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02900000010

第10章 英代宪孝

北京保卫战

朱祁镇被捕以后,也先也不杀他,皇帝嘛,留着当然比杀了更有用,最不济也能骗点银子。朱祁镇也让一起被俘的袁彬给明朝写信,消息传到京城,宫里的太后和皇后慌忙打点很多金银珠宝送到蒙古,想赎回皇帝,朝堂上也乱成一团。到了第三天,皇太后孙氏命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1]监国,召集众臣议战守之策。满朝百官听到消息,都不知道怎么办了,只知道哭。翰林侍讲徐珵[chéng]跳了出来,什么星象啊,历数啊说了一通,然后说明朝天命已去,咱们南迁吧。对呀,永乐皇帝迁都的时候,南京名义上还是首都,北京只是暂时的,现在迁回去,不是挺好么?徐珵自己,早就意识到北京可能有危险,把家眷都送回苏州老家了。

有一个人反对,严重反对。谁呢,于谦。于谦大声说道,“言南迁都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南宋渡事乎?”[2]于谦坚决的态度得到内阁学士陈循、吏部尚书王直等人的支持,徐珵不敢再说,被赶了出去。在很多官员的坚决主战的激励下,朱祁钰和皇太后也下决心抗战到底,并把战守的重任托付给于谦。

于谦临危受命,眼下最紧张的问题就是北京城可以被瓦剌进攻,而明朝黄河以北的军队全部被朱祁镇败光了。第二天,于谦即上疏请调两京及河南备操军,这是离北京最近的明朝军队,虽然只是预备役;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这是针对倭寇的现役部队;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这部分军队其实长年没有操练,实际都沦为搬运工了;还有宁阳侯陈懋所部浙兵,这是客军,浙兵和南京的部队经运河进京也比较快。只要在北京周围还能够算是兵的,全部召来。

兵有了,还有一个难题,通州。通州就在北京城东十里的地方,比北京小的多,每年运往太仓的税粮、漕粮大部分就屯在通州,通州的积粮此时有数百万石,这可不能留给瓦剌军。北京如果危险,通州更危险。怎么办?

搬!根据应天巡抚周忱的建议,于谦向朱祁钰请调顺天府五百辆大车,凡是运粮二十石的,给运费一两银子,银子很值钱的哦。凡在京的部队,每人给布两匹以外,再发半年的军粮,自己去搬;凡进京的部队,每人给银一两,布两匹,也是从通州搬了粮再进京。

八月二十一日,于谦升任兵部尚书,没两天,又出事了。朱祁钰午门听政的时候,右都御史陈镒要求惩办战败元凶王振误国之罪,刚刚接管朝政的朱祁钰一下子不敢明确回答,群臣也都跟着趴在地上哭着请求,要将王振灭族。王振的走狗,锦衣卫指挥马顺居然还敢出来,厉声想把这些官员骂走。给事中王竑当场扯住他的头发,咬住他的脸上,一边还骂,“你这奸党,罪大恶极,应当杀了,今天还敢这样。”[2]群臣一哄而上,一下子把马顺给打死了。朱祁钰吓坏了,想躲,王竑率群臣紧追,想干什么?王振还有走狗啊,毛贵和王长随,还要追究。朱祁钰就把这两扔出去,又被当场打死。这是虽然是午门,可也是朝堂啊,而且正是朝政的时候,打死人虽然很表现自己的正义和决心,但是这几个人虽然该死,却没有经过法司定刑,这些群情激奋的满朝大臣们一下子成了杀人凶手。大家都乱了,有一个人出来了。还是于谦,于谦推开众人走到前面,拦住朱祁钰,请他宣布:“马顺等人罪有应得,打死这几个人的官员都不追究。”立刻给这个事情当场定性。然后,事件才进入正常的轨道,朱祁钰又下令把王山(王振的侄子)绑赴刑场凌迟处死,斩王振全家。这就是大将风范,临危而不乱。当时的局面,大家都情绪激动,而且事起仓促之间,谁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有于谦能保持冷静,并能立刻想到办法,挺身而出,稳住局面。这事情连尚书王直都很佩服,散班走出左掖门的时候,握着于谦的手说:“国家真正需要仰赖您这样的人,今天的事情,就算有一百个王直又能做得了什么。”

九月一日,朱祁钰登基做了皇帝,改次年为景泰元年,不再是监国了。

瓦剌军真的来了。正统十四年十月初一,脱脱不花和也先拎着朱祁镇,率军到了大同,对大同守将郭登说,“我把你们的皇帝还给你吧。“郭登说,“不用,我们家又有一个皇帝了,这个旧的皇帝不着急。”一听这话,也先就知道,明朝早有准备了,就不攻大同,绕道紫荆关,直接进军北京,其它各路瓦剌军也纷纷从长城沿线破关大举入侵。郭登立刻将瓦剌进犯的战况向朝廷报告,接到郭登的战报,京师戒严。北京城的总兵石亨提议,咱们不打他,就躲在北京城里,北京城是天下第一坚城,瓦剌军又能怎样?于谦坚决不同意,敌人这么嚣张,不打他,更张狂。于谦调兵十二万出城迎战,他规定,有盔甲不出战者,斩!主将不顾军先撤退的,斩!军士不顾主将撤退的,斩!他自己也披上战甲,身先士卒,示以必死的决心。全北京城士气高涨,准备迎击瓦剌军。

初九日,瓦剌军攻破紫荆关,守将孙祥、韩清战死。十一日,瓦剌军进抵北京城下,又把朱祁镇拎出来了。给银子,派个大臣把皇帝接回去吧。朱祁钰动摇了,派人问于谦。于谦说,今天我只知道打仗,其它什么都不需要问。就是嘛,这时候还叽叽歪歪的磨叽什么呢,什么都是假的,都不过是幌子,只有打才能最终解决问题。十三日,两军会战于德胜门,于谦先派石亨埋伏在道路两旁的民房里,然后再派一支轻骑吸引敌军。瓦剌军果然上当了,一万多部队冲入包围圈,石亨的部队一下子冲出来,火器弓箭招呼。也先的弟弟平章勃罗卯那孩,素有“铁元帅”之称,在此战被火炮击毙。瓦剌军转攻北直门,守将孙镗率军奋战。趁敌军稍退的时候,孙镗追击。瓦剌军继续向北直门增兵,把追击的孙镗团团围住。孙镗不敌,败退。明将高礼、毛福寿一路军,石亨另一路军也前来助战。瓦剌军三面受敌,被迫撤退。德胜门和北直门都攻不下,在北京城下,也先战败了。

胜利后的明军立刻修正在战斗中的问题,重新进行了部署。瓦剌军在德胜门和西直门失败后,又组织进攻彰义门。明军利用火器和弓箭强力打压瓦剌军攻城的前锋部队,挫败了敌军的攻势,但是有数百骑兵明军冲出争功,冲乱了阵营。瓦剌军趁机反击,明军败回,被追击至土城一带。土城的百姓们也加入战斗,王竑、毛福寿也率军赶来支援,瓦剌军支撑不住,只得再次败走。

另外一路的瓦剌军,率五万人攻居庸关,因为天气冷,守将罗通汲水灌城,弄了一个冰城,瓦剌军攻了好几次,都没结果,反而被罗通派兵出来冲杀了几次,砍走了无数的人头。

北京不是土木堡,也先终于明白北京这个仗是打不下去了,于十五日率军北归。撤退的时候,于谦又炮轰瓦剌营帐,又被死了一万余人。在焚毁了明皇帝长、献、景三陵寝殿和供器后,也先带着朱祁镇经紫荆关回到关外。也先撤退以后,关内还残留不少小股瓦剌军,于谦派杨洪、孙镗、范广等追击,俘虏了很多残余的瓦剌军,并解放了被掳百姓万余人。军队士气高涨,各地百姓也纷纷组织反抗瓦剌军。到十一月初八,北京解严,北京保卫战胜利了。

纵观明朝前后两场战役,战争的结果并不取决于双方的兵力多寡,英宗率领五十万大军,实际兵力至少二十五万以上,面对的仅仅是两万的瓦剌骑兵。于谦在北京主战场的兵力仅有十二万,兵数并不比几路瓦剌军多多少,而且还都不是明朝正规军。可见战争的胜负主要取决将帅的信念,以及民心士气。

战争刚刚结束,战后的国家四处断壁残垣,亟待恢复。可是,在战争中,那些什么事情也不会干的大臣们,这会儿倒开始活跃了,他们忌妒于谦的功赏,开始刻意贬低就是保卫战的战绩,甚至四处罗织罪名弹劾于谦。王振的余党,也企图反扑,称杀马顺等人是贼臣。这些人哪,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们,如果没有于谦,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如果没有于谦,他们又会落得什么下场?好在景泰帝朱祁钰还算明事理,最终在于谦据理力争之下,把这事情平息了下去。武将们则觉得,北京打了胜仗,他们有理由留在北京升官发财,不想去边远的边关镇守。紫荆、倒马等重要的关隘,直到瓦剌军退后一个月,仍然没有驻兵愿意前去。还是于谦,在与叶盛等人的极力推动下,朱祁钰终于决定整饬边防。

明朝一共有三位对军事制度进行改革,但很可惜都是昙花一现,于谦就是其中的第一位。朱元璋为了预防军队的隐患,有意识的在军事制度上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随后的发展,明朝军队的战斗力每况愈下。最早的时候,是朱元璋设立五军府,所有的兵都归五军府管辖,到了永乐年间,朱棣为了加强京师的防御,增加了三千营和神机营,和原来的五军营,称之为三大营。这些三大营的兵,其实都是全国各地五军府各地的兵,有事的时候征调而来,没事的时候又要再散还各府,所以久而久之,都不怎么操练。蒙古也先逐步强大的这些年,京师经常有战争预警的事情发生,所以这些兵更是赖在京师,不回各府操练,军队变得越来越失去战斗力。而且,积聚在京师的三大营,各自有自己的总兵提督,到了临战的时候,十分不方便统一指挥。

北京保卫战后,于谦深知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性,强调平时对士兵的操练。于是,他在战后创建了团营法,从三大营中选出十万人,分成五营操练,以五十人为队,每两队一百人设一个领队官,每一千人设一个把总,每五千人设一个都指挥。试行了一年,感觉很不错,又请兵五万,再设五营,于前面的五营一起,称为十团营。可以看得出来,这已经有点类似于现代的军事系统了,军队不再是临时凑集,而是平时训练保持战斗力。十团营到了弘治年间,又增加到十二团营;正德年间,增设了东、西两个官厅;到了嘉靖年间,严嵩建议特设戎政府,辖制京师内外所有的士兵,由仇鸾统领。仇鸾被杀以后,团营法又恢复到原来的三大营的体制。

[1]朱祁钰是朱祁镇同父异母的弟弟,他也是英宗唯一的弟弟,朱瞻基的贤妃吴氏生,时年二十二岁。

[2]指宋朝南渡以后,丢失了黄河以北半壁江山。

[3]《明史》卷170《于谦传》,“国家正赖公耳,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

同类推荐
  • 南明风雨

    南明风雨

    当,大厦将倾、玉柱顿陷,华族上下,血海茫茫,看我横空出世,车碾山林清匪,轮压东海倭贼,怒把红毛踏脚下,烈似闪电震乾坤,还我大汉骄容!原始战车对战八旗铁骑,铁血柔情尽在本书。
  • 我的回忆

    我的回忆

    由程思远编著的《我的回忆——百年中国风云实录》既有程老对历史事件的回忆,也有对曾提到过的历史事件的补充;既有与政界人士的密切交往,更有对妻子、女儿不幸去世的怀念与悲伤,情真意切,令人感叹万分。
  • 蠢材:大明科技世界第一

    蠢材:大明科技世界第一

    猪脚自述版简介:我,大明庆丰四年二甲进士,实授伊犁布政使司碎叶县县令,然而,现在那是苏维埃联盟的领土,一个机甲师驻扎在那,并且对我大明虎视眈眈……搞毛啊这是!这穿越的剧本不对啊!走进逗比版简介:可怜的历史君为何频频遭遇穿越者强暴,大明神罗奥斯曼为何无端续命,隔壁史达林因何半夜发出惨叫,法英为什么没有离婚,北美大陆上为何写着勃艮第三个大字,一切尽在“大明科技世界第一”!本文有萝卜,有多炮塔,有神棍,就是任性!┑( ̄Д ̄)┍PS:觉着主角甄晓仁名字毒?可甄晓仁=真小人的同时也=真笑人啊!O(∩_∩)O哈!哈!哈!果然还是没什么人,书友群撤啦……
  • 恋上唐朝公主

    恋上唐朝公主

    裴宇翱在一次好友的聚会上,他偶然发了一枚很特别的玉佩。裴宇翱有了一次,实现自己小时候的梦想的机会。时空穿越,让他来到了唐朝。无奈之下成为了一个刚出生的婴孩,并与当朝公主苏瑰相遇。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磨合,两人渐渐暗生情愫。爱情的火花就此点燃,两人之的故事也就在此展开......
  • 兴虎腾龙

    兴虎腾龙

    气势磅礴的古代宫殿、嘶鸣的战马、成千上万呐喊着挥舞着刀枪冲锋的古代士兵,还有大片丰收的农田……21世纪的退伍战士韩龙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沙漠风暴卷回两千年前的西汉要塞-青云城。且看他如何拯救青云城百姓免遭匈奴屠戮,如何成长为兴汉第一名将,如何内惩国贼外树国威,如何帮助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击溃匈奴保大汉万世太平,又是如何拂身而去深藏功名。这正是:青云城内风云起,大汉边关将星升。君臣戮力匈奴破,兴虎腾龙定乾坤。
热门推荐
  • 总裁的挚爱

    总裁的挚爱

    莫如你的大学生活结束了。证拿了那么多,奖学金拿了那么多,可是你的大学竟然都没有谈一场恋爱,你说,这算是完整的大学生活么?——她,只是想要一场平淡的恋爱,却不想遭遇到恶魔的宠幸!
  • 异海皇道

    异海皇道

    这是一个海与武的世界,皇家舰队的威严,海盗的霸道,佣兵的荣誉,探险者的快乐,商人的尔虞我诈,强者谈笑风云,弱者劳苦奔波;梦幻般的斗气,炫丽的魔法,彪悍的骑士,神圣的牧师,暗杀的王者,射日者的神奇,一句话——适者生存。三个神秘舰队又是谁呢?超越玄幻级的战舰又是什么样子呢?魔幻、梦幻、玄幻三个等级的武者、战舰、舰队有何不同呢?敬请关注《异海皇道》!
  • 鸿蒙诸神斩妖孽:执掌轮回

    鸿蒙诸神斩妖孽:执掌轮回

    执掌诸天轮换,什么诸神,什么妖魔,三千真灵法相齐出,轰杀一切,铸就一曲妖孽传说。各位读者朋友,何不花个十来分钟的时间来品评本书,也许你会发现,自己的血液在慢慢的沸腾起来。【本书热血之极,血压低者,可以升为高血压,让血压飞荒野之鸿语】人品保证。
  • 破落大陆

    破落大陆

    广阔无垠的神界突变破落的世界残缺不全的法则突现异界的来客来一探究竟吧
  • 基金致富:基金投资技巧全攻略

    基金致富:基金投资技巧全攻略

    本书采用迥异的阐述风格,紧密结合当前的大市趋势和演变状况,从应对震荡市入手,为大家准备一套好的思路来挑选优秀基金,并从新的基金攻势开始,深刻认识基金,使基金投资者充分掌握市场应对技巧,加息也罢、调整也罢,保持投资收益的常青不衰才是实实在在的。
  • 钻石老公不要跑

    钻石老公不要跑

    她是落魄千金,惨遭债主逼债,未婚夫退婚!可好汉不吃眼前亏,午夜,她偷溜进未婚夫的房间,将他压在身下强行吃干抹净,看他还退不退婚!谁料对方居然一脸无辜,那她只有再接再厉,一路高唱凯歌!
  • 经典释文

    经典释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荒轮回

    灵荒轮回

    在灵斗的世界人们都在为达到更高的境界修炼斩魔兽进遗迹让我们进入灵斗的世界吧!主角杨焱的家族被一群不明的势力铲除。主角为了给家族报仇雪恨努力修炼,寻找亲人踏入复仇的道路......
  • 异界重生傲世三公主

    异界重生傲世三公主

    3她,拥有异能的特工女王,冷酷无情,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殊不知,她的另一个身份居然是有卖萌萝莉之称的天才少女上官悦心!她,神隐大陆月光国三公主上官悦心,天生痴傻,不能修炼的废物,但姐姐疼爱,哥哥护着,爹爹、娘亲更是把她当做掌上明珠。一朝穿越,看特工女王如何在异界混得风水云起,傲视天下。
  • 天人合一话养生:佛家养生精要

    天人合一话养生:佛家养生精要

    关于养生,佛家文化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佛家对养生更是具有独特的见解和精彩的论述。另外,佛法修习的具体内容,也让修炼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健康的身心。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学习一下佛家养生的要旨。本书是一本集佛家养生精华为一体的大众实用通典。书中涵盖了素食养生、起居养生、运动养生、静坐养生、禅定养生、德行养生、情志养生、休闲养生、名人与养生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探索佛门中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揭示了佛家养生的观念,并结合这些观念,详细阐述了佛家养生之道,同时还为大家提供了许多方便易行的养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