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2000000042

第42章 蒋介石评说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1)

蔡廷锴

“蔡廷锴向共产党人投降了。这是一种背叛,这种背叛行为应该受到谴责和制止,因为这为分裂主义者树起了一个很坏的榜样,而这种分裂主义者在中国的北方和南方是不少的。”

[转引自(苏)B·B·沃龙佐夫:《******之命运》,第114页]

〔蔡廷锴〕(1892—1968)字贤初。广东罗定人。广东国民政府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第二十八团团长,次年升任师长。1930年任十九路军副总指挥兼十九军军长。次年率部参加中央苏区的第二、三次“围剿”。1932年1月率部在淞沪地区奋起抗击日军进攻。后被******调到福建重新“剿共”。由于对蒋卖国、内战政策不满,1933年联合李济深等发动反蒋抗日的“福建事变”,事败后去国外。1935年与李济深等在香港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大同盟。抗日战争时一度任第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等职。1946年与李济深组织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1948年1月在香港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为常委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人民政府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帝、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解读〕

1932年,十九路军的淞沪抗战,在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中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赞扬。然而,******却因十九路军积极抗日而大为不满。淞沪停战后,******为了控制、肢解十九路军,于5月份命令十九路军从上海调福建“围剿”红军。这之后,日本侵略者加紧进犯我热河地区,蔡廷锴请缨杀敌,蒋不予理会。蔡逐步认识到南京政府是抗日的障碍,要抗日就必须反蒋。蔡廷锴等人遂与红军取得联系,于1933年10月双方签订了《反日抗蒋初步协定》。之后,福建省政府及十九军根据该协定发表反蒋宣言,并立即进行反日反蒋军事行动之准备。

1933年11月20日,蔡廷锴和陈铭枢、蒋光鼐等人发动了著名的“福建事变”,在福州建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在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上,蔡廷锴当选为人民革命政府中央委员。22日,在中央委员第一次会议上,又被委为军事委员会委员。

23日,人民革命政府委员会第二次会次,任命蔡廷锴为人民革命第一方面军总司令兼人民革命军十九路军总指挥。

“福建事变”爆发后,******立即调派十五个嫡系师,分兵三路,合围福建。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至1934年1月,成立不到两个月的人民革命政府就宣告解体了。

“福建事变”后,******对德国国防军首脑、时任南京政府军事总顾问的塞克特说:“蔡廷锴向共产党人投降了。这是一种背叛,这种背叛应受到谴责和制止,因为这为分裂主义者树立了一个很坏的榜样,而这种分裂主义在中国的北方和南方是不少的。”

胡适

“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

(《中国国民党百年风云录》,第3265页)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生于上海。早年赴美留学,获博士学位。新文化运动期间,利用刊物、讲坛提倡白话文。主张改良,反对马克思主义。1927年后,历任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大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公学校长、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国民政府驻美大使、行政院最高政治顾问、北京大学校长等职。1948年底去美国。1958年回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等。

〔解读〕

在中国,将西方自由思想和东方儒家意识结合得较好者,当首推胡适。

胡适幼时在家乡整整受了九年教育。九年的生活,给予他的却是些传统的东西。四书五经、民间文艺、诗词歌赋,差不多都是在故土学到的。那时的中国,正在悄悄地变化。但新学尚未广泛地滋生,旧学亦有很大的市场。因此,他打下了很好的古文功底。传统文化的系统训练,一直影响了他一生的治学生涯。

1906年夏,16岁的胡适到上海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7月,以第55名的资格考上了庚子赔款第二批留美生。这个时期,尤其是留美的经历,西洋文化与中国固有文明碰撞的结果,在他那儿产生了思想的飞跃——青年胡适,开始背叛祖先的遗训了。1917年回国之后,他和鲁迅、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奏响了现代中国动人的乐章,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代旗手。

胡适主张“有用就是真理”,“拿出证据来”等资产阶级实用主义的观点,对以儒道为根基的中国文化团体进行审视和抨击。在新文化运动中,先是正式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白话文学”代替“古文学”,引起人们对文言文和封建文学的批评;1919年7月挑起“问题与主义”的论战;8月提出“整理周故”的口号;1921年6月又提出把孔丘的招牌“拿下来、捶碎、烧去”;11月在《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的论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胡适一生都在讲演、著书、游说、议政,他的一生是轰轰烈烈的。他是“全盘西化”的始作俑者;他是国民党****独裁的抨击者;他是攻击共产党和马列主义的激烈文人;他是不加入任何党派却又积极议政的人……60年代,在台湾对传统文化与旧势力发起攻击、主张全盘西化的李敖,喻其为“播种者”。

胡适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主张个性解放,欣赏西方生活,力主婚姻自由。但他却又是一个“发乎情,止于礼”的东方君子,从没有任何超越礼仪的行为。留美时曾和韦莲司女士谈过两年恋爱,两人情深意笃,海誓山盟。后又和陈衡哲女士交往,5个月内胡写了40余封信。可是均未成眷属,而是遵奉母命,与家乡女子江冬秀小姐成婚。在他功成名就、威望日隆之时,在他为婚姻自由而欢呼时,与由母亲包办的妻子终生相伴,从未做过一件对不起夫人的事情。甚至有的女士到胡家洒下爱的泪,有的为胡相思生病,胡不为所动。难怪他的好友说:“胡适博士的治学方法是西方的,做人方法是东方的。”

胡适吸收了后世文人身上最富有人性的因子,拥有正义感,热爱知识,明于礼节,对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谈吐平直朴素,很少霸气。林语堂曾说:“适之为人好交,又善尽主谊。近来他米粮库的住宅在星期日早上总算公开了。无论谁,学生、共产青年、安福余孽、同乡商客、强盗乞丐都进得去,也都可满意归来。穷窘者,他肯解囊相助;猖狂者,他肯当而教训;求善者,他肯修书介绍;问学者,他肯指导门径;无聊不自量者,他也能随口谈谈几句俗语。”这种典型的“君子之风”,即便在新派学者中,也属罕见。

总之,他的生活方式,修养之道,无不带有旧儒的风范。

1963年胡适病故后,******送了这样一幅挽联:“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此联令人叫绝,反映出博士先生的思想和实践:他主张新思想,但对旧伦理妥协;崇拜西方文明,却又力行东方做人道德。

李敖

“先给党纪处分。”

(《******评传》,第687页)

〔李敖〕1933年4月生于哈尔滨。1949年随全家迁居台湾。毕业于台大历史系,后在东吴大学执教。李敖发表著作上百余种,以评论性文章最脍炙人口。其代表作有《胡适评传》与《******研究集》。被西方媒体捧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

〔解读〕

台湾“方案”事发,《自由中国》被封闭之后,又冒出一个轰动一时的“文星事件”,该事件的主角就是李敖。

李敖自称是一个有“宗教狂热的人”,这种狂热包含着某种犬儒式的愤世嫉俗。他极度厌恶在传统伦理教育下滋生出来的好好先生、和事佬以及等而下之的好色之徒、巧宦、走狗、奴才、文警和小人。基于对传统和传统势力的厌恶,李敖决定“在环境允许的极限下,赤手空拳杵一杵老顽固们的驼背,让他们皱一下白眉,高一高血压。”

1961年,李敖的《老年人和棒子》一文在《文星》杂志刊出,引起全岛轰动,《文星》亦声誉大增,一跃成为台湾知识界最有影响的杂志,主编和肖孟能夫妇亦对李敖表示赞赏。很快,李敖的大量文字见之于《文星》,他大声呼喊全盘西化和自由主义,拉开了重塑胡适形象的序幕。他在批评胡适的保守主义,肯定其全盘西化思想的同时,提出超越胡适,并把抨击的矛头对准了传统文化和传统势力,这就引起了国民党政权的不安。

李敖以愤世嫉俗之笔抨击传统,嘲讽国民党“好谈道德和正统”,却“挂羊头,卖狗肉,而且狗肉也是当做羊肉贩给别人吃,自己吃美援”。李敖批判僵尸思想在台湾社会借尸还魂,政府空喊选贤任能,却无合理的投票法,喊“不必藏于己”却“囤积居奇的奸商比谁都多”。李敖从否定“传统”,继而发展到否定“道统”,并隐隐发出了“换马”的呼声。这对长期以来一直以中华民族传统和文化的继承者自居,自诩为中国“道统”和“正统”的象征的国民党政权来说,不啻为当头一炮。不仅如此,李敖还在文章中对台湾的党政要人和学者名流,进行了指名道姓的批评,被李敖点名批评的人有:张其昀、陈立夫、陶希圣、胡秋原、任卓宣(叶青)、陈启天、郑学稼、钱穆、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毛子水、徐道邻、萨孟武等。这顿时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胡秋原、郑学稼和任卓宣等人对李敖群起而攻之,并互相挖苦、嘲讽和对祖宗挖根。李敖抓住胡秋原当年曾参加反蒋的福建人民政府,之后又去苏联避难1年半,抗战时期撰写大量“亲苏”文字的历史经历大做文章,最后给胡扣上了一顶“亲共”的“红帽子”。李敖在攻击胡秋原的同时,又揭开了任卓宣、郑学稼曾为****党员的老底。胡秋原也不甘示弱,以“立委”身份举行记者招待会,到法院以诬陷、诽谤罪控告李敖和《文星》,在指斥李敖“是西式太保”的同时,也给李敖查三代,提出李敖祖父曾在东北做“马匪”,其父曾在王克敏伪政权下任官的历史,给李敖扣上一顶“土匪后代”和“汉奸儿子”的帽子,更抓住李敖少年时代与中学教师严侨来往的旧事,称李敖是“匪谍嫌疑”。

双方争论闹到台北法院,胡秋原自恃“立委”身份,又有任卓宣、郑学稼等中老年知识分子为后援,毫不示弱。而李敖年轻气盛,既有青年知识分子的支持,又有《文星》肖氏父子撑腰(肖孟能父肖同兹也是“立委”,与台湾大资本家辜振甫关系密切,许多国民党要人系文星书店股东)。双方互相谩骂,互抛“红帽子”,互称对方为“匪谍”,吵得不可开交,这场官司也持续了十多年。

就这样,《文星》成为《自由中国》杂志以后,国民党当局的眼中钉。在国民党中常会上,有人向******报告《文星》闹事及应该严办的时候,******说:“把肖孟能、李敖先给党纪处分。”有人说:“但肖孟能、李敖不是党员。”******说:“肖孟能的父亲肖同兹是啊!要肖同兹负责!”

最后,国民党从维护“道统”出发,支持胡秋原等人,下令于1965年12月封闭了《文星》杂志,但李敖并没就此歇笔。这引起了******的恐慌。1967年,台湾高等法院以“防害公务”罪对李敖提出公诉,“警备司令部”也开始软禁李敖。1971年,李敖以“涉嫌叛乱”罪被押到保安处,交军事法庭审判,被判刑10年。

这位深通史学的硬汉作家在法庭上始终一言不发,法官问他为什么不说话时,他终于说了一句:“耶稣受审时,他也没有说话。”

张一麐

“仲老年高德劭,不要轻信外面的谣言。”

(《民国人物传》第8卷,第164页)

〔张一麐〕(1867—1943)表字仲仁,初字峥角。江苏吴县人。晚清举人。早年参加保国会。武昌起义爆发后,历任江苏军政府民政司长、总统府秘书。“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积极投入爱国抗日运动。曾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3年10月病逝。著有《五十年来国事丛谈》、《现代兵事集》等。

〔解读〕

武昌起义后,张一麐就以名流身份致力于国内和平运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更是不顾年迈之躯,奔走于爱国抗日的宣传活动和民主运动之中,颇具传奇色彩。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张一麐创办了《斗报周刊》,自署“江东阿斗”,在其亲撰的发刊词中公然揭露“三不主义”:即“不抵抗、不签订丧权辱国之约、不压制舆论”,并且出席群众集会讲演,力主抗日救国。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打响后,张一麐同李根源一起发起抗日治安会,动员苏州人民参加捐输钱款、棉衣、药品和救护抗日伤员,还亲自把大宗棉衣、药物和罐头食品运送到上海。在为吴县抗日团体书写的启事里,他痛斥了当局苟安的消极态度。

同类推荐
  • 民主人士

    民主人士

    记述的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民主人士的群像。这些人物的人生道路坎坷,经历复杂,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作为政协人物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他们的所言所行,无论是对自身或现代历史的回顾,还是对国内外时事的述评,都不乏独到见解,颇有保存价值。所有这一切,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大部分不可能见诸报端。《民主人士》作者汪东林依据自己保存的参加政协民主人士活动的原始记录,再现了他们在政协内部活动范围内,谈思想改造、帮助别人、检讨自己过程中吐露的心声和真实思想历程。
  • 牛顿 法拉第(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牛顿 法拉第(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生动记述了两位科学家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重点探究了他们取得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是值得一读的励志类的读物。
  • 曹操发迹史

    曹操发迹史

    曹操是高干子弟,早年少不经事,不好好学习,吃喝玩乐,干了不少荒唐事,是个不折不扣的坏小子。后来。坏小子发迹为世所罕有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统一了北中国。对曹操的评价,历来有毁有誉。毛泽东多次褒扬曹操,为曹操“翻案”,认为曹操是“真男子”,还说”我的心与曹操是相通的”。后人对曹操津津乐道,一方面是因为曹操是个有故事的人,另一方面是想偷师曹操的政治手腕和阴阳谋略。畅销书作家陈涛涛将为读者揭秘曹操的发迹之路。
  • 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生活离不开音乐,正如享受音乐的我们离不开创造音乐的人们——那些一生孜孜不倦致力于音乐创作的大师们。本书精选了世界上近50位著名的音乐大师,通过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他们的生活和创作,让大家通过文字了解他们。
  • 毛泽东与彭德怀

    毛泽东与彭德怀

    本书记叙的是两位伟人之间的真实历史,从相识到相知,从互信到互敬,从合作到分歧。在毛泽东或彭德怀的革命生涯和人生交往中,彼此的关系最为特殊、命运最为攸关、经历最为曲折。两人,有着神奇的酷似,也有着迥异的差别;有着太深的渊源,也有着太多的纠葛;有着渐进式的演进,也有着突然的逆转。在历史大潮中,他们合作与分歧,深刻影响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走向和发展;他们的悲欢和离合,浓缩中国半个多世纪的风云沧桑。在潮涨潮落中,在跌宕起伏中,在合作与掽撞中,他们同经磨难,共浴辉煌,也一起经受内心世界的冰火煎熬。与此同时,他们的传奇关系还因为各种原因披上一层秘雾。被“否定”的历史,与被历史否定的“烟云”经常交织纠缠。
热门推荐
  • 修道者传奇

    修道者传奇

    少年因缘际会学的异术,后来考上大学之后,本以为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应该没有太多,结果发现他想岔了。宿舍鬼影,操场上的叫声,草丛中的黑猫,同样神秘的同学,邙山来客……以及自己神秘的师傅本书前几张主要写的是主角和师傅学道,第二卷开始校园篇……
  • 修真教师

    修真教师

    在这个物欲横流,遍地诱惑的花都中,张鸿这个修真者横空出世了,于是,整个世界因他而变得更精彩!【公布一个QQ群,喜欢的本书的朋友可以进:55803059】
  • 娱乐家天下

    娱乐家天下

    叶悠然,一个带着地球娱乐文化的人,来到了另外一个娱乐发达的平行世界,他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
  • 梦天葬

    梦天葬

    一个千古无双的梦局一尊惊天泣地的盖世凶人一双看破亿万众生的血目生死劫,道轮回,破天下......
  • 天价萌宝豪门爹

    天价萌宝豪门爹

    七年前,他残忍的夺走她的清白,并且在她肚子里留下一颗“小水滴”,在她生命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七年后,弃妇归来,与他弟弟的订婚宴上,他亦风光归来,笑着祝福她:“弟妹,新婚快乐!”那一瞬间,她心如刀割。可是,为什么这个口口声声叫她弟妹的男人,却总在她伤心委屈的时候出现在她身边,告诉她一切有他?为什么当她走投无路时,他却将她带回家,细心呵护,日夜恩宠?为什么当她再度沉沦时,他却拥着别的女人,告诉她,那是他的未婚妻?“妈咪,那个坏叔叔又来了,咱们不要理他,让他被日晒风吹雨淋,被天打雷劈,这就叫虐、渣、男。”“……坏叔叔是你爹。”“爹也是渣男,本质改不了。”站在门外的某男泪流满面,儿子,我可是你亲爹啊!
  • 101次蜜宠:老婆乖乖躺好

    101次蜜宠:老婆乖乖躺好

    订婚之夜,一不小心睡了豪门恶霸。一个转身。什么?他竟成了自己未婚夫的侄子?“我有颜有钱会做饭,体力活还棒,你嫁不嫁我?”“……不嫁。”她扶着酸痛腰的怒道。“我车,房,存款都归你,你归我……这笔交易是做还是做?”“……”她有选择吗?Ps:求助,被未婚夫的侄子缠上了怎么办?在线等,急——
  • 坏丫头不许逃

    坏丫头不许逃

    我们的大小姐不止一次的怀疑麻麻谎报了年龄她今年是犯太岁了对吧!不然怎么会被那个小子给缠住呢?啊喂说的就是你啊!不许动!当傲娇小姐遇见腹黑公子,到底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左菀:为什么我和男神衣角擦破了都没有火花!郁凌泽:宝贝你不知道你男神衣服是防火的么?左菀:啊咧?防火?郁凌泽:吧唧。是啊宝贝左菀:那好吧QAQ【雨天:啊喂!左菀你这样蠢真的好么!】轻轻松松的搞笑校园文。简简单单的爱恋希望大家喜欢吧唧么么哒
  • 白衣卿相:柳永

    白衣卿相:柳永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 茯苓仙传奇

    茯苓仙传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二货猫女:茉茉的专属男神

    二货猫女:茉茉的专属男神

    我看似是一个很平常的少女,其实我的眼睛是淡绿色的,每天都要带美瞳,不然眼睛的颜色肯定会引来争议,还要带上眼镜,白天的视力就跟175度的近视没什么差距,我喜欢吃鱼,喜欢温暖,而且动作很敏捷……这些都和猫咪的习性一样对吧?没错,我从小出生就是这样的!一切的一切都很像猫!可是因为某些原因来到了慕氏那个大家族,虽然我们不是土豪吧,但是也是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不过中产阶级的家庭认识慕氏这么大的家族真的是有些不可思议,可是呢!!!慕氏少爷——慕宇枫他竟然让我给他做女佣?!还解雇了整个别墅的佣人!成心想累死我是吧?!可是可是,自己的这颗小心脏为什么不听使唤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