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8100000059

第59章 多一分容忍,少一分抱怨(2)

与此相关的,是希腊人和基督教在死亡思想中的差别。佛罗伦萨美术馆中的一口古代石棺惊人地表现了死亡的思想,清晰可见的浮雕上表现了古代婚礼的全部仪式:从正式的求婚,到婚姻之神的触摸照亮一对幸福新人的新房那天晚上。与此相比,基督徒的棺木则装饰着悲哀的黑色,顶端饰有十字架。在死亡中寻求慰藉的这两种方法有多么重大的意义!两者相斥,且都正确。希腊人表明了对生命意志的肯定,永远笃信生命,尽管生命的形态飞速地变幻。基督徒在痛苦和死亡的象征里,表明了对生命意志的否定,表明了印度哲学六正统派中最古老一派数论派论著。对尘世的超脱,这世界是死亡和魔鬼的国度。在生命意志的肯定和否定这个问题上,基督教正是最后的依傍。

根据教士们的观点,《新约全书》和《旧约全书》的差别,正是我的伦理体系和欧洲道德哲学之间所存在的差别。《旧约全书》表现的人是法制下的人,没有赎罪。《新约全书》宣布了法律的失败,让人摆脱了法律的统治,它宣扬福祉的王国,只有以信仰、邻里之爱和完全的自我牺牲才能赢得。这就是从尘世的邪恶中获救的道路。《新约全书》的精神无疑是禁欲主义,但是,你们的新教徒和理性主义者会歪曲它,以迎合自己的意图。禁欲主义是对生命意志的否定;从《旧约全书》过渡到《新约全书》,从法律的王国过渡到信仰的王国,从德行的辩护过渡到耶稣基督的拯救,从罪孽和死亡的国度过渡到救世主那里的永生,真正的意义就是,从纯粹的德行过渡到生命意志的否定。我的哲学展示了形而上学的公正基础和人类的爱,指出了这些德行必然通往的目标,如果道德的修养已臻于完美。同时,承认一个人必须抛弃世界,承认生命意志的否定便是获救的道路,这乃是耿介之举。这实在和《新约全书》的精神是一致的,一切其他的体系都暗藏在《旧约全书》的精神里;那就是说,或在理论上,或在实际上,它们的结果都是犹太教——纯粹的专横一神论。在此意义之上,我的学说就可以称为唯真的基督教哲学——不管对于那些目光短浅、浅尝辄止的人这种说法有多么荒谬。

你若是渴求一个安全的罗盘,引导你穿过生命,正确地观察航向,摈弃一切怀疑,那么最佳的办法莫过于让你习惯于视这世界为一个教养所、一个监禁地,或是先哲们所称呼的εργαστηριον。基督教的神父中,奥利根便持这种观点,他的勇气令人敬佩,一些生命的目的论进一步证实了这点。我不仅指我自己的哲学,也指一切时代的智慧:如婆罗门教和佛教所表现的智慧,如恩培多克勒和毕达哥拉斯这些希腊哲学家的言论;如西塞罗说,年迈的智者们常常教导我们,我们降生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受罪,抵赎在另一种生命状态中所犯的罪行——这种学说部分地创造了神秘的仪式。

瓦尼尼——他的同代人对他判了火刑,他们发现这是一件比驳斥他要轻松的事——令人信服地论述了这种观点。他说,人类饱受着形形色色的悲哀,基督教若是不反感的话,我将冒昧地宣称,邪恶的灵魂若是绝对存在的话,它们就已变幻成人形,现在正在赎罪。真正的基督教——据这个词的真正含义——也视我们的生命为罪孽和罪过的恶果。

你若是习惯了这种生命观,你就将抑制你的期望,不再对生命中一切或大或小的不快之事、不再对生命的痛苦、忧虑和悲哀感到大惊小怪了。不,你将发现,世上万物天生即应如此,在那个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按自己的奇特方式抵赎生命的惩罚。监禁地的苦难之中,便有那些人所组成的社会;读者若是举杯对斟的知己,他就不需我提醒他现在所必须忍受的苦难。若他有超凡脱俗的灵魂,若他是天才,他就会偶然地感觉到,他像国家的某个高贵的囚徒,受罚在大帆船上同普通的罪犯一起劳动!他就会我行我素,遗世独立。

大体上应说,这种生命观将使我们能够思索那芸芸众生的所谓缺陷,思索他们的道德和理智的缺陷,思索那种由此产生的卑劣面目,而且将使我们毫不惊讶,更不用说愤怒了。因为,我们永远不会停止思索我们的生命在哪里,我们周围的人便是罪孽中孕育和诞生的生命,生存就是赎罪。这就是基督教所说的人性本恶的意思。宽恕是万能的词!不论人们干了什么愚蠢的事,或是他们的缺点,或是他们的罪恶,让我们忍耐吧;让我们谨记,暴露在他人身上的错误,便是我们曾注视过的我们自己的愚行和罪恶。那是人类的缺点,而我们就属于人类:人类的错误,我们都有;是的,即使是那些我们所痛心疾首的错误,只因为它们还未在我们身上暴露。它们不是浮泛在表面的错误。它们隐伏在我们的天性深处,一旦召唤,便应声而致,昭然若揭,就像我们此刻在他人身上看见的一样。一个人或许有他的同伴所没有的错误,此话不假;不能否认,在某些情况下,恶性的总数极为可观。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个性有着霄壤之别。

其实,相信世界和人类最好不存在,就是一种相互施恩的信仰。不,由此看来,我们就能更好地思索称呼的恰当形式,不是先生而是我的难友,或许听起来很奇怪,但事实即是如此。这才揭示了他人的本来面目,这使我们想起了生命里最必需的东西——宽容、耐心、尊重、邻里之爱,这是人之必需,也是相互之必需。

心灵感悟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承担生活的苦,而一味地怨恨是可悲的。苦难不是不幸的情报员,恰恰相反,它往往是通往幸福的敲门砖。虽然可能会承受精神上的折磨,一股刺痛扰得你找不到心理上的平衡、看不到前方的光明,可是,正是因为经历了这些,你才开始成长,你才开始知道怎样积累生活。

抱怨不是让你如愿的

万灵丹/【美国】威尔·鲍温裴卫芳/刑爽译

必读理由抱怨是最无益的消耗能量的活动,而且抱怨还会产生不良的无限影响力。威尔·鲍温通过多组例子,层层深入地讲述不抱怨的具体原因,实用而又深刻。

作者简介

威尔·鲍温,美国最伟大、受尊崇的心灵导师之一。密苏里州堪萨斯市基督教会联盟的主任牧师,在牧会之前,有多年从事广播和行销等工作的经验。他热爱运动、圣经史、骑马、旅游、阅读,发起的“不抱怨”运动,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主要著作有《不抱怨的世界》等。

大家常问我的一个问题是:“难道你不需要先抱怨,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吗?”其实,你可以好好表达自己的期待,而不需要抱怨现况,来获得你想要的结果。

几天前我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不明号码”。当时我正在忙,没有接电话,打来的人也没有留言。接下来,几乎每隔一小时,我都接到同样的“不明号码”打来却又不留言的电话。最后,我终于接到了这通“不明号码”来电,听到电信公司的语音留言:“这是要通知玛丽·强森(非真名)的重要讯息……如果你是玛丽,请按1;如果不是,请按3。”

我按了3,心想电信公司应该会发现他们打错号码,就不会再有这些来电了。但他们还是没发现。电话几乎每小时响一次,都是“不明号码”打来的;而当我接起电话,又听到同样友善的语音留言。

我不断按3,来电却依然没有停止。

人都会犯错。我知道我也会犯错,而所谓的公司只是一大群想尽力做好事情的人们。在过了好几天每小时都有固定来电的日子后,我打给电信公司解释这样的状况,而他们也确保会处理。但是,来电还是持续不断。

在我尚未展开二十一天不抱怨的挑战时,我可能会再打给电信公司,要负责的主管来接听,臭骂那可怜的家伙一顿。此外,我还会告诉每个我接触到的人,说这简直是乱七八糟、太不合理了,让我深感不便与干扰。

然而,这次我再打了一通电话对客服人员说:“我知道出错是难免的,我也知道这不是你的错。但是我应该不会再接到贵公司的电话了才对,而我也愿意和你配合,直到我们发现问题出在哪里,而且一起解决。”不到十分钟,她就发现症结所在(他们把我的号码当成那个人的号码,而输入电脑),来电于是停止了。

我不必让血压蹿高或大发雷霆,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我也没有向朋友、同事和家人发牢骚,把他们牵扯进来。我反而是找了个可以帮助我的人,解释我想要什么,而且锁定真正的焦点。

你有权利得到你应得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要一直谈论这个问题,或是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上面。你应该从更高的层次来思量问题,看着它被解决。只要谈你的渴望,只要和可以提供解决方案的人谈。你会缩短等待的时间,让你的需求更快被满足,在这段过程中也会更快乐。

预想美好的未来,是促成进步的动力。“但是,我们国家每一项伟大的事件,都是起自于抱怨……你看看托马斯·杰弗逊(编注: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和开国元勋)和马丁·路德·金博士(编注: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我收到的一封电子邮件这样说道。就某方面来说,我同意这位女士所言。迈向进步的第一步就是不满。但如果我们只停留在不满的阶段,就永远无法前进,无法迎向更光明的远景。那些觉得抱怨是理所当然的人,哪里也到不了,只会在同一个不快乐的出发点原地打转。我们的焦点必须要放在我们希望发生的结果上,而不是我们不要的事情。

美国历史上的伟大领袖们,都是很会抱怨的人吗?这一点我必须否认。这些重要人物让不满驱策着他们去勾勒美好的远景,而他们对这番远景的热情,又激励了其他人前来追随。他们全神贯注地展望更光明的未来,让全国的人心也跟着雀跃、振奋。他们转化了全国的意识,结果也转化了我们的未来,至于他们采取的方法,约翰·肯尼迪作了最好的总结:“有些人是看到当前的现况,然后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则是梦想着未曾出现的景象,然后问为什么不是那样?”

1963年8月28日,马丁·路德·金牧师并没有站在林肯纪念堂的台阶上说:“我们遭受这样的待遇是不是很惨?”他没有。他发表的演说撼动全美国人的灵魂,即使相隔将近半世纪以来,仍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没有把焦点放在问题上,而是超越了问题本身,建立更宏观的格局,发出这样的宣示:“我有一个梦想!”他在我们的心中创造出栩栩如生的画面,那是个没有种族歧视的世界。他曾经“到达那山巅”,而他铿锵有力、激励人心的话语,也带着我们和他一起攻顶。

托马斯·杰弗逊在《独立宣言》中,清楚陈述了众殖民地在大英帝国统治下所遭逢的挑战。然而,他所起草的文件(1776年7月4日签署)并不是一连串冗长的牢骚。如果是,这份文件大概也就不会攫获全世界的想象力,并得到其他国家支持,而能一统殖民地了。

《美国独立宣言》的第一段写着:“在人类事务的发展过程中,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和另一个民族之间的政治联系,并在世界各国之间,本着自然法则和上帝赋予的权利,主张独立和平等的地位时……”

暂时想象你自己是这十三个殖民地的居民,试着去理解这个概念:“本着自然法则和上帝赋予的权利,主张独立和平等的地位。”在杰弗逊起草这篇宣言时,英国是全世界最大的超级强权,而他只是毫不夸大地冷静直陈,这些羽翼未丰、组成纷杂的殖民地,和这头政治巨兽是“平等并存”的。你可能听见了殖民地人民为如此言论所发出的集体惊呼声,随之而起的则是满涨的自尊和热忱。他们怎能渴求这种遥不可及的理想,希望和英国平起平坐呢?因为这是“本着自然法则和上帝赋予的权利”。这不是抱怨,这是梦想着美好未来的坚定远见。这也是超越问题本身,从更高的层次来思量。

罗莎·帕克(编注: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家,1955年因拒绝在公车上让座给白人,而激发黑人联合拒搭公车的大型群众活动)并没有坐在公车后面几排,向每个人抱怨自己必须坐在这里是很不公平的;她的做法是无视于肤色,和其他人一样,坐在她原本就坐着的地方。她不但超越了问题本身来思考,更以身作则实行了解决方案。

我也有一个梦想,希望在现世中会出现这样有远见的先知。我记得这辈子最常听见的新闻,就是聚焦于中东局势的“和平谈判”。我听过这些“和平谈判”讨论的内容,感觉上似乎更像“战争谈判”或是“如果你们停止这样做,我就不会再这样谈了”。美国总统召聚了所有中东领袖,试图让他们调解彼此的差异,但这些谈判的焦点一直都放在“差异”之上,因此就我个人看来,他们的进展始终是微乎其微的。

如果在这些“和平谈判”中,领袖们聚在一起讨论的是“彼此若能消弭嫌隙将会怎样”呢?如果他们能共同建立一个集体的梦想,实现和平共处、互相体谅的目标呢?当这种真正的“和平谈判”发生时,规则就变得很简单了。他们不会再去谈论现在怎么样或是过去发生什么事,所有的焦点都只会锁定在:当彼此不再针锋相对时将会怎样。他们可能会问:“我们之间的和平,看起来、听起来、闻起来、感觉起来是什么样子?当战争和异议对我们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记忆,是必须查阅史书才能知晓的过往情景时,又会怎样?”

这些谈判的焦点只会锁定在众人冀望的结果之上——也就是和平。就只是这样。这些谈判完全不会提到“如何”“我们如何做到”的问题,从一开始就会被所有人禁止。一旦双方试图要找出如何达成和谐共存的方法,关于地理疆界、补偿报酬、撤军限武、文化与信仰差异以及各种对立的观点,只会将他们的注意力再度转移回当前的议题上。而这样的焦点,将使他们继续陷身于这些问题的泥淖。

林肯曾经说过:“摧毁敌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变成朋友。”要达到这种转变的第一步,就是从内心开始做起。而我们的言语,会把我们的思想内容告诉这个世界。

心灵感悟

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有很多事情发生,如果你一直沉溺在已经发生的事情中不停地抱怨、不断地自责,这样下去,你的心境就会越来越沮丧。一直只懂得抱怨的人,注定会活在迷离混沌的状态中,看不见前头亮着一片明朗的人生天空。

做到不抱怨的

四个步骤/【美国】威尔·鲍温裴卫芳/刑爽译

必读理由不抱怨的世界很美妙,但如何做到不抱怨也很重要。很多时候我们也想试着不抱怨,但总是无法实现,其实不抱怨也可以有方法的,威尔鲍温将会为你具体讲述。

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经过四个阶段,才能养成确实的能力。要成为不抱怨的人,就要历经这每一个阶段,而且很抱歉,一步都不能省却。你不可能跳过这些阶段,直接达到永续的改变。有些阶段会比其他阶段费时更久,每个人的经验各有不同。你可能飞也似的越过一个阶段,却卡在另一个阶段许久,但只要坚持下去,你就能掌握这种技巧。

我还以为我很乐观!

同类推荐
  • 谁在呐喊(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谁在呐喊(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此行莫恨天涯远

    此行莫恨天涯远

    《此行莫恨天涯远》这本书,不是游记、游说、传说的故事,它没有误导我们视线,没有欺负我们嗅觉触不到的地方。闭目中的享受,喧闹都市中的教堂,袅袅炊烟的轻叙,我们会忘记滚滚红尘中的繁杂,脚步停止在商贩的吆喝和行人步履间来思想她给我们创造的意境。故事中有无数个说法,你会笑、叹,会流泪、感慨。杨银娣给我们展示人生的一番又一番的通悟。
  • 随园诗话(第二卷)

    随园诗话(第二卷)

    批本随园诗许,原藏清人某待郎家。近人冒广生据第十六卷跋语,知为满人福建总督伍拉纳之子所作;乃删润刊行。邓之诚复据伍拉纳子舒石舫所着适紊居士集及其行述,疑此批本作者卽舒之兄仲山;并加批语及引证若干条于书眉。此次,卽据王利器同志所藏邓、张二氏手批之本印行。
  • 玻璃城堡

    玻璃城堡

    泰坦尼克号之所以美丽是因为船沉了。寂寞花之所以美丽是因为花是寂寞花,芬芳却是热烈的,初恋之殇,热恋之变,婚姻鸟散,红杏逸墙,哦,爱是一条长长的河,漾起了多少清凄美动人的漩涡,孤独是岛,寂寞是花,美丽的永远是故事。婚姻这座玻璃城堡,无疑是容易破碎的,但它的产生并不仅仅是为了破碎。
  • 冯骥才作品精选

    冯骥才作品精选

    《冯骥才作品》是“现当代名家作品精选”之一,收录了冯骥才创作的散文、小说作品。《冯骥才作品》收录了《珍珠鸟》;《大地震给我留下什么》;《在雅典的戴先生》;《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萨尔茨堡的性格》;《燃烧的石头》;《精神的殿堂》;《古希腊的石头》;《离我太远了,皮兰》;《草原深处的剪花娘子》;《大雪入绛州》;《羌去何处》;《一个古画乡的临终抢救》;《谁能万里一身行》等作品。
热门推荐
  • 小萝莉与大总裁

    小萝莉与大总裁

    夏千阡。17岁。美貌与智慧并存但是学习成绩倒数。但热爱各种刺激运动。性格开朗大大咧咧。神经大条。超级喜欢狗。幻想和总裁大叔有一次轰轰烈烈的恋爱。上官云中。腹黑总裁大叔。家庭不幸福但内心柔软渴望完美的家庭。外表高冷合并闷骚。喜欢孩子更喜欢千阡。超级无敌大醋坛。阅女无数但超专情。萝莉控。上官云朵。总裁同父异母姐姐。生性冷淡漠然。黄金单身狗。嫉妒一切幸福。含旭。千阡闺密。八卦爱幻想。少女系。
  • 中国艺术简史

    中国艺术简史

    本书以简明扼要的方式介绍了中国艺术的发展史。它的起源、美术观念的形式及在各种文化和政治社会事件影响下的演变。它注重内容的趣味性,使本书成为现代人培养自身文化修养和人格素质的必读书。
  • 古戍寒笳记

    古戍寒笳记

    《古戍寒笳记》 一反当时小说内容纤弱感伤的颓废格调,表现了高昂豪放的英雄情致,异军突起,令人耳目一新。作品不仅写各地义师战绩,英雄气概和战斗场面,而且对投降清廷的汉奸给以无情鞭挞,立场鲜明,思想性极强,主题开掘很深,作品语言生动朴实,明快而有表现力。
  • 腹黑少爷请接招:小姐请出招

    腹黑少爷请接招:小姐请出招

    面对着突如其来、好无厘头的婚约,夏梦荨可谓是把自己的脑细胞给绞尽了,最后还不是被我们帅气的男主给一一拆了?!
  • 沧海行1:天霓曲

    沧海行1:天霓曲

    月光下不谙世事的温软少女,落雪掩埋下奄奄一息的清冷少年,在最初的相遇中谁也不曾料到,未来会在彼此生命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他们珍惜人性,却不断体验着人性的丧失,无知、贪念、仇恨……那些丑陋的面孔将他们的信任粉碎了一回又一回。他们不相信命运,却在命运的掌控之下无力回天,风起云涌间,珍视之物在他们面前流逝、消散、灰飞烟灭。他们同进同退,生死相依,却在一次短暂的别离后莫名对立,反目成仇。这之后的种种凶险与奇诡,他们都不曾提前知晓。那时的他们,只是迎着和煦山风,走下青翠峰峦,肩并着肩,踏上一段未知的旅程……
  • 从珞珈山到旧金山

    从珞珈山到旧金山

    本书写的是一位母亲和她的双胞胎女儿在中美奋斗的传奇人生,真实记录了胡智、胡慧及母亲在反右、“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期间同共和国一道走过的那些苦难岁月;真实记录了跨两代人、近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我相信书中“罗湖桥上父女泪”一幕会让所有读者动容);真实记录了胡智、胡慧同时经历知青(土插队)、留学(洋插队)的艰辛历程。
  • 佞女

    佞女

    作为一个悲催的国公府嫡女,连婠婠从出生起就被爹娘厌弃多年来在府中倍受欺压,与孪生哥哥凄寒度日,任世人欺辱,最终被逼成魔后娘阴毒狠辣,残杀照顾她多年的忠仆二姐姐伪善阴损,让她跪染毒针毡,望她双腿致残三姐姐刁钻恶毒,三天两头用鞭子抽她,差点戳瞎她双眼就连外表乖巧可人的庶妹也欺软怕硬,企图亵玩她心智不全的傻哥哥这样窝窝囊囊的日子,她不想在忍了,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不会被别人践踏本以为这是一部极其凶残的萝莉成长史,可自从她不小心招惹到一只丧心病狂的大狐狸后......且看无良妖女的厚黑日常
  • tfboys之魔法的恋爱

    tfboys之魔法的恋爱

    tfboys与三位女主角在一个魔法学院里相遇、相知、相爱。
  • 修魔镇天

    修魔镇天

    吾名昊轩!风云乱帝!魔踏众生,仙踩万道。何为仙,何为魔?吾既是仙,又是魔!
  • 黄河启示录传奇

    黄河启示录传奇

    这是一部记录我国60年巨变的作品,从1942-2002,三个家族六十年的恩恩怨怨,映射出一个时代的巨变,在这种巨变的影响下,他们的爱情亲情将受到如何的影响,六十年后还能释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