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崛起于20世纪中后期的旅游业,被视为朝阳产业,其在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中所占有的比重,亦越来越处于显要位置。而在旅游业的发展中,依靠主题公园整合资源以引动其取得长足进步,也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国际著名杂志《福布斯》不久前发布的全球最受欢迎的主题公园评选名单,如美国奥兰多、东京、巴黎的迪士尼公园,韩国的龙仁宝爱乐园,英国的黑池欢乐海滩,香港的海洋公园,德国鲁斯特的欧洲主题公园等10家,都是全年入场人数超过或几近1 000万人次。其于当地旅游业的作用当不难想见。而诉诸国内,这样的典型也是不乏例证。如深圳的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杭州的宋城,昆明的世博园等等,都已确立起其持续的效益链条和产业化经济结构。再近看西北,一个沙湖公园,一个西部影视城,竟把宁夏这样一个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省份,扮靓为知名遐迩的旅游热点。据民间人士估算,仅是兰州,每年以沙湖公园为主要目的地赴银川旅游者就不下数10万人次,所消费资额几达数亿。陕西本是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但其没有一味地守成守旧,故步自封,而是以灵活变通的进取精神,相继打造了未央湖、阿房宫、东晋桃花源等主题公园,使西安的旅游业态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特别是不惜耗13亿巨资建设的大唐芙蓉园,对已几近在地面湮灭、仅能靠文字资料和出土文物方能想见其当日辉煌的唐长安文化进行了有效整合,不但业已成为国内外人士西安旅游的必到之处,并在2005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创造了日人园人数达25万之巨这样一个在整个世界旅游业界都闻所未闻的奇迹,同时还产生了十分显著的综合效应,使唐服、唐食、唐歌舞、唐民俗等在社会上蔚然兴起,滋溉出与唐文化有关的一系列产业的勃勃生机。而近年来陕西招商引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亦不能低估其主题公园所汇聚的人气作用。这些远证近例充分说明,尽管10多年间我国的主题公园建设存在着盲目滥建,以致半数以上处于艰难经营的状态,但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在于主题雷同、文化内涵不足、经营机制不健全等原因;而如能因地制宜地整合资源,确立主题,树立独特的品牌,建立起相关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依借主题公园的建设和经营,对于发展提升一个地区的旅游事业,甚或引动百业俱兴,毋庸置疑是一条极其有效的途径。
2.敦煌壁画建筑景观园的独特主题举世无二
如前所论,蕴藏于敦煌壁画中的宋初以前的建筑形象极为丰富多样,堪称是厚德载物,天存底数,为中国乃至人类建筑艺术珍存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但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香港的一些有识之士,已经依据敦煌壁画中之建筑图样筹资仿建了一处被评为香港10大建筑之一的“同莲净苑”的寺院,但长期以来,在祖国内地却仅有如梁思成、林徽因、宿白先生等文化大家及少数学人注意到敦煌壁画建筑弥足珍贵的历史价值。不光是在学术界、敦煌学界对其研究一直处在比较落寞的状态,在古建筑应用中更是鲜为人知,对其近乎无知无视。笔者曾在西安大唐芙蓉园之前身长安芙蓉园担任文史顾问,就曾根据自己从事敦煌学研究所知,在芙蓉园建筑使用琉璃瓦的问题上,以为完全可以变通使用,然却为建筑设计部门的专家们漠然置之。在国内随处可见的仿古建筑中,能够汲取敦煌壁画实例经验者也是闻所未闻,一些鬼画符般的作品却是有如过江之鲫,涌出不穷。因此,单是取材于敦煌壁画,将其建筑图形塑造落实地面,以之为主题构建一座敦煌壁画建筑景观园,直观而充分地展示其蕴含的丰富多彩的古建文化艺术信息,就已经是一项振聋发聩的创举。既是一宗在建筑学术史上功德无量之事,又是发掘利用敦煌文化资源,广大弘扬敦煌文化,创立富有甘肃特色旅游产品品牌的一项战略措施。其主题举世独特无二!如以其为载体紧密结合敦煌艺术、敦煌遗书、敦煌历史以及相关知识赋以观瞻、示范、游艺、商贸、休闲等寓教于乐的各种功能,其作为主题公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是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所有主题公园都难以望其项背!用一句******的诗“当惊世界殊”去形容比喻,亦不为过!
3.敦煌壁画建筑景观园拟辟地建于兰州的特殊功用
在甘肃如拟建敦煌壁画建筑景观园,照常理莫过于在敦煌莫高窟左近辟筑最为适当。但笔者主张建在兰州,却以为更具价值和意义。
(1)有利于其综合效应的广泛发挥。虽然敦煌作为敦煌文化的故土已是名声鼎沸,为人们所仰望熟知,被誉为“人类的敦煌”,彰著于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其地毕竟相对于兰州在客流的接待能力上不能匹敌,也极易造成莫高窟的沉重压力,不利于洞窟的保护;尤其是敦煌作为一个县级市,一个大型主题公园所能产生的综合效应将十分有限。而敦煌壁画建筑景观园如落地兰州,则上述问题都迎刃而解,不但不会对敦煌旅游业有所影响,且以对敦煌访古旅游的互补作用,多有助益。而敦煌壁画建筑景观园如能在兰州成为旅游热点,对于整个甘肃的旅游业发展的带动意义将是不言而喻,即棋妙一招,满盘皆活,中心开花,溢香四围。上可通过敦煌的链接,使河西一路的旅游分享膏泽;下可花雨纷飞,以便当之利让客流散落到临夏、甘南、天水、陇东、陇南,使全省的旅游业整体盘活。而兰州作为一个人口逾300万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一方面也确实需要有一个相当规模和知名度的大型主题公园使城市形象得到提升,其雄厚的工业基础,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的中枢地位和多年来的商贸中心建设成就,均与之相得益彰,一则可以牵连带动一些相关产业的勃兴;一则人流人气的凝聚,必然使各行各业多有商机,从而使敦煌壁画建筑景观园的综合效应得到大力发挥。
(2)对“文化兰州”的建设可为旗旌。关于兰州的建设, “文化兰州”的口号也提及多年,与这一设想相配合的各种硬件设施的落实,的确也富有成效。如黄河风情线、水车博览园、金城关遗址的建成和重新打造等,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近来还听闻有黄河文化公园、丝绸之路公园以及动用巨资整理资料申报兰州为历史文化名城等消息。但私意以为,现今已经建成的项目或是意欲的种种作为,都很难使人们对“文化兰州”在整体外观上得到强烈印象。其原因在于:或者因为有的项目在题材上与其他地方有相似之处,或者因为有的项目作为文化历史遗迹、遗踪,其知名度先天不足。因此其品牌效应势必十分有限。而与之相比,敦煌壁画建筑景观园则可借甘肃最能够撼动人心的、最有招牌效应的敦煌文化这一舆论背景,以其既与敦煌文化存在着有机联系,又不是简单照搬而是创造性地与之构成互补关系;既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又具有现代游乐、休闲趣味等多项功能;既可迅即产生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使之成为振兴兰州旅游业的拳头产品而雄起于业界,亦可延伸产业链条,在社会、经济诸多领域起到广泛的带动作用;此不啻是为旗旌!对于持续塑造兰州“丝路文化名城”的旅游城市品牌、建设“文化兰州”的重大意义,当不言自明。
(3)易于树立令人瞩目、振奋人心的“形象”效能。关于“形象工程”,由于许多地方操作不当,在今日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敏感的话题,甚或于劳民伤财等意词同。但笔者以为,诉诸甘肃、诉诸兰州,却是太需要形象工程。此一是因为自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在市容市貌上虽然也有了日新月异天翻地覆般的变化,但作为一个超大型城市,迄今依然形象模糊,甚至连一处足以让外界瞩目心仪、让本省人民引以为豪的标志性建筑都拿不出来。而通过建设敦煌壁画建筑景观园,将使一大批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鲜能一见的特色建筑而蔚为景观,使敦煌文化中的建筑艺术形容俱现,不难想象,其形象标志的效能当不在西安之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上海浦东新区之几栋现代摩天大楼之下。此对于兰州无异是画龙点睛之笔,对于改变外界对于兰州形象的感性认识,无疑具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作用。而更为深层的意义却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们在基础建设方面严重滞后,不但逐渐丧失了此前在商贸中心建设初始已经开始聚拢得颇为令人艳羡的人气,而且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飞速发展,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以致“孔雀东南飞”的人才流失状况更是日甚一日,留下来的,未走成的,也是士气低迷,对振兴甘肃、振兴兰州缺乏信心。在社会上,有一种悲观、沮丧的情绪悄然蔓延。因此,‘我们太需要有一个前所未有的上档次的大型形象工程启动上马了,以鼓舞人心,引入眼球、聚集人气、壮大人脉了!而大型主题公园敦煌壁画景观园的建设,所展现的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形象景观了,她举世无二的主题,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依借敦煌文化先声夺人的海内外影响,注定是大型规模的文化设施建设的巨擘筹划,展现的更是一种自主创新意识!一种发展思路的谋略!一种浸渗于人们地方文化情结中的精神自豪!一种人气恢复和人心振奋的希望之光!我省邓志涛先生所著《西部情结》(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中有《“形象工程”草》一文,对甘肃如何通过形象工程树立自己的形象积极谏言,发人深省。内中,他把“实施一项全方位的形象工程”喻为一副扑克牌局,而打好这一牌局的关键在于出好兰州和敦煌这两张大小王牌。而私意以为,如能在兰州建设“敦煌壁画建筑景观园”,即如同这两张王牌并出的底末双扣,大小通吃。因为,谋甘肃发展,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文化建设,无论是期以跨越式的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还是持之以恒地做到人的精神观念的转变,都不能不唯兰州为马首是瞻,不能不唯敦煌为兵锋前驱。所以,此一举措如能很好实现,一定对甘肃的未来发展大计,会起到一种双雄引领起飞的战略图谋。
三、敦煌壁画建筑景观园建设的
步骤和有关措施
如前所论,蕴藏于敦煌壁画中的建筑形象资料的确是一笔价值连城的资源财富,以之为题材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建设敦煌壁画建筑景观园,亦是在理论上十分可行的在操作上简便易行的项目。但在目前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为了保证该项目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我们不但要在资金的筹措上需要巧妙运作,而且在运用创意、资料整理、规划设计上也需要心计和一定的步骤。为此,笔者仅就想到的一些相关问题,再费辞说。
1.以笔者曾参与西安大唐芙蓉园之前身长安芙蓉园建设几年对业界的了解,以及目前国内外主题公园发展情况的分析,敦煌壁画建筑景观园的创意设想,应该是一项含金量颇重的项目。而希图利用敦煌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人类的敦煌”的知名度打造主题公园的想法,在社会上也是酝酿已久。如几位在国内主题公园业界享有声誉的投资人,即就此和笔者多次商量晤谈,意欲在东南沿海一带实施项目。在笔者撰写此文期间,一些商界的朋友仅仅闻说鄙人在写一篇取材于敦煌文化的主题公园的创意策划,就在未知端详的情况下对此表示了强烈兴趣,愿意就购买创意发明的专利进行磋商。为此,笔者为达成对甘肃发展尽一份心力的愿望,特吁请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对此尽快作出回应,迅速组织各个方面的相关专家集思广益对之详加论证、立项实施。使过去由于我们的木讷迟滞,造成创意成果方面造成的流失状况,不复上演。
2.为了保证敦煌壁画建筑景观园的设计规划事宜顺利实行,对于敦煌壁画中的建筑资料的发掘和整理,亦当先行。而于此,甘肃有着独特优势。不唯得地利之便,亦是人才济济。光是敦煌研究院数十年如一日临摹、研究壁画的诸位先生,对其可以说已是轻车熟道,如数家珍,并已有孙儒僴先生已经出版之《敦煌石窟保护与建筑》为之打下了一定基础。因此,在此基础上,于开展资料整理工作的同时,实际上还能够衍生另一大型文化建设工程,这就是更进一步对壁画中的建筑形象详加摸排,分门别类总其大成,编辑出版《敦煌壁画建筑图录总集》。笔者以为,此项目之达成,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不容低估的。亦希望领导及有关部门决策立断,争取尽快实行。
3.对于敦煌壁画建筑景观园之筹资策略,以笔者的见识是由政府设法来做为上策,中策为由甘肃有关企业以股份制为之。这样做的目的,旨在肥水不留他人田。以西安大唐芙蓉园为例,其在长安芙蓉园项目实施阶段,1 000亩土地征地款仅不到1亿元,合每亩8万多元。但一经破土动工,周边每亩地价竟飙升到30万~40~i-‘元。一条马路相隔之西安电影制片厂所属之秦王宫,更是不惜拆毁其园林建筑,每亩竟拍卖到130万之巨。后来,还是政府再行运筹,以1.5倍的价格由曲江旅游度假开发区费尽周折的从长安芙蓉园发展有限公司一揽子整体赎回。大唐芙蓉园号称13亿资金建成,实际包括有对前期开发商近5个亿的赔付在内。此可谓殷鉴不远,值得我们深思度谋。另外,在此问题上,笔者还有一也许是不谙习理的奇想,即敦煌文化作为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而敦煌壁画景观园是在当代条件下对敦煌文化的一次有效的继承和发展,也可以说是对敦煌文化实施的一项保护工程,其壁画建筑图像的落地实现,对于古建筑学术研究以及实用操作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因此,是否能够在此项目上通过有关渠道,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是国家文物局、建设部等方面争取一些资金而通过敦煌文化特殊而巨大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渠道募集资金,也并非没有可能。
4.关于敦煌壁画建筑景观园在兰州的选址,考虑到一旦实现就要与敦煌文化巨大的影响力相匹合和对敦煌壁画建筑形象资料的涵盖性,以及一定要达成的预期规模效应和长期效应,笔者以为其辟筑于一交通便捷,又距离市区不选的开阔地带较为合适。即敦煌壁画建筑景观园的大小建筑至少不应下于百座。结合必要的园林、湖泊、岗峦、广场等造景和休闲、会议、博展、娱乐设施场地,其占地面积应在2 000亩~3 000亩左右。而且为了以之为起点,保障后续发展的必需,如毗邻建设丝绸之路文化公园、黄河文化博览馆、西部民俗村等项目,进一步开发房地产业,形成一个兰州旅游度假居住的新的城市团组,还应预留足够的地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