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9900000057

第57章

公元1599年,李贽的另一重要著作《藏书》在南京刊出。书中毫无顾忌,大胆地贬斥时政,裁量历史人物,抨击社会制度,这下子就大大触犯了统治者,犯下不能饶恕的罪行。公元1600年,道貌岸然的理学家们纠集流氓打手捣毁了芝佛院,使其无落脚栖身之地。接着,又毁了埋骨塔,对李贽进行了最野蛮的人格侮辱。礼部给事中张问达上书皇帝,指控他刊刻《藏书》《焚书》,“惑乱人心”,“不可不毁”。于是,李贽被逮捕入狱。是时,他已是一位76岁的老人了,而且正在病中。但他毫无惧色,神情端庄,镇定自若,宁死不屈。公元1602年的一天,在狱卒给他剃头时,他突然抢过剃刀割喉自杀而死,李贽以刚烈之死抗议封建制度对他的残酷迫害。

李贽著述盈车,明、清两代都被列为禁书,他是明代后期一个特殊的反封建反理学的进步思想家。李贽之所以名传千古,就在于他对封建统治者有一身不肯屈从的铮铮傲骨;在于他敢于打破千百年来人们对孔子的顶礼膜拜;在于他敢于直接批判统治者的精神武器——程朱理学;在于他“非圣无法”的叛逆精神。

●汤显祖“临川四梦”

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出生在书香门第。他5岁时就能做对联,12岁就会做诗。他的伯父酷爱戏曲,还从事过戏曲演出,汤显祖从小也对戏曲产生了兴趣。汤显祖34岁时才中了进士,他几次拒绝大官僚们的笼络,被安排到南京当了个闲官,但他疾恶如仇,常常对时事大发议论。有一回他向朝廷上书,指责执政者,还牵扯到皇帝,因此被贬到偏远的地方作了一个县官。可汤显祖并没有消沉,他把县城治理得井井有条,后来反对他的人依然要罢他的官,汤显祖也早就对官场厌倦了,就辞官回到了江西临川老家,开始了他的戏曲创作历程。

汤显祖在临川城内香楠峰下建造了一座新房子、取名为“玉茗堂”,在这里,汤显祖一心一意地创作剧本,还亲自导演排练。尽管汤显祖晚年生活贫困,可他从戏剧创作中得到了无穷无尽的乐趣。汤显祖流传下来的戏剧主要有《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因为这些戏的内容都和梦有关系,又被称为“临川四梦”。“临川四梦”在明末影响极大,不少戏剧家都学习他的风格,在明末形成了戏剧史上的“临川派”。

●施耐庵与《水浒传》

苏州城阎门外怀肯桥施家巷,有一户施姓人家,是孔子72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后裔。公元1296年,施家添了一个男丁。一位老秀才给这个婴儿起了个名字,叫彦端,意思是这孩子长大了,一定是一位行为端正的才子。这个襁褓中的彦端,就是后来写出群书之冠《水浒传》的施耐庵。

施耐庵7岁时,家贫无法上学。但他刻苦好学,经常向别人借书看,并请教于人,有时还悄悄到府学去旁听。就这样,他少时读了许多书,学了许多知识。13岁时,他已能在大庭广众之中对答如流,下笔一挥而就。有一次,邻居有个老人病故,他的家人约请在浒墅关教私塾的季秀才给写祭文。季秀才未能及时赶到,别人就提议让施耐庵试试。施耐庵也不推让,过来一挥而就。后来,当季秀才看了这篇兼有稚气和才气的祭文时,口中称赞不已,并提出带施耐庵到浒墅关去读书学习,且不收学费。后来,他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施耐庵。

施耐庵在浒墅关不仅熟读诸子百家,而且各种书都去浏览。当时刊行的《大宋宣和遗事》中,“晃盖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扬志卖刀”等故事都引起了施耐庵的强烈兴趣。课余时,他还同伙伴一起舞刀弄棒,练习武艺。当时,苏州城里经常唱些如《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同乐陪燕青捕鱼》《李逵负荆》等话本和杂剧,施耐庵有时也能有兴趣地欣赏,他对这些“仗义英雄”“擎天罗汉”流露出非常敬佩之情。

公元1331年春,年已36岁的施耐庵上京应试。天从人愿,秋闱他一举金榜题名,施耐庵中辛未榜进士。发榜后,他在拜谢师友中结识了同榜得中的浙江青田人刘伯温此后,两人常在一起谈古论今,十分投契。不久,朝廷派施耐庵到钱塘担任县尹。但是,官场腐败、贪官污吏肆无忌惮,他耻于同流合污,两年后便愤然辞官归隐。

施耐庵从钱塘弃官回来之后,在苏州东南隅的施家桥开馆授徒。一天,一位商人领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前来拜谒施耐庵。这个商人姓罗,是山西太原人,经常往来于苏杭做生意。他因久闻施耐庵大名,这次专程把儿子罗贯中带来向他投师求学。施耐庵见罗贯中谈吐风雅,颇有才学,心中十分喜爱,就收下了他。

施耐庵早就有用笔耕来施展自己的抱负与才华的打算。一次,他路过一个书铺时,看到里面有不少手抄话本,其中有一本名叫《张叔夜擒贼》,内容是讲梁山泊宋江等一百单八将杀富济贫的故事。他立即买了回来,并打算以此为资料,把其它有关梁山泊故事的话本内容加以修改,写一部《江湖豪客传》。这时,施耐庵的父亲和妻子季氏相继病逝了,他续娶的妻子为申氏。申家比较富裕,也是个书香之家,他们很支持施耐庵写书,特地花了一笔钱,请画师按照宋末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临摹成了36张人物画像,挂在家里,让施耐庵写作时参考。有了申家经济上的支援,施耐庵不再开学授徒,一心意从事专业创作。他只留下了得意门生罗贯中人,专门帮助自己整理书稿,并同他一起磋切写作技艺。

刘伯温做了朱元璋的军师后,多次向朱元璋推荐施耐庵。朱元璋很重视,特派刘伯温去召请。施耐庵听到这个消息,因厌恶作官,只得暂时躲避起来,回到了苏州阎门外施家巷,继续专门创作他的《江湖豪客传》。为了避过刘伯温的追觅和战乱,完成自己出书的夙愿,施耐庵决定找一块净土静心从事写作,他想到了先后做过松江同知和嘉兴同知的好友顾逖。顾逖已辞官回到兴化家中,兴化地方偏僻,四周环山绕水,无喧闹之苦,是一个专心从事写作的好去处。施耐庵便带着妻子申氏、二弟彦才和学生罗贯中,搭船渡江北上,径赴兴化。施耐庵在顾逖的热心帮助下,在兴化靠近黄海边白驹镇上定居下来,专心写作。

公元1367年,朱元璋手下大将常遇春攻破了平江。朱元璋再次派刘伯温带着御旨专程登门召请施耐庵。刘伯温费了很大的劲才找到施耐庵的新居,已明白施耐庵其意甚坚,就未再多说什么,回去复旨了。施耐庵惟恐朱元璋再来召请,便到白驹镇以西18里自己的庄田上,按苏州格局建了房院,迁来居住。当时,村西有一芦苇荡,占地十余亩,湖中芦苇繁茂,每到秋冬季节,水鸟成群结队而来。湖中有一微型岛,施耐庵便以此模拟梁山泊,常和罗贯中一起乘着小船,登临其上,寻找灵感,精心构思小说。

施耐庵在施家桥住了一年多,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写作和修改《江湖豪客传》上。全书即将写完时,他又觉得书名比较直白,心中不甚满意,便征求罗贯中的意见。罗贯中看出老师的心思,就说:“老师,书名不如就叫(水浒传》吧!”施耐庵沉思片刻,然后说:“‘水浒’就是水边,隐含‘在野’之意,有典故。诗经曰:‘古公宜父,朝来走马,率西水浒,至于歧下’,是歌颂周代发祥史的。我这部书是写起义英雄的,叫它‘水浒’,非常合适!”于是,书名定下。

《水浒传》成书后,很快被传抄到社会上去,人人争相阅读。到了公元1368年冬天,《水浒传》抄本传到朱元璋手中。朱元璋因为两次派人请施耐庵出来作官都被拒绝了,心中一直有气。他看了这本书,火气更大了,随即作了批示:“此倡乱之书也。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贻患。”于是派人把施耐庵抓来,将他关进了南京天牢。刘伯温知道此事之后大吃一惊,便赶紧到天牢探望他。施耐庵要刘伯温想个办法救他出去,刘伯温对他说:“师兄乃聪明绝顶之人,还需用询问我吗?你是怎么进来的,就能怎么出去。”说完,微微一笑而去。施耐庵反复琢磨刘伯温的话,终于明白了:我是因为写书坐牢的,还是要通过写书才能出去呀。我的《水浒传》写了宋江一伙人起义造反,犯了统治者当然也包括朱元璋的忌讳。要是我能把宋江等人写成像张士诚那样接受元朝招安,不就得了吗?接着,他将自己的创意向刑部阐明后,刑部允许他继续写作。于是,他便在天牢里以张士诚降元为背景,把《水浒传》续下去,又写了宋江等人接受招安,归顺朝廷。

施耐庵用了将近一年时间,才把这部《水浒传》的后五十回续成。最后将书送呈朱元璋阅览后,又加上刘伯温从中帮忙,施耐庵被释放出狱。施耐庵坐牢一年多,经受多方折磨,再加上创作辛劳,早已身患大病。待出狱时,他已是一个瘦骨嶙峋、步履艰难的老者了。

施耐庵到淮安后,租了间房子,暂且住下来静心养病。公元1370年春天,施耐庵病情加重。施耐庵的二弟彦才从白驹场赶来探望,见此情景,不禁怆然落泪。施耐庵临危前对彦才说:“我一生都累在一部《水浒》上!我死以后,子孙千万不要写书,也不要作官,只叫种田便可。”说罢,一代文豪就与世长辞了!终年75岁。他的遗体葬在淮安,后来,他的后人把他的墓迁到白驹场施家桥。

施耐庵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伏案疾书的书斋。他的书是写完了,但书并没能够出版,他的夙愿也未能达到。他的爱徒罗贯中深知师傅的诚挚之心。师傅没了,罗贯中要完成老师的遗志。罗贯中在淮安精心整理《水浒传》遗稿。经过几个月艰辛地劳动,书稿终于有了眉目。他决计为书稿找一个出版者,使其流传后世,以了师傅生前的心愿。

此时,他打听到福建建阳刻印书籍十分兴旺,便带着书稿、打点行装径赴建阳。然而,令他失望的是,他走了一家又一家刻印书场,却无一家肯接受刻印此书!施耐庵的案子全国皆知,特别是文化界更加清楚,谁也不敢冒着触犯皇帝而获杀头之罪的风险出版此书。

当罗贯中拜访完最后一家书场也一无所获时,他只好租了一间房子,作了长住打算,以待天时。因为建阳系全国刻印书场中心,书场林立,此地若不肯出版,其他地方希望就更加渺茫。由于时间很充裕,他将《水浒传》又仔仔细细看了一遍,然后重新认真细致地编校。《水浒传》只能暂时束之高阁了。

此时,罗贯中也为日后创作《屯国演义》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收集了许多资料,如神志传说,研究史料,构思小说。接着,他开始伏案创作《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一样,也是千古佳作。后来,他又创作《三遂平妖传》,可惜仅写二十回,便因病辍笔。不久,奇才罗贯中也因病逝世了。

150多年过去后,兴化出了一位使《水浒传》得以问世的贵人,他名叫宗臣当时,宗臣奉旨做福建提学副使时,罗贯中的后人借同乡之名拜访了宗臣,请求准许刻印出版《水浒传》,以激发军民的抗倭斗志。而宗臣当时正负责整顿军备,鼓励士气全力抗倭,他当下便允诺了。于是这千古名著《水浒传》,才得以见天日!可以说,《水浒传》的问世,罗贯中功不可泯,宗臣功不可泯!

最早的《水浒传》福建版本,多已失传,仅剩一部五回残本而已。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时,有一位热心人收集到民间《水浒传》传抄本重新刻印出版,并以“天都外臣”的化名作了一篇序言。今天我们出版的《水浒传》便是这个版本。这位“天都外臣”为流传《水浒传》也是功不可泯。

●《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志通俗演义》由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以史实和传说相结合的形式创作而成,《三国演义》为其简称。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三国志通俗演义》共120回,约75万字,为其主要代表作,描写了东汉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年)至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110余年的历史故事,它是在历史典籍、传说、话本和戏曲的基础上创作完成的。

《三国志通俗演义》为读者、听者提供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历史人物群像,尤其是诸葛亮的形象最为深入人心。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是智慧的象征,这便是小说浓墨重彩加以渲染的魅力。关羽、张飞亦是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小说对他们与刘备名为君臣、情似骨肉、生死不渝的义气十分赞赏。此外对大义凛然的赵云及忠于蜀汉集团的庞统、黄忠、姜维等英雄也作了热情赞扬,同时对曹魏、孙吴集团的文武大臣也予以充分描写和不同程度的肯定。

《三国志通俗演义》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文中涉及了数不胜数的大小战争,各具特色,展现了战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描述战争的过程中,罗贯中善于抓住重点,突出人物,将军事、政治、外交斗争融为一体,写出战争胜负原因和各方将帅的性格、气度和智谋。

《三国志通俗演义》对后世影响深远,它的出现使长篇小说创作不再仅是说书艺人的专利,它成功地再现历史,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人民群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李时珍论药著书

李时珍,字东壁,号濒湖,湖北蕲州(今湖北蕲春)人,世代行医。他的祖父是悬壶济世的郎中,留下不少民间秘方(含偏方单方),他的父亲李言闻对医学也很有研究。

李时珍14岁时中秀才。在17岁后,他参加武昌府试,屡试不中,遂无心求取功名。从此,李时珍跟随父亲左右抄写药方或上山采草药。公元1545年,蕲州一带洪水泛滥成灾,灾后瘟疫流行,人民无钱求医。李时珍有志学医,又体恤民众疾苦,借此机遇临床实践,治好了许多病人。由于勤奋钻研,37岁的李时珍已成为荆楚一带的名医,“千里求药于门”者络绎不绝。他在行医中发现古代药典几百年未修,其中错误百出,往往因错投药石而误人比命,李时珍决心重修药典。

有一次,楚王的儿子得了病,久治不愈。楚王慕名派人请李时珍为他儿子诊病,李时珍治好了楚王儿子的病。楚王非常高兴,挽留他在府中任“奉祠正”兼楚王私人医生,李时珍同意了。他知道楚王一向与郝、顾两个富绅交往密切,而这两家藏书很多,借此机会可以弄到《神农百草经》《征类本草》等历代药典研究,既可以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又可以为今后撰著药典打下基础。不久,世宗下令让全国名医集中太医院,楚王只好遵旨推荐李时珍赴太医院任职。李时珍也借此机会更好地与名医切磋交流医术,同时,阅读了许多民间看不到的善本医学经籍。在此期间,他几次提议编撰《本草》一书,但都被拒绝。李时珍只在太医院呆了一年,就告病归乡了。回乡后,他边行医,边查阅前贤著述、药典、典故、传奇等。此外,他踏遍青山、尝尽百草,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又攀登了天柱峰、茅山、武当山,采集标本,求教于药农、果农,亦冒险品尝了仙果(榔梅)、熟食鼓子花(旋花)。

同类推荐
  • 霸者三国

    霸者三国

    他,作为现代人时,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小混混,可是机缘巧合之下,我来了到一个战乱纷纷的年代:三国。面对着众多的三国名将,他竟然成了三国的第一武将吕布,面对感情,他是一个情种,爱美人不爱江山的那种,江山,美人,他会选择什么?
  • 宋征万里

    宋征万里

    莫名其妙回到宋末,却被怀疑染上瘟疫。没有武器,食物,甚至尊严。被同胞抛弃,被敌寇追杀,天下之大,何处才是他们的容身之所·····千里跨越,死里求生,兄弟情义,儿女情长。军事、计谋、暗战应有尽有!
  • 穿入水浒

    穿入水浒

    群雄并起的年代,究竟是打酱油,还是号令天下?宋江这人不行,每天抱负着招安之心,梁山好汉终有一日葬送在他的手下。方腊这人不行,虽然聚众百万,却固守江南,野心太小。徽宗这人也不行,一国之君,只知道吟诗作画,风花雪月,成何体统?那这天下,究竟谁才行?穿越而来,意外成了二龙山的头领,与梁山宋江剑拔弩张。一百零八将相互厮杀是在所难免的。
  • 中国历代重大战争详解:清代战争史

    中国历代重大战争详解:清代战争史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7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
  • 汉末军阀

    汉末军阀

    曹操的祖先是夏侯婴,刘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袁绍家一门四世三公,丫的这是拼爹吗?拼爹算什么本事,主角穿越成了北海一小吏的儿子,但立誓要以兵起家,打造出汉末最为强悍的盖世军阀!典韦、赵云、太史慈……铁军如山,猛将如云,问天下诸侯何人不服。新人新书,喜欢三国的朋友帮忙收藏下,有空的每天帮忙投几张推荐。汉末军阀书友群:148011514
热门推荐
  • tfboyS之你是我的命

    tfboyS之你是我的命

    他们是璀璨的新星,而她们更是璀璨的新星,给我离她远一点……好,没问题……谁有能够体会她的酸楚,嘿嘿,其实也不算太虐啦
  • 狮子吼

    狮子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武噬天

    魔武噬天

    “哎呀~你又咬我……”萧飒痛呼。“人家饿了嘛!”萝莉一脸可怜的吸着萧飒的手指。“啊……我要透不过气了……”萧飒窒息。“呵呵呵……姐要用伟大的胸器折磨你……”魔女抱萧飒的头脸按在已胸前。“哥是好人…暴力什么的,最讨厌了…”萧飒说话的同时,一巴掌拍死了七、八十人
  • 你敢说你爱我吗

    你敢说你爱我吗

    一个俊男,一个美女,原本他(她)们应该是叱咤情场的高手,但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和自我的约束下,却都是感情的失败腂他(她)已经到了不得不追求爱情的年龄,再。。。
  • 神机百变

    神机百变

    一个少年的成长记,登上巅峰强者的金字塔。机变盒和武技是它的主调,每个人都有一个英雄梦,究竟是谁可以为至尊呢?
  • 永嘉禅宗集注

    永嘉禅宗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天堂从不曾撤守

    天堂从不曾撤守

    本书以书信形式为主,是一本感性、励志的佳作。本书共分四个部分,分别是“来自天堂的信”、“代间的省思”、“开创心灵财富”、“天堂的约定”,具体包括陈长文写给身心障碍儿子文文的信,写给毕业生的信,写给四川地震灾区小女孩的信,以及写给母亲的信等。作者将自己对人生、对人事的观察与体悟,自己的人文关怀向收信人娓娓到来,动人心弦。
  • 传染病防治手册

    传染病防治手册

    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非典、口蹄疫、炭疽、水痘、麻 疹……这些都是传播很广、危害性很强的传染病性疾病。如何不小心预防 ,就会对个人、社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本书针对以上诸多传染病,介 绍了它们的防治方法,可作为一般性科普读物阅读。
  • 如果我是一尸婴

    如果我是一尸婴

    我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更改了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从阴谋的初现,一直到阴谋的结束,我才明白原来我一直存在在一个阴谋的旋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