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5800000012

第12章 历史文献编纂形式(1)

一、文书

古代盟约、公文、契约、书札、案牍以及文字图籍等,如《侯马盟

?41?书》、敦煌文书、吐鲁番文书、徽州文书等。

《侯马盟书》,春秋晚期晋定公十五年到二十三年(前497—前489)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1965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在发掘山西侯马晋城遗址时发现。盟书又称”载书”。《周礼?司盟》:”掌盟载之法。”注:”载,盟誓也,盟者书其辞于策,杀牲取血,坎其牲,加书于上面埋之,谓之载书。”当时诸侯和卿大夫不时举行盟誓活动,盟书皆有数本,一本埋在盟所或沉于河,以取信鬼神,与盟者各持一本归,藏于祖庙或司盟之府。出土的《侯马盟书》计5000余件,字迹比较清楚的有656件,每件最少10余字,最多达200余字,用毛笔将盟辞书写在圭形的玉石片上,字迹一般为朱红色,少数为黑色,字体近于春秋晚期的铜器铭文。《侯马盟书》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文书、古代盟誓制度、古文字以及晋国历史都有重大意义。

吐鲁番文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古墓葬区出土的东晋到元代(公元4一14世纪)这一历史时期的纸质写本文书。主要是汉文,也有古粟特、突厥、回鹘、吐蕃文等。19世纪末,在敦煌文书被劫掠的同时,吐鲁番文书也先后遭到来自俄、英、德、日等国人的掠夺。至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外陆续发表了一些中国吐鲁番文书的考释材料,颇引人深思和重视。20世纪中叶,我国考古学者黄文弼两度赴该地考察发掘的研究成果,至1954.年始发表于中国科学院出版的《吐鲁番考古记》中;自1959年起,我国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墓葬区进行十余次大规模发掘和清理,写成的发掘报告和文书简介,在70年代后期分别以普及本和图版本陆续出版,吐鲁番文书就其性质可分为以下4类:一是公府文书,有朝廷诏敕、律文、籍账以及各级军政机构的文牒;二是私人文书,包括世俗及寺观年有的衣物疏、功德疏和其他各类疏,以及契券、遗嘱、辞、启、信牍等;三是古籍,有儒家经典、史书、诗文、启蒙读物等;(4)佛教经论、道教符录、醮辞经文以及其分宗教的文书和典籍。吐鲁番文书早于敦煌文书,其中以唐代公私文书数量最多,是研究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原始文献资料。

敦煌文书,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出5一11世纪的多种文字古写本。1900年道土王圆箓发现于莫高窟17窟藏经洞。1944、1965年又续有发现。遗书总数超过4万件,其中汉文写本在3万件以上,另有少量刻印本。遗书多为卷轴式,写本题款有记年者近千件,年代最早者为西凉建初元年(405年),最晚者为宋咸平五年(1002年),汉文写本的百分之七八十写于中唐至宋初。敦煌汉文写本中佛典占95%,包括经、律、论、疏释、赞文、发愿文、忏悔文等;非佛典文献占5%,包括经、史、子、集四部,其中曾发现一些很有价值的佚书。敦煌文献中最有珍贵史料价值的是官私文书。官文书有符、牒、状、帖、榜文、判辞、过所、公验、度牒、告身籍账等。其中租佃契、典地契、借贷契、买卖契、雇佣契等,都是研究唐五代至宋初社会经济史的第一手文献资料。截止目前,敦煌文书研究已成为敦煌学这一国际显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徽州文书,明代安徽徽州地区的文书,包括官府文告和私人契约等。明代徽商势力雄厚,徽州经济和文化都很发达,文书契约存留至今的比较多。现在安徽、北京、南京、天津一些图书馆和科研单位多有收藏。其中官府文书有府颁发的文告、编发的户帖、清册供单、鱼鳞图册、催征税粮条鞭长单、审图小票、审定户由、归户册等;私人文书契约多属程、汪、胡、王等大户的文件,如收租底账、分家合同等等。这些文书对于研究明代徽州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关系、租佃制度、商业资本的发展以及封建宗法制度的状况,都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二、档案

具有查考、使用价值,经过立卷归档集中保管起来的各种文件材料,称为档案。古代档案,先后以甲骨、简牍、金石、缣帛为载体,造纸术发明以后,档案又以纸为书写材料。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现代一些具有保存和查考价值的照片、影片、录音带也可存作档案。我国档案起源很早,清末河南安阳土的甲骨卜辞,”属于王室的文书记录,是殷代的王家档案”(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第46页)。存世和出土的西周铜器铭文,所记有册命、赏赐、志功、征伐、诉讼等各个方面的大事活动,史学家把这些铭文看作”《周书》之逸篇”(敦沫若《周代彝铭进化观》),也正因为具有档案性质。1975年底在湖北云梦睡虎的秦墓中出土的1000多枚秦简,其中大部分是秦代律法的原文和解释,是一批非常珍贵的律法档案。上述这些都是现存古代档案的实物。我国现存的档案实物,除上述甲骨档案、金文档案、简牍档案以外,以明、清档案所存为最多,大约有1000多万件(册),主要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包括明清两朝中央机关和少数地方机关、少数个人的档案,共计74人全宗。其中明朝档案很少,只有3000多件,主要是天启、崇祯时期的兵部档案,也有少数其他各朝档案。清朝档案在所藏明清档案中占绝大多数,从时间上看包括入关前天命九年(1624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以溥仪退位后于1912至1940年形成的档案,从所属全宗看,有中央国家机关的档案,有管理皇族和宫廷事务机关的档案,有军事机构的档案,有地方机关的档案,也有个人全宗的档案。从档案的种类和名称来看有上行文书、下行文书、平行文书、特定用途的文书。帛、诏、诰、敕、题、奏、表、笺、咨、移、札、片、禀、呈、照、单、函、电、图、册等不下百种之多。从文字上看,绝大部分是汉文档案,一小部分是满文或满汉合璧档案,也有少量的外文档案和少数民族文字的档案。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从1925年起,编辑出版的各种档案史料汇编、目录、图集、论述文集等共有50余种。370余册,其中如《文献丛编》、《掌故丛编》、《清代文字狱档》、《筹办夷务始末》等,为当时的史学研究,提供了不少新的材料,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新中国建立至1985年的35年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先后编辑版的史料有21种,74册,约2472万字。其中《中法战争》、《辛亥革命》、《义和团档案史料》、《戊戌变法档案史料》、《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等,都是非常有影响的档案史料。

档案在历史研究中有重要作用。档案是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自然产生的,是原始的文字记录,从未经过修改和加工,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可以直接反映出历史的原貌。档案是作为人们的交流的工具客观地产生而不是专门编写的。由于档案具有这种原始性和客观性,所以它比其他史料、典籍更加真实可靠。举例来说:研究明清史,一般都根据《明史》、《清史稿》以及官修的会典、方略等史籍,其实这些史籍都是根据档案编写的,与档案相比,这些史籍又都属于第二手材料了。再如《清史稿》一书,虽然经过了长达14年的编纂,使用过清代国史馆历年收集的大量史料,可是却有使用清官秘藏的”大内档案”,因而《清史稿》在史实的论述和材料的引用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讹误和缺漏,成为憾事。对于档案典籍的重视和利用,是我国自古相传良好的历史传统,孔子整理六经,司马迁编纂《史记》,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章学诚编写地方志,都重视搜求并使用过大量档案材料,取得卓越的成果,是据档修史、以档证史以及体现史档结合的突出的成功范例。

三、总集

汇集多人的单篇诗文为一书,系为总集,与别集相对而言。我国古代文献典籍采用”四部分类法”,其第四大类称为集部。《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总序》说:”集部之目,楚辞最古,集次之,诗文评又晚出,词曲则其闰余也。”它把个人的诗文集称作”别集”,把许多人作品的合集或选本,称作”总集”,它在《别集类小序》中说别集的产生,始于东汉,盛于齐梁;同时在《总集类小序》中对于总集的产生。说了这么一段话:”《三百篇》既列为经,王逸所哀,又仅《楚辞》一家,故体例所成,以挚虞《流别》为始。”这说明总目编定者纪昀也认为《诗》、《骚》应为先秦时代的总集,确已无疑,那么总集这种体裁的产生,并不迟于别集,当然定型和完善是后来的事。《晋书?挚虞传》上说挚虞”撰古文章,类聚区分为三十卷,名日《流别集》,各为之论,辞理惬当,为世所重”。后人把《流别集》所作各种体裁文章的评论,集中摘出,成为专论,即《文章流别论》,论到的文体有颂、赋、诗、七、箴、铭等11种,原文已佚,尚有若干片段,散于唐宋类书中。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自晋代以迄陈、隋,总集共有249部5224卷。挚虞的《文章流别集》、李充的《翰林集》、刘义庆的《集林》,是其中比较著名的,因为都已亡佚,今天所能见到的现存最早的总集,应是南朝梁萧统所编的《文选》。

总集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包罗一个时代的全集,如《全辽文》;一类是经过精选的选本,如《古文观止》。关于总集的作用,《四库全书总目》中说:”一则网罗放佚,使零章残什,并有所归;一则删汰繁芜,使莠稗咸除,菁华毕出,是固文章之衡鉴,著作之渊薮矣”。就是说:总集既可把散佚的、零星的作品,集中起来,又可做一些鉴别删选的工作,去其芜杂,取其精华,使它成为一个文章的总汇。这些大型的总集和重要选本,对于古籍研究,有很大的参考和使用价值。在历代编写的总集中,《古文苑》、《玉台新咏》、《文苑英华》、《唐文粹》、《宋文鉴》、《元文类》、《中州集》、《河汾诸老诗集》以及《全唐诗》、《全唐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魏晋南北朝诗》等,都是公认的著名的诗文总集。

总集是古典目录学的名称,当代一般多用”专集”这个体裁名称来指称这类汇集多人单篇文章的集子。从实际内容来看,现在编的一些专集,应该都是总集。这些专集,有把不同作者专门就某一题目写的单篇文章汇编而成的,也有专把同一作者在不同时间里围绕同一题目写的单篇文章汇编而成的。在通常情况下,这类专集都有一个直接表示书籍内容的醒目的书名,如果是围绕某一时期内研究或议论热点收集文章汇编而成的专集,往往具有时效性,这一点可说是它与旧时的总集不同的地方。

四、别集

汇集一人的多种文体作一书,称为别集,与”总集”相对而言。多数别集以文艺性作品、诗文书牍等为其主要部分,但有的别集也包括论说、奏议、序跋、书信、语录、传记等著作,内容相当广泛。如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苏轼的《东坡七集》、归有光的《归震川大全集》、吴伟业的《梅村家藏稿》等,都是别集。《四库全书总目.别集类小序》说:”集始于东汉,荀况诸集,后人追题也,其自制名者,则始于张融《玉海集》其区分部帙,则江淹有前集、有后集。梁武帝有诗集、有文集、有别集;梁元帝有集、有小集,谢脁有集、有逸集。与王筠之一官一集,沈约之正集百卷,又别选集略三十卷者,其体例均始于齐梁,盖集之盛,自是始也。唐宋以后,名目益繁”。由魏晋到齐梁,是我国文学形式发展并走向定型、成熟的时期。文学创作的繁荣、标志着文学已经取得了正式的独立地位。纪昀说别集始于东汉、盛于齐基本上是对的,其实他还是沿用了《隋志》”别集之名,盖东京之所创”的说法,他们大概都因为《汉志》有”诗赋略”而无文集。所以作了这样的推论,余嘉锡先生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说:”周、秦、西汉之人,学问既由专门传授,故其生平各有主张,其发于言而见于文者,皆其道术之所寄……以成一家之言。故西汉以前无文集,而诸子即其文集,非其文不美也,以其为微言大义之所托,言之有物,不徒藻绘其字句而已”(《古书通例》卷二)。不过,在历史上大凡一种文献体裁的出现,都有一个渐变的过程,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的。据《后汉书?文苑传》记载:杜笃”所著赋、诔、吊、书、赞、七言、女诫及杂文,凡十八篇”,刘珍”著诔、颂、连珠,凡七篇”,可见在汉代文章还是以单篇著录的。由此不难推想,西汉末年即使已有别集之实,但决然没有别集之名,别集似乎处在若有若无之间,这种状况,至东汉才有所改变,至魏、晋则有更大的改变,魏晋文人多有诗文专集,见于《晋书》、《隋书》著录的,不下一二百种。

传世的古代集子,都为后人所编,经过传抄,内容常有出入。唐人诗集,大都不分类,也不分体,宋人编定唐人集子,喜欢分类,明代刊行时,又喜欢分体,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本子,已经不是唐人文集的原来面貌。存留至今的明人文集的数量,尚无全面的统计数字,据有关资料报导,除诗集外,约有2000余种,作者1500余家,包括元、明之际和明、清之际两批跨朝代的学者。清代别集特别多,更难统计出确切的数字。据《清史稿?艺文志》的载录,共收别集类书目1685部,《清史稿?艺文导补编》又续收别集类书目2890部,包括一部分清人所辑前代人的诗文集子,又据有关资料透露,曾有学者检索中国各大图书馆收藏的有关书目卡片,共得清人诗文别集目录约1.3万余种,但也不是最终核实的数字。

“别集”是古典目录学的名称,当代人从它的内容出发,多把个人的”别集”称作”文集”。文集分全集、选集两种。全集除收录作者的全部著作外,还可附各种异文、草稿、日记、书信、札记等;选集则根据选家所定标准,辑录作者的主要著作,有时亦酌情加附录。有些选集,收罗较广,但总不及全集齐备。现代所编的全集或选集,一般都按作品写作或发表年月也可根据作品的体裁或题材加以分类,然后按时间先后编定。

五、政书

专门记载历代或一代典章制度的专书,称为政书。它收集历代或一个朝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方面的史料,分门别类地加以编排和叙述,具有制度史、文化史和学术史的性质。它的内容,议论较少而资料丰赡,具有较强的工具作用。

“政书”一词最早见于《四库全书总目》,在史志目录及私人藏书目录中称其为”故事”、”典故”、”仪注”。通常所说的政书,包括”十通”和历朝的”会要”、”会典”。

同类推荐
  • 大唐神仙

    大唐神仙

    一位爱国神偷自国外偷回国宝,却被国外杀手追杀身亡,临死前将国宝交给了一位图书馆员工商清逸,哪知被杀手一枪爆头,身死穿越,其灵魂带着图书馆来到了武德九年……
  • 中华上下五千年(2)

    中华上下五千年(2)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期间流传有许多的神话,历史故事等。故有书《中华上下五千年》。
  • 江南豪侠传

    江南豪侠传

    北宋末年,六贼乱政,朝廷昏庸,官场腐败,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花石纲激起江南百姓的强烈反抗。方腊揭竿而起,天下英雄闻风响应。屡克官军,在杭州建立了“天元”农民政权。北有宋江,南有方腊,大宋政权风雨飘摇。后方腊与宋江准备联手,推翻大宋王朝,不料女真崛起,金军南下,使宋江、方腊改变计划,助岳飞、韩世忠大破金兵,促成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 魔鬼掌中的女人

    魔鬼掌中的女人

    日军铁蹄下的女人,被魔鬼撕裂的人生,一腔血泪,一腔情,活着,为了死去的人说话…
  • 混明

    混明

    【签约作品,完本保证,更新稳定,敬请收藏】混迹在历史混乱的明朝是为《混明》特种兵苏翔穿越到了一个历史完全不一样的明朝,在这个无法预知历史的时代,他该往哪里去?想看江湖风雨?就看看主人公如何当上明教教主。想看商场经营?这里有主人公建立起的强大商业帝国。想看沙场战争?别错过对日、对蒙和大周的复国战争。想看官场倾轧?波谲云诡的夺嫡之争正在上演。想看情场风流?本书非11,但主人公的爱人肯定不止一个。本书宗旨:主人公的智慧很重要,该YY才YY,保证看得过瘾!本书读者群:67262934欢迎大家来讨论一下情节的发展!!!****少发的16章已经发上,在第一卷最后,感谢大家。
热门推荐
  • 中国哈萨克

    中国哈萨克

    《中国哈萨克》这部书,通过介绍哈萨克民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情况,向我们展示了哈萨克族的历史沿革、地理分布、语言文字、文化传统、科学教育、医疗卫生、宗教习惯、风俗礼仪、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内容,是我们了解哈萨克民族的一个窗口。希望通过此书的出版,能在增进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加强团结,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中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
  • 养老奉亲书

    养老奉亲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吾喵归处

    吾喵归处

    人类少女和喵科少年的温馨故事。带着马桶穿越到异世大陆的少女,因为身材娇小而被人当做无法生育,故意指给了部落里最不受待见的混血少年。两个人搭伙过日子的故事……
  • 末日修仙劫

    末日修仙劫

    准备改个书名......末日的修真世界前面内容很平淡呐,文采不够,改不动。正努力把后面的写好一点。
  • 政治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政治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秦始皇如何霸气一统六国,刘邦如何成为布衣天子,武则天如何成为千古第一女皇?答案是他们的政治思想和谋略机智成就了他们。《政治家成长故事》为读者朋友们呈现了著名政治家们的辉煌一生,主要内容有:第一良相魏征、乱世中的雄杰曹操、北宋改革政治家范仲淹、千古一帝康熙等故事。
  • 半世阳光

    半世阳光

    在我们生命中,总有那么个人在不经意间出现,当你遇到她时,也许只需要一眼,便再也忘不掉了。
  • 天价绯闻

    天价绯闻

    她是个不入流的小歌手,奢靡酒宴上差点失身时,多年未见的男神从天而降,救她于水火之中……某日,男神盯着她一脸淡定的问:“你喜欢什么样的男人?”她勾唇而笑指着电视上的某男星说:“我喜欢的男人上得了厅堂,下的了厨房,颜值高,体型高,学历高,不抽烟不喝酒不嫖赌,挣得了大钱,耍得了小贱……”某男人挑眉:“可是你要胸没胸,要屁股没屁股,浑身上下没任何优点,凭什么窥视我的美貌?”宋伊人怒:“我说的不是你。”挺挺自己的傲人胸部“你眼睛瞎了,所以才看不见我的前凸后翘!!”说着还不忘记摆出一个勾人的s曲线。“你要干什么啊啊啊啊!”宋伊人一阵尖叫,只见一只大手朝她胸口袭来。“我不用看,大手一摸便略知一二!”
  • 千金之谜

    千金之谜

    吃货?逗逼?自信?骄傲?聪明?勇敢?励志?这些通通跟女主角没有关系!!这个说话唯唯诺诺的女孩,不聪明,不斤斤计较,不惹是生非。可是偏偏在这个与平等挂不上勾的学院生活,偏偏在这里爱上了一个人,也是因为这样,让她遇到了许多人许多事,也让她看清了自己。或许她只是一介平民,又或许她身上有着惊天的秘密。好奇就看看~
  • 断肠词

    断肠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色女神俏老婆

    绝色女神俏老婆

    “该死的,你到底是谁?”“我是杀手!”“那你是来杀我的?”“不!我是来找你给我生猴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