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1300000032

第32章 也曾评说几个作家(9)

智性的雨:卞之琳论

一、第一个“同步现代派”

中国现代诗人,大部分又是外国诗歌研究家、翻译家。他们读的西文诗,可能很“当代”,而难以解释的是大部分接受西方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从总体而言,浪漫主义与早期新诗主流在诗学原则上相契合,主客之间有相同的语言。因此,雪莱、海涅、朗费罗、惠特曼、裴多菲的精神和诗行,可以很自然地进入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蒋光慈等人的作品。这种局面导致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之间产生断层,部分原因在此。

30年代初,卞之琳、戴望舒等一批青年诗人出现于中国诗坛。他们迥异于诗界前辈的特点有二:一是他们所接受的西方影响不是19世纪浪漫主义,而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高潮的西方现代诗;二是他们注意继承中国古典诗传统,自觉地用各种办法试图将中西传统结合起来。这一批年轻诗人的出现,让人感到中国新诗开始走向成熟。

而在这一批诗人中,恐怕卞之琳受惠于西方现代诗最多,受惠于中国古典诗歌也最多。

首先指出卞之琳创作这种特征的是李广田先生。李广田作于1942年的长文《诗的艺术——论卞之琳的〈十年诗草〉》,是我所见到的研究卞诗的最佳论文。李广田说:“作为一个诗人,作者在其思维方式上,感觉方式上,不但是承受了中国的,而且也承受了外国的,不但是今日的,而且还有那昨日的,所以,在作品内容上可以说是古今中外融会贯通的。”

对这一问题,卞之琳自己也有所陈述。他谈到过年轻时对中国古典诗歌狂热的爱好,“自己从家里找到的一些旧书里耽读过一些辞章”。他最喜爱的诗人是晚唐诗人李商隐与南宋词人姜夔。1929年卞之琳离开出生的南方,北上就读于北京大学外文系。在这之前,在中学阶段,他接触到的一些英语诗大部分是19世纪作品。在北京大学,他开始系统地接触英语和法语的现代诗人的作品,而卞之琳的诗人生涯,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

据当时在北大任教的英国爵士哈罗德·艾克顿(HaroId Acton)回忆,1933年他在北大教英国文学,第一次把“有修养”的教授所不齿的《荒原》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列为课文,而当时均为北大英语系低年级学生的陈世骧、废名、林庚、李广田、何其芳、陈梦家、卞之琳,均献身现代诗。

卞之琳追述说:“最初读到2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还好像一见如故,有所写作不无共鸣。”

注意“一见如故”这四个字为什么从未谋面却似曾相识?因为卞之琳发现20年代西方现代诗人与他先前所沐浴其中的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有很多相通之处。

卞之琳是个惜墨如金的诗人,他的诗作50年中不过百来首,而大部分集于1941年出版的《十年诗草1930-1939》之中。就中西诗学交融而言,这百来首作品提供了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位与艾略特、奥登等西方现代派诗人“同步”的中国现代诗人。整个20世纪这一百年之中,卞之琳是缔造同步汇合的第一人。

二、动力的官感性

官感性是现代诗歌语言最基本的艺术特征,是西方诗歌脱离浪漫主义进入现代阶段最明显的变化。在这之前的西方诗歌,不管是浪漫主义还是古典主义,多的是训诲说理或直抒胸臆,官感上具体的意象只是用作衬托感情的背景,或解释道理的比喻。西方诗进入现代诗歌阶段后,官感性越来越强,甚至整首诗几乎全部在具象语言中展开。诗不是号码式的语言,而是一种看得见的具体的语言,“使你不断地看到一种有形的东西,使你不至于在抽象的过程中运动。”

而这种官感性,却正是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其中最吸引人的那部分——山水诗的重要艺术特征。埃兹拉·庞德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现代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感到“一见如故”的原因,“正因为中国诗人从不直接谈出他的看法,而是通过意象表现一切,(西方)人才不辞繁难迻译中国诗。”他甚至感叹地说王维是“现代人”、“巴黎人”。

官感性是卞之琳诗歌语言的明显特征,他的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完全是具体的境界。”他的诗是抒情诗,却很少直接的感慨;他的诗也是哲理诗,却几乎没有直接的说理。他的作品中具象语言的比例比在他之前的任何中国新诗大很多,据说甚至超过受意象派影响的闻一多。

卞之琳诗歌中的个别意象,其来源有时似有迹可寻:

眼底下绿带子不断的抽过去,

电杆木量日子一段段溜过去。

——《还乡》

“电杆木量日子”这意象可能化自T·S·艾略特的诗《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名句“我用咖啡匙量去了一生”。

但是,这样比较明显的借用在卞之琳的作品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西方意象被诗人改造成崭新的语言和意境,它们往往有中西两个源头。

我要有你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化于水的线条。

——《鱼化石》

卞之琳在此诗后记中点明这个象征的中西亲属:“我想起爱吕亚(今译:艾吕雅——引者)的‘她有我手掌的形状,她有我眸子的颜色。’而我们有司马迁的‘女为悦己者容’。”

艾吕雅的这首诗LAmoureuse是情诗,而卞之琳的是哲理诗。与艾吕雅诗相比,卞之琳诗的意象是动力性的,它指向深一层的内涵。

王佐良先生曾将卞诗句“伸向黄昏去的路像一段灰心”与艾略特相比,结论是卞诗“更简练,更紧凑”,而且“这是传统律诗绝句多年熏陶的结果”。

卞之琳这句诗中,最令人感兴趣的实际上是“灰心”这个抽象词的具体化。由于抽象词“灰心”在这里被比成一条路,因此,原已死亡的“灰”字中的感觉性被巧妙地复活了。这种效果,在律诗的“借对”中经常出现:

寄身且喜沧州近,

影顾天如白发何。

——刘长卿《重别薛六》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

这不是西方诗常见的技巧。

三、异类意象嵌合

古代人的感情像流水,

积下了层叠的悲哀。

——《水成岩》

或许,诗人写上述这两行诗时想起了下面这些诗句:

水去云回恨不胜。

——李商隐《谒山》

海波变成石,鱼沫吹秦桥。

——李贺《古悠悠行》

由于取法诸家,在卞之琳的诗中经常可看到一种不同品类的意象联用:中国式的与西方式的,古代的与现代的,科学的与想象的,诗意的与非诗意的。异类意象联用,使他的诗有一种特殊的韵味:

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

鸟安于巢吗?人安于客枕?

想在天井里盛一只玻璃杯

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几寸。

——《雨同我》

这第一行当然叫人想起晏殊的名句“记得绿裙罗,处处怜芳草”。但是后两句似乎在回应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名句“一沙一世界”。然而,用“玻璃杯”量雨正是现代气象学使用的方法,鸟安巢而人苦于羁旅又是中国古典诗歌常用的比兴:

人并非无泪,

而明白露水因缘,

你来划一笔切线,

我为你珍惜这空虚的一点,

像泪像珠——

人不妨有泪。

——《泪》

“泪如珠”是传统的诗意比喻,“泪如露”当然也是。但在这里卞之琳展开了一个科学的曲喻:相切点是不占空间的、非实在的一点。但相切似的相会,哪怕是转瞬即逝的“空虚”,也值得珍惜,所以人不妨有这样露水似的泪。

异类意象联用造成的对比效果最强烈的恐怕是《无题·四》:

隔江泥衔到你梁上,

隔院泉挑到你杯里,

海外的奢侈品舶来你的胸前:

我要研究交通史。

头两行是中国传统诗歌意象的变体;到第三行,巨轮舶到胸前又是个现代的诗意意象,但带来的却是完全非诗意的俗物“海外奢侈品”;最后一行之突兀令人惊奇:沉醉于爱情的主人公(不是诗人本人)诉诸没一点浪漫味的活动——“研究交通史”。异类联用的结果,使情诗脱离肤浅的幻想沉溺,有了一种理性的批判精神。

卞之琳诗歌的语言尚有一种手法,看起来是西方的、现代的,但对中国古典诗歌却也不陌生,那就是具体词与抽象词、虚与实的意象“嵌合”式地联用:

我喝了一口街上的朦胧

——《记录》

友人带来了雪意和五点钟

——《距离的组织》

呕出一个乳白色的“唉”

——《黄昏》

记得在什么地方

我掏过一掬繁华

——《路》

“朦胧”是非实体的,被“喝”成具体可感的液汁;“雪意”和“五点钟”是非实体的,被“带”成可触可摸的礼物;而“繁华”这抽象品质,被“掏”成可收可藏的纪念品。这种意象经营手法的哲学背景是物质状态与精神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在诗歌想象中)的转化。作为修辞方法,这样的语言却是西方现代诗中常见的:

……他可能会

走进现实的孤立之中。

——叶芝

石英的满足,如墓碑

——狄更生

但仔细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卞之琳诗中的这种“嵌合”用法,主要是“实”动词加“虚”宾语名词,这类似于叶芝的诗,却更接近中国古典诗人着意“炼字”后造成的效果。没有任何质感的(或质感不太好捉摸的)品质被作为质感词使用会扩大官感性范围,这可能是异类意象联用中效果最强烈的一种。

四、思辨美

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西方现代诗出现趋向于理性的一翼,卞之琳是一个追求理意的现代诗人。仅有官感性,只是一种缺乏内涵的“图画式印象主义”。“生动如画”不是卞之琳在创作中追求的目标,他所寻找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一种“思辨美”(beauty of intelligence),他不满足于诗的意象美或音乐美。“诗要精练,我自己重含蓄,写起诗来,就和西方有一路诗的着重暗示,也自然容易合拍。”

19世纪末法国象征主义,以魏尔伦和马拉美为首,大致形成了两种趋势。魏尔伦声称“诗即音乐”,他的诗在音乐效果上取得很大成绩,影响了不少中国诗人,戴望舒的《雨巷》几乎是一首中文的魏尔伦诗。卞之琳最早的诗作中,也有一些诗刻意追求魏尔伦式的密集交叉音韵:

你听,潺湲声流动,

破阁的风铃,

仿佛悲哀的潮涌

摇曳着怆心;

——《夜风》

韵这样密集的诗,恐怕也只有以韵部比较集中的语言如法语或汉语才能轻巧地写出,以英语、俄语等韵部过散的语言,要写或译这样的诗就很费力。

但卞之琳很快就放弃了这种刻意追求音乐效果的努力,而走向“马拉美式”的追求理意的诗路。马拉美对后世的影响比魏尔伦大得多。理意诗,可以说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诗的主流,法国的瓦莱里、爱尔兰的叶芝、德国的里尔克、英国的艾略特和美国的庞德,是这一主流的代表人物,而这些诗人对卞之琳创作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在批评界,无论西方东方都流行一种看法,说西方现代诗是反对理性的,是强调直觉的,主观的,自我表现的,这说法恐怕不完全符合文学史的事实。理性主义、反理性主义的流派(例如超现实主义)、强调自我表现的流派(例如美国的“自白派”)在不同时期轮流占上风。

同类推荐
  • 我怕没有机会,选择真正喜欢的生活

    我怕没有机会,选择真正喜欢的生活

    《我怕没有机会,选择真正喜欢的生活》刘笑嘉:“在路上,我有了大块的时间用来回味平日里的生活,记忆仿佛将生活换了一副面孔。喧闹的通通快进,宁静的变为定格画面,真正震动心弦的俱无声无息,一帧一帧,逐格展现。也许这才是生活原本的样子。只因最好的旅行,是通往自己的内心。”
  • 诗人的春天:法国当代诗人十四家

    诗人的春天:法国当代诗人十四家

    本诗集是为了纪念中法文化交流活动“诗人的春天在中国”举办五周年而特别推出的,由诗歌的摆渡者—树才、孟强和余中先先生翻译,收录了法国当代诗人雅克·达拉斯等十四位诗人的优秀作品。诗集展现了法国诗歌的现代性音调,使读者在聆听、阅读和分享中传播诗歌在文字理解之外的美妙旋律。
  • 拥抱与决裂

    拥抱与决裂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描述手法,向人们展现了张国焘如何由一名马列主义者蜕变为右倾机会主义者,其中披露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更是令人深思。如毛泽东的妻弟在毛尔盖被击毙,成为党内严酷斗争的牺牲品;廖承志靠一杆铁笔和一杆画笔保住自己脑袋没有“搬家”;为实现会师,毛泽东下了一个生死攸关的赌注。
  • 彩云新天遇有时

    彩云新天遇有时

    本书精选近两年的散文、随笔75篇有余,其有爬崂山游记,作者多以赋、兴笔法,描述一个“驴友”眼中的自然物象与自在物象。与野人为善,成野人之美,感纯粹诗意之流转,想神圣华夏之道统,山水之爱,山水之心,野的行走,野的善美。部分文章已在网络发表,受到众多“驴友”与读者的喜爱。
  • 萤火集

    萤火集

    牛汉自述说,他三四十年来,喜欢并追求一种情境与意象相融合而成形的诗。这种诗,牛汉笔迹对于现实、历史、自然、理想等的感受,经过长期的沉淀、凝聚或瞬间的升华和爆发,具有物象和可触性。诗不是再现生活,而是在人生之中经过拚搏和一步一滴血真诚的探索思考,不断地发现和开创生活中没有的情境,牛汉说他每写一首诗,总觉得是第一次写诗,它与过去任何一首诗都无关系,怀着近乎初学写诗时的虔诚和神秘感。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时代风暴

    网游之时代风暴

    我叫文梓,我和我的小伙伴一起挺尸了。不过没关系,因为我重生了。用不了多久我就能调戏王尼玛成为职业玩家赢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我叫文梓,万万没想到……够了!我只是想和一大群妹纸过着没羞没臊的生活而已你们这群基佬滚开,滚开啊!我可是直男,直男啊!(简而言之,这是一个老玩家重生回到过去,改变世界的故事)
  • 半夏阳暖

    半夏阳暖

    一次偶然的邂逅,他成了张小涵的追逐方向。而现实的差距她无法靠近。坚守一段情。多年后再次相遇,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 行师

    行师

    我之所以可以活这么久,并不是我有着所谓强大的力量,而是我对给予我力量的自然由衷的产生敬意与谦卑。
  • 战神韩信传奇

    战神韩信传奇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公元前202年,这只宝鹿终于站在两名捕猎者面前,他们是武功盖世气吞山河的西楚霸王项羽和诡变百出胸怀大志的绿林大豪刘邦。是谁是决定了这只宝鹿的归属?不是上帝,不是千万黔首,也不是刘邦和项羽,而是在一旁冷眼旁观的破落贵族子弟、用兵多多益善的韩信。一代战神——韩信,他一生传奇的故事是从一个月黑风高的杀人夜开始。
  • 要貌美如花,也要勤俭持家

    要貌美如花,也要勤俭持家

    作为新时代的职场女性,就得既要貌美如花,也要勤俭持家。本书就就是告诉大家怎样做个新时代女性,新时代女性就是要做到既会“花钱”,也要会“赚钱”,既能让自己享受优雅生活,也要能够勤俭持家。
  • 谋妃当道

    谋妃当道

    新婚之夜,大兵压境。洞房之内,她青涩回应。洞房之外,族人却如蝼蚁任人摧残。十里长街,曾经铺满红妆。只为才子佳人缔结良缘传为佳话。而今,却尸横遍野,恍如人间地狱。一夜梦醒,血亲的指责唾骂不绝于耳,罪魁祸首却是该最疼她的夫君。他,大手将她推入流寇之中,无视她的名节将毁。转瞬即逝的温柔,虚假薄情的面容,叫人恨之入骨。她,双眸垂泪,含恨而亡。却遇磐涅重生,得以寻恨归来!惊鸿一瞥,早已不是彼时的懦弱千金。耀眼光芒无人能挡。满朝侧目,国君折腰,前夫情仇不明。而她,却一笑置之……
  • 涅凡传

    涅凡传

    在这个世上有一种人,活的很卑微,要逆天改命;雷霆古剑一指,战妖,战魔,战天地;敢为苍生争命。
  • 冥中注定

    冥中注定

    【冥媒正娶】冥冥注定的缘分,亦仙亦妖。身属纯阳真体,一场冥婚,揭开一场千年阴谋的帷幕。看着躺在自己身旁的绝色女子,心里一阵苦涩,难道我真的要娶“它”?我还有大好人生啊!
  • 我是太阳

    我是太阳

    故事讲述了军人关山林传奇的一生,以及他与妻子乌云在那种在特殊年代中孕育出的极具革命色彩的爱情。在作者磅礴厚重的笔触下,关山林及乌云以及他们一家人在那种特殊时代背景下跌宕起伏的生活经历让人唏嘘不已,悲恸感叹!整个故事大气浪漫,尖锐的性格矛盾和复杂的心理冲突穿插其中,对读者而言,这是个虽远离当下时代,却极具冲击力的故事。
  • 龙腾砚

    龙腾砚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