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61700000035

第35章 走为上策

为了更早的得知敌军消息,我建议刘备成立一支专门打探情报的部队。因为战争的时候,在这个落后的年代信息的接收、发送、掌控比二十一世纪显得更为重要,简单的说知晓敌人的战略方向、以及行军路线,我军就能事先找出应对之策,实行打伏击等战术。这支部队全称叫中央情报收集局,简称“中情局”;而这只“中情局”完全由刘备自己掌控,糜竺则是第二负责人。我认为经商的人活动场面非常广泛,可以利用我们开的“酒鬼”酒庄来收集情报,而不容易被敌方发现。后来,政治手腕的高手更是将这支部队渗透到了我们自己内部,不得不说这是刘备的聪明之处。

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中情局第一时间送上了消息:曹操军一统北方,准备妥当之后已经开始大军南下,先锋部队现在应该已经过了颍川。

都过颍川了?来的真快,但也同时说明我们的中情局还是做得不到位,人家都到颍川了才发现,当然“中情局”才成立半年时间,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得到这一消息之后,便赶紧召开了一个紧急军事会议。议事厅里刘备率先说道:“诸位,我军得到密报,曹操已经大军南下,中军之前锋部队已经过了颍川,估计是向我新野、樊城而来,不知诸位有何对策?”

在场的相当一大部分人表示都很吃惊,没想到曹军来得这么快,而一部人也感到害怕,例如糜芳、孙乾等;他们感到害怕是因为这辈子就很少打赢过曹操,这一听曹操大军南下,先锋部队已经出发,哪能不害怕。但再怎么吃惊,再怎么害怕,敌军来了总得面对是吧?

像关羽、张飞这样得肯定就没什么心理负担,特别是这个战争狂张飞说道:“来一个俺老张杀一个,来一对俺就杀一双,他曹操要是敢来,我就把他脑袋拧下来给主公当夜壶。”

虽然张飞这话是有点不经大脑,但它确实缓和了气氛,让大家的心里轻松了许多。

刘备道:“几十万军队的脑袋都拿过来,我有这么多需要方便的吗?”刘备明锐的政治直觉,让他也说了一句不大不小的玩笑话,彻底的镇定了在此所有人那惊慌的心;不得不承认刘备确实是个英雄,至少算得上个枭雄。

徐庶道:“此次夏侯渊的先锋部队就有两万人马,我军吃掉这支部队倒是不难;但一旦被夏侯渊给缠住待那曹操主力赶到,不管是兵力还是粮饷我们都很难对付,所以我认为我军当请刘荆州支援我军,共抗曹操。”

关羽道:“刘表那厮早已视我等我肉中刺板中钉,他岂会派援军过来支援?”

徐庶见以关羽为首的武将都非常痛恨刘表,于是也对刘表的称呼有了变化,微笑道:“虽然刘表很是忌惮我们,但现在大敌当前,若新野、樊城二地被曹军攻占,唇亡齿寒这个道理想必他刘表不会不懂,必然会派军支援;与此同时,我军在前去江东联合孙权。江东兵精粮足,再加上荆州这几十万的兵力,我想对付曹军应该不是问题,谋划得当我军还可渔翁得利。”

徐庶作为新野政权的首席军师,其发言权那是相当有含量,绝大多数时候都能代表刘备的立场,所以一些石韬、崔州平、孙乾等都非常赞同徐庶这个提议。而且这个提议在他们看来那也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但我们的诸葛军师可不这样认为,只见诸葛亮站出来道:“主公、少将军、诸位,亮有一言,还请诸位斟酌。”

由于诸葛亮来到新野之后,并没有多少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并没有什么功劳,那么他在军中的地位也就一般。并不像《三国演义》上面写的,诸葛丞相一出场就有多么牛逼,你在怎么厉害,没有任何功劳,那这个圈子的地位肯定是不高的,所以诸葛亮说话也是很有水平的比较保守,只是提出建议而已,是否得当让大家来评判,是否采纳这就得看主公了。

刘备见这个传说中的“卧龙”诸葛亮有提议,也是很高兴点头道:“诸葛军师请讲。”

诸葛亮道:“想必诸公(尊称,政治手腕也不简单)都知道荆州分为两派,一派是以黄祖、刘琦为首的抗曹派,一派是以蔡瑁、蒯越为首的亲曹派。黄祖一死,虽然有刘琦补上江夏太守这个空缺,但实力终究抵不过蔡瑁一党,再加上刘荆州年迈(诸葛亮之所以称呼刘荆州,是因为他们之间还有亲戚关系,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和刘表都是蔡讽的女婿,而蔡讽的儿子是蔡瑁也是刘表的属下,也就是说,刘表是诸葛亮妻子的姨夫,蔡瑁是诸葛亮妻子的舅舅),现在荆州的实际权力都已经落在了蔡瑁手里。蔡瑁对主公的态度,在坐的诸公也都知道。所以我认为刘荆州无法支援我军,鉴于如此,那么我们何必不放手一搏先攻取襄阳?只要襄阳一下,以主公的威望和名声,必能取得荆州许多大族以及军民的支持,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了更多的兵力和钱粮来应对曹操的大军,若于此同时在联盟江东的孙权,那又何惧他曹操。”

诸葛亮的分析很是到位,将荆州党派分析得很是精准,对蔡瑁一党的性格更是分析得透彻。也正好是诸葛亮隆中对中的“取荆州为家,联合孙权共抗曹操”这一主要思想的体现。

从其战略层面来讲具有完全的可操作性。这不,关羽就非常的赞同道:

“主公、少将军、诸位,我认为诸葛军师的提议很好,让蔡瑁派军来援的可能性非常小,弄不好蔡瑁那厮还想着办法把我们吃掉。现在我军有一万四千人(占据樊城之后,又招了三千人马),个个都是精兵;少将军训练的那支“新四军”更是我军的精锐(其实当时,包括刘备在内的都有意将我的练兵之法推广到全军,但我考虑到一旦推广到全军,必然被敌军学去,所以在我的坚持下,同意在有一定的实力之后才推广练兵之法),我军完全有能力成功突袭襄阳。”

对于这个更加稳当和高明的提议,徐庶明白之后马上就说道:“诸葛军师这个方案很有执行力,我也认为可行,适才是徐庶了解不周,还请主公、少将军恕罪。”

其实,诸葛亮的方案比徐庶好,不是说徐庶这个军师就比不上诸葛亮。实际情况是诸葛亮善于战略的同时,也精通政治,所以在这一点上就比我们的徐庶军师要了解得多些。而我们的徐庶军师对于带兵打仗,临阵指挥,那是相当得有一手,但说道这个战略以及政治那就差强人意些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徐庶在刘备手底下这么多年也不能帮刘备提出个具体发展方案,而蜗居新野的原因。当然,此处说的政治并不是指他们的政治手腕,而是政治眼光。是指对人和事物上的看法和了解。

刘备挥手示意无妨,接着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既然,连徐庶这样的首席军师都摒弃自己的方案而采用诸葛军师的方案,那他们也都肯定的非常认同这个提议了,都表示无异议,请刘备吩咐下命令,就好带兵去攻打襄阳。

但我的父亲以仁义标榜自己,所以他肯定不会这样去做,以前刘备每次失败了都能聚集着一批人才,这与他的“仁义”化身是分不开的。而也正因为他的仁义,所以每次失败后都有人收留他,就算明理上知道刘备这个人,不可控制,但也不敢去把他怎么样,因为那样去做对于收留者那都是损失不起的,例如我们的刘表刘荆州;只是上次的被迫同意蔡瑁、蒯越的做法那也是逼不得已。一是从未感觉到刘备的危险,在我们兵力发展到一万人马的时候感觉到我们是个危险的政权,二就是自己就算不同意蔡瑁的做法,也无法阻止蔡瑁的擅自行动,所以就上演了那么一处想要干掉我们父子的事情来。

只听刘备道:“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是兄长(刘表)收留了我等,让我等可以在新野安家。我又怎能在这个时候去夺它的基业呢?那天下人岂不都取笑我无情无义吗?这事情万万不可行,还请诸位莫要在提。对了,刚才得报兄长已经早已卧病不起,如果我这个时候去抢夺襄阳,岂不是趁火打劫,与强盗何异?此事玩玩不可。”

既然万万不可行,那父亲你干嘛还在徐庶军师同意诸葛军师的提议之后还询问大家的看法?这是不是和你说的仁义有点矛盾?当然,这个我是不敢说的。

但当大家得知刘表快要死翘翘的时候,徐庶变第一个站出来说道:“主公、少将军,既然刘表已经病入膏肓,那正是我们入主荆州的绝佳好时机,还请主公、少将军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

刘备道:“元直莫要再提了,我是不认可这个方案的,诸位还有其它可行的办法没有?”

见刘备还是不同意攻取襄阳,于是众将都纷纷请求刘备同意他们带兵攻入襄阳,入主荆州,比较有代表的就是诸葛亮,只见诸葛亮说道:“主公、少将军,既然刘表时日无多,这却是是个难得的机会,如若我们不取,曹操也必然来取,到那时恐后悔莫及,还请主公、少将军三思。”

其实我父亲刘备还是很看好这个方案的,但只是碍于自己这个“仁义”所以不得不慎重考虑,毕竟“仁义”在这时候,也是一直以来自己最大的资本,若连这个都放弃了,那他刘备估计也就完玩了。而见我一直没有开口,于是问道:“安儿,见您并没有任何表示,可否还有其它想法?”

其它诸如徐庶、诸葛亮等也才发现今天这个我这个少将军可是一言不发,于是纷纷看着我。从刘备这一问来看,他们也多少知道刘备很在乎我的看法,所以都希望我能劝劝我父亲。

嘿嘿,你们终于想起我了,争吵得这么热闹,也不问问我。不过话说回来,我到新野之后的表现一直都是规规矩矩的,所有的决定我都让我这个父亲来决策的,因为我现在的身份还不可能是一个决策者的身份,而大部分建议都是我私底下和刘备、徐庶商谈的,也难怪大家都暂时的把我忘记了。

见大家都看着,于是我站出来朝刘备一跪,估计这一跪很多人都以为我是要跪请我父亲同意攻取襄阳,实际上我是这么说的:“是末将思虑不周,还请主公恕罪。”

这......大家都很惊诧的看着我,不知道我这唱的是哪出?

刘备道:“安儿这是?”

“主公,其实我心中早在一个月前大致有所计较,今天在听到诸位商讨之后,我才知道我自己是有多么的大意。”见大家都还在很吃惊的看着我,于是我继续说道:“若是我早建议主公打造战船,也不会有今日之被动。末将的提议就是,我军既不和曹军交手,又不攻取襄阳,而是沿着襄阳顺水而下,直接去江夏,顺便把江陵的的武器、钱粮运回至江夏。此时和曹军打,无异于以卵击石,但我军真的就有实力拿下襄阳吗?就算拿下襄阳我军又用什么来拱卫襄阳?刚才诸葛军师也说道蔡瑁一党已经掌握实权,不会援助我们;而蒯越这样的智者,是否会让蔡瑁攻击我军呢?很显然这个不可能,因为整个荆州还不在他蔡瑁的手里,他蔡瑁必须提放长公子刘琦一派,所以在未有完全掌控荆州之前,是不会有多余的兵力来对付我们的。但不对付我们,不代表不防备我们。我军对蔡瑁的危险那是实实在在的,所以他蔡瑁肯定时刻提防着我们攻取襄阳,避免坏了他的大计;如此一来又何谈得上突袭襄阳,襄阳城高河宽,兵精粮足,非十万兵力不能下;若不能下,前有蔡瑁堵截,后有曹操追兵,则我军危矣!所以,我意在直接去与我军有密切往来的江夏,顺道把江陵存放的武器装备、钱财粮饷都给我们的长公子“要”回去,当然我们在撤离新野和樊城的时候,得带上百姓,百姓是我们的根基,有了他们我们才得以有这一万四千余人的军士,所以我们不能丢下他们任凭曹操践踏。但如此众多的百姓,这是需要相当的船只来运送,而我确没有去准备船只,所以我向主公请罪。不知这个提议诸位以为如何?”

听了我的长篇分析叙述之后,徐庶和诸葛亮都有点很难以相信这居然是我想出来的,不得不佩服,但对于这两位军师来说,我的提议中间好像还是有缺点的,比如诸葛亮说的:“少将军之提议固然很好,但恕亮愚钝,少将军何以知晓长公子刘琦就会收留我们?何以知晓我们的百姓就不会遭到蔡瑁水军的阻拦,何以确定我军就一定能攻下江陵这个钱粮重镇?”

“长公子与主公交厚,与我也有一面之缘;所以,在这危机关头,长公子不会不帮助我们,因为帮助我们就是帮助他自己;只要这个问题已解决,那么其它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黄祖虽死,但那只部队的主心骨还在,所以蔡瑁的水军自会有长公子帮我们抵挡。其实,我认为蔡瑁不一定会犯众名义而去阻挡我们的百姓与我们的军队,至少在他蔡瑁将襄阳那个摊子收拾完之前,是不会和我军正面对敌的。至于第三条攻取江陵,到时候大家必然知晓。”

刘备了解我的一些安排,比如安排贾逵到江夏,甘宁到江陵,但并不知道我的这些安排是和今天遇上的危机是相关联的,只是简单的认为我军以后攻取这两座城池好有个内应,但没想到我把他考虑得这么周全。所以,听了之后是非常的高兴,毕竟这个既解决了直面曹操的兵锋,又找到了避难之所。于是问道:

“诸位以为如何?”

在听到我的解释之后、徐庶和诸葛亮表示无异议,至于其它如关羽、张飞等人当然也同意这个方案。

最终刘备决定,让我带上孙乾先去游说刘琦,而其余众将则负责搬迁新野和樊城这两个大家。

由于兵员充足,再加上刘备的仁义以及宣传到位,众多百姓也过来帮忙制造船只。终于在刘琦和刘备两军的努力下,于夏侯渊军队达到鲁山时运送了一半的人员和财力。但时间实在是太过紧张,所以后面我们就直接放弃了一些杂物的运送,只负责人员的运送,当然这个事情是瞒着老百姓干的,要不然他们估计就要拼命回来拿那些物品了,当然对于百姓的损失我们都会给予一定的补偿,终于在夏侯渊到达时将所有愿意搬迁的老百姓都送上了船。

一个月的时间,运送了将近二十万的百姓以及财物,这在当时情况下也算得上一个奇迹了。其中最主要的贡献者当属诸葛亮、孟公威、高柔三人。

我提出了一个管理理念让这三人去执行:那就是将人员、牲畜以及其它杂物分船运送;将百姓的财务集中收集管理,这样运送较为方便快捷许多,而我们的主要交通工具则是船只。

当然第一个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直接烧毁我们在新野的所有酒厂,一点痕迹也不留下,酒厂的酿酒人员也被我“保护”的第一批次先送往江夏。

由于人员繁多、情况复杂,所以专门由我这支最有纪律、也是文化水平最高的“新四军”官兵来负责安排、管理、协调百姓的搬迁。

而在运送中,我们对人员又进行了优化管理,那就是年轻力壮者走陆路,老弱妇孺走水路;由于连年的战争,新野樊城的青壮年(这里定位年龄16-45岁之间的人员)是相对较少的,二十万人员中也就三万人员,其余都是些老弱妇孺,所以,主要是用船只走水路。

走陆路的青壮年由于劳力突出,所以也给了他们一个任务,那就是带上这批牲畜,由于战乱年代生活条件所限,所以真正的什么猪、牛、马、羊、等大牲畜也相对较少,在安排五百余官兵负责协调管理之后,都能被那三万青壮人员很好的带走这批牲畜。

而在水路运送人员和物资的时候,我们也是先运送人员,毕竟人是才最重要的,只要人活着,这些东西我们都还可以创造,就算物资没有及时到位,江夏刘琦那边也能照顾一二。

所以经过我们非常有序的协调管理,避免了一些很多人、物混装,东拉西扯、效率不高的事情出现,最后非常成功的保证了所有百姓的南下。当然,为了避免这些百姓又被夏侯渊给捉回去,我们留下了一万官兵来阻挡夏侯渊。

同类推荐
  • 荣耀归于罗马

    荣耀归于罗马

    旌旗漫卷,剑盾如潮。一阵苍凉号角长鸣,隆隆的脚步声中,尘封了数千年历史的罗马军团重现世间。扬鞭策马,睥睨天下。辉煌属于希腊,荣耀归于罗马!回溯千年,让我们重新领略那同样和东方一样灿烂的时代,与那些消逝于历史长河中的英雄共舞!
  • 风云再起之北齐传

    风云再起之北齐传

    很不错的架空历史小说哦!他,一代军事天才,破庙偶遇贤王,一起畅谈天下势。入军营,抵挡住了北齐的突袭。但是随着而来的宫廷政变让他变成了一个废人。幸而得佳人相救,但是流落与他国,最终被北齐秦王的诚心所打动,他决定助北齐一统天下,也要为自己报仇!
  • 掌上帝国之铁血北朝

    掌上帝国之铁血北朝

    北朝年间,朝廷连年更迭,诸侯混战。作者以幽默的语言逐一讲述北朝故事,带你见识不一样的北朝历史。
  • 大汉边军

    大汉边军

    男儿浩气,男儿热血。男儿当提三尺剑,建不世之功业!汉末!又见三国!都尉写三国不走寻常路,希望带给读者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充满智慧的人物。良臣猛将真的就那么容易收吗?现代人到了古代就真的很有优势吗?猪脚刘武将会一刀一刀的砍来名声,砍来人才。新作了一个群,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来找我。大汉官军:167162336
  • 荒谬大唐盛世歌

    荒谬大唐盛世歌

    大唐,一个怎样的时代。尔庾高龄的武曌仿若少女,那本应逝去的长孙氏却受人幽禁,锦襕袈裟的出现,让杨柯再次踏上了西行取经之路……五指山、高佬庄、贞娘、管嫣,那是大唐最繁华的时代,也是大唐最没落的时代。
热门推荐
  • 逆天凰妃:绝世大小姐

    逆天凰妃:绝世大小姐

    一朝穿越,本以为会遇狠心后娘,恶毒小妹。谁知,一切都不按套路走。父母恩爱,父亲为右丞相,哥哥为护国将军,能不能不要这么霸气,我不嚣张谁嚣张!但,我只是嚣张了那么一点点,上天你能不能不要送我这么多桃花将我淹没!小皇子、一代医圣、未来储君、将军哥哥,这些我有点招架不住啊.!国师大人,你又来凑什么热闹!!重重迷雾揭开,种种身份即将揭晓!!
  • 高语罕传

    高语罕传

    高语罕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曾参与发起新文化运动、参与策划八一南昌起义,本书叙述了高语罕61年生涯中的61件重要事件,以此反映其参加革命和曲折坎坷的一生。
  • 都市之超级侦探系统

    都市之超级侦探系统

    一桩桩诡异离奇的命案,一个个神秘莫测的组织。异能与智慧交锋,鲜血与疑窦共舞。然而,黑夜下的真相永远只有一个!神秘组织:……不装逼你会死啊!
  • 曾公遗录

    曾公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遮天大主宰

    遮天大主宰

    当快刀遇上快剑,刀光剑影。当快剑遇上快拳,皮开肉绽。当快拳遇上快枪,虎拳龙枪。一个天才少年,一路势不可挡的晋升之路,你是天才吗,那我碾压你,在我面前叫嚣,那我斩杀你。辰家天才少年无意中在一处秘境中获得了一个神秘晶方,晶方可以让武者的各方面因素瞬间提升到匪夷所思的程度,带着各种因素,自此辰熙便踏上了漫漫武修之路。
  • 青山隐

    青山隐

    一个史官之子游历天下的故事,却身不由己的卷入了时代的洪流……
  • 异界征战之元素神

    异界征战之元素神

    家族内战,谁是最后的获胜者?人兽之争,谁又能狂笑到最后?没人看好的废柴魔法师,除了不会魔法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跑的特别快!真的只是废柴吗?不,他有一颗变强的心。无敌的运气,逆天的阴谋。当这两个因素同时降落到他的头上,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即使是个废柴,也要有废柴的尊严,也要活出废柴的精彩!谁说废柴不能成神!!!
  • 轮回之逆天传说

    轮回之逆天传说

    一个不甘屈服于天道之下的传奇,一生只为堪破轮回,跳出五行还己自由之身。
  • 一生一世一双人:十三爷的嫡福晋

    一生一世一双人:十三爷的嫡福晋

    兆佳氏的七小姐,生的是赛过凝脂的肤,含笑弯弯的眼,无人不称道的好规矩。难怪十三爷只一瞥,就把这抹红衣蓝裙的俏丽深深刻进了心里。他给她写信,他给她准备别出心裁的小物件,出来进去的心里记挂的也只有一个她。她对他不冷不热,东西收了,信却总是那么淡淡的几句话。终于拼命十三郎耐不住,借着酒劲发了狠,闯进兵部尚书的内院,拉扯她要说个分明。七小姐盛怒之下,狠狠的巴掌就甩在了十三爷的脸上。“你有本事封王晋爵,建树庙堂也就罢了,要是不过仗着自己是个黄带子的阿哥就在这里孟浪,我兆佳念声就是现在投缳自缢,也不从!”“有道就行!只要我胤祥做到了,就是抢也要把你抢到手!”
  • 嗜血老公:小妖精,别想逃

    嗜血老公:小妖精,别想逃

    (限时包月){两年前,他伤害了她。她说她的心爱上了别人,他暴跳如雷,颤音:“…把你的心还给我!我要你把它还给我,还给我~~”}{她:“我不回去了”他:“那我也不回去了,跟你定居这里”她:“…我要去工作了,迟到会被批的”他急了:“你信不信我把这里的人全开了?看你怎么工作,怎么被批!”她无奈:“那你表个态先”他在她脸上重重的啃了两口,然后掏出钱包,将所有信用卡银行卡还有身份证全塞给她,说:“都是你的,我——也是你的,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