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5000000016

第16章 专家论坛(5)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特别丰富。如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武威铜奔马,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东方雕塑陈列馆天水麦积山,人文始祖伏羲故里天水,道家第一名山平凉崆峒山,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丝绸之路文化,百里黄河美景,陇东黄土高坡,陇南青山绿水,甘南雪域草原,临夏民族风情,河西大漠戈壁……所有这些都有较高品位和较大价值。然而,甘肃旅游产业的发展却与其旅游资源的拥有极不相称。其原因之一就是市场意识淡薄,缺乏拿得出手,叫得响亮,知名度高,足以诱人的旅游精品。而甘肃只有大手笔策划,大项目支撑,市场化运作,集团化经营,形成强有力的市场效应,打造旅游品牌景区,才能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达到加快旅游发展之目的。笔者主张在黄河之都、丝路重镇兰州选址创建丝绸之路博物馆(参见2005年《兰州日报》、《甘肃日报》、《中国旅游报》和搜狐、新浪、新华、人民、旅游、文化、新闻等20多家网站的报道),使其成为甘肃旅游的王牌景区,其原因就在于此。如今兰州市已立项创建丝路风情苑,令人欣慰。

武威是中国旅游图形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除出土铜奔马的雷台汉墓群外,还有许多旅游资源都极其珍贵。然而,武威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却不尽人意。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缺乏旅游精品。近年来,武威打出“四张名片”。其中, “中国葡萄酒的故乡”对大众旅游者少有魅力; “世界白牦牛的唯一产地”没有旅游号召力; “西藏归属祖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的旅游价值远不及政治意义;唯“天马之都”最具旅游魅力。如在武威选址创建大规模、高起点、高品位的天马苑,以建筑、雕塑、绘画、书法等手段和现代数字化虚拟声像技术,将丝绸之路上与天马相关的名胜古迹、人物故事、诗词歌赋、楹联题记、名言佳句、歌舞戏剧、宗教民俗等文化要素整理出来,充实进去,借以展示天马之都的文化底蕴,使之与“天马之都”相匹配,突出体现“天马之都游”这一品位极高、唯我独有、得天独厚、特具魅力的旅游精品,武威就可一炮打响,招徕万众游人。天马苑的项目应包括唱河西宝卷,打凉州鼓子,跳锅庄舞,演西凉乐舞、凉州贤孝,看地方戏,参演天祝藏族婚俗,听天马故事,使用骆驼、轺车等具有当地地方特色和传统风格的交通工具,开展赛马活动和表演马术马技……这样,可变参观性旅游为参与性旅游,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高旅游产业效益。天马苑里当对雷台汉墓进行复制。复制的雷台汉墓,应既方便游人出入,又当允许摄影留念,尽量满足游人“到此一游”的心理。一般来说,游人游过天马苑,再到雷台汉墓前感受一下“原汁原味”,就能达到旅游目的。进一步而言,如果有人一定要进雷台汉墓,可用提高票价等手段予以控制。这样,既可满足一般游人的需求,又对保护文物古迹有利。

三、加快旅游发展,需要政府支持

《意见》指出,旅游业要快速发展,就“要在政策法规、战略规划、环境优化、市场监管、形象宣传、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安全保障等方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旅游业的综合性、关联性、带动性以及旅游市场发育的不成熟性和旅游市场体制的不完善性,决定了我国旅游业在一定时期内仍将采取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因此,旅游业能否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政府是否作为。如果政府不作为,或者说没大作为,就没有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即使旅游资源多、资源品位高,也只能端着金碗要饭吃。2000~F,临潭县的财政收入只够发40天的工资,属要饭财政。县政府在“西部大开发,临潭怎么办”的研讨会上,决定发展旅游产业。他们邀请专家来本县考察,做旅游规划,推出“山水冶力关,生态大观园”这一旅游精品。只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如今美丽冶力关已经成为甘肃旅游的一大亮点。2006年,全县接待旅游者43万人次,旅游收入8500万元人民币。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通过旅游服务,满足旅游需求的综合性经济大产业。政府对加快旅游业发展可以大有作为。如战略规划、领导组织、环境优化、行业管理、形象宣传、协调推进、公共服务、人才培训等。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既是企业行为,需要市场化运作,更需要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特别是政府主要负责者,应当深刻认识旅游产业所具有的“一业兴而百业旺”的重要功能,真正明确自己在加快旅游业发展中的角色地位,积极主动对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予以支持。旅游部门和广大旅游从业者则要按照政府的决策部署,摆正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做出成绩,以“有为”换“有位”。特别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旅游业的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甘肃省旅游局是没有列人政府序列、没有行政执法权力的事业单位。全省多数州市和市县旅游局也是事业单位。旅游管理部门很难依据国家标准对旅游产业进行有效的行业管理。甘肃在精简机构时,撤销了省旅游协调机构,致使一些旅游资源所在地时常发生经营管理者争权夺利、推卸责任,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事。建议尽快解决这个必须解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之大势。

作者: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旅游研究中心主任

2006年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

◎周小华整理

甘肃省文化资源种类众多、内涵丰富、特色显明、分布广泛。按照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和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甘肃省历史遗产、经典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观光文化等四类资源丰度排列全国第五,地下文物、历史建筑、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等开发利用价值很高。一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全省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2万多处,各类馆藏文物42万多件,国家一级文物3240件,在已鉴定的文物中数量排在全国前列。目前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26处。甘肃的石窟艺术、彩陶工艺、古长城遗址、汉简等更是闻名天下。二是革命文化遗存丰富。目前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的革命文物有300多处,各级博物馆收藏的革命文物近万件。甘肃被列入国家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两条线路被列入“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8个景区被列入“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三是民族民俗文化特色鲜明。甘肃拥有45个民族,其中,东乡、裕固、保安族是甘肃独有的民族。甘肃的民居、饮食、香包、皮影、剪纸、烙画、唐卡、刺绣、雕漆、刻葫芦、保安腰刀等独具特色,藏族、回族、裕固族、蒙古族等民族风情各具魅力。甘肃有刘家峡水电站、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有国内唯一能够进行重离子核碰撞实验的重离子加速器,有寒旱所、冰川冻土所等一大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基地,有庄浪梯田、陇南茶园、什川万亩梨园、山丹万顷油菜花、引大入秦灌区、临洮花卉基地等6个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区等等,都是可供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

(一)文化资源丰富多样。但开发利用明显不够

甘肃地域狭长,文化资源分布点散线长,加之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更由于受到资金、人才等因素制约,开发程度较低,现有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明显的产业优势。例如,甘肃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大省,2004年文化旅游业实现增加值仅占全省GDP的0.13%,而文化旅游资源丰度排名相差无几的陕西省同年文化旅游业实现的增加值已占到全省GDP的1.23%,总量相当于我省的15倍。我省的著名文化名牌——读者杂志,2006年月发行量已超过1 000万册,但是年销售收入仅为5亿元,上缴利税7 000万元。而湖北的《知音》杂志月发行量为600万册,但其年销售收入已超过10亿元,利税达2亿元。这都说明我省的文化资源还远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二)全省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但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文化事业发展活力不足

甘肃省文化事业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全省文化事业费总量虽逐年有所增加,但大部分地区占财政支出比例仍在1%以下,低于国家1%的最低标准。目前县级“两馆”专项建设基本解决了无馆舍或馆舍面积小于300平方米的问题,但许多建于“六五”、 “七五”期间的老馆存在馆舍简陋、年久失修的问题。乡、村两级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滞后的问题依然严峻,20.1%的乡镇无文化站,已建成的乡镇文化站达到300平方米标准的只占15%;有68.9%行政村无文化室,有12个县没有一家村级文化室。据调查,全省84个县级图书馆中有54个在当地财政经费预算中未列入购书经费,其中90%已有十年未列支购书经费,有的县级图书馆长达20年未购进一本新书,所藏图书多是“****”以前的旧书。在2004年图书馆评估工作中,84个级图书馆仅达标29个。全省有70%的县级文化馆常年没有文化活动经费,或只在举办重大活动时才给予适当补助。乡镇文化站中2/3的站没有活动经费,城市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方面欠账较多,省属剧院基本都是“****”前的建筑,没有一座现代化的剧场。除省会兰州外,各市州的剧场条件普遍较差,一些大型高雅的文艺演出根本无法进行。城市社区中,部分社区没有专门文化活动阵地,一些社区文化活动场所面积狭小、经费短缺、活动难以正常开展。

(三)文化产业呈逐年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具有明显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尚未形成,真正具有高科技水准的产业门类几乎空白

总体上看,甘肃省文化产业规模偏小,比重偏低,资产总量不大,还没有一家年上缴利税过亿元的具有明显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地位尚不明确。2004年甘肃省文化产业实现的增加值占全省GDP的1.62%,低于同年全国3%的平均水平,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更大。

(四)文化体制改革日渐深入,但是关键领域的关键性制度创新亟待突破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文化体制改革已在全省逐步展开,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并未根本破除,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所有制结构单一的问题依然非常严重,管办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企事不分的情况仍然大量存在。管理部门普遍存在定位不清、职能交叉、管理缺位的问题。统一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尚未建立起来,有利于推进文化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还很不完备,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问题依然存在,造成了现有文化资源的极大浪费。国有文化单位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普遍机制不活,发展缓慢,服务意识差,竞争能力弱,未能有效发挥其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鼓励民营资本兴办文化的政策措施尚不完善,直接影响了民营资本投向文化建设领域特别是高端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热情,致使目前文化建设领域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活力的局面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五)宣传思想工作明显得到加强。但是转型时期人们思想上的困惑仍是需要研究解决的新课题

面对国内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多样的特点日趋明显的新形势,如何进一步增强用马克思主义者引领社会思想观念的能力;面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任务,如何更好地打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面对改革攻坚阶段人民内部矛盾进一步凸显的新变化,如何有效地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振奋精神,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面对人们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并呈现多样化的新趋势,如何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在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国实施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扩张的巨大压力下,有效抵御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和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如何在高新技术条件下特别是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条件下,有效占领思想文化和信息传播的新阵地,形成网上舆论强势;如何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坚持改进创新,建立健全既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宣传思想工作观念、体制和机制等等,都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新课题。

(六)文化队伍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文艺人才流失严重、高层次文化建设人才相对匮乏

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受发展环境制约和各种利益驱动的影响,文化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许多具有良好专业素养、年富力强的社科理论专家和文艺家纷纷调离原文化单位,流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全省共7人先后8次荣获国家“梅花奖”,这是国家最高级别的舞台艺术表演大奖。现在,有两人已经调离甘肃,其中一人是两届“梅花奖”的得主。敦煌艺术剧院的经典舞剧《丝路花雨》至今已培养了十七代“英娘”,但除了现在的女主演留在剧院外,其他“英娘”都已先后离开了甘肃,到东部发达地区发展。致使许多文艺院团常有演员成名之日即是离开之时的危机。据调查,省内副高以上职称的社科专家和文艺人才调离甘肃的逐年增多,这严重影响了甘肃文化事业的发展。随着老一辈文化人才逐渐告别、退休,一批年富力强的文艺人才大量流失,人才断档现象非常严重。这在甘肃省文艺创作、表演领域尤为突出,特别是优秀的编剧、导演人才更是凤毛麟角。长此以往,势必动摇甘肃戏剧大省的地位,影响甘肃文化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大量直接面向广大农村的基层文化工作者待遇和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难以发挥文化骨干服务基层群众、带动文化建设的作用;而能够引领时代潮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级策划、市场营销人才更是稀缺。由于人才缺乏,政府部门提供的许多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不能让基层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许多优势文化资源难以通过市场运营形成产业优势,许多高品位的文化服务产品因为策划推广不力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一些亟待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门类几成空白。

(根据《调查研究2007年第三期《关于我省文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整理)

同类推荐
  • 五轮书

    五轮书

    《五轮书》作者宫本武藏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剑圣,“二天一流”的鼻祖,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引起无数人的巨大兴趣。《五轮书》中所述均为作者亲历杀场的经验总结,不仅揭示了武学兵法的奥义,也折射出了人生的深刻哲理。宫本武藏穷其一生所得著就了《五轮书》,《五轮书》,即是其把自己亲历沙场的经验,通过地、水、火、风、空五卷,由浅入深、层层环扣地做了详尽解说,使其成为既简单易学,又至深至奥的兵法秘籍,其销量和影响力在日本长盛不衰。20世纪80年代,一直在寻找日本商业奇迹秘密的欧美商界人士发现了《五轮书》,从此在西方,《五轮书》和《孙子兵法》一样,成为希望在商场竞争和人际关系中取胜的商界人士的必读之书。
  • 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

    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

    本套书选编了《易经》《老子》《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了凡四训》《唐诗三百首》《宋词j三百首》等十二本文化经典书籍。《易经》和《老子》给读者以智慧的启迪,《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和《了凡四训》告诉读者做人的基本礼仪和智慧,《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让读者体会中国语言的优美和博大精深。全套书配有注释、译文和鉴赏,让读者更容易读懂,非常适合对我国经典文化了解不深的读者,能让读者对书的思想和文字有更深入的理解,帮助读者快速读懂我国的传统文化。
  • 汉族风俗史(第二卷):秦汉·魏晋南北朝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二卷):秦汉·魏晋南北朝汉族风俗

    本书以历史为经,风俗事象为纬,详尽描述了汉民族风格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化。本卷记述的是秦汉魏晋时代的汉族风俗史,包括汉民族的形成、发展、汉族风俗的形成和发展,秦汉魏晋汉族的生产风俗、生活风俗、礼仪风俗、岁时风俗、信仰风俗、社会风俗等内容。
  • 重阳节

    重阳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重阳节》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人挖掘和整理中华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人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诗经)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诗经)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我本主宰

    我本主宰

    时空主宰,主宰时空,包容万千宇宙,力求无上时空主宰!主宰大陆,属于宇宙之神的时空,强者无数,危机重重。来自鸿蒙的座下弟子将会在此主宰大陆展开不一样的传奇事迹!这里,将由我统治,我是你们的神,众神之主!
  • 至尊灵师

    至尊灵师

    千奇百怪的灵器,凶猛另类的灵兽,远古文明与科技文明的碰撞,共同塑造了一段小人物不屈的成长史诗。
  • Just David

    Just Davi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逆天女国师

    逆天女国师

    她是21世纪的身怀异空间的异能顶尖杀手。意外穿越到以武为尊的异世界。草包之名贯彻她身,以身子为契机,她立誓成为国师。训狼王,拾异珠。且看她如何踏上国师之路,一手遮天。
  • TFBOYS之复仇爱恋

    TFBOYS之复仇爱恋

    她们,是风临天下的杀手;他们,是英俊潇洒的明星。一次转学,她们遇见了自己的真命天子。一次复仇,她们又离他们远去。她们的承诺,将要如何兑现?
  • 妖瞳狂妃

    妖瞳狂妃

    一朝穿越,曾经的顶级特工段南歌成了病弱的国公府嫡长女。继母欺凌、嫡妹夺亲、未婚夫意图强娶?无妨,夺权退婚巧用计谋统统打包处理。皇位争夺、国难战乱、外祖父独断专行?无妨,不就是玩个权谋么!姐也搞得定!郡王、义兄、楚王爷穷追不舍?呃……夫君,私奔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怨苍生

    怨苍生

    为你得道,为你成魔,来生做个混世大魔头又如何?哪怕踏碎苍生,寻遍轮回,我也不想在失去你!
  • 绝霸天下

    绝霸天下

    师父是准提道人,师兄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结拜大哥是秦始皇嬴政,修炼的功法是三界最强功法《霸天绝》,刀出魔刀“逆狂”,剑显神剑“寒影”,手下云集众多高手,上不鸟天庭,下不理幽冥,看他如何玩转都市,看他如何雄霸宇内!霸天神绝,绝霸天下!为您讲述一段神话传说,一段千古传奇!
  • 我等的人在流浪

    我等的人在流浪

    从前车马邮件慢一生只够爱一人。中学时代青涩的喜欢,大学时代满心的期待。是否都不是对的人,宁愿晚点遇见你,然后余生都是你。
  • 时间系统

    时间系统

    自带时间升级系统,诛邪魔,斗天神!现代宅男穿越异界,成为玉山城头号大废物,幸好,他,杀妖兽、杀人都能升级变强,而且修炼没有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