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5900000036

第36章 通、活、融、满,胡雪岩红顶巨擘成名路(5)

如今漕米改海运,自然是断了靠运河运送漕米的漕帮的生路。对于松江漕帮来说,目前正处于极艰难的时期。一方面,无漕可运,收入大减,帮里已经落下很大的亏空需要填补,而帮里弟兄的生计也需要维持。另一方面,设法让朝廷取消海运,恢复运河,到处打点也需要大笔资金。本来那十几万担大米早已定下脱货求现的原则,以敷帮内急用。如今垫付给浙江海运局,虽有差额可赚,但将来收回的仍是大米,实际上完全违背了脱货求现的宗旨。只是尤五觉得自己是一个“江湖上走走”的汉子,不愿意将难处说出口罢了。

至于胡雪岩,则绝不愿意知道别人有难处还要装假卖糊涂。他的原则是:第一,“不好只顾自己,不顾人家”,如果别人有难处,宁可另想办法,也不能勉强别人;第二,把别人的难处当做自己的难处,知道别人的难处,就要尽力帮忙解决。也正是有这两个原则,胡雪岩坚持弄清漕帮面临的难处,并请信和向漕帮贷款,以帮助漕帮渡过难关。实际上,由于漕米改海运,许多钱庄怕担风险,已经不愿意向漕帮放款了。

这就是常说的将心比心,为别人着想。

从商业经营的眼光看,能够为别人着想,许多时候常常也是为自己的生意铺平道路的一种方式,至少客观上可以收到这种效果。比如,胡雪岩能够主动为漕帮着想并帮助其解决困难,就既有他个人品性的原因,也有他作为一个生意人的眼光在起作用。胡雪岩知道,漕帮当家人尤五固然宁愿克己而不谈自己的难处,爽快帮助了他,但如果自己知道别人有难处而不为别人着想,自己就成了“半吊子”,自己与漕帮合作,也就是只此一回,再不会有第二回了。事实上,也正因为胡雪岩没有做“半吊子”,他由此与漕帮结成了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胡雪岩其后的丝茶生意、军火生意,如果没有漕帮的合作与支持,都很难成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想想别人或为别人着想,实际上也就是在为自己着想。

3. 精通人情,帮人帮到实处

胡雪岩精通人情世故,遇见有才干、可以结交并能够收为己用的人就相机而变,在帮助对方的过程中自然就卖出一个人情。这是胡雪岩在结交朋友时以情服人的原则,他在帮助对方时,始终能够做到帮在实处,总能够做到别人缺什么,就及时送什么。做这种事的关键在于,只要看出征兆就立即行动。

例如,当初胡雪岩随王有龄到上海办事的过程中,有事情急切需要当地富商豪绅出面相助。如果贸然拜访,事情肯定无法顺利办好。胡雪岩想,必须找机会先送他一样紧缺的东西。但身为富商豪绅,他缺什么呢?在那个年代,商人见官低一级,他缺的正是官场给他威风。于是,胡雪岩决定找机会送一个大大的面子给上海富商。恰好当时抚台大人送给王有龄一桌海菜全席,胡雪岩与王有龄商量后决定,迅速将这桌酒菜摆到这位豪绅府中。豪绅一听是抚台大人送的海菜全席,平时那目中无人的傲慢顿时抛到九霄云外,对王有龄、胡雪岩变得毕恭毕敬起来。

胡雪岩抓住机会,送当时尽管富甲一方但社会地位较低的商绅一个大大的官场面子。这样的做法,也许只有胡雪岩想得出来。不爱珠宝,只爱虚荣,一桌席面胜过许多重礼,这在平常人是想都想不出来的。这足以显示胡雪岩做事之高明。

又如胡雪岩结交古应春的过程,也很能说明问题。古应春是上海洋行里的翻译,他在当时的十里洋行里是个人尽皆知的人物,用现在的话说,那也算一大腕儿。由于古应春自小就读于基督教会学校,后来到上海学生意,既擅长外语又懂生意经,便做上了翻译这一行。胡、古的相交源于二人共同的感触和认识——做洋务。

经过一番交谈,两个人思想上产生了共鸣,认为国人须拿出点自己的骨气。如果中国人内部自相争斗,吃亏的是自己,占便宜的是洋人。因此,中国的丝业如果要与洋人进行竞争,就必须要求东南沿海一带的丝业商人联合起来,作为整体来同洋行抬价。否则,零散的丝业同行之间互相拆台,不仅谁也挣不到钱,反而会便宜了洋人。

有了想法,胡雪岩和古应春二人决定联合上海丝业一致对抗洋人商行,为中国商人争一口气。此时,二人对洋人、洋行都摸得十分透彻,以后与洋人做生意便相互帮忙。

事有凑巧,当胡雪岩与古应春和洋人谈完一桩生意回到住处怡情院时,恰巧遇到了七姑奶奶。古应春掀开门帘,贸然闯入,与七姑奶奶撞个正着。二人对视良久,彼此互相吸引,心中都是怦然一动。这种错愕情迷的状态,加上二人又是初见,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招呼,二人半晌无语。

胡雪岩随后而来,看了看两个人的表情,心里明白:这两个人八成是对上眼了。事后,七姑奶奶的种种表现更是验证了胡雪岩的猜测。七姑奶奶是尤五的妹妹,平素胆大独立、做事爽快,人称“女张飞”。自从她见到古应春后,竟然说话行事都显得斯文起来,而且左顾右盼、脸颊绯红,样子像个姑娘。古应春鳏居了十几年,见如此姿色的女人自是春心漾荡。而七姑奶奶也由于丈夫过世,孀居多年,一直住在娘家。这餐饭吃完,古应春就恳求胡雪岩给他做媒。由于胡雪岩熟悉二人的脾气,考虑到二人互相尚不了解,就找机会让他们相互交往。

谁知七姑奶奶是性情中人,对古应春十分中意,生怕古应春缩手缩脚,会中途突然变卦。于是,她找了一个机会将古应春请到家中,将他灌得大醉,留宿家中。第二天一早,古应春一觉醒来,见自己躺于女人香榻,七姑奶奶只穿件贴身的小夹袄在灯下独坐,泪光盈盈,颇为委屈的样子。又听得七姑奶奶对他说什么都给他了,要他对灯起誓,永不变心。这也是七姑奶奶行事不同于一般人之处。她性格向来豪放不羁,连尤五都做不了她的主。

七姑奶奶留宿古应春,其实是她的小伎俩,两人并没有肌肤之亲,但古应春酒醉之下根本不知道实情。古应春这个人很传统,又身为洋场上走动的人物,为道德和责任心所使,就不得不娶她过门了。这是七姑奶奶的如意算盘,谁知事与愿违。这件事风传之后,名义上她与古应春是夫妻关系了,但却无任何嫁娶仪式,不仅七姑奶奶无脸回松江,连尤五提到这件事都觉脸上无光、家门不幸。

胡雪岩把这些事都记在心上,认为自己作为古应春、尤五的好朋友,有义务、有责任帮忙理顺这件事。如果把事情处理妥帖,不仅是帮了古应春的忙,而且也帮了尤五和七姑奶奶这一办事能力极强的女人一个大忙。这三人事后总会感激自己的。事实证明,这三人后来对胡雪岩做事帮助都很大。

七姑奶奶与古应春这件事最大的困难倒不在于风言风语,而是当时已经成了骑虎难下的僵局。当时,适逢古应春家门的老族长——一个七十多岁的白胡子老头——到上海来看孙子。古应春是个恪守孝道之人,就向他禀告了这件事情。谁知不讲还好,一讲老头子很生气,极力反对,说古家门里向来无再嫁之妇。无论古应春怎么央求,就是不准。古应春托了许多人去说情,老头子回过一句话:“要娶可以,但依据族规,要将古应春逐出家门,和家族再不来往。”这下,古应春似无头苍蝇急得团团转。

胡雪岩的脑子可不是糨糊,经过一夜的思考之后他有了主意。他认为,这个白胡子老头身居乡下,很少来上海走动,大可用瞒天过海之计,即使日后让他发现,也是无计可施。

于是,胡雪岩就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他先让七姑奶奶改姓,认王有龄做义兄,两头说媒、嫁娶、婚宴等一切事宜皆由王有龄出面打理。然后,在古家出面求婚时,王家应允亲事并付庚帖。只要保守秘密,外人谁知道知府大老爷的妹妹就是以前那位七姑奶奶呢?族长日后即使发现,难道还能驳回吗?这一招足以应付乡下老族长了。

这个主意果然高明,郁郁寡欢的古应春顿时一扫脸上的忧急,心头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七姑奶奶也笑得合不拢嘴,急下厨房张罗一桌佳肴来款待这位大恩人。尤五自是很感激,因为胡雪岩又帮他解决了一件事关自己名声的棘手家务事。

设想如果这件事情不是胡雪岩帮忙迅速解决,不仅古应春和尤五在洋行和江湖上的名声会受到影响,他们的生意也会受影响。更严重的是,这样会损害他们的自尊与自信,甚至可能导致古应春、尤五两位朋友互相敌视与怨恨。

由于胡雪岩对古应春在婚姻一事上的大力帮助,古应春心存感激。自此之后,胡雪岩与洋人之间的丝业、枪支军火各种生意,都有古应春全力帮衬,胡雪岩的生意越做越大。

4. 圆融的最高境界,能大能小都是龙

要成大事,先要会做人;而会做人,即要善于在交往中积累人脉资源。若能做到圆通有术、左右逢源、进退自如,上不得罪于达官贵人,下不失信于平民百姓,中不招妒于同行朋友,行得方圆之道,人脉大树枝繁叶茂,那成大事一定不在话下了。

有一次,胡雪岩买了一批洋枪,要由上海运到浙江,支持当地的清军剿灭太平军。这对胡雪岩来说,是一件可以向政府邀功请赏的好事情。但是,枪还没有起运就出现了问题。有一伙人盯上了这批枪,准备半路“抢劫”!

承运这批枪的是松江漕帮,当时松江漕帮的负责人是尤五。准备截获这批枪的人是尤五的“同参兄弟”俞武成,此人带领本帮兄弟在扬州、镇江一带活动。

事情是这样的,俞武成的“事业”出了一点状况,正处于人生的低谷,听说他的师兄尤五接到一个肥差——运送枪支,这让他惊喜不已,觉得自己终于可以为手下的弟兄们做些什么了。然而,他的力量还没有强大到能拿得下这批军火的程度。而刚好太平军方面也得到这个消息,也打起了这批武器的主意。这就使得两家一拍即合,达成协议要“共图大业”。

由于当初尤五一直以为这批枪支是清政府的,并不知道是胡雪岩的,依着他跟俞武成的关系,决定到时候给他行个方便,拉兄弟一把,让他在半路杀出来,截留这批武器。

然而,等胡雪岩来松江拜会尤五的时候,他知道了这个消息。这时,尤五才知道这是胡雪岩的枪,但已经答应了俞武成,这边又不好意思得罪胡雪岩。一时间,尤五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像人”!

这让胡雪岩也感觉很不舒服。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尤五最终作出了和俞武成断绝交情的决定,答应在运输途中阻止他动手,帮助胡雪岩渡过这个难关。

这下胡雪岩的问题解决了,但他并没有因为这样而放手不管此事,因为自己的问题现在转嫁到了尤五那里。尤五因为自己要与兄弟反目,这显然不是胡雪岩愿意看到的。

胡雪岩的原则是既要把人做好,又要把事情做好。只有事情做好了,人才能做好。那么,应该怎么解决尤五的问题呢?首先,他不能让尤五跟俞武成撕破脸皮。其次,他需要运用一些手段,让俞武成变为自己的朋友。

在跟尤五聊天的过程中,胡雪岩突然“灵光一闪”,有了妙计,既不必伤害彼此之间的感情,又可以把枪支运到。这个妙计就是搬请俞武成九十岁的老娘俞三婆婆。因为他从尤五嘴里得知,俞武成是个孝子,对母亲的话言听计从。如果能让她硬压着俞武成让步,就不至于让尤五为难了。

然而,胡雪岩到了苏州俞三婆婆那里,才知道她原来是个厉害的“老江湖”。当得知胡雪岩的目的之后,她装聋作哑,不想帮这个“忙”。越是这样,胡雪岩越是不敢大意。于是,他不厌其烦地说明来意,一方面表示不愿使松江漕帮为难,想解除尤五的窘境;另一方面,又表示不愿请官兵护运,怕跟俞武成发生冲突,伤了江湖和气。

这番话可谓绵里藏针。当听到胡雪岩说“不愿意请官兵护运”这句话时,俞三婆婆暗暗吃了一惊。她当然知道胡雪岩跟官府的关系,更知道这其中的利害。这话等于指责俞武成伙同太平军抢劫军械,这可是灭门的大罪。

面对这种利害关系,俞三婆婆装出一副被不争气的儿子气得发抖的样子,一边拄着拐杖一边厉声吩咐她的孙子俞少武:“赶快派人把你那糊涂老子找回来!”

胡雪岩看到事情有了转机,急忙好言相劝:“这件事怪不得俞大哥!我们也是道听途说,还不知道真假,俞大哥不至于敌友不分。我们的来意,是想请三婆婆做主,仰仗俞大哥的威名,保个平安。”

听胡雪岩说得这么诚恳和谦虚,俞三婆婆的脸色缓和了一些:“这事武成理当效劳。”

事情到此,似乎可以告一段落,既解除了尤五的尴尬,又拉拢了俞家,枪支可以顺利运输了。

然而,胡雪岩想的可远不止这些,他考虑的是如何把俞武成的骑虎之势成功地化解掉。因为俞武成此时寄人篱下,急于为自家弟兄谋个出路,他是受到当地一个江湖组织的挟制,不得不做这趟买卖。

按理说,胡雪岩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俞武成和江湖组织的恩怨他可以不管,反正有了俞三婆婆施压,俞武成不敢造次了。

但胡雪岩不是一般人,他不愿意看到不圆满的结局,他要让俞武成彻底成为他的朋友。因为他觉得,只有按照这样的思路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大。于是,他又开始为俞武成的难题奔走,又开始考虑下一步的良策。

那么,胡雪岩做到了吗?当然做到了,他用的方法就是收降。

胡雪岩不仅向俞武成和那个江湖头目讲明了形势利害,而且跟他们达成了协议,由胡雪岩报请官府,发给这批人三个月粮饷,保证不先降后杀,事成后编队移地驻防。另外,胡雪岩还拿出一万两银子送给那个江湖头目,说:“我那个合伙做生意的好朋友古应春告诉我,我在丝上赚了一把。自己人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你分一万两银子的红。”

既然有了生路,谁还会硬往死路上走呢?这样一来,双方皆大欢喜。

由此可见,只有尊重他人,满足对方的成就感,才能使自己的事业不断上升。只此一件事,就足以看出胡雪岩的“圆融”。

假定在这件事情上,胡雪岩没有作什么周旋,只是尤五卖他人情,与俞武成闹翻,运枪的事情虽然可以办成,但以后的局面却会恶性循环,处处掣肘、事事难办。所以,尤五的人情可以领,却不能那么便宜地收下就算了。俞武成那里稍有不同,胡雪岩跟他本没有人情却必须做人情,只有把人情做好了,事情才好办。而做成人情的方法无非是同生死、共患难。替对方考虑周到了,难题解决了,自己的事情也就大功告成了,以后办事就更方便了。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胡雪岩为人处世不怕麻烦、不辞辛苦,总是力求做到周全。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时时刻刻本着一个“圆”字,不到山穷水尽之时,决不会放弃以平和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有时候为了使事情达到平和圆满,也决不过于姑息迁就。既不失原则,又善于见机行事、灵活应变。这就是胡雪岩的“圆融”哲学。

同类推荐
  • 胡雪岩传

    胡雪岩传

    铁血宰相拥有何种跌宕起伏的刺激人生!满洲贵族大少为何突然华丽堕落!一介病弱书生缘何横刀立马、杀人如麻!草根枭雄如何主宰朝野、扬威大漠!翰林学士怎样周旋列强、忍辱偷生!一代红顶商圣怎样从帝国银库大掌柜走到凄凉辞世无人问津!
  • 旷代逸才冯梦龙

    旷代逸才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梦桂,善画。弟梦熊,太学生,曾从冯梦龙治《春秋》,有诗传世。他们兄弟三人并称“吴下三冯”。
  • 曾国藩传:做人做事之道

    曾国藩传:做人做事之道

    曾国藩身为晚清重臣,他顺应时代需求,创办湘军,开创了书生治军的先河;他在清朝官场风风雨雨几十年,始终屹立不倒;他专修朱子理学,成为清朝最后一个理学大师;他提倡立志高远;做人唯诚信二字而不立;他始终认为,凡事要亲身入局;言行要谨慎;在日常的处世中,更要藏匿自己的锋芒,避免过于暴露自己。他的这些观点、做法,让他在宦海沉浮的世界里游刃有余,终得善终。本书虽然是一本传记,却也突出了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和治军思想,从这两大方面辅助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揭开曾国藩成为晚清名臣乃至中国封建史上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政治家的根本原因。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曼德拉 彼得大帝(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曼德拉 彼得大帝(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主要是对曼德拉和彼得大帝两位名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做了详细介绍,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而且此书对名人成功前的鲜为人知的事件也有详细的介绍。
热门推荐
  • 幽灵行动之高级战争

    幽灵行动之高级战争

    我们是雇佣兵,哪里有战争,哪里就有我们,我们不为任何国家战斗,只要有人出钱,我们就服从他的命令,我们眼中没有正义,也没有邪恶,我们,就是雇佣军!幽灵,代表着冷酷和无情,代表着鬼影和杀戮,我们的人虽然少,但十分精悍,而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人称我们为——幽灵战士
  • 开拓进取的大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开拓进取的大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本书介绍了42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包括推动18世纪化学革命的拉瓦锡、给元素王国立法的门捷列夫、发现大气压力的托里拆利、被命名为频率单位的科学家赫兹、星学之王第谷以及发现海王星的天文双杰等内容。
  • 寻仙之升仙入魔

    寻仙之升仙入魔

    游戏世界升仙入魔闲来无事动动手指记录青春
  • 引驾行

    引驾行

    伤凤城仙子,别来千里重行行。离开,只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待我有朝一日,踏彩云,为你逆天夺命...
  • 左手趋势投资,右手价值投资

    左手趋势投资,右手价值投资

    我在投资生涯的起初阶段,在同事和前辈的指点下,阅读了大量的专业书籍,每日在波浪图、江恩线、阴阳K线、均线分析的文字指点下比照实盘进行临摹研究,颇有心得。成为职业操盘手后,每每小有成就必会心生感慨,怀念当年用功的灯下时光。最近两三年,随着职业历练的积累,蓦然回首,发现曾经得心应手的各种分析工具已经被我渐渐放在一旁,就如同荒废农事的农民,忽然发现耕田的锄头落满了灰尘,心中暗吃一惊。仔细再一一想来,那些入门必学的各种技术,其实早已成为我工作习惯的一部分,虽未必日日操练,但他们却无时无刻不在支持着我的投资事业。因此,应该不仅沾染不了尘埃,反而是在疾风劲雨中默默挺立呢!
  • 南拳

    南拳

    小说以汤杰为主人公,讲述了一个热爱武术的少年和他的朋友们追逐梦想的青春励志故事。四个章节以四种颜色为代表构架出跌宕曲折的少年成长历程,从青色代表的朝气蓬勃,到红色代表的激情燃烧,再是黑色代表的迷茫挣扎,最后是白色代表的觉悟归真。五味杂陈的暗恋情结,真挚动人的兄弟情义,父子两代的情感隔阂与信念碰撞,命运到底握在谁的手中,梦想是否需要坚持,什么又是南拳的真谛。
  • 异世神起

    异世神起

    “孩子,你想成为一代强者么?”“想,非常想!做梦都想!”“强者之路可是千难万阻!你可想好?““神挡杀神,佛阻弑佛:天档劈天,地阻灭地!”“永不后悔?”“死亦无悔!”“想学何样武学?""可有长生之道?”“....”“可有炼丹之法?”“.....”“可有七十二般变化?”“滚!你以为你是孙猴子么?这TM不是西游记!”.....
  • 溺水三千与君醉

    溺水三千与君醉

    一位被仇恨蒙蔽的冷宫公主,超乎常人的武学之才,一心只想报复自己最亲近的人,但这一切却是在为他人做嫁衣!三个男子各有千秋,谁又能真正虏获她的芳心?情与爱,仇与恨,究竟该何去何从?
  • 究极之最终进化

    究极之最终进化

    有人向前倾望,有人回望过去。你在追寻过去,但脚步却是依旧向前迈步。一段模糊的过去,一篇流血的故事,一具无法死亡的身体。这便是故事的开端!
  • 异授眼科

    异授眼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