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是生命的动因,因为生命的本质在于生存和延续,而欲望是生命生存和延续的必要条件,是生命的本质属性。
人的需要和欲望是发展和解决贫困的动力。强烈的欲望使人施展全部的力量,尽力而为的超越自我。欲望可以使一个人的力量发挥到极至,排除所有的障碍以达到自己的需求。
欲望是创业者的第一素质,这样说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创业者的欲望,实际就是一种生活目标,一种人生理想。创业者的欲望与普通人欲望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欲望往往超出他们的现实,往往需要打破他们眼前的樊笼,才能够实现。所以,创业者的欲望往往伴随着行动力和牺牲精神。
美国人约翰·富勒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约翰·富勒姊妹7人,他从5岁就开始工作。他刚懂事的时候,母亲和他说:“我们不应该这么穷下去,这不是上帝的旨意。我们贫穷主要是因为你爸爸从来没有变得富有的欲望。”这些话在约翰·富勒幼小的心灵深处扎了根,他一心想改变家里的现状,想变得富有起来,并且开始努力为之奋斗。10年后,约翰·富勒接手一家被拍卖的公司,并且还陆续收购了7家公司,他真的成了富人。
约翰·富勒成功的秘诀在哪里?他这样总结:“我们家里很穷,但那是因为我父亲从来没有变得富有的欲望。但我不同,我有强烈的变富的欲望。虽然我不是富人的后代,但我可以成为富人的祖先。”
你是否有改变自己的强烈欲望?你为什么总是离成功那么遥远?那是因为你没有成功的强烈的欲望,因为你的欲望有多么强烈,就能爆发出多大的力量,当你有强烈的欲望去改变自己的时候,所有的困难、挫折、阻挠都会为你让路。
找到你自己的驱动力吧,你可以想像欲望对一个人的推动作用有多大。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梦想有多大,他的事业就会有多大。所谓梦想,不过是欲望的别名而已。
因为欲望,而不甘心,而行动,而成功,这是大多数成功者走过的共同道路。欲望是创业的最大推动力。一个真正的创业者一定是一个有着强烈成功欲望的人。
你也完全可以挖掘生命中巨大的能量,激发你成功的欲望,因为欲望就是力量,是你成功最有力的助推器。
③把野心贯彻到底
有野心不是坏事,有野心才有动力、有办法、有行动。
野心,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词典里的解释是:“对领土、权力和各种利益的巨大而非分的欲望。”这样看来,野心是一种欲望,而且是一种巨大而非分的欲望。通常,如果说一个人有野心,大都对这个人很有看法,好像野心是个贬义词。
我们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也许你会说,那是理想问题,而不是野心。其实这也是一种巨大的愿望,也是一种野心。其实,一个人应该有一点野心,因为野心是成功者的一种素质。我们看看下面这个经典事例:
法国的传媒大亨巴拉昂是以推销装饰肖像画起家的,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他迅速跻身于法国50大富豪之列,1998年他因患前列腺癌在法国博比尼医院去世。临终前,他留下遗嘱,将他4.6亿法郎的股份捐赠给博比尼医院,用于前列腺癌的研究,另有100万法郎作为奖赏,奖给那些揭开贫穷之谜的人。
巴拉昂去世后,法国《科西嘉人报》刊登了他的这份遗嘱。遗嘱是这样写的:我曾经是一个穷人,去世时却以一个富人的身份走进天堂之门。现在,我把自己成为富人的秘诀留下,也即“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他将得到我的祝福,并且得到我留在银行私人保险箱里的100万法郎,那是对睿智地揭开贫穷之迷的人的奖赏。
这份遗嘱刊出后,《科西嘉人报》收到了大量的信件,有人说这是报纸为提高发行量在进行炒作。也有很多人寄来了自己的答案,这些信件中,有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就是金钱,有人认为穷人最缺少帮助与关爱,有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智慧,也有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机会等等。总之,答案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在巴拉昂逝世一周年纪念日,他的律师和代理人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打开了银行内的私人保险箱,公开了他致富的秘诀:穷人最缺少的是野心。
所有人都感到意外,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一位年仅9岁的女孩却写出了正确答案。为什么只有9岁的女孩能想到穷人最缺少的是野心呢?在接受100万法郎颁奖时小女孩解释了其中的原委,她说:“每次,姐姐把她ll岁的男朋友带回家时,总是警告我说:‘你不要有野心啊!’所以我想,也许野心可以让人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谜底揭开后,整个法国都震动了,并波及英美。一些富人谈论此话题时,也毫不掩饰的说:野心的确是一剂“治贫”良药。
再让我们回顾一下在历史上曾有深远影响的人物。拿破仑在军事院校就读时曾立誓要做一名卓越的统帅并吞并整个欧洲,他的野心可见一斑。成吉思汗早年就扬言:大地是我的牧场,有雄鹰的地方就有我的铁骑。同样,看一下中国近代,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一批不甘平凡勇于挑战的弄潮儿,商海弄潮,成了浪尖上的人物。
野心是一剂“治贫”良药,也是致富的灵丹。
如果一个人追求的只是一种平常、闲适的生活,只是有饭吃、有床睡、有衣穿,当拥有了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时,就停滞不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没有任何野心,那他注定不会成为富人,也不会有大作作为。
你有野心吗?如果目前还没有,那就该加油了。因为野心有助成功,是成功的基石。有了野心,并把野心贯彻到底,你走向成功就指日可待了。
3.听命于你自己
自己是自己的主人,只有听命于你自己。
你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是谁?父母、老师、朋友还是自己?也许你已经习惯了听取别人的建议或者看法。其实,你完全可以自己做主,自己去判断,自己去选择,自己去执行。因为,你的命运最终只能靠自己去掌握。同样,你也只能靠自己塑造自己,靠自己去成功。
①让自己去判断
一个人应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与毅力。
公元3024年,人类终于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两颗可供居住的星球:θ星和φ星。因地球球龄已老,环境污染,能源危机,难以再承载500亿人生存,联合国决定人类向θ和φ星大迁徙。能去的人都是幸运儿。
为此,历经9个月零11天的复杂程序的测试----穿越光电波时空隧道,100亿人最终成为幸运儿。他们将拥有θ、φ星的新环境和新生活,而被淘汰的人只能继续生活在资源枯竭、危机四伏的诺亚方舟上。
在幸运儿们即将飞离地球的时候,记者作了一次跟随采访,得到这样一组数据:
在100亿幸运儿中,1%的人是只凭运气;10%的人是只听别人话来的;20%的人是全靠自己来的;其余近70%的人是别人的话同时依靠自己的判断来的。
在400亿被淘汰者中,则有75%的人既不相信自己、又不相信别人;10%的人只听信别人的;14%的人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只有1%的人既相信自己又听取别人的意见。
记者带着这组数据采访了心理学家。
心理学家做了如下分析:
第一、只相信别人而不相信自己的人有很强的心理依赖,这种人是人云亦云型的。这种人无法在“光电波时空隧道”的复杂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当然就无法适应θ、φ星的全新环境。
第二、排斥别人意见的人太迷信自己,这种人是自以为是型的。这种人很难在“光电波时空隧道”的复杂环境中适时校正自己的路,当然也无法适应θ、φ星的全新环境。
第三、既不相信自己又不相信别人的人,应当属于听天由命型的。这种人会完全迷失于“光电波时空隧道”的复杂环境,当然更无法适应θ、φ星的全新环境。
第四、既相信自己又相信别人的人,是与“人”俱进型,是人类先进精神和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他们既是地球社会的脊梁,也必将是人类新家园的开拓者,θ、φ星只有靠这些优秀分子去开发。
当第一艘飞往θ、φ星的飞艇即将离开地球时,本报播出了“成功靠什么?”的专题报道,在留守地球的200亿人中产生巨大反响。
这是全国一份高考卷上的作文试题。但也反映出一定的问题,面对各种处境时或者问题时,你如何选择,是自己做主,相信自己,作出决定,还是相信别人,听取别人意见呢?每个人也许有不同的回答,其实,这个问题本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
只要自己心中有一个标准,做到客观的、理智的、全面的衡量、分析和判断,就能做出比较正确的选择和决定。但是,由于一个人的知识、经验、思维都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听取别人的意见也很重要,但决不能盲目自信或者不辨是非的盲目听从他人意见,那是不理智的,容易导致错误。千万不要像下面这则寓言中的教士一样。
有一位教士,从一个村庄回家,经过一个集市,看见一只漂亮的小鸟,他买下了它。心想:这只鸟这么胖,毛色这么好,煮来吃一定不错。
小鸟看出了教士的心思,急忙说:“不要!”教士吓了一跳,“怎么,你还会说话?”小鸟说:“是啊,我不单会说话,我还不是一只普通的鸟呢。我在鸟的世界里几乎也和你一样,是个传教士呢。如果你答应放我并让我自由,我给你三条让你受益匪浅的忠告。”教士以为这只会说话的小鸟一定很有学问,就同意了。
于是小鸟给了他三条忠告:
第一条:永远不要相信谬论,无论是谁说的,不管他多么著名,多么权威。
第二条:无论你做什么,始终了解自己的局限。
第三条:如果你做了好事,就不必后悔,只有做了坏事才需要后悔。多么精妙的忠告,于是那只小鸟自由了。
教士一边高兴地往家里走,一边想:这真是布道的好说辞,我将把这三条忠告写在我房间的墙壁上、桌子上,这样我就能记住它们。这将非常有教义。
这在这时,他突然看见那只小鸟站在一棵树上,放声大笑。教士问它为什么那么笑,小鸟说:“你这个傻瓜,在我肚子里有一颗非常宝贵的钻石,如果你当时杀了我,你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教士有些后悔了,脸上表现出悔色。
于是扔掉手里的书开始爬树,他一生中从未爬过树,更何况他已经老了。他向上爬一点,小鸟就飞向更高的树枝,最后小鸟飞到了树的顶端,在差不多要被教士抓住的那一刻,教士却摔下来了,而且还伤得不轻。
小鸟目睹了这一切后说:“瞧你!你现在相信了我的谬论,一只小鸟肚子里怎么会有宝贵的钻石呢?随后你尝试了不可能——你从没有爬过树,更何况你怎么可能空手抓住一只会飞的鸟?最后,你使一只小鸟自由了,你做了一件好事,但你却后悔了。”
教士的错误在于:自己不做客观的分析和判断,盲目的相信别人的话,自己不走脑子,以致三条忠告都违反了,徒劳无获。作为教士,做出这样的事情,很具有讽刺意味。现实中遇到事情一定要冷静分析,让自己去做客观的判断,可别犯教士的错误。
②做自己的主宰
你不是宇宙的主宰,你是自己的主宰。
你已经认识了你自己,深刻的了解了你自己。你就应该喜欢你自己,接纳自己的一切,进而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你就是你,世上不会有第二个你。只要你够坦然地说:“我就是这样的人。”这就够好了。然后掌握好自己,发挥好自己,做自己的主宰。
弗洛伊德·威廉斯(Floyd Williams)12年来一直担任位于北卡罗来纳州的SAS研究所(SAS Institute)的中心主任。他曾说过:“在我们这里只有一个规则,那就是例外。”他本人是一位资深的IT专业人才,12年前从另一家公司跳到该公司。
“我为什么离职?在很多其他的公司里,我只不过是一个号码。”这是他2001年1月接受美国《财富》杂志(Fortune)采访时所说的话。该杂志每年都要公布一份“美国最适宜工作的100家公司”的问卷调查报告。在报告中你会发现,像西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思科(Cisco)这样的一些企业经常排在20名以后。其实,比排名更重要的是原因,为什么人们不喜欢在这些公司工作呢?
一个SAS公司员工的回答是最好的诠释:“在这里我是一个完整的个体,领导重视我的个人感受和需求。”
你看到了,做自己的主宰!这是一个新趋势。在西方社会,做自己的主宰已经是至高无上的价值观。
许多人会主动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却没有想到要完善自我,于是他们的环境仍然没有改变。那些勇于接受命运考验的人,总是做自己思想和行动的主宰,从而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这个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正像歌德所说:“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做自己的主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