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5800000046

第46章 古代地理资料的检索

自从班固在《汉书》中首创《地理志》一体后,历代”正史”多有地理志、州郡志(或称郡国志、地形志、职方考等)。有些史书即使撰修时未有地理志,后人亦有补作(前开明书店已将其收入《二十一史补编》)。这些地理志前后承接,是研究历代地理沿革的主要资料。

一、地名辞典和历史地图的利用

遇到陌生的古代地名,可以先查阅百科性的辞典,如《辞源》、《辞海》。但这种辞典只能查到重要的古地名,有大量地名在《辞源》、《辞海》中查不到,这就需要查地名辞典。

清人李兆洛把历代正史地理志所载的郡县名,按下一字分韵编排,并叙述各郡县的沿革变迁,指出今(清)属何地,成《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20卷。这本带有索引性质的地名辞典,为查找地名提供了方便,旧时非常流行(有同治刊本,四部备要本),但内容比较简略,且系按韵编排,今天一般读者使用起来颇感不便。现代常用的地名辞典有:

《中国地名大辞典》,朱方、刘钧仁编,原北平研究院出版部1930年8月初版。这部辞典兼收古今地名,每一词条,先用罗马字注音,然后释义。书前有笔画检字,书末有罗马字译音索引。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臧励稣等编,商务印书馆1931年初版,1933年再版,1959年新印本。这部辞典所收地名,上起远古,下迄近代。书前有笔画检字,书后有四角号码检字,附”各县异名表”。

不少古代地名,地名辞典的文字介绍往往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那可以借助于历史地图。这类专门地图直观而清晰,可使我们一目了然地掌握有关的地理情况。

关于历史地图,清末杨守敬有《历代舆地图》,朱墨两色套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欧阳缨有《中国历代疆域战争合图》(武昌亚新地学社1920年版,1931年再版),苏甲荣有《中国地理沿革图》(上海日新舆地学社1922年初版,1930年增订版)。解放后出版的历史地图主要有:

《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史部分),顾颉刚、章巽编,地图出版社1955年版。内容有:原始社会文化遗址分布图、历代政区划分、人民起义、重要战争、交通运输、四邻形势等。有地名索引。此地图集在处理国界及少数民族地区方面有不妥善之处,故内部发行。

《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编辑,中华地图学社1974年起陆续出版。这部地图集,反映1840年以前我国各历史时期的政区设置和部族分布的基本面貌,分册出版:一,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时期,二,秦、西汉、东汉时期,三,三国、西晋时期,四,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五,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六,宋、辽、金时期,七,元、明时期,八,清时期。政区的设置和部族分布,选择其中某一年或某一时期的情况编绘。此外,还摘要选取了一部分政治、军事、经济、交通地名及山川、湖泊、沿海岛屿等。图集重要地名采用古今对照的表示方法。每册之后有地名索引(只收入古地名、古山名、古河名等历史内容,今地名、今山名、今河名等未予编列)。

二、全国性的总志

当地名辞典、历史地图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时,除可在正史中的地理志部分检索外,还可利用全国性的地理总志。正史中的地理志也是记载全国地理情况的,但一般比较简要;而地理总志是单独成书的专著.记载较详,有些是鸿篇巨制。

常用的地理总志有以下几种:

《元和郡县志》,唐李吉甫撰,40卷,现存34卷。此书以唐宪宗元和年间之郡县为本,原名《元和郡县图志》,”起京兆府,尽陇西道.凡四十七镇,成四十卷,每镇皆图在篇首,冠于叙事之前”(《元和郡县图志序》)。为现存最早的内容较完备的总志。但宋时图已亡佚,所以改称《元和郡县志》。李吉甫久任唐朝宰相,对当时图籍和全国情况较为熟悉,书中所记府、州、县、户口、贡赋等项,颇有史料价值,其体例对后来《太平寰宇记》等总志乃至府志县志都有很大影响。原书完成于元和八年(813年)。今本缺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四、三十五、三十六等卷。清代严观有《元和郡县补志》9卷,缪荃荪有《元和郡县志缺卷逸文》3卷。有《万有文库》本(附逸文)。

《太平寰宇记》,北宋乐史撰,记载太平兴国统一后中国的地理情况,故名。体例略依《元和郡县志》,但增加了列朝人物和古迹题咏等项,开后世方志记录人物、艺文的风气。内容赅博,又多载唐以前地志佚文,可补史籍之缺。原书二百卷,清代四库著录193卷,佚去7卷。黎庶昌自日本访得五卷半,刊入《古逸丛书》。

《元一统志》,元孛兰盻等撰,全称《大元大一统志》,初修于元至正年间,续修成书于大德七年(1303年),仿《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体例,于各路、各州、各县史迹,归纳为建置沿革、坊郭乡镇、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势、古迹、宦迹、人物、仙释等部门。所引资料,大江以南各行省,大半取材于《舆地纪胜》和宋元旧志,北方则多取材于《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和金元旧志,网罗宏富,《明一统志》即以此书为蓝本纂修,《元史?地理志》亦多取材于此。原书1300卷(焦弦《国史经籍志》、钱大听《元史艺文志》作1000卷,已在明代散佚,今只有残篇传世,赵万里有辑本,中华书局1966年版。

《明一统志》,明李贤等奉敕撰,原称《大明一统志》,90卷,天顺五年(1461年)成书,体例仿《大元大一统志》,以天顺时两京、十三布政使司所统之府为分卷标准,有建置沿革、郡名、学校、形胜、古迹、人物等目。此书引用古事疏漏之处颇多,但也保存了不少明代史料,可供参考。

《清一统志》,清代官修,原称《大清一统志》。清代修一统志共计三次:第一次从康熙时开始,乾隆八年(1743年)成书,342卷。第二次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成书,424卷(按子卷计,则为500卷)。第三次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成书,560卷。第三次本是在嘉庆十六年开始修订的,而增辑的材料又以嘉庆二十五年为下限,所以称为《嘉庆重修一统志》。每省先冠以图表,并总叙一省大要,然后以府、直隶厅、州分卷,有政域、分野、建置沿革、形势、风俗、城池、学校、户口、田赋、税课、职官、山川、古迹、关隘、津梁、堤堰、陵墓、祠庙、寺观、名宦、人物、流寓、列女、仙释、土产等目。资料丰富,体例也较谨严,是研究我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书。

四部丛刊续编收有《嘉庆重修一统志》,是用清史馆藏进呈写本影印的。商务印书馆为它编了索引,凡书内所有山川,古迹,关隘,津梁。堤堰,陵墓,祠庙,寺观,人物,流寓,烈女,仙释,以及图,表,疆域,分野,形势,风俗,户口,田赋,税课,职官,土产,建置沿革等均分别编制索引。索引共10册,用四角号码编排。

《天下郡国利病书》,该书120卷,顾炎武撰于1639—1662年,记载并论述全国地理形势、水利、粮额、屯田、设官、边防、关隘等情况,对关系到民生利益的尤为重视。该书取材于各府州县志、历朝奏疏文集及正史、实录,多明代史实,故为世人所重。有广州局本。另有四部丛刊三编本。

《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撰,130卷,成书于17世纪之末。卷1至卷9为”历代州域形势”,卷lO至卷123分述直隶、江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卷124至129为”川渎”,末以”分野”一卷殿之。着重考订古今郡县变迁,致详于山川险要与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是研究我国古代军事、地理的重要参考书。《书目答问》将它列入子部兵家类。有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中华书局1955年用商务本重印,精装6册。

著名的地理总志,还有唐代的《括地志》(李泰、萧德言等撰)、宋代的《元丰九域志》(王存等撰)等,不一一介绍。

中华书局正陆续出版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这套丛书包括《括地志》、《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大明一统志》、《读史方舆纪要》等。

三、地方志

以行政区域为范围,分门别类地记载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和现实状况的书籍,叫地方志。记载一省情况的,通常称为”通志”,如《广东通志》;记载一府或一县情况的,称”府志”或”县志”,如《苏州府志》、《吴县志》;重要的乡镇也有志,如《光福志》、《同里志》。

我国地方志有着悠久的历史,汉魏六朝时期数量已不少,如汉代辛氏《三秦记》、卢植《冀州风土记》、杨孚《交州异物志》、三国时顾启期《娄地记》、韦昭《三吴郡国志》、晋代常璩《华阳国志》、南北朝时期盛弘之《荆州记》等等。这些方志,记载着各地的郡县城郭,山水洲峡、风土人情、故事传说,有的文笔很是优美,如盛弘之《荆州记》所写三峡风光:”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500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可惜的是.宋以前的方志,绝大部分已失传,我们只能从各种古籍的引文中看到吉光片羽。

宋以来方志有了很大的发展,至明清则大盛。朱士嘉1962年左右统计说,现存宋以来地方志7618种。其中宋志33种,元志13种,明志867种,清志5615种,民国志1081种,1949年解放以来修志9种(《宋元方志传记索引》前言)。朱士嘉在《中国地方志浅说》一文中,又发表了新的数字,他说:”现存八千多种。……至于地方志的支流,如山志、水志、源志、堤志、塘志、园志、楼志、亭志、寺志、庙志、庵志、塔志、祠志、书院志等,尚未包括在内。”(见《文献》1979年第一辑)

我国方志数量如此之多,和封建统治阶级的提倡分不开。封建统治阶级把修志作为********的统治手段,经常发布修志命令。例如清王朝先后三次纂辑一统志,每次纂辑都先命令全国各地修地方志,而地方官吏和地主势力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也很重视地方志的编写。虽然这些旧方志充满封建意识,但提供了不少有用的资料。它们的功用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一)提供地方历史地理资料。由于方志一般是由长期生活在该地的人编写的,所以对地理情况的记载比其它书详细,也比较可靠,正如章学诚所说:”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真”(《修志十议》)。地方志一般有详细的地图,并有关于地方山川形胜、文物古迹的大量记载,图文并茂,尤便于参考。

(二)能提供部分正史所不见的史料。如南宋时浙江”铁弹子”利用歌曲发动起义一事,正史没有记录,却见于方志。又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一书,很多材料采自方志。

(三)提供经济、物产、科学史料等。例如,田赋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手段,所以,方志对此记载得特别详细,而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地主阶级残酷剥削农民的罪行。方志中大都记载了本地区的自然富源和劳动生产情况,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就曾据以编成《上海地方志物产资料汇辑》(中华书局1961年版)。北京图书馆编的《中国古今铜矿录》、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震资料年表》,都引用了大量方志材料。

(四)提供语言文学资料。例如《中国歌谣资料》(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部分歌谣即采自方志。又如赵景琛用方志材料写成《方志著录明清曲家考略》(收入《明清曲谈》)。有很多地方志对方言的记戴特别详细。日本波多野太郎编的《中国方志所录方言汇编》,附有索引,为利用方志中的方言资料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五)提供人物传记资料。正史记载人物有限,但方志中却记载了大量历史人物的传记资料《宋元方志传记索引》、《吴县志列传人名索引》和商务印书馆三十年代影印河北、山东、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各省方志时所附索引,都为我们利用方志中的传记资料提供了方便。

地主志的编纂体例,没有十分严格的固定格式,大体上包括地图、地理沿革、田赋、冢墓、职官、名胜古迹、学校、武备、寺庙、物产、风俗、重大事件、人物、艺文等项。如《江南通志》、《苏州府志》、《盐城县志》的目录如下:

江南通志目录(乾隆元年修)

舆地志(卷l一48)

图说 建置沿革总表建置沿革表 星野 疆域 山川 风

城池 公署 关津 古都邑 古迹坛庙 寺观

河渠志(卷49—66)

黄河 淮 江海 运河 水利 水利治绩

食货志(卷67—86)

田赋 户口 徭役 漕运 关税 户课 盐法钱法 蠲赈

积贮 物产

学校志(卷87—91)

学官 书院 试院

武备志(卷92—98)

兵制 江防 海防 驿传

职官志(卷99-118) 文职武职名宦

选举志(卷119-137)

进士举人荐辟

人物志(卷138—189)

名贤 宦绩 武功 忠节 孝义 儒林 文苑 隐逸 艺术

流寓 方外 贤淑义烈 完节 贞孝

艺文志(卷190-194)

经部史部子部 集部

杂类志(卷195-200)

纪闻

祥异摭史纪事辨讹

苏州府志目录(道光四年修)

卷首

巡幸宸翰

卷1

分野 疆域 建置沿革 形势

卷2

风俗

卷3

城池坊巷

卷4

卷5

卷6-7

水利

卷8-17 田赋

卷18

物产

卷19—23

公署

卷24—26

学校

卷27

军制

卷28

乡都村镇

卷29-30

津粱

卷3l

古迹

卷32—39

坛庙

卷40—43

僧寺

卷44-45

道观

卷46—50

第宅园林

卷5l一52

冢墓

卷53—59

职官

卷60-68

选举

卷69—74

名宦

卷75—108

人物 名贤 宦绩 武功 忠节孝义儒林

文苑 隐逸 艺术 流寓

卷109—118 列女

卷119-120 僧

卷121

卷122—128 艺文

卷129-130 金石

卷131-138 集文

卷139-143 集诗

卷144

祥异记兵

卷145-149 杂记

卷150

旧序

盐城县志目录(乾隆七年修)

卷一 舆图 沿革

卷二 天文 星野 祥异

卷三 地理 疆域 形胜 城池 坊都 庄镇 冈阜 街巷

桥井

卷四 民事 户口 田赋 同租 屯田 盐政 风俗

卷五 物产 五谷 蔬菜 果实 食货 花品 草属 竹木

药材 禽鸟 兽属 鳞介

卷六 水道 海河 堤闸

卷七 公署

卷八 学校

卷九 兵防

卷十 祀典 坛庙 寺观

卷十一秩官 文职 武职 名宦

卷十二选举 甲科 乡科 徵辟 贡生 武科 贡监 杂职

池封 戚畹 恩诏冠带

卷十三 人物 忠烈 仁迹 孝友 义行 文苑 隐逸

卷十四 列女 烈妇 烈女 贞女 孝妇 孝女 节妇

卷十五 艺文 文诗

卷十六 杂志 古迹 坟墓 坊表 仙释 轶事

从上面三种方志目录,我们可看出省、府、县志的一般体例。

我们在使用丰富的地方志之前,若对它了解不多,可借助于方志目录的指引。最常用的方志目录是《中国地方志综录》(朱士嘉编,商务印书馆1935年初版,1958年重版增订本)。此书将我国主要图书馆收藏的7413种地方志的名称、卷数、编者、版本以及收藏之处等项一一列表说明。

古方志散佚很多,清代王谟从事辑佚,编有《汉唐地理书钞》,又陈运溶辑湖南省境内的古方志66种,刻《八麓山精舍丛书》。1961年,中华书局将《汉唐地理书钞》影印,并附陈运溶的辑本,精装18开本,全一册。此书可帮助我们了解中国早期方志的面貌。

张国淦有《中国古方志考》(中华书局1962年版,精装一册),对我国秦汉至元代的方志,凡有名可稽者,不论存佚,一概收录,进行考证。此书有助于读者了解我国方志的发展过程和存佚情况。

同类推荐
  • 君临天下只为她

    君临天下只为她

    玉露凋伤枫林霞,痴心仗剑走天涯。今起洛阳从军去,君临天下只为她。他,从乱世搬迁,到背井离乡;从懦弱无为,到敢于担当;从少年游侠,到驰骋疆场;从旌旗初展,到乱世为王。这一切,都只为她,君临天下!历史纯情系列,希望大家支持……
  • 佛陀说法开启智慧

    佛陀说法开启智慧

    用口语化的现代语言,讲解佛陀说法的故事,让佛经中的义理浅显易懂,让更多人能够看懂佛经。
  • 轮回戒之我的朋友拿破仑

    轮回戒之我的朋友拿破仑

    刘同,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偶得神器轮回戒,须经就是轮回便可成无上境界,成为傲视众生的存在,第一世重生在大革命时期的法国,成了凯撒的唯一后代,他立誓要成功,无与伦比的成功。因缘巧合下与拿破仑成了知己,看他如何成就丰功伟业。拿破仑,曾以一国之力挑战整个欧洲的战神,从默默无闻的科西嘉没落贵族到几乎统治整个欧洲,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矮小的杀人狂,还是马上的世界之魂?
  • 假寐未殇

    假寐未殇

    他本是娄氏之后,天之骄子,只可惜命运弄人,一腔热血,最后却落的满门抄斩!卷土归来后,一改往昔风采,独自沉沦在肮脏的朝堂之上,搅动着天下风云......
  • 燃唐

    燃唐

    无意中落入大唐的一颗星星之火,开始燃烧了起来,而整个世界,就是他的燃料,它们注定因为大唐而燃烧......
热门推荐
  • 紫庭内秘诀修行法

    紫庭内秘诀修行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孤山侠客传

    孤山侠客传

    受尽生离死别,看破人间冷暖,身怀绝世武功,维护江湖正义,杀尽负心之辈!
  • 网游之我就是系统

    网游之我就是系统

    一台不知道从何处来的超级光脑一个半残废的懦弱男孩儿一款自2012年大灾难十八年之后开放的全息虚拟网游当玩家因为光脑的BT而成为了系统服务器代言11C当进化得跟真人一样有情感的超级光脑取代了原本的服务器的时候这款游戏,会发生什么鸡飞狗跳的事情?————————————————————————本文无11无11,想看以上两种的请绕行本文主角性情虽然软弱,但是开了外挂,想看主角经常被虐的请绕行本文主角不无敌,但无郁闷本文网游居多,穿插都市————————————————————以上,想到了再补
  • 我与校花有个约定

    我与校花有个约定

    ,,,,,,,,杨安平在高一时喜欢上了校花渃蕥,可是在一次大会批评上杨安平选择逃避,总是让他人欺负,老师看不起,女朋友提出与他分手,在他将死去事,奇迹发生了,重生了,回到他高一,给校花写情书,在当这全校师生面,进行批斗大会,,
  •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Ⅱ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Ⅱ

    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从日常生活的心理调适,不良习惯的心理调适,“问题”孩子的心理调适,灾难后孩子的心理调适,突破成功瓶颈的心理训练,打造孩子的心理资本,让孩子做未来的强者等方面,告诉你如何去培养孩子,做好孩子的心理医生,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生活中,有些父母总喜欢命令孩子去做事,当孩子不愿意做时,就强迫他去做,这样做是在显示父母的权力,标榜父母的身份、年龄与体力,弱小的孩子当然抗争不过。但时间久了,就会引发孩子的对抗心理,结果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和公开表示不服没有两样。
  • 坏坏校草冷丫头你是我的

    坏坏校草冷丫头你是我的

    一个从小丫头,遇到坏坏的校草,会撞出怎样的火花??的她是否会为他敞开心扉交出自己的爱呢?看我们的校草如何将心肝儿收入囊中。
  • 语仙

    语仙

    修真的艰苦寻常百姓看不到,修真者翻天倒海的实力寻常百姓却看的清清楚楚。为了这无匹的力量,为了自己能够成为传奇,多少普通百姓日夜梦想着,有朝一日他们可以踏入修真之门,成就一番史上佳话。这颗不起眼的星球名为葬神星,霸气侧漏的名字背后确实与修真联盟断绝了千万年的历史传承。这里的修真者仍旧使用古老的修炼手段,在一点点的痛苦折磨中增强着自己的实力。宇宙数亿年,修真者也是寻常人,他们从普通变到伟大,期间的苦与难又有谁知!
  • 笑傲之君临天下

    笑傲之君临天下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事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 穿越之守护甜心

    穿越之守护甜心

    我,冷漠到让神都害怕,可,伙伴的情,家庭的情,渐渐融化了我那颗冰冷的心......
  • 微信小农民

    微信小农民

    面对记者的采访李一飞这样说:“我此生最后悔的事就是种地,因为一不小心让人别人没地可种了!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该赚那么多钱,因为那对我来说只是一串数字!我这辈子最庆幸的事是因为我是一个农民,因为我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我们农民不比任何人差!”“什么?怎么成为像我一样成功的农民?很简单嘛,你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说先把你们县里的地承包了,赚他一个亿!”微信在手,种田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