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02900000024

第24章 国本之争(上)

万历十四年二月,申时行上疏《恳乞宸断册立东宫以重国本事》:……自万历十年,元子诞生,诏告天下五年于兹矣,即今麟趾螽斯,方兴未艾,正名定分,宜在于兹。查得祖宗朝故事,宣宗以宣德三年立英宗为皇太子,时年二岁;宪宗以成化十一年立孝宗为皇太子,时年六岁;孝宗以弘治五年立武宗为皇太子,尚未周岁也。盖冢岁升储,所以明震器之重;冲年贻哲,所以端蒙养之功。成宪具存,昭然可考。今元子聪明克类,岐嶷夙成。中外臣民,属心已久。及兹睿龄渐长,阳德方亨,册立礼仪,允宜修举。伏望祗率祖宗之旧章,深惟国家之大计,以今春月吉旦,敕下礼官早建储位,以慰亿兆人之望,以固千万世之基……【1】

简单一点说,申时行这是请求立五岁的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并在奏疏中举了三个例子,都是年经很小就立为太子的。第一个是英宗朱祁镇,两岁就立为太子,他立太子的时候,那是原来的皇后胡善祥被废,他的亲生母亲贵妃孙氏被立为皇后,所以朱祁镇被立为太子时的身份是嫡长子。第二个是孝宗朱祐樘,他爹宪宗朱见深因为万贵妃的原因,很多年没有儿子,对自己能不能有后嗣都快绝望了,好容易发现了一个被窝藏起来的儿子,时年已经六岁了,当时就封为太子。朱祐樘虽然不是嫡子,但他是当时唯一的儿子,封为太子也毫无争议。第三个是武宗朱厚照,这更没问题了,因为孝宗一直都只有皇后一个女人给他生孩子,朱厚照是明明白白的嫡长子。也就是说,申时行所列举的这三个例子,有一个重大的漏洞,这三个之所以封为太子,是因为本身已经毫无争议的情况下,跟什么年纪立为太子其实没有任何关系。那现在把朱常洛立为太子有没有争议呢?有。因为朱常洛不是嫡子,而且出生的有些意外,朱翊钧并不见得很喜爱这个孩子。那是有一次朱翊钧去给他母亲李太后请安的时候,在宫门前洗手,顺便把一个姓王的宫女给洗了,结果这个王宫女一炮中彩,怀孕了。李太后问起的时候,朱翊钧起初还不承认。李太后把起居注都拿出来了,上面明明白白的写着皇帝什么时候干了什么事,证据确凿,朱翊钧这才认了。王宫女生下来的,就是这个长子朱常洛。而正宫皇后王氏,在万历九年十二月生了荣昌公主朱轩媖以后,到现在还没再生育,也就是说朱翊钧此时还没有嫡子(以后也一直没有)。明朝的传位的规则是,有嫡立嫡,无嫡才能立庶以长。此时王皇后虚岁二十三,帝后的感情也很融洽(以后的数十年来也都是相濡以沫),谁能保得定她不会生儿子?如果把朱常洛立为太子,那王皇后要是接下来生出嫡子怎么办?是保持朱常洛的太子之位,还是废了再立嫡子?所以申时行的主张看起来道理条条,其实根本就不能执行。

对于这个奏疏,朱翊钧还不拿这个很正当的理由挡事,而是采取了一个拖字诀,批复:“元子婴弱,稍俟二三年举行。”【2】先等两三年再说。

然而才过了三天,申时行又上了一本《为再乞宸断册立东宫以重国本事》的奏疏:“……本朝列圣建储,多以冲年,实取法成周遗意。今元子方及五龄,虽未甚壮然,比之宪孝两朝,实已过期矣。”【3】说的还是这件事,而且还是这个理由。

朱翊钧还是照原样批复。明旨:“少俟二三年举行,则贻燕之谋保爱之道两得之矣。”上仍命遵前旨行。【4】依然坚持拖字诀。

申时行可是状元及第,现在又是内阁首辅,他会不懂立太子这些规矩吗?为什么上这么一道明显有漏洞的奏疏,着急上火的要皇帝马上立太子呢?

这就关乎言路的问题了。张居正一死,朱翊钧亲自废除了他恩师的考成法,彻底把言路这个洪水猛兽放了出来。他本以为可以撇开张居正的主张,有自己的国策,跟着官员们把原来的政策改变了,言路就会消停。哪知言路的风向在改革的举措废止了以后,很快就把矛头转向到皇帝身上。为什么呢?因为,讲究皇上的过失很能表现自己的正直,敢于直谏嘛,海瑞就是因此出名的。海瑞那是嘉靖皇帝真有毛病的时候说,可现在这些官员不是这样,皇上就是没毛病,也都要找毛病说,反正是说错了也无罪,规矩就是这么定的。现在这个皇上还真有一个毛病,不太大,就是对一个妃子郑氏好象喜欢的太多了。

郑氏比朱翊钧小四岁,北京大兴县人,知书明理,能陪着朱翊钧读书。心直口快,也活泼开朗,跟性格刻板的朱翊钧恰恰能互补,偶尔还开开皇帝的玩笑,比如说“皇上,您可真象个老太婆。”张居正在的时候,朱翊钧就已经有了十几个有名份的女人,除了结婚时一后两贵人,万历十年三月还一下子晋封了九嫔。郑氏就是九嫔之一的淑嫔,十一年八月她怀孕要生了,晋为德妃,十一月生下了皇二女,这个女儿万历十三年长到三岁上就夭折了。万历十二年八月七日,又是因为怀孕要生,晋为贵妃,十二月生的是皇二子朱常溆,刚出生就死了【6】;到了万历十四年正月,又生了第三子朱常洵,这次这个孩子活下来了。朱翊钧起初的孩子中,王皇后最早生了大公主,荣妃(原九嫔中的安嫔)生了皇三女,德妃(原九嫔中的德嫔)生了皇五女,尤其是生了长子朱常洛的王恭妃也给朱翊钧生了第四个女儿【7】。从万历十三年以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只有一个朱常洵出生,可见这两三年中,他是独宠郑贵妃一人,以人之常情度之,自然是特别喜爱这个孩子。

朱翊钧跟郑贵妃两人,曾在北上西门以西的大高玄殿(这个地址今天仍在,在北京景山公园西侧)真武大帝像前密誓,并且朱翊钧将誓言御书一份,封在玉盒里存在郑贵妃处为信。誓言的内容是什么?不知道,不过我们可以猜。废了长子朱常洛立朱常洵为太子,这不可能,立太子这事情真武大帝是不管的,而且这事情朱翊钧也没那么傻,把这种违背祖制的东西写成白纸黑字,哪怕是秘密的。立郑贵妃为皇后也不太可能,因为那等于王皇后过世或者出了什么差错被废,在神明面前诅咒某人,尤其是皇后,那是要遭天谴的。那只剩下一个可能了,就是他俩纯洁的爱情誓言,恩恩爱爱,长长久久。这背后当然可能有不纯洁的想法,如果,只是如果,真等到皇后出了什么事,郑贵妃就有机会递补上来成了郑皇后,那朱常洵就是嫡子了,他继位的排序就在朱常洛前面了。以郑贵妃的性格,她并不是心机很深的女人,这种招数虽然有些绕弯,但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宫斗的历史中,还是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典故。郑贵妃后来宫斗的行事也是如此,手法简单粗犷,圈子倒是会兜了几个,可目的却让人一眼就看得出来。

他俩显然小看了官儿们的政治嗅觉,人家一早就闻出这里的味儿不对了。在他们的眼里,死了的儿子都不算,女儿也不算,算数的只有活着的儿子,同样都只有一个,人家王恭妃生的还是长子,才只是妃,恭妃。而郑氏却已经是贵妃了,差距咋那么大咧?这个不公平的待遇让人有理由怀疑,朱翊钧是不是有废长立幼之心?这要放在平常人家,老爷喜欢哪个小妾,家里人是不敢说的,也没什么好说。可天家无私事,皇帝的事情,大臣们就是会说,特别是关乎立嗣根本的时候。皇帝是没有爱女人的自由的,皇上您只有**女人的自由。

申时行没有张居正的魄力,官儿们讲究皇帝的时候,他总是忙着两头救火,一边在票拟替皇上圆场,一边劝皇上不要总跟大臣们计较,夹在中间做好人。官儿们是光棍眼里不揉沙子,岂容得你长期做墙头草,现在这苗头出来了,你内阁首辅就不能不表态了。因此申时行上疏请立太子,以此观察皇上的态度。朱翊钧当然不傻,他可是张居正的亲传弟子,官场这些套路,他懂。就在申时行上疏请立太子之后,马上就让礼部准备册封郑氏皇贵妃大礼。你要让我立太子,我就先册封一个皇贵妃玩玩,他的道理,朕就是喜欢郑贵妃,跟这些官儿们杠上了。

这下热闹了,正直的傻冒不断冒出来,首先是户科给事中姜应麟,上疏劝皇上不要册封皇贵妃了,按首辅的建议先立太子吧。朱翊钧当时就火了,“责其窥探,命降边极边杂职。”去山西边远的广昌县当个典史,最小最小的文职官员。

什么叫窥探?窥是偷看,探是侦查。偷看侦查皇上的心思,这就是罪名。申时行的试探当然不好处理,你个从七品的给事中还不好弄你?接下来就是吏部验封司员外郎沈璟、刑部山西司主事孙如法、御史孙维城、杨绍程等一堆人上疏,主要内容就是请封太子,请封王恭妃,或者同时请封太子恭妃,另外附带解救姜应麟等人。朱翊钧有一个算一个,都把他们或是降职,或是夺俸(扣工资)。这个过程中,朱翊钧一再重申,朕不是因为他们请封缘故处理他们,是因为朕没有废长立幼的意思,你们怀疑朕有这个意思,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这第一个回合,双方各有所得。郑贵妃得封皇贵妃,万历十五年五月,郑皇贵妃又生第四子朱常治,早夭。一个虚数才二十五岁的母亲,生了四个孩子,硕果仅存一个皇三子朱常洵。朱翊钧似乎也不象以前那么宠她了,因为这之后,宫里又有别的女人开始替他生孩子。百官也得到皇帝不会废长立幼的许诺。这之后不久就是朱翊钧长太三十多年的厌政情绪,这恐怕就是此时的国本之争很有关系。在他的心里,是不是真有废长立幼的想法?开始那一下子,或者一阵子,可能会有,到了这时以后,那是真没有了。后来到了明朝即将灭亡的时候,有一个活了九十几岁的老太监,回忆起当年的事情说,大家都说皇上要换太子,真是好没天理。皇上当时曾非常喜欢一个玉杯,每喝酒必用它。有一天杯子突然不见了,找了很久没找着,最后郑贵妃才说,可能是孩子们拿去了吧。朱翊钧大怒,把玉杯要回来立刻摔碎,并说,我不会因为此杯给你们留下祸患【8】。朱翊钧对朱常洵是父子真爱,不会因为他拿走这个玉杯生气,他是想告诉朱常洵一个规则,生在帝王家,不该是你的东西,拿了不仅不是福,反而是祸事,朕另可把这惹祸的东西毁了,也不留给你们。

消停了几年,到了万历十七年,又有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上了一份奏疏,没事找事的批评朱翊钧沉迷于“酒色财气”。平心而论,朱翊钧酒和色是都有,可那不过是正常的范围,他决不是因酒色误事的人。贪财倒是有,隔三差五的就从太仓弄点钱到宫里来花,张居正留下的底子不错,还经得起他花几个钱。如果真是有气,那就不会听申时行等人的劝告从轻发落,雒于仁是真不会有好下场。趁着万历十八年正月朝贺,朱翊钧向几个内阁大臣诉说这个委屈的时候,大臣们又提起关于国本的事情,因为时年朱常洛虚龄已经十岁,是可以读书的年纪了。朱翊钧心情好,本来诸臣已经退出宫去了,又叫回来,说你们来看看朕的儿子们吧,把俩两孩子带出来会见诸臣。是不是皇上的心里又有所活动了呢,于是大臣们请立太子的奏疏又来了。烦死了,朱翊钧又一次动怒把这些大臣都夺俸处理,而且定了一个规矩,明年再说,而且这一年之内,再有人提立储之事,那就等到长子十五岁的时候再立。本来应该平息下去了嘛,可到了年底,眼看时间要到了,工部主事张有德上疏请求准备东宫仪仗,次辅许国也跟着上疏。好,你们犯规了,这可不是朕说话不算数,于是次年封太子又作罢。大臣们只好再上心解释,继续请立太子。这时候连郑皇贵妃的哥哥郑国泰也坐不住了,也上疏请立朱常洛为太子。立不立太子,关你们郑家人什么事啊,还嫌事情不够乱哪?郑国泰也活得大小脑都不清楚了,这种事避嫌都来不及呢,凑什么热闹。曾有一个内臣叫史宾,善书能诗文,本来已经很受重用,朱翊钧是想把他召用文书房(负责奏疏的地方,很有可能就升司礼太监了),就因为郑贵妃极力支持,史宾不但没被录用,反而挨了一顿打以后逐去南京十几年。郑贵妃同时也吓得待罪了很久才获释。【9】连宫里的事情郑贵妃都插不上嘴,郑国泰无端生事,真是活该被贬为民。朱翊钧紧接就来了一招“三王并封”,而且这回终于抛出“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理由。时年皇第五子已经出生,朕先把三个儿子都封王,如果将来王皇后生了儿子,就封太子,如果没有嫡子,那再把长子立为太子,合情合理。

封什么封哪,当时的皇第五子才满周岁,会不会走路都是问题,需要这么早封王吗?这不过又是皇帝搪塞大臣们的一个做法。

【1】【3】【4】【5】《明祖宗实录》卷一七一,万历十四年二月。

【2】郑亲王迹儿哈朗等题本:……该礼部查得明朝旧案开载:“……万历五年八月初四日,会极图出揭帖中,王喜姐年十四岁,十月初四日子时生,父王伟系工部文思院副使,母赵氏长女。”

【6】《明神宗实录》与《明史》均不载朱常溆生母,但出自启祯两朝的内官刘若愚所著《酌中志》载:“皇贵妃郑娘娘生皇二子、皇三子即福王,又生皇四子,生皇二女、皇六女、皇七女即封寿阳公主驸马冉兴让所尚者也。”另有一种说法皇二子朱常溆生母为顺妃,因不载于正史,故不采纳。

【7】《明神宗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一甲申万历十二年七月【初六日】“庚辰,皇第四女生,恭妃王氏出也。”

【8】史惇《恸余杂记》,立碎玉杯。

【9】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三○宫闱[今上家法]。

同类推荐
  • 大唐之理工天下

    大唐之理工天下

    历史氛围全方位原汁原味的展现。技术细节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手把手教你设计出冷气机,蒸汽机,斯特林发动机;一步一步建造出唐代泰坦尼克号。不是歪歪,给你一个真正的理工男的世界观,以及对当时社会乃至现实社会全方位的思考。和传统小说不同,人物并不是读者内心欲望的投影,反过来人物形象是与作者对内心欲望的探讨;技术在本书中,并不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催化剂,相反,是情节的发展来引出历史上的技术本身。因此他看上去也像一本资料集合。但这并非作者凑字数的行为,而是一个尝试:作为一个有责任心,新小说的尝试,作者希望读者不用从开头看到结尾,哪怕只看三章,也能获得知识,引发思考。开书以来,每一卷作者都希望谋求改进,找到一个新小说的优化形式。
  • 中国历代疑案解密

    中国历代疑案解密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灿烂文化与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以其惊人的创造力为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遗产。但在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值得研究和典藏的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不解的谜团,很多历史真相并不能根据现有的一些资料对其进行还原。未解之谜无处不在……
  • 独狙特种兵

    独狙特种兵

    特种兵王回归都市,但为何突然人间蒸发...穿越到抗战时期,一代兵王洛寒手持独狙闯天下...群灭,团灭,各种灭......天哪,他是魔鬼....不,他不是人..敌人一声声惊恐的咆哮....且看兵王洛寒如何在战场驰骋,如何再次回归都市......本人新手,如写得不好,请不要喷,谢谢!!!
  • 远征军之溃兵兄弟

    远征军之溃兵兄弟

    一群远征军的溃兵,为了兄弟情义,在缅甸的茫茫丛林里血战,重现一段不一样的抗战历程。别忘记过去的家国苦难和抗日战争,别忘记曾经弹火纷飞的世纪战场。谨以此书献给为了民族家国而奋斗过的先烈们。
  • 历代帝王(下)

    历代帝王(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热门推荐
  • 绝色雇佣兵:废柴大小姐

    绝色雇佣兵:废柴大小姐

    当一生肆意狂傲的雇佣兵女帝莫邪,进入混元大陆将军府废柴大小姐莫邪的身体,废物的死而复生,突现的妖异紫瞳,风云转变,代表的又是怎样的宿命?且看女帝莫邪如何在异世再度登上顶峰。简介无能,主要还是内容。
  • 逆命之旅

    逆命之旅

    你知道卡牌是个心机婊吗?你知道卡特为什么爱上盖伦吗?你知道恕瑞玛的小怪兽为什么那么屌吗?你知道男枪和卡牌搞基与反搞基之间经历的什么吗?最后问一个问题。你知道英雄联盟的一百多号人到底怎么出来的吗?答案尽在此书之中。莫道天命终有轮,岂料俗世造英雄。漫漫无常通玄机,痴痴有道晓命同。不解人生三两事,但求心安无数重。最言轻语晓玄理,还依逆命为始终。
  • 七世情殇

    七世情殇

    忘川河边,冥王曾经说过,要让他们轮回七世,却在最后一世出了差错,原本应该是女人的藤萝精夜挽变成了男人。这一世的差错需要修改。于是夜挽,夙夜和师不莲的魂魄再次被送回前世,开始了漫长而又心痛的修正过程。但是......没有心的植物......也会心痛么?
  • 极品禁书

    极品禁书

    一个年轻人带着一本叫《大内禁书》的秘笈穿越到了异界!那里是冷兵器和魔法交织的空间,一身中华武功在身的他,所谓的剑圣、法神,统统都是浮云!兽血沸腾!接受武力和美色的考验,成就一个极品男人的神话!
  • 花仙子奇遇上册

    花仙子奇遇上册

    一对兄妹在小河边捕鱼时,不幸坠落到一片树林里,被花草国的二公主给救下,带到花草国中。他们在花草国中发生了许多令人有趣的故事,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中发现了千明是花草国上一代女王失踪多年的儿子······请敬请期待。读者们由于曦的同学要改小说名,可改不了,所以名字不叫花仙子上次,就叫花仙子。表怪我。
  • 都市狂农:小农民的都市奇缘

    都市狂农:小农民的都市奇缘

    初中毕业生王二小因为没有户口而逃学回家,中途在庙宇巧遇玄师,学到一身奇怪的本事。但是因为家里穷,从小指腹为婚的柳春花又不待见王二小,王二小最终不得不跑到大城市里去混,想到终有一日衣锦还乡之后,再去取这个村花般水灵的媳妇。可是祸由天降,王二小还没有出门,就一件件事情找上门来------
  • 名山的传奇魅力

    名山的传奇魅力

    三山五岳,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山,其中五岳是: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早已闻名于全世界。三山黄山、庐山、峨眉山,民间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称。因为历史上的尊崇,千百年来三山五岳成为兼具自然景观之美和佛、道人文景观之胜的风景名胜区,刘志才编著的《图解科普世界丛书:名山的传奇魅力》引领青少年做一次了解祖国秀美的山水,增加青少年对祖国的热爱。
  • 霸道老公请爱我之强势夺爱

    霸道老公请爱我之强势夺爱

    本想为了多赚点钱才经过朋友找了一个兼职的工作,却没有想过就此跌进了集霸道和腹黑于一身的男人的生活圈。本以为不会有交集的两个人却在命运的牵引下越来越近。
  • 穿越:庶女谋略

    穿越:庶女谋略

    一朝穿越,父母双亡,家道败落。她被自称表姨母的人带回了候府,从此寄人篱下。她如履薄冰,谨言慎行,只求安稳度日。可候府上下各人各怀心思,对她俱是充满敌意,一个个想要谋其性命。为求自保,她不得不还以颜色。谁知却因此遭来更多人的嫉妒与陷害。本着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的生存原则。对想要欺负她的人,她绝不心慈手软。可谁知,侯爷夫人见她花容月貌,使出万般手段逼迫她嫁给她的傻子儿子。为了摆脱她的摧残,她答应代侯府嫡女嫁给燕王府那个死去的世子爷。******花轿临起,京城第一才子手执羽扇临风而立,“姑娘,你当真愿意嫁给一个死人为妻么?”“花轿已上,还能有假么?”******王府大门口,皇太孙冷然地挡住她的去路,“只要你愿意嫁给本宫,我立刻去求皇爷爷赐婚。”倏地,一道颀长的身影蹁跹的出现在他们眼前,长臂一捞,她整个人跌落他的怀中,“太孙,抢人也得有诚意,那就是趁早,而不是等在拜堂之时。”******
  • 千山与默

    千山与默

    有一些经历,是两个人共有的,有一些回忆,却只属于某个人的,那些你不知道的事,或许会沉寂到某个人的记忆深处,最终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