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7000000003

第3章 穷孩子的励志成长(2)

然而,英廉最终挑选和珅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乾隆七年(1742年),乾隆皇帝为了解决八旗子弟的生计问题,减轻政府负担,制定了一项政策,他规定汉军旗人出旗,以便于腾出名额让满洲人填补。这个决定意味着汉人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的双重受损。当时英廉身居高位,避免了出旗的厄运。但是这件事对英廉的刺激却很大,他觉得自己家族非常有必要找一个满洲旗人联姻,如果自己的外孙女能够嫁给一个满洲旗人那就最好不过了。

这次事件后,英廉开始频繁的出现在咸安宫,他总是非常详细询问学校的情况,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直至日常起居都极关心。当时的官学的老师们对英廉的举动十分不解,但是英廉官居高位,他们即使有诸多疑惑,也不好追问,只好积极的配合英廉的调查。

经过多番了解和打探之后,英廉决定进一步考察和珅的才华。他派人将和珅叫到自己的家中,让他写几幅匾额,和珅猜不准英廉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心中隐隐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并决定抓住这次机会。因此他在英廉面前表现的彬彬有礼,并胸有成竹的撰写了几幅文采斐然的楹联,英廉看过之后大喜过望,当即暗下决心要将外孙女许配给和珅。

得到英廉赏识的和珅,和珅终于可以安安静静的用心读书了。因为,咸安宫的老师学生都知道,和珅再不是那个孤苦伶仃的穷小伙,他的背后有英廉撑腰。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和珅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接下来的刻苦攻读,为他日后的飞黄腾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和珅十八岁那一年,英廉为自己的外孙女准备了丰厚的嫁妆,并亲自操办了和珅与外孙女的婚礼。对于和珅来说,这无异于天大的喜事,因为从父母过世之后,他就再也没有享受过真正的家庭温暖,如今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摆在了自己面前,这让和珅格外的珍惜。而英廉一家更是对和珅好的没话说。这是因为,英廉儿子去世后,家中只留下女儿以及这个外孙女,要想避免家道中落,他们就必须寻找一个强有力的接班人,现在看来,几乎没有比和珅更合适的人选了。所以,和珅虽然是“倒插门”,但是英廉一家却将他视为己出。

和珅的妻子冯氏不仅秀美绝伦,而且知书达礼,全没有一般官宦人家小姐的种种劣习。英廉的悉心教导使她成为一个贞慧贤淑的女人,和珅夫妻成婚以后,相亲相爱,感情颇好。即使是和珅后来官高爵显,风流无度的时候,他还是保存了对冯氏的真情实意,对冯氏关怀备之。冯氏也一心一意的关心照料着和珅,特别是他们的儿子出生后,更是恩爱有加。

结婚之前,和珅是个无名的书生;结婚之后,和珅马上成为了上流社会的新宠,让人艳羡不已。这让少年老成的和珅再次意识到了权利对于他这样一个官家子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第四节 是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

一、大胆走进皇帝视野

和珅十九岁那年,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也就在这一年,和珅参加了科举考试,但不幸的是,和珅科举不第,连个举人也没有考上。按理说和珅博览群书,断无不中之理,但是有时候科举就是这样,读的书越多,未必就能高中,那个时候的读书人不仅要看才气,有时候也要看运气。

虽然在科考上没有拿下功名,但是和珅是满人,所以自然就比汉人多了一条当官的途径,他凭借着祖上的功绩,一样能够在朝廷中谋得一官半职。所以在和珅二十二岁的时候,他被授为三等侍卫,相当于皇帝的一名普通保镖,这时候和珅成为了皇家仪仗队的成员。正是这个职务让和珅有了贴近乾隆皇帝的机会。

关于和珅引起乾隆注意的细节,历史上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据说,有一次乾隆皇帝要出宫巡查,可就在这个时候人们却找不到了御用的黄龙伞盖。乾隆皇帝十分生气,就当着朝臣们的面,借用《论语》上的一句话发问:“是谁之过欤?”大臣们听了之后一个个都吓傻了,没有一个人敢回应。这个时候和珅站了出来,用洪亮的声音朗朗答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

乾隆皇帝大吃一惊,因为《四书》中对“是谁之过欤?”的注解正是:“岂非典守者之过邪?”和珅的应答变通得自然贴切。在吃惊之余,乾隆问和珅:“你一个小小的护卫,竟也知道《论语》,想来你是念过书了?”和珅见乾隆问自己话,马上恭恭敬敬的回答说自己曾经是咸安宫的学生。

听了和珅的对答,乾隆皇帝一时间对这个三等侍卫产生了兴趣,心想你一个护卫竟然是官学学生,那我倒要好好的考考你了。于是他说:“你且说说《季氏将伐颛臾》一章的意思?” 和珅听了乾隆的问话,内心十分紧张,但是在官学忍辱多年的他,早已学会了隐瞒自己的情绪。所以他不慌不忙的回答说:“重教化,修文德以怀人,不起则分崩离析,祸起萧墙,此后圣人之见也。然,世易时移,如今之世,远方多顽固不化之人,仅以教化化之,不示之以威势,则反易生妄心。如此,于国于都,应首重教化,修文德以服人,使远者来之,来者安之,且加之以威力,防微在渐,不然,就真正是‘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了。”

和珅不卑不亢、从容不迫的应对,让乾隆皇帝十分满意。从那之后,他开始留意自己身边这个小小的护卫,没过多久将传旨下去,将和珅调到自己身边做起了贴身护卫。

还有一种说法是。一次,乾隆皇帝在圆明园的水榭上读书,和珅在一旁随侍。就在这个时候,天色暗了下来,由于朱熹的注解是用小字排在《孟子》的原文之下,乾隆皇帝有些看不太清,于是要和珅去拿灯来,以便继续阅读。岂料和珅并不急于拿灯,而是走上前来问乾隆哪句看不清楚。

乾隆许是看的入神,听和珅问,就随口说道:“人之道也,饮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和珅听了,不慌不忙的将朱子的注疏一口气背了下来:“……然后得以教稼穑;衣食足,然后得以施教化……”乾隆皇帝见一个小小的护卫,竟然能够背下朱熹对《孟子》的注解,这让他十分开心。就这样,乾隆背文,和珅背注,君臣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背了许久。

这件事之后,乾隆皇帝对和珅格外器重,因为像和珅这样文武双全的人才在朝中大臣中间,尤其是在满族大臣中间,实在太少见了。虽然当时满洲人入关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一百多年的时间虽然让他们逐渐汉化,但是像像和珅这样如此精通汉人文化满人毕竟是凤毛麟角。试想和珅这样文武双全、能力极强、聪明且胆识过人,又是满族血统,不让乾隆喜欢都难啊!

那天过去后不久,乾隆皇帝就让和珅总管仪仗队。不久,又升他为御前侍卫兼副都统,管理官中的琐碎事务,职务虽然卑贱,但是这个时候和珅已经能够每日形影不离地跟随在乾隆帝左右。而和珅也紧紧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将全部心思用到研究琢磨乾隆皇帝身上,达到了一般臣子所不能到的“境界”。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乾隆四十年(1775年),乾隆巡游山东,作为护卫的和珅一路随从。当时乾隆皇帝喜欢乘坐一种骡子驾驭的小车,“行十里,一更换,其快如飞”。一天,乾隆与守在自己身旁的和珅聊天。乾隆问:“你是何出身啊?”和珅回答:“小小的文员。”聊天中,乾隆知道和珅还参加过科举考试,于是问和珅是否还记得当年科考时所做的文章,没想到的是和珅竟然随行随背,矫捷异常。乾隆皇帝深感满意,自那以后,和珅的机遇就铺天盖地而来。

二、 和珅非同一般的真才实学

不论是哪种说法,都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和珅确实有真才实学。他通晓汉满蒙藏四种语言,性格沉稳保守,办起事来又机敏灵活,因此乾隆皇帝在处理民族事务方面非常倚重他。除此之外,和珅还善于“理财”,这个“理财”也是和珅能够成为满清第一首富的重要原因,他不仅能够不动用国库就满足乾隆经济上的要求,还能顺便为自己“谋财”。

乾隆皇帝在位时,十分喜欢游玩,尤其是到了晚年生活更是奢华。据统计,他南巡六次,共兴建三十多处行宫。还先后扩建圆明园和避暑山庄,仿造江南风景修建娱乐场所。80岁那年还心血来潮的举行万寿大典。这些钱有很多是不方便从国库财政支出的,那钱从哪来呢?这就要归功于和珅理财的本事了。

理财之余,和珅在官学时潜心研究乾隆是书法诗文,也派上了大用场。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和珅一度可以模仿乾隆皇帝的笔迹,这让乾隆皇帝十分喜欢,晚年的时候还一度让和珅代笔书写诗匾。现在故宫崇敬殿的御制诗匾,据考证就是由和珅代笔。

乾隆年间,才子明臣倍出,比如纪晓岚就有着不世之才。可是和珅的才华只是讨好乾隆的,和珅在乾隆面前谨慎有加,从不刻意显摆。能够很好的掌握好显现才华的尺度,而这个度也是他一生非常重要的。

在乾隆的人生晚期,和珅对他也是照顾的无微不至,据说乾隆临死时说的一句话没人能听懂,这包括跪在他面前的儿子们,当时和珅远跪门外就能根据乾隆的口型正确的说出乾隆的话。

和珅在乾隆面前非常注重细节,从不说自己是“臣”而自称“奴才”,乾隆皇帝身体不适,和珅看一眼就能知道,马上就会上前问候并弯腰给乾隆捶背等,闲暇之余还给皇帝讲一些市俗的俚语笑话,逗得乾隆开怀大笑,这是别的大臣所不能做到的。在乾隆看来,和珅就如同自己的家人,为此他把自己心爱的和孝公主赐婚于和珅之子。

和珅能够得到宠幸并不是完全靠阿谀献媚,也并非完全是机缘巧合。成功与机会自古青睐有准备的人,这话还是十分有道理的。但是和珅得宠还是有着诸多的传说,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就是“转世说”。

传乾隆年轻时,有一次进宫玩耍。他见一个妃子正在梳头,于是便想做个恶作剧。他从背后捂住妃子的眼睛。妃子不知何人如此大胆,抓起正在梳头发的梳子向后面砸去,没想到打中了乾隆的额头,直到这时妃子才知道自己砸了皇子,吓的大吃一惊。

没几天,乾隆的母亲知道了这件事情,她勃然大怒,一口咬定妃子图谋不轨,并赐妃子死罪。当时的乾隆尚且年幼,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无法为妃子辩白。妃子上吊后,乾隆跑进书房,以小指沾上朱色,进入妃子住所,这时妃子尚未气绝,乾隆在她颈上点了了一颗红色说:“我害了你!你的魂魄要是有灵,我们二十年后再相见吧。”

时过境迁,二十年后乾隆早已贵为大清王国的皇帝。当他和珅相见时,恍惚间觉得似曾相识,于是他密召和珅觐见,在对和珅进行一番仔细的查验之后,竟然在和珅的脖后发现了 一颗红痣,恰似自己当年给那妃子留下的指痕。从那以后,乾隆皇帝便以为和珅是那妃子转世,因此一生都对他宠爱有加。

当然这样的故事仅仅当做故事听即可,在封建官场上,能够成就和珅那番功业,必然是有真才实学的,成功不会无缘无故的青睐无能之人。

§§§第五节 从此直步青云,大红大贵

和珅火箭式仕途发展路线

来到乾隆皇帝身边后,乾隆如遇知音,他对这个聪明伶俐、相貌堂堂,同时又谈吐不凡的护卫格外器重,所以没用几年的时间,和珅便平步青云,开始大红大贵了。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和珅的升迁路线:

乾隆四十年(1775年),和珅25岁,十一月,擢御前侍卫,这个时候和珅虽然还只是小小侍卫,但是已经是正蓝旗满洲副都统了,这是一个正二品的官职。

第二年正月,和珅26岁,被授户部侍郎,户部的最高首领是户部尚书,共一人,为从一品;其次是户部侍郎,共二人,为正二品,由此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户部主管官员。然而这一切仅仅是刚刚开始。

同年三月,和珅升任军机大臣上行走,这个官职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局委员了,级别相当高了。

到四月,出任内务府总管大臣。这虽是一个正二品的官职。但是权利却极大,据一些专家考证,当时的内务府及所属各司院处,共有各色机构五十多个,仅在职官员就达三千多人,他们的管辖范围包括宫廷、皇家园圃,还有关外盛京、吉林、口外蒙古的山林、土地、牧厂及附属人户。而江南、浙江的织造和海关监督,也归内务府差遗。内务府之所以掌管了这么多人和物,无非不过是满足皇家的生活需要,显示帝王的尊贵罢了。

八月,调镶蓝旗满洲副都统。负责京城的安全工作。

十一月,任国史馆副总裁,赏戴一品朝。国史馆,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国家博物馆。

十二月,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并准予他在紫禁城中骑马。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和珅27岁,这年六月,和珅转户部左侍郎,并兼署吏部右侍郎。成为两大权利机构的控制者。

十一月,兼任步军统领。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和珅29岁,八月,御前大臣上学习行走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30岁,正月,成为最年轻的户部尚书,同时兼任议政王大臣上行走。

五月,实授御前大臣

六月,授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

十月,充四库馆正总裁,兼办理理藩院尚书事。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31岁,四月,以钦差大臣身份前往甘肃平乱。

十一月,兼署兵部尚书。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32岁,八月,加太子太保衔。

十月,任经筵讲官。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33岁,六月,赏戴双眼花翎。

十月,任国史馆正总裁。

十一月,任文渊阁提举阁事。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34岁,三月,调补正白旗满洲都统。

四月,任清字经馆总裁。

七月,再予轻车都尉世职,旋调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管户部。

九月,因平回部叛乱有功,封一等男。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和珅35岁,闰七月,授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事。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38岁,二月,封三等忠襄伯,并赏用紫韁。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39岁,四月,任殿试读卷官;五月,任教习庶吉士。

同类推荐
  • 红顶商人胡雪岩(全集)

    红顶商人胡雪岩(全集)

    马云、王石、冯仑、潘石屹强烈推荐!讲透中国传统政商关系的至高经典。经商的看到生存的安全边界;从政的看到权力的雷区所在。大清首富胡雪岩,幼时家贫,替人放牛为生;稍长,入钱庄干杂活,扫地、倒尿壶,得老板赏识,提为跑街;遇贵人王有龄(浙江巡抚),资助其开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很快成为杭州巨富;王有龄兵败自杀,胡雪岩改投新任闽浙总督左宗棠门下,长袖善舞,眼光独到,囤积居奇,操纵市场,垄断金融,操办洋务,阻击外商,筹措军饷,30年间扶摇直上,直至富甲天下,得慈禧赏黄马褂穿,赐紫禁城骑马,授二品官衔,大富大贵,无人能比;更乐善好施,赢得“胡大善人”的美名。一夜之间风云突变,慈禧下令革职抄家,积攒多年的隐患全面爆发,三天之内一贫如洗,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两年后郁郁终老,埋骨乱石丛中。
  • 山本五十六传

    山本五十六传

    《山本五十六传》由明华锋著,作为一本二战将军山本五十六的传记,分章节介绍了山本五十六的童年时代、海军军校学习经历、他所指挥的重大战役,以及他航空兵战术思想形成等众多读者感兴趣的内容。其中不乏许多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和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也涵盖了山本五十六的家庭生活和意外身死,以及对太平洋战场局势起到转折作用的偷袭珍珠港和中途岛海战。作者以鲜活的笔触,为读者介绍二战中的知名将领,点评名将的是非成败,功过得失,历史性与趣味性并存,《山本五十六传》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著作。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3)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我的人生之路:陈先达自述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陈先达老先生的自述,追忆了八十几年的人生历程,记载了儿时的欢乐和懵懂,成年后的人生高潮和低谷,老年时对师长、朋友的怀念和感恩,同时书中还体现了一位老人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敏锐目光和真知灼见,体现了他关心国事民生的胸怀。在文中,作者有时轻轻带过,有时浓墨重彩,对人生中的光彩和落魄都勇于直面,能够比较真实地坦诚地还原个人历史,陈老的叙述能够让年轻一代的读者尽可能地捕捉整个时代的印象,其人格魅力也有积极影响。
  • 野心优雅:任志强回忆录

    野心优雅:任志强回忆录

    本书是任志强目前唯一一本自传体回忆录,区别于以往媒体或者著作的片面解读,该书由任志强亲自执笔,几易其稿,回忆了任志强60年的成长历程。任志强的故事充满励志色彩,又极富传奇。以贩卖兔皮的小商贩起家,蒙冤入狱,最后又在大时代下创立华远地产。几度沉浮传递出自强奋斗的正能量。此外,任志强也是改革开放30年的观察者,其成长又交织着历史变迁,描绘“文革”“上山下乡”以及改革开放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轨迹。从家世,到参军,贩卖兔皮起家!官与商,红与黑,坎坷六十年,50万字全部写尽!起诉政府,状告银行,被穷人扔鞋,被国家暗查,此书大曝内幕细节。退休后,任志强更是敢说,堪称厚重而真实的一部跌宕历史回忆录。
热门推荐
  • 至尊修仙王

    至尊修仙王

    地球少年穿越异界,为红颜,为兄弟,掀起腥风血雨,血染苍穹。且看少年金羽纵横异界,取异宝,夺神器,泡仙女……
  • 零度存在

    零度存在

    不管是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员,还是腰缠万贯的大老板,甚至是闻名遐迩的大作家,他们其实都生活在冰点之下,倍受煎熬。因为,他们要么表面风风光光,内心却愁云惨淡;要么看似应有尽有,内心却一贫如洗;要么骨子里视金钱如粪土,现实中却要为五斗米而奔波……
  • 横纵传记之横天传

    横纵传记之横天传

    霞散群山攒簇,举目云雾浪,年少轻狂,同言天下横纵;蓝天湛神鹰翱翔,展翼风波起,与君联袂,心共马踏驰骋。两个从山神庙里“妙手”偶得姓氏的少年,挣扎求生,但心志高远,巧遇风云,路分两途,武志长存,道法自然。悟武道,战仙人,渡阴阳,镇地狱,笑佛祖,奚道宗,破星空……望苍天,他仰天长啸:男儿在世,当横刀问天,胸藏凌云,一怒天下惊。
  • 一品美娇娥:医女点贤郎

    一品美娇娥:医女点贤郎

    “石头山,石头庄,石头庄里丑娇娘……”农村娃子白薇,顶着高等医学院校花、料理爱好者首席BOSS头衔,离奇穿越到三餐不继、淡如秋风、食不果腹的清贫农家。田边地头三盘菜,发家致富凭手艺。捏着药食同源的绝学,硬是把穷日子过得蒸蒸日上。篡改了命格,鄙弃了荣华富贵,为的只是为父兄撑起一片天来。丑颜骇人听闻,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后,才能尽显。俊美如谪仙的美男,生死相随,美娇娘终得洗尽铅华,携贤郎同归,再造种田惊世传奇!
  • 珩心子衿

    珩心子衿

    人生总是有很多狗血的事情发生,既然如此,那就让这些事情一次性的在我的人生上精彩上演吧。对待狗血式的人生,我的态度也是相当的狗血。。。。
  • 仙路绝尘

    仙路绝尘

    一个活泼机灵的少年意外卷入一场江湖纷争,得知自己的身世之后开始了一段追求真相的复仇之路,但是真相之外似乎还有着另外的故事。结局还是开始?。。。。。。。且看一个勇敢的少年在逆境中不断前行,在修炼的道路上一骑绝尘,勇往直前的创造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异界天堂的故事。
  • 剑梦风云

    剑梦风云

    一剑梦,铁血豪侠。九州笑,傲我华夏。传奇,守护,剑梦,近代风云。
  • 宇宙幽灵

    宇宙幽灵

    天界并非福地,玩儿你是你福气。想要大声说话,唯有一途:实力。一个小小毛神,如何在顶级存在的算计下保住自己的女人和生命?传说中的幽灵,将如何一步步揭开那神秘莫测的面纱?
  • 薪水族理财致富36计

    薪水族理财致富36计

    善用领薪黄金期,聪明理财加速致富在这样一个微利时代,中产阶级沦落为新贫阶级,期待老板加薪,不如自己帮自己赚薪水。运用投资理财杠杆原理,定期定额,分摊风险;保险基金,策略挑选;股市房产,趋势投注。赚完薪水,再赚投资,财富年年翻,你也可以从月光族变新富!善用领薪黄金期,聪明理财加速致富。中产阶级只靠领薪水过日子,其实你的财富已经在缩水,如果你不投资理财,将成为最大输家。学会掌控6件事,你也可以是新富人!
  • 冰山王爷淘气妃

    冰山王爷淘气妃

    轩袁风以为自己除了那人,就不会再爱上其他人,可是直到她的出现,冷清幽21世纪女孩,因一次意外穿越回了古代。认识了某位冰山王爷,自己本以为自己不会喜欢上那冰山,可相处的日子来.她慢慢的发现自己不是喜欢,而是爱上了那冰山当她离开后,他发誓找她,要把她禁锢在自己身边一辈子;当两人重见的那一刻,她的命却已经渐渐在熄灭!他不准她这样离开自己,他还没有把她禁锢在自己的身边,他绝对不会让她离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