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0300000066

第66章 老子在陇西邑的遗踪探秘(1)

陇西李氏祖籍临洮联谊研究会副会长杨培林

今甘肃临洮, 周朝时称陇西邑。周安王十八年(前384年), 秦献公初政, 置狄道县; 周赧王三十五年、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 设陇西郡, 治狄道; 民国18年(1929年) 1月改称临洮。我国东周时期的著名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陇西李氏的先祖老子, 因所著的《德》、《道》五千言, 凝聚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最高智慧, 经两千五百多年的不断传播, 其文化之光已辉映全球, 他被世界公认为中国古代的第一位文化名人。然而, 很少有人知道,老子著《德》、《道》五千言的地点和老子晚年生活的地区, 是在今甘肃境内的渭、洮、湟流域, 老子的终老地在今甘肃临洮的岳麓山凤台。所以, 十多年前,笔者曾冒昧地写了《老子出关、西入及飞升地考析》一文, 大致勾勒了老子后半生的行踪轮廓, 引得老子后裔、沈阳奥特轻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铮先生为老子飞升处捐赠了老子巨型雕像。现在, 老子文化国际研讨会即将在兰州召开, 笔者不惮浅陋, 仅以老子晚年在古陇西邑的几处遗踪及纪念地的资料连缀为文, 献给大会, 祈盼专家学者指正。

老君山老君殿东周时, 今渭源境内尚未建县, 汉代才置首阳县, 西魏改称渭源县。《水经注》卷十七“渭水上” 的首句注文云: “此县有高城岭, 岭上有城, 号曰渭源城。” 从而可知, 老子西来时, 今渭源城附近还是无城邑的渭河谷地, 其西北面的百里外, 就是周期时的陇西邑(今甘肃临洮), 此地当为陇西邑辖境。

渭源县文化旅游局整理的资料表明: 老子一行溯渭水西行到今日的渭源城附近时, 见河东南有座山峰峦奇秀, 林木苍郁, 便攀上山腰。山腰既有天洞岩洞, 又有清泉, 就住了下来。老子离开后, 人们就将这座山叫老君山, 将石洞叫老君洞, 将泉叫龙眼泉。传说,此泉之水自老子饮后, 天旱不减, 天涝不增, 清冽沁脾, 饮了爽神健体, 视为神泉。唐宋时期, 就在龙眼泉之上修了老君殿, 塑了老子金身, 供人祭拜; 在山下的河西岸兴筑了城堡。明清时期, 又在老君殿周围兴建了十几座庙宇, 使老君山成了殿阁栉比、苍松掩映的文化风景区。每年农历五月五日, 传说中老子一行到老君山的日子, 举庙会纪念老子。

现今, 山门正面匾额“老君山” 三字, 为清代著名书画篆刻大师吴昌硕所题, 背面匾额“道德元源” 四字, 为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所题。老君山不仅是当地居民晨练和休闲的场地, 还是当地人民纪念老子、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场所, 更是渭源这个旅游文化大县著名的景点之一。

曲子寺·海巅峡寻禹迹

距今3500年前的治水英雄、夏王朝的奠基人大禹, 治理洪水12年, 三过家门而不入,“凿龙门, 通大夏, 决河亭水, 放之海, 身自持筑臿(Chā铁锹), 胫毋毛” , 身疾肢枯,而造福于华夏万世。这位大圣人的出生地传说就在洮河下游的西岸。《水经注·河水上》“河水又东洮水注之” 注文云: 洮水过狄道(今临洮) 城西北下, 有大夏河(今广通河) 注入; 大夏河注入洮水前的北岸为“大禹所出” 之地。老子在陇西邑寻访圣迹, 大禹出生地和大禹治水的遗迹必不可少, 而治水遗迹又距城较近, 最易寻访。

从临洮城南溯洮水而上, 约25公里即今三甲水电站库区3公里的东岸, 山腰有一座酷似暗褐色巨型鹅卵倒立的石崖, 顶端高出水面约200米, 体围约100米, 从石崖与山体相连处可逐级攀登, 崖顶面积约150平方米, 西为庙宇一座, 东有小舍两间, 四面筑有围墙。庙宇和石崖统称“曲子寺”。曲, 在当地方言中是指以有目的行为改变人或物的情状。如制作穿牛鼻骨的桊(juàn) 子, 叫“曲桊子”; 面对不学好的顽童, 好心人会劝其家长说: “你把他曲一曲, 曲过来, 那是一块好材料。” 传说, 曲子寺的得名与大禹教育象的故事有关。故事梗概, 参见拙作《老子出关、西入及飞升地考析》, 此处不再赘述。联系大禹教育象所选取的环境, 曲子寺最为相似。这里三面是悬崖, 只要入口处有人看守, 再顽劣的孩子也难逃走。可惜, 这么好的历史教育资源, 未能充分利用。现今, 庙里供奉着菩萨, 又将寺名改为“势至寺”, 刻在石碑上, 但四乡群众仍然叫它为“曲子寺”, 每年农历四月初在此举办传统“花儿会”。

关于曲子寺石崖的来历有两说: 一, 本是鲁班准备塞海巅峡的一背斗沙石, 背到此处歇脚时, 鸡叫了, 便倒在了山坡上。这种传说与鲁班是能工巧匠的特点不符合。二, 原为大禹之父鲧运来堵塞海巅峡的石料, 运到这里时, 接到了处罚他的命令, 便搁置了起来, 成了一座石崖。

此说与鲧用堙堵法治水失败的史实完全相符, 再加上大禹利用此地教育象的故事, 更富有历史教育意义。

从曲子寺溯流再上约10公里, 就是海巅峡。只见石山断裂处, 洮水奔泄, 双崖悬绝。因古时峡之东西两山, 林木森郁若交锁, 故名“锁林峡”。又因峡南有黑奠寺, 故名黑奠峡。

这三个名称中, 海巅峡之名, 最合实情。登上峡的崖顶南望, 四周高山峻岭间, 是一块巨大的盆地, 洮河傍北山而流。在“峡断锁林开” 之前, 这里应是个大湖(海)。俯视峡道,长约200米, 东西崖壁, 犬牙交错, 好像刚裂开, 间距约30米, 水色澄碧无波。据当地群众讲, 峡深无底, 有蛟出没, 20世纪60年代梅川水库决口后, 峡中一条蛟的尾部被折断漂至峡外, 捞出后称重为7.5斤。还说, 在峡南的峡城川的东面山沟里, 有很多海燕化石, 常被人拣去当药用。所以, 海巅峡之名最实际, 最能令人联想到成峡前后的地质地貌史, 也能使人明白为什么《禹贡》里没有导洮水的记载。这些, 老子来时, 也许会见到想到。

海巅峡水, 冬季凝为厚冰, 可资通行。东面悬壁上, 有古人建过栈道的约20厘米大的数十个方形凿孔, 兴废年代无考。按正史中的军国大事推测, 秦昭王27年(前280年) “又使司马错发陇西, 因蜀攻楚黔中”, 不走严冬冰封的海巅峡, 必过此峡之栈道。汉唐时的陇蜀丝茶之路, 此峡必为隘口。大宗蜀地的川茶、蜀锦、蔗糖、棉织品等先运到狄道中转站,西域的美玉、金砂、药材等物, 又通过狄道中转站, 经此峡运往蜀中。唐中宗景龙初(约707 年), 李白随父迁居绵州隆昌(今四川江油), 途经祖籍狄道(今甘肃临洮) 时, 拜谒了先祖老子飞升地凤台、东川汉代李仲翔家族墓群、槐里李广故里和城北西凉王李暠故里及皇陵后, 也是通过海巅峡而去蜀的。唐末五代的300年间, 峡周围的道教场所都变成了藏传佛教的寺庙, 如地竺寺和海奠寺, 就在峡南的北山坡上, 汉文的石碑被改成了玛尼石。宋代熙宁年间, 熙河(即洮河) 之役后, 这条陇蜀丝茶之路才得以复兴, 峡之东崖上有正书的“摩崖绍圣四年(1097年) 十二月二十七日毕工” 12个字, 列为4行, 后列“王存王安刊记” 6个字一行, 字径约15厘米分左右。从而可知, 这时峡中的栈道仍存, 否则这些文字是镌刊不上去的。清乾隆《狄道州志》卷一《山川》云“今峡上有篆字, 盖宋金时所镌”。

如今不见古篆字于峡壁, 疑是地震时峡壁刻篆字处的岩石被崩落了, 不是有几处栈道凿孔也不见了吗? 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 杨继盛贬为狄道典史后, 在崖西的山上开采煤, 并撰《开煤山记》, 刻于西崖上。碑面打磨得平正, 长约2.5米, 高约1.7米, 距水面高约1米。

从碑文最后的“嘉靖三十年腊月十五日刻” 可知, 此碑是在峡封冻期内, 工匠站于冰面上施工的。到这个时期, 栈道已废弃。现在, 海巅峡水电站正在施工, 不久将建成。在开发利用洮河水利资源的同时, 若能将峡东崖古代的栈道修复起来, 既方便行人, 又增加一个特色旅游景点, 更是弘扬老子“道法自然” 思想的一个实举。

三危山觅舜德遗风海巅峡和曲子寺所在的两山之间, 是一条约15公里的长沟。《水经注》称此沟为“蕈垲川”, 沟里西注入洮河的水为“蕈垲川水”。从沟名可知, 这条长沟及南北两坡, 在1000多年前是盛产香菇之地。唐末五代以后, 此地改称“宗丹沟”, 直至如今。“宗丹” 是藏语“吉祥” 的意思。两个名称都表明, 这里确实是得天独厚的好地方。

沟南绵延10多公里的险峻大山, 最高峰海拔3126米, 相对高度1106米, 像巨大的屏风竖立南天, 故名南屏山; 还因山上林密草盛, 亦称翠屏山。炎夏时, 山巅仍有积雪耀目, 人们还将“南山积雪” 誉为一景。

沟北山势低缓, 上有田园村庄, 从西至东的十多公里间, 山头不同名称各异。在中段以东, 有三座兀立欲飞的危崖, 名为秋蝉崖、笔架山(由寺崖与麻家崖构成) 和高石崖。

其中寺崖主峰海拔2600多米。三崖向阳一侧壁立千仞, 长度分别为三里五里不等。三崖附近地区, 就是远古时虞舜“窜三苗于三危” 的地方。

三危山, 在《书经》的《舜典》和《禹贡》里均有记载, 历来的不同解释被新《辞海》归纳为两说: 一在甘肃敦煌市东南, 主峰海拔1947米; 二在甘肃陇西县西北。经我实地考证, 第二说的县名和方位都不确切, 应为甘肃渭源县西南。“窜” 是舜时5种流刑的一种,即“以其恶之尤者” 强制迁徙的意思。舜时, 南方洞庭湖一带的苗人部落中, 有些部族多次叛乱, 因而被舜以流刑中的“窜” 法, 强迫迁移到了西北高原的三危山周围。

敦煌三危山和渭源三危山, 虽然都在今日的甘肃境内, 但两者东西相距千里, 所处自然环境迥异。前者在沙漠边缘, 多风沙, 缺水少草木, 若将“三苗” “窜” 于此, 让他们怎样适应环境而生存下去? 这显然与舜“流宥五刑”、“五流有宅, 五宅三居” 的刑教相悖。何况那时的炎黄大地上人口稀少, 更没必要将三苗强迫迁移到“流沙之西” 去。而渭源三危山附近, 有洮河, 多小溪, 高山和丘陵上草木繁茂, 多珍禽异兽, 气候温润, 可耕可渔, 可猎可牧, 将三苗“窜” 于此, 更能体现舜的仁德。所以, 我以为第一说难以服人,第二说纠正后才符合实情。

“窜三苗于三危” 的事, 发生在大禹治水之前, 当大禹治平水土时, 就出现了“三危既宅, 三苗丕叙” (三危地区已能安居, 三苗大有功绩可记叙) 的可喜局面。因而, 老子到陇西邑后, 舜德的这种遗风, 他一定会追寻。其结果, 史籍和传说中, 均无反映。但陇西邑的苗人去向却可探索。

据《史记·秦本纪》载: 秦穆公三十四年(前626年), 西戎人由余向秦穆公介绍西戎社会时说: “上含淳德以遇其下, 下怀忠信以事其上, 一国之治犹一身之治, 此真圣人之治也。” 在这种上下同心的社会里, 除了戎人, 当然还有羌人和苗人。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 年), 秦国出兵“伐戎王, 益国十二, 开地千里, 遂霸西戎”。十二国之地, 包括了后来的陇西、北地全境; 十二国之人, 更少不了戎人、羌人和苗人。老子来陇西邑之后, 这里戎人、羌人和苗人和睦相处的安定景象他一定目睹到了。

老子飞升以后, 秦孝公元年(前361年), 西戎的獂王反叛了, 秦国发兵“西斩戎之獂王”。而大禹时, 已经有功“丕叙” 的三危山三苗, 却无异常举动。秦惠文公更元九年(前316 年), “司马错伐蜀, 灭之”; 秦昭王六年(前301年), “蜀侯辉反, 司马错定蜀”; 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 “又使司马错发陇西, 因蜀攻楚之黔中, 拔之”。36年间, 秦国三次用兵于蜀, 第三次“发陇西” 时, 司马错率领的队伍中, 除了士卒役夫, 还有用来治理蜀地的文官和属员。“楚之黔中”, 即楚国的黔中郡, 辖境相当今湖南沅水澧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重庆黔江流域和贵州东北一部分。贵州苗族人传说, 他们的祖先是秦时随军从北方而来的功臣。我以为这个传说可信。西南苗族人的祖先, 就是公元前280年司马错“发陇西, 因蜀攻楚之黔中” 时, 随秦军去蜀的陇西郡三危山三苗。他们有祖先在大禹时“三苗丕叙” 的光荣族史, 经过1000多年的繁衍发展, 有了不少为国家可用的人才, 随军拔取黔中治理蜀地时, 立功得赏、封官封地的苗人, 就会安家定居于西南地区。而留在陇西郡三危山的三苗后裔们, 在与定居西南的族人取得联系后, 两地相比, 西南的优势更强,他们便在西南族人的帮助下, 陆续地举族迁到了西南地区, 成了现在的西南苗族。所以,秦汉以后的史籍和传说中, 就没有陇西郡三苗的记载了。

老子在三危山寻觅舜德遗风的踪迹, 典籍中虽无片言只语, 但在关于高石崖和附近的老子庙的明清诗文和传说中, 却有一斑可窥。

同类推荐
  •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介绍了马斯洛的理论精华,书中解答了我们关于人生的一系列问题: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人性的本质为何?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和安宁?我们怎样才能健全自我的人格?我们怎样才能挖掘自我的潜能?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如何才能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本书引导我们了解马斯洛,了解自己的人生,帮助我们调动自身一切积极的因素以实现最完美的自我,创造最美好的人生境界。
  • 儒家文化的现代应用

    儒家文化的现代应用

    中国社会转型的一大任务,是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激活我们自己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将其由历史的包袱变成现代化的动力,并使中华民族普遍地确立起主体性。作者从事的民航工作属于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工作,在运用西方科学管理理论的同时,特别注意从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中吸取营养,特别是儒家“仁、义、礼、智、信”的理念,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热门推荐
  • 神医司徒灿

    神医司徒灿

    话说在宋朝年间有一非常有名的大夫叫张公,因为经过他治疗的人没有不痊愈的,无论是疑难杂症还是大病小病,所以被百姓称作《医圣》张公在当时是众所周知的有名大夫,他自幼和父亲学习医道,他们家的医术是祖传下来的!张公有两个徒弟,大徒弟叫李秉硕,是张公亲戚家的孩子,二徒弟叫司徒灿,是张公年轻时出外行医时所救下来的弃婴,自幼和张公学习医术,如今以23年了!张公还有一女,对医术毫无兴趣,一直对司徒灿有所倾心。
  • 时光漫过那星海

    时光漫过那星海

    多年前,在那个挥汗如雨肆意奔跑的夏天,乔月白对顾盼宵一见倾心。一碗辣椒面引出的缘分,补习班的偶遇,分班后的同桌,都是他们之间最珍贵的回忆。乔月白本以为可以这样满心欢喜的等到毕业,可当闺蜜莫名的疏离,好友的离世,情敌的打压。这一切一切一齐发生时,顾盼宵却毫无预兆的消失不见。八岁那年的初见,是月光下孩童间玩笑的时光。十五岁的倾心,是篮球场上那无意间的一督。二十岁的分别,是两人心上重重的一道伤。当三年后的今天,他们再度相遇,她不再是当初的那个懵懂青涩女生,他亦不是再受家族压迫的少年。当年究竟发生了何事?误会一一解开时,却牵扯出了更大的秘密。他们的感情能否坚守如一,还是最终只能错过?
  • 那一年,那些事

    那一年,那些事

    谨以此书献给我爱过的他。那一年,那些事,我不会忘记,不会忘了我爱过的他,更不会忘了那些一路陪伴着我的人。
  • 关注孩子到18岁

    关注孩子到18岁

    本书从0岁写到18岁,通过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心理特征发育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使父母顺利地为孩子奠定一生的能力和品质,让孩子展翅高飞。
  • 契约丑妻

    契约丑妻

    因为她的失误,双方父母纷纷命丧黄泉!他恨她,可是,又不得不听从父母的遗嘱娶了她!大婚当日他就给了她一个当众的羞辱,让她自己去完成婚礼!他嘲弄她,,辱骂她,甚至,连看都不愿意看她一眼,可是,突然有一天回来,他掐着她的脖子说,你是我的,没有我的命令你不许离开,你的人,你的身,特别是你的心,都只能属于我一个人!
  • 星图传记

    星图传记

    一次偶遇,改变了李飞的人生,星海璀璨,无尽的时空尽头又是何处,好运可以一次次降临吗,探索与发现的世界充满了未知……且看李飞笑傲星海!
  • 穿越无间

    穿越无间

    冤家路窄么?!穿越到这里,是被那个魂淡王八蛋害的!但为什么同样是穿越,他就是王宫贵胄,而自己就是个疯婆子?!凭什么无论现代古代他都要高高在上压着自己?!没门儿!!王八蛋!!身前的两名男子灵魂互换,让康小小左右徘徊,分不清谁才是自己的同伴。一个是同穿越的一见面就吵的不可开交的冤家混蛋,一个是崇尚权位阴狠毒辣还曾几次对自己下杀手未果的冷血男。当灵魂互换不再是意外,而是阴谋,自己又应该如何面对?昔日对自己痛下杀手的男子真的就是眼前这个笑如阳光双眸柔情的人儿?
  • 恶魔的邀请函

    恶魔的邀请函

    这本书只不过是我从大西北回来后的日记。一个被恶魔诅咒的人的日记。我们生活的世界又是否眼前所看到那么简单?被诅咒以后,我却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充满故事,充满传说,包括一个看似平凡的路人。这里有妖、有魔、有鬼、有怪,也有道士、驱魔师、背棺人、赶尸人、蛊师……这里怪事不止,斗法不断,身陷局中的我不过是一个细小的棋子而已鬼城迷踪、沙暴围城、红山鬼王、阴婚冥尸……(这里只有故事,每个人都有属于他的故事,包括我,玄幻+鬼怪+羁绊+阴谋)(求推荐、收藏!)
  • 鬼王妖妃:废材笛逆天下

    鬼王妖妃:废材笛逆天下

    她,二十一世纪的顶尖杀手,最终被最信任的人背叛;她,异世大陆云帝国人人皆知的凌府废材,最终被自己的姐姐杀死。当二十一世纪的“她”,穿越到异世废材的“她”,又会出演一场怎样的“逆天戏码”呢?而当他遇见她时,却是死缠烂打,不追到手誓不罢休中的“一见钟情二见倾心三见‘成亲’”。
  • 除灵档案

    除灵档案

    据传,灵能者界有一少年,天纵奇才,以一己之力成立除灵档案库,囊括天下除灵案宗,收尽万千除灵英杰,破案无数。道家龙纤罗,天生天眼,道术精深,但童年遭劫,背负一身秘密。因缘际合,龙纤罗被档案库主人傅珈蓝收为灵官,两人联手破获数桩灵异大案。逃不过死亡的死亡信息案、神秘蹊跷的山村干尸案、血腥弥漫的杀人古堡案、除魔者厮杀圣殿的西域古墓案以及终章里泣血惊天的千年古案……且看,谁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