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7100000005

第5章 中国游牧民族部落制度的研究状况(1)

)第一节 关于游牧民族部落制度的研究资料

研究游牧民族的部落制度首先要从部落的理论问题人手。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有关部落制度的研究资料还是相当有限,且系统全面研究部落制度的资料又较少,这无疑给这一研究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加大了这一问题研究的工作量。为了搞清部落制度这一问题,就得去翻阅大量的书籍,从中寻找到有关部落制度研究的零星材料。从我们所搜集到的有关部落制度的研究资料看,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3、6、21、23、4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列宁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斯大林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等为代表。其中有关部落的论述见于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参见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单行本)和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参见人民出版社1972年单行本)。这两部专著是在吸收摩尔根《古代社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在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发表以前,人们氏族、部落不分,部族、部落不分。而对部落制度系统、全面的研究,始见于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他在这部40多万字的著作中,从不同角度叙述和探讨部落问题,他提供的印第安人的资料,是人们全面认识原始社会部落组织的基础。马克思对这本书作了详细摘要,并进行认真整理,于1882年写了《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恩格斯根据这本摘要,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上充实完善,于1844年写成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著作。不仅科学地阐明了婚姻、家庭发展历史以及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同时全面、深刻地阐明了原始氏族制度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全过程。部落便是恩格斯研究氏族公社专题中的一个问题。这部书是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理论专著,它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诞生开辟了民族学研究的新时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大量吸收了《古代社会》中的合理的积极因素。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由来、形成和发展一样,马克思主义民族学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当代民族学研究状况,吸收资产阶级民族学的合理因素,深入研究世界各地的民族问题的结果。因此,我们在从事民族研究工作中,必须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学说作为指导原则,用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理论武装头脑。鉴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和《古代社会》一书未能对阶级社会的部落制度作延续性的论述,这就需要我们在民族学研究的道路上发扬开拓精神,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攀登新的科学高峰。

二、历史文献资料和主要论著材料

因为我们研究的是中国游牧民族的部落制度,所以涉猎的文献资料主要以反映游牧民族部落社会结构、政治组织形式、经济形态、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内容为主。我们知道,文献资料所记载的一般均为某个游牧民族对外发生的事件,所以,我们参考的文献资料主要是研究部落政治制度和部落的演进过程。在我国的典籍文献资料中,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魏书》、《周书》、《旧唐书》、《新唐书》、《通典》、《五代史》、《旧五代史》、《宋史》、《辽史》、《元史》、《明史》、《清史稿》等有关游牧民族政治史的材料来论证游牧部落制度的政治体制。此外,国内外有关学者论述部落制度的专著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以下将国外译著和国内论著分别作以介绍。

(1)国外译著:《哈萨克人习惯法资料》第一集(1949年阿拉木图版)、(伊朗)志费尼著、何高济译:《世界征服者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苏联)兹拉特金著、马曼丽译:《准噶尔汗国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苏联)符拉基米尔佐夫著、刘荣焌译:《蒙古社会制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日本)佐口透著、章莹译:《新疆民族史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美国)梅·戈尔斯坦著、杜永彬译:《喇嘛王国的覆灭》(时事出版社,1994年出版)、(美国)亨利·摩尔根著、杨东莼等译:《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等等。

(2)国内论著:《元朝秘史》(《蒙古秘史》)、林斡:《匈奴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高文德:《蒙古奴隶制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五世****著、郭和卿译:《西藏王臣记》(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裕固族简史》编写组:《裕固族简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黄奋生:《藏族史略》(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萨迦-索南坚赞著,陈庆英、仁庆扎西译:《王统世系明鉴》(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杨堃:《原始社会发展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哈萨克族简史》编写组:《哈萨克族简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杨建新:《西北少数民族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甘肃民族研究所编:《甘肃少数民族》(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谢重光、白文固:《中国僧官制度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写组:《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成吉思汗研究文集》(1949~1990)(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胡国兴主编:《甘肃民族源流》(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梨宗华、李延恺著:《安多藏族史略》(青海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王尧译注:《敦煌吐蕃历史文书》(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马曼丽主编:《中亚研究——中亚与中国同源跨国民族卷》(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恰白·次旦平措等著:《西藏通史》(西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王建民:《中国民族史》(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洲塔:《论拉卜楞寺的创建及其六大学院的形成》(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等等。

从上述国外译著和国内论著中我们均能找到一些有关游牧民族部落制度的材料。其中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对原始社会的部落体制论述最具有权威,他的观点被后世很多学者所采用,影响了几代人,惟独留有遗憾的是对阶级社会的部落制度没有论及。

在涉及各游牧民族部落制度的史料中,有些是必读本,比如研究蒙古族的部落制度就一定要读《元朝秘史》和《史集》。《元朝秘史》从蒙古族的始祖传说讲起,接着讲述各氏族的起源与发展,及成吉思汗的一生及窝阔台汗去世前一年为止的历史,是研究蒙古族早期部落制度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史料。《史集》成书于1310年,分3卷,其中讲述蒙古历史的是第1卷。该书用一个局外人的眼光看蒙古历史的发展变化,可与《元朝秘史》相互对证引用,是一部很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

藏族古典著作中,文史不分的现象十分突出,往往一部著作既是历史著述,又是文学作品,有的甚至还阐释了宗教的哲学观点,形成文史哲合一的风格。敦煌古藏文史料、吐蕃时期的碑文、《五部遗教》、《西藏王统记》、《贤者喜宴》、《西藏王臣记》等都具有这一特点。藏族的历史著作兴起于7~9世纪的吐蕃时期,大多数为敦煌古藏文史料,包括“编年大事记”、“赞普传略”、“历代大相记”、“王室赞普世系”、“小邦邦主及其家臣”、“论钦陵与唐将论战记”等,还有一部分碑文如唐蕃会盟碑、桑耶寺兴佛证盟碑、噶迥寺建寺碑等。此时的作品大都没有署名,文字质朴简约,是藏族文学史上较早的历史文学作品,其中的“赞普传略”(包括《聂赤赞普传略》、《止贡赞普传略》、《松赞干布传略》、《纳日伦赞传略》、《墀都松与墀德祖墀传略》等)与以后的传记比较,具有以人物为经,以事迹、史实为纬的史传特点。这些传略记述了祖国青藏高原从分散、独立的部落邦国融合统一的过程,赞颂了在统一过程中建立功绩的英雄人物,也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激烈斗争以及部落邦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我们可以从这些典籍中找到研究部落制度的有关史料。由于篇幅的关系,其他资料我们就不一一再作说明。

三、民族学资料

民族学资料一般都对民族理论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对部落制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因此,国内外学者有关部落制度问题的论著是我们开展部落制度研究不可缺少的资料和工具书。其中用民族学方法研究游牧民族的调查报告,主要集中在游牧民族的内部生活及经济、习俗和文化状况等方面,内容较为丰富,从中可以窥视到游牧民族的部落痕迹及发展变化,也是研究部落制度的重要材料。例如:国外资料有(美国)亨利·摩尔根著、李培茱译:《美洲土著的房屋和家庭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美国)w·A·哈维兰著、王铭铭等译:《当代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美国)c·恩伯、M·恩伯著、杜彬彬译:《文化的变迁——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日本)绫部恒雄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文化室译:《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英国)雷蒙德·费思著、费孝通译:《人文学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等。国内资料有杨堃:《民族学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西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编辑组:《藏族社会历史调查》(一至六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杜荣坤:《哈萨克族社会历史调查》(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甘肃省编辑组:《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社会历史调查》(甘肃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藏学研究所编、陈庆英主编:《中国藏族部落》(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年版)、何润主编:《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郭大烈主编:《论当代中国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陈庆英主编:《藏族部落制度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版)、洲塔:《甘肃藏族部落的社会与历史研究》(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甘肃省民族研究所编、杨进智主编:《裕固族研究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牟本理主编:《民族学与西北民族社会》(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贺卫光:《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周泓:《国民新疆社会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何星亮:《新疆民族传统社会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等等。

四、民间文学中的资料

流传于各游牧民族中的口头传说、故事、谚语、寓言等,也有部分涉及一些经济、社会关系、部落制度和民族起源的问题。比如《格萨尔王传》,广泛流传于藏族、蒙古族和裕固族之中。据统计,《格萨尔王传》有分章本和分部本两种。分章本有7种;分部本有205部;另有蒙古文的9种版本。说唱词达一百数十万诗行,举世罕见(参见王沂暖:《卷帙浩繁的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载1984年《西北民族研究文辑》)。现已有部分被整理翻译为汉文,正式出版,如杨恩洪著:《中国少数民族史诗格萨尔》(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何峰著:《格萨尔与部落战争》(青海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其中就有从血缘部落向地缘部落转化的论述(参阅扎西东珠:《从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阶段的真实写照——(格萨尔)所反映的古代藏族部落社会浅析》,载《西藏研究》1997年第1期)。蒙古族民间长篇英雄史诗《江格尔传》,共13章,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现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的铅印本问世;柯尔克孜族民间英雄史诗《玛纳斯》已发掘整理出8部,共约20万诗行;郝苏民先生主编的《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民间故事选》,石泰安著、耿升译:《西藏史诗与说唱艺人的研究》(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等少数民族口头传说资料对游牧民族部落制度等社会问题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五、主要论文

有关游牧民族部落制度的论文,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多年来潜心研究的成果,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是不可多得的可利用的材料。但是,这些研究成果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研究的角度不同,因而观点各异,因此,在利用、参考这些论文时应吸收其合理的研究成果。

(1)国外论文:(苏联)兹拉特金著、蔡曼华译:《游牧民族社会经济史的几个问题》(载《民族译丛》1981年第5期)、(日本)吉田顺一著,王恩庆、冯继钦译:《蒙古族的游牧和狩猎——十一至十三世纪时期》(载《民族译丛》1983年第4、5期)、(法国)莫·戈德利埃著、沈静方译:《部落的概念》(载《民族译丛》1984年第4期)、(苏联)c·H范布鲁克著、周启元译:《民族与民族过程》(载《民族译丛》1984.年第5期)、(日本)冈田英弘著、薄音湖译:《达延汗六万户起源》(载《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5年第2期)、(苏联)c·T范卡尔塔赫强著:《部落、部族与民族》(载《民族译丛》1985年第4期)、(苏联)ю·M谢苗诺夫著、汤正方译:《论部落、部族和民族》(载《民族译丛》1986年第5期)、(日本)若松宽著、乌力吉图译:《蒙古史研究概述》(载《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8年第1期)、(苏联)A·B·波波夫著、申屠榕译:《关于“游牧封建制”理论的辩论》(载《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8年第3期)、(日本)佐口透著、郭立译:《撒里畏兀的历史发展》(载《民族译丛》1988年第6期),(苏联)A·B·科罗塔耶夫、A·A·奥博隆科夫著、刘敦健译:《阶级社会社会经济结构中的氏族组织》(载《民族译丛》1990年第2期)、(日本)守茂和著、袁靖译:《对氏族制度、氏族公社的探讨》(载《民族译丛》1990年第2期)等等。

同类推荐
  • 谋变之阮仕林

    谋变之阮仕林

    《谋变》一书是读努门公司总裁胡志新创业奋斗史的长篇纪实文学,由阮仕林作者于2011年1月出版于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本书主要内容记录了一位低碳环保教育行业的一匹黑马,引领低碳消费道路上的一盏明灯,为实现低碳教学,实现节能减排,推动环保教育健康发展进行执着探索,于碧水蓝天直接,竖起一根低碳公民的标杆,他就是广州读努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志新
  • 清朝十大奇案

    清朝十大奇案

    本书讲述了发生在清朝时期的十个离奇案件,分别是麻城涂氏杀妻案、嘉禾三换主犯案、怀宁张家三命案、山阳查赈毒杀案、丽山村连环案、五台山和尚断头案、七涧桥凶杀案、张汶祥刺马案、杨月楼婚姻冤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每个案件均附有插图。这些案子不但情节真实、曲折,描写生动,可读性强,能够吸引读者一口气读完,而且都是轰动当时朝野的大案。有些案件由于皇帝亲自过问,更因办案人员各怀鬼胎,以至于案中人物的表演真假难辨,使本来五光十色的案情更具神秘色彩。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北枫歌

    北枫歌

    枫亭夜浊酒,相约黄昏后。青灯屋门漏,一曲北枫奏。这是一个朝堂,也是一个江湖。朝堂无处不江湖,江湖无处不朝堂。
  • 布衣英豪

    布衣英豪

    金磷岂是池中物一遇风雨便化龙元末乱世,群豪并起,逐鹿天下。英雄造时势乎?时势造英雄也。乱世沉浮,这时的华夏,门阀早已消散,豪族也已没有了往日的风光。所以也就注定了这是一个帝王起于毫末,英豪出自布衣,平民谱写天下的时代。
  • 史前彩陶纹饰解读举例

    史前彩陶纹饰解读举例

    本书着重解读彩陶,将远古华族的祭祀文明得以进一步的考证,以更进一步地加深了古埃及学及民俗学研究的深度。全书分为华族的记忆、颛顼、尧、共工四个部分。
热门推荐
  • 全能偶像

    全能偶像

    写得很YY。。。男主很完美。。。可惜怕女人。。。希望能谅解。。。头回写小说。。。
  • 绝才圣灵师:一手遮天

    绝才圣灵师:一手遮天

    宁羽墨,鬼煞组织的智囊,人称“宁天机”。只因为研究偶然得到的一颗珠子,她穿越到了洛天大陆。宁羽墨,苍冷帝国宁相国府的草包庶女。天生废材的她,从小就被欺凌。因为太兴奋,结果兴奋死了。再次醒来已经是崭新的灵魂。也意味着洛天大陆的平静即将消失。至于灵兽么?有一只白色的球,整天要吃灵晶,你们谁要,老娘双手捧上。一张圣旨到,竟然让她嫁给快要病死的帝国九千岁?还说什么是她的荣幸,说什么她给九千岁陪葬是他宁相国府的恩赐。你宁相国府的恩赐关老娘什么事?
  • 轼天诀

    轼天诀

    主人公宁道天被卷进一个天大的阴谋里,为了查清真相只有提升修为,随着修为的提升,主人公发现其实幕后的黑手就是天道,掌管天地秩序,视修士为蝼蚁,视万物为刍狗。宁道天左手持圣器,紫血红缨枪,修圣阶功法,杀入九天之上,打破天道格局,建立新秩序
  • 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你爱

    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你爱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通人情、懂世故,别人就容易接纳你、尊重你、帮助你、满足你,你的愿望就容易实现。《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人爱》以生动真实的事例及故事深入浅出地向读者展示了社会生活中直接、便利、有效的社交技巧,希望《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人爱》能带给你一个全新的做人、做事理念,帮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好人情世故的尺度,从而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让你心想事成,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风雨无阻。
  •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本书旨在帮助和指导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在思想上做好自主谋业、自主创业的精神准备,学习掌握一定的求职就业及开拓创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就业概述、就业准备、心理调适、面试技巧、创业实践等内容。本书力求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将系统性、知识性、理论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融为一体。可以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就业指导的历史、意义、内容和方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就业和创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 六道天棺

    六道天棺

    九天之上遗落下六口黑色亘古巨棺。棺身之上分别刻写着青、白、朱、亥、零、天,这一字黑光流转,煞气冲天威严骇人。人未至,煞棺先行。十生门门主阎尘的凶名传遍整个北央泸州,那双让人心悸的瞳孔是每一个修真者的梦魇。几年之前,一个叫钟瞻的孩童用倔强的双眼看着自己的父亲,用匕首划破了自己的手腕。割腕还血那一刻,他钟瞻再也不是钟家之人!
  • 罗曼蒂克商学院

    罗曼蒂克商学院

    爱情有苦有甜,但是面对情敌时更要相信爱你的那个他。六大家族里的每一位继承人都在一所学校里读书——罗曼蒂克商学院在三位神经女主遇上三位帅气男孩时,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到最后他们能不能克服种种考验,各自在一起呢?
  • 垂光集

    垂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凤逆惊天:特工王妃很嚣张

    凤逆惊天:特工王妃很嚣张

    一朝穿越,顶级特工变身为将军府的痴丑幺女,姐妹欺她,打之!后娘欺她,削之!高手欺她,杀之!一朝惊变,绝世风华,风采艳艳,直亮瞎了众人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本书是俄罗斯象征主义诗歌盟主勃留索夫的诗歌精选,译者按年代从勃留索夫的诗集(含未出版诗集)中选译(共141首),分为十辑。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生活中,勃留索夫是个非同凡响的人物,被誉为“青铜和大理石”铸就的诗人。在诗坛上,勃留索夫还以诗歌理论家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