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2500000004

第4章 无意识的现象

我希望能以少量语言尽可能明白地解释“无意识”这个术语在精神分析中的意义,并且仅限于在精神分析中的意义。

一个出现在我意识中的概念,或任何其他心理元素,过一会儿就可能消失,再过一段时间则可能重新出现。由此,我们说,它在记忆中并没有发生变化,它的再度出现并不是我们感官重新感觉的结果。对于这一点,我们习惯于这样解释:假定在一定的时间里,概念只存在于心中,却潜伏在意识里。至于它这样做时采取了什么形式,我们尚无法猜测。

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将遇到哲学上的反对意见,即认为潜伏的概念并不是心理学的对象,而是一种物理现象,即概念的重复出现的物理倾向。但是我们可以回答说,这种理论远远超出了心理学的范围,这只是以未经证明的假定来辩论“意识”与“心理”两个术语是否一样。否认心理学有权以自己的方式来解释它最普通的事实(例如记忆)显然是错误的。

现在让我们把这样的概念称为“有意识”的概念:它出现在我们的意识中,同时,我们知道这个概念,我们把它看成是“有意识”的唯一含义。至于潜伏的概念,如果我们假设它们在心理中存在,就像在记忆中那样,那么就用“无意识”来表示它。

因此,我们无法觉察无意识的概念,但考虑到其他的证据或迹象,无论如何应该承认它的存在。

如果除了记忆的事实或与无意识有关的联想外,没有其他经验能使我们做出判断,我们的工作就只能是毫无趣味的描述和分类罢了。但是著名的“催眠后暗示”的实验告诉我们坚持区分意识与无意识的重要性,这似乎增加了它的价值。

在这个实验中,正如伯恩海姆所完成的那样,一个人进入催眠状态,然后醒来。当他处于催眠状态时,医生要求他在醒后固定的时刻,例如半小时之后,完成固定的动作;他醒来后,意识健全,处于正常状态,他记不起催眠的事情,然而在预定的时刻,他头脑中会突然出现做那样事的冲动,于是他有意识的做了这件事,但是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对于这种现象看来无法作其他解释,只能说这时一个人心理中的指令是处于潜伏的状态,或者说是处于无意识的状态,直到预定的时刻来临才成为意识。但它并不是整个进入意识,而仅仅成为要完成的行动的概念。与这个概念,即医生的影响、指令和对催眠状态的回忆相联系的所有其他观念即使在以后也仍然处于潜伏状态。

从这样的实验中还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我们从关于这种现象的动态观点的纯粹描述出发,在催眠中命令行动的观念不但在某个时刻可以成为意识的对象,而且有更加突出的一点,就是这种思想会增加主动性:只要意识到它的存在,就会转变为行动。对于行动的实际刺激是医生的命令,不难看到,医生命令的观念也会成为主动的。这种最后的观念并不会出现在意识中,它的结果,即行动的念头也是如此,它仍然是无意识的,因此它同时是主动的和无意识的。

催眠后暗示是实验室的产物,是人为的事实。但是如果我们接受关于歇斯底里现象的理论(这个理论首先是由皮埃尔·雅内提出来的,是布罗伊尔和我进行实验的),那么我们就会对许多自然的事实束手无策,这些事实甚至更加清楚、更加明显地表现了催眠后暗示的心理性质。

歇斯底里病人的心理中充满了主动的、无意识的观念,他的所有症状都出自这类观念。事实上,大部分歇斯底里的最明显的特点都受到它们的控制。如果歇斯底里的妇女呕吐,那么很可能是由于怀孕的观念,但是她并没有关于这种观念的知识,虽然采用精神分析的技术程序很容易从她的心理中测出来,并且使她意识到。例如她产生了痉挛或者完成“发作”的动作,她甚至无法设想要做的动作,但可以从旁观者的表情感觉到这些动作。不管怎样,分析表明她完成的动作是部分地、戏剧性地重现她一生中的某种意外,在发作时,这种记忆在无意识中变成主动的。透过分析,揭示了主动性无意识念头的优势是所有其他形式神经症心理学的基本事实。

于是,我们通过对神经病人现象的分析,懂得了潜伏的或者无意识的观念并不一定是软弱的,这种观念在心理中的存在有最有说服力的间接证明;也可以说,它得到了意识的直接证明。我们认为,引进在两种潜伏的或者无意识念头之间的根本差别的概念,从而增加我们的知识并进行分类,是合理的。因为我们习惯于认为每一种潜伏的念头都是这样的,因为它是软弱的,一旦它变得强大,就会产生意识。我们现在相信,有一些潜伏的念头不管它们如何强,也不会渗透到意识中去。因此,我们可以把第一种类型的潜伏念头称为前意识;而用无意识的术语指后一种类型,即我们在神经症中研究的那种类型。无意识这个术语以前只在纯粹的描述意义上使用,现在则包含了更多的东西。它不但指一般的潜伏的观念,而且特别是指那些具有一定动态性质的观念,是那些尽管强烈而有主动性却仍然不会进入意识的观念。

在继续进行阐述之前,我想谈谈在这里有可能产生的两点异议。第一点异议可能这样认为:与其赞同关于我们对一无所知的无意识观念的假说,还不如假设意识是可以分裂的,这样,一部分观念或心理活动就可以构成孤立的意识,脱离有意识心理活动的主体。著名的病理案例,如阿扎姆医生的病例似乎表明这种意识的分裂并不是一种空幻的设想。

我冒昧地强烈地反对这种理论,这是一种毫无根据的假设,是对“意识”的滥用。我们没有权力把这个词的意义推广到这种程度,使它能够包括那种自己无法意识到的意识。如果哲学家认为,一种无法意识的观念的存在是难以接受的,那么一种无法意识到的意识的存在看来就更有异议了。像阿扎姆医生描述成意识分裂的情形,如果看成意识的转移就更好了,这种机能,或者随便称它什么,是在两种的不同心理情结之间震荡,它们交替成为意识和无意识。

如果把我们的理论应用于正常心理学的结论,可能有人会提出别的异议,这些结论主要是从对病理条件的研究中得到的。我们可以用其他的事实来回答它,这就是从精神分析得到的知识。经常在健康人身上发生的某些机能的缺陷,例如失言、记忆和说话的差错、遗忘名字等等,可以很容易地证明,与神经症的症状同样依赖于强烈的无意识观念的作用。在后面的讨论里,我们还会提出更有说服力的论据。

按照前意识与无意识观念的区别,我们就会离开分类的领域而形成一种有关心理行为的机能和动态关系的观点。我们发现,一种前意识的活动进入意识并没有什么困难,而无意识的活动只能保持自身状态,被排除在意识之外。

我们现在并不知道这两种形式的心理行为究竟是一样的,还是从它们产生时就有根本性的区别,但是我们可以问,为什么它们会在心理活动的过程中变得不同?对于后一个问题,精神分析做出了明确的回答。无意识活动的产物进入意识并非绝对不可能,但是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当我们自己想做到这一点时,就会明显地意识到一种被拒绝的感觉,必须将其克服;当它在病人身上产生时,我们毫无疑问地会发现它的迹象,我们把它称为抗拒。

无意识的观念是一种被排斥在意识之外的活力,有一种力量反对它们被意识接受,但并不排斥其他的观念,即前意识的观念。精神分析毫不怀疑,对无意识观念的抗拒是由它们内容所包含的倾向引起的。于是得到了可以用我们现阶段知识来描述的最有希望的理论。在构成心理活动的过程中,无意识是一个正常的不可避免的阶段。每一种心理行为一开始都是无意识的,它或者保持这种状态,或者发展成意识,这取决于它是否受到阻碍。前意识与无意识活动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原来就有的,而是在拒绝产生后出现的。只在这之后,前意识观念与无意识观念之间的差别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前者可以出现在意识中,并且在任何时候都能重新出现,后者则做不到。这种意识与无意识活动之间的假设关系可以做一个粗略恰当的类比,就是通常照相中的显像。照相的第一阶段是冲洗“底片”,每一张照片都要进行“底片处理”,有些相片拍得好,就可以进行“正片处理”,最后洗出相片来。

但是,前意识与无意识活动的区别,以及认识到存在着将它们分离的障碍,并不是对心理生活进行精神分析研究的最后或者最重要的结果。有一种大部分正常人都会具备的心理产物,它与精神错乱产生的最粗野的症状之间有明显的类似性,在这里,哲学家并不比精神错乱者更加理智。我说的是梦,精神分析是以对梦的分析为基础的。对梦的解析是所有新兴科学中,到目前为止所做的最复杂的工作。有一种最普通的梦的形式可以描述如下:白天的心理活动引起了一连串的思想,其中有些保持着活性,逃避了为睡眠做心理准备的一般压制。晚上,这一串思想成功地找到了与无意识倾向之间的联系,这种倾向甚至在做梦者的童年就出现了,但往往是受压抑的,被排斥在意识之外。借助于无意识的帮助,这些思想,这些白天心理活动的残迹又复活了,并且以梦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之中。这时发生了三件事:

(1)这种思想发生了变化,披上了伪装,发生了改变,代表了伴随它的无意识部分。

(2)这些思想在它们不应该出现的时刻,出现在意识之中。

(3)部分无意识出现在意识中,它们除了采用这种方式之外别无他法成为意识。

我们学会了发现“残余思想”的技巧,即梦中的潜伏思想,把它们与梦的显像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它们发生的变化以及产生的形式。

在梦中的潜伏思想与我们正常的意识活动的产物没有什么不同,它们可以称作前意识的思想,在清醒时的某些时刻也可以被意识到。但是通过晚上与无意识的倾向联系在一起,它们就变得与后者相像了,尽管它是无意识思想的条件,并且服从于控制无意识活动的规律。这使我们有机会学到我们用思辨或者从其他的经验讯息来源无法猜想得到的东西,就是与有意识活动截然不同的无意识活动的规律。详细总结一下无意识的特点,可以使我们在深入研究梦的形成过程中学到有关它们的更多知识。

然而这种要求连一半也没有得到满足,对于这里所得到的结果进行解释,如果不能深入到梦的分析的最复杂的问题中去是很困难的。但是我在结束讨论前想指出,要理解无意识的变化和过程,就要靠用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梦。

无意识初看起来只是一种心理活动的神秘性质。这表明,这种行为是心理范畴的一部分,我们通过其他方面了解了它的性质,它属于心理活动的系统,值得我们充分注意。无意识的指示价值远比它作为一种特性重要。有迹象揭示了这样一种系统,它的某些部分是由意识不到的个别行为构成的。因为需要一个更好的不太含糊的术语,我们称这种系统为“无意识”……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兴盛

    毛泽东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兴盛

    本书上篇阐述了在中国精神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毛泽东哲学的孕育、产生和发展过程;下篇探寻了毛泽东哲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哲学意识的关系等。
  • 菜根谭

    菜根谭

    本书为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每篇文章都有:原文、译文、相关链接。
  • 诗美之辨: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

    诗美之辨: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

    本书对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研究进行反思和重构,追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理论资源,系统阐释柏拉图、康德、尼采、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构的影响;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等进行系统反思,并论及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未来走向问题;对诗学研究的反思主要是从诗学生产的角度出发,论及新时期以来影响深远的10本文学理论教材,对文学理论生产的知识空间、问题意识和现实语境进行反思,从而达成重建本文诗学的目标;最后以新时期浙江文学发展落脚点,阐释新时期浙江文学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
  •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本书选取了众多国学典籍里面最具知名度,也最具永恒生命启示意义的20部哲学经典,对之进行了原汁原味的品读。
  •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热门推荐
  • 武逆天宇

    武逆天宇

    武者,炼其体魄,养其灵力,升其精魂。武之极境,可逆苍天。武之境,锻体,灵力,灵台,灵脉......
  • 凤临天下逆天狂妃七小姐

    凤临天下逆天狂妃七小姐

    寒舒言,一代稀有幻剑师,当悲人的爱情与第一帝皇幻剑师只能选一个时,她,选择爱人还是名利?眉星点缀,朱红丹唇一起,幻出世间悲欢离愁,一手遮天,爱的抉择将永生永世。
  • 万兽山

    万兽山

    懵懂少年;异界兽皇;两者有何关联?又将如何展开动人画卷?残酷而漫长的修真生涯;强大而残暴的洪荒巨兽;他将如何面对?未知的旅程;奇幻的空间世界;又会有什么艰难困苦在等着他?很不平凡的少年!很不平凡的修真道路!万兽山,带你走进一个很不平凡的奇幻世界!
  • 那一抹朝阳

    那一抹朝阳

    少年不识愁滋味,高中难忘,以此纪念,在心间留一抹余香。
  • 东嫫祭

    东嫫祭

    夜古时代,有圣人于寒山顶日夜与天地相对,终领悟出天地命理之意,天降神龙,自此万物复苏,常年风调雨顺,人类安康繁衍。元凤年间,人类少年天赐崖谷为了复活族人,独自出谷,来到拉嫫王朝的京都,开始了一场奇异的旅程。
  • 时尚经济漫谈

    时尚经济漫谈

    时尚是一种审美的风尚,代表一个社会大多数年轻人的文化追求。而奢侈品是一种沉淀深郁的精英文化,代表一定年龄阶层的文化品位。很长时间,“奢侈品”在中文语汇里都是一个负面的评价,它跟铺张浪费相联系,似乎与中国人提倡的传统美德“节俭”相悖逆。司马光的古训“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屡屡在父辈的教诲声中响起。
  • 堕落的掌控者

    堕落的掌控者

    曾经受到了很强烈的打击而日渐消沉的杨天自从得到了莫名的奇异灵体而开始了奋斗的历程看杨天如何凌驾于万灵大陆的顶峰.............作品更新较慢(纯属虚构想象,切勿模仿)(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 未来篮球

    未来篮球

    2024年,世界篮球使用统一规则的第十个年头,同时也是中国青年体育大联盟、高中全国篮球联赛十周年。三个少年怀揣着的梦想加入了圣哲高中,开始了他们的征程。校园的日子是充斥着坎坷、友谊、爱情、奋斗、理想的综合载体。青春无悔,梦想最大。全球统一的规则、四分线、麦迪规则、无中锋阵容、逆天的黄皮肤少年,这就是未来篮球,千万不要觉得不可思议。记住未来有无限可能。
  • 前世有缘:迷糊上仙

    前世有缘:迷糊上仙

    我是上仙大人,我迷糊,但是我不傻,你使劲心思的算计何必在意你那颗也被算计进去的心?茫茫世间我想我为你而来。
  • 中国历史长河

    中国历史长河

    用看故事的方式读历史!无限精彩尽在其中!每节至少一则历史故事,却又自然连续,让您在无与伦比的阅读快感之中,领略历史的无穷妙趣。一书在手,囊括整部《二十五史》,将中国五千年历史从头讲到尾。一个人的历史文化知识往往是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历史文化知识,有助于拓宽人生视野、增强文化修养、提升个人素质,为迈向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您已抽不出时间来阅读,您不妨让您的孩子看一看。相信您对本书的判断,您的孩子会从中汲取到丰富的文史知识,了解到许多成语、典故及历史事件的出处、来历,为增进学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素材的储备、知识的积累,高分作文何足道哉!还等什么呢?赶快阅读吧!