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90200000081

第81章 鲁王监国(三)

只是浙东一带地域范围毕竟有限,赋税不过六十余万两。为给自己所部争取粮饷,方国安、王之仁与鲁王政权的其他重臣开始了争斗。

这日朝堂之上,户部掌管钱粮的尚书沈履祥出班奏道:“臣有本启奏,浙东虽是富庶,但毕竟地域狭小,赋税总计不过六十余万。而钱塘江东、南两岸驻军有四十八镇,军士十余万,各镇都找臣讨要粮饷,臣实在是不知该如何分配为好!”

方国安出班奏道:“启禀陛下,昔日江北四镇,每镇拥兵十万,皆有六十万粮饷用度,臣与王之仁大人两部共计兵马十万,浙东六十万赋税,自然应悉数拨付给两军才是!”

钱肃乐奏道:“若将所有赋税悉数拨付给两军,钱塘江东南一带便有数万义军无粮饷用度。岂有无粮无饷之兵可以挡贼乎?!臣以为,浙东赋税应按各军人头数均衡分配。”

王之仁哂道:“各路乡勇义军,保护自家宅院,骚扰敌军还行,岂能与正规部队相提并论?要说攻城略地,保境安民,还是得靠方大人和我的部队。钱大人此议,岂不是主次不分?”

黄宗羲闻言大怒,出班奏道:“方大人、王大人之说,在下不敢苟同!在下的世忠营虽只有数千人马,却收复了余姚县全境;钱大人所部义军,也收复了宁波,其余各部义军大多如此。难道各处义军便不是王师?试问各部义军收复浙东失地时,你等正规王师何在?!”

陈函辉也出班奏道:“甲申国变之初,臣在中原广发檄文,四处奔走呼号,广为联络仁人志士,以举义旗,内抗闯贼,外御清军,以雪国耻!正如火如荼之际,弘光帝却下谕令,不许草泽勤王!若非如此,满清区区数十万士兵,何以能敌我泱泱兆亿百姓!义军战力如今虽不如正规部队,但也是我朝不可或缺的抗清力量,假以时日,勤加训练,当与正规部队无异也!臣以为陛下应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

眼见双方唇枪舌剑,剑拔弩张,鲁王无可奈何,朝张国维问道:“张国维,你掌管兵部,统筹各部兵马,这粮饷分配一事,可有何高策?”将皮球踢给了张国维。

张国维出班道:“启禀陛下,下官也曾和兵部其他官员讨论过粮饷分配一事。以六十万赋税养方、王二军并不为过,只是如此一来,各路乡勇义军便粮饷全无。手心手背都是肉,下官着实为难得很。”他却老奸巨猾,谁也不得罪,皮球又传给了鲁王。

鲁王只好道:“孤欲在浙东一带增加赋税,以为养兵,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黄宗羲奏道:“陛下,此举万万不可!先帝在时,苛捐杂税已弄得百姓苦不堪言,如今监国初定,民心方才凝聚,切不能自乱。况浙东一带,稍微富庶的只有宁波、绍兴、台州三府,即便增税,所得也只怕无多,杯水车薪,又有何用?”

方国安怒道:“随你们怎么说,我与王总兵两路十万兵马,六十万粮饷,不能少我一钱一两!总不能让我等去学左良玉,四处抢劫扰民吧!”

众人面面相觑。鲁王碍着方国安曾救过自己一命,心知方、王二军独吞整个浙东军饷,虽是不妥,又不好反驳,便道:“黄宗羲,方、王二军粮饷用度需六十万,各路义军便所剩无几。孤想要增税养兵,你又道不可,依你之意,此事当如何解决?”

黄宗羲奏道:“启禀陛下,江南一带,自多铎、阿济格主力回京之后,所剩降兵,不过二十余万人马,且皖南、赣南、浙东,太湖一带仍有我大明带甲之兵。更何况湘鄂、云贵、两广、福建、四川等省还归属大明,清兵虽有二十万,却三面受敌,不能兵合一处。以臣愚见,我军不可自守,当思积极进取,趁清军主力北上班师之际,我军北可取崇明岛,以夺江南门户,扰敌后路,与江苏各路义军互为犄角;向西可出赭山,占领浙西,与皖南、赣南、福建连成一片。如此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何愁粮饷兵员不足?!若仅龟缩于浙东一隅,不出一年,即便清兵不发一兵一卒过钱塘江,我大军也会因粮饷不足而生自乱!”

堂上群臣纷纷点头称是。鲁王也点了点头,道:“以战养战,爱卿之见,果然非同凡响!既然如此,孤令方国安部积极备战,限期北上,王之仁部则出赭山西进!至于军饷,因方、王二军立刻便要出征,六十万先行拨付给两军用度。孤听说浙东一带,除了正饷之外,还有各地绅弁大户所捐赠的义饷,虽是少了点,但各路义军暂且将就着分配,就当是孤先欠着大家的,日后再补发给各部,绝不会厚此薄彼。”

鲁王开出了空头支票,兑现的前提是方、王二军能逐步扩大统治区。众人无可奈何,只能暂且如此。

方国安替自己和王之仁两路军马如愿争取到六十万粮饷,却被鲁王限令北上,心知必须有所行动,方能堵住百官之口,便隔三差五地令驻守钱塘江东、南岸的水师饭后擂鼓而进,到达对岸的杭州附近登陆袭扰一番之后,再班师回营,钱塘江上一日游,自得其乐。清军对此也慢慢习惯,严守杭州城池,不出城迎敌。每逢钱塘江上鼓乐齐鸣,便知是方国安部前来“拜访”。

黄宗羲见方、王二人不思进取,苟安于现状,异常愤怒,数次抨击两人每次率水师出征,都是“放船鸣炮,攻敌有备”,看似热闹非常,其实劳民伤财,战果并无半点。鲁王拿方、王二人也无办法,黄宗羲所呈奏章,许多都是不了了之。

这日,张国维退了早朝,回到府邸,呆坐在书房之内。侍卫进来禀报道:“大人,钱肃乐、张煌言、黄宗羲三位大人前来拜访。”

张国维急忙站起,道:“快快有请!”自己则站在书房门外迎候。

众人寒暄之后入坐,三人不发一言,只是摇头叹气。

张国维道:“三位大人可是为早朝上的事情而来?”

钱肃乐叹道:“张大人,户部再不给义军拨付粮饷,浙东义军只怕要散了!”

黄宗羲道:“俗话说当兵吃粮,老百姓实在得很,无粮无饷,谁还会来当兵?不如回家伺候那一亩三分地更加实在!”

张国维苦笑道:“鲁王令我督师各军,如今连我的亲兵卫队都因缺饷逃去大半,只剩下数百人跟随在我左右,这个军,实在是难督得很。”

黄宗羲道:“在下昨日又上书朝廷,请求鲁王罢免我的官职。在下愿以一介布衣身份,率世忠营过江,谋食于江北。谁知今日早朝,鲁王又是只字不提。”

张煌言摇头道:“鲁王如今倚重方、王二人,众人皆知,他又能如何?你若率世忠营过江去,其余各部义军定会纷纷效仿,不再受朝廷节制。”

众人又是一阵叹息。

张国维道:“我担心的不仅是粮饷一事。昨日我督军前去方国安大营,你们猜我见到了谁?”

众人皆茫然摇头。张国维叹道:“是马士英那厮!”

黄宗羲愤然站起,道:“马士英那奸贼到了方国安军中?!南京弘光朝廷便是毁在他与阮大铖两人之手,莫非他又要来祸害我浙东不成?!”

张国维道:“马士英与方国安历来交好。我料马士英欲谋官于绍兴,先去找方国安疏通门路。”

钱肃乐怒道:“此等逆贼,人人得而诛之,他还有何面目敢见我江东父老?!”

张煌言道:“此人若真想谋官于绍兴,必极尽专营之能事,看来朝堂之上,又少不得一番唇枪舌剑了!”

黄宗羲道:“我有一计,定会令马士英在浙东无容身之地!”

众人听罢黄宗羲所献之计,皆呼大妙。

次日早朝,鲁王果然提到马士英来绍兴求职一事。方国安马上接住话题道:“马士英此人,世人对之评价甚为不公,皆将他视为千古罪人。其实南京覆灭,其责任不在马公,而在于党争也。南京从商议监国伊始,便党争不断。福王监国之后,党争愈演愈烈。若说马公有过,难道东林党众便无过错?南京覆灭之后,赵之龙、钱谦益、王铎等东林大佬纷纷投降,而马公却拒不降清,先投潞王,如今又前来投奔陛下,欲以己绵薄之力,报效国家,此举足见其忠。臣听闻马士英复出时,是受周延儒举荐,而周延儒复出,又多得张溥四下奔走。张溥死后,马公为之奔波千里,经营后事,此人知恩图报,对朋友赤胆忠心可见一斑!姜曰****之却讥笑曰:‘公哭东林,亦东林耶?’马公曰:‘我非东林,东林拒我耳。’马公欲与君子交,数度示好于东林,而东林党人自诩为正人君子,却将其他人等视为另类!党同伐异,争权夺利,历来都是东林党人所为!马公在弘光朝廷独木难支,为报答昔日恩情,一时失察,举荐了阉党阮大铖,方才有了日后的各种乱象。马公此人,颇有忠义。臣举荐此人,非为私也,乃秉公直言!况如今陛下乃用人之际,马公遍历封疆,颇为务实,精通政务,虽然无甚大功,却也无甚大错。臣愿以身家性命担保马公复出,恳请陛下不计以往,但责后效,望陛下明察!”

方国安振振有词,满朝文武哗然。

黄宗羲大怒道:“今古为相者,奸至马士英而极,不待明者而知之也,有何冤可理?马士英是忠是奸,天下人自有公论,无需多言!”

方国安也怒道:“你等东林、复社中人,眼光何其肤浅!冯铨此人,也曾被你等视为阉党,无才无德之辈,如今却在伪朝官至宏文院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伪朝之中许多东林降臣继续以冯铨为阉党为由进行弹劾,多尔衮却道,此人干得不错,弹劾他做甚!你们瞧瞧,连多尔衮那厮都能无门户之见,只看其才,不究其出处,为何你等东林、复社人还是如此纠缠以往不放?”

王思任义愤填膺,上疏道:“战斗之气,必发于忠愤之心;忠愤之心,又发于廉耻之念。事至今日,人人无耻、在在不愤矣;所以然者,南都定位以来,从不曾真实讲求报雪也。主上宽仁有余,而刚断不足;心惑奸相马士英援立之功,将天下大计尽行交付。而士英公窃太阿,肆无忌惮,窥上之微而有以中之:上嗜饮,则进醁;上悦色,则献淫妖;上喜音,则贡优鲍,上好玩,则奉古董。以为君逸臣劳,而以疆场担子尽推于史可法;又心忌其成功,绝不照应。每一出朝,招集亡赖,卖官鬻爵,攫尽金珠。而四方狐狗辈愿出其门下者,得一望见,费至百金;得一登簿,费一千金。以至文选、职方,乘机打劫;巡抚、总督,现在即题。其余编头修脚、服锦横行者,又不足数矣。所以然者,士英独掌朝纲、手握枢柄,知利而不知害、知存而不知亡,朝廷笃信之以至于斯也!兹事急矣,政本阁臣可以走乎?兵部尚书可以逃乎?不战不守而身拥重兵,口称护太后之驾;则圣驾独不当护耶?一味欺蒙,满口谎说:英雄所以解体,豪杰所以灰心也。及今犹可呼号泣召之际,宜速趣上照临出政,断绝酒色,卧薪尝胆;立斩士英之头,传示各省,以为误国欺君之戒。仍下哀痛罪己之诏,以昭悔悟:则四方之人心士气犹可复振,而战鼓可励、苞桑可固也。”

张岱则出班大呼道:“恳祈立斩弑君卖国第一罪臣马士英!此人不杀,不足以平天下万民之愤!”

恰在此时,宫门外一片喧哗。宦官奔进殿来,禀道:“启禀主子,宫门外聚集百姓数万,请愿立斩马士英!绍兴士林千余名诸生更是联名上疏,请主子治马士英欺君卖国之罪!此乃诸生的联名上疏,请主子御览!”

鲁王目视方国安,方国安见朝中支持自己的甚少,而宫门之外更是民怨沸腾,便退在一旁,不敢再发一言。

王思任道:“臣复作有一书,致马士英:阁下文采风流、才情义侠,职素钦慕。即当国破众疑之际,援立今上,以定时局;以为古之郭汾阳、今之于少保也。然而一立之后,阁下气骄腹满,政本自由、兵权独握,从不讲战守之事,只知贪黩之谋:酒色逢君,门墙固党。以致人心解体、士气不扬,叛兵至则束手无策,强敌来而先期已走;致令乘舆播迁,社稷邱墟。阁下谋国至此,即喙长三尺,亦何以自解?以职上计,莫若明水一盂,自刎以谢天下;则忠愤气节之士,尚尔相谅无他。若但求全首领,亦当立解枢机,授之才能清正大臣以召英雄豪杰,呼号惕励,犹可望幸中兴。如或逍遥湖上,潦倒烟霞,仍似贾似道之故辙;千古笑齿,已经冷绝。再不然,如伯嚭渡江,吾越乃报仇雪耻之国、非藏垢纳污之区也;职请先赴胥涛,乞素车白马以拒阁下:上干洪怒,死不赎辜。阁下以国法处之,则当束身以候缇骑;私法处之,则当引领以待锄麑。”

朝中诸臣听到“吾越乃报仇雪耻之国、非藏垢纳污之区也”,莫不抚掌大赞,听到“阁下以国法处之,则当束身以候缇骑;私法处之,则当引领以待锄麑。”更是哈哈大笑!

同类推荐
  • 中国历代疑案解密

    中国历代疑案解密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灿烂文化与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以其惊人的创造力为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遗产。但在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值得研究和典藏的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不解的谜团,很多历史真相并不能根据现有的一些资料对其进行还原。未解之谜无处不在……
  • 大唐忍者秘史

    大唐忍者秘史

    描写中国忍者世界的开山之作,讲述忍者起源于中国唐代的传奇故事。旨在揭示忍者最初以济世度人与追求心灵解脱为宗旨,引发读者对心灵的深层思考。喜历史者不可不读此书,往日尘嚣,栩栩如生,揭开不载之秘。喜诗文者不可不读此书,一书典故,满纸墨香,尽显唐文风骨。喜悬疑者不可不读此书,旧迷未解,新迷又生,挑战脑力极限。喜玄幻者不可不读此书,奇能异术,惊世骇俗,神奇绝非荒唐。喜言情者不可不读此书,情深似海,心密如丝,道尽人间风月。喜国学者不可不读此书,琴棋书画,儒释岐黄,普涉大国之学。不喜书者不可不读此书,燥热心起,解于清凉,书中自有润海。喜读书者不可不读此书,书以载文,文以言志,乃发无邪之思。
  • 大唐猛将

    大唐猛将

    林枫,现代少将军,在执行一次任务的时候,意外牺牲。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梦回大唐,重操旧业,如鱼得水,看林枫如何一步步成为大唐猛将。PS:新人新书不易,求支持,邮票的使劲砸砸。
  • 九州龙泽列传

    九州龙泽列传

    这是基于《九州·狮牙之卷》剧本的野史,在江南所着《九州·狮牙之卷》的框架内以编年体穿插民间流传的猛将传说,主人公龙泽、青桑洛与原剧本中的白清羽、苏瑾深、李凌心、姬扬和叶正勋一起经历的两次针对蛮族的北伐战争。其中讲述少年们在苦难中磨练、成长以及征战九州的故事。
  • 霸业三国

    霸业三国

    一个在爆炸中重生的军人竟穿越到了三国,从此踏上了一段铁与血的征服之路。招奇才,练精兵,计策一出敌酋惊,奇谋一现万军殉!且看一代枭雄如何在三国风云变幻之际,披荆斩棘,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王图霸业!
热门推荐
  • 魂之变奏曲

    魂之变奏曲

    他清楚的记着八年前妻子和八岁大的儿子在一次恐怖袭击中意外的离开了自己,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回过家。此刻他手里正握着一张老旧的照片,上面正是自己最后一次回家时和自己的妻子儿子的合影。也许岁月是无情的,那时幸福的笑容已经被现实所湮灭……
  • 莫空山

    莫空山

    在这座边关,有道家真人的心系天下;在这座王府,有西鞶藩王的千年孤独;在这座王朝,有夏家天子的悍然赴死;在这座江湖,有墨云轩主的百年风流。莲花灯封印被破,魔物大举入侵启夏王朝,墨云川该如何在这乱世之中崛起,收复失地,一统天下......
  • 游戏都市之部落家园

    游戏都市之部落家园

    今年,我们的第二世界定位在了游戏虚拟,而真正的游戏,却不是他的本身……
  • 唐享太庙乐章·凯安

    唐享太庙乐章·凯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指掌封天

    指掌封天

    指有指旋,掌有掌纹,一切自有天命!修命者,改天换命,只在一手之间。神有命,仙有命,苍生有命!一切逃不过命运二字!最终已分不清是跳脱了命运,还是跳脱了命运的命运即是是命运!
  • 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从古到今,正是这些伟大的人物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带来了人类的进步。阅读他们的成长故事,有益于我们熟悉历史,认识社会,懂得道理,明白人生。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汲取激励人心,催人上进的力量。他们成功的人生之路,能够激发我们更高的人生追求。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吸取他们前进道路上的教训,能够使我们事半功倍。
  • 倾颜之上官玉儿

    倾颜之上官玉儿

    云苍国护国将军府二小姐上官玉儿自记事起便钟情于他,为了站在他的身边,接受十年分离拜师学艺,岂料学成归来,他却即将大婚为她人之夫!不可以,绝不可以,即便那个人是自己的亲姐姐!一番纠缠,终是伤痕累累,放手吧,成全他的真爱与幸福。当她决然离去,他却百般逼迫,引她现身,殊不知她早已在前尘洗礼中变得无爱无恨!只是,真的无爱无恨了么?....原来,冥冥中他早已布好了局,落子有声,算准先机,可是这感情却又如何经得起算计?当一切大白,他让她承受的剜心之痛,有仇必报个性的她又怎会便宜了他?来吧,亲爱的世子大人,准备好接受上官玉儿小姐的回礼了么?
  • 鬼马宝宝:娘子矜持点

    鬼马宝宝:娘子矜持点

    “朕要了的女人,看谁还敢接手。”他的怒火只换来她纯洁的一笑。“男神,放心吧!我会乖乖跟你走的。”一个转身在他帝后大婚之时,那个该死的女子竟然跑得无影无踪。气的他发誓,就算抬她尸体也要抬回来。几年后宝贝看着再次怒火中烧的爹爹,小人儿的眼睛中散发着浓浓的狡猾。“爹爹,娘亲听说几国的皇帝很帅,已经去使者行宫了。”他脸色阴沉的往行宫走去,他发誓一定要改掉她的男神病。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DNF之神怨

    DNF之神怨

    希望有喜欢dnf剧情的玩家来读一读这本书,几乎包括了现在能够找到的所有剧情,带有部分自己的脑补,还填上了一些剧情上的坑。求交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