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1000000008

第8章 西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特色农业的发展(3)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延长产业链条,使从流通中退出来的农产品,重新进入加工领域和流通领域,扩大市场需求与容量,实现农产品的最大增值,是目前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任务。据有关专家测算分析,玉米加工成淀粉可增值1倍;淀粉加工成糖类,可增值2倍多;糖类再加工成酸类,可增值3倍多;酸类再加工成抗菌类增值幅度就更大了。农产品加工越深越精,增值增利就越大。如果仅仅停留在按市场需求发展初级农产品生产,实行农贸直接结合,这种结合充其量是低级形态的结合;大规模的商品生产以大规模市场容量为前提,而市场对初级农产品的需求弹性是很低的,从而使其在交易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而通过加工工业作为媒介,对初级农产品进行加工,就会使从流通中退出的农产品,加工增值了又重新进入流通领域,扩大市场需求,增大市场容量,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3.西部农产品的成本结构问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西部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调整结构,不仅要面向国内市场,满足全国对农产品的需求数量和质量,实现农业的优质、高产、高效,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且还要面向国际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农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发展国际型农业经济。农业的国际竞争,不仅要进行质量竞争,而且要进行成本价格竞争,因而,在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中,就不能忽视农产品的成本结构问题。

严格地讲,改革开放以后,西部地区和全国的农业经济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在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情况下,某些农产品的质量不高而成本却高的问题更为突出。在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如何降低高价格农产品的成本,改进成本结构,利用低成本低价格在国际市场竞争,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

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土地资源稀缺的实际情况出发,出口土地密集型产品(如谷物、油菜籽等)不具有优势,出口劳动密集型的高价值产品(如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和农产品加工等)具有优势,通过出口劳动密集型的高价值农产品,并通过这些产品的出口,换回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进口。实际上,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等于出口劳务,增加就业;进口土地密集型产品,等于进口稀缺的水土资源。

例如,我国消耗劳动较多的水果产量居世界第1位,其中,苹果产量占世界产量的31.8%,梨占44.4%,柑桔占9%。而水果出口仅占我国产量的1%,占世界水果贸易量的2%,有很大发展潜力。从成本价格看,我国在畜产品、水果、蔬菜、特种种养业上,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我国的肉、禽等畜牧产品价格,一般比国际市场价格低.30%~40%,如果考虑对初级农产品进行加工,其成本就更低了。我国的蔬菜和水果价格,也明显低于国际市场价格。日本产的红富士苹果,比我国产的红富士苹果价格贵好几倍。

4.西部农业区域结构的问题

农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地域进行的,由于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适合进行不同的农业生产,这就要求农业生产在地域上要有一定的分工。西部地区的地域辽阔,地势多样,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不同的农作物生长。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有利于西部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因此,处理好西部地区内部的农业区域结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在农业区域结构问题上,既要考虑生产区域结构,又要重视市场消费区域结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布局,必须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从各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技术资源条件、历史上长期形成的现有生产基础的特点出发,发展当地最适宜发展的生产门类和产品,使整个农业有一个合理的地域分工。要跳出区域经济发展中自求平衡的传统习惯,调整区域布局,优化区域结构。本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在一定区域内形成有特色的专业生产带。

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就是农产品不能雷同,不能搞低水平重复式的“加减法”边际性调整。而应当调出特色,调出区域优势。优化农业区域结构布局,要依据市场需求,不同地区凭借各自的比较优势,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讲究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是极为重要的。

目前,在西部地区,不少地方从实际出发,提出发展特色农业,就是这种新趋势的体现。这种性质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必然会突破农产品短缺年代的一个地方什么都干的“小而全”局面,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和发展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从微观上来讲,是突出地方特色;从宏观上讲,就是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布局和专业分工。其目标是要避免结构趋同、供过于求、资源浪费、又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弊端。

5.西部农业结构调整的市场风险问题

诸多事实证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历来存在着重大市场风险。在西部农业结构调整中同样也存在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农业生产经营者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能否顺利地卖出去,或个别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从而能否获利的不确定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结构调整的最大的风险是市场风险。在农业市场化进程中,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就是市场信息,包括市场的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

在市场经济的效益和利益因素的作用下,农业生产经营者一般都会受市场信息的诱导,简单地遵循“什么供不应求,什么价高利大,就种什么或养什么”的原则进行结构调整。在西部地区,由于市场运作不成熟和生产主体素质低下,这一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市场风险。

市场虽然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但也存在着“陷阱”。因为,市场反映出的信息是即时信息,而且这种信息只反映市场的需求信号,不能反映市场上的供求缺口有多大,未来市场上将会有多少供应量。于是便出现,在市场供不应求时,生产者一哄而上;在供过于求时,生产者又一哄而下。另外,市场对于生产周期较长的农产品的调节具有特殊性,农产品需求是现期的价格信息,而农产品供给则是上期的价格信息,即现期的供不应求引起的高价格诱导下期的多供给量,多供给量又导致价格下降,供过于求引起的低价格又诱导再下期的少供给量,少供给量又导致价格上升,一直不断地循环下去。这样农产品生产者的生产决策总是根据上期价格信息作出的,最终形成农产品的周期性“卖难”。

在西部地区,由于分散的无组织的成千上万的农产品生产者,即市场主体必然会受市场价格和利益的诱导,相互间又缺乏信息联系,因竞争而排斥或缺乏合作,终究落入市场“陷阱”,结果“惊险跳跃”未能成功,既摔坏了商品,又摔坏摔怕了生产者本身。其现实表现是农产品的品种结构趋同,资源浪费,农民受损,收入下降。面对极具诱惑力又隐藏巨大风险的市场,作为风险承受能力极弱的农业生产者,一方面想调整结构,但另一方面又显得无能为力,经常处于一种两难境地。

6.西部地区农业资源结构不平衡问题

在西部地区的辽阔区域内,高原与平原、高山与盆地、沙漠与草原纵横交叉分布,几乎每个省区市都存在着自然条件差异悬殊的农业资源。尽管这种自然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资源的多样性,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但是,这种复杂的自然条件,也导致了农业资源分布不均衡,雨水不匀,有些地方气候恶劣,最终造成每个省区内的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相差悬殊,从而影响整个区域的农业发展,也加大了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陕西的陕北与关中、新疆的北疆与南疆、甘肃的河西与陇东、宁夏的河套平原与南部山区、四川的成都平原与川西地区等省区都存在农业资源差异和农业经济水平悬殊的问题。

比如,从宁夏农业资源的特点来看,就分为自然环境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两个类型区。宁夏的河套平原,黄河干流自南向北穿行而过,形成流程397公里的引黄灌区,是西北干旱区少有的一片绿洲。现有自流灌溉面积40万公顷,土地平坦肥沃,沟渠成网,农业综合生产水平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名列前茅,素有“天下黄河富宁夏”的赞誉。这里麦稻高产,瓜果丰盛,自古有“塞上江南”之美称,现已成为国家级“两高一优”农业示范区,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而宁夏的南部山区,土地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区的59%和45%,自然生态严重失调,是我国的贫困地区之一。因受水资源限制,旱作农业很不稳定,占全区75%的耕地面积所提供的粮食产量仅占26.6%,农民经济收入很低,生活极为困难。

二、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对西部地区来说,21世纪初的前5年是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这是由三大因素促成的。一是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全面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许多农产品供给出现了相对的暂时的过剩,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转变为生产资源与市场需求的双重约束。西部地区农业要有突破式发展,就必须对农业结构进行重大调整。二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近5年农产品关税率大幅度调整,西部地区农业面临着东部沿海地区和发达国家的国内外高水平农业的双层压力,不得不进行重大结构调整。三是改革开放以来单纯追求农产品数量的农业发展模式,实际上是对农业自然资源的-一种浩劫,造成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甚至严重破坏了全国的自然生态环境,这迫使各级政府不得不对西部农业结构进行及时的重大调整。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重大工程,其调整内容应包含西部农业的种植结构、生产模式、经营方式、消费习俗等经济结构要素的改变更新。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关键是要树立新的农业观念,打破自给自足的传统观念,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全国分工、国际分工,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应进一步发挥其优势,以增强整个西部农业在国内外两大市场的竞争力。从大农业的角度来发展西部的“大农业”,逐步形成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林业、渔业、加工业均有较大发展的结构格局。

在西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应确立以下几大目标:第一,要以实现西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第二,要以恢复和保持西部生态自然资源环境为目标;第三,要以建立西部现代农业结构为目标;第四,要以建立西部农业结构国际标准化体系为目标;第五,要以增加西部农民收入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最高目标。

(一)对西部特色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在西部地区特色农业结构调整中,必须坚持的四个原则:一是市场导向原则。遵循市场需求变化规律,从过去重生产轻市场转到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生产上来,真正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特色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二是优质高效原则。处理好产量与质量的关系,从过去以抓数量为主,转到数量质量并重,依靠科技进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植新兴产业,推进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农民利益取向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经营自主权,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处理好增产与增收的关系,由过去以抓增产为重点,转变到增产增收一起抓,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结构调整的重点。四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既要坚持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又要注重资源和环境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体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科学选择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

西部特色农业结构调整必须从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根据当地农业自然资源、土壤气候、生产成本、经营优势、特色优势、产品物质构成和市场需求前景、消费趋向,确立特色农业结构中的支柱产业。以支柱产业为核心,进行特色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西部特色农业结构调整,也应该是战略性的,而不应该是适应性的。适应性调整是事后调整、短期调整和被动性调整,战略性调整主要是根据需求总量、需求结构的动态变化和生产结构对需求结构变化的适应能力与引导能力,而做出的超前性和长期性调整。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针对农产品生产周期长、调整难度大的特点,要对市场有科学准确的预测分析,对品种结构进行超前调整。

西部地区特色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要选准选好支柱产业,形成特色农业的以支柱产业为中心的农业产业体系。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多气候带、多物种的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工程,逐步形成以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为主体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在巩固和提高各区域原有特色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名牌战略,扶持市场前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农产品,把名茶、名果、良畜、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名贵药材、花卉园艺、林产品等培育成为新的优势产业群体。还要把特色农产品的出口战略作为特色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云南省就提出:要把云南建成亚洲最大的花卉生产出口基地。

2.要突出特色农业的品质结构优化

西部地区要依据市场需求变化趋势,把特色农业产业做优,把特色农产品做精,使整个特色农业进一步上档次、上水平,巩固其在同类产品中的市场优势地位。西部地区特色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是要突出绿色农业、绿色农产品,特色农业的性质就是绿色农业。

西部特色农业“特”就特在它生产的是绿色食品。要以绿色农产品作为西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建立绿色农业保护区。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因而绿色食品深得消费者青睐。

为了能进入国际市场,就必须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区,建立绿色食品保护区,把特色农产品绿色化、系列化,使其具有适应不同层次消费市场的特性。根据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发展不同档次的特色农产品,形成高、中、低档并举的格局,有效保持特色、特质和特价。由此,使特色农产品不但要登上老百姓的餐桌,也要能成为高档贵重礼品。

同类推荐
  • 地方高校图书馆运作的理论与实践

    地方高校图书馆运作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共8章,书中结合闽江学院图书馆运作的一些例子,阐述了地方高校图书馆运作的理论和实践,主要内容包括:图书馆发展概论、人力资源管理、书籍采购管理、馆藏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读者服务和教育、合作和交流和防灾与危机管理。本书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全馆同事的不少启发和建议,也通过各种方式与其他高校的同行深入交流,参考、借鉴了国内图书馆研究与实践的前辈和同行们的研究成果,查阅了大量的论文、专著,也引用了一些参考资料,限于篇幅,未一一注明,在此对他们的辛勤劳动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 胡华文集(第六卷)

    胡华文集(第六卷)

    本书是胡华文集的第6卷,收录了胡华生前的书信、笔记、自述性文字等,反映了胡华作为一名学者,其对待治学和生活的严谨态度,全面展开了他的学术思想以及对于人生、治学的看法。
  • 简明编校应用手册

    简明编校应用手册

    “无错不成书”的说法听似有些夸张,其实这是读者群对书报刊等出版物(广义上含广播、电视、音像制品及网络上的用字用词)极为中肯的评语。同时也是鞭策和激励出版人应该更加辛勤努力,让面世的出版物完美无缺,把各种可以避免和应该避免的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直至消灭殆尽。然而现实却是许多出版物上差错依然屡屡出现,这不能不使众多出版人感到困惑、不安和忧虑。
  • 播音主持艺术论

    播音主持艺术论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是现实,播音主持艺术、是现实,话筒前,镜头前的有声语言创作,也是现实,如何面对广大的受众,更是现实。我们既然有志于研究中国播音学、那就要专心致志、矢志不移地为此而一往无前、永往直前。播音界公认的继往开来的领军人物,播音主持艺术理论的学术泰斗,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的开拓者,他是国家级数学名师,他以“为人师表”而自稁,以“塑造灵魂”为自律,他为电波里,荧屏上的“名人”们培根养心……
  • 教育的逻辑

    教育的逻辑

    《教育的逻辑》立足现实和本土,着眼未来与世界,努力构建与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相适应,以人为根本,以教育公平为基础,以价值教育为灵魂,以能力教育为核心,以教育制度为保障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有机构成的现代教育价值建设内涵,充分表达现代教育的切实性和引领性有机统一的现代教育功能特征。
热门推荐
  • 后西游记

    后西游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原始界之帝君

    原始界之帝君

    构宏伟篇章,挽心中悔恨。拒爱情缠绵,踏出界外,掌控自生。(无毒无害,请安心食用)
  • 倾城魔女翱翔九天

    倾城魔女翱翔九天

    她来自21世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上班族……意外穿越,怎么就穿着红嫁衣躺在冰河上?躺枪……卧槽……不是杀手,不是特工,不是神偷,肿么办?不怕,她有神兽小弟几枚,狗腿子一推,桃花一箩……某腹黑妖孽男委屈道:“娘子,不要再给我惹桃花了,我掐得手都酸了”某女笑意盈盈的道:“哦,这样啊,我看你掐得不亦乐乎嘛……”………且看弱妹超强逆袭,灭渣男渣女,披荆斩棘破千年阴谋……逐步跨上强者之巅,颠覆天下,翱翔九天。
  • 再续茉莉缘

    再续茉莉缘

    前世未完成的婚礼今世可以完成吗?前世未尽的缘分今世可以再续吗?前世亏欠彼此的今世能还得清吗?抑或亏欠的更多?茉莉香味萦绕的爱情真能让他们从此不再分离吗?
  • 仁者至尊

    仁者至尊

    家园被毁,他身无分文闯都市,却不想人人得而欺之!万念俱灰时,他巧遇大老板提携,更捡到一本《魁化宝典》激活异能体质!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侮辱我的人,今后都给我跪下!看魁化狂人如何搅动都市乾坤,君临至尊之位……
  • 一叶封神

    一叶封神

    “神经病人思路广,脑残青年欢乐多。”这句话估计就是内容的高度概括了。为了大家而存在的王二,努力奋斗练叶子,最后功成名就,抱得美人归。
  • 契约男神:老婆吃了休想逃

    契约男神:老婆吃了休想逃

    再没有比情人节当天收到男友送来的劈腿大礼包更让人刻骨铭心的了,尤其这个人,还是自己亲手捧红的明星。一怒之下,顾兮拉过一旁路过的公司“新人”,在笑得得意的狗男女面前发誓:“跟着我,一年之内绝对让你把他踩在脚下!”“好。”男人微笑,不动声色地阻止了身后的保镖,“现在签合同吗?”刚养了一匹白眼狼的顾兮从未想过,转身就会遇到凌渊这匹更“腹黑凶残”的狼,很快就被吃干抹净,渣都没留!*某日顾兮专注地看着电视上不得志的小鲜肉:“颜正,有腹肌……可以挖来捧捧。”一只手拉过她的小手不满地按在某处:“正宗八块腹肌……”下颌也被捏住,凌渊目光灼热,“要感受下吗?”
  • 禅与养生

    禅与养生

    将前人精要有机地融汇组合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化繁为简。相信有兴致的读者详阅后,在很多方面与我会有共同感悟。若能照此修禅、养生,净化心灵,强身治病,延年益寿,善莫大焉。
  • 花枝招展(肆)

    花枝招展(肆)

    有了房子,人就像蜗牛有了遮风挡雨的壳子。可不同的是,人的壳子上还开了一些个口子,不仅可以让别人窥视到你,同时还能让你窥视到别人,你窥视过别人吗?又被人窥视过吗?
  • 樱尸逆战

    樱尸逆战

    当樱花纷飞时,尸变,就开始了。他只能向前走,他在命运前怀疑,他在绝境里求生,他反击着扭转命运。樱之城千年的宿怨,千年的纠葛,能否揭开?一切是圈套,还是救赎?当命运的一切早已经注定,他还会选择吗?隐藏在真相里的真相,那是一个犹如樱花一样的故事。飘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