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6900000006

第6章

积石山县:民族团结的大家庭

积石山是以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同时还有汉族、回族、土族、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是一个多民族自治县。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区域自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各族人民在积石山县这个民族团结大家庭里团结友爱,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正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迈向新的进程。

)第一节积石山县的主体民族

一、保安族

中国有五十六个兄弟民族,像五十六朵鲜花,盛开在华夏大地上。日夜奔腾的黄河,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黄河儿女,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民族黄河古文化早期的发祥地和传播地之一。在滔滔黄河之滨、大禹导河之极地、女娲炼石补天的积石山下,生活着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保安族。

保安族是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独有民族,是自治县的主体民族之一,也是甘肃省特有的三个少数民族之一。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也是保安族及其民族文化、历史的唯一博览地和研究基地。2005年12月底,积石山县有保安族家庭2860户,人口14304人,占全国保安族总人口的96%以上。

保安族全民族信仰******教,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与回族相差无几,历史上曾被称为“保安回”或“保安人”。1952年5月25日,经过民族识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正式定名为保安族,规定保安族为一个独立的特有民族,从而使保安族长期受歧视的状况得到了彻底改变,民族的尊严由此得到尊重,民族的风俗得以保持,民族的优势得以发挥,民族的悠久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保安族作为五十六朵中华民族花朵中的一支,用自己的辛勤耕耘和智慧,谱写着自己的历史。

保安族名称中的“保安”二字,意为“保一方之平安”,源自保安城。保安族原居住在青海省同仁县隆务河畔的保安城、下庄、尕撒尔和尖尕一带,约在清咸丰四年至同治二年间,保安族人不堪忍受封建统治阶级种族歧视,民族压迫和蓄意制造的宗教矛盾,商议东迁。他们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许多人为之付出生命,在其他民族帮助下,最终来到黄河之滨的大墩、梅坡和甘河滩等地,形成积石山历史上的“保安三庄”。当时迁徙到积石山县“保安三庄”和其他村庄的定居人口大约有1500。2000人。这段悲壮的历史正如保安花儿唱道:

一绺儿山来两绺山

三绺儿山

保安人来到黄河的岸边……

天下的黄河往东淌

积石峡落下了一对的凤凰……

保安族的来源问题,是保安族历史文化研究首先遇到的重要问题。由于保安族有语言而无文字,可供参考的资料,特别是历史资料记载很少,该问题在学术界,主要有这样几种说法:

蒙古人为主说。这种观点认为,保安族的来源,可能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以蒙古民族为主,和一部分当时在保安地区活动的汉、土、回、藏等族人民长期交往,自然融合逐渐形成的一个民族;或者是信仰******教的一部分蒙古人和藏、汉、土、回等民族融合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民族。

回族为主说。保安族与回族同为信仰******教的民族,且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均与******教联系密切,历史上又有“保安回”的说法,民间也有同回族有关的追溯保安族族源的传说,所以有学者主张回族为主说。这种说法又分为以下几种意见:一是保安族是从四川保宁府(今阆中市)或南京等地迁来的回民,他们在青海同仁一带与其他民族结亲落户发展而成保安族。二是保安族原是从陕西、甘肃临夏等地派往保安地方屯垦守边的回、汉“营伍人”(即戍边部队),最后落户定居发展而形成今日之保安族。三是保安族原系临夏大河家地方的“回回”,因长期在同仁等地经商、落户便发展成为保安族。

色目人为主说。这种观点认为,保安族是以信仰******教的色目人为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回、藏、土等民族相互交融发展,逐渐融合形成的一个民族。

1985年,省、州、县领导同志和民族学学者、专家、教授审定《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概况》时,对其编写组“经过大量实地调查研究,广泛征求保安族群众意见,提出保安族族源是:信仰******教的色目人与蒙、藏、回、土民族长期交往,自然融合而成的,这个提法得到本民族群众的认可”的结论,一致表示赞同。从此,保安族族源和形成有了统一的定论。

保安族是一个勤劳智慧、团结和睦、不畏强暴、英勇善战的民族。据史载,公元219年至1225年,元太祖成吉思汗横跨欧亚大陆,西征波斯。随着西征的胜利,蒙古军俘虏了大批的兵士、工匠等随军听用。后来这些中亚色目人,随着蒙古人的军事行动,到达中国内地,转战各处。有一批信仰******教的色目人士兵驻扎在同仁,他们“亦兵亦农”,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这些信仰******教的兵士与土著民族联姻,便长期定居保安地方,历明、清两代逐渐繁衍成今日的保安族。

1981年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成立时,全县保安族有1376户,7560人,分别占全县总户数、总人口的4.52%和4.5%。至2005年底,发展为2860户,14304人,分别占全县总户数、总人口的6.24%和

东乡族是积石山县的主体自治民族之一,积石山县有东乡族人口1895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15%。东乡族主要聚居在东乡族自治县,同时也聚居在积石山县、广河县、康乐县、和政县、临夏县,一少部分散居在兰州市、定西市、宁夏、新疆等地。

积石山县的东乡族是历史上由东乡族自治县迁移而来的,主要聚居在胡林家、吹麻滩、居集、别藏、关家川、寨子沟、徐扈家、中咀岭、铺川、银川、小关等乡镇。

东乡族全民信仰******教,因其信仰、生活习俗与回族基本相似,历代统治阶级不把东乡族认为是一个独立的民族,而是以“东乡回回”称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因东乡族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以东的地方,以其居住方位命名为东乡族。1950年9月25日,东乡族自治县成立,1980年6月14日,在又一个东乡族聚居地成立了以东乡族为主体民族之一的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东乡族干部逐渐在各级党政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行使自己的自治权力,与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一致,共谋发展进步,以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颂歌。

东乡族自称“撒尔塔”。据《蒙古秘史》和一些史书记载,“撒尔塔”的含义泛指中亚一带的******。根据东乡族自称及近些年学者的研究成果,有关东乡族族源问题有了大体一致的结论,即认为东乡族族源可追溯到13世纪20年代,当时成吉思汗征服中亚,战争使撒尔塔解体,大量的撒尔塔人被编入蒙古军或被“签发”东迁,来到东乡地区,融合了一部分蒙古族、汉族及藏族等,而逐渐形成今日之东乡族。

自元明以来,东乡地区作为河州的一部分,是色目人和蒙古人的主要屯田区之一。他们共同组成屯戍军,过着“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的生活,逐渐纳入当地社会生活的行程。其首领一般由蒙古人担任。蒙古人当时在政治、经济上都具有优越地位,享有免役、免赋等优厚待遇。这种特权地位,反映在语言方面,蒙古语就成为屯戍军中通用的语言。东乡族在形成过程中逐渐学会使用蒙古语,并接受一些蒙古的风俗习惯。

东乡族有自己的语言,2004年由临夏州委常委、宣传部长、东乡族学者陈元龙等挖掘整理,已经出版发行了东乡族语言双解词典,东乡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现在东乡族人民在本民族内部交往和交流时,普遍使用东乡语,而在与其他民族交往中通用汉语,逐渐形成了自觉学习汉语、使用汉字,很好地掌握着两种语言,与时代同进步共发展。

东乡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草食畜牧业养殖。以前只有供贫困农家充饥的土豆,现在凭借其优良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成分已登大雅之堂,各种名目和花样的土豆制品出现在高档名贵的餐厅和商贸橱窗里,东乡洋芋名扬天下。羊肉在以前只是富贵人家餐桌上的高档食品,而现在的“东乡手抓”以其鲜嫩的肉质和美味吸引着人们,一改过去的封闭而变为一个驰名品牌,出现在各大城市的市面上和各个地方的大街小巷,东乡羊肉一跃成为中华名吃之一,被各族人民所接受。食用羊肉可使人们神清气爽,精神大振,精力充旺,面色红润,民间素有“女人的美容院,男人的加油站”之歇语。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和草食畜牧业在今天经过东乡族人民的勤劳和不懈努力,正在向市场化迈进,为他们带来了崇高的声誉和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在东乡族人民的生活逐步向更高的层次推进。

三、撇拉族

撒拉族也是积石山县的主体民族之一。撒拉族自称“撒拉尔”,史称“撒拉回”,元代迁入青海的撒马尔罕人与当地的回、蒙、汉、藏等民族相融过程中,发展形成了当今的撒拉族。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民族平等原则和本民族的意愿正式定为撒拉族。1954.年3月1日成立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山县的撒拉族是历史上由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迁入的,主要聚居在四堡子、大河家、石塬等乡镇,散居在刘集、柳沟、吹麻滩、别藏、小关、中咀岭等乡镇。

撒拉族同保安族一样,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文字。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与同一语族的乌孜别克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一样,都属于粘着语类型,语言内部较一致,无方言的差别。由于撒拉族长期和汉、回、藏等族人民杂居,所以不少撒拉族人兼通汉语或藏语,而且撒拉语中吸收了不少汉语借词。另外,在宗教和日常生活中,还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波斯语的词汇。现在聚居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康吊村关门,四堡子乡陈家村和石塬乡沈家坪村的撒拉族在与本族人交往交流中,老年人能使用撒拉族语言,而在其他乡镇散居的撒拉族普遍使用汉语、汉字。

撒拉族的来源缺乏直接的文字记载材料,根据本民族的说法,他们的先民大约在元代从中亚撒马尔罕一带迁到现在循化地区,至今已有700年左右的历史。其传说的内容是:中亚撒马尔罕地方,有尕勒莽、阿合莽兄弟二人,在当地群众中威望很高,因此引起国王的嫉恨,便设法陷害他们。尕勒莽和阿合莽为躲避迫害,率领同部落的人,牵着骆驼离开故乡向东迁徙。在他们离开后,又有数十名同情者也随之跟来。但两拨人不是走的一条路:阿合莽兄弟是沿着天山北路进嘉峪关,经甘肃甘州、宁夏到了秦州(天水),然后又往西折回到了今甘肃夏河的甘家滩;另一拨人是经天山南路进入青海后,沿着青海湖东行,在甘家滩与尕勒莽等人相遇,又一起进入循化境内。

以上是有关撒拉族族源的历史传说。此外,《******大百科全书》(英文版)卷四,综合中亚的历史资料及东方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指出,撒拉尔原名撒鲁尔,是古代西突厥乌古斯部落(突厥族)的一支,最早游牧在塞浑河、伊犁河流域一带,后来迁入中亚河中地区(今伊朗东北部和巴勒斯坦西部),10世纪与当地突厥人后裔塞尔柱人一起建立了塞尔柱帝国。由于受到塞尔柱人的排斥,在公元1370~1424年之间,一部分人经过撒马尔罕到了今青海循化,成为今天中国的撒拉族祖先。另外还有《多桑蒙古史》、《突厥语大辞典》、《突厥民族的来源及其移动》等著作,也都记述了乌古斯——撒鲁尔的历史迁徙。而《回族源流考》(土耳其文)一书也叙述撒拉族的先民原来居住在中亚撒拉克(今土库曼),后来尕勒莽和阿合莽兄弟二人,带领本氏族共170户离开此地迁到了今天的西宁附近定居下来。

以上情况,说明撒拉族先民是从中亚撒马尔罕一带迁来的说法,基本能肯定下来。撒拉族先民初来中国时,人数不多,且男多女少。他们在与周围藏、回、汉等民族长期的交往相处中,不断吸收了新的成分而繁衍壮大。特别是在撒拉族形成的过程中,由于其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与回族相同,相当一部分回族人融入了撒拉族中。如现在撒拉族中有韩、马、治、何、沈等五大姓,其中马、沈两姓,其祖先原来就是河州地区的回族。

撒拉族主要从事种植业、园艺业和草食畜牧业。通过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增加了撒拉族人民的经济收入,经过经营园艺业,撒拉族人民培育了名扬四海的四堡子蛋皮核桃;撒拉族发挥自身喂站羊、站牛的优良传统,在今天草食牛羊肉需求旺盛的市场前景下,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快捷的致富项目——畜牧养殖业。经过辛勤耕耘,撒拉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撒拉族儿女正以崭新的精神风貌阔步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第二节积石山县的兄弟民族

积石山县境内自古是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方。先后有羌、羯、鲜卑、吐谷浑、吐蕃等古代民族,有的民族长期居住,有的民族过往匆匆,但他们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元明以后,境内民族结构逐渐形成了今天保安、东乡、撒拉、回、汉、土等民族杂居的格局。除主体民族保安族汉族10991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7.25%,回族7475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2.14%,土族539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32%,还有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和其他1036人。自治县有以上十种民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多民族自治县。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相互学习,彼此交流,共同发展,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民族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使中华文化更加璀璨,绽放异彩。

一、回族

回族是积石山县少数民族中人口居于第一位的民族,回族人口有7475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2.14%,经普查,积石山县除安集乡外,其余各乡镇均有回族居住,其中居住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乡镇有别藏、小关、中咀岭、徐扈家、四堡子、吹麻滩、寨子沟、居集、银川。

回族历史上称为“回回”或“回民”,临夏回族自治州是中国回族的重要聚集地之一。

同类推荐
  • 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节俗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以大量图片,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现了中国节日文化的特点,举凡生产活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文化娱乐等,让读者在走进中国节日的同时,了解到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
  • 诗经

    诗经

    《诗经》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写作手法,开创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历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不同程序地受到《诗经》的影响。《诗经》曾被译为多国文字,日本、朝鲜、越南、法国、德国、英国、俄国都有译本,流传非常广泛。作为创造民族新文化的基石,我们一定要很好地继承这一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孔丘编选的《诗经》对诗经的诗篇进行了翻译和解说,是一本很好的研读《诗经》的工具书。
  • 岁时节俗

    岁时节俗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且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具有集体性、地域性、变异性、传承性、规范性等基本特征。民俗文化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每一个人从生前到身后的全过程,包括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人生礼仪、民间信仰、岁时节日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文学艺术等等。这种最日常生活化的图景,体现出绵延不绝的世代传承,唱响起生命热力的动人弦歌。
  •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人的一生,充满了种种变数,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我们可能很努力,但收获寥寥;我们可能很执著,但前途茫茫;我们可能很用情,但总被情伤;我们可能很真诚,但总被雨打风吹去。世界很精彩,世界很无奈。有人因此颓唐,有人因此慌张。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是心态问题。改变内心的纠结,关键在于改变对万事万物的看法。因此,本书汇集了胡适、冯友兰、梁漱溟、季羡林、南怀瑾、林语堂等数十位国学大师的慧心妙语,用他们的人生经验为我们当下的人提鉴对生命的认识、对自我的肯定、对欲望的清洗、对幸福的珍惜。将人生感悟、生活经历、智慧心得与读者共同分享,在喧嚣的社会中,为自己找寻一个人生的方向。
  • 家具里的中国

    家具里的中国

    中央电视台历时四年之久拍摄的纪录片《家具里的中国》,在央视播出半年之后,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整理编撰成书,以飨读者。取景广泛,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家具中的精湛的技艺与文化。文字凝练、插图精致、设计精良、包装精美,兼具阅读、馈赠与收藏价值。
热门推荐
  • 降临大将军

    降临大将军

    阿拉德大陆上从天界降临一名天界大将军,精通战术,淡漠待人内心却温柔多情.
  • 校园秘境

    校园秘境

    三个学生,惊讶发现校园里有一条密道。哇好帅的男子啊!他是谁呢?丧尸成群,前世身份!什么,什么主角有不为人知的身份。最最重要的是他们能逃出秘境吗????
  • 青断

    青断

    就像候鸟辗转迁徙,没有太多的留恋,太多的悲伤,随着大部队,就算有时会丢失自己,找回来,继续前行。
  • 腹黑王爷倾城女

    腹黑王爷倾城女

    他,风流俊美得如潘安再世,却冷酷无情,残忍嗜血。她,有着倾国倾城的容颜,却怎奈,出身低贱,一辈子也摆脱不了那个女子的影子。当她惊人的身世被揭开,当她被他伤得体无完肤,当爱到无力再爱,她再也不是原来的她。
  • 大总裁情定小菜鸟

    大总裁情定小菜鸟

    (完结免费宠文)生活篇:“老公我做的饭好吃吗?”“不如你好吃。”表白篇:某记者:听闻冷总是位非常有原则的人,可是唐小姐当时进盛夏,学历并不符合要求……某男:我再有原则,也是个普通人,难道我为了自己的老婆,不能任性一回吗?台下掌声一片。推荐大雾漫漫的新文《护妻军少,花样宠》和两个长篇《隐婚闪爱:娇妻满分宠》(原名:隐婚闪爱满分:娇嫩妈咪真甜)和《闪婚娇嫩妻:小叔叔蜜蜜爱》,宠文无虐,各种腻歪,宠妻无下限,喜欢戳进来。求各种求支持!QQ书友群:275453503VIP书友群:692134120
  • 豪门暖婚之佳妻撩人

    豪门暖婚之佳妻撩人

    文文一对一,宠文,养成系,简介无能,正文为主,喜欢就收藏一下吧,么么哒。女主版简介传闻--她温柔、矜持、淑女、女神范,是众多男人都想要娶的对象。可--正在逼着男人快和她上床,粗鲁,妩媚,撩人,女汉子,真的与传闻中的是同一个人吗?男人仰天长叹一声。男主版简介传闻--他淡漠,不近女色,寡情薄意,但仍然是众多女人挣破头都想要嫁的的对象。可--正在温声哄着女人起床,还一心想着怎样吃女人豆腐的男人,真的是传闻中的他吗?她是地震遗孤,他是掌握韩氏集团巨大命脉的天之骄子,他自问不是什么好人,却破天荒做了一次好事,第一眼看到她时,觉得她可怜,又乖巧,领她回家,可谁知,他从来就不是爱麻烦的人,到头来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个麻烦。小片段一某日清晨女人坐在床上,懊恼道,“韩瑞,我内衣扣子扣不上,帮我扣上。”正在更衣室穿内裤的男人连忙应道,“这就来。”刚安静下来,声音又响起,“韩瑞,我内裤找不到,帮我找。”刚穿上内裤的男人,连忙一边回答一边帮人家找东西。最后,女人大吼道,“韩瑞,抱我起床。”“来了。”终于把女人安顿好,忙的像陀螺一样的男人终于可以不收打扰的穿自己衣服了,可,“韩瑞,你不要脸,大早上思春。”刚把内裤穿上的男人,一瞬间内裤掉落在脚裸处,某不知天高地厚的女人正饶有兴趣的看着,“好大啊。”韩瑞黑着脸看着女人,默默的套在内裤,他妈的,趁人之危,如果不是她来大姨妈,早就办了她。
  • 异界之嘴强王者

    异界之嘴强王者

    没有神器傍身,没有血海深仇,没有绝世高人指点。轻松小文,自娱自乐。
  • 创业其实并不难:创业人员心理和技术辅导

    创业其实并不难:创业人员心理和技术辅导

    创业是青年人的梦想,创业是有志者的目标。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市场要繁荣,所有这些都有赖于我们大家的敢想、敢干、敢创业。我们这个时代是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要求有志于实现人生价值的人都应培养创业精神,树立创业的志向。在这个变革的社会中,要想实现人身价值,只有适应社会的发展,创造自己的事业,才能把个体融于发展的社会进步之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生的价值。今天,知识经济的暖流已经浸润进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为创业提供了条件,也为创业拓宽了广阔的道路。
  • 职场菜鸟升职记

    职场菜鸟升职记

    《职场菜鸟升职记》以自传体形式讲述了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张午阳,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由职场菜鸟晋升为项目经理的故事。《职场菜鸟升职记》精心揭示了一只职场菜鸟的进化秘密:从懵懵懂懂地进入公司,到游刃有余的老员工;从参加新人培训的“呆头鹅”,到带领团队克服困难的“领头羊”;从头脑空白地接受第一项工作任务,到驾轻就熟地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张午阳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值得我们认真分析,学习。晋升和成长,属于张午阳这样细心和有准备的人。
  • 男孩是校花

    男孩是校花

    都市?男孩?女孩?苏伊沫愤怒的说道:“你竟然骗了我这么久!”说完扬起了自己的小粉拳向一名俊美的少年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