑侠传

    言空未必空,曰痴未必痴。黄粱一梦,三生浮屠。易松子年少之时,被和尚本初及山游浪打断全身经脉,得慧海高僧及“竹林七贤”救治,重塑经脉。后被绝情然然带回蹼足抚养,学得落棠剑法、北溟剑法。绝情然然病死后,流浪落魄江湖,被木婆婆救下带往瀚海。五年之后,逃离瀚海,偶入少林,又被逐下少林。失意之时,偶遇绝情不复,武道会盟主大会上,偶遇楮贤。一生离奇故事、爱恨纠葛,由此展开。
  • 皇汉

    皇汉

    我们的民族叫“汉”,皇汉!无论曹操、刘备,还是孙权,都只能服从于一个王朝:汉!大汉的旗帜,从主人公穿越的那一刻起,势必永远飘扬下去!杀!为大汉杀出一条血路!杀!为大汉民族杀出一条血路!顺汉者昌,逆汉者亡!皇汉!!
  • 独行恪

    独行恪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尘世总事多,烦恼总不断,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一切都是因为战争。生活总是各种苦难的折磨,历经蹉跎才会有新生。
  • 总裁快滚,盛宠小前妻

    总裁快滚,盛宠小前妻

    小时候,他是这样对她的:“哥哥”“别叫我,滚!你让我恶心”但,她却不离不弃;10年后他归来了,她有了另外一个他的陪伴,他也有了女友,但他却没有放过她;终于,她带着破碎的心离开了,“南宫逸即使你不离,但是我早就弃了你了。”日后,他为何要苦苦寻找,为何为此悲伤。只有他知道,是他先迷失了心……
  • 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

    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

    《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这本书以一种新手和支持者能够理解并付诸实践的方式,灵活地引用了影片公司主管们使用的各类“成功”片例(《特工佳丽》(Miss Congeniality)、《虎胆龙威》(Die Hnrd)、《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e)、《天兆》(Sign)等),揭开电影的神秘面纱,正面地作出解释(类型、情节、结构、市场、选演员等)。《救猫咪:电影编剧宝典》就像揭示好莱坞每个影片公司执行官和制片人秘密语言的指南书。一旦你学会了像带有支票本的执行官和制片人那样思考问题,你离成功就近了一步。
  • 一个女人生命中的二十年

    一个女人生命中的二十年

    在写小说之初,就希望能记录时代。这个时代对我而言,是绝对的大时代,大到无论我们怎么行舟,总有失控的感觉。当林竹浮现在脑海,我知道,就是她了。从小小村庄走来的她,纯朴天真简单,因为美丽而收获了疯狂的爱情和优渥的生活。可是世界的变化和生活的无限可能,打幵了她的视野,也打幵了她的情感。她像是被自己的情感裹挟而行了,行进在滚滚的时代潮流之中。
  • 事实就是真相么

    事实就是真相么

    当今舆论纷繁复杂,假若找到了编织线,一直看下去又会发现什么真相嘞!
  • 沙弥威仪

    沙弥威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农之家

    农之家

    画里事,话里音,画里有话;战胜天,战胜地,看人生起伏。看人间事,写世间情。面对人生喜怒哀乐,笑谈坎坷情怀。欲知女主大姐与二妹的人生命运几何,情节逐一展开,请各位点击,收藏,打赏------新书《梦游仙境寻灵界》写的时候自己内心都有起伏,感觉应该很好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