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5800000024

第24章 目录学的类别(1)

一、图书目录的类别

图书目录,始自汉代。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汉成帝河平年间整理朝廷图书时,命”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而由刘向总其成。每一部书校好之后,刘向便写成《叙录》一篇,介绍作者生平,篇章内容,以及学术源流,雠校经过,随同本书奏上。后来又将群书《叙录》汇编在一起,以便别行于世。故称《别录》。这是目录解题的开端。刘向死后,他的儿子刘歆又在《别录》的基础上删繁就简,编为《七略》。这部书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部分。其中辑略是综合叙述学术源流的绪论,实际登录书目的门类只有六略,故汉人亦称此书为六略。这是我国图书分类的开端。

《七略》散佚已久,真相难见。但班固作《汉书?艺文志》,门类完全依照《七略》。现据《汉书?艺文志》,列其类目如下:六艺略易 书 诗 礼乐 春秋论语孝经 小学诸子略 儒家 道家 阴阳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纵横家 杂

家 农家 小说诗赋略赋一赋二赋三 杂赋歌诗兵书略权谋 形势 阴阳 技巧数术略天文 历谱五行蓍龟 杂占 形法方技略医经 经方 房中 神仙

上述六略,共38种,纲举目张,条理秩然。这样有系统的图书分类法,出现在1900多年之前,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

《七略》之后,七分法在我国所有人沿用,刘宋元徽年间目录学王俭撰成《七志》。梁朝时阮孝绪又撰成《七录》,但二书尽佚,只能从《隋书?经籍志》和《广弘明集》卷三保存的资料来推知其分类。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另一系统是今日仍在通行的四部分类法。起源于魏晋时代。魏元帝时(公元260年一264年)秘书郎郑默编定一部四分法的图书目录,叫做《中经》。到晋武帝咸宁年间(公元275年一280年),秘书监荀勖根据《中经》,另编《新簿》,分为甲乙丙丁四部,以总括群书。甲部纪六艺、小学等书。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数术。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其次序是经、子、史、集。东晋元帝时(公元317年一322年)著作佐郎李充撰《四部书目》,略易荀氏旧例,定五经为甲部,史记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后世目录以经、史、子、集分部者,实本于李充。唐初修《隋书?经籍志》,便直标经、史、子、集四部之名。自以后,无论史志(正史中的艺文或经籍志),官簿(崇文总目、四库全书总目之类),私人藏书书目。究其源流,首推《隋书?经籍志》,其四部四十种分类方法及其含义如下:

经部——易(记阴阳变化),书(记帝王遗范),诗(记歌咏情志),礼(记文物典制)、乐(记声容律度),春秋(记行事褒贬),孝经(记人伦规范),论语(记先圣言行),图谶(记六经谶说),小学(记文字音韵),共lO种。

史部——正史(记纪传表志),古史(记编年系事),杂史(记帝王杂事),霸史(记伪朝国史),起居注(记人君言动),旧事(记朝廷号令),职官(记官朝名品),仪注(记吉凶仪制),刑法(记律令刑典),杂传(记先圣人物),地理(记川川郡国),谱系(记氏姓承系),簿录(记典籍目录),共13种。

子部——儒家(记仁义教化),道家(记清净无为),法家(记明罚饬法),名家(记循名责实),墨家(记强本节用),纵横家(记辩说辞令),杂家(记兼通众说),农家(记播艺耕稼),小说家(记街说巷语),兵家(记权谋制度),天文(记星辰象纬)历数(记治历算法),五行(记卜筮占候),医方(记药饵针灸),共14种。

集部——楚辞(记骚人讽谏),别集(记个人诗赋杂论),总集(记诗文总抄),共三种。另附,道经(记神仙道法),佛经(记佛法教化)。

唐代以后,各种书目大体都沿袭《隋书?经籍志》四部分类法的体例。清乾隆间官修《四库全书》依据时代发展和书籍新体例的出现,依四部对古籍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分类。《四库全书》的分类情况是:

经部10类:易类,书类,诗类,礼类(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训诂、字书、韵书)。

史部15类: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秦议类(诏令、奏议),传记类(圣贤、名人、总录),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纪),职官类(官制、官箴),政书类(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目录类(经籍、金石),史评类。

子部13类: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推步、算书),术数类(数学、占候、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艺术类(书画、琴谱、篆刻、杂技),谱录类(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杂家类(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类书类,小说家类(杂事、异闻、琐语),释家类,道家类。

集部5类: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

在四部分类法盛行的长时期内,学得们感于四部分类的局限和狭隘,不足以统括群书,即使勉强归类,也大有”削足适履”之叹.于是仍然有依仿《七略》体例来编排书目的。南朝刘宋时,秘书丞王俭在既造《元徽书目》,以甲乙丙丁部次群书的同时,又仿《七略》别撰《七志》40卷,与之并行。南朝梁阮孝序又撰《七录》,把书籍分为七类55部。宋李淑撰《邯郸读书志》载其家藏图书,于经、史、子、集四志外,又加艺术志、道术志、书志、画志,合而为八。这些新添的部类,都是从子部内分出来的。至于郑樵《通志.艺文略》,则更自创新例,将所有图书分为12类。经类以外,别立礼、乐、小学三类;诸子类以外,又别立天文、五行、艺术、医方、类书五类;合之史类、文类而为12类。也仍以从子部内分出者为多。下至清代学者孙星衍编《祠堂书目》,将群书分为经学、小学、诸子、天文、地理、医律、史学、金石、类书、词赋、书画、小说等12类。

二、目录学的史部细目

汉代史书不多,《七略》著录的史书仅有411篇,故《七略》没有把它独立列为一类,只附录在六艺略的春秋家。晋苟勖编造《新簿》时,史书渐多,乃自成一类,列为丙部。梁阮孝绪编定《七录》时,记传录著录史书1020种,1.4888万卷。可见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发达,史书越来越多。故阮氏在《七录?记传录》内分史书为12部,即:国史部,注历部,旧事部,职官部,仪典部,法制部,伪史部,杂传部,鬼神部,土地部,谱牒部,簿录部。从阮氏分出细目后。隋志以下,大都在这一基础上加以分合损益。兹就常见的几部史志、官簿和私家书目中所分史部细目胪列如下:

正史 古史 杂史 霸史 起居注 旧事隋书?经籍志:

职官 仪注 刑法 杂传地理 谱系。簿

录(十三日)旧唐书?经籍志: 正史 编年 伪史 杂史 起居注 故事

职官 杂传仪注刑法 目录谱牒地

理(十三日)宋史?艺文志:

正史 编年 别史 史钞 故事 职官 传

记仪注刑法 目录谱牒地理 霸史

(十三目)崇文总日:

正史 编年 实录 杂史 伪史 职官 仪

注 刑法地理 氏族岁时传记 目录

(十三目)郡斋读书志: 正史 编年 实录 杂史 起居注 故事

职官 刑法传记地理谱系 食货 目

录(十三录)通志艺文略: 正史 编年 霸史 杂史起居注 故事

职官 刑法传记地理谱系 食货 目

录(十三目)直斋书录解题: 正史 别史 编年起居注 诏令伪史

杂史 典故职官 礼注 时令传记 法

令谱牒 目录地理(十六目)明史?艺文志: 正史(编年在内)杂史史钞故事职官

仪注 刑法传记地理谱牒(十目)四库全书总目: 正史 编年 纪事本末别史 杂史 诏令

奏议传记史钞.载记 时令地理职

官 政书 目录 史评(十五日)书目答问:

正史 编年 纪事本末古史 别史 杂史

载记传记诏令奏议地理政书 簿

录金石 史评(十四目)

三、史志书目

史志书目是纪传体或其他体裁史籍种传记典章制度的”志”的一种,专门记载图书典籍,有的叫艺文志,也有称为经籍志的。史志目录是纪传体或其他体裁史书中记典章制度的”志”的一种,专记图书典籍,有叫艺文志的,也有叫经籍志的。

(一)通史史志目录。这里所指的通史,有的是纪传体但未被列入正史,有的则是仅贯通古今的类书或政书。其中有艺文志的,是宋代郑樵的《通志?艺文略?图谱略》。王应麟的《玉海?艺文》和宋末元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经籍考》。

(二)断代史史志目录。东汉班固在撰写《汉书》时,专门编排了记载图书的部分,这便是《汉书?艺文志》,为断代史史志目录之首创。此后,历代正史中多有艺文志或经籍志.在正史中留下了记一朝藏书或一朝人著述的记录。汉代以后,晋末袁山松曾编过《后汉书?艺文志》,可惜早已亡佚.再后来,唐朝魏征等人撰《隋书经籍志》,五代时刘晌撰《旧唐书?经籍志》,宋代欧阳修撰《新唐书?艺文志》,元朝脱脱撰《宋史艺文志》,清朝王鸿绪汇辑有《明史?艺文志》,民国年清朝遗臣赵尔巽撰有《清史稿艺文志》等。上述断代史志目录除王鸿绪《明史艺文志》和赵尔巽《清史稿艺文志》分别记载明、清人著作以外,其余都记载相应朝代图书收藏情况。

(三)补断代史史志目录。断代史史志目录,有的朝代有缺,遂为其补缺。尤其是1679年清朝的”明史馆”成立以后。兴起了一股补撰正史艺文志的风气。先是补辽、金、元三代的,后又渐及于后汉、三国、两晋和五代的。补志主要根据各正史的列传,其他正史艺文志及有关的目录资料。一种艺文志的补撰或补注往往有几家。这中间正史原来没有艺文志对其作补编的,如姚振宗的《后汉书艺文志》及其《三国艺文志》,文廷式的《补晋书艺文志》。徐崇的《补南北史艺文志》,顾怀三的《补五代史艺文志》,王仁俊的《西夏艺文志》,仇灿的《补辽金元艺文志》等。正史原有艺文志为其作补注的,除宋代王应麟的《汉书艺文志考证》外,还有如姚振宗的《汉书艺文志拾补》,张鹏一的的《隋书经籍志补》,黄虞稷的《宋史艺文志补》等。由于正史艺文志的补撰与补注,使纪传体正史都有了艺文志,连贯起来就成为一部我国的古籍总目。

同类推荐
  • 异次元三国隋唐志

    异次元三国隋唐志

    未来28世纪,地球人类分裂为两大阵营,为争夺新时代的霸权,凭着强大的科技手段,各自依照古代演义小说重造战争体系,三国武将和隋唐英雄同时穿越时空,重生于异时代,风云再起,关公战秦琼的好戏,在太空时代真实地上演了!
  • 重生之铁血王爷

    重生之铁血王爷

    一次任务中,意外丧生的华夏龙组成员,穿越到不属于原来的历史帝国中去,在那里的身份是一位因智力不高而无法登入大宝的王子,因而被分封一地,打发去做了一个安乐王爷......
  • 古城记忆:丽江古城口述史

    古城记忆:丽江古城口述史

    这是一座至今仍存活着的古城,不少纳西族居民仍生活在其中。古城中保存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进入古城,除了看到保存完整的石板路、民居建筑、古桥梁、古寺庙、三眼井、古街、古巷、店铺、水系、河道、山体、园林、手工艺作坊等物质文化遗产外;还可感受到东巴经书、象形文字、古岩画、壁画、白沙细乐、洞经音乐、民族打跳、民族节庆、民族服饰、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还让人体验到纳西族优秀文化精神,比如纳西人始终坚持的和谐思维、和谐态度、和谐行为、和谐方式,充分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各个民族、多种宗教相互包容、共存共荣的和谐文化精神。
  • 大唐神仙

    大唐神仙

    一位爱国神偷自国外偷回国宝,却被国外杀手追杀身亡,临死前将国宝交给了一位图书馆员工商清逸,哪知被杀手一枪爆头,身死穿越,其灵魂带着图书馆来到了武德九年……
  • 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

    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

    如果有一天,您一睁眼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唐朝——不要惊慌,来,拿起这本《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先过了语言关,学几句中古汉语、唐朝国骂;再混进官府食堂开开小灶,品茶喝酒。记住,像穿越小说中那样大大咧咧走在街上,随手拿出纹银几两是会悲剧的,户口簿、暂住证一个也不能少。可随旅行团游览长安城最热门的五大景点,顺便逛逛青楼,看看马球,带上豹子去户外狩猎。更可入乡随俗,像个唐朝人一样过端午、春节、七夕情人节。想洋气一点也没问题,圣诞节唐朝就已有!运气好的话,还能受邀去别人家里做个客,唱K、跳舞,乐不思蜀,最后买套占地十亩限价房。
热门推荐
  • 花起梦落:妮子爱情

    花起梦落:妮子爱情

    她站在樱花树下,为樱花浇水,风一吹樱花的花瓣落在她的发上。哪怕只有个侧脸却没得如画一般。画的一角,一个亚麻色的少年在静静观看,刀削般的侧脸还显得稚嫩,他看得如迷,痴迷,贪恋。最后却像雾一般消散在梦里。十二岁的樱花雨。十八岁的壁咚。他们的一切如天注定。
  • 长冥界

    长冥界

    奏一曲九幽冥殇;舞一支鬼羽魅影;饮一盏孤梦血月;堕一刹无命轮回;许你一场盛世繁华;予你一世执手白眉;世人皆知,凤凰浴火,会涅槃重生,却不知,重生之时所付出的痛。本是有情之人,却被无情所害。好!既然如此,那便从此无情无心,就此绝爱。曾经她的痛终会像腐烂的伤口,骨肉重生……只是宿命难料,天命难测。这一世,是破虚还是……堕妄?……
  • 猜谜俱乐部(超级智商训练营)

    猜谜俱乐部(超级智商训练营)

    本书适合3至8岁!用谜语对游戏,父母问孩子答,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动脑能力。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是小朋友的谜语。看到最后,一切才恍然大悟,掩卷顿思,意犹未尽。独特的视角,零距离的进入青少年的内心世界;独特的编排体例,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阅读习惯。
  • 鞋道:汪海思维 行为探究

    鞋道:汪海思维 行为探究

    作者在满怀激情地赞美汪海以及双星集团所创造的业绩的同时,也没有避开使他们引起争议的一些问题,比如:借用佛教文化的某些说法来加强企业管理,请观音菩萨的佛像为双星信团值班站岗,以及在《鞋道》的最后一章“双星走好”进而提出的供汪海思考的若干忠告,等等,都写得妙趣横生,而又颇有深度。
  • 佛说德护长者经

    佛说德护长者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毁灭王神

    毁灭王神

    这里有肉身强大的武者,魔力恐怖的魔师,兼修魔武的毁灭者。邪魔入侵,人类之间又互相倾轧,大地之上到处都是战火与尸骸。就在人类大地将要覆灭时,一个天才少年与消失了无数年的王神剑相继出世,震惊十方。他们能否拯救世道于将倾之间?重现那个无敌传说?一切尽在毁灭王神。
  • 月下残阳:玉萧萧风兮兮

    月下残阳:玉萧萧风兮兮

    原是雪山孤女,终生守护在雪山与人为善可好景不长,天劫落入世俗,碰到命中的他而他却处处防备着他,直到他回头却回不到那份殇璃,命运交织缕殇,早已回不到当初的那份倾心,梅雪纷飞似看到了初见的那份奇景……
  • 王霸之我最嚣张

    王霸之我最嚣张

    见过嚣张,见过我这么嚣张的么?刘王霸左手掐教皇的脖子,脚下踩着圣人的屁股。在他的身前是千千万万跪拜的甲士。而他的背后,是无数巨龙的骸骨。对!他就是这个世界最强大,也是最嚣张的存在。他以亵渎正义为乐,他以嘲弄善良为荣。他的事迹不允许在任何记录中保存,他就是这个世界的最神秘的王霸!“叮叮叮。”他就是...“叮叮叮。”知道了,该起床了啊。
  • 乱世皇子之红颜

    乱世皇子之红颜

    她,到底是谁?属于这个世界的王者?天命者呵?她的路从来都是她自己的,属于她自己的!命主,你能预算过去,预算曾经,预算所有,却终究是逃不过命运。你算不出我的命,却算出了你的死因,为什么还要助我,明知是死路,明知道,那是死路呵,为何,为何,还要倾尽所有,只为,命运的牵扯吗。明知道前路是死崖,还是不顾一切的跳下去吗?这样的你,让我如何,如何放的下啊……万年后,你不再是他。异族,这已经逃离了你的预算。还能,还能找回你吗。=========本文为玄幻,跳坑的来!
  • 穿越之古剑奇谭

    穿越之古剑奇谭

    上古人类刀耕火种的时代,在龙渊之地,有一个天生强悍的部族。他们以禁断之术,铸造出七柄极具威胁的凶煞之剑……此举惊动了天神伏羲,意欲将这些逆天而为的人们灭杀,仁爱的女娲却究竟不忍,她带领着追随自己的人们,将七柄凶剑封印于人间,又为避免天神伏羲对人类的追究,而带着龙渊的人们进入无尽幽暗的地界……一位神奇的少年在一次阴差阳错的情况下来到了古剑奇谭的世界,在那里他和几位主角一起成长,一起欢喜,一起修炼。最终成仙的他毅然的放弃回家之路反而与女主角一起踏上寻找求生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