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2000000009

第9章 蒋介石评说国民党元老(3)

〔于右任〕(1879—1964)名伯循。陕西三原人。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7年4月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任社长。1909年起,先后创刊《民呼日报》、《民立报》等鼓吹反清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交通部部长。1913年参加反袁“二次革命”。1918年8月参加护法之役。1922年到上海,出任上海大学校长。1924年国民党改组,当选为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旋任上海执行部工人农民部长。是年底随孙中山北上,被委为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北京分会委员。1926年赴苏联会晤冯玉祥,是年9月国民军五原誓师时任监督,授旗之国民党党代表。翌年初任国民军驻陕总司令。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任国民政府委员、常务委员,审计院院长,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1929年任监察院院长,历20年。抗日战争时期兼任最高国防委员会委员,赞同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1949年春支持国共两党北平和谈,谋求和平统一。南京解放前夕被挟持到台湾。

〔解读〕

于右任是国民党元老,又是文化名人,在知识界、军界、政界都有较大影响。特别在1930年蒋、阎、冯中原大战中,于右任的旧部杨虎城对冯玉祥作战十分勇猛,助蒋介石取得了大战的胜利。蒋擢升杨虎城为十七路军军长。杨原是冯的部属,后来脱离用而依附蒋,于右任是功不可没的。故蒋对于不乏尊重的一面。在第一任监察院长蔡元培因不满蒋的专权辞职,第二任院长赵戴文因故未到任时,蒋介石选中于右任作了第三任监察院长。

于右任支持国共合作,对蒋介石的专权多有不满。长期以来,于与蒋貌合神离。即使如此,于右任也在一些事情上为蒋效过力,如在“西安事变”中亲自赴陕“宣慰”,只是这次效力,反招来蒋的不满。

1936年12月,杨虎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12月16日,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开会,讨论对付目前局势的办法。因为杨虎城是于右任的老部下,事件又发生在西北,所以与会者一致认为于右任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人选。于是南京政府组成“西北宣财团”,由于右任任宣慰使,以“宣慰”之名赴陕西招安,分化张、杨同盟,以收兵不血刃之效。

于右任受命之时就知此行肯定失败。因为他了解杨虎城的为人,也了解西北、东北军将士要求一致抗日的高昂情绪。但身为监察院长,于右任只得勉为其难。当天,于右任就向张、杨发出电报,要求他们保证“蒋委员长”的安全,避免战祸,并说明了自己即将赴陕的原因:“中央命我入陕,因思东北与西北之将领子弟,情均骨肉,使我动无穷之感念。西北甫有生机之人民,此时之情,当更可悯”。第二天,于又给张、杨发去电报,再次说明“我奉命入关,盼派人见我一详言也。”张、杨回电于右任,表明“兵谏”是为抗日救国,为功为罪,听候国人处置。至于于右任要以“宣慰使”的名义来西北,则婉表谢绝。

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25日,蒋介石飞抵洛阳,于右任等人至机场迎接,蒋介石下飞机见于右任,劈头扔过来一句话:“张汉卿年轻,但杨虎城是于先生的部下,竟能如此,突出我之所料。”

吴稚晖

“吴先生是我国当代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社会改革家,不但是国民革命的先觉,而且是国父孙中山先生所特别推崇的一位革命的圣人。”

(《中国国民党百年风云录》,第2864页)

〔吴稚晖〕(1865—1953)名敬恒,江苏武进人。晚清举人。早期赴日留学,1905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联合蔡元培等组织“留法俭学会”。曾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委员、最高国防委员会常委、江苏武进县区城国民大会代表、总统府资政等职。此外的职务还有国府建委会委员、中央研究院院士。在学术方面精通文字考据,古文学造诣很深,其成就最大者是推广普通话。1930年被聘为国际文化事业协进委员会委员。在思想上,鼓吹无政府主义,并一直作为政治上的号角,为蒋介石摇旗呐喊。1953年10月30日在台病逝。

〔解读〕

吴稚晖是晚清举人,学识基础扎实,精通文字考据,古文学造诣很深,文笔出手不凡,尤其是起草过不少民国史上的著名文件,如孙中山先生的遗嘱和开除汉奸汪精卫党籍的决定等。在吴稚晖死后16年,由国民党史会编辑出版了《吴稚晖先生全集》,全书18册,洋洋数百万言,足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学识,当然也可看出他的“反共”观点种种。

然而在中国现代史上,还没有一个学者像吴稚晖那样,整天死心塌地围着蒋介石转,整日显眼于南京官场,政客的影子盖住了他的学者身份。

吴稚晖虽从事沉闷、枯燥的古文学,却是个开放活跃之人,近、现代史上不少大事均与他有关。吴第一次参加的全国性政治运动是追随康梁改良派,史称“公车上书”事件中,吴是参加者和签名者。1903年的“苏报案”,因吴经常在该报上发表反清文章而受到牵连,受到清政府的通缉。1905年在伦敦求见孙中山,开始成为孙的追随者,在以后的20年,可以说是孙中山的友人和助手。由此,吴捞到了足够的政治资本,他自己则以“革命圣人”自居。

吴稚晖最重要的政治选择是信仰无政府主义,自始至终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中共的主张。还以无政府主义不主张当官为由,极少担任行政职务,以在野身份为蒋介石捧场。

在南京官场的幕后,吴稚晖素有“疯狗”和“妖怪”之称,见谁咬谁。但他“疯”得很有分寸,对蒋介石是从来不骂的,常以长辈和过来人的身份,以嘴仗为主要形式给蒋介石帮腔。其对蒋介石集团鼎力相助,十分卖力。

作为蒋介石的师爷,吴稚晖给蒋帮腔的第一个内容是弹劾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于反共时机还不成熟,只是在国共统一战线内部进行挑拨离间、煽风点火的活动。当蒋介石统治地位已经确定,有能力、有条件建立独裁统治时,吴便站出来公开为蒋鸣锣开道。北伐军开进上海后一个星期,即1927年3月28日,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举行座谈会,讨论由吴稚晖起草的“纠察共产党谋叛党国案”。4月2日,中监委会举行全体会议,吴作报告,描述了所谓共产党企图叛党祸国的阴谋和行动,要求中央执行委员会“出以非常之处置,护救非常之巨祸”。吴的报告对蒋介石的反革命行动具有巨大煽动力,指引蒋的反共措施出台。次日,汪精卫路过上海,吴为劝说汪加入上海反共阵营,竟当众下跪劝阻汪精卫西上。当为汪拒绝时,吴又当众破口大骂汪。如此表演,对一个已过60岁的人来说,不是一件易事。只要是蒋介石反革命所需要,吴稚晖什么都干得出来。

吴给蒋帮腔的内容之二是大骂倒蒋派。蒋介石建立南京政权后,用了三年时间,基本制服各地方实力派。这固然因蒋的军事实力强大,但吴的“叫学”功不可没。1931年3月广州非常会议事件起,国民党内鼎足而立的胡、汪、蒋三大派,前两派集中在广州,另立政府,以和南京方面对抗,蒋在政治上处于极不利的地位。吴先是到处奔走、分化、拉拢对手,见不奏效,只有动用看家本领,以骂为手段,把南京的中央和蒋介石比做孙中山事业的继承人和正统革命者,称广州的倒蒋分子为“政治垃圾”。

吴给蒋帮腔的内容之三是大捧蒋介石。1927年7月9日,蒋介石立誓就任北伐军总司令,请吴代表国民党中央党部授旗致同,吴授旗后说:“今天中央执行委员会代表全体党员,敬奉总理遗像、党旗国旗,授我革命军总司令,率全体将士,载而北征,牧野之捷,载主东下,一戎斯定,天下为公。”1943年10月10日,蒋第二次就任国家主席,吴在蒋就职典礼上致词曰:“敬恒等随公至久,知公至深,公之治事治军、以至于治学,无不至大至纯,至精致明,而贯通融合,更一本乎圣经贤训,而技之以力行。以定而为国,国基乃巩;以定而济世,世道乃通。”此种场合,他还经历过二次,一次是1946年12月伪制宪国民大会通过国民党第一部“宪法”时;一次是1948年月,蒋被选为大总统时。

在蒋介石和吴稚晖的合作中,后者担任了什么角色,曾给吴立传的作者是这样说的:

革命建国的诸统,由是而递嬗、发遑,先生以国之大老,每每躬与盛典,隐隐担负了协赞护持的重任。

也就是说,吴以年事高资格老的特殊身份,来为蒋唱赞歌;蒋则把自己宣誓就职时的监督和授旗任务,全部交由吴负责,以作为给吴的最高荣誉。

1953年10月30日,吴稚晖病死台湾。蒋不仅举办了隆重的葬礼,还将吴的骨灰存在“忠烈祠”。在吴稚晖诞辰100周年之际,蒋撰文称:“吴先生是我国当代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社会改革家,不但是国民革命的先觉,而且是国父孙中山先生所特别推崇其是一位革命的圣人。”蒋送给吴这么多头衔,其目的不言而喻。

同类推荐
  • 两面王吴三桂

    两面王吴三桂

    事实上,吴三桂驾驭复杂的政治、军事局势,确实是有高人几筹的本领。在权谋、勇略、交人、用人等方面都显示出了他很高的纵横捭阉艺术。这一切都成为时代人研究的重点。他敢作敢为,敢爱敢恨,敢为天下先的枭雄品质,在他的一生中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和发挥。
  • 本色:王杰平回忆录

    本色:王杰平回忆录

    王杰平出生在革命老区平山县的一个革命大家庭,其叔叔和兄弟中共有4人参加过八路军,其中2人为国捐躯成为烈士。该书记述了王杰平离休后帮助平山县三汲乡修路、帮助川坊村打井、帮助张家川村引水上山、帮助县里发展经济的感人事迹。
  • 巴甫洛夫传

    巴甫洛夫传

    本书描写了巴甫洛夫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俄国生理学派创始人的形象,并将他完整、独特的个性忠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 安禄山史思明评传

    安禄山史思明评传

    这是“隋唐历史人物”丛书中的一本,在唐代历史中留下骂名最多的大概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个人,二人以“安史之乱”而“名扬史册”。为传统的反面人物客观地立传也是史学界的重要工作。本书文史结合,史实清楚、文字流畅。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杀安禄山,史思明杀安庆绪,史思明之子史朝义弑史思明,都是极为血腥、极为残酷的历史。安禄山、史思明是唐中叶进行叛乱的罪魁祸首,二人不仅是同乡同岁同为藩将,而且同日发动的叛唐战乱,成为唐朝由盛变衰的转折点。通过本书了解安史之乱,认识唐朝统治者居安忘危的危害,历史意义极为深远。
  •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三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三

    本文主要内容为黄立贵的故事、郭刚琳的故事、曾贤生的故事、胡觉三的故事、赵崇德的故事等。
热门推荐
  • 东华帝君

    东华帝君

    什么是道?因何求道?一生总在追寻,去探求茫茫人生的真道……
  • 秋孟的恋情

    秋孟的恋情

    在那个秋天,孟泽和秋天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彼此的相亲会上,有人说一见钟情钟的是脸而不是情,而那是的他们都想着要破坏掉相亲,故意的扮丑,但却意外的爱上了对方。然而世事无常,有的事情变化的就是那么快,毫无预兆,当相爱的两个人变成的敌人,互相爱着却又恨着的时候,他们又会怎样呢?是继续深爱还是沉浸在仇恨的当中?一切都是谜团,一切都还未知。
  • 圆月行

    圆月行

    前言狼族为什么怕火为什么在月圆之夜对月嗷叫蚩尤到底是谁势如破竹的蚩尤大军为什么会在一瞬间崩溃自远古以来狼族与人类之间有着怎样不为现代世人所知的爱恨纠缠?封狼居胥山的最初的含义是什么贝加尔湖深处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这得从阿尔金山脉深处一个神秘、高贵的狼族世家说起。。。
  •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

    《品悟成长心灵书系》之《中学生珍藏一生的美文(第1季珍藏版)》,书中包括了:《笨小孩的成长》、《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少年哀歌》、《我为什么而活着》、《真实的高贵》、《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要笑遍世界》、《人人想当别人》、《机会在敲门》、《哨子》、《爱怕什么》、《不死鸟》、《读书示小妹生日书》、《对陌生人的责任》、《回家》等作品。
  • 校花贴身高手

    校花贴身高手

    【有点暧昧,有点纯洁】一个大山里走出的少年,被秘密安排接受一项任务,保护校花?做上门女婿?还要生孩子?
  • 孤女传奇

    孤女传奇

    因为与生俱来的奇怪能力,她在婴儿时期就被放逐到老宅自生自灭,十三年来无人问津。就在她以为自己终其一生都将如此度过时,来自家主的传唤却突然打破了她止水一般的日常。如她所期待的,她那几乎已经生锈的命运之轮终于开始运转,但却是朝着更坏的方向。接连而至的不幸将她直接打落到人生的最低谷,然而就在那里,她却遇见了此生的第一位贵人。紧闭的门扉被推开,全新的、丰富多彩的世界缓缓呈现在她眼前。她勇敢地伸出手,坚定地走向充满谜团和挑战的未来。
  • 永不结痂的伤

    永不结痂的伤

    她,市井普通的女孩,因为和韩家千金一模一样的面孔而被取代与世纪总裁成婚。当谎言被拆穿,当一切如白纸呈现大家眼前,她会继续爱着他吗?他对她建立起来的感情能依旧下去吗?
  • 最强侍僧

    最强侍僧

    易大师人偶,召唤。“我的剑,就是你的剑,阿尔法突袭!”盲僧人偶,召唤。“我用双手成就你的梦想,猛龙摆尾”阿甘左人偶,召唤。“从刺在背后微弱的视线里…幻影剑舞!”GSD人偶,召唤。“用耳去听,用心去看,不动明王阵!”龙辉在一旁看着,悄悄运起小无相功…
  •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建筑

    中小学生最想知道的世界著名建筑

    本丛书是专为21世纪中国青少年学生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素质教育图书。全系列精品图书涵盖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文理知识,图文并茂的结构框架将引领广大的中国学生收获最权威系统的科学知识,饱览最浩瀚精彩的历史画卷,探索奥妙神秘的大干世界,收获无限精彩的智慧人生。本书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建筑背后的文化、历史知识。进而扩大视野,培养其审美能力。本文分10个章节,共介绍了35处著名建筑。
  • 网游之法师刺客

    网游之法师刺客

    法师就法师罢了,可为毛还加上个刺客!还没有匕首,怎么活?难道要我用拳头吗?系统君:“你猜对了。。。”林秋:“去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