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1300000023

第23章 批评作为一种艺术(9)

大匠与小家的区别不在是否用技法“做”诗。技法本是艺术不可须臾离之的一部分。但是“凡夫若知,即是圣人。圣人若知,即是凡夫”。诗人作为圣人,只有寻找非法之法,尚未成为技巧的技巧。

释迦世尊以正法眼藏付迦叶,而说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真是菩萨法眼法言。

三十一、节奏

现代诗学最不重视的是节奏之研究。这或许是因为节奏是现代诗学最头痛的课题。

诗律学一向为古典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象征着人类整理复杂经验的努力。

整个世界现代诗的一个悬而未决的大问题是:为什么大部分民族都抛弃了各自传统悠久的诗律,先后都采用了节奏构成难以捉摸的自由诗?都诿之于西方影响无法解释一切,因为我们首先得解释西方诗本身为什么进入自由诗时代,格律诗多次回潮均未能持久。

现代诗的节奏以短语为基础,与其说是音乐性的,不如说是语义性的。自由诗节奏捕捉的是意义的运动。意义聚集在节奏上,就像鳗鱼的自由一样有力,就像秋之行进。

三十二、诗眼

“诗有造物,一句不工,则一篇不纯……诸如产一婴儿,形体虽具,不可无啼声也。”

画龙点睛的诗眼,老生常谈,今人多已不提。然而据我们看,诗,至少短诗,至今是有诗眼的。有诗眼当然不一定是好诗,相反,往往显出做作。正如大部分婴儿的哭声恶噪,只有写诗者自己听见若闻天籁。

诗眼是一首诗中最特殊的佳句。欲见其佳,需要全诗铺垫扶持。铺垫句并非不佳——诗本应无句不佳——诗眼句之佳,在于突然把全诗拔高一筹,出人意料,把全诗提高到铺垫句引发的期盼之上。正如东来之三贤者,闻啼而知圣婴降生。

诗如棋,有眼而活。但活棋并非一定赢棋。每首诗抖出一个“包袱”,也是挺腻味的事。

三十三、比喻

比喻双方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以及同及其异。这老生常谈并不适用诗。在诗中,异中之同不是比喻本身所具有的,而是比喻强加于阅读的。

与其说双方因相似才纳入比喻,不如说它们进入比喻就不得不有相似之点。在这里,明显是形式造就内容。

这就使诗更自由了:诗的比喻不必求相似,诗的象征不必求寄托。诗有自设元语言的魔力。虎纹可以“冷”得像树皮,雨线可以“懒”得像大腿,郁金香可以“完整”得像思想,当然清晨可以“痛”得像未做完的梦。

“谓之有托佳,谓之无托尤佳。无托者,正可令人有托也。”

占星术师从星座看人间休戚祸福,已把星辰运动的天文学意义倒空。

三十四、张力

语言有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张力,诗更有语言与语言外的张力;语言有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张力,诗更有意义与无意义之间的张力;语言有诗歌语言与非诗歌语言之间的张力,诗更有语言之诗与非语言之诗之间的张力。

语言无法穿透生命的神秘,诗能。但诗无法不托身于语言。诗受此永恒的诅咒,诗受此永恒的祝福。

颂曰:了身何似了心休?了得心兮身不休。

但是心与身本不必共进退,二者冲突才形成人的本性。语言的形式与意义本不必谐和,冲突才形成诗的生命。

三十五、感性、理性

诗贵深刻?贵超越?

诗应滞留于表象,满足于经验之无邪?

两种要求都是朝诗外求诗。不能把诗比诸哲学求其深刻,比诸美术求其质感。诗既不服从哲理的逻辑,也不服从于感性的直觉:历来的感性派理性派之争,实是一元论的比拟失误。

诗斩却感性理性之区别,打乱表面深层之分割。用感觉论诗,是用温度计测心中爽快;用理性论诗,是窗缝中觑到原野上疾驰的骑者。

心外无佛,诗外无诗。

三十六、生涩

以自然为美,是一种自我设置的迷信。“淡若海,则飘无所止。”诗法自然,实际上是一种自欺欺人。

反过来,圆熟是一种令人厌恶的美德,就像一个德行过高的前辈令人敬而远之,就像一个过于高尚的贵妇不会煽起激情。

拙朴并非自然,粗丑不能出词,颓顿不能整格。艺术本身,就是否定自然状态,因朴而生文,因拙而生巧。

但拙朴也排拒过分的艺术化,背离过分的匠气。

艺术的不二法门须半生半熟,方见作手。奇正相兼,近乎大家。当我们嚼到某一类生涩,我们说,那就是美。

有一个关于核桃的故事,你得用牙齿咬碎它。

三十七、完美

完美是一种愚蠢,追求完美是一种罪恶。不是别的,是理想主义,使我们精神贫乏。

据说艺术无噪音(巴尔特语),据说作品的每个细节有美学根据,整体的美充分地饱和了每一部分(依兰姆语)。

没有比这更有害的诗学了。那是传说中的智者,在看到日出的美丽时,弄瞎了自己的眼睛,然后靠自己梦想的运动来编纂理想美的法则。

还有一批完美论者,把艺术小教派之开创者道德化为全人类的上帝,任何寻找诗学裂缝的努力则成了不可饶恕的异端。

因朴生文,因拙生巧。大巧若拙,朴之至,妙若天成。

诗的大敌是其生命不可承受之完美;诗学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应是抵御完美论的愚行,使意识不至于封闭在硬壳内。

三十八、否定

或许诗无法用肯定词来定义。只能说不是什么,而难以说是什么。“********”、“思无邪”、“诗无达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无理自妙”、“色相俱空”……任何肯定式的定义远远逊于否定式的定义——证伪似为诗学唯一的逻辑,排除似为诗学最佳的推理。

也许诗的本质就是否定,它是一面镜子,反映的是无深度的平面,无风景的色块,无湿度的多雨性。雨在否定中悬在半空,生命在否定中拒绝坟墓的诱惑,诗在否定中用影子行走。

诸神的实验室里有许多兔子,被注射各种危险的奇思幻想病毒和语言细菌,用完即弃。废物箱上贴着一个标签:无效。小心,别打开这垃圾箱,里面全是白骨和哭泣的诗人。

三十九、此岸

断肠春色在天涯。我们知道远方有期盼的心,却顽固地在世界各地流浪。我们用形状奇特发音怪异的语言写的文字,连摆地摊表演书法也乏人问津。我们不得不怀想汉语文化的基地,我们魂魄所系的彼岸。

然而此岸的困惑不仅是地图上的比例。在当代社会的文化势利中,在世纪末令人目眩变迁的时髦中,文学(包括汉语文学)被商业化俗文化推挤到悬崖边。语言在这俗文化中沦为广告用语、招牌用语、红包用语、合同用语,语言已降到贺卡诗的“艺术”水平。哪个国家都如此,汉语的祖国后来居上,于今为烈。

我们只有寄希望于理性的批判精神,相信人的自我怀疑与无情自审是人类文化自我拯救的必要。相对于日益商业化、功利化、庸俗化的此岸,诗歌无禅可参、无佛可做,如人到家,无须问路。

那时,诗人还会不会想到曾有保持观察距离的福气?

四十、危险

诗人的表演,当代文化马戏场中最惊险的节目!看诗人把那么多想说没法说的东西压缩到几行字中!看诗人想用语言这笨拙的工具抓住永恒!看他们大部分的试跳都跌得又蠢又惨,头破血流骨折脱臼,可是他们乐此不疲地再上台表演——这简直太疯狂了。

这像是在暴风中升起大帆。帆爆炸般鼓胀起来,船身发出哀鸣,海水跃进倾侧的船身;这像是面对巨熊的猎人,不得不丢开碍手碍脚的刀枪,赤手空拳相搏。

没有保险公司肯为诗人保险——他成功的机会太少。绝大部分诗落在荒川漆黑的水底。

何必棒喝?直下悬崖撒手,何可承当。

撒手之后呢?听天由命。成功虽说只属于敢冒风险的少数人,大多数敢死队员却永远也没取到赏金。

四十一、死亡(之一)

每夜睡眠,是死亡的预演;每次诗的冲动,是灵魂最后解脱的预演。诗的冲动只是意识的睡眠,它是对死亡更自觉的准备。

诗人顶着死亡写作。死亡具有实在的本体性,如同秋日坟墓的金黄色那样具体而迷人。

诗在生与死之间危险分界线上跳舞,似乎也在预演——传布噩耗的电话线在风中铮铮作响。

或许对诗人来说,死不是坏事,既然没人能从生死之界那边归来,那么应当说,一直在努力体味未知的诗人,在被诗句抓住时,也就抓住了死亡的本质。

因为只有在这一刻,他才既在此岸又在彼岸。

四十二、死亡(之二)

不是死亡截断永恒,而是永恒截断死亡。只有死亡之流才是真正不可阻挡的运动,才是意识与时代精神最坚实的基底。

死亡使自我加入历史的庄严的行列。我们无法理解先人的生,我们却能充分理解先人的死。人生在世多少年,就是向死亡赊欠了多少年,以至于最后结束的不再是我的生命,而是我早已用完的不再属于我的生命。在最后的深潜中,我们不再浮上水面喘气,我们真正进入了诗性。

只有“活却从前死头路”,才能“死却从前活头路”。

同类推荐
  • 岁月觅踪

    岁月觅踪

    全书分我的人生、诗词选录、近期文辑、方志文摘等四个部分,记述了从抗日战争时期至改革开放时期的人生履痕和社会变迁:抒发了对亲情故土喝国家发展的情怀:探索和总结了十余年编纂方志的经验。
  • 亚非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亚非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

    似水的流年,律动着如风的往事,撩拨着无痕的记忆。经典的散文恰如这似水的流年,勾起诸多往事和记忆。一篇短短的散文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因为它的到来应当属于灵魂的澄清和精神的拯救。正如人们常常形容可以使我们迅速摆脱困境的那棵稻草,虽微不足道,但很有力量。这本书正有这种震撼心灵的法力。
  • 志摩美文

    志摩美文

    同他的诗歌一样,徐志摩散文散发着浓郁的抒情气质,是其个人身心的真诚表白。无论是“草青人远一涧流”的淡雅篇什,还是“凤鸣碧梧暗香浮”的浓艳之章,均无一不是其真挚情情的流泻,是他诗歌另一形式的异化与延伸……这,使得他的散文少了些理性与思辨,氲氤于字里行间的,是一团团浓得化不开的情思。徐志摩的散文非常情绪化并富有个性:《印度洋上的秋思》《我所知道的康桥》《欧游漫录》等满含着玫瑰花般的浓艳与葡萄酒般的醇香;在《伤双栝老人》《我的彼得》等篇章里,缱绻的情丝则如溪涧水般静静流淌……本书汇集徐志摩感怀、记游、叙事之散文精品,分“屐痕”、“自剖”、“心香”、“文思”四辑。
  • 牛撇捺文集·历史碎片(卷五)

    牛撇捺文集·历史碎片(卷五)

    20世纪80年代至今,牛撇捺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之余致力于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专业研究和杂文创作,主编了《中国西部经济》《中国回族文学史》《宁夏新闻出版史存》《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等专著或丛书,并相继出版了《中国人的宰一刀》《中国人生气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非理性中的理性》《拟谏官文化》等十三部作品集。这些作品体现着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创作旨趣和思维状况,但数十年里从未改变的是,贯穿这些文章始终的视野开阔、秉笔直言、针砭时弊的创作风格以及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和杂文家的社会批判精神。
热门推荐
  • 静学文集

    静学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Fboys之花季恋爱

    TFboys之花季恋爱

    那年花季,那甜蜜的初遇,难以忘怀。三位富豪千金与阳光三小只的爱情故事,就此展开。。。。。。
  • 黑道:冰山黑天使pk冰山冷少爷

    黑道:冰山黑天使pk冰山冷少爷

    女主角的小时候,曾与男主角有过一面之缘。那是在海边的樱花园里,那一面过后,女主角答应男主角,他们还会在那个樱花园见面的;那一面过后,男主角深深的爱上了拥有着天使面容的女主角,并得知她的名字,男主角很惊讶,惊讶自己小小年纪竟然爱上了一个自己只见过一次面的她,惊讶自己从不近人情竟然爱上了一个小女孩。因为喜欢她,凭着自己的家境,凭着自己以后17、8岁的本事,找了她13年。未来他们竟然不是在樱花园见面,不仅如此,他们还是对方的敌人,还各是杀手界的顶级杀手,带领着自已的队伍,在杀手界闯出了一份属于他们的天地。
  • 九州仙传

    九州仙传

    张文远从小便与姑姑张倩生活在一个小村子里,生活本是无忧无虑,但是自从有三名不知名的客人住进了姑姑的客栈后,张文远这个在平凡不过的普通人的生活变开始变得传奇了起来,经过诸多的磨练,这个普通人组后站在了武林的巅峰
  • 王之宠妃商女天下

    王之宠妃商女天下

    人生往往就是意外连连,惊喜连连,不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开疆辟土!谁说女子卑微?且看今世的她将如何运用自己的才华改变前世的命运纵横天下!
  • 做人要悟玄机

    做人要悟玄机

    本书把做人学问中最隐蔽、最玄妙的东西挖掘出来,浓缩成9个问题进行阐述。
  • 祗水

    祗水

    一个孤儿,从小就生活在了水中,她天资卓绝,又有灵兽相伴,五岁闯得了门派试练地,十岁进得了妖兽遍地的森林。虽是个小吃货,又有脸盲,可是不管是朋友还是敌人,都她被吃得死死的,谁惹她谁倒霉。她一步步成长,操控着属于她的水,覆灭恶欲,掌控天下。她是凡人的神,是对手眼中的魔。
  • 至尊冰神

    至尊冰神

    风、火、水、土四大基本属性;雷、炎、冰、木四大变异属性表面看起来一片平和、没有战争的龙凤大陆暗地里却波涛汹涌龙凤大陆之上到底还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神级真的就是武道的巅峰吗?当王皓信心满满的突破神级巅峰穿越到众神领域之上时,却惊讶的发现,自己,原来还不过是只蝼蚁......
  • 青梅小娇妻:竹马我爱你

    青梅小娇妻:竹马我爱你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就这样遇上了,便─一眼万年。时光微醺,浅笑安然。五岁,她在丛中笑对他笑;十五岁,她在灯火阑珊处;二十五岁,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夏浅笑捂脸逃走,不就是亲了他一口么,斤斤计较,害得她一辈子都吊在了这棵歪脖子树上。喵喵表示威武的总裁大人是歪脖子树么,浅浅,总裁大人会打你的??
  • 禁典

    禁典

    在这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绝大多数人身旁都漂浮着一本书,它名为禁典。禁典,每一张书页,都能从天地万物中摄取一些能力,摄取对象包括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千奇百怪。∝∝∝∝∝新书《巨神兵》已发,2011键盘最新玄幻力作!书号:1424119,或者直接在公众章的公告里面有链接。希望大家前来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