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02900000005

第5章 朱元璋(下)

与以上这三案相比,洪武十八年发生的郭桓案,是的的确确的贪赃舞弊案。这案子起初,只是御史余敏等人告发北平的几个官员伙同户部侍郎郭桓贪污官粮,于是下旨,全部逮捕查办。结果一审之下,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等人全都被牵连在内。最后追赃粮700万石,郭桓等数百人被处死,各地布政使及以下官员入狱被杀者又有数万人。追赃牵连到全国各地的地主,因此破产的人不计其数。

出身于小农家庭的朱元璋恨这些官吏地主阶级真是根深蒂固,可当了皇帝又不得不用这些人,只能一边用,一旦出了错就毫不留情的杀,杀的他们胆战心惊。有的官员甚至上朝的时候,都先跟家人道个别,生怕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不知道会受了什么牵连,杀身之祸就降临了。有时候地方衙门里的审案的时候,堂下的罪犯抬头一看,发现堂上的官儿,身上也带着镣铐,原来是官员抓得太多了,新的官员又没有顶补上来。碰到上堂的时候,只好把牢里的原来的官儿再请出来,上完了堂,再送回牢里去。全中国有史以来,当官当得最担惊受怕的,恐怕就是洪武朝了。

有一次,太子朱标不解的问他爹,为什么要杀这么多人呢?朱元璋不说话,拿了一个满是刺的藤条叫他拿着。朱标拿不了,刺是会扎手的。朱元璋把藤条拿过来,拔去上面的刺,于是太子就可以拿着了。然后,朱元璋告诉儿子朱标,“我给你的江山,这些功臣也好,官儿们也好,还是犯了事的地主们也好,就好比这根藤条,我把这些刺都拔了,未来你拿着这藤条就稳当了。”

朱元璋的确努力把历朝历代有可能威胁皇权的东西,都象拔掉藤条上的刺一样一个个清除掉。按以往朝代的经验,有功高震主的人,功臣常常压制了皇帝,甚至篡位的都有的是,他杀光了功臣。有太监作乱的,太监掌权以后连废皇帝另立这种事情也有,朱元璋规定“后宫不得干政,予者斩!”所以明朝后来坏太监虽然实在是多,但是他们不论多么乱政,都只能是借皇权的名义,从没来没有真正意义上,也不可能直接代行皇权。有豪强大族,特别的是跟皇家姻亲的氏族侵犯皇权,朱元璋规定他以后的所有皇族,不管是选驸马嫁公主,还是亲王皇子选妃,都必需来自民间小民。这一点规定,倒是真正起到了作用,有明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真正做到没有哪个大族曾经威胁过皇权。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一个问题了,为什么说的是崇祯皇帝朱由检这个人,要大老远的从他的始祖朱元璋说起?因为从朱元璋到最后的朱由检,他所定下的这些规则,经过不断的演变,有的后来成为王朝的负担,有的给王朝带来负面的影响,有的甚至直接就是亡国的原因。明代讲究“敬天法祖”,就是崇敬天地,效法祖先,结果效法到最后,这些所有的规定都走样了。所以,我们不得不从头开始说起。后来的发展证明,正是朱元璋努力为了防范后世所做的一系列规定,改进了以往的王朝的漏洞,使明朝更具有生命力。同时也因为这些规定或者规则,一个个出了新的漏洞,逐步演变成明朝灭亡。朱元璋的规定首先遇到的第一个漏洞,就是皇位继承。

皇位继承的漏洞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出现过好几次大问题,都是因为这个规则的漏洞,我们先说现在的。

按说朱元璋对皇位的继承问题是想得是足够周全的。在明代,朱元璋规定的是立长制,他给这个制度定了一个很明确的十六个字的规定:“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就是有嫡子就立嫡子,什么叫嫡子呢,就是结发正妻(皇帝的正妻就是皇后)生的儿子。皇后具有与皇帝同等的地位,超越于皇帝其它的一切女人,所以她生的儿子,毫无争议的应该首先考虑。其它的,无论是贵妃、妃、嫔以及才人、淑人、美人或者别的什么人,皇帝不小心下种生的儿子,或者偷偷生的儿子,都不是嫡子,都叫庶子。那如果,皇后不生儿子怎么办呢?那就立庶子,立庶子的规矩是按儿子的年龄从大到小,最年长的庶子当皇帝,不管他是皇帝的哪个女人生的。那再如果,皇后以及皇帝所有的女人都不生儿子怎么办呢?那就由皇帝的亲弟弟来继承皇位,这叫兄终弟及。

你看,这个规则很完美了吧,连皇帝不生儿子都考虑进去了。接理,皇帝可以拥有天下所有的女人,后宫的女人没有一万也有几千以供备用,只要还是一个正常健康的男人,那断没有不生儿子的道理。就算万一真的皇帝没生儿子,那还有一堆的弟弟可以做备胎。朱元璋自己,就生了二十五个儿子,而且这个数目从以往做皇帝的经验来看,甚至都不算多的。

很可惜,在他自己这里,还是出了问题。

朱元璋原来立的儿子是马皇后生的长子朱标为太子,这没任何争议,朱标即是嫡子,又是长子。可是朱标的命不好,没等朱元璋归天他自己就先死了。那接下来立谁呢,马皇后还生了俩儿子,二儿子秦王朱樉、三儿子晋王朱棡。是不是漏算了呀,还有燕王朱棣、周王朱橚也是马皇后生的呀,他们也是嫡子啊,但是这个不一定,咱们接下来会说。

从情理上,立朱标为太子以后,朱元璋对他是悉心教导,一心一意的培养他成为未来的继承人。朱标这一死,按他自己定的规则,本来应该轮到第二个嫡子——秦王朱樉,但是他没有,而是把朱标的嫡长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因为朱元璋的心里,早已经默认太子朱标就是皇帝了,儿子是皇帝,那他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孙子自然也应该成为皇帝。而且,到朱元璋死之前,马皇后生的包括朱标在内的三个儿子都死了,那么这样看来,朱元璋生前把皇位传给太孙朱允炆是再合理不过了。因为朱允炆是嫡孙啊,而其它的活着的儿子都是庶子。但是,皇位没传给儿子,却传给孙子,这个合理性很受质疑,朱元璋又不是没儿子了。如果再往深究,朱允炆也不是朱标的结发之妻孝康皇后(朱标没当过皇帝,这个皇后是后来追谥的)生的呀,而是继室吕氏生的,继室虽然也是正室,但是这个嫡是不是嫡得有点欠火候啊?而且,而且朱允炆也不是长子啊,他也是死了哥哥朱允瑛才变成长子的呀。太复杂了,是吧。

朱元璋也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可这问题提出来的时候,他身边就有大臣劝他,国家长治久安是最重要的,皇位的继承人那能换来换去呀,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朱允炆继位当了皇帝,建文帝。

因此虽然说的是二祖,即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但是在这二祖中间,应该还要插一个皇帝进去,就是这个建文帝。建文帝登基的时候,也感觉他虽然做了皇帝,但是不太牢靠。朱元璋把自己的二十四个儿子以及一个从孙分封到全国各个军事重地,要他们“夹辅王室”,形成地方拱卫中央的态势。但是朱允炆这儿现在可不这么看,这些藩王一个个岂止不是夹辅,简直就是对他皇位的威胁,感觉他们个个都有要做皇帝想法。还在朱允炆做皇太孙的时候,就跟他的伴读黄子澄商量过这事情,黄子澄挺有把握,说:“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意思是藩王的拱卫皇室才是天下太平的,如果真的有谁也来搞个叛乱什么的,那咱们以中央的大军打他,谁能扛得住咱。而且,汉朝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个现成的例子,也是诸王护卫皇室,后来反了吧,七王之乱。也平了吧,领头的刘濞自杀,剩下的六王都战死了,所以不用怕。于是朱允炆登基以后就跟亲信齐泰、黄子澄商量着学汉文帝、汉景帝削藩,反正不怕你们这些藩王造反,敢打,来呀。

解释一个定义哦,削藩不是削掉或者杀掉藩王,而是削弱藩王,虽然大部分时候结果其实差不多。

那么先拿谁下手呢,周王朱橚。为什么呢,因为他是燕王的同母弟弟啊,你看,这都是有目的的,冲着谁去的就不用说了吧。于是周王朱橚和泯王朱楩都被贬为庶人,接着又把代王朱桂监视起来,把齐王朱槫抓到京师关起来,湘王朱柏吓得把自己烧死了,一下子干掉好几个。可是这不解决问题呀,这些都是软柿子好捏,难处理的还一个没动呢。原来的藩王里面哪个强呢?有三个,一个是宁王,有八万人的军队。还有两个是晋王和燕王,这哥俩比宁王还厉害,晋王已经挂了,还有一个燕王。对,其实说半天,最怕的就是燕王——朱棣。

怕朱棣的理由有好几个,首先当然是因为他强,不仅兵精马壮,而且朱棣本人还善于打仗,开玩笑,从小就跟着徐达、常遇春这些打天下的名将们混出来的,好几次他都带兵把蒙古的残余势力打得满地找牙。朱元璋生前还令其“节制沿边士马”,把长城国境线上的兵马都归他管,甚至连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这样的大将都受他节制,当然这时候这俩国公早已被朱元璋清理掉了。其次是,前面三个哥哥死了以后,在立长制的法统上,接下来就是他了,他是老四,别的人想上位做皇帝,对不起,后面排队。

最重要的一个,朱棣还有当皇帝的野心。

打从朱允炆做了皇帝,朱棣就睡不着了,老头子偏心把皇位不传给儿子传给孙子,朱棣想不通,怎么想也想不通。他身边有个叫道衍的和尚(俗名姚广孝)有次趁吃饭跟他聊天的时候说,我送你一顶白帽子吧。什么意思呢,心思不往这想的人,乍听这话是很难整明白的,朱棣已经是王爷了,王爷戴上白帽子,就是“”王字上面加一个“白”,那是“皇”字啊,就是让他从王爷变成皇上啊。那是,和尚天天呆在你身边,早看出你想什么了,造反当然不能明着说。朱棣简直热泪盈眶啊,亲切的握着道衍的手说,可算找到革命同志了,来来来,我们屋里细谈。于是道衍教他,怎么在后花园里练兵,怎么没日没夜的在王府里铸造兵器。

接着,朱棣就疯了,装疯。

朱棣有动作,朱允炆也有动作啊,他派了两个人在北平城里盯着朱棣,一个是北平左布政使张昺(原来是工部侍郎),一个是都指挥使谢贵。而且据说,据说哦,边塞有敌人入侵,调遣都督宋忠率兵三万到了开平,把朱棣燕藩的护卫兵也调到开平归他辖制了。另外,都督耿瓛在山海关练兵,徐凯在临清练兵。整个北平城,内有监视,外有重兵驻扎在周围的各个军镇。张昺、谢贵俩到燕王府,就看朱棣大夏天的,围着个火炉还一直叫冷。这俩都没学过生物生理这种学科,这寒病嘛,俗话说打摆子才这样的,哪里是疯病,回去就报告他疯了,真的疯了。

既然疯了,那就动手吧,朱允炆给他们下了密敕,逮捕朱棣。结果这哥俩还没等动手,自己就被朱棣的人给逮住了,密敕也落到朱棣手里了。

然后呢,还怎么然后,反呗。难道请他们吃饭啊?还真请他们吃饭,张昺、谢贵请到饭桌上就被擒杀,干掉了。他们的兵一听说主将被杀,一下子都溃散了。随即朱棣命手下干将张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取了北平九门,控制了整个北平城,起兵造反了。

造反,是不是得有一个旗号呀,就是说个名目为什么起兵,为什么让大家跟着拼命?写“造反有理”肯定是不行,那时候没人觉得造反是有理的,甚至都不能说是造反。那怎么说?有现成的榜样,学当年汉朝的吴王刘濞的旗号——“清君侧”。意思是我们起兵不是针对皇帝的哦,而是因为皇帝(君王)身边有坏人,我们杀过去帮皇帝清理清理。而且,这是老头子朱元璋的《祖训》里规定的,皇帝身边要真出了坏人,亲王是可以“训兵待命”,等皇帝密诏诸王帮忙清一清的。朱允炆现在当然不可能给朱棣这种狗屁密诏,反正朱棣就硬说有。多好的借口,学了历史果然是很有用啊,革命者和***者都可以原模原样的照抄。

同类推荐
  • 隐枭

    隐枭

    “当猎人张开一张网,猎物也露出他本来的獠牙。”陈朝风华三百年,盛世将终,一个来自异世的灵魂,带着九百年后的记忆,来到这乱世之始。六国将乱五洲。隐士善谋,逢乱世,而为枭雄。“盛陈华月满江楼,一去烽烟乱五州。江河破碎六十载,白发误了少年头。”
  • 三代美洲移民剪影

    三代美洲移民剪影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华人家庭真实、罕见、传奇的经历,反映了早期移民美国的几代华人在异国他乡奋斗的艰辛历程,体现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及服务桑梓的爱国情怀,也体现了“家风”在几代人中的传承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 道宋

    道宋

    汴水如墨,烟云色,良人随风而逝。残垣之处,却还有,故国筝琴萧瑟。狂澜惊现,烽烟四起,蹄声震霄汉。残阳似血,斜照烈士头颅。无奈百载蹉跎,北望燕云兮,金瓯独缺。冲冠一怒,执长槊,搅动血海翻腾。回首凭栏,长啸如哀歌,岁月蹉跎。泡影几许,随我吃茶去也。——《念奴娇—吃茶去》
  • 铁骑三国

    铁骑三国

    他,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普通的人,甚至连大学都没有上过。在打开游戏的那一霎那,他来到了三国上庸。这个时候,刚刚结束了讨伐董卓,董卓火烧洛阳,跑到了长安。他一步步慢慢的发展,等待着董卓死后也来一次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董卓没死,而且董卓竟然懂得了发展内政!三国再一次变得风云莫测。他没有绝世的武艺,没有超级的头脑,只是知道一些三国的历史却变得没有了作用。他将怎样玩转三国呢?
  • 大宋王朝之赵家天下

    大宋王朝之赵家天下

    宋代没有宦官之祸,没有宗室之祸,没有外戚之祸,没有强藩之祸,从治理国家来说,赵氏家族确是人才辈出、科技文化发展都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如此强大而且得到良好治理的一个国家却因昌文偃武而变得孱弱,以致被远远落后于自己的北方游牧民族打得无还手之力。 本书为读者描述了赵氏家族历代君主是如何处理家族以及社会各个阶层的矛盾,以实现家族的长久统治的故事。书中全面刻画了宋十八帝的性格、命运,从中勾勒出了宋代320年的风云变幻、喜剧悲歌。
热门推荐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天使吻过你

    天使吻过你

    。。。。。。。。。。。。。。。。。。。。。。。。。。。。
  • 寻仙之杀出小桑村

    寻仙之杀出小桑村

    群魔乱舞的仙侠世界,神人魔三界纷乱,魔尊霍乱人间,群仙陨落。无数凡人纷纷争夺天命,立志成仙。然而,世上是否有仙,对于凡人来说,这是一个谜。俗话说,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是凡人心不坚!且看洪荒部落小桑村之中走出的少年陆少羽,如何立志寻仙,踏仙魔尸体,成就无上大罗金仙,神魔哭泣,万佛来朝!
  • 最流行的管理时尚

    最流行的管理时尚

    本书总结、归纳了161个当今管理术语,涉及目标管理、领导力、执行力、一分钟管理法、企业核心能力等,并进行理论分析与论述。
  • 小女孩受益一生的公主故事

    小女孩受益一生的公主故事

    每个女孩的心中都有一个美丽的公主梦,梦想自己成为一位人见人爱、魅力非凡的小公主。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可爱的小公主呢?本书精选了数十个经典的公主故事,让女孩在精彩的故事情节中感悟公主们的独特魅力,从感悟中发现美、认识美、拥有美。每个故事后的“小公主手记”栏目总结了女孩从故事中要学习的优秀品质,使女孩在阅读中感受到品德和美的熏陶。故事还加注了汉语拼音,穿插了精美的插图,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亲爱的女孩,这是一本专属于你的公主故事书,在这里你可以与公主们谈心、交朋友,像她们一样成长为一个可爱的小公主!现在就打开这本书,开始一段奇妙的故事旅行吧!
  • 狂龙越世

    狂龙越世

    乐(le)孝宗穿越异界,为了能回到原来的世界,走上武者之路,碾压一切障碍,成为超神的存在。
  • 混元金身

    混元金身

    鹤千岁极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人生百年寿终寝。话说有这样一类人,他们生于先天是为仙,居于阎浮世界之中,享天地之极乐,长生不灭,无生无灭。又说人为万物之长,可通灵修身是为神。故有仙神传于世.“被人推下山崖不死你该怎么办”宇文硕摸了摸鼻子“我要灭了他全家。”携天煞命格,炼混元金身,修玄黄不灭,手持鸿钧棍,统御妖兽称霸寰宇,追溯本源揭太古辛密,开启了一段嚣张,霸道,暴力,专打装逼货的传奇之旅。>>>>>>>>>>>>>>>>>>>>>>>>>>>>新书开张,求诸君的推荐、点击、收藏!万谢
  • 月华之庭

    月华之庭

    你到底给不给创建了啊==。。。。。。。。
  • 狐媚手记

    狐媚手记

    忽年贪食祝余草,只为今世入招摇。冷夜窗前独拜月,寒秋檐下听雨桥昆仑峰上起轻舞,桃花林下千年觉。乐游青丘今世匆,且未亲见路飘摇。欲与明月话相思,幸得与君问月好。---------------本文山名水域名虽出自《山海经》,但地理并不完全相符,考据党请轻拍~\(≧▽≦)/~
  • 穿越之修真女皇

    穿越之修真女皇

    在别人眼里她一直就是一位高不可攀的大美女,而事实上她只那些自私自利的家族长老们赚钱的工具,所以在来到了这个异界后,她只是放不下她最疼的弟弟,没关系,既然老天让她那样痛苦都没死,那她就在这个世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好了,异世界的美男们你们在等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