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9800000021

第21章 辩论语言表达的方式和技巧(4)

林文庆料不到鲁迅先生会说这样的话,一时无法应对。鲁迅先生接着力陈研究院经费不能减少、只能增加的理由,驳得林文庆哑口无言,只得收回其主张。

这个例子中,“有钱”一词就是有歧义的,从字面分析,“有钱”仅仅表示不是没有钱,至于有多少钱则是不确定的。一个铜板可以说是有钱,亿万富翁同样也可以说是有钱。鲁迅正是利用“有钱”一词的歧义性,制服了校长的无理刁难。

下面是在第三届上海市大学生辩论赛关于“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环境污染”的论辩中,正反两方的一段对话:

反方:请问对方辩友,你们刚才说环境污染,是可以减少的,这不是靠经济发展吗?

正方:对呀,是可以减少,但是不可避免呀!(掌声)

反方:对方已经退出了第一步,经济发展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谢谢!

正方:你说我们退步我们就退步了,难道我们的腿是长在对方身上的吗?(热烈掌声)

反方说的“对方已经退出了第一步”,本是指对方观点有了让步,可正方却运用“退”这个词的多义性,把它换成是“用双脚走路”,并向对方发出责难,这样回答既幽默风趣,又巧妙地达到了回避对方攻击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日常说话写文章出现歧义是一种语病,应注意克服。若有人利用歧义进行诡辩,也要善于揭露批驳,但这并不妨碍从积极的方面去学习运用“歧义”的说辩技巧。

特殊语境中,故意借用歧义误解是制造讽刺效果的有效手段。

歧义的发生,有多种原因,比如一音多字,一字多义,同音谐音,同音异义等,同一句话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情绪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人们在表达观点时应尽量运用调查好的语言形式,以免别人利用歧义,钻了空子。

几个穷人来到财主家,对财主说:“我们有事求你帮助,希望你不要拒绝。”

“我尽力而为。”财主说。

“第一,请你答应借一千金币给我们的一个朋友,他急需钱用,我们大家都愿意为他担保。第二,请你答应,让他一年以后归还。”

“朋友们,如果人家提出要求,而某人只答应一半,那也不算吝啬了吧!”

“那当然!”大家同声回答。

“既然这样,那么,我就答应一半吧!我同意满足你们的第二个要求,出于对各位的尊敬,我甚至愿意把借期延长到两年。”

“答应条件的一半”,有一定的含混性和歧义性,财主偷换概念,就是钻了其歧义的空子。

在特定场合、特定情况下,如果根据需要有意识地利用歧义,制造歧义,不失为一种机智、一种论辩艺术。

◎歧义经常在诡辩中用到

利用歧义术进行诡辩,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常常可以见到的。

某校的课堂上,一位学生戴着收音机的耳塞在听收音机。讲课的老师看了他一眼说:“好好听课!”戴耳塞的学生答道:“我一直在听。”

这个学生利用“听”的内容有多种回答:听课,听收音机……但他不使用教师让他听课的“听”,而是用了听收音机的“听”,从而偷换概念,进行诡辩。

针对利用“歧义”进行诡辩者,说辩者首先要分辨出其造成歧义的语词,然后进行反驳。

在说辩中,对于歧义术的运用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将语词的本义和比喻义故意混淆起来,使语句产生歧义,又可以利用同音异义的词语产生语言歧义,还可以利用语言环境的迁移产生歧义。下例就是利用同音异义的词语产生歧义的。

《唐阙史》中记载:戏子李可及在宫中演滑稽戏,并且称自己精通三教。于是皇帝问:“你既然博通三教,可知释迦如来是什么人?”李可及答道:“妇人。”皇帝听后吃了一惊,说:“为什么是妇人?”

李可及解释说:“金刚经云:‘敷坐而坐’,有敷(夫)有‘而’(儿),不是妇人是什么?”

李可及利用敷与夫、而与儿同音,将金刚经说的“敷”与“而”故意说成“夫”与“儿”,皇帝一听哈哈大笑。又问:“那么,太上老君是什么人?”“也是妇人。道德经云:‘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如果不是妇人,怎么会有‘娠’呢?”

皇帝又是一笑,问:“齐宣王是什么人?”“也是妇人,”李可及答道:“论语云:沽之哉!沽之哉!我待价者也。如果不是妇人,干什么要等待出‘嫁’呢?”

李可及的答语,都是故意利用同音异义词,造成歧义,产生滑稽效果的。他的结论虽荒唐无稽,却似乎也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虽属诡辩,但他运用语言技巧来表演他的滑稽,其手段也是颇为高明的。

说辩中,我们在避免消极的“歧义”语病的同时,也不妨从积极方面学习运用“歧义”的说辩技巧。

◎利用歧义讥讽别人

越是善于诡辩的人,越是不怕讥讽。诡辩者本来就善于讥讽别人。

听说作家肖伯纳能够慧眼识人,一位已经51岁却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贵夫人于是问他:“您看我有多大年纪。”幽默惯了的肖伯纳立即一本正经地回答说:“看你晶莹的牙齿,像19岁;看你蓬松的卷发,像有17岁,看你扭捏的腰,顶多15岁。”贵夫人于是高兴地问道:“你能否准确地说出我的年龄来?”没想到肖伯纳就像知道她会这么问一样,马上回答她说:“请把我刚才说的数字加起来。”

论辩中,对方若是见惯了常规的讽刺,甚至对常规的讽刺产生了足够的“免疫力”,那我们就要拿出让对方没见过的武器来。

维辛斯基先生出身于贵族,是个会说话的人,曾经担任前苏联的外交部长。一次在联合国大会上,他有过这么精彩一幕。

英国工党的一名外交官向他挑衅说:“你是贵族出身,我家祖辈是矿工,我俩究竟谁能代表工人阶级?”维辛斯基不慌不忙地走上讲台,出乎人们的意料,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话:“对,我们俩都当了叛徒!”开始整个会场鸦雀无声,但马上就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把英国工党那名外交官的反驳声淹没了。

一般来说,“叛徒”是个贬义词,但在这里不是,这就是有歧义的。一个人的出身,并不能决定他能够代表什么阶级。但在这个时候,环境并不容许对此作出足够详细的论述,或者说不需要展示论述的过程,只需要陈述不容怀疑的结论就够了。日常论辩也是这样。

德国小说家、作曲家霍夫曼(1776—1822年)并不很有钱,也不在意一个人是穷是富。有一天,他到柏林的一个新贵家做客,由主人领着观看豪华的住宅。谈到仆人,这位暴发户装出漫不经心的样子,炫耀说他一个人需要三个仆人服侍。谁料到,霍夫曼说他单单洗澡就有四个人服侍,其中第一个人给他放好浴巾,第二个人给他试水温,第三个人给他检查水龙头。然后,霍夫曼就不说话了。暴发户羡慕极了,却不知道第四个人干什么,于是迷惑不解地问:“那么第四个呢?”霍夫曼说:“噢,他是最关键的——他代我洗澡。”暴发户这时才听出了霍夫曼漫不经心的讥讽,于是有所收敛。

★善用比喻,通俗具体

在论辩中,比喻技巧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这是因为生动形象的比喻,能化抽象为具体,化生僻为通俗,化深奥为浅显,能准确地讲解知识,形象地表达感情,能启发人们丰富的联想,使自己的论证如虎添翼,效果倍增。

◎比喻论证的重要作用

有一次,爱因斯坦到柏林哈顿街工人学校讲学,一位工人好奇地问:“爱因斯坦先生,听说您创立了相对论,那是什么意思啊?”

爱因斯坦风趣地说:“打个比方来说吧,如果你在一个漂亮的姑娘身旁坐一个小时,只觉得坐了片刻;如果你在一个热火炉旁坐上片刻,你会觉得像坐了一个小时,这就是相对的意思。”

爱因斯坦在这里若是从理论上去向大家解释相对论,恐怕对方难以理解,他用了生活中大家都能体验到的常识作比喻,既生动形象,又深入浅出,使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变得十分简单明了。

相对论作为一种科学严密的理论体系当然比较深奥,但爱因斯坦只用一个比喻就生动形象地将其基本原理表达得清清楚楚。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式,是语言形象化的手段,由于它取喻明理,以此喻彼,把精辟的论述与摹形拟象的描绘糅合在一起,既给人以哲理上的启示,又给人以艺术上的美感,因此,比喻能使表达充满幽默色彩。

有个人对梁王说:“惠子说话总爱打比方,大王若不许他打比方,他就不会说话了。”梁王说:“是这样。”

第二天,惠子参见梁王,梁王对他说:“我希望你直言说话,不要打比方。”

惠子说:“如果有人问,‘弹’是什么样的东西,得到的回答是,‘弹’的形状就像弹。您说这样的回答明白吗?”

梁王答:“不明白。”

惠子说:“如果有人这样回答,‘弹’的形状像一张弓,而且是以竹子做弦,这样您明白吗?”

梁王说:“明白了。”

惠子说:“这就是用人们所知道的,说明人们不知道的,为的是让人们听明白。您现在不让人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明道理,这怎么行呢?”

梁王答:“你说的有道理。”

上述故事,生动地说明了“打比方”在说辩中的作用。“喻比术”,就是运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说明道理,折服对方的一种论辩方法。它类似联想,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和道理来说明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和道理。

论辩中,运用比喻技巧,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生僻的东西通俗化,深奥的东西浅显化。

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以浅喻深,逻辑性很强,有极强的说服力。

用比喻能很形象地说明道理,从而能把自己的观点说得更加透彻。

一大篇抽象的论证,没有能够说服要说服的对象;一个浅显的比喻,却可以说尽深蕴之理,让极难说服的对象信服,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德国女数学家爱米·诺德获得博士学位后,还不能立即开课,因为她还没有得到讲师资格。但她的学识和才华受到了从事广义相对论研究的希尔伯教授的赏识。在一次会议上,爱米·诺德能否成为讲师的问题引发了一场争论。一位教授激动地说:“怎么能让女人当讲师呢?如果她做了讲师,以后就要成为教授,甚至进入大学评议会。难道能允许一个女人进入大学最高学术机构吗?”希尔伯特教授反驳道:“先生们,候选人的性别绝不应该成为反对她当讲师的理由,我请先生们注意:大学评议会,毕竟不是澡堂!”这一句话,驳得对方哑口无言。

使用比喻论证术,可以从正面设喻,说本体是什么,像什么;也可以从反面设喻,指出本体不是什么,不像什么。

加里宁是俄国布尔什维克一位杰出的宣传鼓动家。一次,他向某地农民代表讲解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尽管他作了详尽严谨的论证,听众还是不得要领。这时,有人问加里宁:“什么对苏维埃政权来说更珍贵,是工人还是农民?”加里宁乘机反问:“那么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更珍贵,是右脚还是左脚?”全场静默片刻,突然暴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农民代表们都笑了。

把严谨的逻辑思维与生动的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并不是太难的事情。只要善于把这两种对立的思维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就会使整个论辩显得严谨而又生动,条理分明而又感情充沛,从而获得更大的说服力。

巫马子和墨子两人都是战国时代的哲学工作者,这一天,他们发生了争执。

巫马子说:“您提倡兼爱哲学,主张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应当团结友爱、平等相待,却没能给别人带来直接的好处;我主张各人顾各人,人人自行其是,独来独往,也没听说伤害了谁。我们两人迥然不同的哲学主张,目前都还没有显示出其应有的社会效果来,可是为什么您总是认为只有自己的理论是对的,而要全盘否定我的理论呢?”

墨子说:“假如这里失了火,一个人想着去提水灭火,另一个人则打算往火里添柴助燃,但都没有未付诸行动,那么您对这两个人作何评价呢?”

巫马子答:“我当然认为那个准备提水灭火的是好人,而想在火上添柴的人则是需要提防的。”

墨子说:“对呀!这就说明我们议人论事不能忽视其动机。而今,我主张兼爱天下的动机是好的,所以我肯定它;而您主张不爱天下的动机则令人费解,所以我当然要否定它。”

巫马子于是服从了真理。

比喻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生僻为通俗,又能启发人们丰富的联想。在辩论中,如果能运用贴切的比喻,则能化难为易,易为听众所明白。成功地运用比喻方法,不仅可以给人以神奇的想象,而且使辩论语言具有所向披靡的摧毁力。

在《贸易保护主义可以抑制》的辩论中,辩手有一段精彩的发言:

……让我们来看看詹金斯法案的例子吧!里根总统虽然是一方面否决了詹金斯法案,但是呢,美国政府同时却提议,要把新的多种纤维纺织品的条文修改得更加强硬,而且甚至连丝、麻多种纤维纺织品也要纳入限额的范围内,这不就证明了贸易保护主义。一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给抑制了,但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却又兴起。就好像脸上的一个暗疮给消灭了,但是另外一边脸上的暗疮却又生了出来。当人们看到你脸上的暗疮时还不是说:“啊呀!非常可惜,长得那么漂亮,但是你脸上还是有暗疮呀!”……

辩论者用一个暗疮理论作比喻,既形象生动,又恰到好处,使辩论大为增色。

◎比喻的三种形式

比喻,一般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一、明喻,就是说清楚这是在打比方

有一篇赞美教师的演讲词中有这样一段:“有人说教师像蜡烛,因为他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人说教师像春蚕,因为他吐尽银丝献给人类;有人形容教师像船夫,因为他把学生从混沌的荒漠送往知识的彼岸;有人说教师是园丁,因为他用自己辛劳的汗水和心血浇灌祖国的花朵;有人说教师像蜜蜂,因为他们采花酿蜜来滋育下一代;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为他塑造人的心灵使之成为社会有用之材。而我要说,老师像神通广大会分身术的孙悟空,因为在三尺高的讲台上,教师把一个人的智慧变成几十、几百、几千个人的智慧;把一个人的美德变成几十、几百、几千个人的美德;把一个人的贡献变成几十、几百、几千个人的贡献……谁能说,教师的本领比不上孙悟空呢?”

这段演说辞,就采用明喻的方法,一连运用了七个比喻,将教师比作蜡烛、春蚕、船夫、园丁、蜜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孙悟空,既生动形象,又富有诗意,语言感染力非常强,说辩效果非常好。

在修辞中通常用“像”、“好像”、“如”、“一样”、“一般”、“犹如”、“像……似的”、“像……一样”等喻词来联结本体和喻体。

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示威游行集会上的演说》中的一段:

“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在《解放宣言》上签了字,今天,我们站在这个伟大的阴影下,这条巨大的法令就如一座巨大的灯塔,给成千上万的在不公平的毁灭性的火焰中烧焦了的黑奴带来了希望;这条巨大的法令犹如欢乐的黎明将结束那被监禁的漫长黑夜。”

这段演讲词,采用明喻方法,语言感染力非常强,说辩效果非常好。

直接运用比喻来进行辩说,即不但说出喻体,而且还要点明比喻的道理。春秋战国时期“墨翟止楚攻宋”的故事,是很典型的一例。

同类推荐
  • 职场潜伏心理学

    职场潜伏心理学

    职场是人的江湖,有多少精明能干的高手没有输在刺刀见红的沙场,而是输在了暗流汹涌的内部关系上。我们每个职场人都需要了解心理学规律,掌握“职场读心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本书精选世界上最权威的心理学定律,结合最生活化的案例,让你看透周围人的内心,在职场游刃有余!
  •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夏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夏

    生活也许不能每天都是艳阳高照,人生也许不是每天都能如意顺畅,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每天给生活一缕清风,每天给心灵一次放假,每天给生命一帖处方,每天给人生一个惊喜,每天给自己一片阳光……
  • 对每一朵花微笑

    对每一朵花微笑

    《对每一朵花微笑》精选了100个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富有哲理、充满智慧的小故事,故 事短小精练却意味深长,展示了广阔的世界和无限的哲理,将浓缩的真知化为鲜活的智慧,使青少年在学 习和生活中能驾轻就熟。
  • 心灵鸡汤精粹版8

    心灵鸡汤精粹版8

    低调是什么?低调不是安贫乐道,也不是在短缺单一时期所谓的“朴素”,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只有你的财富有了足够的积累,你才有可能在物质享受上保持低调。只有你在精神境界上有了足够的沉淀,你才有可能在精神生活上保持低调。
  •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乔布斯给年轻人的33个忠告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乔布斯给年轻人的33个忠告

    本书通过对乔布斯成功背后暗藏的闪光点集中描述,给自己创业或者正在职场中奋斗以及即将走入职场的年轻人提供一些参考。这些忠告将让你避开绊倒你的石头或木桩,让你找到一条充满花香的小径。善用这些忠告,将可使自己的生活多姿而充满喜悦,引领你走向幸福的成功之路。
热门推荐
  • 浪漫邂逅:我为放纵买单

    浪漫邂逅:我为放纵买单

    人来人往的过街天桥上,柯以薰怒目瞪着尾随在自己身后的聂冬。受够了!在这样下去自己会疯掉!猛转身以晴问:“你为什么老是跟着我?”“别这样吗?交个朋友啊!”聂冬痞痞的说。“少来!”柯以薰不耐烦的挥手。自打自己来到这里至今,聂冬就一直缠着自己怎么甩都甩不掉。
  • 风殇似霓

    风殇似霓

    红鸾笑,暮笙消醉笑红尘,血泪似画终究陌路弦未断,曲未终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 女帝傲视天下

    女帝傲视天下

    杀手榜排名第一的“女王”,一朝变女帝,国家内忧外患,她挑起重责,阴谋祸国的,杀而后快;对她动手的,砍手砍脚;给她脸色看的,直接打脸;至于敢娶她的,糟糕……身为女皇帝,到底是该嫁,还是该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盛世嫡女:多面王爷独宠妃

    盛世嫡女:多面王爷独宠妃

    他是神秘莫测的静远山庄庄主,还是慕容皇朝体弱多病的二皇子?但对于楚筠惜来说,他始终都是那个救了她、护着她、又爱上她的慕容灏。所以,慕容灏,无论你是谁,我楚筠惜都跟定你了。
  • 吞噬 法则

    吞噬 法则

    你说你是黑道老大,你会武功,百人敌??靠!你会铁布衫不会?会弹指神通不会?会葵花宝典不会?都不会吧!告诉你,就算你真会,我一小指都能碾死你!什么什么?你说你是老大,有小弟无数?别让我笑了,多重位面的强大比蒙和精灵还是我小弟呢?王室公主给我当丫头,你比得了吗?!!本书是多位面穿越型文,有点类似无限流,行文搞笑轻爽,是以冒险升级为主题!(喜欢本书的朋友,敬请收藏!!!)
  • 坏小子的约定1

    坏小子的约定1

    韩依妍和她的姐妹宝儿一路过关斩将考上了韩国仁川最重点的重点中学,本来还期待着能变成学校里的重点人物,结果却发现自己非但一点都不重点,而且还与时代严重脱节;为了不被历史的车轮辗得粉碎,她决定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要变酷!要变炫!要变养眼!要到处打架!要拉风!要谈恋爱!(而且一定要和承原高中最帅的帅哥!)。而且成绩要最好!经过暑假的魔鬼式训练之后,我们的韩依妍小姐果然做到了,不仅如此,她更是在承原高中掀起了一场-------嘻哈帮事件!!
  • 午夜停车场

    午夜停车场

    你试过晚上12点-3点到地下停车场取车吗?也许在你开车门的时候,正有双诡异的眼睛盯着你!
  • 梦空

    梦空

    梦醒了,梦真的醒了吗?真相又在哪里?穿梭在重重交织的世界之中,行走在荒凉的大地之上,苦苦的追寻着
  • 萧红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萧红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绝世逗比妃:妖孽世子宠娇妻集锦

    绝世逗比妃:妖孽世子宠娇妻集锦

    她:身怀绝技,美貌,智慧相当天空之城的殇王他:妖孽腹黑的世子,神秘的身手和妖孽的长相。她和他的相遇会有什么样的火花。今后,似乎并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