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02000000019

第19章 ,演武

“糟了,忘给姚大叔他们领饭了。”阿卜跟着阿麦又挤了几次人堆,武场上的人渐渐稀少起来。阿麦一拍脑袋,想起自己看演武看得起劲,竟是忘了时间,把正事都抛到了脑后。

“大哥哥,我要去饭堂给姚大叔他们领饭,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阿麦问。

阿卜摸摸肚子,好像是有几分饿了,便道:“一起去吧!我正好有些饿了。”

走在路上,阿卜问阿麦:“演武场从早到晚都有演武吗?这些武技,我都可以学吗?“

阿麦“噗哧”一声笑出声来:“都学?大哥哥,你有那么多时间吗?”

阿卜搔搔头,不好意思地说:“不能都学吗?要花很多时间吗?”

阿麦摇头晃脑,老气横秋地说道:“练武之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门武技要练到得心应手,怎么也要三五年的时间。如果想要得其精髓,出神入化,则非要二十年以上的苦功不可。大哥哥,你是打算以有生学无涯么?”

阿卜被他噎得说不出话来。心知以阿麦这么个小小孩童的见识,决计说不出这样一番话来,相必又是羽执事告诫阿麦的话,被他拿来了直接扔自己头上。

阿麦似乎对欺负阿卜情有独钟,看到阿卜吃瘪,心情愉悦得不得了,话也多了起来:“演武场不是一天到晚都有演武的。武师们一般都是在上午教授武技,过了晌午,他们就回各自的廊庑休息了。如果对上午教授的武技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这时就可以进廊庑向他们请教。也可以自行在演武场上挑选兵器,试炼学到的武技。不过一般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和认识的人喂招。”

“喂招?”阿卜问,“那是什么?”

“就是互相切磋武技啊!”阿麦手舞足蹈地比划了两下,“武技不像内功,光练不足以掌握其中机巧,只有与人交手,在实战中,方能体味其精髓。据说有些绝世之才,一朝顿悟,还能自出机枢,不拘泥于一招一式,化繁为简,克敌制胜呢!”

“原来如此。”阿卜欣然受教。

“运气好的话……”阿麦平时对着的都是大人,哪有可以如此侃侃而谈的时候,更何况眼前这位听众还如此谦虚受教,不免觉得更亲近了些,“偶尔还会有执事来演武场教授武技,那个时候,绝对是人山人海,挤都挤不进去。不过……”阿麦拍拍胸脯,“这种调令一般都会经过执事院,如果被我知道了,一定先跟你说。好去抢个最好的位置。不过,你可一定要记得带我一起去看欧!”

阿卜一口答应。

饭堂离演武场不是很远,二人走了盏茶功夫就到了。

“你去那儿排队。”阿麦指了指饭堂里有序地等着打饭的一队人,自己跑到一旁,在打饭台的侧边取了几份饭菜。

阿卜走到他身边,奇怪地问:“你怎么能先领?”

阿麦看了看他,一边往提篮里装饭菜,一边说:“这是杂役的饭食。你的在那边。”

“这有什么区别吗?”吃个饭还要分三六九等?

“就像你说的,杂役又不练武!”阿麦气鼓鼓地道,“练武消耗量大,不仅要吃得饱,体力和体质也要跟得上。羽执事说,练武练武,不仅要有先天的根骨,还要有后天的补养。你们吃的,那都是魔宫专门针对每天练武的消耗,特别配置的饭菜。据说里面还加了特殊的药材,能强筋健骨。咱们杂役?能混个饱就算不错了!”听这说话的口气,就知道小家伙明显对不同的待遇十分不满。

是这样啊!

阿卜听了小家伙的话,立时决定待会儿多打一份饭菜,拿回去也给阿园尝尝。

阿卜打完饭,跟着阿麦一起走到门楼那里,阿麦将提篮交给姚杂役,对着阿卜摇摇手道:“大哥哥,以后记得再找我玩哦。”

阿卜心知阿麦是要自己带他一起去演武场,好多学些武技,自是满口答应。

二人挥手道别。

第二天一大早,阿卜就来到了问径区,开口向姚杂役借了阿麦后,二人直奔演武场。

到演武场的时候,天色还早,武师们还没开练。

阿卜跟着阿麦四下转悠了一圈,熟悉了一下演武场的布局。

演武场十分开阔,廊道前的石质平台一路向西向北延伸至问径区的边墙,毫无隔挡。只在月门两边,东墙和南墙处,各筑有一排廊道,间以廊庑分隔。每间廊庑前,都悬挂门牌,注有所授武技的名称,和教授武技的武师的名字。对哪种武技比较感兴趣,或是比较推崇哪位武师,就可以歇在相关廊庑旁的廊道里,等待廊庑里的武师到时出来演示。廊道里,还备有热茶,专供人们休憩解渴。

阿卜心下还没主意,拿不准先学哪门技艺比较好,打算今天多看看,找个自己感兴趣的入手。

武场上三三两两结伴而来的人,渐渐多了起来,阿卜跟着阿麦在武场上绕了一圈,却没看见阿力,心下有些奇怪。阿力惯来好勇斗狠,在新人区时就喜欢和人动手,照理说对问径区的武技不可能没有兴趣。可眼看着武师们就要开始演武了,也没看见他的影子,这事儿可透着古怪。昨天自己没看到他,只以为是初来乍到,一味贪看演武,没注意阿力在哪个廊道里待着。可今天怎么会也没见着他呢?

眼见廊道里瞬时涌出无数人来,心知第一场演武就要开始了,他跟着阿麦走出廊道,心中那点点疑惑立时被他抛在了脑后。

……

午饭时间到了。

武场上的人群渐渐散去。

阿麦自是要去领饭了,阿卜还有些意犹未尽,想把剩余的几场演武也一一看了。

二人道了别,约好第二日再会。

到得日头微斜,最后一场散去。阿卜站在原地,回味着刚刚的那场拳法演示,颇觉触动。想到精彩处,忍不住挥拳踢腿,模仿起来。

武场上的人又渐渐多了起来,大家都吃完午饭回来了。

三三两两的,有的在一起探讨武技技巧,有的干脆动上了手。武场上又是一派热闹景象。

阿卜犹自不觉,沉浸在拳术的演练中。

一式一式,竟是渐渐有了些模样。

“嘿,小子!练得不错啊!和我比划两下怎么样?”一把粗壮的声音在阿卜身边响起。

同类推荐
  • 公民随想录

    公民随想录

    它们在时间的深处燃烧。它们在蔚蓝色天空中滚动,跳跃,闪烁。它们在海洋的水面上延伸。它们在漫无边际的旷野上停留。它们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之间凝固静止,悄然无声。它们让我们的眼眶禁不住地湿润。它们让这个世界沉默了很久。
  • 极品明王

    极品明王

    高三刘志偶回大明看他如何步步生莲宦官当道、锦衣夜行、华山论剑、流芳百年、提缰铁骑、碧天成名、破敌倭寇、痛击戎狄、扮猪吃虎、芳妻如云、明镜清玄、收复河山、万人朝拜、武林至尊、
  • 八荒剑秀

    八荒剑秀

    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江湖,本就是人吃人的江湖。
  • 明英图

    明英图

    明朝初年,政局不稳,尤其是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将朱允炆赶下帝位,朱允炆下落不明,其子孙也散落江湖。为巩固帝位,明成祖朱棣不惜血染江湖,掀起了江湖无数纷争,引起了武林人士的激烈反抗。在这场血雨腥风的江湖纷争中,权谋,利益,爱情,称霸,爱恨交织,勾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江湖画卷。墨家、道家、儒家、佛家又会演绎怎样的风云,胡月儿的千里寻夫,废帝势力的复辟,又将会有怎样的结局,。。。。。。。
  • 武神录

    武神录

    一封遗书,引出杀母深仇。明查暗访,拜师学艺,却得知仇人原是恩人,恩仇难分,敌我难明,他该何去何从?江湖霸主双龙隐退,玄青帮隐隐露出狰狞的爪牙,欲称霸江湖,他该如何力挽狂澜?
热门推荐
  • 董卓来啦

    董卓来啦

    他是三国土军阀,心狠手辣,辣手摧花,只有他不敢想的没有他不敢干的;他是现代小记者,有贼心没贼胆,猥琐度日,度日如年。忽然他们相遇了……
  • 黑道公主的复仇计划

    黑道公主的复仇计划

    每一步的路都是艰辛的,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一步一步得走下去,雨后天晴,便是晴天。
  • 洛天圣书

    洛天圣书

    凌潇道:“我若为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耐我何!人挡我,屠之!佛挡我,灭之!神挡我,弑之!”凌潇凭借洛天圣书,器破苍穹,法镇万物!丹绝宇内,剑舞长天!
  • 汉武大帝刘彻(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武大帝刘彻(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汉代最重要的皇帝之一,景帝刘启第三子,母王美人,4岁时被封为胶东王。因受景帝姐姐刘嫖的喜爱,7岁立为皇太子。汉景帝后三年(前141年),16岁的刘彻登上皇帝位。第二年,首创年号为“建元”。从此,我国历史开始用年号纪年。
  • 魔神重生

    魔神重生

    号称可以灭杀仙人的上古天劫‘九重灭仙劫’劈下第八道劫雷,金色劫云下,一个赤臂青年悬空而立,身上雷光闪烁电蛇飞舞,古铜色肌肤内清晰可见无数金色符文闪动,其状犹如魔神下界,散发出无穷的威能……
  • 他朝两忘寒烟水

    他朝两忘寒烟水

    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永远相识相知却不能相恋。在此生无法触及的彼岸,卸下所有记忆,花为黄泉。“邢希澈!你再跟着我我就不客气了!”"你尽管来吧,我喜欢你对我不客气!"“你究竟怎样才肯放过我?”“这辈子,休想。”
  •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

    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及美国总统的摇篮耶鲁大学中学子聆听的人生哲理,现在,你也可以与他们共享。
  • 北漂的少年

    北漂的少年

    何严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一位普普通通的少年。家里穷,从小就被人看不起。长大之后,虽然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依旧被人看不起。从不理会别人看他的目光,却是深刻的记在心里。北漂的少年何严,来到一座繁华的大城市,一步一个脚印,老实本分的工作。他想赞更多的钱,他不想一辈子给别人打工,他想改变自己如今的命运。挫折与失败在所难免,但他从来没有气馁。他坚信,只要也付出,总会有回报。一段北漂少年的打工行,就此慢慢的拉开了序幕。
  • 甲亢最佳保健方案

    甲亢最佳保健方案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甲亢的病因、临床表现、各项检查的意义、诊断与鉴别诊断、药物保健、饮食保健、运动保健、日常生活保健、预防保健、心理保健、护理保健、婚育与性生活保健等方面的知识。
  • 城墙边

    城墙边

    以独特的视角,轻松的笔调,幽默的风格,描写生活在城墙边的老成都人的故事,历史跨度从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人的事情是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有些真象永远是个谜,但作者本人并不是刻意去追究,去问责,而是以凡人的故事给人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