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0400000029

第29章 中英文熟语的表达与修辞(1)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巨大,而语言和文化又密不可分。一方面是文化包括语言,语言是属于文化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另一方面是语言为文化的载体,人类所有文化现象都可以在语言文化中得到反映。有人曾形象地说,表现在汉英语言之间的差异犹如“从中国到秘鲁”(from China to Peru)之遥远。这是毫不为过的一种总结概括。

我们知道汉英语言中都存在大量的熟语,它们作为语言的重要表征和应用形式,通常将语言之间的内在差异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对中英文中的熟语进行表现手法上的对比研究,可以清楚地揭示其内在规律。

熟语通常被定义为:在群众中间流传的,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道理的固定词句。汉语中的成语、谚语、习语构成了汉语熟语的主体,它们是汉语词汇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汉民族经验、智慧的结晶。英语熟语也是操英语的民族从长期的生活经验中提炼而成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不仅简洁凝练,通俗易懂,而且结构清晰,形象生动,喻义明显,对比鲜明,韵律优美。可以说汉英熟语都凝聚着人类的智慧,闪烁着真理的光辉,是语言里的精华,堪称人类语言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以下我们从汉英熟语的语言表象特征与表层文化关系,以及汉英熟语的语言内隐特征与深层文化关系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与对比。

一、中英文熟语的共同点

尽管中国人和讲英语的人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生活内容、风俗习惯等存在较大差异,但是人们的人生体验和对世界的认识在不少方面是相似的。因此,但在英语和汉语中相同或相似的习语有很多。请看下列例句: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人多好办事;众人拾柴火焰高。)

Haste makes waste.(欲速则不达。)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眼不见,心不烦。)

Birds of a feather fleck together.(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Look before you leap.(三思而后行。)

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Give a person a dose of his own medicine.(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All good things must come to an end.(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这些习语不仅讲述的道理是惊人的相似,而且用来作比的方式也大体相同,人们常说人类的语言实际上许多方面是相通的,就此看来那绝不是空穴来风。总体来分析,中英文熟语的共同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悠久,来源清晰,词语简洁凝练,寓意深刻

熟语是人类文化中最古老、最有价值的语言表示形式之一。各民族的语言中,都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熟语。中华民族有着超过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因而汉语拥有数以万计的熟语(包括谚语、成语、典故、格言等),它们是属于整个人类的知识宝库,是闪烁着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璀璨明珠。据研究发现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产生了谚语形式,如《诗经》中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谚语,告诫人们做事情要善始善终。汉武帝刘秀曾说“疾风知劲草”等。其实在我国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的谚语形式,内容可谓丰富数量可谓浩瀚。同样,英语也是历史悠久的语言,而且从许多民族语言中吸取了精华,英语谚语也同样表现出它的丰富多彩和无限哲理。英文中有一句谚语说:“天助自助者。”现实生活中也的确如此,只有那些自强不息的人才可能学到本领,才可能抓住机遇。英国作家培根曾说过:“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都可以从他们的谚语中表现出来。”千百年来不同民族的谚语以其语言凝练警策,对仗和谐,表意精辟等特点成为各民族文化中的一枝奇葩,为人们所熟悉,带给人们无尽启发和教益。

从来源上看,英文谚语多源自宗教故事、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而汉语谚语的出处也大体相当。西方世界许多人都信仰基督教,《圣经》是他们的必读之书。《圣经》最初的宗教价值远远超过其文学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圣经》中的典故、比喻和寓言却广泛地为世人所接受。由《圣经》而产生的谚语、习语、成语也成为妇孺皆知的日常用语。例如olive branch(橄榄枝)是和平的象征,这句成语出自《圣经》中的《创世纪》第8章11节。而scapegoat(替罪羊),指代人受过的人,这句成语出自《圣经》中的《利末记》(16章8节)。另外eye for eye, tooth for tooth(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谚语)出自《旧约·出埃及记》,指的是上帝向摩西发布的惩处暴力行为的法则。

汉语中也有许多与宗教有关的成语、谚语、习语。例如“现身说法”原系佛教用语,现表示以亲身经历和体验说明一种道理。另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原是佛教规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而“五体投地”指的是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这是佛教最恭敬地行礼仪式,谚语却比喻一个人佩服某人或某事到了极点。

神话是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原始理解的故事与传说,人们在神话中运用各种想象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反映出古代人渴望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决心。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神话,对英语的成语、谚语、习语都有很大影响。例如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指灾难、麻烦、祸害之源),出自希腊神话。而Achilles Heel(唯一的致命弱点)出自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汉语中由古代神话形成的成语、习语、谚语更是不胜枚举。 “开天辟地”出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天地是盘古开辟而成。后来又表示从未有过,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精卫填海”,出自《山海经·北山经》中的人变鸟神话,比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英汉成语、谚语、习语中有许多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它们不仅表述生动有趣,而且大都寓意深刻、令人回味。例如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指危险人物,或貌善心毒的人)出自《伊索寓言》。另如Sour Grapes(酸葡萄,指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聊以自慰)也出自《伊索寓言》。汉语谚语“狐假虎威”(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弱小)出自《战国策·楚策》。此外还有的源自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的。如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此成语出自拿破仑1815年著名的“滑铁卢”之战。“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源自司马迁的《史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则出自著名的历史著作《三国志》。人们口语中常用的“水落石出”源自苏东坡的《后赤壁赋》。英文谚语hosit with one"s own(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出自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

熟语大多在结构上固定,经过广大民众长期以来的习用,均能以最少的词语形式来,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因此英语口头语中形式简约的谚语可谓比比皆是。例如:

All good things come to an end.(一切美好的事物皆有终结之时。)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岁月不待人。)

Clothes make the man.(人靠衣装马靠鞍。)

Out of debt,out of danger.(无债一身轻。)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而汉语熟语更是将简约、精练做到了极致。往往片言只语就讲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成语“一叶知秋”“沧海桑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及谚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熟能生巧,巧能生妙”、“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出头的椽子先烂”、“众人拾柴火焰高”、“刀不磨生锈,水不流发臭”等寓意深刻的熟语历经千百年,为不同时代的人们所津津乐道,对人们的现实生活起着重要的指导和启示作用。

(二)句式对称整齐美观,具有语言形式上的美感

在句式搭配上,英文谚语有一种明显的特征,即句式的对称。对称所显示出的一种平衡,不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在语感上,都给人以和谐、统一之美。如对偶手法的运用足以说明这种搭配结构所达到的语言均衡的美感。例如:

Easy come,easy go.(来得容易去得快。)

No pains,no gains.(没有付出就没有获得。)

All shall be well,Jack shall have Jill.(有情人终成眷属。)

Art is long,life is short.(艺术是永恒的,生命是短暂的。)

Out of sight,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念。)

Great boast,small roast.(夸夸其谈,所成无多。)

以上英文谚语的前后两个部分,不仅结构整齐对称,词语词类相同,而且音节数也相等。有的前后两部分运用类似的事物相互补充,属对偶中的正对。有的前后两部分运用相反特征的事物形成强烈的对比,相互映照,属对偶中的反对。

汉语谚语也一样讲究形式上的美观、对称。或用同义词,或用反义词,来组成对比强烈的语句,从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树怕烂根,人怕无志。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学,不怕千万卷。

另外与注重同义词、反义词运用的汉语谚语相比,英语谚语一般更注重的是特定词语的重复使用,并借以突出其内在意义。如:

Let bygones be bygones.(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Everybody"s business is nobody"s business.(三个和尚没水吃。)

Such carpenters,such chips.(什么木匠出什么活。)

Grasp all,lose all.(样样都要,全部失掉。)

Many men,many minds.(人多心不齐。)

不仅如此,英语谚语句式美观还表现在运用和谐一致的押韵效果,使其节奏匀称,琅琅上口,富有音乐之美感。如:

Seeing is believing.(眼见为实。)

Friends may meet,but mountains never greet.(山与山不相会,人与人总相逢。)

April showers bring May flowers.(四月骤雨带来五月鲜花。)

The best fish swim near the bottom.(好鱼常在水底游。)

在世界语言之林中汉语是最讲究韵律、节奏的语言之一,古代的诗词自不必说,在当代的各种表达形式里,都可以看到富有音乐美的语句,谚语当然也不例外,很多都是以音韵和谐的形式取胜,如: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小鸡儿不撒尿,自有其便道。

同样的米面,各人的手段。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蝎子怕公鸡,秧苗怕蝼蛄。

另外我们看到,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不同种族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认识到客观世界中永远存在着矛盾、对立的事物和现象,如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黑与白等。所以不仅是在汉语中,在英语谚语中各种矛盾、对立也得以充分体现,只是英语中习惯于大量使用数词或反义词等,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如:

It takes two to make a quarrel.(一个巴掌拍不响。)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一鸟在手胜于二鸟在林。)

Great talkers are little doers.(多言者必少行。)

What soberness conceals,drunkenness reveals.(酒后吐真言。)

(三)修辞格运用丰富多彩,修辞效果非凡

修辞手法多样,表达效果突出是英文谚语的又一显著语言特征。英文谚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叠言、对偶、隽语、比喻、用典等。

所谓叠言,也就是修辞上的反复,它常使英语谚语显得简洁凝练,其中重复词较之第一次出现又具有更深的含义,起到加强语气,加深印象的作用。如:

Soon ripe soon rotten.(熟得快,烂得快。)

Diamond cut diamond,crook cut crook.(棋逢对手。)

对偶手法的运用,使句式和谐对称,更易于揭示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如:

Where there is smoke,there is fire.(无风不起浪。)

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不雨则已,一雨倾盆。)

Waste not,want not.(俭以防匮。)

似是而非的隽语在英语谚语中的运用,很值得我们去玩味深思。从表面上看,似乎谚语自相矛盾,或与人们已知事理相悖,但仔细考虑就会认识到这类谚语里隐含着的道理及其符合逻辑的观点。如:

No news is good news.(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The child is father to the man.(零岁看大,三岁看老。)

If you wish for peace,be prepared for war.(欲求和平必先备战。)

这类“似非而是”的英语谚语使读者、听者通过“非”再进入“是”的思维转换,进一步深化对客观事物及语言表达效果的认识。而比喻的运用,在英语谚语中更是时常可见,它使语言更加生动活泼,形象逼真。如:

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不要班门弄斧。)

A cat has nine lives. (猫有九条命;吉人天相。)

英语谚语作为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其富于形象感和比喻意味并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的修辞,则是英语的真正精华所在。通过对英语谚语的语言特点分析、了解,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西方民族语言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丰富我们的知识,扩大我们的视野,同时也能增进对语言与文化更深层次的理解。

汉语中的谚语短小精悍,说理深刻,修辞手法的运用可谓多姿多彩且妙趣横生,常见的有比喻、夸张、对比、对偶和反问等手法。如:“困难是石头,决心是鎯头”就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只要决心大,困难不可怕”的道理。“靠力量举千斤,靠智能举万斤”则是运用夸张手法,说明了学习知识、开动脑筋的重要性。“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犹如河决堤”,在鲜明的对比中阐明了节约的好处,浪费的恶果,对比强烈,说理深刻。“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是运用对偶,形象地说明越是困难,就越显出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哪个猫儿不吃腥,哪个老虎不伤人”则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格式,强调说明坏人本性难改的道理。

同类推荐
  •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与剑桥听讲座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与剑桥听讲座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汉英对照)》内容简介:牛津和剑桥是莘莘学子心中神圣的殿堂,这不仅在于它们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在于它们沉淀下来的那些引人深思的智慧。如今,就让我们走进这两卒思想的殿堂,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无论你是在校的莘莘学子,还是社会上的“打拼”一族,抑或是经历丰富的成功人士,阅读《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汉英对照)》,将会提升你的品位,启迪你的心智,陶冶你的性情。
  • 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

    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的教材。编者立足于传播全球化的背景,探讨了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中国传媒贯彻“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实践中的应用。本书介绍了整合营销传播基本理论,分析了国际传媒品牌内涵与构成要素、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的必要性及整合营销传播主客体构成,并从战略、策略、手段、保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国际新闻或国际传播专业教材,也可以为国际传播工作者提供参考,还可以为国内传媒的营销实践提供借鉴。
  •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在艺术领域,由于多种新艺术的观念和样式此起彼伏,“交流”艺术正渐渐失去了主导作用的地位,由此对艺术本质的质疑和混乱意识进一步形成。由此,建立一个包容一切艺术的定义变得不太可能与没有意义。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流动复合体的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只能是短暂的、一时的,任何哪怕自认为是无懈可击的关于艺术的定义都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概括而非最终答案。今天,对艺术不可避免的谈论恰恰证明艺术正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实,人类喜欢刨根问底的天性是对千变万化的艺术现象背后本质的追问,也得益于人们不断了解和接近艺术。
  • 人来视往

    人来视往

    沈德新,1971年3月生于中国景德镇,百年老字号程协泰窑的第四代继承人,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的本土派研究人,著有《人来视往》等。《人来视往》,作者沈德新随笔集。
  • 社会经济学框架与中国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社会经济学框架与中国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本研究力求从一个阔的视角探求社会经济学的分析视角与分析方法的框架,并且运用社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了中国现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本研究注重探索构建社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论的框架,注重对中国现实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的分析论证,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与实践意义。
热门推荐
  • 一诺千金为红颜

    一诺千金为红颜

    十年前,她让集团浴火重生,功成身退后,她爱上了平淡地日子。十年前,他被她触动,决心为她撑起一片天,毅然决然地出国深造。十年后,她洗尽铅华,却在游戏中遇见了他,而后又跌入深渊。折断之翼如何再次高飞,且看她如十年前那般果断决绝,置之死地而后生。十年后,他学成而归,一夜爆红,成为万众瞩目的耀星,却也失去了她的消息。他偶然在游戏中遇见她,却看到了她的身影。如果这是命运的安排,那就让他保留她仅有的一丝气息吧。
  • 腹黑皇后

    腹黑皇后

    前世,她,是万千宠爱集一身的丞相嫡女,为了他,自毁容貌,为他换来十座城池,他成为皇上后,却拥着自己宠爱的妹妹,亲手送她去黄泉路,只因为陷害了她的妹妹,她可是最爱她的妹妹,怎会陷害她!他,一个强大的王爷,为她,放弃做皇上的机会,只为博她一笑,去出家。再睁眼,她,发誓不会负他,他与她,携手走向了王者巅峰。(作者君是新人,如果觉得写的不好,请多多包涵!)
  • 夕昔往矣

    夕昔往矣

    原来只有我一人理解我,我想要的只是这样。
  • 归虚灭世

    归虚灭世

    百年的轮回,失去的记忆,人世的残酷,一切的一切,到底会让这个肩负着特殊使命的少年做出什么举动?
  • 以深情

    以深情

    “我从来没爱过人,我想先试着爱你。”他是那样一个优秀的男人,要么不爱,要爱,就此生不换。认识范敖轩的人都说,他太骄傲自负,可是只是陶亚宁明白,这个男人在自己面前是那么卑微……片段一:某个女人一脸的不开心“我记得第一次见面时,你丢给了我一笔钱!你当时居然这么侮辱我!”某男一脸茫然:“有吗?”那个女人大概永远也不会知道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到底是什么时候吧?片段二:“老公,我听说昨天某女星将奖你作为评委投给了她一票,而且她好像还喜欢过你。”某男一脸无奈:“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果然怀孕的女人喜欢疑。
  • 狂暴淑女之帝炎
  • 调实居士证源录

    调实居士证源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是我的末日浩劫

    你是我的末日浩劫

    深情一眼,挚爱万年。只是幼时对你的匆匆一眼,却爱了你一辈子。你是男生,而我也是男生,从幼时的暧昧到在一起的甜蜜,是我这辈子最难以割舍的,为什么你又为何离我而去了呢?你为什么如此忍心扔下我独留于世苟延残喘呢?
  • 悬幻爱恋

    悬幻爱恋

    也许这是一个梦,一个甜蜜的梦。“你爱我么?”他低头看着自己怀里的女孩。“爱。”男孩听到这个回答满意的笑了。“有多爱?”女孩沉默着没有回答。
  • 首席是匹狼:独宠小娇妻

    首席是匹狼:独宠小娇妻

    他是被人们称为“野狼”的男人,性格狠厉,权势滔天,凭借自身走上权力的巅峰。她是他笼子里的金丝雀,人人都以为他宠她入骨,却不知她满心恨意。“谁也别想打你的主意,否则我会让他后悔来到这个世上!”面对他的霸道强势,她嗤之以鼻,“你也要杀了我?”他邪笑着靠近她,“就算是死,你也只能死在我的床上。”每一夜,他都将她折磨至深,“永远都别想离开我,除非我死!”她失声痛哭,“可是我不爱你!”“我不在乎。”“可是你已经有芷烟了啊!”“你敢跑,我就打断她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