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9500000029

第29章 健康篇——运用身心平衡法则,活出健康年轻态(1)

生活步调的忙碌,都市生活的快节奏,经济危机的威胁,让现代人的神经越来越紧绷,压力也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忙忙碌碌的城市,忙忙碌碌的人们,总觉得肩上的重任让自己不能够停下来。很多人心理的天平出现了倾斜,那么您的心理是平衡还是失衡呢?

在西方心理学的字典里,是没有“心理平衡”这一术语的,可谓是中国人的独创。通俗地讲,心理平衡就是指人们用升华、幽默、外化、合理化等手段来调节对某一事物得失的认识。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平衡是指个体在观念认识、情绪反应、行为倾向等方面的和谐反应状态。心理平衡应表现为没有欲望和观念的冲突或冲突被调匀;心平气和,没有紧张、焦虑、畏缩等不良情绪反应等。

实质上,心理健康应该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22课 心理平衡?心理失衡?为你的心理健康把把脉

幸福的首要条件在于健康。

——柯蒂斯

各种心性的基础是身体的健康……关心健康是培养性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赫尔巴特

什么样的心理是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而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主体能做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

可见,心理健康包括了两层含义:首先是没有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最起码的要求,就像没有身体疾病是身体健康的最基本条件一样;其次是保持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姿态,这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含义,意味着要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一个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光有一个概念是不够的,心理健康需要有具体的标准作为衡量依据。目前,许多心理学家都试图提出或已经提出了一些标准,各有特色,有七项标准、十项标准等,并不统一。给心理健康定标准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心理健康不比身体健康,人类迄今还难像检查躯体健康那样检查心理健康。躯体健康不健康可以通过完整、清晰、科学的客观数据说明问题。这些数据通过体温、脉搏、血压、心电图、肝功能等一系列的科学检查可以得到。而许多心理现象和规律尚处于未知或知之不多阶段,并且由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水平、意识形态、民族特点和学术思想等导致的不同认知体系、价值观念的影响,至今尚无世界各国公认的科学的心理健康标准体系。

下面是心理健康的七项标准说,也是所有标准说法中最为各国心理学家所认同的。

1. 正常的智力水平

智力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一个人生活、学习、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智力不是某种单一心理成分,而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实践活动能力的综合,是大脑活动整体功能的体现,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虽然目前还没有非常完善的测定智力和全面衡量大脑功能的科学方法,但已有人发明了具有相对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国际公认的智力量表。比如法国的比内·西蒙(1908年)推出的智力量表,美国的韦克斯勒于1943年发明的智力测验表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包括青少年和儿童在内的正常人,其智商不能低于85(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规定,智商不得低于80),这是智力正常的最低要求;若在70~79之间则属智力缺陷,亦为心理缺陷;低于70则属于低能,在心理疾病范畴;智商超过130为智力超常,但亦属心理健康范畴。智力属于低能的人很难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完成正常学习或工作任务。与同龄人的智力水平相比较,是衡量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水平的基本方法,可以及早发现和防止智力的畸形发展。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于迟钝或敏感、思维出现妄想、出现幻觉等,都是智力不正常的表现。

2. 健全的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具体是指一个人在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在其身心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对自己、对他人、对外界事物的个性特征,又被称为个性或个性心理。人格的各种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有机结合而形成一个整体。健全的人格是指构成人格的诸要素,如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均平衡、健全的发展。

从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的需求出发,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阿尔波特提出了健全和成熟的人格标准:

(1)有自我扩展的能力。健康的成人能够积极广泛地参与社会活动,有许多兴趣爱好。

(2)有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能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无占有欲和妒忌心;有同情心,能容忍与自己在价值观念和信息上有差别的人。

(3)在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认同感。能忍受生活中无法避免的冲突和挫折,能经得起突然袭来的打击。

(4)具有现实性。健康成人看待事物是根据事物实际情况而非自己所希望,是看清情境和顺应它的“明白人”。

(5)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对自己所有的或所缺的都知晓清楚、准确。理解真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别,也知道自己与他人对于自己认识的差别。

(6)有一致的人生哲学。有符合社会规范的、科学的人生观,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在意识形态、信念和生活方面能够对他人产生创造性的推动力。

3. 较强的社会协调性

较强的社会协调性,是指一个人能够根据客观环境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身心行为,达到与客观环境和睦相处的协调状态。社会协调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较强的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能够正确对待、处理和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这是衡量和判断社会协调性的关键和核心因素,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2)较强的自然环境适应能力。为了某种需要,任何一个心理健康者,尤其是青年人,应该具备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生存的能力。

(3)较强的适应不同情境的能力。一般的,情境是指个人行为所发生的现实环境与氛围,分狭义情境和广义情境两种。狭义情境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发生的场所、氛围,交涉对象的态度、情绪等,如考核、演讲、比武等场合;广义情境是指宏观的社会历史进程、国际形势等。狭义的情境受广义情境所影响和制约。心理健康者能够在不同时空和各种情境中保持自己的心理状态平衡,并充分发挥个人心理潜能和优势。

4. 稳定适中的情绪和情感

愉快、喜悦、乐观、通达、恬静、满足、幽默等好的情绪,有益于身心健康和调动心理潜能,有利于人们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而激烈的情绪波动,如欣喜若狂、悲痛欲绝、暴跳如雷、激动不已等,以及长时间的情绪消极,如悲伤、忧虑、恐慌、惊吓、暴怒等,可导致人的心理失衡,不仅使人的认识和行为受到左右,而且可能造成生理机能的紊乱,导致各种躯体疾病的产生。因此,保持稳定适中的情绪和情感以及良好的心境,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乐观、开朗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当然也会有悲、忧、哀、愁等消极情绪体验,但总能主动调节;同时能控制情绪的过分表达,做到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

5. 健全的意志,协调的行为

每个人都有或大或小的理想,自觉地确定你的理想目标,并支配自己的行动,努力实现这个目标的心理过程,就是意志。意志与行为是一体的,行为受意志支配和控制,称为“意志行为”;通过行为,可以看出一个人意志活动的实质。通过以下四种心理品质,可以衡量一个人意志品质的高低、强弱、健全与否:

(1)果断:善于迅速明辨是非,合理决断和执行的心理品质。

(2)自觉:即对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有明确认识,并能主动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于预定目的。自觉性强的人既能独立自主地按照客观规律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又可以不屈从于周围环境的压力和影响,坚定地达成目标。懒惰、盲从和独断是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

(3)自制、自控:是指善于促使自己执行已采取的决定,排斥与决定无关的行为,克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和冲动行为。

(4)坚韧:坚持自己的决定,百折不挠、克服困难以达成目标。

协调的行为指标是:

(1)行为大多数受理智控制而尽量不受情感和非意识支配。

(2)能够采取弹性方式处理问题,不固执僵化。

6. 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也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

人际关系和谐有如下的具体表现:

(1)在人际交往中,心理相容,互相接纳、尊重,而非心理相克,互相排斥和贬低。

(2)对他人情感真挚、善良,而非冷漠无情、伤害别人。

(3)懂得奉献,以集体利益为重,而非损人利己……

7. 心理特点符合心理年龄

每个人都有三种年龄:实际年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

实际年龄是指人们的自然年龄。

生理年龄是指人生理发育成长所呈现出来的年龄特点,与实际年龄往往有差别,例如如果人营养不良,那么其生理发育就迟缓,将导致生理年龄小于实际年龄。

心理年龄是指人的整体心理状况所呈现出的年龄特征,与实际年龄也不完全一致。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心理年龄期:胎儿期、乳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人在不同的心理年龄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比如人在幼儿期天真活泼;青少年期自我意识增强,身心飞跃突变,心理活动往往动荡剧烈;到了心理老年期,心理倾向成熟稳定、老成持重,但身心功能弹性降低,情感容易变得忧郁。

心理特点符合心理年龄,主要有两方面的标准:

(1)个体的实际年龄应当与心理年龄、生理年龄相符;

(2)个体在不同心理发育期应表现出相应的心理特征。

心理健康的10项标准说

下面的十项心理健康标准说,也是比较受大家所公认的。

1. 具有十足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

2. 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

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超负荷的工作,甚至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3. 生活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

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生活理想和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导致心理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 与外界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因为人的心理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环境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更好地适应环境。

5. 保持个性的健全与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方能充分发挥个性能量。

6.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

7.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 适度的情绪发展和控制

人有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才能达到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9. 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得到发挥和满足,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更不能损害集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

10. 个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

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前提是必须合情合理又合法,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更无益于心理健康。

以上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准,看了上述的标准后,您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是否了解了呢?

心理平衡与心理健康

在西方心理学的字典里,是没有“心理平衡”这一术语的,可谓是中国人的独创。通俗地讲,心理平衡就是指人们用升华、幽默、外化、合理化等手段来调节对某一事物得失的认识。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平衡是指个体在观念认识、情绪反应、行为倾向等方面的和谐反应状态。心理平衡应表现为没有欲望和观念的冲突或冲突被调匀;心平气和,没有紧张、焦虑、畏缩等不良情绪反应等。

中国人之所以用“心理平衡”一词来形容这一心理调节过程,离不开我们“阴阳对立、福祸转换”的遗传“文化基因”。自古以来,中国人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在看待个人的荣辱得失时,很讲究内心的平衡之道。可以说,中国人用“心理平衡”一词形容自我的心理调节是个必然。实际上,心理学中的“内向”、“外向”的概念即含有阴阳平衡之意,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在读了老子《道德经》之后创造的。

那么心理平衡与心理健康是什么关系呢?

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但并不等于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规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随着社会及个体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另外,心理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绝非千篇一律。心理活动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僵死的状态。心理健康就是不断向良好心理特征变化的过程,是人通过不断的心理调整达到的一种良好状态。不断调整的过程,就是把种种原因造成的心理失衡调适为心理平衡的状态。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过程的终点和心理健康状态的表现。因此可以说,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虽是重要标志,但如果认为心理平衡就代表着心理的健康,那么你就走入了误区。通常人们会认为心理健康是平衡与适应,并把平衡理解为内心无冲突,把适应理解为对周围环境的顺从。但这两种理解都不能说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例如,一个满足现状、没有追求、不思进取的人,由于不会有挫折感、不会有冲突,其内心一般颇为平衡,但能说他心理健康吗?再如,今日社会上到处都是见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左右逢源、上下讨好的人,实在不能说他们心理健康。实质上,心理健康应该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心理失衡

其实,在多数情况下人们的心理是处于失衡状态的。在心理学上,心理失衡是指人的心理失去和谐而处于理念、情感和行为的冲突状态。

在不同的人身上,心理失衡有不同的表现。有的表现为不分是非的逆反和抵触、不问对象的疯狂报复、不遗余力的谩骂攻击等,一些青年人尤其如此。有的人则表现为情绪消沉、悲观厌世、自怨自艾、自我封闭等,从否定自己的价值进而否定人生的意义。还有的人心理失衡之下,为求得内心的宁静,无论什么问题都无原则地顺应别人,以致形成了逆来顺受的庸人性格。

同类推荐
  • 人生心理学

    人生心理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生活模式的心理认知;健康情绪的心理调适;家庭亲情的心理呵护;恋爱情感的心理自制;友谊情感的心理感知等。
  • 趣味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密码

    趣味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密码

    本书从心理的角度出发,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生动有趣、发人深省的案例,对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入木三分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操作简便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帮助人们在了解外在行为背后的深层心理奥秘的同时,认识自我,了解他人,让人们做到在自己的行为方式及语言技巧的微小改变下,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从而成为职场上、亲朋好友中最受欢迎、最有分量、最能影响他人的人。
  • 二十几岁必须要知道的心理学常识

    二十几岁必须要知道的心理学常识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者尽可能地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
  • 民工心理疾病辨识与防治

    民工心理疾病辨识与防治

    本书就民工易患的心理疾病进行介绍,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法,帮助民工树立科学的态度,对自身心理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也有利于心理疾病的治疗。
  • 让爱一路陪伴:灾后心理救助手册

    让爱一路陪伴:灾后心理救助手册

    当突如其来的灾难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办?除了灾难带来的生理创伤,更严重、更长久的伤害,在我们内心。无论是专业人员想帮助那些受创的心灵,还是伤心的人们自助,都需要心理学专业的指导。这本小册子就是为那些遭受灾害的人们抚平心灵的创伤而编写的。书中汇集了心理救助方面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够对灾区民众以及心理救助人员有所帮助。
热门推荐
  • 有一段时光以你为名

    有一段时光以你为名

    原来以为一生都不会有交集,但偏偏反生了那么多事情。原来以为一生都会这样幸福下去,但偏偏他又离开。
  • 都市魔探

    都市魔探

    万年黑巫女王助力,十字降魔圣剑护佑,魔探罗峻带你踏入另类悬案世界!
  • 嫡女惊华:再世倾城霸天下

    嫡女惊华:再世倾城霸天下

    她本为相府嫡女,受尽万般宠爱。无奈一夜变故,生母离世,生父再娶。继母百般刁难,逼的她带着妹妹节节后退,忍辱偷生!生父性格大变,屡动杀心,逼的她铁石心肠,心狠手辣!命丧火海,但却浴火重生。囚禁八年,一朝重见天日。我命由我不由天!她——凌若瑶,定要向那些人一一讨还!太子妃?宠妃?皇后?他们要的,她通通都会夺走!“你只需给我记着,你若走在我前头,即使你埋在土里也要偿还欠我的债!掘墓鞭尸,挫骨扬灰……倒是轻的!”她指尖蔻丹鬼魅如染血修罗,惊了整个王朝……
  • 魔之彼女

    魔之彼女

    别人穿越回去不是绝世佳人,就是聪明过人。而她穿越回去先是害死了一船人,身陷海贼窝也能害死一岛人。被救出来之后危险又纷至沓来。这个废物女应该何去何从,世上还有她的容身之所么。
  • 我不是天使

    我不是天使

    她颇有心机,只想让自己过的好一点。原以为只是改变现状的一点小手段,不想却是影响了一生,终于……万劫不复。
  • 给人生加点宽心

    给人生加点宽心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的一生看似短暂,却总会遭遇各种风风雨雨,碰到各种各样的麻烦,或平步青云,或一败涂地,或万人拥护,或被人误解,或称霸一方,或遭人陷害,或享尽荣华,或身陷囹圄……不管我们如何挣扎,也不管我们想不想要,人世间的一切喜乐悲伤总是如期而至扑面而来。在纷纷扰扰的尘世中,保持一个平静恬淡的心态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给人生加点宽心》给人生加点宽心,便可以脱离无边的苦恼,拥抱长久的幸福。
  • 幸福是一块巧克力

    幸福是一块巧克力

    杨若朝,归国学子,在国外留学四年之后回国。叶阳在国内苦苦等待着他的归期,叶阳和他又经历什么,他和她又在平淡中品味着爱情的真谛。
  • 末世之无限马戏

    末世之无限马戏

    末世降临,丧尸横行数载酸雨瓢泼,连年狂风呼啸末世的神秘马戏团,手术刀小丑,会变乌鸦的巫师,丢火球的魔法师...他们到底能否在末世撑起一片天尽情期待末世马戏,人生如戏,您是看戏的人,还是戏中人?末世马戏团,诚邀您加盟!
  • 幻界奇缘:极品妖妻

    幻界奇缘:极品妖妻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一场未完成的婚礼,原本打算借以逃婚来羞辱凤明月的绿麟,却在凤明月谜一样香消玉殒后,才得以解除强加在他身上的婚约,恢复以往的闲洒。二十年后,他邂逅一名同样背负着孤独命运的巫女风铃儿,眼看她因受到体内妖怪之血的影响,由飘渺圣洁的巫女沦为至魅祸害人间的女妖,他平静的心因她掀起层层涟漪。然而,前世未完的冤孽,横空出现的妖蝶,真假难辨的身份,三人迷离的情感纠结,究竟谁才是他一直愧对的未婚妻,他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爱吗,欲知后事如何,请关注《幻界奇缘:极品妖妻》精彩不容错过!人物简介:绿麟,神兽麒麟的化身,幻之国至高无上的台辅大人,生性孤傲闲洒不喜与人接触。风铃儿,幻之国灵力最强的巫女,她飘渺圣洁却满身血腥,天地之大却没有她的容身之所,只因她是被人类和妖魔畏惧的半人半妖,简称‘半妖’。钰姬,迷幻海的主人,妖魔形态的风铃儿,妩媚妖艳的钰姬拥有能魅惑世间所有男人的高超媚术,她本身对风铃儿的人生观就抱有嗤之以鼻的态度,更加不喜欢别人把她和风铃儿相提并论,行事作风只按照自己的喜好,不拘于任何形式的礼节,不过,如果要说有谁能阻止她肆意祸害人界的话,那个人非绿麟莫属,因为他们之间有着很深的牵绊。银月蝶,百年难得一见的稀有蝶妖,利用吸食人血来获得妖力,原本修行不到千年的女妖几乎都没有人类的情感,而她却在吸食过绿麟的血后,唯独对他情有独钟。
  • 世纪大提速

    世纪大提速

    故事发生在北方铁路局下属的凌水车站。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昔日计划经济培育的“铁老大”早已风光不再。货源不足、运力过剩、收入锐减、事故频发、职工下岗……种种弊端使得这些当年的天之骄子们陷入四面楚歌:他们每天必须应对的是如何落实上面的刚性下岗减员指标,是如何解决月月拖欠薪酬的劳资问题,是如何应付四面八方伸过来的利益之手;真正用来抓生产、搞经营的精力已所剩无几。作为北方铁路局下属的一个重要车站,凌水站同样也处于改革前夕的“阵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