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我一回到家,妈妈就在厨房里忙开了。
哇,今天的午饭可丰盛啦!瞧,那闪着白光的鲤鱼,那红彤彤的花生米,那绿油油还沾着水珠的青菜、芹菜、辣椒,虽然还没有被正式烹饪,但它们的那股新鲜劲儿,光是看着就教人浮想联翩了。“啪”的一声,妈妈打开了抽油烟机,把油倒进了锅中。几秒种后,“滋滋”油热了,妈妈又把鱼放入锅里,顿时,锅里又传来“嘶嘶”的声音,妈妈便把鱼翻了个身。“砰砰”翻炒几下后,妈妈又往锅里加入了盐、酱油、糖等调味品。十几分钟后,鱼出锅了。接着,妈妈又娴熟地把菜放入棚子里,打开水龙头冲洗。“哗哗哗”水迫不及待地涌了出来,好像在说:主人,快用我吧,我都等不及了!不一会儿,菜洗好了,菜板上又响起“咚咚”的声音,那是菜刀和菜板在亲密接触呢。菜下锅了,接下来该炸花生米了。妈妈拿出花生米,冲一冲,洗一洗,又快速地把油倒进锅中,等油吐泡泡后,小心翼翼地将花生米倒进锅中。顿时,“滋滋”和“噼啪”声交织在一起,花生米在锅里跳起了舞蹈。“叮叮当当”,花生米都乖乖地躺在了盘子里。“哐啷”又一声,锅盖和锅拥抱了。
听着这欢快的厨房交响乐,现在该到品尝美味的时候了。哈哈,我又能吃到那令我垂涎三尺的鱼了!
点评:
这篇文章语言生动,条理清晰,很值得一读。文中小作者通过“红彤彤”等叠词的描写,赋予食材以生命。通过“滋滋”等象声词的运用,把厨房里的忙碌展现了出来。“花生米在锅里跳起了舞蹈。”这些拟人句的运用,让朴实的厨房演绎着欢快的交响乐。
名师指导:
同学们,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记叙文六要素”。把这六个方面写清楚了,才能让读者明白究竟是一件什么事。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我们在写“经过”部分时要把其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地写得清楚。对一些重要的过程、场面要细致描绘,生动叙述,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对事件中的主要人物,“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怎么想的”,一定要写具体。生活中的小事很多,我们要从中选择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表达文章要求的深刻道理和闪光思想。我们在对事情进行描写时,应对事件的成因,人物的行动等进行细节描写,特别是对文章的重要部分,如事情发展的关键时刻和高潮部分,应该写得越具体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