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7600000017

第17章 山江苗族的社会结构(4)

(三)家庭关系

1.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父母与孩子组成的家庭是山江苗族社会的核心,“父慈子孝”基本上能够概括山江苗族家庭的这根纵轴。就山江苗族的父母、子女关系而言,父母亲在体力尚可时会全力挑起家庭重担,很少责骂子女,对儿女略带些宠爱娇纵的味道。为了儿女,“父母能挑七十斤,绝对会捡百斤担”。父母亲只有在自己很年迈,实在做不动重体力活时,才慢慢无奈地将生活的担子转移到儿女身上。大部分儿女在很小的时候就能体验生活的艰辛和父母的不易,特别懂事听话,孝敬父母。山江有些孩子看到自己考试成绩不好,家中兄弟姐妹多,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就会在十五六岁时辍学出去打工自谋出路,并且给弟妹送学费,将读书的希望寄托在弟妹身上。当生存逻辑占据了指导言行的最主要位置时,不仅一切事物都需简化到最简单易行的状态,一个家庭的凝聚力也相应的会特别强。

如果排除供儿女读书有成,脱离农业劳动的可能性,那么,按照苗家的规矩,父母得掏钱张罗给儿子娶媳妇。贫寒之家,往往在娶了一两个媳妇之后转为赤贫,甚至于债务重重。然而人们认为,男方家为“娶媳妇”进门而借债是值得的、应该的。

对于父母与孩子的总体关系,山江镇的一位政府工作人员有以下见解:通常来说,苗族家长很纵容孩子,这容易养成孩子依赖的个性。苗族男子真正意义上面对人生基本上要到他结婚后成为两三个孩子的父亲以后,此时父亲年事已高,他才开始从头学起———学养猪、学种地,当家作主。此前,他娶媳妇是父母亲出钱、父母亲还得帮他砌房子,他顶多出点劳力或者一半资金、生下的孩子归老婆和母亲照料,经济的收入和开销由父亲统一掌管。因此苗族男子进入成熟期,或者说成为一个在精神上稍稍独立一点的男子汉一般至少也是在27~28岁,学习技艺的最佳黄金时段已经过去了。这时他才开始思考人生,之后会经历一个非常艰难的角色转换和适应过程。

苗族家庭里,最强调的一条是孩子要听话。什么事情都由父母亲安排做主。我们的父母对孩子、孩子对父母的相互依赖心都很强,因此我们从来不缺少听话的孩子,乐于奉献的父母,但缺乏有自知力的成熟独立个体。这种依赖心有时候会影响孩子的发展。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尤其大。我1993年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面临选择工作时,父亲很开通,尊重我自己的选择———到大城市发展自我迎接挑战,但后来我在母亲的高压逼迫下回家乡参加了工作,她说要我有一份正式工作,要能够经常看到我。

说到这里,他苦笑着摇了摇头。

年轻的父母现在大都选择到大城市务工,一般年底才回家一次,年迈的老人往往要同时照顾年纪小、正处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孙子、孙女甚至外孙和外孙女,十分劳累。作晚辈的在外面打工,上牵挂着老人、下牵挂着孩子,一般也只会在外面做工一两年就回家。鞍山苗寨的一户人家对我说:“我从来没有出去打过工,其实我很想出去。在家里,一年到头实在也找不到几个钱。可是我是独子,没有一个兄弟姐妹,你看我母亲都八十多岁了,三个孩子年纪也都还小,正在上学。我怎么能撇下他们到外面去做工呢!”生活的艰辛和重压透过他脸上纵横交错的深壑溢于言表。

苗乡是一个“敬老”的小社会,奉行“家庭养老”的原则,大部分儿女媳妇都很孝敬。老人家一般非常好强,会帮助小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七八十岁的老人还下地干活的比比皆是。一位老人对我说:“我们这里年轻人对待老人还是非常好的,我们这些做老人的都很满意。”

老人家的生活境况依照他们所跟随的儿女的经济状况而有所不同,大部分依然十分清苦,但是老人家奉献精神很足,心情大都非常愉悦。在苗乡,遵循惯例,父母亲和最小的儿子一起居住。但是父母亲也可以选择和脾气最好,最谈得拢的儿子媳妇一块儿住。这对夫妇负责老人家的吃穿,老人家的劳力也归这个小家庭,其他儿女媳妇只在父母生病、过年过节或者有大事的时候才送钱、送礼凑些份子。按照博物馆的一位姑娘的说法:“有儿有女的人家,却把老人家送到敬老院去,谁家丢得起这个脸啊!”因而山江敬老院里住的老人都是无儿无女的孤老。

2.兄弟姊妹的关系

“长兄当父、长嫂当娘”是苗乡的一句俗语,意思是说,在爹妈缺席的情况下,长子长媳有特权像父母亲那样,对弟妹督管。然而,我们知道,苗乡的父母亲最本质的角色是对儿女奉献,因此对于出生秩序靠前的孩子来说,社会舆论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都要重些。上承父母的期望,长子、长女往往年纪轻轻就被迫或主动辍学带弟妹、做家务,年纪再大些就出去打工挣钱好将来娶一门过得去的媳妇或将全部所得供养有读书志向的弟妹读书,或者早日出嫁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多帮衬一点家里。

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感大体来说非常浓烈。田野调查期间,我参与山江民族第二中学劝导流失学生返校复学的活动,对黄茅坪村一个辍学女孩的想法有所了解,被苗乡的兄妹情深感动。那个决定辍学在家的14岁女孩告诉我,母亲早逝,父亲一直病瘫,唯一的哥哥已经三十多岁了,因为太穷还找不到媳妇。她自己不想上学了,再将哥哥这么拖累下去,她于心不忍。很多次我都听到访谈对象充满感情地说道兄长和姐姐在自己学习期间所给予的帮助,看到那些在博物馆工作的姑娘小伙们节衣缩食省下钱来送弟妹读书的情景,苗乡家庭的兄长、姐姐也正因自己对家庭的奉献而备受弟、妹的尊敬和感念。

在山江苗区,苗族人的同辈但不同姓的弟弟和嫂子之间能够互开玩笑,弟弟可以用言语调戏嫂子,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戏谑关系”(thejokingrelationship)。

但哥哥对弟媳妇却不能开任何有关性方面的玩笑。兄妹之间相互不能探听个人情感方面的私事,兄长和弟弟不能在姐妹们面前说到涉及性方面的任何话题,这是一种被人们严格遵守的禁忌。女孩子性知识的获得,不来自母亲而来自叔、伯娘,兄嫂,其他已婚密友和接生婆的教导。男孩子获得性知识,则来自于男性长辈和同辈。

三、村寨内部关系

(一)村寨里的威权人物

通常来说,一个群体必然会有一个主角和领导者。苗族村寨也不例外,每个村寨都会自然产生一个威权人物——寨老。解放前,山江地区的苗乡每个村寨都有一个寨老。由于很长一段时期,苗族“有族属无君长,有贫穷无贵贱”,崇尚平等。因此,寨老没有什么制度化的、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权力,寨子中也没有制度化的权威机构。寨老所拥有的权力是一种仪式权力,没有任何明确界定的地位或领袖身份。他代表一种机制。经由这种机制,寨子内外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和谐地交往,并保持其在结构上的距离。可以说,苗寨有领导,但不是统治者。领导者的权威获得以及在权力等级上的差异,即权力和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才智、本领(比如说医术、武术)超出众人;第二是亲人兄弟多,武艺强,家族势力大。

村寨里,也存在着对生存的、社会声望的和权力的追求。在寨老平时的活动当中,既要想着赢得支持他的人的进一步支持,同时也要想着怎样去赢得反对他的人的支持。寨老不能够强迫村民服从他,村子的秩序是靠一种自然的过程而逐渐形成的,如果遇到人命案和其他纠纷,村里的人会找寨老评理协调。寨老与村子里的人的关系是互惠的,一方给予物质上的和道义上的帮助,而另一方则对这种帮助报以感激之情。同时寨老过着和大家差不多的生活,同一个村落的人基本上都处于同等的经济水准上。

苗寨中若有一家经济状况变好些,变富了,村落里的人都会非常高兴,因为人们都想着“这下子有人帮助我们了”,人们期望着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到这家借到“钱”和“粮”。如果这户人家没有给乡邻提供帮助,他马上就会发现情形比自己没有半点钱财的时候更糟。他非但得不到村寨里别人的主动帮助,甚至于还会因为变成了异己而受到排挤,流言四起。在人们看来,亲属之间必须相互援助,好东西应该与邻人分享。所以在解放前,苗族的地主对寨子外面的人可能会耍些手段,但在村寨内部就会非常注意处理好各种关系。特别是当地主的财产需要保护时,本乡本寨人是挑来充当防护者的最佳人选,在这个层面上,地主与本寨其他人结成了“在共同对敌斗争中的相互依存关系”,彼此相互关照。由此,地主有可能成为村寨里的威权人物和意见领袖。

在一个乡村社会里,大家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却有人远远超过了大家而不想给予大家回报和帮助,这在苗乡是万万行不通的。其余的人会出于忌妒和心理不平衡给他们制造一些麻烦,责骂这户人家里有“耐滚”(即草鬼婆)就是这么一种手段。人们认为,因为有草鬼婆,这家人才会变富,人们通过这种指责,既可泄愤,也可以掩盖自己在竞争中的劣势,从而有效地维护了社区内部的平衡。

我们从前文已经知道,苗寨大都以单姓村落为主,杂姓很少。杂姓进入某个特定的苗寨,一般是以亲戚纽带进入的,极少数是外乡的逃难者。因此村寨内部的关系,其实也主要是宗族内部关系的一个缩影,因而相互依存,联系得更紧密。

(二)村寨里的交往规范

在山江苗族的传统社会结构中,村寨内没有任何的政治组织,人们却能生活在一个有序的无政府状态中。秩序得以维护,社会关系得以确立并维持下去,不仅仅得益于村寨中威权人物调整纠纷,维护安定时所具有的仪式性权力,还和村寨里完备的伦理道德、社会交往规范有关。

首先,苗家的村寨社会是一个以年龄为序的等级社会,人们对长者都特别尊敬,讲究礼节。长幼之间的交往有一套严格的行为规范。行走时见到老人或长辈,幼辈得立定后打招呼;坐着时见到长辈,幼辈应该立即起身让座。幼辈见了长辈必须笑脸相迎,双手垂下,眼睛平视,说话诚恳恭敬,并用一定的尊敬词语称呼:遇到自己不相识的长辈,对方年龄比自己大一二十岁的,称呼男人为“得讷”(大伯),称呼女人为“得目”(大婶)。如年龄再大一点的,则称呼男的为“阿打”(外公)或“阿剖”(爷爷)、“阿代”(老人家),女的则称呼为“阿达”(外婆)或“阿姎”(奶奶)。称呼完毕后,幼辈才能坐下或告辞离开。长、幼辈一起走路时,幼辈必须让长辈走在前头;同桌吃饭时,上坐老人,下坐壮年,一般人在两边就座。

长辈见幼辈,一般都要行点头礼。相识的按固定称谓相呼;不相识的,如果是壮年,称呼男的为“得那”,称呼女的为“阿娅”。如果对方男孩女孩,则可称呼为“得苟”(小弟弟、小妹妹)。

其次,平辈之间的交往也有一定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平辈相见,必须点头招呼。若是相识的,要用固定称谓相呼;如果不相识,可称男的为“阿郎”(大哥)或“把秋”(老表),称女的为“阿娅”(大姐)。

一个小辈在苗乡若是不遵从这些规矩,就会被人厌恶,没有人缘,同时被人评议“不懂规矩”、“没有教养”,这家的父母亲也会承担乡邻长辈的指责——“娇纵儿女”,“有人养没人教”。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较高的相互尊敬。人们似乎已经达成一种不成文的共识:对方若没有对自己的尊重,就没有任何合作的可能。人们与家庭成员之外的人交往时,一旦感觉对方对自己有居高临下的命令意味,冒犯了自己的尊严,就会对他反感,采取漫不经心、置之不理的消极对抗方式。对待陌生人尤其如此。在苗乡,日常社会关系的正常运行,依赖于彼此的相互尊重,这脱离不了“礼节”的润滑作用。

(三)寨子里的互助体系与公共生活

在终年平和的村寨生活里,一年总会有几样大的事件穿插着搅动这种平静,将寨子里的人集结在一处。这些事件,无外乎修房起梁、嫁女迎娶、生养病死、考学参军等。在这些场合中,除了各种互通往来的亲戚朋友要从或远或近的地方赶来庆贺或者凭吊外,全部村寨邻舍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出人手和劳力采买购物、准备饭食、搬运重物。主家一般都会专门委托一个靠得住的管事人负责经济往来,自己则从具体的杂事上脱离出来,专意招待客人,或者按照乡俗礼仪做程序上的表演。

寨子里有哪户人家娶媳妇,毫无疑问这会变成整个村寨的大事情。

主人家在婚期半个月前就在家里开始零零碎碎地进行准备:报日子、购买足够用来烤火的木炭和烧煮饭菜的柴火、联系借桌子和碗筷等事宜。

婚礼举行的头一天,新郎的堂兄表弟以及寨子里玩得好的一帮男青年,都会到男方家里来帮忙杀猪料理,搬运桌椅。年纪稍长的人负责指挥,更年长的老人就来到主人家烤火聊天,作为咨询者随时解答人们关于礼仪的各种提问。整个村寨于是开始热闹起来。下午男方家去接亲,也少不了要有年轻人挑上几挑担子送礼到女方家去,酒水饮料、肉食糖果等缺一不可。第二天凌晨,吉时一到,新郎将新娘子接到家中,同来作客的还有前来送亲的女方主要亲戚,男方家各方面的亲戚朋友也陆续从远近各个寨子城镇赶来,整个寨子就更热闹了。

全寨上下,几乎家家都承担了一定的分工,每一户家里的灶都没闲着,锅子里或者在烧开水、或者在煮饭炒菜。依地形而筑的寨子中曲曲弯弯的石径将客人引到任何一家都赶得上宴请,酒席是流水式的,人坐够了一桌就上菜拿筷,吃完走人,就有男人们收拾了碗筷,将桌子料理干净。全寨的人在这一天都会被邀请来主人家里吃饭。第二天早上等新娘家送亲的人走了以后,其余的客人也就陆续散了。听说过去寨子里娶亲时还盛行吃“排饭”,即主人家的乡邻减轻主人待客的开销,代主人请客人吃上一顿。身兼宗亲的乡邻在这种场合下的帮忙,全是义务性的,我们在其中可以看到一个很完整强大的村寨互助体系。

葬礼的情形也是如此。哪家的老人若年事已高,而且一直身体不太舒服,大家推测可能过不了生死关了,全寨的人便会时常来探望,安慰帮助这家人,准备老人家的后事。

同类推荐
  • 泰国人

    泰国人

    本书从多个层面描述了泰国人的性格,探讨其国民性和民族性,书中还选择了一些能反映泰国人民生活和自然风貌的图片。
  • 珠江流韵

    珠江流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一个地方的特点,从总体精神上说,实则是文化特点。其特点的形成,是由不同的地理条件(尤其是水的条件)和气候条件,使得人们有不同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而长期造成的不同的精神意识、思维方式、人情风俗和道德观念等等。这些属于文化范畴的特征,既决定着又体现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地域、每个地方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实体、措施与形态,以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文学艺术的创作与研究中。
  • 幽处满茶烟(上下册)

    幽处满茶烟(上下册)

    品茶,是一种生活方式,爱茶的人,内心都不会太浮躁,当你推开茶馆的门,你就开始了修炼。从古今茶人到名茶轶闻,从茶馆风貌到人生百态,本书是茶友了解茶文化的绝佳读本。
  •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

    本书试图从人文哲学角度对知识分子的本质提供一种阐释。本书又不属于教科书式的“知识分子学”原理研究,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视作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潮录。
  • 中国鄱阳湖

    中国鄱阳湖

    详细讲解了鄱阳湖古今历史之演变,描述鄱阳湖周边各地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地理资源概况,熔历史、思想、知识及趣味性于一炉,资料丰富详实。
热门推荐
  • 纯良无罪:娘子请留步

    纯良无罪:娘子请留步

    若能安稳一世,何必半生流浪。这就是肖疏影的理想。但是朝代的更替,家族的阴谋,一波接着一波袭来,将她卷入洪流。动荡的年代,冷落的家,这注定了她没有办法安稳的过日子。所以,她逃离了,逃的远远的,她遇到了自己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她以为自己就离自己想要的安稳和幸福不远了。但是没有想到这仅仅才是一个开始。神秘的幽冥堂,失落已久皇陵秘宝,这一切又会将她带到哪里去?
  • 联盟之最强王者

    联盟之最强王者

    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宅家打竞技游戏——英雄联盟的云重穿越了!这里是一个平行的世界,电子竞技极度盛行的世界!电竞比赛完爆各项体育赛事,顶尖电竞队员身份更超电影明星!而英雄联盟,作为这个世界最为火爆的电竞项目其影响力更是无与伦比。成就最强王者?走上人生巅峰?这些都不是现在最重要的……因为眼下,看着发飙了的“妹妹”,云重正苦笑不已。(无节操版:这是一个主角穿越到平行世界,征服各种各样漂亮妹纸的故事~~~
  • 丈剑走江湖

    丈剑走江湖

    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一把长剑,一个穿越者的江湖。
  • 地府归来

    地府归来

    学渣小子偶得阎王传承,绝美校花深夜敲开房门……“定人生死、执掌轮回!这一世,我为在世阎王!”——邓九灵
  • 冷冻未来

    冷冻未来

    尊敬的会员们,欢迎光临真理之门前。吾今日创建亡灵法师公会,将与汝等共同研究科学,思考哲学,探讨神学。仅希望各位以人类的智慧,解开未来的奥秘。前言:仅以此文向本人看得第一本硬科幻三体致敬,文中很多思路也是从三体中产生,只是希望通过这种不同的文体,揭开另一个不同的未来。
  • 路过爱情错过你

    路过爱情错过你

    有人说:“青春是打开了就合不上的书,人生是踏上了就回不了头的路,爱情是扔出了就收不回的赌注。”你我一路向前,拼了命的不服输,那骄傲的头高扬,说着不要轻易屈服。只是我从不敢相信,在这青春的日子里,错过了你,我竟输了全部。
  • 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吗

    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吗

    青春!热血!激情!天知道有没有呢!友情!努力!胜利!你猜是什么呢?黑暗!背叛!绝望!完全不懂啊!你知道我在说什么?我自己都不知道啊。我说的每个故事,都不保证真实性,所以爱信不信。我讲的每一句话,都不能作为呈堂证供。我也许是中二病发作,或许我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这知道呢?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啊!哈哈哈!
  • 修心(MBook随身读)

    修心(MBook随身读)

    《修心》以弘一大师的著作、演讲稿为基础,针对无常尘世中万千的人和事,从日常生活、德行操守、为人处世、修身养心等方面入手,帮助读者看清人生迷局,冲破精神藩篱,从而获得心灵的宁静和超脱。现代人往往有知识、会做事、能赚钱,但却不快乐,求功利、谋富贵、贪安乐,却总难圆满。究其原因,就在于内心的浮躁、不安定、没有依托。
  • 中国最美的散文

    中国最美的散文

    本书提炼的散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此外,每一篇散文更是加入了编者的心路花语,与读者分享。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登堂入室,管中窥豹,领略中外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添上光彩亮丽的一笔。
  • 海之沫

    海之沫

    “叶深海,你给了我希望,可为什么又给了我死的绝望?”“我最信任的人欺骗了我。”“叶深海,你是我的精灵王子。”她苦苦等了六年,他终于回来了,还带回了一群身份特殊的小伙伴们。“我们中有一个叛徒”“你只有两个选择:一封印恶魔,重新做回女王;二消灭恶魔,重新做回伊沫。”她会怎样选择?等一下,作者君不要捣乱!这么悲惨的故事变得好欢脱!作者君无语:怪我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