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人思考问题、做事方式总是采取单线、直线模式,缺乏协调、迂回空间。他们判断事情也常流于表面、肤浅,看不到隐藏的忧患。在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这种人可以说是爱憎分明、喜怒刻印在脸上的典型。他们往往只和有好感的人亲近,对于讨厌的人总是板着脸。另外,这种人运动细胞发达,很少有运动能难倒他们的。
4. 轮廓明显、五官端正的方形脸
这种人凡事崇尚中庸,做事既不破坏传统秩序,又极富弹性。他们能力卓越,眼光远大,是领导型人才,能应付变局,具备扭转乾坤的能力。
这种人脑筋聪明,富于机智谋略,举止大方稳重,待人诚恳,颇有威望。他们处世有自己的一套原则,稳定度高。上司交代下来的工作,他们会尽全力办妥。现实、理论两方面,他们有办法兼顾,生活过得既有朝气,又十分均衡。
5. 下巴削尖的倒三角形脸
这种人心思细腻,遇到事情想得多、想得远、想得广,尤其喜爱思索抽象性问题,容易陷在自己挖掘的思考陷阱中。
这种人对新环境的适应力不好,孤独内向,不容易交到朋友。这种人常给他人不合群的印象。他们用心细密、谨慎,采取防御姿态,人际关系始终难以拓展。这种人性格固执,总是执著于自己的想法,喜欢胡思乱想,好钻牛角尖,与人相处时,缺少圆滑沟通能力。
这种人不擅长表达****,对心仪的对象只是慢慢付出,羞于把“爱”字说出口,以致常有单恋的情形发生。他们感情容易受伤害,报复心也较为强烈。他们做事积极、快节奏,有追根究底的求知欲望,对事物观察透彻,是很不错的智囊、策划型幕僚人才。
虽然人的容貌是人的外在部分,但是,根据容貌辨别一个人的前途命运也并非全无道理。曾国藩深谙此道,而且把它当做用人的一条重要标准。
曾国藩评价刘铭传“颜广面长,钟声铁面”,生得协调,且有“雄侠威棱”之气,断定其之后必成大器。果然,刘铭传后来成为一代名将。
曾国藩以其独到的相人之术,明辨英才,并予以择取,是其相术的经典手段。网罗人才、交结贤哲,都是他立足官场的强援支柱。曾国藩的择人之术:因人而异,人皆英才。如此,他的仕途不畅是不可能的。
同样,一个人的仪容也是鉴别一个人心质好坏、修养高低的标准。仪态大方稳重的,修养深而且素质高;仪态畏缩卑懦的,修养浅而且素质低。耿介忠直的,仪态坚定端庄;果敢决断的,仪态威猛豪迈;坦荡无私的,仪态安详闲静。环境对仪态的形成有极重要的影响。所谓“居移气,养移体”,就是此理。高贵环境中的人自有一种逼人的气势和仪态。这可作为识别人物的一个外部根据。
汉武帝既宠爱尹婕妤,又幸爱邢夫人。因“美女入室,恶女之仇”,便诏令两夫人不得相见。后尹夫人恳请见邢夫人一面,武帝答应了。几十个宫女拥着一位夫人款款来到,尹夫人看了却说:“这不是邢夫人。”武帝惊异地问:“为什么?”尹夫人回答:“看她的相貌形态,配不上皇上,不足以当夫人。”武帝又召来一位穿旧衣的女人,没有宫女拥护。尹夫人说:“这才是邢夫人。”于是,低头哭泣,伤感自己不如邢夫人。
由此可见,我们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容貌便可以对其人品和能力揣度个一二,再综合其他方面,就能大致判断出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了。
其实,容貌透着一种精神,这股精神就成了区分不同人的标准。一个人容貌中透出什么样的气质,基本上,其人也就有相应的性格。
人的姿容以“整”为贵
容贵“整”,“整”非整齐之谓。短不豕蹲,长不茅立,肥不熊餐,瘦不鹊寒,所谓“整”也。背宜圆厚,腹宜突坦,手宜温软,曲若弯弓,足宜丰满,下宜藏蛋,所谓“整”也。
——曾国藩格言
曾国藩认为,人的姿容以“整”为贵。整不是指人高大漂亮英俊,而是指人的身体部位均衡、匀称、协调。这里包含着阴阳五行生克调和的辩证道理。简单的道理可归结为:木受金克,如果木弱金旺,一克便没了生的消息;如果木弱金弱,木虽不会消失,但也无大用;如果木强金弱,金不但克不了木,反受木辱;如果木金俱强,两势相当,则为有用之木。其中强弱分数不同,又会生出许多变化。
1. 身材长短胖瘦
以高矮胖瘦而论,身材高虽好,但如果高长如风中茅草,虽长立在众物之上,但风吹即摇摆不定,自然难以负重挺拔,终不可用。
矮不惧其矮,分寸得度,则以短为贵。正所谓“浓缩的都是精华”。身材矮小无妨,但应有挺拔、气度不凡之势,这种人自然不是普通人,胸中往往有奇气。如果形如蹲着的豕(猪),无进取慷慨之志,当然不足为论。
胖为美还是瘦为美,各个时代的标准都不一样,而且每个人的喜好也不一样。以胖为美的人喜其丰满,以瘦为美者喜其纤丽,不可唯一而定。如果胖且没有臃肿虚浮之态,也不像贪吃懒惰的肥熊,不失其灵便有力特征,当然也是好的,自有其特长和用处。
如果瘦得不轻佻浮扬,不像风中竹竿,不像寒冬孤鹊,有稳重敦厚感,有筋有骨,筋劲骨植,高而不虚,长而不弱,轻而不飘,瘦而刚劲,也是不错的。
总之,不管高矮胖瘦,只要生得调停中和,互补互用,匀称协调,折中均衡,即可任用。
2. 背腹手足特点
高矮肥瘦论人整体态势,是远观的姿态。还有背腹手足等细节形态,也代表一个人的特点。
(1)背宜圆厚,厚能负重,担当大任的象征;圆可通融,是立于群人之中左右逢源、四通八达,行事有分寸、有办法的灵活通变的象征。
(2)腹宜突坦,腹部外突,表明有承受大任、突出在众人之外之像,同时又有平坦之势,表明可提供他人平稳生活。这样的人才有为他人服务的宽阔胸襟。
(3)手宜温软,是贵人之相。凡是有一定地位、权势和财富的人,脱离体力劳动多年,休养处尊,他们的手必定温软而无茧。即便如刘邦一样曾历经了艰辛的人,一旦富贵起来,手上的老茧逐渐消失得干干净净,再加上香薰玉沐,自然就不再是劳动人民的粗硬大手了。
(4)足宜丰满,下宜藏蛋。足可以分为弓形足和扁平足,弓形足高的,足弓下可藏鸡蛋,这样的足形弹性好,行动迅捷,血液循环快,不易疲劳,禁得住长途行走。扁平足的血液循环较慢,因而不胜长途行走。
另外,还有这样的说法:
(1)五短多贵。贵在其短,短得很有分寸,不失匀称协调之美,或互补有情,配合奇佳,自然不是一般的人。
(2)两大不扬。指两条腿纤细竿长,失去了协调之美,突破了习惯标准的长度,这样定然难看,不是值得称扬的修长玉腿了,自然不足为论。
(3)负重高官。指行走起来就像身背重物,沉稳有力,坚实稳健,不疾不徐,而无大山压顶之绝望吃力态,也是好的,是担当重任的象征。这种任重道远的类比取象手法,蕴涵了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
(4)鼠行好利。行走像老鼠一样细碎快速、无声而疾、急速匆忙、左顾右盼、目光闪烁不定、稍有声响便惊惶的人,多是生性好利之人,不太重义气、朋友。
3. 体型特征
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会反映出他的内心活动。通过对一个人的体型的观察,可以看出对方的某种特殊的潜质。
肥胖型、枯瘦型、筋肉型等多种体型出现在人们的身上,虽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多少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性格。
现代科学虽没有以体测质的理论根据,但从人们的习惯推断,大致可依据六种体型来分析人的性格。
(1)体型结实而筋骨强壮的人。筋骨强壮而体格结实、筋肉和骨骼发达、肩膀宽大、脖子粗的人,这种人做事认真、忠实,可以担当领导大任。
(2)体型肥胖而脂肪质的人。肥胖型体型而脂肪质的人,往往胸部、腹部和臀部十分宽厚。这类人一般会兼有开朗、积极、善良、单纯的多重性格,且活泼、幽默。另一方面,这种人具有稳重和柔和、正反两面的性格,特别表现在欢乐和苦闷的时候。有敏锐的理解力,凡事有迎刃而解的能力,唯对事情的思考缺乏一贯性,言谈间极易因轻率而失言,并且自恃高大,喜欢干涉对方。
(3)体型单纯而不成熟的人。像是小孩的未成熟体型的人,通常具有自我观念,性格刚强。这类人的周围经常是热闹非凡,话题的中心不是自己时就不开心,同时对别人所说的话一点都不听,非常任性。
但他们有广博的知识,讲起话来妙趣横生,经常使人捧腹大笑。
从另一角度看,这类人可谓是天真,殊不知,自己还有没变成大人的地方值得悲伤。这种人一旦受人冷淡摒弃时,嫉妒心会变得很强烈,形成一种歇斯底里的状态。
(4)体型瘦瘦细条的人。瘦瘦细条体型的人最大的特征是心情不平稳,情绪容易失去控制,且容易混乱,但他本身却非常开心。其实,这种性格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性格,具有丰富的感受,是非常慎重的人。
(5)体型略带纤瘦但结实的人。这类人略嫌纤瘦,但体态结实,自我意识特别强烈,且很固执,对任何事情都喜欢挑战。有强烈的信念,充满信心,不论遇到怎样的困境,都努力争取成功。
他在办事和做人方面缺乏应有的性格魅力,但他是一个有能力且可能具有相当权力潜质的人。由于性格上的弱点,即使是别人跟随他、迎合他,他同样还是会和别人保持心理上的距离。他在家庭生活中也可能是个孤僻的人。
(6)体型纤瘦如影子的人。纤瘦型者本性善良,是对生活采取慎之又慎态度的人,性格上犹豫不决和意志薄弱,容易产生气馁心理,是个令人难于捉摸的人。这种类型人的特征一般是冷淡、冷静,性格复杂且无法适当地表明立场。
这类人对无关紧要的事固执己见、不变通、倔强,并且表情呆板,在没下决心之前用行动来决定,这就是纤瘦人的缺点。
以上几种透过体型窥探内心的途径,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也不是完全无误的法宝,它因人而异。学会正确地使用它,在观察世人时才不至于陷入误区、害人而误己。
总之,一个人整体姿貌发育情况是和个人的情绪、性格或其他因素相联系的。所以,整体容姿怎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性格特征,但却不能就此断定一个人的性格,只可以用于参考。
你可以观察一下你周围的人,再根据上述介绍的容姿与性格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有所体会。你可以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运用这一方法避开有某种容姿的人的忌讳,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观察人的情态知其性格
大家举止,羞涩亦佳;小儿行藏,跳叫愈失。大旨亦辨清浊,细处兼论取舍。
——曾国藩格言
情态是人内心欢悦痛楚的面部表现,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清丽绝俗、优美端庄、优雅洒脱、气度豪迈、冷艳飘扬等。它是精神余韵的外在表现,常常能弥补神的不足。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一身病态,精神自然是不足的,虽得珍贵药物调养,仍然回天乏力。但她身上的冰雪聪明、弱态娇美、凄苦轻扬,却别是一种美丽。这是情态者,属神之余。
久久审视,应主要观察人的精神;短暂一见,就要观察人的情态。情态是发自于内心的真情实性,不由人任意虚饰造作。
情态又有恒态和时态两种。人的形体相貌、精神气质、言谈举止等各种形貌在恒定状态时的表现,称之为“恒态”,在这里主要是指言谈举止的表现形态;不经常、短暂出现的,称之为“时态”,时态与人的社会属性、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人的活动,无不打上环境和时代的烙印。脱离时代与环境而独立生活的人是不存在的。
人们的恒态有四种,即婉柔的弱态、狂放不羁的狂态、怠慢懒散的疏懒态、交际圆滑的周旋态。弱态表现为小鸟依人,情致婉转,娇柔亲切;狂态表现为衣衫不整,倒穿鞋袜,不修边幅,恃才傲物,目空一切,旁若无人;疏懒态表现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分场合,不论宜忌;周旋态表现为把心机深深地掩藏起来,处处察言观色,事事趋吉避凶,与人接触圆滑周到。
弱态者,性情柔弱,容易优柔寡断,信心不足,少果敢独立之气,不能坚持个人意见,缺乏主心骨,易言听计从于人。但是,他们内心细腻,感受敏锐深刻细微,能注意到常人注意不到的细节,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这种人精明干练,心思周密,做事周全,叫人放心,在许多细节问题上会处理得非常巧妙,非常有创意,可惜豪气不足,不适合做独当一面的开创性工作,适合从事文学艺术和慈善事业。
狂态者,大多对现实不满,个性狂放不羁,愤世嫉俗,为人耿介朴厚,有高人之风,但宽容不足,机巧圆润不足。因此,为人行事自成一格,既不为他人理解,也不肯屈尊去迁就他人。又因为孤独,能沉心于个人兴趣之中,钻研,发奋,持之以恒,终于有过人的成就。历史上诸如郑板桥等一类人物,皆属此类。狂傲,多半以充足的信心为基础,常以为天下人皆不如己。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有利于将个人才智淋漓尽致地发挥。但失于分寸,忘记自律,不分场合。皆以己意行事,则会坏人坏己之大事,而难得善果。另有用狂傲态来掩饰真心的情况,不可不细察。狂傲的人又是最孤独的,因而是搞艺术的绝佳人选。
疏懒态者,大多有才可恃,但因为眼光犀利,什么东西一眼就能看穿本质,反而缺乏行事的兴趣和动力,显得生疏懒惰。如果有某件事情确实打动了他的心,吸引了他,很容易着迷,深陷不出。因此,这种人的成就看得见。
周旋态是文人中的佼佼者,不仅智商高,而且灵巧机警,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随遇而安的本事很好,待人接物应付自如、游刃有余,不仅在书海中是遨游的天才,也能在交际、官场中挥洒灵便,有如神助,在黑白、官商、文武之道中都可找到自己的位置。解决问题能力强,适于独当一面。如果周旋之中别有一股强悍雄健气,则是难得的大人才。
另外,委婉柔弱而不曲意谄媚,狂放不羁而不喧哗打闹,怠慢懒散却坦诚纯真,交际圆润却强干豪雄,日后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反之,委婉柔弱而又曲意谄媚,狂放不羁而又喧哗打闹,怠慢懒散却不坦诚纯真,交际圆滑却不强干豪雄,日后会沦为无用的废物。情态变化不定,难于准确把握,不过只要看到其大致情形,日后谁会成为有用之才,谁会沦为无用之人,也能看出个二三成。
短暂出现的“时态”也透露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正在与他人交谈之时,忽然随便地把目光移往别处。这种情况表明,这位与人交谈者心存别念,或者是心不在焉,没有给对方足够的重视。如无特殊原因,这种人缺乏诚意,不尊重对方,心怀他念。如果与这类人交流谈心,那是找错对象了。另一种情况是,谈到一个话题时,他迅速地转向另一个话题。出现这种情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他是内倾式思维者,多关注个人内心世界,内心感情敏感而丰富,思维转得快,但不依据、照应外界的情况变化;另一个原因是心有别念。前一种缘于本性,不足为怪,后一种情况则不足与论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