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路上,无论我们走得多么顺利,但只要稍微遇上一些不顺的事,就会习惯性地抱怨老天亏待我们,进而祈求老天赐给我们更多的力量,帮助我们渡过难关。但实际上,上天是最公平的,就像它对狮子和大象一样,每个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面价值。
我们很多人在面临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想办法依靠自己去试一试,而是抱怨别人。其实只要你愿意,任何一个障碍,都会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
温室里的幼苗只要一离开温室,很快就会死去,只有经历了风雨摧打的大树才能茁壮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困境即是赐予”。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遇到挫折就先气馁、自怜自怨、羞恼愤怒,使得挫折愈演愈烈,最后成了真正的失败者。
92.有些灾难是你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
一天晚上,在漆黑偏僻的公路上,一个年轻人的汽车抛了锚:汽车轮胎爆了!
年轻人下来翻遍了工具箱,也没有找到千斤顶。怎么办?这条路半天都不会有车辆经过,他远远看见有一座房子亮着灯,决定去那个人家借千斤顶。在路上,年轻人不停地在想:“要是没人来开门怎么办?”“要是没有千斤顶怎么办?”“要是那家伙有千斤项,却不肯借给我,那该怎么办?”顺着这种思路想下去,他越想越生气,当走到那间房子前,敲开门,主人刚出来,他冲着人家劈头就是一句:“******,你那千斤顶有什么稀罕的。”主人莫名其妙,以为来的是个精神病人,“砰”地一声就把门关上了。
年轻人进入了一种常见的“自我失败”的思维模式中,经过不停的否定,对借到千斤顶失去了信心,及至到了人家门口,他就情不自禁地破口而骂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人会对自己做出一系列不利的推想,结果就真的把自己置于不利的境地。
每天感悟一点点
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
在做一件事前,你是否常在心中对自已说:可能不行吧,万一怎么样怎么样……
没有自信,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成功。一个获得了巨大成功的人,首先是因为他自信。自信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可以使不可能成为可能,使可能成为现实。
93.困难是个“欺软怕硬”的敌人
那天的风雪真大,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雪恶狠狠地寻找袭击的对象,风呜咽着四处搜索。
大家都冷极了,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了。满屋的跺脚声。
往日很温和的欧阳老师今天一反常态:跟室外的天气一样,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
乱哄哄的教室顿时静了下来,我们惊异地望着欧阳老师。
“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去操场上立正五分钟。”
即使欧阳老师下了“不上这堂课,永远别上我的课”的恐吓命令,还是有几个娇滴滴的女生和几个很横的男生在教室里磨蹭。
操场在学校的东北角,北边是空旷的菜园,再北是一口大塘。
那天,操场、菜园和水塘被雪连成了一个整体。
矮了许多的篮球架被雪团打得“啪啪”作响,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
我们挤在教室的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
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站定,脱下羽绒衣,线衣脱到一半,风雪帮他完成了另一半。瘦削的欧阳老师只穿一件白衬褂,衬褂紧裹着的他更显单薄。
“到操场上去,站好!”欧阳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
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三列纵队。
后来,我们规规矩矩地在操场站了五分多钟。
在教室时,同学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叫我们站半个小时,我们也顶得住,叫我们只穿一件衬衫,我们也没问题。
每天感悟一点点
面对困难,许多人戴了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正如生命中的许多伤痛一样,其实并不如自己想像的那么严重。如果不把它当回事,它是不会很痛的。你觉得痛。那是因为你。自以为伤口在痛,害怕伤口痛。
其实,困难是个“欺软怕硬”的敌人,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表面上看起来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在一定的条件下却是可以实现的。
94.顺境时,要居安思危
开米每天上学都要经过一条河流,虽然河上有座小桥,可他偏喜欢从河边走过去,因此他每天回来衣服总是湿的。父母的再三告诫对他都不起作用。
一天,当他走到河边的时候,发现河边突然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坑,学校不能不去,于是他就小心翼翼地走上小桥,终于走了过去。
下午放学后,小开米在饭桌上神色飞扬地给父亲讲上学路上发生的事。父亲只是笑,什么也没有说。
开米的妈妈觉得很奇怪,就问:“河边怎么会突然有那么多坑的?”
开米的爸爸笑着说:“那是在天还没亮之前我专门挖的。平坦的道上,他左顾右盼,当然走不好路;坎坷的路途,他的双眼必须紧盯着路,因而走得平稳。”
每天感悟一点点
前进的道路上处处都是沟壑,即使是平坦的大路,有时也有各种各样的陷阱。
我们在生活中、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处于顺境,就要居安思危;如果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要想想它未免不是一件好事,从中接受锻炼。
95.勇于冒险
有一天,龙虾与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见龙虾正把自己的硬壳脱掉,只露出娇嫩的身躯。寄居蟹非常吃惊地问:“龙虾,你怎么可以把唯一保护自己身躯的硬壳也脱掉呢?难道你不怕有大鱼一口把你吃掉吗?以你现在的情况来看,连急流也会把你冲到岩石上去,到时你不死才怪呢?”
龙虾气定神闲地回答:“非常感谢你的关心,但是你并不了解,我们龙虾每次成长,都必须先脱掉旧壳,才能生长出更坚固的外壳,现在虽然要面对的危险,但却为将来发展作好了准备。”
寄居蟹细心思量一下,自己整天只找可以避居的地方,而从来没有想过如何令自己成长得更强壮,整天只活在别人的护荫之下,难怪永远都无法充分发展自己。
每天感悟一点点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区,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就不要划地自限。勇于接受挑战充实自我,你一定会发展得比想像中更好。
冒险精神就是敢于做出尝试,并且在尝试的道路上不断修正。害怕挫折,不敢尝试的人永远体会不到成功的乐趣的。我国历史上的很多人。如走遍万水千山的徐霞客、敢尝百草的李时珍,以及郑和下西洋、成吉思汗远征……他们都是因为敢于冒险才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在学习上,那些成绩优秀的人,无一不是敢于尝试、敢于挑战学习难关的人。
96.安息吧,“我不能"先生
唐娜所带的小学四年级和吉米以往所见过的没什么区别。教室里,学生坐了6排,每排有8个位子。而老师的桌子则放在教室的最前面,面对着学生。公布栏上贴着学生的作业。大体看起来,是个典型的小学生教室。但吉米第一次走进去时,总觉得有些不寻常,仿佛有件神秘的事要发生。
唐娜是密西根小学的资深老师,再过两年便要退休了。她志愿参加吉米所组织策划的全市教职员在职训练。这个训练主要是运用一些表达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对自己有信心,进而爱惜自己的生命。唐娜的工作则是借着参与训练进而将这些理念实现,而访查并鼓励这些活动则是吉米所要做的。
吉米在班级后面的一个空位子上坐下来。每个学生都乖乖地坐在位子上,绞尽脑汁在纸上写着。有个小朋友偷偷告诉吉米,老师要她在纸上填写所有她自认为“做不到”的事情。
她的纸上写着:“我无法将足球踢过第二条底线。…我不会做两位数以上的乘法。“‘我没办法交到朋友。’,她非常认真地填写,即使已写了半张纸,她仍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吉米沿着各排巡视每个学生,每个人都在纸上写下他们所不能做的事。诸如:
“我没法一次做20个俯卧撑。”
“我发球无法超过前边的球网。”
“我不能只吃一块甜食就停止。”
吉米对整个活动感到非常的好奇,所以他决定去看看唐娜在做些什么。他接近她的时候,发现她也正忙着填写。他想还是不要打扰她的好。
“我无法在一周内教会玛姬数数。”
“我无法不用体罚好好管教亚伦。”
在吉米心里是反对学生和老师如此专注于消极的一面,而不去看积极的那一面,诸如“我不能做”这一类的。但吉米还是回到后面的位子,坐下来继续观察,学生大约又写了10分钟。大部分填满了一整张纸,甚至有人开始了下一页。
唐娜告诉学生,完成现在写的这一张。并指示学生将纸对折,交到前面来。学生依次来到老师的桌子前,把纸张投入一个空的盒子内,最后,唐娜把自己的也投进去。
她把盒子盖上,塞在腋下,带头走出教室,沿着走廊走。学生跟着老师走了出去,而吉米则尾随其后。
走到一半,整个行列停了下来。唐娜进入守卫室,找寻铁铲、铁锹。她一手拿着盒子,另一手拿着铁锹,带领大家到运动场最远的角落边,大家开始挖了起来。
原来,他们打算埋葬“我不能”。整个挖掘过程历时20分钟,因为每个孩子要轮流挖。直到洞有2.5尺深的时候,他们将盒子放好,立刻用泥土把盒子完全埋葬。
三十多个十多岁的小孩,围绕着这刚埋好的“墓地”,里面埋着所有每一爪‘‘我不能做到”的事情。
此时唐娜开口了:“小朋友,现在手牵手,低头默哀。”学生很快地牵手围绕墓地成了一个圆圈,低下头来等待,唐娜则念出一段颂词。
“各位朋友,今天很荣幸能邀请各位来参加‘我不能’先生的葬礼。他在世的时候,参与我们的生命,甚至比任何人影响我们还深。我们几乎天天把他的名字挂在嘴边,出现在各种场合:如学校、市政府、议会、甚至白宫。”
“现在,希望‘我不能’先生能平静安息,并为他立下墓碑,上面刻着墓志铭。死者已矣、来者可追,希望您的兄弟姊妹:‘我可以’、‘我愿意’能继承您的事业。虽然他们不如您来得有名、有影响力。如果您地下有知,请帮助他们,让他们对世界更有影响力。”
“愿‘我不能’先生安息,也希望他的死能鼓励更多人站起来,向前迈进。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