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2000000013

第13章 蒋介石评说其结拜兄弟(1)

陈其美

“悲乎哀哉!而今而后,教我勖我,抚我爱我,同安同危,同甘共苦,而同心同德者,殆无其人矣。”

(《蒋介石年谱》,第25页)

〔陈其美〕(1878—1916)字英士。浙江吴兴人。1906年留学日本,同年加入同盟会。1908年奉派回国,为同盟会总部总会领导人之一,先后在上海创办《中国公报》和《民声丛报》,进行革命宣传。1911年在上海发动武装起义,上海光复后,被举为沪军都督。1912年1月,派人暗杀光复会领袖陶成章。1913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反袁斗争,任上海讨袁军总司令。同年11月,在日本支持孙中山另组中华革命党,被推为总务部长。1915年10月,回国发动讨哀,在上海主持党务,并任淞沪长官司令。曾发动肇和军舰起义,未遂。1916年5月18日,被袁世凯派人暗杀于上海寓所。

〔解读〕

在蒋介石一生中,对蒋影响最大的一个是孙中山,另一个恐怕要算陈其美了。

1906年,28岁的陈其美来到日本东京,进警监学校。同年冬加入同盟会,对孙中山的革命主张由衷拥护,并颇得孙中山的信任与器重。蒋介石与他同一年来到日本,蒋、陈相识,据说是一见如故,意气相投,很快就结为好友。经陈介绍,蒋介石在日本认识了很多革命家,使他眼界大开,很受促动,增强了他对民族革命更深刻的认识。他当时意识不到,这就是他后来“轰轰烈烈,功成名就”的起点。

时隔一年,他很快与陈其美在日本重逢了。由陈其美介绍,他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成为革命党人。

在陈其美的影响下,蒋介石心中自发的反动意识,转变成强烈的革命愿望。这一时期,他对邹容的《革命军》一书极为欣赏,爱不释手,与书中强烈的反动思想产生了共鸣。从他写在寄表兄维则的照片上那首诗中,可反映出他要投身于民族革命的热情与学习军事、报效的决心。诗文是:

杀气腾腾满全球

力不如人万事休。

光复神州完我责,

东来志岂在封侯。

蒋介石在振武学校学习了三年。临近毕业这一年,也就是1910年6月的一天,由陈其美介绍,蒋介石见到前来日本的中国著名革命家、同盟会的领袖孙中山先生。

这次会面使蒋介石与孙中山的关系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对他今后的发展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同时,对他与陈其美的关系的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陈其美被杀前,他一直追随陈其美从事活动。

武昌起义后,陈其美作为同盟会总部总会的负责人之一,肩负起策划光复上海的责任,同时,兼顾江浙等地的活动。他向在日本学习军事又同他有密切关系的同盟会员发电报,催促他们回国参加革命。正在日本高田炮兵联队实习的蒋介石当即请假回国,被陈派往参与杭州起义的工作。

蒋到杭州后,与领导杭州起义的同志一起研究制定了起义的计划,待上海起义后立即行动。

陈其美于11月3日在上海发动起义,4日便光复上海,陈被选为沪军都督。杭州的起义于4日深夜发动。蒋介石率领敢死队冲在最前面,经过激烈战斗,第二天,杭州即告光复。这时,在上海某部力量推动下,苏州也于5日宣布独立,接着革命党人在陈其美等领导下又进攻南京,12月2日南京被攻克,这为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奠定了基础。而蒋在杭州战役中的表现,不仅使陈其美对他更加赏识和器重,就连孙中山也对他刮目相看。

上海光复后,陈其美乘势组建沪军,蒋介石被任命为第五团团长,隶属于黄郛任师长的第二师。三人是同乡,又同在日本留学,情趣相投,便换帖订为盟兄弟,进一步互相依托。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这时,光复会因浙江都督汤寿潜被举为临时政府交通总长,而希望推举其首领陶成章任浙江都督,引起了沪军都督陈其美对陶的不满,陈即暗使蒋介石收买该会叛徒王竹卿于1月14日刺杀陶成章于上海广滋医院。陶事发生后,舆论大哗。孙中山下令“严速通缉”凶犯,蒋介石畏罪“转往日本”。

1913年7月,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陈其美继江西的李烈钧,南京的黄兴之后,宣布上海独立,任上海讨袁军总司令,命蒋介石收集旧部,于7月两次进攻江南制造局,因仓促起兵,都失败。陈、蒋遂潜伏在上海租界。孙中山在东京着手创立“中华革命党”,陈其美、蒋介石听到消息后,立即响应,在国内履行了入党手续。

1915年秋,当袁世凯加紧复辟帝制的时候,蒋介石被陈其美任为中华革命军东南军参谋长。11月,蒋又与陈其美策划了暗杀淞沪镇守使郑汝成事件,又于12月初策划了上海肇和兵舰起义,因事不机密,起义失败。

之后,陈其美仍在上海领导反袁活动,袁世凯对他恨之入骨,即收买张宗昌于1916年5月18日刺死陈其美。蒋介石数年来一直视陈其美为兄长,言听计从,一切惟陈马首是瞻,对陈之被刺十分悲痛,冒险收殓陈的尸体,并撰写悼词,发誓继承死者的遗志。

1927年蒋介石北伐到上海,专门举行了一个“陈英士先生殉国十一周年纪念会”,蒋亲往主持。他还在上海各界的欢迎会上,发表了题为《纪念陈英士同志》的演说,谓“我们追溯前源,我们的成功,也就是陈烈士遗留下来的。”“我们追溯国民党领导国民革命的成功,我们第一纪念总理,第二要纪念陈烈士,没有陈烈士,就没有国民党。”

蒋介石在北伐后跃居国民党统治中国22年的领袖地位,对于陈其美早年提拔、扶掖的恩情是没齿不忘的。想当年蒋介石出国留学,对革命茫然无知,正是陈介绍他加入同盟会,引导他投身辛亥革命;在“二次革命”及后来的反袁斗争中,陈其美处处给予指导帮助;特别是陈其美在日本向孙中山着力举荐。所以蒋介石在陈其美被害后即动情地说:“悲乎哀哉!而今而后,教我勖我,抚我爱我,同安同危,同甘共苦,而同心同德者,殆无其人矣。”

黄郛

“辛亥以来,英士、膺白二先生皆与余安危同仗、甘苦共尝,相互勖勉。金石交期,不啻手足。今英士殉国将三十年,而膺白忧国谢世忽忽亦已十年矣。宿草频凋,精诚弥耿。回溯膺白许身报国,见危受命,志足以慑强寇之气,而势不能弭铄金之口,其忍辱负重,诚有非常人所能堪者。自来志士仁人临汤火而不避者易,受疑谤而不辞者难;当其困心衡虑,不计毁誉,以一身翼卫国族之安全,谓非大仁大勇曷克臻此。皎皎此心,至今日抗战胜利乃克大白于天下,可哀亦可庆也。”

(沈亦云:《亦云回忆》第1页,台北传记文学社,1971年)

〔黄郛〕(1880—1936)原名绍麟,字膺白,浙江绍兴人。1905年加入同盟会。曾参加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北京政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历任上海特别市首任市长、外交部长、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等职。积极反共,推行对日本帝国主义屈服妥协的外交方针。1935年托病转入莫干山,次年病死于上海。

〔解读〕

1928年初,蒋介石急欲完成“统一”,举兵二次北伐。因深感外交棘手,请出盟弟黄郛担任外交部长,专门去做使各帝国主义谅解、支持的“转圜”工作,以换取他们的外交承认及对二次北伐的支持。

5月初,当北伐军占领济南时,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打死中国军民多人,并残暴地将国民政府山东特派交涉员蔡公时的耳、鼻割掉,同署内17人一同杀害。顿时,全国人民群情激愤,一致要求政府对日作战,以雪国耻。但蒋介石害怕与日军冲突会使他的北伐“大业”中断,黄郛也建议他绕道北伐。蒋下令除用两团留守济南外,其余国民党军队全部撤出济南,取缔一切反日活动,同时连续派代表请求日方停战议和。然而狂妄至极的日本法西斯军人对此根本不予理睬,并向蒋提出最后通牒,其中要求中国军队不得驻扎在济南及胶济铁路两侧20里以内。

内外交困的蒋介石只想赶快跟日本人停战议和,表示只要日军不妨碍国军津浦交通,便会采取“极严厉手段”阻止反日行动。但蒋又想到直接出面有损于自己的形象,于是又致电黄郛“最好以兄之名义电告,可代表弟办到多少程度,不必用弟名。”

担当这种角色的黄郛虽极不情愿但又碍于情面力争使蒋解脱困境。由于日军蓄意扩大事态,使一切外交活动鲜有成效。竭力为蒋分忧担“丑”的黄郛非便没有受到嘉奖,反而在5月底接到蒋氏要他改任外交委员会会长的电报。蒋的解释是:“膺白外交办失败了,许多老先生都不满意。”黄郛当即辞去本兼各职,到莫干山隐居起来。但3个月的外交部长,却使黄郛由对资产级革命曾有所贡献的特立独行之士,成了赫赫有名的“亲日派”。

1933年初,日军进攻华北,3月初占领热河,4月底进逼通州,平津岌岌可危。值此国难当头,蒋介石仍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以便集中精力“剿共”。为此,他连电催促黄郛出山,要盟弟分担这“应急的重任”。蒋说:“谁都知道,兵临城下的谈判,会遭遇到国人的唾骂;可是,为了救国救民,你作此牺牲,这股忠勇之气必可彪炳史册。”经不住蒋的再三邀请,黄仍接受了蒋的任命,初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去执行“对外缓和日本,对内绥靖反侧”的使命。他的亲朋好友纷纷劝阻他,说他此时去做这种事无疑是“跳火坑”。黄却说:“蒋先生是我30多年的老友,他遇到难解决的问题,我自不能不设法替他解决,以尽朋友的责任。”

5月17日,黄郛抵达天津,31日,《塘沽协定》签订。其中规定,中国军队撤退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香河、宝坻林亭镇、宁河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并划上述地区以北以东至长城沿线地区为非武装区域。这样,国民党政府实际上承认了日本帝国主义占有东三省及热河,划绥东、察北、冀东为日军自由出入地区,便利了日本进一步控制整个华北。

秉承蒋介石的旨意,黄郛参与了这个城下之盟的全过程。黄再次备尝妥协外交的屈辱,做了蒋的替罪羊,在他的电稿中有不少“心酸胆裂”“泪内流”的字样。两年半后,这位“辱国差使”即逝于肝癌。在病重期间,日本大使馆曾几次推荐医生,朋友中也有人劝他请日本医生诊治,他都一概拒绝。他觉得日本使他受的屈辱太多,因而至死心中不能平怨。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戴上了“抗日英雄”的桂冠,便不再介意以往一些隐情的披露,也不吝惜为当年替自己吃了许多苦头的二哥说些好话,特予黄郛以第二次明令褒扬(黄病逝不久已发过一次褒扬令),称黄“折冲樽俎,功同疆场”。

1945年11月28日,蒋介石在为黄夫人所写的《黄膺白先生家传》作的序中写道:

辛亥以来,英士、膺白二先生皆与余安危同仗、甘苦共尝、相互勖勉。金石交期,不啻手足。今英士殉国将三十年,而膺白忧国谢世忽忽亦已十年矣。宿草频凋,精诚弥耿。回溯膺白许身报国,见危受命,志足以慑强寇之气,而势不能弭铄金之口,其忍辱负重,诚有非常人所能堪者。自来志士仁人临汤火而不避者易,受疑谤而不辞者难;当其困心衡虑,不计毁誉,以一身翼卫国族之安全,谓非大仁大勇曷克臻此。皎皎此心,至今日抗战胜利乃克大白于天下,可哀亦可庆也。

字里行里的“哀”、“庆”之情,不仅对死者给以慰藉和补偿,而且更为生者的历史做了一番辉煌的铺张。这便是这对金兰兄弟的最后一次“安危同仗”和“甘苦共尝”了。

戴季陶

“畏友良师”

(《蒋介石年谱》,第52页)

〔戴季陶〕(1891—1949)本名良弼,又名传贤,号天仇。原籍浙江吴兴,四川广汉人。早年留学日本。1911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2年任孙中山秘书。1914年参加中华革命党。1917年参加护法运动,任大元帅府秘书长等职。“五四”运动期间,主办《星期评论》,并任孙中山创办的《建设》月刊编辑,介绍新思想、新文化。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任中央宣传部长。后兼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25年后,公开从事反共活动,鼓吹“戴季陶主义”,成为国民党新右派的重要头目。后曾任中山大学校长,考试院院长,国史馆馆长等职。

〔解读〕

蒋介石与戴季陶相识是在1913年,那时候孙中山正在发动反对袁世凯复辟的“二次革命”。戴季陶是孙中山的秘书,蒋介石则在陈其美“讨袁军”中是陆军少将,一个文臣、一个武将,都很受孙中山的器重。

不过,相互频繁接触,乃至朝夕相处,是在1916年护国战争结束后。那时,袁世凯已死,反袁斗争结束了,蒋介石与戴季陶都来到上海。革命既已无事可做,他们便伙同张静江、陈果夫搞起了证券交易活动,由革命转入投机,由战场进入市场。这种活动,他们一直持续到1922年。在这六年多的时间里,蒋介石与戴季陶同甘共苦,结为异姓兄弟。

戴季陶对蒋介石可谓是一片赤诚,肝胆相照。1920年,蒋介石追随孙中山在许崇智手下做事,因受到孙中山的批评,不服气而辞职。戴季陶闻之,专程赶到奉化见蒋,激烈地批评蒋介石无肚量,性格太急躁,动辄使性,不堪大任,并且不容蒋氏解释,蒋气得大发雷霆,与戴大吵一架。但是第二天,蒋还是随戴去上海见孙中山,没想到孙中山已离开上海去广州,蒋又一赌气,仍旧回奉化老家去了。

于是,戴又追到奉化,劝蒋马上去广州,蒋执意不去,戴又对他大发脾气,两人又吵了起来。事后,蒋介石写信向戴季陶道歉,戴在回信中写道:

劝兄赴粤,虽属为公,亦有一半系为三个人打算……兄之自我之强,有不同档者,然杯洒失意,辄任性使气,不稍自忍,以此处事世深虞招祸,既不然,亦足用事业之成功。

蒋得此信后,深受感动,马上回信,表示听从规劝。信中说:

吾之取重于兄者,增我知识,长我学问,不客气,不敷衍,规劝临责,不稍假借,时时能导致于正,强我为善,此弟之所以须臾不能离兄者……而兄之所以不能弃夫弟者,而终望着有成业之一日乎?吾甚吾兄规劝不怠……则中正或能变化气质,而渐进于道义……本性亦未使不可易耳。赴粤决以援桂动员之日为期,示知吾兄能否同行?

蒋是个权力欲极强的人,他的众多朋友中,没有谁能这样坦诚而又敢于这样尖锐地批评他,而他也从未能如此坦诚地接受过谁的批评和指责,包括陈其美与孙中山。他的信中写道:

吾谓孙先生待友,其善处在简直痛快,使人畏威感往。静江待友,其善处在不出微言,使闻者自愧。而兄之待友,限格太严,锋芒太露,度量不甚宽在,此其所以逊于孙先生与静江也。然兄之待吾,和爱之厚,道义之深,有过于孙先生与静江之待吾者,而吾之待兄,固亦奉兄为畏友良师……

同类推荐
  • 元帅韬略: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元帅

    元帅韬略: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元帅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元帅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蒙哥马利、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的生平事迹。具体内容包括:战争爆发出任作战部长、受命北非展示军事才华、应邀担任菲律宾军事顾问、从零起步升任集团军司令等。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溢文正。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二嘲青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1

    本书共分为三卷,该书为第一卷,主要讲述了青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一心为民,体恤百姓,刚直不阿,为民谋福,是百姓眼里的“活菩萨”。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苏东坡情路不畅,第一任妻子王弗聪慧过人,却早早离开人世;第二任妻子王闰之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
  • 冯·布劳恩

    冯·布劳恩

    如果上帝不想让人类探索宇宙,只要把天梯推倒就行了,人类必定要探索宇宙,尽管只是为了更加珍惜现有的世界,没有当初的梦想,就没有现在的科学成就,做技术工作就要像瑞士钟表一样准确,当一个孩子追求真理时,我们应该帮助他找到真理。
  • 中华帝王(第四卷)

    中华帝王(第四卷)

    《中华帝王(全4卷)》帝王作为历史的重要角色之一,是当时左右和影响国家、民族的关键人物,研究他们的是非功过,治乱兴替,在一定意义上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个人成败,并对我们现代人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中华帝王(全6卷)》所选辑的帝王传记,以皇家修订的正史为主线,辅之以别史、小说家言、笔记、见闻等,以修补正史的不足。
热门推荐
  • 时光漫漫吾静待汝伴

    时光漫漫吾静待汝伴

    十年的等待,别离的伤痛。“我什么都不要,我只想拥有你。”他失声痛哭,却无奈搂不住如风一般虚幻的她悲鸣响彻天空,他和她又何去何从?“晞,别了。”玻璃心再次破碎,残缺的爱支撑着他的等待。十年又十年,无数个春秋走过时光漫漫,吾静待汝伴
  • 家书·名人·美文

    家书·名人·美文

    《家书·名人·美文》包括陶渊明家书、鲍照家书、骆宾王家书、李白家书、元稹家书、范伸淹家书、欧阳修家书、王安石家书、黄庭坚家书、文天祥家书、彭端淑家书等。讲述了名人的生平经历以及家庭故事。
  • 岁晏行

    岁晏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弃女也宫斗

    弃女也宫斗

    沈明玉穿越了。背景:原主是个被后妈虐到死的包子公主,父皇儿女众多,对她没什么印象;宫人趋炎附势,个个都要踩到她头!穿越附送:病恹恹身体一副+贪生怕死招魂猫一只+死忠跟班小宫女一枚。穿越任务:活过十八岁。…………好吧,为了生存,女汉子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宫斗宫斗,斗斗更健康么!
  • 弑魂霸天

    弑魂霸天

    高级功法有木有?一本不够?《凌波微步》、《如来神掌》、《弑神九剑》,只要点数够,都可以手到拿来!神级武器有木有?一件不够?诛仙剑、战神铠、翻天印,只要完成任务,转眼就可以满身神装!极品美女有木有?一个不够?萝莉女武圣、御姐大魂师、惊艳医师、惹火女弓手,只要你吃得消,就可以晚晚来伺候!现实少年张枫穿越到云泽大陆,获得魂令系统,神功美人垂手可得,练就神功,携美人纵横天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养殖:畜牧渔业并举

    养殖:畜牧渔业并举

    本书分为古代畜牧、古代兽医、古代渔业等三部分,介绍了远古时期畜牧业的产生、先秦畜牧业发展新阶段、秦汉畜牧业的迅速发展、隋唐至明清期间的畜牧业、先秦时期的兽医活动、明清时期兽医学成就等内容。
  • 精品美味西餐

    精品美味西餐

    西餐范围很广,大部分读者希望在家做出美味的西式风味的菜肴,却苦于看不懂异于中国菜的烹调程序与找不到食材。美食无国界,是近几年的餐饮潮流,当大家懂得一些西餐基本诀窍之后,很多活泼生动的变化与创意,自然会无限延伸而来。期待着新的发现与喜悦!
  • 异度空间之阴间行

    异度空间之阴间行

    一场车祸让女主来到了所谓的阴间,经历了一场灵异的征途,最后发现自己不属于这里,为了离开,又犹豫不决,难舍难分自己的所爱。
  • 佛骨情殇

    佛骨情殇

    他,黑发长剑。她,蓝衣古琴。就在这命运的深处,悄然相遇。他,长衣潇洒。她,一笑倾城。就在这红尘动荡里,浓浓依恋。他为她倾尽天下,长剑染血,只为在那千军万马之中,绽放一场鲜红的烟花。一点思恋,溅起千年的涟漪。古琴飘渺,长剑挥舞,君临天下!看不透的恩怨仇杀,一只浸过鲜红的飞矢,划过悲哀的痕迹,绽放了一朵悲凉的血花。“天怡!”痛苦的哀号,掩盖了血腥的风雨。“啊!”剑似狂,血流成河。长柳依依,折下半支思恋,耗尽三世,一座晶蓝的棺,她依旧如花。“我的爱如山,也不过十万大山!”将军台上,檀香长案。古琴依旧,而北宫皓月却是一头白发。“我要将你这千年爱恋留下。哪怕无尽的厮杀!”“劫以起。佛骨现世,千年,只是我要结果!”
  • 花都狱龙

    花都狱龙

    一个在监狱里长大的少年,离开这所堪称天堂的监狱时,压力很大。“小锋啊,我女儿今年都20岁了,你出去后一定要帮我照顾好她!”全球最大杀手组织前任老大拍着林锋的肩膀说道。“小子,我孙女应该也快成年了,你要是出去后不找她,老头子我就让你一辈子见不到你那个没良心的老子和你姐姐!”华夏区总司令的哥哥,拄着拐杖对林锋吹胡子瞪眼。林锋很委屈,哥虽然很优秀,但是不会分身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