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5000000034

第34章 区域报告(14)

随着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和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上把整体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发展,更加关注民族贫困地区发展。中央和省上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决定》和《贯彻意见》,继续执行民族地区发展的优惠和扶持政策,在支持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强、涉及面广的新政策、新举措,使临夏的区域优势更加显现。国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出台了许多新的优惠政策,支持贫困地区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有利于临夏争取项目,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国家继续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东部部分产业将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为我州充分发挥地域性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和融入全球性生产体系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家将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对民族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利于临夏更多地争取国家的支持,加快发展步伐。国家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将制定新的扶贫标准,确定扶贫开发重点地区,扩大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对口援助,有利于加快临夏扶贫开发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投资导向和重点逐步转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为改变临夏农本型经济结构带来了新的机遇。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势头越来越强劲,为临夏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国家和省上出台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产业》、《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甘肃省“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甘肃省特色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等一系列举措和规划,这对推进临夏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强大的政策导向。临夏州委州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极为重视。在2007年年初召开的州第十次党代会上确立了特色经济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我州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州内******群众众多,民族风情浓郁,人文特点突出”的优势,大力发展经营I生文化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临夏州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06年,全州完成生产总值62.51亿元,比2001年增长78.55%,年均递增10.4;财政收入4.8亿元,增长157%,年均递增20.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8亿元,增长174%,年均递增22.3%。 “十五”时期成为自治州成立以来建设资金投入最大、经济增长幅度最高、基础设施改善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这些建设成就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培育壮大文化产业提供了比以往更好的“硬件”和“软件”基础,必将给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极好的机遇。迅速发展的旅游业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近年来,临夏州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把旅游业确定为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使全州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旅游人数、旅游综合收入每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古动物化石、恐龙足印、黄河三峡等文化旅游品牌在全省、全国逐步打响,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据统计,2006年全州接待游客1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8亿元,年均递增分别为37%和32%。旅游业的支柱产业作用日益显现,已成为临夏州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这为临夏州借助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整合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培育发展文化旅游业,快速启动文化产业市场,缩短发展周期,减少发展成本,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做强做大文化产业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五、下一步打算

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打民族牌、走民营路、谋富民策、建和谐州”的总体发展思路,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发展规律,深化文化机制体制改革,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满足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全州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推动临夏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主要目标:集中力量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业、文艺演出业、文艺产品加工业、会展业四大重点行业,构建以文化旅游业为先导,文艺演出业、文艺产品加工业、会展业为支柱,文化娱乐、网络文化、出版发行和音像业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打造“一个特色文化产业圈”和各具特色的“四大文化产业带”。即形成以临夏市为中心、辐射广河、东乡、积石山三县的民族风情文化产业圈,形成以永靖县为主,包括积石山县、临夏县的黄河山水文化产业带,以永靖县、和政县为主、带动其他县市的化石文化产业带,以东乡县、积石山县为主、包括广河县、临夏市的稀有民族民俗文化产业带,以康乐县、和政县为主的森林生态文化产业带。 “十一五”期间,临夏文化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全州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率达到15%。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和从业售人员数比2005年翻一番。力争全州文化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位次稳定上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州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明显提升,达到全州GDP的6%以上,初步形成与临夏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机制健全、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富有临夏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基本原则:坚持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相协调,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理,促进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坚持改革创新和继承借鉴相衔接,继承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合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建设富有临夏地方特色的文化。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明确政府与市场的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培育文化产业主体,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壮大临夏文化。坚持保护资源和开发利用相结合,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加强文化产品保护和传统艺术传承,切实处理好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大众旅游同文化生态保护的关系,妥善解决经济建设与文物、文化产品保护利用之间的矛盾。

发展战略:实施文化经济战略,积极促进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增强经济的文化内涵,努力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实施外向型战略,立足临夏州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各族人民群众收人相比偏低,社会消费总量低,本地文化消费市场窄小的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实施“外向型”发展导向,主要针对州外、省外文化消费需求与国内外不同的目标市场,将临夏有较大影响的民族风情、民俗文化、民间工艺、文物遗存、名胜景观等资源进行整合、设计、开发成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面对国内外市场营销,形成大的市场空间。实施品牌特色战略,积极开发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并形成品牌链,扩大临夏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临夏文化的知名度。充分发掘临夏的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四大文化品牌”,即以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民族风情为主的民族民俗文化牌、以“花儿”、彩陶、砖雕艺术为主的地域文化牌,以和政古动物化石、永靖恐龙足印群化石为主的史前化石文化牌,以黄河三峡、松鸣岩、莲花山为主的山水文化牌。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有机结合,逐步使文化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实施人才聚集战略,树立人才资源是文化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和激励机制。着力培养、吸引和用好一批熟悉意识形态工作、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在省内外乃至国内外具有影响的文化名家和文化大师,造就一批文化名人和文化经营人才,推动临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六、建议和对策

1.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有条不紊、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理顺文化管理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努力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加快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独家办文化向全社会共同办文化转变,由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办文化向生产要素办文化转变,由多头管理向统一管理过渡,提高政府宏观管理效能。

2.深化改革,构建文化产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扎实推进文化单位的企业化改造。真正做到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进一步拓宽文化投融资渠道,降低投资准入门槛,使非公有文化企业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在文化产业中形成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混合经济结构和各类投资主体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3.建立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体系。树立发展“大文化”的产业观念,把文化产业当成社会经济大产业去规划、去发展,出台有宏观指导性和实际可操作性的规划引导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终保持规划的整体性、连续性。

4.建立文化品牌体系。按照创特色、创精品、创一流的要求,以立足省内、打人省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目标,打响一批文化名牌,提升临夏州文化知名度,为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品牌支撑。

5.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人才支撑体系。努力发现、加快培养、积极引进、合理使用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建立临夏州文化产业建设人才库,加强人才储备,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建设五支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一是建设一支讲政治、懂业务,既有较高文化素质、又有经济头脑,既懂文化艺术规律、又懂市场规律的复合型领导干部队伍,真正把懂行的人选到文化产业管理部门;二是建设一支知识型、智慧型、创意型、包装型、外向型的文化经济人才队伍;三是建设一支文化高、技术精、管理强、善开拓的文化企业管理者队伍;四是建设一支扎根生活、热爱艺术、德艺双馨的艺术创作和表演者队伍;五是建设一支传承民族民间优秀文化成果,活跃民间文化生活的民族民间乡土文化人才。逐步建立“公正、公平、公开”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灵活的人才管理和使用机制,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6.切实处理好七个关系,保障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正确处理好发展文化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处理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做到相辅相成。处理好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关系,统筹规划,同步开发,互动发展。处理好文化产业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从州情出发,量力而行,集中力量,打造精品,力求做一个,成功一个,见效一个。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在兼顾两个效益的同时,以发展先进文化为前提,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既重视文化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把具有文化价值的有形的东西建设好,又要重视培养文化人才、弘扬民族精神等软件建设,把具有文化内涵的无形的东西建设好。处理好开发文化产业与保护传统文化的关系,既要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的精华,对文化资源进行包装和提升,为文化产业创新提供不竭源泉,又要注意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的原始风貌和根本特征,巩固好文化产业发展的根基。

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甘南州委宣传部

文化产业的基本状况

甘南州统计部门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6~F底,全州共有文化产业单位50个,其中,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14个,事业单位36个。从所有制类型来看,国有单位46个,集体单位1个,有限责任公司2个,私营企业1个。从三个层次来看,以文化艺术、新闻出版为主的“核心层”单位30个,核心层中单位数最多的是文化艺术业共有28个,主要是各县的文化馆、图书馆、群艺馆;以旅游、休闲娱乐、网络、广告会展等文化服务业为“外围层”的单位11个;以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为“相关层”的单位9个。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单位数之比为60:22:18。从各县(市)的情况看,最多的是州级12个单位,最少的是合作市仅3个单位,其余的各县都在4~6个单位,都是以图书馆和文化馆为主的事业单位。

属于“核心层”和“外围层”的几家主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如下。

1.甘南州旅游业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甘南州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快。全州现有旅游星级宾馆26家,旅行社6家,从事旅游服务的个体经营户达1 600多户,旅游床位8 900余张,旅游从业人员12 000多人,导游156人(其中地方导游126人)。从1993年开展旅游业务至2006年底,全州累计接待游客816.93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45.3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25亿元。 “九五”末全州国内游客达62.83万人次,比“八五”末的16.82万人次增长了3.73倍,入境游客达4.23万人次,比“八五”末的0.86万人次增长了4.9倍,旅游综合收入达5 195万元,比“八五”末的413.84万元增长了12.6倍。2003年,州政府提出了“一年迈大步,三年大发展,五年建支柱”的旅游业发展奋斗目标,并把旅游业作为全州两个跨越式发展战略之一。2003年至2006年底,全州累计接待游客464.24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23.0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2亿元,上述三项指标四年年均增长41.54%、33.9%、51.67%。2007年上半年,接待国内游客77.74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4.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亿元,同期分别增长10.65%、38.4%、14.18%。

同类推荐
  • 诗意的村庄

    诗意的村庄

    这是我国第一部写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著作,写的是乐平里的骚坛诗人和奇妙故事,之所以说奇妙,是因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这一群写诗的人,却一点都不诗意,他们是一群被岁月揉搓过的农民。他们的贫困和窘迫,与他们的笔呼墨号搭不上界,生活对于他们所呈现的寒意与他们对现实歌颂的温暖也不成比例。他们生活在自己用热忱与虔敬堆砌的幻觉里,并将其化为诗意。作者文笔优美,结构谨严,所写之人,特点鲜明,形象丰满生动。文章可圈可点,读后印象深刻。乐平里——它的庙宇,它的橘与兰草,它的稻谷,它的秋天,它的丰收后的山野,它的包谷和野猪,还有包谷酿的屈原酒及农家饭庄等等。
  •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住宅的吉祥、家居的吉祥、养花的吉祥、起名的吉祥、饮食的吉祥、睡眠的吉祥、保健的吉祥、日常的吉祥、处世的吉祥、用药的吉祥等。
  • 西口在望

    西口在望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池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夭独厚的三晋人文资源,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
  • 命运:古今命运神秘文化评析

    命运:古今命运神秘文化评析

    八字算命,是我国古代神秘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对于“命”,究竟是信还是不信,自古以采就争论不休。中国儒家文化的鼻祖孔子,就是一个坚信“命”的人。孔子学识渊博,年轻的时候就周游列国,企图干一番大事业,然而只是到处碰壁,如“丧家之犬”,到了五十之后,才恍然大悟,“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矣。”
  • 雄关要塞:函谷关(文化之美)

    雄关要塞:函谷关(文化之美)

    函谷关作为我国一个著名的关隘,它坚固险要而又位置重要,这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老子在函谷关写《道德经》,这使函谷关成为了道家之源。其是我国最古老、最重要的关塞之一,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故事。因此,函谷关成为了我国的一个著名旅游景区, 更成为河南灵宝市的一块金字招牌。
热门推荐
  • 金师子章云间类解

    金师子章云间类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出逃公主

    出逃公主

    [蓬莱岛}宫夜绫一双紫眸众横天下,邪气的靠近着她,在她的耳边诱惑着说道,因为“我喜欢”所以,她就被紧紧的绑在他的身边,那风华绝代的容颜,天下人谁看了都动容,又何必说她纳兰离若呢。但是,为什么,他是他的杀父仇人,为什么北宫墨,好吧,就算是有龙阳之好,被世人耻笑也罢,我爱定你了。北宫辰,不是我认识你最早吗?为什么最后…………(公告,新书小桃夭的下一部,妃常淘气,帅哥哥别怕,已出新坑了准备出坑,http://www.*****.com/?origin/book/?workid=2481179欢迎收藏订阅哈)
  • 狂妃毒后

    狂妃毒后

    听说了吗?四皇子指腹为婚的是个丑女?四皇妃来皇城了?四皇妃功夫很高?四皇妃要退婚?四皇妃又赢四皇子了?认命?我洛紫染堂堂天下第一楼楼主,我爸爸是第一战神,我妈妈是最高女巫,我哥哥是学生会会长,要我嫁给那个废物,不可能!以貌取人,狂妄自大,有勇无谋!只有像无涯这种沉稳神秘的成熟男人才是我的菜!什么?阴谋?你赫连炎才是最大的阴谋,居然藏这么深!赫连炎:蠢女人,你有什么好狂的,会不会挑男人啊!洛紫染:臭男人,从实招来,你到底是谁?无涯:属于我的,我要一一夺回来!
  • Tom Swift & his Electric Runabout

    Tom Swift & his Electric Runabou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谁不愿做只飞翔的鸟

    谁不愿做只飞翔的鸟

    本书为青少年素质读本·中国小小说50强系列中的一本,该丛书分别为50位当代中国最优秀的小小说作家作品集。本书精选著名作家王培静小小说作品80余篇。其作品语言朴实中带有机智,不温不火中带有力度,精彩、传神。这是一本小小说文集,适合于青少年阅读的励志读物。
  • 火龙禁

    火龙禁

    火之龙的血泪,铸就深山里的不灭神话,揭开大山深处的神秘面纱之后,苍穹之旅,末日黄昏。舞动着生命之火,站在绝点赏天地绝色,弹指,幻灭。
  • 田园韦小宝

    田园韦小宝

    农村青年韦宝来,小名小宝,因父母双双卧病在床需要人照顾不得不放弃到北京大学上大学的机会。机缘巧合下,他获得了传说中的宝藏,从此他好运加身,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大展拳脚,更有七位美女佳人紧追不舍,甘愿为他献身。他是如何从一名农村穷小子一步步成为农村中的“李嘉诚”?他又是如何俘获美女芳心最后抱得美人归成为农村版的“韦小宝”?答案尽在《田园韦小宝》
  • 旋风少女第五部之花未落

    旋风少女第五部之花未落

    继爱之明后。。。百草如愿打败方婷宜,却与婷宜双双受伤,。。。。。。。。。。。。。。。。医院醒来,百草看见床边有一位美丽的女士,这位女士究竟是谁?欲知详情,请看。。
  • 奥能传奇

    奥能传奇

    阿宝因偷入宗门禁地,却得到先祖留下的神器,但是被宗门长老发现,误认为阿宝偷入禁地图谋不轨,阿宝以死明志,跳下悬崖,来到另一个世界。
  • 善恶佛国

    善恶佛国

    蛮荒无佛。古天河得佛之善恶双手,穿越蛮荒大陆。一路行来,各方势力,有宗派,有帝国,有学院,有家族,但是,他却没有看到过一个正宗佛门子第!藏书中隐隐藏藏,究竟为何?古天河一步步的寻觅着,佛之废墟,佛之留存,一副泣血悲戚的画面渐渐打开。虚皇,虚皇殿,大陆最强者,大陆最强势力,为何仇视佛门子弟?为何掠夺一切佛门之物?矛头直指他们!隔代的传承,邪佛的复仇!宿命之敌,真与虚的对决,最后,谁才能一笑到底,谁才能成为超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